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物理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物理试卷第1页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物理试卷第2页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物理试卷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物理试卷,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摄影师抓拍到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一只乌鸦静止在飞翔的老鹰背上,这里“静止”所选参照物是( )
    A.高山B.乌鸦C.老鹰D.地面
    【答案】C
    【解析】解:乌鸦静止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乌鸦和老鹰是相对静止的,因此以老鹰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2分)小明用最小刻度是1mm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科学课本的厚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2.46cm、2.45cm、2.66cm、2.44cm、2.47cm,则科学课本的测量值应取( )
    A.2.455cmB.2.46cmC.2.496cmD.2.50cm
    【答案】B
    【解析】解:分析5次测量数据可以发现,2.66cm这个数据与其他4个相差太大,应该是一个错误数据;
    所以其它4次测量的平均值为:≈2.46cm,所以科学课本的厚度为2.46cm,故B正确。
    故选:B。
    3.(2分)下列措施是在噪声的传播环节减弱噪声的是( )
    A.午休时佩戴防噪声耳塞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图书馆内不得大声喧哗
    D.高架道路两旁的隔音墙
    【答案】D
    【解析】解:A、午休时佩戴防噪声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
    BC、在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图书馆内不得大声喧哗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BC不符合题意;
    D、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是阻碍减弱声音的传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2分)如图所示,分别是甲、乙、丙、丁四个物体发出的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下面关于四者发出的声音的特性描述正确的是( )
    A.甲、乙音调相同B.甲、乙响度相同
    C.乙、丙音调相同D.丙、丁音色相同
    【答案】A
    【解析】解:AC.音调与频率有关,在相同时间,丙振动次数更多,频率更高,故甲、乙音调相同,乙、丙的音调不同,故A正确、C错误;
    B.响度与振幅有关,甲的振幅小于乙的振幅,故甲、乙响度不相同,故B错误;
    D.音色与振动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由图可知,甲、乙两个声音的波形完全相同,故音色相同,丙、丁两个声音的波形不相同,且丁属于噪声的波形,故丙、丁音色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A。
    5.(2分)中国古乐中一般使用“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如图是跨学科实践小组用切割成不同长度的水管制作的“宫、商、角、徵、羽”五音排箫,这五音指声音的( )
    A.响度B.音色C.音调D.振幅
    【答案】C
    【解析】解:中国古谱以“宫、商、角、徵、羽”五音谱组成,类似于现在简谱中的1、2、3、4、5,五音反映的声音特性是音调,这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故选:C。
    6.(2分)下列关于声波的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超声波可以清洗眼镜,主要利用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B.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诊病,主要利用声波传递能量
    C.超声波能够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D.轮船的“声呐”系统利用了次声波定位性强的特点
    【答案】C
    【解析】解:A、超声波可以清洗眼镜,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故A错误;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时,是利用了声传递信息,故B错误;
    C、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C正确;
    D、轮船的“声呐”系统是利用了超声波在水中能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C。
    7.(2分)2024年春晚节目《山河诗长安》震撼全场,如图所示,是千人齐诵李白的诗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的情景。下列诗句所蕴含的光现象中与“明镜”的原理相同的是( )
    A.潭清疑水浅B.起舞弄清影
    C.风吹草低见牛羊D.楼台倒影入池塘
    【答案】D
    【解析】解:“明镜”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A、“潭清疑水浅”中“水浅”是水底看起来比较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看水底是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的(即逆着折射光线看),由于错觉,我们始终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故A不符合题意;
    B、起舞弄清影中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B不符合题意;
    C、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光的直线传播,故C不符合题意;
    D、楼台倒影入池塘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2分)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到“若莺飞空中,其影随莺而移”,如图甲;而在纸窗上开一个小孔,使莺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纸屏上,却观察到“莺东则影西,莺西则影东”,如图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和图乙所描述的现象都是小孔成像
