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重难点2 文本信息的推理与判断(信息类文本阅读)-2025年高考语文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新高考通用)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重难点2 文本信息的推理与判断(信息类文本阅读)-2025年高考语文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
    • 解析
      重难点2 文本信息的推理与判断(信息类文本阅读)-2025年高考语文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
    重难点2 文本信息的推理与判断(信息类文本阅读)-2025年高考语文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第1页
    重难点2 文本信息的推理与判断(信息类文本阅读)-2025年高考语文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第2页
    重难点2 文本信息的推理与判断(信息类文本阅读)-2025年高考语文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第3页
    重难点2 文本信息的推理与判断(信息类文本阅读)-2025年高考语文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第1页
    重难点2 文本信息的推理与判断(信息类文本阅读)-2025年高考语文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第2页
    重难点2 文本信息的推理与判断(信息类文本阅读)-2025年高考语文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4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重难点2 文本信息的推理与判断(信息类文本阅读)-2025年高考语文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新高考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重难点2 文本信息的推理与判断(信息类文本阅读)-2025年高考语文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重难点2文本信息的推理与判断信息类文本阅读-2025年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重难点2文本信息的推理与判断信息类文本阅读-2025年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设问形式
    设问解读
    这一类题的考查形式为选择题,题干指向的是对原文信息的迁移,学生需要判断选项的推理是否符合原文观点。此类题的四个选项也不仅局限于材料原文,有时会给出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理,选择最符合原文观点的一项。
    推断方法
    (建议用时:50分钟)
    基础过关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近年有学者对古史起源问题的学术史做过梳理与回顾。舒铁指出,“古史起源多元论的三种代表性论著——蒙文通的《古史甄微》(1927年)、傅斯年的《夷夏东西说》(1934年)和徐旭生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1943年)早已为人熟知。经由蒙文通、傅斯年、徐旭生等人的研究,人们得以从新的角度来审视中国种族、文化的起源问题”。
    傅斯年认为,“在三代时及三代以前,政治的演进,由部落到帝国,是以河、济、淮流域为地盘的”,“地理的形势只有东西之分,并无南北之限”,“这两千年的对峙,是东西而不是南北”。也就是说,广大南方地域的政治演进尚无足观,故而略过不论。蒙文通与徐旭生则认为可分河洛、海岱与江汉三集团或华夏、东夷及苗蛮三集团。但对于三集团之间文化演进的先后与对比,二人的认识又有明显差异。徐旭生认为北部华夏部族与东夷部族的文化要先于南部的苗蛮集团;蒙文通则认为三区的文化各成体系,其文献的传承各有统绪,主要强调其差异,而不是先后或优劣。总的来说,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学术界的看法经历了从早期的“中原中心说”到后来的“满天星斗说”的发展历程。
    蒙文通在《论〈山海经〉的写作时代与产生地域》一文中指出,该书“记载了不少传说中的古代帝王。但是,它的记载却和先秦时中原文化传统的说法不同”,它“并没有以黄帝作为传说中心。它更多提到的历史人物是帝俊和帝颛顼”,“很多国家和历史人物都被认为是帝俊或帝颛顼的后代”,后稷“作为进入农耕时代的重要历史人物”,也被“认为是帝俊所生”,而非中原传统说法谓之为黄帝的后裔;该书“从不以黄河中游地区作为天下之‘中’”,而是把“古巴、蜀、荆楚之地都作为天下之中来看待”。
