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文件包含第3次月考试题docx、第3次月考答案及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本堂考试75分钟,满分100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使用2B铅笔填涂。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
本部分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岛某古镇形似人形而走红,在古镇上可以远眺著名的埃特纳火山。图1为古镇和火山所在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1~3题。
图1
1.该古镇的最高海拔可能是
A.500米B.570米C.670米D.720米
2.该古镇主要位于
A.山谷、洼地B.山脊、山顶C.山谷、山顶D.山脊、洼地
3.①②③④中,远眺埃特纳火山最佳的位置是
A. ①B. ②C. ③D. ④
图2是2024年11月28日某时刻成都外国语学校环形跑道100冲刺计时器位置及其日影图。拍摄时,计时器日影与跑道垂直,据此完成4~5题。
计时器
图2
4.图2(左图)照片拍照方位是拍摄者面向
A. 东南方B. 东北方C. 西南方D. 西北方
5.拍摄时,成都当地时间接近
A. 6:00B. 9:00C. 12:00D. 15:00
图3是某地地质平面图,①—⑤为不同地层,经考察发现①地层含有三叶虫化石,②地层含有恐龙化石,③地层含有哺乳动物化石。据此完成6~7题。
6.该地的构造地貌是
A.向斜山B.向斜谷
C.背斜谷D.背斜山
7.该地经历的地质过程是
A.褶皱—岩浆侵入—断层
B.岩浆侵入—褶皱—断层
图3
C.褶皱—断层—岩浆侵入
D.断层—岩浆侵入—褶皱
图4示意2023年12月8日10时华北海平面气压场形势,图中气压中心控制区域没有出现降水过程。据此完成8~9题。
图4
8.该气压中心
A.近地面逆时针辐合,垂直方向上升
B.近地面逆时针辐散,垂直方向下沉
C.近地面顺时针辐合,垂直方向上升
D.近地面顺时针辐散,垂直方向下沉
9.该气压中心控制区域没有出现降水过程,其原因是
A.大气中凝结核不足B.冷暖气团无法相遇
C.大气中水汽含量少D.地形平坦抬升较弱
图5示意某岛屿的位置及地形、甲城市多年气候资料统计。据此完成10~11题。
图5
10.2月前后,控制甲城市的气压带或风带是
A.副热带高压带B.赤道低压带
C.东南信风带D.东北信风带
11.影响甲城市8月气温偏低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高度 B.天气状况 C.地形地势 D.洋流
马更些河位于52°13´~69°09´N,108°11´~134°05´W发源于落基山脉东麓,向北注入北冰洋,是全球流经北极苔原地区的最大河流。河流结冰期长(上游10月—次年5月,下游9月—次年6月)。图6为马更些河入海口1981—2011年分时段平均流量统计。据此完成12~14题。
12.每年的5月,马更些河水位快速上涨期的水源主要是
A.冰川融水B.积雪融水
C.大气降水D.冻土融水
13.与1981—1990年相比,2001—2011年马更些河流域
A.结冰时间缩短
B.径流总量下降
C.流域面积缩小
D.径流速度变小
图6
14.1981-2011年,推测马更些河入海口地带
A.海水盐度增大B.海水温度降低
C.海冰厚度增加D.海冰厚度变薄
蒸发雾是指当干冷空气流过相对温暖的水面,引起水急剧蒸发,水汽在寒冷空气中凝结为雾的现象。发生在海面上的此类天气现象被北方渔民称为“海浩”。2020年大连附近海面多次出现了“海浩”奇观,海面上薄雾缭绕,宛如仙境(见图7),吸引了大量市民前往观赏。据此完成15~16题。
15.“海浩”现象常出现在
A.春季子夜 B.夏季傍晚
C.秋季正午 D.冬季清晨
16.“海浩”现象发生时
A.海—气间温差大,风力较大
图7
B.海—气间温差大,风力较小
C.海—气间温差小,风力较大
D.海—气间温差小,风力较小
第II卷(非选择题)
本部分共3小题,共52分。请将每小题答案填写入答题卡相应位置(错位书写均不得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密苏里河长期以来是美国爱荷华州和内布拉斯加州之间的自然分界线。卡特湖镇位于密苏里河西侧,但行政上仍隶属于爱荷华州,这一独特的行政归属关系与密苏里河的历史变迁密切相关。图8示意密苏里河某河段位置。
图8
(1)指出图示区域河谷形态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2)简述卡特湖(牛轭湖)的形成过程。(8分)
(3)说出密苏里河为卡特湖镇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6分)
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阿克苏河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北缘,发源于天山中段西部南麓,河流沿岸分布有面积较大的绿洲农业区。“阿克苏”维吾尔语意为“白水”,阿克苏河因其流经石灰岩、白云岩山地,河水中带有白色沙粒,水呈乳白色而得名。图9为阿克苏河年内各月径流量百分比图。
图9
(1)据图,简述阿克苏河径流量时间变化特点。(6分)
(2)与1、2月相比,简析3、4月阿克苏河径流量减少的原因。(4分)
(3)推测阿克苏河河水呈白色最显著的季节,并解释原因。(8分)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与正常年份相比,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高,导致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被称为厄尔尼诺现象。图10为2010年11月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太平洋表层水温分布图及热带太平洋海表水温距平分布图(距平是某一个数值与多年平均值之差)。
(1)说出正常年份甲海域海水垂直运动方向。(2分)
(2)分析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甲海区渔业减产的原因。(6分)
(3)从海—气相互作用角度阐释甲海域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6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I卷两部分,本堂考试75分钟,满分100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耀斑出现的位置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文件包含高一地理期中试卷docx、期中试题参考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文件包含高二地理pdf、高二地理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