    B.图甲和图乙都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
    C.图甲中的“影”一定比图乙的“影”大
    D.图甲和图乙中的“影”都是“莺”的像
    【答案】B
    【解析】解:A、图甲中描述的是影子的形成,图乙描述的现象是小孔成像,故A错误;
    B、图甲和图乙都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故B正确;
    C、小孔成像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和像到孔的距离有关,是倒立的实像,图甲所成的“影”不一定比图乙所成的“影”大,故C错误;
    D、图中的“影”是影子,不是像,图乙中的描述的现象是小孔成像,成的是实像,故D错误。
    故选:B。
    9.(2分)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及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筷子“弯折”是光的反射现象
    B.图乙中,墙上的手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C.图丙中,水中塔影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D.图丁中,空中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答案】D
    【解析】解:A、图甲中,筷子“弯折”,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发生的折射现象,故A错误;
    B、图乙中,手影游戏中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B错误;
    C、图丙中,水中的“塔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
    D、图丁中,太阳光射入雨后空气中的小水滴时,太阳光经过折射发生色散,从而形成彩虹,故D正确。
    故选:D。
    10.(2分)如图是小丽在地铁站台的平面玻璃安全门前候车时看到的情景。关于这些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站台内景物在玻璃门中所成的像是实像
    B.当安全门向两边打开时,门中像保持不动
    C.光在玻璃门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D.当小丽远离玻璃门时,她在玻璃门中的像变小
    【答案】B
    【解析】解:A、站台内景物在玻璃门中所成的像是虚像,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故A错误;
    B、人的位置不变,当安全门向两边打开时,门中像位置不变,故B正确;
    C、光在玻璃门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故C错误;
    D、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当小丽远离玻璃门时,他在玻璃门中的像大小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多选)11.(4分)“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数据中,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
    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2m/s
    B.共享单车的轮子直径约60cm
    C.教室门的高度约2m
    D.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4s
    【答案】ABC
    【解析】解: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2m/s,故A符合实际;
    B.共享单车的轮子直径约60cm,故B符合实际;
    C.教室门的高度约2m,故C符合实际;
    D.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0.4s,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ABC。
    (多选)12.(4分)下列关于古诗词中蕴含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赵孟颊《趵突泉诗》——“波涛声震大明湖”中的“震”指的是声音的响度高
    B.储光羲《钓鱼湾》——“潭清疑水浅”中的“浅”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
    C.元好问《济南杂诗》——“西城桥下见游鱼”中的“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D.苏轼《画堂春•寄子由》——“晚湖净鉴新磨”中的“湖”面发生的是镜面反射
    【答案】BD
    【解析】解:A、“波涛声震大明湖”中的“震”指声音洪亮,意思是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
    B、“潭清疑水浅”中的“浅”是由于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产生的现象,故B正确;
    C、“西城桥下见游鱼”中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是因为鱼反射的光线经过水面时发生折射,人眼逆着折射光线才能够看到像,故C错误;
    D、“晚湖净鉴新磨”中的“湖”面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属于平面镜成像,故D正确。
    故选:BD。
    (多选)13.(4分)2022年10月1日是新中国73周年华诞,走在大街小巷都能听到有人歌唱《我和我的祖国》,人们通过歌曲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如图所示,关于唱歌时涉及到的物理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B.放声歌唱时声音强弱约为20分贝
    C.声带振动幅度越大,歌声响度越大
    D.歌词上方的数字表示的是音调的高低
    【答案】ACD
    【解析】解:A、“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故A正确;
    B、放声歌唱时声音强弱约为60分贝以上,故B错误;
    C、声带振动幅度越大,歌声响度越大,故C正确;
    D、歌词上方的数字表示的是音调的高低,故D正确。
    故选:ACD。
    (多选)14.(4分)如图所示,小叶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目的是研究音调及其影响因素的是( )
    A.用硬纸板接触转速相同、齿数不同的旋转齿轮
    B.将泡沫小球放在发声的扬声器纸盆上
    C.用绷直的线做土电话小游戏
    D.用相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长度不同的钢尺
    【答案】AD
    【解析】解:
    A、用硬纸板接触转速相同、齿数不同的旋转齿轮,硬纸板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故A正确;
