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五四制)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A4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五四制)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A4第1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五四制)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A4第2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五四制)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A4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五四制)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五四制)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A4,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非选择题必须用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学校、姓名、考试号等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班级拟召开“有朋自远方来”主题班会,请你参与。
    【活动一 溯源交友之道】
    1. 同学对汉字“朋”“友”的理解,请你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
    朋(甲骨文) 友(小篆)
    A. “朋”是会意字。上古人以贝为货币,“朋”的甲骨文描绘的就是两串贝相并联的样子。
    B. 小篆“友”是两只手上下相并的样子,以双手相握表示友好。因此“友”是会意字。
    C. 古人称“同门为朋,同志为友”,是说在同一个老师门下学习的人称之为“朋”,志趣相投的人称之为“友”。
    D. 朋友,《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彼此有交情的人。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的起源和意义。
    A.“朋”字在图片中像两串贝连在一起,象征着古代用贝做货币的状态。这种根据物体的形象描绘成文字的方法‌是象形造字法。所以“朋”是象形字‌,选项表述错误。
    故选A。
    2. 同学们整理了关于交友之道成语典故,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知音之交:知音也谓知己,指非常了解、能赏识自己的知心朋友。讲述的是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的故事。
    B. 管鲍之交:本义指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深厚友情,后来形容朋友之间交情深厚、彼此信任的关系。
    C. 刎颈之交:讲述的是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D. 莫逆之交:指年龄、辈分不同但交情深厚的朋友。讲述的是孔融和祢衡的故事‌,形容年龄差异较大的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D.有误,“莫逆之交”指指志同道合或情投意合的知心朋友。孔融和祢衡是“忘年之交”,指年龄、辈分不同但交情深厚的朋友;
    故选D。
    我国古代学者认为,交友不仅要广取,而且要审慎也就是说,交友不仅要有择友的虚心态度,还要有择友的正确标准。墨子把交友比作染丝,他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而已为五色,故染不可不慎也。”孔子也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入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者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3. 同桌提供了上面的材料,请你仔细阅读, 选出说法有误的一项( )
    A. “学者”“态度”“标准”都是名词;“认为”“居”“闻”都是动词。
    B. “墨子把交友比作染丝”这一句使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
    C. “与善人居”中“善”的本意是美好的、友善的,这里用它的引申义,可以理解成“品德高尚的”。
    D. 生活中,“鲍鱼之肆”通常使用它的比喻义,指坏人成堆、小人聚集的地方。
    4. 上面材料第一行的中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
    【答案】3. B 4. C
    【解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
    B.有误,“墨子把交友比作染丝”这一句使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交友比作染丝,说明交友会受到朋友的影响,而不是比拟。比拟是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该句不符合比拟的特点;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前面讲交友要广取和审慎,后面用“也就是说”来引出对前面内容的进一步阐释,用逗号停顿,使得句子的过渡自然流畅,表明后面的内容是在对前面交友要求的细化解释,前后语义相连;
    故选C。
    【活动二 讲述友谊故事】
    5. 在名著阅读交流会上,小语展示了下面三幅图。
    小语:《朝花夕拾》这本书中,鲁迅先生与好友闰土的友情特别让人感动。你认为哪幅图更能表现鲁迅和闰土的友情?请结合名著内容简述理由。
    (A) (B) (C)
    【答案】