    (摘编自尹玲玲《“洪水”新解——兼及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的学术史梳理》)
    材料二:
    在史前史的研究中,有学者较早注意到史前文化边缘发展现象,1968年就提出农业起源始于边缘地带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随着狩猎采集群体的人口增加,社群终将分裂,部分群体不得不进入边缘地带。为了生存,这些群体开始广泛利用资源,进而强化利用部分有驯化潜力的物种,驯化由此发生。以此为基础,人类的生计逐渐从狩猎采集转向农业。史前中国农业首先出现于山麓、小盆地区域,经历了从山麓走向平原的发展过程。
    边缘地带带来了人类的发展与扩散。早在人类起源阶段,就可以看到边缘发展现象。人类灵长类祖先原本生活在热带雨林环境中,黑猩猩、大猩猩至今仍然如此,但是随后出现的气候变化,让部分地区变成了热带稀树草原。对于人类祖先而言,这就是边缘环境,他们不得不改变体质以便适应,发展更好的直立行走姿态,减少阳光下暴晒的面积;以出汗的形式,更高效地散热。同时,旱季时为了利用埋在地下的植物根茎与死亡的动物,发展出挖掘与切割工具。按照“撒哈拉泵”假说,当气候适宜的时候,撒哈拉大沙漠变成人类可以利用的环境,部分生活在沙漠边缘的人类进到这里,然后随着气候的变干,他们又被迫离开。部分人群无法回到原处,向北走出撒哈拉,人类由此走出非洲,正是边缘条件造就了人类的扩散。
    边缘地带能够带来更多的交流机会,尤为有意义的是,边缘有利于革新的产生,因为这里的内部阻力更小。在农业起源进程中,与中心群体较多受到主流文化的制约不同,生活在边缘地带的是从中心群体中分裂出来的人群,闯入新领地中的移民更少受到传统与习惯的制约。狩猎采集让位于农业,意味着文化系统全方位的调整,从技术、社会到意识形态层面都需要如此。旧的文化系统往往对发展存在巨大阻力,而在边缘地带的人群遇到阻力的可能性要小得多。类似之,在文明化进程中,传统的等级不明显的平均社会让位于等级社会,挑战无疑 是严峻的,阻力小的地方更有可能获得突破,此时边缘地带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边缘效应的收益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这样的机会不是没有成本的,由于边界容易发生变化,边缘更不稳定,迫使物种不得不频繁迁徙。随着人类社会的演化发展,环境条件的内涵从完全指自然环境,逐渐过渡到自然与社会环境并重,甚至有时完全指社会环境,这在当代社会发展中表现尤为明显。由此,边缘的含义也随之扩充,它也可以是社会环境意义上的。
    (摘编自陈胜前《中华文明起源中的边缘发展现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二十世纪中期前,蒙文通等人已围绕古史起源多元论展开研究并写成代表性论著,产生了广泛影响。
    B.蒙文通认为,与先秦时期中原文化传统以黄帝为中心不同,《山海经》以帝俊和帝颛顼为中心,记载了诸多古代帝王。
    C.边缘地带的环境变化促使人类祖先制造与使用工具获取更多生活资源,以适应外部环境带来的生存挑战。
    D.农业取代狩猎采集,涉及技术、社会、意识形态等每一个方面的彻底调整,边缘地带为此提供了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撒哈拉泵”假说表明,边缘地带并不是绝对的,这对人类来说并不一定是件坏事。
    B.人类历史上等级社会取代平均社会是一种进步,离开边缘地带该进步可能难以发生。
    C.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当代社会,边缘的含义已由原来的自然环境演变为社会环境。
    D.材料一侧重中华文明起源的梳理,材料二侧重中华文明起源中的边缘发展现象,侧重点不同。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关于边缘效应收益观点的一项是( )
    A.海平面上升,海岸地带狩猎采集者不断后撤,形成更具社会复杂性的“上山文化”。
    B.十八世纪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发源于欧洲边缘的不列颠岛,而非欧洲大陆的国家。
    C.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原本位于西方边缘的美国,取代英国成为新的西方中心。
    D.“红山文化”所在的地区是森林草原的交错地带,环境条件与生计模式始终多变。
    4.材料一提到“中原中心”,材料二提到“中心群体”,两则材料都提到“中心”,写作目的有何不同?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5.结合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以下材料中石峁古城“开启文明新阶段”的原因。
    距今约4300年的石峁古城,地处森林草原的交错地区,非常适合狩猎;形制多样的箭镞的出土,也与其射猎优势相匹配。从考古材料来看,石峁古城所代表的力量入侵了黄河中游的陶寺,开启了中华文明的新阶段。