    B、泡沫小球放在发声的扬声器纸盆上,扬声器发声时,小球会跳动,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B错误;
    C、用绷直的线做土电话小游戏,说明固体能传播声音,故C错误;
    D、用相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长度不同的钢尺,钢尺的振幅相同,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D正确。
    故选:AD。
    (多选)15.(4分)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6s,甲在乙前面0.6m处
    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答案】BD
    【解析】解:ACD、由图像可知,经过相同时间甲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运动的路程,由v=可知,在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大的速度大,所以甲物体速度大于乙物体速度;
    因为v甲>v乙,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甲在乙物体的前面向东运动,两物体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以甲物体为参照物,乙物体向西运动;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向东运动,故AC错误,D正确;
    B、由图像可知,经过6s,甲运动的路程s甲=1.2m,乙运动的路程s乙=0.6m,所以甲和乙的距离s=s甲﹣s乙=1.2m﹣0.6m=0.6m,即甲在乙前面0.6m,故B正确。
    故选:BD。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60分)
    16.(4分)如图所示,是一个水滴在下落过程中的示意图,小水滴通过AB和BC所用时间均为0.1s,则小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是 20.0 cm.该水滴下落过程是 变速直线 运动。(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
    【答案】20.0;变速直线。
    【解析】解: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则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为s=20.0cm;
    水滴通过AB和BC所用时间相等,路程不相等,所以该水滴下落过程是变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20.0;变速直线。
    17.(4分)小明近期购买了一台安装有摄像机的无人机(如图甲所示),在无人机试飞过程中,以无人机为参照物,摄像机是 静止 (填“运动”或“静止”)的。无人机上升到某高度后水平飞行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它在15﹣25s内的运动状态是 匀速直线运动 。
    【答案】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解:无人机在监测飞行过程中,以无人机为参照物,摄像机与无人机上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摄像机是静止的;
    分析v﹣t图象可知,在10~30s内,无人机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它在15﹣25s内的运动状态是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18.(4分)智能手机的“智慧语音”功能,可以通过声音识别实现对手机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音色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这一特征来工作的。城区步行街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 响度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答案】音色;响度。
    【解析】解:智能手机的“智慧语音”功能,可以通过声音识别实现对手机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音色是发声体的声音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是区别声音的重要标志)这一特征来工作的。城区步行街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响度(声音的强弱叫作响度)。
    故答案为:音色;响度。
    19.(4分)小刚用一块较厚的玻璃板M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如图所示,图中像A1与像A2是一次实验中同时看到的两个像,它们的大小 相等 (选填“A1较大”、“A2较大”或“相等”);小刚按照图中的测量方法,测得u=4.2cm,v=3.9cm,则他所用的玻璃板厚度为 0.3 cm。
    【答案】相等;0.3。
    【解析】解:平面镜成像时,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u=4.2cm,v=3.9cm,由于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所以玻璃板的厚度为4.2cm﹣3.9cm=0.3cm。
    故答案为:相等;0.3。
    20.(3分)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画出水中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答案】
    【解析】解:图中法线已经画出,根据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的空气中作出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
    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由此在法线左侧的水中作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21.(4分)夏天小华在湖边游玩赏水时,看到水中有蓝天白云,还有一只蝴蝶飞过,用A代表小华的眼睛,S′代表水中的蝴蝶,请你画出蝴蝶在空中的实际位置并画出小明看到水中蝴蝶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
    【解析】解:根据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的特点作出S点的像S′,即为蝴蝶所在位置,然后连接S′O即为入射光线,OA即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22.(3分)如图所示是济南至石家庄铁路客运专线上的济南黄河公铁两用特大桥,其上层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下层为四线铁路。该特大桥全长约14km,其中主桥约长1800m。某汽车匀速通过该特大桥主桥,用时2min,该汽车的速度是多少m/s?