    C.因为闰土是一个聪明能干的孩子,他教鲁迅雪地捕鸟,让鲁迅产生了无限美好的想象,这样的事使鲁迅感到新奇和羡慕。图片上两人关系亲密无间,后来鲁迅在《朝花夕拾》中记述了他在冬天的百草园捕鸟的情节,这份纯真的友情显得尤为珍贵。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及对名著形象的理解分析能力。
    A.结合《朝花夕拾》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捉住的不过三四只”,可知,本文回忆的少年时代和闰土一起在雪地捕鸟的美好回忆。而图中的少年在明月下的西瓜地里,用钢叉刺东西的场面,这与名著的内容不相符。
    B.结合《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捉住的不过三四只”,可知,本文回忆的少年时代和闰土一起在雪地捕鸟的美好回忆。图中表现了两个孩子在一起交流的场景,这与名著的内容不相符。
    C.结合《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捉住的不过三四只”,可知,本文回忆的少年时代和闰土一起在雪地捕鸟的美好回忆。图中展现了两个孩子在一起的快乐时光,闰土向鲁迅讲述冬天怎么捕鸟的场景,在《朝花夕拾》中也描写了鲁迅和闰土在百草园里捕鸟场景,这是体现了他们之间纯真的友谊和共同的欢乐时光。这种童年的简单快乐正是两人友情的体现;符合要求。
    故选C。
    6. 在交流名著阅读感受时,小文表达了以下观点。
    小文:鲁迅和范爱农对彼此的第一印象都不好,但他们后来又成为了挚友。细读原文可知,作者对范爱农的感情经历了三次变化。
    请结合对《范爱农》的阅读,谈谈鲁迅对范爱农的感情变化。
    【答案】示例:鲁迅对范爱农的感情经历了一个由憎恶到喜爱的过程。(1)在东京初识范爱农,因与他起了言语上的争执误会、意见上的不和,对他心生厌恶。(初到日本时,鲁迅因他带着绣花弓鞋,让座等摇头的举动使二人而产生隔阂。后又因留学生们接到安徽巡抚恩铭被刺杀、范爱农的老师徐锡麟被杀的消息,同乡会时他反对鲁迅等人主张发电回国的想法,二人结仇。)(2)回国后,和他的接触多了起来,两个人的感情日渐深厚。(后来相同的境遇使他们再次相遇、相熟、相知,最后成为了挚友;两人在饮酒中慢慢相熟,在酒后的疯话中渐渐相知,前嫌尽释、误会解除;两人共同的革命愿望和行动又加深了两人的感情,他们成为志同道合的战友。)(3)后来范爱农去世,对他深深怀念。鲁迅是怀着思念、伤感、愤懑、自责的感情来写范爱农的。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
    《范爱农》主要讲述了作者与范爱农之间的交往以及范爱农的一生。范爱农是鲁迅的同乡,两人在日本留学时相识。回国后,范爱农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回到故乡绍兴后,他受到了旧一代人们的轻蔑、排斥和迫害,生活非常艰难。民国初年,鲁迅在绍兴担任浙江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的校长时,邀请范爱农担任学监。然而,鲁迅辞职后,范爱农被后来的校长辞退,失业后的他陷入了贫困之中。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范爱农在坐船回家的途中不幸落水身亡,尽管他是个游泳健将,鲁迅仍然怀疑他是自杀的。范爱农的一生代表了当时正直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因此鲁迅以深沉的同情心为他写下了这篇悼念的文章。
    作答此题,首先要仔细回顾《范爱农》这篇文章的内容,梳理出鲁迅与范爱农交往过程中的关键事件。这些事件是感情变化的转折点,通过对事件的分析来确定感情变化的阶段。从初识阶段寻找他们产生矛盾、冲突的细节,以此来确定最初的负面感情。 接着关注后续他们再次相遇后的相处情况,包括交流、共同经历等,判断感情是如何转变为友好、亲密的。最后结合范爱农的结局,分析鲁迅在回忆和叙述这些事情时所体现出的怀念等复杂情感。
    示例:鲁迅对范爱农的感情变化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初遇时心生厌恶。在日本留学时,鲁迅看到范爱农揖让、反对发电报等行为,觉得他迂腐、冷漠。在东京的同乡会上,范爱农的一系列举动,如反对发电报痛斥清政府杀害徐锡麟等,让鲁迅觉得他格格不入,二人产生冲突,鲁迅对他产生了反感的情绪;第二阶段:相处后渐生情谊。回国后,两人再次相遇,在共同的生活环境和经历中,比如一起喝酒、聊天,鲁迅发现范爱农内心的正直和对现实的不满,他们有了共同的话题,在相互交流中逐渐理解彼此。尤其是在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革命的期待上,两人观点一致,过往的矛盾逐渐消除,感情日益深厚;第三阶段:别后怀念。范爱农溺水身亡后,鲁迅回忆起与他相处的点滴,充满了怀念和伤感。他怀念这位曾经的挚友,对范爱农的悲惨结局感到愤懑,也对自己无法改变他的命运而自责,字里行间都体现出对范爱农深深的思念之情。
    【活动三 唱响友谊之歌】
    你们组的同学准备朗诵下面这首名为《感谢》的现代诗,请你参与活动。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
    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
    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7. 请参照诗歌前三节,在横线处补写完整第四节。
    8. 阅读这首诗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朗读时应重读“一缕春风”和“整个春天”,以突显两者意义的对照。)
    B. 作者用“春风”“浪花”“红叶”,依次照应春、夏、秋三个季节的三个意象,抒发感情。
    C. 整首诗的感情基调是铿锵有力的,朗读时宜使用较高的语调和激昂的语气。
    D. 这首诗四个小节构成排比段,在反复中强化抒情,表达了“我”对“你”真切动人的感激之情。
    【答案】7. 示例: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 8. C
    【解析】
    【导语】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通过小期望与大给予的对比,表达深厚感激之情。四季意象运用巧妙,情感真挚动人。排比结构强化抒情,虽语言平实却有着直抵人心的力量。
    【7题详解】