    【答案】1.C 2.C 3.D 4.①材料一提出“中原中心说”,意在与“满天星斗说”一起介绍中华文明起源学术发展史上的不同观点。
    ②材料二提出“中心群体”,意在与“边缘地带”的人群形成对比,论证边缘地带有利于革新的观点。 5.①石昴古城位于生态交错带,属于边缘地带,这里更具有边缘发展的优势。
    ②石昴古城的群体善于广泛利用资源,利用环境、冶炼等条件,在狩猎中发展了作战能力。
    ③石昴古城位于边缘地带,更少受到传统与习惯的制约,更有利于革新的产生,从而开启文明新阶段。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蒙文通等人已围绕古史起源多元论展开研究”错误,偷换概念。由原文“近年有学者对古史起源问题的学术史做过梳理与回顾。舒铁指出,‘古史起源多元论的三种代表性论著——蒙文通的《古史甄微》(1927年)、傅斯年的《夷夏东西说》(1934年)和徐旭生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1943年)早已为人熟知’”可知,蒙文通等人研究的是古史起源;
    B.“《山海经》以帝俊和帝颛顼为中心”错误,无中生有。由原文“它‘并没有以黄帝作为传说中心。它更多提到的历史人物是帝俊和帝颛顼’”可知,原文说的是“它更多提到的历史人物是帝俊和帝颜顼”,并没有说“以帝俊和帝颛顼为中心”。
    D.“彻底调整”错误,曲解文意。由原文“狩猎采集让位于农业,意味着文化系统全方位的调整,从技术、社会到意识形态层面都需要如此”可知,原文是“全方位的调整”。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边缘的含义已由原来的自然环境演变为社会环境”错误。由原文“由此,边缘的含义也随之扩充,它也可以是社会环境意义上的”可知,边缘的含义“也可以是社会环境意义上的”,而不是“演变为社会环境”。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该论据强调的是“边缘效应的成本”,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关于边缘效应收益观点。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材料一提出“中原中心说”,根据“徐旭生认为北部华夏部族与东夷部族的文化要先于南部的苗蛮集团;蒙文通则认为三区的文化各成体系,其文献的传承各有统绪,主要强调其差异,而不是先后或优劣。总的来说,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学术界的看法经历了从早期的‘中原中心说’到后来的‘满天星斗说’的发展历程”可知,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主要强调其差异,意在与“满天星斗说”一起介绍中华文明起源学术发展史上的不同观点。
    材料二提出“中心群体”,根据“边缘地带能够带来更多的交流机会,尤为有意义的是,边缘有利于革新的产生,因为这里的内部阻力更小。在农业起源进程中,与中心群体较多受到主流文化的制约不同,生活在边缘地带的是从中心群体中分裂出来的人群,闯入新领地中的移民更少受到传统与习惯的制约”可知,意在与“边缘地带”的人群形成对比,论证边缘地带有利于革新的观点。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距今约4300年的石峁古城,地处森林草原的交错地区,非常适合狩猎”,石昴古城位于森林草原的交错地区,属于边缘地带,非常适合狩猎,这里更具有边缘发展的优势。
    石昴古城的群体善于广泛利用资源,“形制多样的箭镞的出土,也与其射猎优势相匹配”,利用环境、冶炼等条件,制造出形制多样的箭镞,在狩猎中发展了作战能力。
    “边缘地带能够带来更多的交流机会,尤为有意义的是,边缘有利于革新的产生,因为这里的内部阻力更小”,石昴古城位于边缘地带,更少受到传统与习惯的制约,“石峁古城所代表的力量入侵了黄河中游的陶寺,开启了中华文明的新阶段”,更有利于革新的产生,从而开启文明新阶段。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明代计成在《园冶》一书中曾讲到中国古代造物的最高境界当为“虽由人作,宛若天开”。这种观点与我国古代著名的道家代表人物李耳的《老子》中“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美学观点相似。其意为真正灵巧优美的东西应是不作修饰的。老子所谓的“大巧若拙”,我们可以理解为那种高超的技艺,即通过人为的艺术加工之后并不露痕迹,而更显自然稚拙、富有生气,恰似天造。“这种巧是大巧,绝非一般的技巧、技能。一般的巧可凭借人工的力量达到,而大巧作为最好的巧,是对一般的巧的超越,它是绝对的巧,完美的巧。大巧就是不巧,故在此老子以‘拙’来表达这种高度的巧。”
    所谓的美在“自然”,其表现在工艺美术作品之上,即为造物材料的天然性、无毒无害、绿色环保,不逆自然之法。在其装饰方面,切不可为装饰而装饰,忽视功能本体的重要性;也不可一味地重视功能性,忽视其本身的材料、造型的特殊美感。如,西汉霍去病墓前的“伏虎”石雕,采用一种整体写意的表现手法,巧妙利用石材的天然形貌,因势造型。虎的身躯借助了石料自然起伏的形态变化。虎身蜷曲的毛皮则是石料天然的纹理,斑纹则运用线刻手法刻出,线条明快、简练自然,整体气势磅礴,再现了猛虎伏击时的精彩瞬间。