    【答案】汽车的速度为15m/s。
    【解析】解:汽车通过主桥的路程s=1800m,所用时间t=2min=120s,
    汽车的速度v==15m/s。
    答:汽车的速度为15m/s。
    23.(5分)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为此,成都近年来加大了道路限速监控管理。一种是“定点测速”,即监测汽车在某点的车速;另一种是“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如图所示,若监测点A、B相距25km,全程限速120km/h,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B的速度分别为100km/h和110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
    (1)采用“定点测速”,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会不会被判超速?
    (2)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
    【答案】(1)采用“定点测速”,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不会被判超速;
    (2)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会被判超速。
    【解析】解:(1)因为120km/h>110km/h>100km/h,所以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不会被判超速;
    (2)图中所示轿车在该路段所用的时间是t=10:41﹣10:31=10min=h;
    所以轿车在该路段的速度v===150km/h,150km/h>120km/h,
    所以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会被判超速。
    答:(1)采用“定点测速”,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不会被判超速;
    (2)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会被判超速。
    24.(9分)我国“探索一号”科考船携“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如图所示)进行海洋科考作业,到达某海域静止时,第一次用声呐从海面向海底发出超声波,经过15.01s声呐接收到回声信号。然后“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从海水表面再次向海底发出超声波同时开始匀速下降15s后听到回声。求:(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
    (1)第一次用声呐发出的声音传播的路程是多少m?
    (2)该海域的深度是多少m?
    (3)“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下潜的速度是多少m/s?
    【答案】(1)第一次用声呐发出的声音传播的路程是22515m;
    (2)该海域的深度是11257.5m;
    (3)“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下潜的平均速度是1m/s。
    【解析】解:(1)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第一次用声呐发出的声音传播的路程为:
    s=vt=1500m/s×15.01s=22515m;
    (2)该海域的深度为第一次声呐传播的路程的一半,则:
    s深===11257.5m;
    (3)“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从海水表面再次向海底发出超声波,声呐发出的声音传播的路程为:
    s′=vt′=1500m/s×15s=22500m;
    “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下潜的深度:
    h′=s﹣s′=22515m﹣22500m=15m;
    “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下潜的平均速度:
    v′===1m/s。
    答:(1)第一次用声呐发出的声音传播的路程是22515m;
    (2)该海域的深度是11257.5m;
    (3)“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下潜的平均速度是1m/s。
    25.(6分)小华从生活经验出发,猜想“骑自行车下坡时,即使不蹬脚踏板,自行车的运动速度也会越来越大”。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她和小丽利用如图所示的斜面小车进行了实验探究。
    (1)小华将斜面的起点设为A,中点设为B,终点的位置设为C。测量的实验数据如表,请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BC段的平均速度是 0.4 m/s。
    (2)小华他们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沿斜面下滑的物体速度 越来越大 ,因此他的猜想是 正确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3)实验结束后,他们及时进行了反思。小丽建议小华,将长木板和木块组装斜面的方式由甲方式改为乙方式,小丽建议这样做的好处是 小车下滑速度变小,便于测量时间 。
    【答案】(1)0.4;(2)越来越大;正确;(3)小车下滑速度变小,便于测量时间。
    【解析】解:
    (1)小车通过BC段的路程:sBC=40.0cm=0.4m,
    通过BC段所用的时间:tBC=3.0s﹣2.0s=1.0s,
    则BC段的平均速度:vBC===0.4m/s;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vAB=0.2m/s,
    因为vAB<vBC,所以沿斜面下滑的物体速度越来越大,因此他的猜想是正确的;
    (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所以将长木板和木块组装斜面的方式由甲方式改为乙方式。
    故答案为:(1)0.4;(2)越来越大;正确;(3)小车下滑速度变小,便于测量时间。
    26.(6分)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小明在分析他自己的实验数据时发现,三组数据的像距都比物距大一些。他认为像距总是比物距大可能与玻璃板的厚度有关。他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对此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