    本题考查补写语句。作答时,围绕“感谢”的主题,句式要与前三节相同,以“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你却给了我……”的格式进行补写。“春风”“浪花”“红叶”都是自然界中美好的事物,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季节性。它们分别代表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给人以美好的联想,故补写可围绕冬天的内容进行作答。
    示例:我原想握住一片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冰雪世界。
    【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赏析。
    C.整首诗的情感是真挚且细腻的、充满感恩的柔情,并不是铿锵有力的,朗读时用较高语调、激昂语气不符合诗歌情感基调,该选项错误。
    故选C。
    【活动四 朗诵友谊之诗】
    9. 主持人整理了一组关于友情的诗歌,请你帮他将结束语中的古诗补充完整。
    友情如璀璨星辰穿越时空,千年后依然熠熠生辉,散发着不朽的光芒。(1)“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友情是一种深深的依恋,是心有灵犀的牵挂和守护;(2)“_____,_____(《江南逢李龟年》)”,友情是一种时光的重合,是岁月流转中的守望相助;(3)“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友情是一种彼此的思念,是“思君却不见”的深沉感慨和难以割舍。
    山海不足重,重在遇知己。肝胆相照的情分,必将长留史册。
    【答案】 ①. 我寄愁心与明月 ②. 随君直到夜郎西 ③. 正是江南好风景 ④. 落花时节又逢君 ⑤. 夜发清溪向三峡 ⑥. 思君不见下渝州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愁、郎、逢、清溪、渝州”等字词容易写错。
    二、阅读与鉴赏(60分)
    (一)(7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过香积寺①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②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③。
    【注释】①香积寺:唐代著名寺院。②咽:指泉水为涧石所阻时,流动不畅。③安禅:通过禅定使身心至于空明寂静的境界。毒龙:佛家比喻邪念。
    10. 下面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题中的“过”字,意为“访问,拜访”与《过故人庄》中的“过”同义。
    B. 首联写诗人初次造访,在云雾弥漫的高山中行走了数里,还不知道香积寺在哪里。“数里”写出了香积寺的幽深。
    C. 诗中描写的“钟声”与“泉声”打破了山中静谧清幽的气氛,让人觉得精神一振。
    D. 诗歌写景由远及近,内容安排由景物到心境,层次自然,浑然一体。
    11. 老师跟同学们一起鉴赏诗歌时,说到“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中“咽”“冷”两字为重音,建议重读(或者重音轻读),请你简要说明这样朗读的理由。
    【答案】10. C 11. 示例:“咽”是“幽咽”“呜咽”的意思,“冷”是“寒冷”之意。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色(意境)。
    【解析】
    【导语】王维的《过香积寺》通过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香积寺及其周围的幽静景致。诗歌中透露出诗人对大自然和佛教的深刻感悟,展现出一种清幽的意境和心灵的宁静。表现了诗人在山水间寻求心灵净化的深邃情怀。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辨析。
    C.有误,诗中的“钟声”和“泉声”并没有打破山中静谧清幽的气氛。颔联“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钟声是在深山之中传来的,更加衬托出山林的寂静。颈联“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泉声在危石间呜咽,也是以动衬静,让人感受到山林的清幽寂静,而不是打破这种气氛;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句赏析及朗读设计。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意为:山中泉水撞击危石响声幽咽,日光照在幽深的松林里显得冷峻。
    “咽”本义指声音受阻而低沉、微弱,在此处,诗人巧用拟人手法,写泉水流经突出的危石时,受阻不畅,水流声变得幽咽、断断续续,仿若带着难以畅行的委屈,这般描写将泉水灵动之态与周遭险峻山势精准勾勒,尽显山林静谧。
    “冷”字寻常意为温度低,于诗句里,日光洒于青松本应暖煦,可深山幽林浓荫蔽日,光线黯淡,让青松蒙上一层清冷色调,仿若日光都失了热度。这一“冷”字,把山林的幽深阴暗、清冷孤寂烘托得入木三分。重读(或重音轻读)“咽”“冷”,恰似给静谧山林添上幽咽、清冷音效与色调,助读者沉浸式体悟香积寺周边清幽孤寂景致。
    (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①,俱委而窃听。炊忘著②箅③,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④?”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⑤。”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⑥之。”二子长跪俱说,更相⑦易夺,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选自南朝刘义庆编《世说新语》)
    【注释】①进火:烧火。②著:放。③箅(bì):蒸锅中的竹屉。“箅”的作用是使米不漏到锅中。④馏(liú):把米放在水里煮至水开,再捞出蒸成饭。⑤糜(mí):比较稠的粥。⑥志:记忆。⑦更相:互相。
    12. 朗读下面句子,并用“/”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
    宾 客 诣 陈 太 丘 宿
    13. 参考表格中提示词语含义推断方法,解释加点的词语。