    中国古代文人骚客喜欢吟诗作赋,以抒发胸中之情。如,元代著名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里罗列了枯藤、老树、乌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一些具体的物象,这些物象联合起来,含蓄深挚地表达了“天涯沦落人”的凄寂、苦闷和无法解脱的“断肠”之情。这种平淡中见真情、朴素中见深刻的手法,体现的正是一种“大巧若拙”之美,是美在枯槁的朴素的表现。吴鸣的《大语系列》,其创作融合传统紫砂造型工艺,运用单纯的划痕纹理来演绎现代性的装饰手法,风格朴素,单纯自然。这种枯槁朴素之美,表现在工艺美术领域,则更多地涉及对作品精神性的分析。
    中国艺术推崇老境,老境也是一种拙。也可以这样说,老境是对婴儿般活力的恢复,是对生命童稚气的回归。“老”,在中国美学和艺术中代表一种崇高的艺术境界。然而,与“老”相对的则是“嫩”,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嫩到老的一个过程,技术技巧亦然。老境意味着成熟和天全、绚烂和厚重、苍茫和古拙。这种老境之美,在工艺美术领域,则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历史感和沧桑感,但这种历史感和沧桑感能使作品焕发出盎然的生命力。
    当然,自然之美、枯槁之美、老境之美表现在工艺美术领域均有其独特的面貌,但对它们的再认识有助于今后相关工艺美术作品的创作与革新,也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当代生活中的重要性,为传统文化植根于现实生活提供了一个参考。
    (摘编自郭明《浅析“大巧若拙”的工艺美学思想》)
    材料二:
    “巧”和“拙”在本义上是一对反义词,在老子“大巧若拙”的思想中得到了辩证的统一。《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王弼注:“大巧因自然以成器,不造为异端,故若拙也。”也就是说,“大巧”之所以为“大巧”,其核心和本质在于遵循自然规律,保持事物本来的面貌和状态,而不是人为地破坏事物固有的属性,即“不造异端”。而“拙”恰恰是不事修饰的,它外拙而内秀,体现出了“大巧”朴实无华、自然浑成的特质,此时的“拙”,它似笨而非笨,似陋而非陋,表现形式上给人以稚拙的感觉,但实质彰显的却是一种朴素、简淡、纯真之美,是巧夺天工的大美。由此可见,“拙”并不是真的“不巧”,而是具有工巧所不及的清新自然之美,是“大巧”的外在显现。至此,“拙”已脱离了它的本意,上升到一种艺术美的高度。
    老子哲学观的核心是“道”,并将“道”与“自然”联系起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但是老子所说的“自然”不仅仅是自然界,更是指“自然而然”,顺应万物的天性,不以人为的力量去改变它本身的规律。正因为“道”的本性是纯任自然,因此,“拙”与“道”有相通之处。“大巧若拙”是老子哲学思想体系中的组成部分,是“道法自然”这一大的美学观念的小分支,同时也反映了老子重视“质”美,欣赏深刻内蕴美的思想。
    当然,“大巧若拙”的“拙”也离不开“巧”,它建立在人为之“巧”的基础上,同时又是对人为之“巧”的超越与升华。因此,“拙”体现出一种炉火纯青、浑然一体、归真返璞的境界,具有深刻的内蕴美,是一种“大巧”和“天巧”。这是道家最高的审美追求。
    (摘编自易菲《老子“大巧若拙”的美学分析》)
    6.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代计成在《园冶》一书中曾讲到的中国古代造物的最高境界与《老子》中“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美学观点相通。
    B.老子所谓的“大巧若拙”,这种巧是大巧,难以凭借人工的力量达到,而大巧是对最一般的巧的超越,它是绝对的巧,完美的巧。
    C.这种老境之美,在工艺美术领域,指的是一种历史感和沧桑感,而这种历史感和沧桑感能够使艺术作品焕发出盎然的生命力。
    D.老子哲学观的核心是“道”,将“道”与“自然”相联系,老子所谓“自然”不仅仅是自然界,更是指“自然而然”,顺应万物的天性。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汉霍去病墓前的《伏虎》石雕采用了整体写意的手法,这种整体写意呈现出自然美,既重视功能本体的重要性,又重视其材料的本身造型。
    B.元代著名散曲家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里因罗列了枯藤、老树、乌鸦、古道、西风、瘦马、人家的物象,才呈现了一种拙而枯槁之美。
    C.“拙”离不开“巧”,它以人为之“巧”为基础,同时又是对人为之“巧”的超越与升华。因此,“拙”是一种“大巧”和“天巧”。
    D.“巧”和“拙”其实并不对立,它们的实质其实都是追求彰显朴素、简淡、纯真的自然之美,保持自然规律,保持事物本来的面貌与状态。