    (1)小明在实验时选玻璃板而不选平面镜,是因为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
    (2)小明选择的两支蜡烛A、B应满足的条件是 长短、粗细都相同 。
    (3)小明选择三块厚度不同的玻璃板进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分析表格数据可得出像距与物距差值和玻璃板厚度的关系是 玻璃板越厚,像距与物距的差值越大 ,由此可知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应该选择较 薄 (选填“薄”或“厚”)的玻璃板。
    (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平面镜所成的像都是 虚像 (选填“实像”或“虚像”),从测量数据可以看出,她们测量像距和物距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 (选填“1mm”或“1cm”)。
    【答案】(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长短、粗细都相同;
    (3)玻璃板越厚,像距与物距的差值越大;薄;
    (4)虚像;1mm。
    【解析】解:(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透过玻璃板确定像的位置;
    (2)实验中的两支蜡烛A,B是利用等效替代法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的,因此两支蜡烛A、B必须长短、粗细完全一样,否则无法比较物体与像的关系;
    (3)①玻璃板比较厚时,两个反射面成像距离比较远,像距和物距差值越大。当玻璃板比较薄时,两个反射面成像距离比较近,像距和物距差值越小,玻璃板的厚度对像距与物距差值的影响,可表述为玻璃板越厚,像距和物距差值越大;
    ②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
    (4)平面镜成虚像,刻度尺读数时,最后一位是估读数据,则精确到0.1cm,分度值为0.1cm=1mm。
    故答案为:
    (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长短、粗细都相同;
    (3)玻璃板越厚,像距与物距的差值越大;薄;
    (4)虚像;1mm。
    27.(8分)如图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小李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他将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且与镜面保持 垂直 ,白色的硬纸板表面应尽可能 粗糙 (选填“光滑”或“粗糙”);
    (2)他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然后将纸板绕ON向后折,如图乙所示,此时在NOF面上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 存在 (选填“仍存在”或“不存在”)。
    (3)为了进一步确定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小李将纸板沿PQ剪开,将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丙所示,发现在纸板右侧的 下部 (选填“上部”或“下部”)会看到反射光线。说明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
    (4)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光反射时, 光路是可逆的 。
    【答案】(1)垂直;粗糙;(2)不能;存在;(3)下部;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4)光路是可逆的。
    【解析】解:(1)将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且与镜面保持垂直,白色的硬纸板表面应尽可能粗糙,让光线发生漫反射,从不同的角度都能够观察到光线;
    (2)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如图乙所示,此时在右侧纸板上 看不到反射光线,但反射光线仍然存在;
    (3)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将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丙所示,发现在纸板右侧的下部会看到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4)若光线沿FO射入,则经镜面反射后光线沿OE射出,这说明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故答案为:(1)垂直;粗糙;(2)不能;存在;(3)下部;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4)光路是可逆的。
    路程s/cm
    时间t/s
    平均速度v/m•s﹣1
    AC段
    80.0
    3.0
    0.27
    AB段
    40.0
    2.0
    0.20
    BC段
    40.0
    玻璃板厚度/mm
    5
    5
    5
    10
    10
    10
    15
    15
    15
    像距/cm
    3.00
    5.80
    8.70
    3.95
    6.50
    9.35
    3.18
    5.40
    7.85
    物距/cm
    2.65
    5.50
    8.35
    3.30
    5.95
    8.72
    2.05
    4.30
    6.90
    像距与物距的差值/cm
    0.35
    0.30
    0.35
    0.65
    0.55
    0.63
    1.13
    1.10
    0.95

    相关试卷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物理试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共6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