    14. 小语对敬辞与谦辞特别感兴趣,学了《陈太丘与友期行》后,他模仿文中友人的口吻对陈太丘说了以下这段话。句中画线的敬辞与谦辞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愚兄此次到寒舍拜访贤弟,感触颇多。令郎元方虽年纪尚小,却甚有见识。愚兄言语不周之处,还请见谅。
    A. 愚兄B. 寒舍C. 贤弟D. 见谅
    15. 小文根据此文和《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情节导演一个短剧,请你帮他完成下面的导演手记。
    16. 根据此文和《陈太丘与友期行》,小语和小文进行了下面的对话,请帮他们补充完整。
    小语:我认为《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元方勇敢、聪明、机智,具体表现在①__________________。
    小文:我觉得此文中,元方兄弟有着②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从“他们偷听太丘和客人的谈论,做饭时忘了放箅子,米都落进锅里”,可以看出。
    【答案】12. 宾客/诣陈太丘/宿
    13 ①丢下,舍弃;②略微,稍微;③修正,补充 14. B
    15. ①. (元方)义正词严地 ②. (陈太丘)期待地 ③. “像这样,只要喝粥就行了,何必吃米饭呢!”
    16. ①. 友人当面批评他父亲时,能够以充分的理由反驳友人对父亲的指责,义正言辞,有理有据 ②. 善于抓住机会学习、刻苦好学
    【解析】
    【导语】这篇选自《世说新语》的故事通过幽默风趣的叙述,表现了陈太丘与其子元方、季方的机智和聪慧。客人来访,太丘和客人交谈时,两个孩子因好奇而忘记做饭的步骤,最终饭成糜。但孩子们能够清晰复述太丘与客人的对话,展现了他们出色的记忆力和聪明才智。陈太丘欣慰地接纳孩子们的行为,赞扬他们的学习能力。故事通过“小失小得”反映了教学上的宽容和理解,是对教育方法的一种讽喻,充满了哲理和智慧。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语句的断句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本句的意思是:有位客人拜访陈太丘,在他家过夜。句子的主语是“宾客”,其后可断开,“诣陈太丘”“宿”是前后两个动作,中间可以断开,故根据句意以及断两处的要求即可断句为:宾客/诣陈太丘/宿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课内迁移法。“相委而去”意思是丢下我走了。委:丢下,舍弃。故加点字“委”译为“丢下,舍弃”,句意为:都丢下做饭这件事去偷听。
    ②查阅词典法。句意:你们可记住一点了吗?根据句意及字典查询法,应选择c,译为“略微,稍微”。
    ③联系语境法。句意为:互相修正补充。易夺:修正,补充。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敬辞与谦辞。
    A.“愚兄”是对自己的谦称,在句中友人用来称呼自己,使用恰当;
    B.“寒舍”是谦辞,用于自己的家,而此处说的是到陈太丘家赴约,不能用谦辞,应该用敬辞“贵府”之类的词,所以该项使用不当;
    C.“贤弟”是对对方的敬称,友人用来称呼陈太丘,使用正确;
    D.“见谅”是请求对方原谅自己的客套话,在这里使用恰当;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推测人物的神态、语气。
    ①在《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元方是一个聪明、伶俐且正直孩子。当他说出“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这句话时,他是在据理力争,维护自己的父亲。他的神态可能是严肃的,语气应该是坚定有力的。据此可推测此时概括元方的神态、语气的词语可为:义正词严地;
    ②陈太丘问“尔颇有所识不?”这句话时,他是在询问孩子是否有所记忆或者收获。他的神态可能是温和,充满期待的,语气是亲切的。据此可推测此时概括陈太丘的神态、语气的词语可为:期待地;
    ③对于“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陈太丘是一种欣慰的态度。他可能是看到孩子有了一定的表现或者收获后的一种认可。据此可推测此时概括陈太丘说的话可为:这样就很好,只要喝粥就可以了,何必一定要吃饭呢!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①在《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元方勇敢、聪明、机智的表现有很多方面。当友人迟到还对子骂父时,元方直接反驳“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他能够抓住友人的两大错误,即无信和无礼,条理清晰地进行反驳,这显示出他的聪明和机智。而且在面对成年人的无礼时,他毫不畏惧,勇敢地维护自己父亲的尊严。据此可知此处可以补充为:友人迟到还对子骂父时,元方抓住友人无信、无礼的错误,条理清晰地进行反驳,毫不畏惧地维护父亲尊严;
    ②分析此文中元方兄弟的品质:从“他们偷听太丘和客人的谈论,做饭时忘了放箅子,米都落进锅里”这一情节来看。他们因为偷听大人的谈论而分心,导致做饭失误,这一情节可以体现出他们对知识、对大人谈论内容的好奇,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抓住机会学习。据此可知此处可以补充为:善于抓住机会学习、有强烈的求知欲。
    【点睛】参考译文:
    有位客人拜访陈太丘,在他家过夜,陈太丘就叫儿子元方和季方做饭待客,客人和陈太丘在一起清谈,元方兄弟两人在烧火,结果都丢下做饭这件事去偷听。做饭时忘了放上箅子,要蒸的饭都落到了锅里。陈太丘问他们:“饭为什么不蒸呢?”元方和季方直挺挺地跪着说:“大人和客人清谈,我们两人就一起去偷听,蒸饭时忘了放上箅子,现在饭煮成了比较稠的粥。” 陈太丘问:“你们可记住一点了吗?”兄弟两人回答说:“似乎还能记住那些话。”于是兄弟俩跪着一起说,互相修正补充,他们说的话合在一起,没有一点遗漏。陈太丘说:“既然这样,只吃粥也行,何必一定要干饭呢!”
    (三)(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背篓
    彭学军
    ①我的小背篓是爷爷编的。