    8.下列选项中,不适合论证材料二第一段的论据的一项是( )
    A.《庄子·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时“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B.中国传统医药老字号“同仁堂”有条祖训——“取其地,采其时,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C.谢榛在《四溟诗话》里曾言,《鹤林玉露》曰:“诗惟拙句最难,至于拙,则浑然天成,工巧不足言矣。”
    D.苏轼在《拟孙权答曹操书》中言:“刘备之兵虽少,然仆观其为人,拙于攻取,巧于驭人,有汉高祖之余风。”
    9.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
    10.严羽赞:“盛唐人有似拙而非拙之处,如孟浩然是也。”请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孟浩然的《裴司士员司户见寻》这首诗的“似拙非拙”之处。
    府僚能枉驾,家酝复新开。
    落日池上酌,清风松下来。
    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
    谁道山公醉,犹能骑马回。
    【答案】6.C 7.B 8.D 9.①材料一为总分总的论证结构;②首先,首段总起提出老子“大巧若拙”的美学观点,指出大巧是最好的、绝对的、完美的巧;③接着,第二、三、四段分别介绍了大巧若拙的具体表现,分别是自然之美、枯槁之美、老境之美;④最后,第五段总结,自然之美、枯槁之美、老境之美凸显了传统文化在现当代生活中的重要性。 10.①盛唐人的似拙非拙处指的是表现形式上给人稚拙的感觉,但实质彰显的却是一种朴素、简淡、纯真之美,是巧夺天工的大美。②从诗歌中所写的物象上看:“池上”“池下”“鸡黍”“杨梅”“家酝”“落日”“清风”看似朴素,平凡,但整体放在一起却营造出一种质朴、清淡自然的环境氛围;③从本诗的语言上去看:用词看着质朴平易,但整体行文却通顺舒缓、生动纯真,读来颇为隽永,如颈联“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两个动词细节很平易,但却构出极为生动而纯真的画面感;④从本诗的感情上去看:看着只是相会旧日老友,是很普通的场景,诗人的感情也很质朴,但“一醉一回”的细节描写之中可见宾主尽欢,酣畅淋漓,抒发了诗人与来访者的深厚友情。
    【导语】本文探讨了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的“大巧若拙”理念,指出真正的艺术成就源于对自然的不刻意雕琢。文章提到,计成的《园冶》和老子等古典哲学作品都强调不事人工雕琢的“自然之美”“拙”的价值。通过例证阐释“大巧若拙”如何在艺术和工艺美术中显现为一种灵动和朴素的神韵,并在历史感和精神内涵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价值。
    6.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在工艺美术领域,指的是一种历史感和沧桑感”错误。根据原文“在工艺美术领域,则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历史感和沧桑感”可知,是“更多地”,不是全部,选项扩大范围。
    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
    B.“因罗列了枯藤、老树、乌鸦、古道、西风、瘦马、人家的物象,才呈现了一种拙而枯槁之美”错误。根据原文“这些物象联合起来,含蓄深挚地表达了‘天涯沦落人’的凄寂、苦闷和无法解脱的‘断肠’之情。这种平淡中见真情、朴素中见深刻的手法,体现的正是一种‘大巧若拙’之美,是美在枯槁的朴素的表现”可知,《天净沙·秋思》呈现一种拙而枯槁之美的原因是“平淡中见真情、朴素中见深刻的手法”,不是“罗列物象”,选项强加因果。
    故选B。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与论证关系的能力。
    材料二第一段的观点是论述“大巧若拙”的思想,强调“巧”与“拙”的辩证统一。
    A.“以无厚入有间”,庖丁使用极薄的刀刃切入牛体筋骨间的空隙,这种高超的技巧展现了他对解剖牛体的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这种熟练的技巧,正是“巧”的体现;“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在解牛时,总是顺着牛体的自然结构进行切割,从不强行用力。他能够准确地找到牛体筋骨间的空隙,巧妙地避开坚硬的骨头,使得刀刃始终保持锋利。这种顺应自然的做法,是“拙”的一种表现,庖丁解牛体现了“巧”与“拙”的辩证统一。
    B.“同仁堂”制药,通过严格遵守自然时令和细致的制作过程,为“繁”和“不省人工”这样的“拙”法,但保证了药品的有效性与优质(巧),体现了“巧”与“拙”的辩证统一。