    ②爷爷的手很巧,家里的箩筐啊,篮子呀,都是他编的,漂亮又耐用,还有一股淡淡的竹子清香。几场春雨过后,桃花开了,油菜花田黄灿灿的一片。叽叽叽——房梁上的巢里热闹起来。两只燕子飞进飞出。一只燕子的腿上还缠了根红绳呢,不用说,还是去年那对燕子。红绳是爷爷缠上去的。那只燕子的腿受伤了,是爷爷给它治好的。
    ③我背着小背篓打猪草的时候,还能捡到菌子呢。奶奶用腊肉炒了,香香的。她用竹饭篓子盛好饭放进小背篓里,让我给爸爸送去。“哟——哟——”远远地就能听见吆喝声,是爸爸在赶着牛犁田。梯田一层一层依着山势往上走,爸爸说,这都是爷爷、爷爷的爷爷开垦出来的。爸爸吃饭的时候,我就把牛赶到山坡上去。我知道那里的三叶草多。爷爷告诉过我:“春天的三叶草鲜嫩多汁,牛儿很喜欢吃。”
    ④犁好田,再耙匀,往田里放满水,就可以插秧了。爸爸妈妈都下田了。一听到弟弟饿得哇哇哭,我就会用小背篓背他去田里找妈妈。
    ⑤夏天到了,门前桃树上的桃子熟了。菜园子里的辣椒哇,西红柿呀,都红了;丝瓜、豆角的藤蔓爬上了架。赶集的时候,爸爸把园子里的蔬菜瓜果挑到集市上去卖。他会带上我,我的小背篓能装不少东西呢。回来的时候,小背篓里满满当当的,有奶奶的头巾、爸爸的烟草、妈妈绣花用的丝线、弟弟的拨浪鼓,还有给我做新衣服的碎花布。
    ⑥很久都没下雨了,天上好像有十个太阳,把大地都快烤干了。刚抽穗儿的稻子耷拉着脑袋,田里的裂缝好像都在说:“好渴呀,我想喝水!”全家人都出动了,我们挑水浇大田、浇菜园子、浇西瓜地、浇红薯地、浇果树……轰隆隆——响雷一阵阵传来,闪电仿佛把天撕开了,雨终于漏了下来。大暴雨!稻子、果树、瓜地、红薯地,还有整个菜园子,都活了。山里的野果树也活了。我和小伙伴背着小背篓进山,野果子是最馋人的,特别是野枇杷,毛茸茸的黄,味道酸酸的。
    ⑦秋天来了,稻子熟了。很快,收割的时节到了。田里掉了不少稻穗,我捡起来放进小背篓里。终于吃到新米啦。米饭香喷喷的,是太阳的味道吗?我边吃边想:这就是我春天插下的几株秧苗长出来的吧!爸爸说“最香的是新米做成的酒。”妈妈蒸米做酒的时候,我在灶前帮着烧火。小背篓里装满了刚挖出来的红薯,我摸出一个放在灶边烤。烤出来的红薯粉粉甜甜的,好吃极了。
    ⑧做好的酒封在坛子里,天气越来越冷,冬天就要来了。没有孩子不喜欢冬天。冬天到了,离过年就不远了。
    ⑨过年,让人开心的事太多了:穿新衣、放鞭炮、收压岁钱、看舞子……年夜饭桌上,爷爷的座位是空的。爸爸给爷爷摆上一个盛满酒的杯子和一副碗——爷爷是去年冬天离开我们的。奶奶说:“年夜饭就是团圆饭。”
    ⑩这时候,我好想念爷爷。
    ⑪雪下了一夜,院子变白了,一大清早我就跑进雪地。雪花落在我的手心里,它真的像爷爷说的那样,银闪闪、亮晶晶的,好看极了。房梁上的巢里安安静静,燕子们在冬天到来之前就飞走了。不过,它们会和春天一起回来的。它们不会忘记自己的家,不会忘记爷爷。
    ⑫我的小背篓是爷爷编的,这个我也永远不会忘记。
    (有删改)
    17.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通过视觉、味觉、听觉、嗅觉等多种角度来描写“我”对四季不同的感受。
    B. 本文大量使用短句,简洁活泼,以儿童的口吻来描绘眼中的生活充满了趣味性。
    C. 第②段和第⑪段写“燕子”的归去来回,意在表达“我”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
    D. “小背篓”作为文章的题目同时也是本文的写作线索,起到了贯穿全文的作用。
    18. 朗诵社的同学选择本文参与朗诵,请你参考朗读卡1的设计示例,按照括号中的要求,对朗读卡2、朗读卡3的句子按照要求进行朗读设计并说明理由。
    朗读卡1
    【句子】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设计示例1:重音角度:“特别”“小摇篮”要重读,是为了强调小山的温情可爱。
    设计示例2:语气语调角度:读“安静不动地”“低声地”时语气要轻柔一点,是为了传达出济南冬天温暖的情意。
    朗读卡2
    【句子】轰隆隆——响雷一阵阵传来,闪电仿佛把天撕开了,雨终于漏了下来。
    【朗读设计】(重音角度)________
    朗读卡3
    【句子】终于吃到新米啦,米饭香喷喷的,是太阳的味道吗?
    【朗读设计】(语气语调角度)________
    19. 有人曾说:“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 如果要将本文作为阅读拓展篇目放入七上课本中,你会选择下面哪一单元?请结合文章内容及单元主题说明理由。
    第一单元主题:亲近自然 第二单元主题:挚爱亲情 第三单元主题:学习生活
    【答案】17. C 18. ①. 朗读设计2:重音角度:“轰隆隆”“闪电”“撕开”“漏下”要重读,以强调雷声的震撼和雨势的猛烈。 ②. 朗读设计3:语气语调角度:读“终于”“香喷喷的”时语气要充满喜悦和满足感,以表达对新米的喜爱和期待。
    19. 这句话在文中的体现是,虽然爷爷已经去世,但“我”通过回忆与小背篓相关的点点滴滴,仍然感受到爷爷的存在和影响。爷爷编的小背篓、爷爷对燕子的照顾、爷爷开垦的梯田等记忆都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使“我”永远不会忘记爷爷。
    20. 第二单元主题:挚爱亲情。理由是文章通过描述“我”与小背篓相关的四季生活,展现了“我”与爷爷之间的深厚感情,表达了对爷爷的怀念和感激之情,符合挚爱亲情的主题。
    【解析】
    【导语】《小背篓》通过简洁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四季变迁,表现了家庭成员对土地和彼此深厚的感情。文章以“我”的视角,用小背篓串联起爷爷的手艺、家庭的温情和自然的美好。欢快的童音和细腻的感知,让读者感受到浓郁的乡土氛围和纯真的童年记忆。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
    C.“意在表达‘我’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结合第②段“两只燕子飞进飞出。一只燕子的腿上还缠了根红绳呢,不用说,还是去年那对燕子。红绳是爷爷缠上去的。那只燕子的腿受伤了,是爷爷给它治好的”,第⑪段“房梁上的巢里安安静静,燕子们在冬天到来之前就飞走了。不过,它们会和春天一起回来的。它们不会忘记自己的家,不会忘记爷爷”可知,燕子的归去来回象征着生命的轮回和永恒,更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爷爷)的思念和怀念。
    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朗读设计。
    结合“轰隆隆——响雷一阵阵传来,闪电仿佛把天撕开了,雨终于漏了下来”分析,题目要求从重音角度进行朗读设计,朗读时,我们可以重读“轰隆隆”,以此强调雷声的震撼和突如其来;可以重读“闪电”,突出了视觉上的强烈对比和急迫感;可以重读“终于”,表达下雨带来的期待与轻松感,体现了自然对生活的重要性;
    结合“终于吃到新米啦,米饭香喷喷的,是太阳的味道吗”分析,题目要求从语气语调的角度进行朗读设计,朗读时,读“终于”要用期盼已久,满怀欣喜的语气,突显难得新米的到来;读“香喷喷的”时语调要上扬,传递出对米饭香味的感叹和欣喜;读“是太阳的味道吗”用略带思索和好奇的语气,表现出孩童的天真与可爱。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句段。
    结合第①段“我的小背篓是爷爷编的”,第⑫段“我的小背篓是爷爷编的,这个我也永远不会忘记”可知,虽然爷爷去世了,但他亲手编的小背篓一直陪伴着我,就如同他给我的爱一样滋养着我;
    结合第②段“两只燕子飞进飞出。一只燕子的腿上还缠了根红绳呢,不用说,还是去年那对燕子。红绳是爷爷缠上去的。那只燕子的腿受伤了,是爷爷给它治好的”,第③段“梯田一层一层依着山势往上走,爸爸说,这都是爷爷、爷爷的爷爷开垦出来的。爸爸吃饭的时候,我就把牛赶到山坡上去。我知道那里的三叶草多。爷爷告诉过我:‘春天的三叶草鲜嫩多汁,牛儿很喜欢吃’”可知,爷爷做过的事、说过的话也一直影响着我,他为小鸟治疗腿、告诉我“春天的三叶草鲜嫩多汁,牛儿很喜欢吃”,我都一一记得,可见,在我心中,爷爷并没有离开,只是换了另一种形式存在;
    结合第⑨段“年夜饭桌上,爷爷的座位是空的。爸爸给爷爷摆上一个盛满酒的杯子和一副碗——爷爷是去年冬天离开我们的”可知,爷爷虽然去世了,但家人会给他摆上一个盛满酒的杯子和一副碗筷,就好像他一直都在一样。虽然爷爷的生命已终结,但因着家人们的思念与铭记,他一直陪伴着我们,这是一种延续,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主题。
    结合第①段“我的小背篓是爷爷编的”,第②段“爷爷的手很巧,家里的箩筐啊,篮子呀,都是他编的,漂亮又耐用,还有一股淡淡的竹子清香。几场春雨过后,桃花开了,油菜花田黄灿灿的一片。叽叽叽——房梁上的巢里热闹起来。两只燕子飞进飞出”,第⑤段“夏天到了,门前桃树上的桃子熟了。菜园子里的辣椒哇,西红柿呀,都红了;丝瓜、豆角的藤蔓爬上了架。赶集的时候,爸爸把园子里的蔬菜瓜果挑到集市上去卖。他会带上我,我的小背篓能装不少东西呢”,第⑦段“秋天来了,稻子熟了。很快,收割的时节到了。田里掉了不少稻穗,我捡起来放进小背篓里”,第⑧段“做好的酒封在坛子里,天气越来越冷,冬天就要来了。没有孩子不喜欢冬天。冬天到了,离过年就不远了”,第⑩段“这时候,我好想念爷爷”,第⑫段“我的小背篓是爷爷编的,这个我也永远不会忘记”可知,本文围绕着对乡村生活的美好记忆,通过四季更迭中“小背篓”承载的点点滴滴,描绘了春天播种、夏日成熟、秋季收获和冬季团圆的自然之美,以及在物质匮乏的背景下仍充满爱与期待的生活,尤为以祖孙情谊来强调珍贵记忆和不灭的亲情,表达了对家庭、亲情以及自然的深刻眷恋和怀念,特别是在爷爷离世后的思念情感中,揭示了亲情与传统的力量不被遗忘。这与第二单元的主题“挚爱亲情”是一致的,故可将本文作为阅读拓展篇目放入七上课本第二单元。据此概括作答。
    (四)(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自然的安慰
    钱红莉
    ①距家两三公里处,有一片菜地。每隔几日,我总喜欢去逛逛,回来时仿佛沾了一身的灵气。一日再去,菜地竟被碾平,变成千篇一律的草圃,失落得很。
    ②那片郊区的菜地,作为农业文明的微缩景观,似乎保全了几欲失传的二十四节气,一年年地,一日日地加深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春初新韭,秋末晚菘”,这八个字里,不仅有美味,还有农时,以及四季流转。
    ③十余年来,这菜地日渐变成我生活的根基,我的思绪唯有依靠它们,才能开出一点点花来。土地,森林,花朵,飞鸟,山岚,河流……正是滋养人们灵气的源泉。
    ④从事书写这门手艺,几同于挖井,徒手开掘,缓慢笨拙,仿佛农业文明的一点点深耕。累了,自然想起那片菜地。对于一个逐渐失根的人,它是一种寄托。
    ⑤今年夏天持续高温,直接覆盖掉立秋、处暑、白露、秋分,从37度的酷夏一夜过渡至深秋。辛丑年秋天,总归不像个秋天!没有往年身着长袖衬衫的舒缓漫长,令一个在农业文明里生长的躯体颇感不适。
    ⑥近日,一切又都回来了,平凡的日子被寒露、霜降稳稳接住。这样熟悉的持续感,让印刻于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又一次重回秋寒,总归错不了。这长久地赋予人精神上的季节性安稳,让人的内心踏实,始终有一种恒定的东西存在。
    ⑦霜降前后的农历九月,应是农人们起山芋、点油菜的时节。你看,最早厘清人与天地关系的,并非哲学家,而是农民。应时而种,应节而收,正是在践行某种哲学思想。
    ⑧早前,我家附近这片菜地,同样精准地遵循着农时。往年这时日,山芋禾子被锄头扒拉到地角,扭了一只几米长的麻花,在秋风里滚着滚着,渐黄、渐枯……
    ⑨夜读白谦慎《傅山的世界》。看到傅山有一张册页:一株枯老的瘦桃,被拦腰折断,伤口处支棱着仿佛有痛,旁枝竟然有花。我曾在一座古寺也见过一株半枯半新的老桃,一根树桩,分开两枝,一枝彻底枯了,另一枝上,新叶渐生粉花,热闹与枯寂同在,滋味殊异,唯独不见苦相。伫立良久,那种视觉上的强烈刺激,让人说不出什么好来,却一直难忘。直至夜观傅山册页。
    ⑩秋风中的山芋禾子,亦如是,丑拙枯老,却又与人亲,与人近。
    ⑪深秋后的土地,被泼上水,撒了菜籽,盖上枯草。过几日,凭空钻出无数乳白的芽,青菜的,芫荽的,菠菜的……露台上的花盆也清理出来种蒜,不出三五日,蒜瓣尖也会抽出嫩芽来。老梅树旁的拉秧草被拔去了,叶丛中花苞点点。年年如此。世间,还有什么比植物更守信的?再无。这无端地让人心安,仿佛有了恒久的依靠。
    ⑫小区遍植鹅掌楸,树冠下层的叶片渐黄,但并非失水的枯黄,而是富于生命力的黄,黄得蓬勃。绿化带转角处,总有雁来红,群群簇簇,相拥相依,风一日日地寒了,它们红得如此热烈,用整个生命在红。还有葱兰,绿叶丛中冒出点点的白,白得从不辜负人。年轻时,认为鸡冠花粗拙老丑,如今透过中年的眼,反觉此花最具品质,倔强,顽强,凌寒不惧,纵然被嫌弃,照样有底气开花,多日不绝,犹如高山坠石的气魄,挺好,不容易。
    ⑬人心的孤独,一年年被这些植物安慰着。久而久之,更加剧了精神上的依赖。
    ⑭闲来散步,整个小区都笼在似有若无的桂花香里,有“不来常思君”的迂回曲折。正巧,朋友送来一枝桂花,剪了插瓶。深夜,香气渐拢,是暖香了,似凌寒中划亮一支火柴。
    (选自《湖南文学》2022年第1期,有删改)