    C.“诗惟拙句最难,至于拙,则浑然天成,工巧不足言矣”意思是在诗歌创作中,写出质朴自然、不加雕琢的句子是最为困难的。一旦达到了这种质朴的境界,诗句就会显得浑然天成,自然完美,而此时再去讨论技巧上的巧妙与否就显得多余了。这里的“拙”指的是一种看似简单却蕴含深意的自然表达。这种自然表达的背后,是诗人对语言和情感的高度掌控能力。这里的“巧”指的是诗人通过精心构思和巧妙安排,使得诗歌在形式上呈现出独特的美感。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诗歌创作中“巧”与“拙”的辩证统一关系:真正的诗歌不仅仅是技巧上的巧妙和华丽,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自然流露、真情实感的表达方式。
    D.“拙于攻取”是说刘备不善于攻伐征战;“巧于驭人”是说刘备善于识人用人驾驭人,这句话只是体现了刘邦的短处和长处,两者之间没有关系,不适合作为材料二第一段的论据。
    故选D。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
    材料一全文是总分总的结构,第一段为总,第二、三、四段为分,第五段总结。
    第一段根据原文“明代计成在《园冶》一书中曾讲到中国古代造物的最高境界当为‘虽由人作,宛若天开’。这种观点与我国古代著名的道家代表人物李耳的《老子》中‘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美学观点相似”,可概括出提出在工艺美学中有“大巧若拙”的美学思想。
    第二段以西汉霍去病墓前的《伏虎》石雕为例,写工艺美学中“大巧若拙”的美学思想体现的自然之美。
    第三段以元代著名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吴鸣的《大语系列》为例,写工艺美学中“大巧若拙”的美学思想体现的枯槁之美。
    第四段由“中国艺术推崇老境,老境也是一种拙”引出工艺美学中“大巧若拙”的美学思想体现的老境之美。
    第五段根据原文“但对它们的再认识有助于今后相关工艺美术作品的创作与革新,也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当代生活中的重要性,为传统文化植根于现实生活提供了一个参考”,可概括出总结“大巧若拙”的工艺美学思想的意义与价值。
    10.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根据原文“我们可以理解为那种高超的技艺,即通过人为的艺术加工之后并不露痕迹,而更显自然稚拙、富有生气,恰似天造”“这种平淡中见真情、朴素中见深刻的手法,体现的正是一种‘大巧若拙’之美”可知,“似拙而非拙”指的是“表现形式上给人稚拙的感,但实质彰显的却是一种朴素、简淡、纯真之美,是巧夺天工的大美”。
    诗歌意象上,“池上”“池下”“鸡黍”“杨梅”“家酝”“落日”“清风”,这些意象朴素、平凡,这是“似拙”;但这些意象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营造出一种质朴、清淡自然的环境氛围,使得诗歌在简单中透露出一种深邃的美,这是“非拙”。
    诗歌语言上,孟浩然在这首诗中采用了平实无华的语言,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复杂的修辞手法。例如,“府僚能枉驾,家酝复新开”“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等句子,都是直接叙述事实,没有过多的修饰。这种质朴的语言风格,使得诗歌显得自然流畅,易于理解,这是“似拙”;然而这平实语言构成了生动形象纯真的画面,这是“非拙”。
    诗歌情感上:“府僚能枉驾,家酝复新开”,老友相会,饮酒畅谈,普通的场景,质朴的感情,这是“似拙”;“谁道山公醉,犹能骑马回”,可见是开怀畅饮,宾主尽欢,酣畅淋漓,足见孟浩然的情感非常真挚,诗人与好友之间的深厚的友情,这种真诚的情感,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更加显得真实可信。这是“非拙”。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青年是最能反映时代特征的群体,青年的思想动态也直接映射出社会的前沿思潮。
    从改革之初的迷茫,到满怀对高物质生活、高社会地位的向往和奋力拼搏的精神,再到对职场的厌倦、对竞争的排斥,到今天寻找化解时代困境的途径,追求世俗眼光之外的人生价值,这一过程展示出青年正走向创新与变革,也从单纯的抱怨走向了对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进一步融入了国家发展大局。从表面上看,这是青年在面对激烈社会变迁时的应对策略;更深层次地分析,这些变化展现了中国青年集体情绪的转变。
    青年集体情绪的形成与其面临的社会挑战有直接联系。虽然在一些时期内,青年的集体情绪中出现了“躺平”“佛系”等逃避心理,还出现了精神内耗的加重、“脱不下孔乙己的长衫”等不良现象。但纵观整个发展历程,青年对时代的挑战并没有采取消极颓废的行为实践。其实,“佛系”与“躺平”更多是一种自我嘲讽和心理安慰,通过口头的摆烂来缓解内心的焦虑与不安。“精神内耗”的出现也从侧面反映了青年在应对社会压力、寻求自我实现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突破困境限制的坚韧品质。当今的青年正在尝试平衡物质满足与精神满足:既希望实现物质生活的提升,也很看重个人实现、事业和理想。
    “集体情绪”是社会情绪的一种形式,是指同一世代的社会群体经历了相同的历史事件、社会结构、政策引导后,形成共同的、持续的、有价值导向的社会心理反应,尤其是对个人发展、目标追求、人生价值的情绪表达。它与群体情绪的不同之处在于:群体情绪是具有同质性或存在于同一时空环境下的群体,针对某一突发事件或历史事件,在瞬时间爆发出的群体心理冲动,在一个时间段内可能会因不同事件形成多个群体情绪;集体情绪则是一个世代群体的整体心理动态,能够维持较长时间,对孤立社会事件的敏感性更弱。
    (摘编自陆士桢、蔡康鑫《改革开放以来青年集体情绪的转变与政策因应——从寻求物质满足到精神满足的平衡》)
    材料二:
    “精神内耗”不能简单地跟抑郁、焦虑画等号,但可以说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精神内耗”状态,没有及时觉察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法,就很可能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
    许多学者都以“疾风暴雨期”来比喻青春期,步入青春期之后,由于青少年自我意识的高涨,其内在世界也开始丰富起来,容易产生自我冲突和矛盾心理。许多青少年对周围的一切事情都非常敏感,对师长的言论有自己的判断,对各类社会现象有自己的思考。但这也带来了新问题:他们的一些想法未必符合实际,“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来自现实的打击会让部分青少年看清自己想法的幼稚性,但也有可能让他们更执着于自己的想法,结果在一次次与现实的碰撞中,灰头土脸地败下阵来,从而陷入自我怀疑,步入精神内耗的循环。
    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在其著作《自卑与超越》中写道:“内耗体质的人,无法分清自己的事和别人的事。”一个人如果分不清这些,就容易受到别人情绪的影响,把别人的期待当成自己的期待,把别人的情感当成自己的情感。而自我发展的标志,是能够分清你、我需求间的差别,通过这种区分建立边界感,这就是课题分离。如果一些孩子过度看重同伴的想法,为了满足同伴意愿而不断猜测、一味迎合,就会让自己“小心翼翼”,敏感多疑。学会课题分离能帮助人们将认知资源分配在最应关注的问题上,集聚心理能量克服当下面临的压力和困境。
    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中,“超我”包括自我理想,即自我渴望达到的成就目标。目标的过于理想化,使得部分青少年想得太多而行动太少,脑海中的两个“小人”不断斗争,陷入内耗。处于教育内卷的时代,青少年不但承担着沉重的学习压力,还肩负着父母的高期待,但因为自身兴趣、能力的不匹配,他们或许始终无法满足家长的预期,不少孩子会因此被“无用感”包围。旁人可以用100%的专注力完成一件事,而他们先内耗了50%,行动力自然随之降低,而后在恶性循环中变得越来越消极、越来越疲惫。
    反刍思维是一种慢性习惯,可以经由后天培养。积极的反刍思维分为两种情况:遇到开心的事时,享受快乐;面临烦心的事时,积极应对。一些青少年往往由种种原因诱发消极的反刍思维,在脑海中循环“播放”消极、负面的想法,一遍遍地回想,一次又一次地陷入懊悔。比如:奋进努力后考试失败的经历,人际关系的不和谐,被父母忽视、不认可等。消极反刍思维会无限放大个体的焦虑、失败,让它们沉湎于过去的痛苦,没有勇气面对现实挑战。
    精神内耗者要学习使用观察者心态处理内心的自我冲突,知道自己面对的问题很多都是被允许和接纳的。教育者也要提供相应支持,及时倾听青少年心声,帮助学生调整状态,引导其快速走出寒冷冬季,迎接春日暖阳。
    (摘编自马地那·那司尔吾拉、杨东《“精神内耗”背后的心理动因是什么——以青少年群体为例》)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改革开放之初的迷茫到今天对人生价值的追求,这一过程体现了青年集体情绪的转变。
    B.从“躺平”“佛系”到“精神内耗”,青年经历了由消极摆烂到努力突破困境限制的过程。
    C.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其成因之一有可能是长时间的精神内耗。
    D.经过引导和培养,消极的反刍思维有可能转化为积极的反刍思维。
    12.根据材料,下列不属于“集体情绪”表现的一项是( )
    A.“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盛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感动和鼓舞了无数人。
    B.脱贫攻坚目标确定后,广大青年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战场,珍惜时代机遇、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尽责、在尽责中成长。