    【梳理主要内容】
    21. 作者在全文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参照示例,对文章内容进行梳理。
    【理解关键语句】
    22. 结合语境,理解第⑦段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你看,最早厘清人与天地关系的,并非哲学家,而是农民。
    【赏析表达效果】
    23. 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⑭段画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深夜,香气渐拢,是暖香了,似凌寒中划亮一支火柴。
    【探究引入段落】
    24. 选文写菜地作物生长时,在第⑨段引入傅山册页中的瘦桃、古寺老桃的内容,这样安排有何作用?
    【关联现实生活】
    25. 参照示例,根据生活经验再补写两例,表达植物给予你的启迪或安慰。
    鹅掌楸,用蓬勃的黄诉说生命的精彩;葱兰,用纯洁的白昭示从不辜负人的节操;鸡冠花,用多日不绝的花期表达自我的倔强与顽强;________;________。
    【答案】21. ①让人的思绪有了依靠,灵气得到滋养;②让人感到恒久的依靠,让人心安
    22. 农民应时而种,应节而收,精准地遵循着农时,最懂得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23.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桂花浓郁的香味给人的感受”比作“在凌寒中划亮的一支火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桂花香味给“我”带来了温暖和光明,体现了植物给“我”带来了安慰和精神寄托。
    24. 插叙,交代了瘦桃、古寺老桃丑拙枯老的状态,但却依旧透露着生命的气息,顽强生长,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的顽强生命力的赞美,也体现了这些植物成了作者的精神寄托的原因,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25. ①. 例如:莲花 ②. 用亭亭玉立的姿态展示自我的高洁和傲岸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梳理概括文章内容。
    ①空:结合第③段“十余年来,这菜地日渐变成我生活的根基,我的思绪唯有依靠它们,才能开出一点点花来。土地,森林,花朵,飞鸟,山岚,河流……正是滋养人们灵气的源泉”可知,郊区的菜地让“我”的思绪有了依靠,这些自然之物滋养着人们的灵气,由此可概括为:让人的思绪有了依靠,灵气得到滋养;
    ②空:结合第⑪段“深秋后的土地,被泼上水,撒了菜籽,盖上枯草。过几日,凭空钻出无数乳白的芽,青菜的,芫荽的,菠菜的……露台上的花盆也清理出来种蒜,不出三五日,蒜瓣尖也会抽出嫩芽来。老梅树旁的拉秧草被拔去了,叶丛中花苞点点”“年年如此。世间,还有什么比植物更守信的?再无。这无端地让人心安,仿佛有了恒久的依靠”可知,深秋的植物让人心安,仿佛有了恒久的依靠,概括即为:让人感到恒久的依靠,心安。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
    结合第⑦段“霜降前后的农历九月,应是农人们起山芋、点油菜的时节。你看,最早厘清人与天地关系的,并非哲学家,而是农民。应时而种,应节而收,正是在践行某种哲学思想”可知,哲学家会告诉我们哲学理论,但具体的实践操作是由农民来完成,因为农民应时而种,应节而收,农民通过亲身实践得出了宝贵的经验,他们能精准地遵循着农时,所以到了什么样的时节,该干什么农活,是他们的经验厘清了人与天地的关系,践行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深夜,香气渐拢,是暖香了,似凌寒中划亮一支火柴”中的“似凌寒中划亮一支火柴”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结合第⑭段“闲来散步,整个小区都笼在似有若无的桂花香里”“朋友送来一枝桂花,剪了插瓶”可知,这里将“桂花浓郁的香味给人的感受”比作“在凌寒中划亮的一支火柴”,“在凌寒中划亮的一支火柴”能给人带来温暖和光明,这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桂花香味在孤独的寒夜给“我”带来的美好感受,让“我”感受到温暖和光明,让“我”的内心得到安慰,结合第⑬段“人心的孤独,一年年被这些植物安慰着。久而久之,更加剧了精神上的依赖”可知,这里体现了“我”在精神上对这些植物的依赖。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段作用分析。作答时可从内容上和结构上来分析。
    第⑨段内容上描写了傅山册页中的瘦桃被拦腰折断,伤口处支棱着仿佛有痛,旁枝竟然有花,古寺老桃,半枯半新,一根树桩,分开两枝,一枝彻底枯了,另一枝上,新叶渐生粉花,热闹与枯寂同在,滋味殊异,唯独不见苦相。这一段是插叙,交代了虽然瘦桃、古寺老桃经过岁月的洗礼,变得丑拙枯老,但它却依旧不放弃,顽强生长,从而引出了下文第⑩段“秋风中的山芋禾子,亦如是,丑拙枯老,却又与人亲,与人近”的感悟;同时这与第⑫段“透过中年的眼,反觉此花最具品质,倔强,顽强,凌寒不惧,纵然被嫌弃,照样有底气开花,多日不绝,犹如高山坠石的气魄,挺好,不容易”相照应,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的顽强生命力的赞美,这也进一步表明作者孤独的内心正被这些植物安慰着,这些植物成了作者的精神寄托,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结合“鹅掌楸,用蓬勃的黄诉说生命的精彩;葱兰,用纯洁的白昭示从不辜负人的节操;鸡冠花,用多日不绝的花期表达自我的倔强与顽强”可知,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结构是:植物名+用+(植物的特点)+两个字的动词+表示启迪和安慰的内容。
    例如:菊花,用迎接风霜的身姿宣扬不屈服的傲骨。
    三、写作(60分)
    26. 题目:那顿饭吃得好 (快乐、过瘾、难忘、沮丧、扫兴、心酸)
    要求:①自定立意,补全题目,可不局限于括号内的词语;②要有真情实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泄露真实的人名、校名等个人信息;④不少于600字。
    【答案】例文:
    那顿饭吃得好难忘
    有些饭是吃给肚子的,而有些饭,是给心情的。那年冬天,我与家人在祖母家共度年关,那顿除夕夜的年夜饭,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那天晚上,北方的寒冷如同一幅厚重的幕布,将整个村庄笼罩在一片寂静中。走进祖母的小院,扑鼻而来的饭菜香气瞬间驱散了严寒,在灯光微黄的厨房里,祖母正忙碌地准备年夜饭。她脸上挂着浅浅的笑意,一边翻炒大锅里的菜,一边招呼着我们坐下。
    家人们陆续到齐,围坐在小小的炉灶旁。暖融融的气氛,伴随着窗外稀稀落落的鞭炮声,一时间让人觉得世界如此美好。随着锅里蒸汽升腾,饭桌上的佳肴愈加令人垂涎。饺子、红烧肉、糖醋鱼,还有祖母拿手的醋溜土豆丝,都是我们向往已久的味道。
    “快趁热吃!”祖母叉着腰站在一旁,满脸得意,就像是一位将艺术品展示给观众的画家。每个人的眼睛里都流露着欣喜,为这即将入口的美食,更为这共聚一堂的温暖。
    这顿饭不仅填饱了我们的胃,更充实了我们的心。我们高谈阔论、其乐融融,几个小孩子穿梭在桌子底下嬉戏打闹,大人的笑声此起彼伏。外婆讲述着祖辈留下来的年俗,我们则称赞着她的手艺。不知不觉,窗外的烟花绽放,将夜空装点得格外美丽。
    那年夜饭不仅仅是味道的盛宴,更是感情的流露。一家人欢聚一堂的温暖,是除夕的最佳献礼。岁月流转,外婆的厨艺仍旧是我们的谈资,每到聚会,总有亲人在感慨,时光真是让人难以捉摸。
    时至今日,每当想起那顿年夜饭,心头总会涌上一阵温情,我所珍藏的,不仅是那一桌的佳肴,更是那份弥足珍贵的团圆和幸福。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1)审题立意。题目的核心在于“那顿饭吃得如何”,可以从个人的情感出发,选择一种强烈的体会,如“快乐”、“难忘”或“扫兴”。可以从括号中的词语为切入点,例如选择“快乐”来描写一顿愉快的家庭聚餐,或选择“难忘”来描述一顿与众不同的经历。立意上,需要结合生活中的具体经历,突出你选择的词来描述餐食后的感受。例如,如果选择“难忘”,可以描述一次与亲友团聚的饭局,或者一次改变了你对某类食物看法的餐会。
    (2)选材构思。应先根据对题意的理解,完成补题,如那顿饭吃得好难忘、那顿饭吃得好过瘾、那顿饭吃得好快乐、那顿饭吃得好沮丧等。然后集中写一次特殊的用餐经历,强调其给你带来的深刻记忆。开篇引入:描述饭局的背景(如时间、地点、参与人物)。展开过程:详细描绘饭局中的事件或对话,突出主题情感。高潮部分:饭局达到了令人难忘的时刻,给文章增加趣味或情感深度。结尾收笔:总结饭局后的感受,升华主题。行文时,要融入作者真实的情感体验,通过具体细节描写(如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以生动传神的笔触打动读者。
    文言词句
    推断词义方法
    字词释义
    宾客诣陈太丘宿
    字形辨析法:(言,询问)+(旨,想法、思想)
    拜访,拜见
    俱委而窃听
    课内迁移法:相委而去

    尔颇有所识不
    查阅词典法:a.偏差,不平正;b.好邪,邪佞;c.略微,稍微;d.很,甚

    更相易夺
    联系语境法:“易夺”本意为“改变,夺取”,这里可以联想两孩子互相争辩情形,联系下文“他们说的话合在一起,没有一点遗漏”来理解词义

    原文
    表演指导(合理推测人物的神态、语气)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元方_______说:“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尔颇有所识不?”
    陈太丘_______说:“你们还记得我们说了什么吗?”
    “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陈太丘(欣慰地)说:“___________!”

    相关试卷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五四制)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A4: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五四制)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A4,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非选择题必须用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五四制)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五四制)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文件包含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五四制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八年级期中试题202411pdf、八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2411docx、八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2411pdf、八年级语文答题卡202411docx、八年级语文答题卡202411pdf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五四制)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五四制)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文件包含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五四制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七年级语文试题202411pdf、七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2411docx、七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2411pdf、七年级语文答题卡202411docx、七年级语文答题卡202411pdf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