    C.中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一次次重大突破,青年们普遍感受到自豪与振奋,为国家的科技实力感到骄傲,还有不少青年立志投身航天事业。
    D.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在离不开、回不去、又卷不进的矛盾困境之下,青年人选择了所谓的“躺平”与“佛系”。
    13.如果你的同学总是困于“精神内耗”,纠结过去的遗憾,担心未来。下列最适合用来劝勉他的诗句是( )
    A.“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C.“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D.“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定风波》)
    14.结合材料,简要概括青少年群体精神内耗的原因。
    15.小丽最近很苦恼,接连几次考试成绩都不如意,小丽觉得辜负了父母的期待,感到很自责。最近又和同学发生了一点口角,她在晚上一遍遍复盘,课堂上也很难专心听讲。请你结合材料,给小丽的精神内耗指出破解之道。
    【答案】11.B 12.A 13.C 14.①自我意识高涨,对周围事物敏感。
    ②未能实现课题分离,分不清他我需求。
    ③目标过于理想化,想得多行动少。
    ④消极的反刍思维,放大焦虑和失败。 15.①以观察者心态看待问题,正视内心的自我冲突,接纳自我的不完美。
    ②调整思维,积极反刍,适当降低目标,学会分清他我需求,不过分看重父母和他人期待。
    ③教育者提供支持,给予其包容与关爱,及时倾听其心声,帮助其调整状态。
    【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整合并推断文中信息的能力。
    B.“从‘躺平’‘佛系’到‘精 神内耗’”错,根据材料一第3段“青年的集体情绪中出现了“躺平”“佛系”等逃避心理”““精神内耗”的出现也从侧面反映了青年在应对社会压力、寻求自我实现方面所做的努力”,可知这几种情绪没有孰先孰后之分;“消极摆烂”错,结合材料一第3段“但纵观整个发展历程,青年对时代的挑战并没有采取消极颓废的行为实践。其实,‘佛系’与‘躺平’更多是一种自我嘲讽和心理安慰,通过口头的摆烂来缓解内心的焦虑与不安”,可知“佛系”“躺平”并非消极摆烂。
    故选B。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
    结合材料一第4段“群体情绪是具有同质性或存在于同一时空环境下的群体,针对某一突发事件或历史事件,在瞬时间爆发出的群体心理冲动,在一个时间段内可能会因不同事件形成多个群体情绪;集体情绪则是一个世代群体的整体心理动态,能够维持较长时间,对孤立社会事件的敏感性更弱”,可知:群体情绪是针对某一突发或历史事件的瞬时爆发出的情感;集体情绪是持续时间长的整体心理。
    A.“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盛典”播出是某一突发事件,瞬时间感动无数人,属于群体情绪。
    B.脱贫攻坚不是某一突发事件或历史事件,维持时间长,属于集体情绪。
    C.中国的航天事业维持时间长,不是某一突发或历史事件,属于集体情绪。
    D.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持续时间长,是一个世代的整体心理,属于集体情绪。
    故选A。
    1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劝勉同学不要困于“精神内耗”,纠结过去,担心未来,即劝勉他要把握现在。
    A.人生是既定的,何必成天叹息哀愁,带有强烈的“宿命感”,不适合。
    B.劝慰人不要失去希望,说不定下一个转角就会出现新的契机,不适合。
    C.劝人不要纠结过去的人事,应该抓住当下的美好时光,适合。
    D.劝人坦然面对人生的风雨,不适合。
    故选C。
    14.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①由“由于青少年自我意识的高涨,其内在世界也开始丰富起来,容易产生自我冲突和矛盾心理。许多青少年对周围的一切事情都非常敏感,对师长的言论有自己的判断,对各类社会现象有自己的思考”,可概括:自我意识高涨,对周围事物敏感。
    ②由“一个人如果分不清这些,就容易受到别人情绪的影响,把别人的期待当成自己的期待,把别人的情感当成自己的情感”“而自我发展的标志,是能够分清你、我需求间的差别,通过这种区分建立边界感,这就是课题分离”,可概括:未能实现课题分离,分不清他我需求。
    ③由“目标的过于理想化,使得部分青少年想得太多而行动太少,脑海中的两个“小人”不断斗争,陷入内耗”“旁人可以用100%的专注力完成一件事,而他们先内耗了50%,行动力自然随之降低,而后在恶性循环中变得越来越消极、越来越疲惫”,可概括:目标过于理想化,想得多行动少。
    ④由“一些青少年往往由种种原因诱发消极的反刍思维,在脑海中循环“播放”消极、负面的想法,一遍遍地回想,一次又一次地陷入懊悔”“消极反刍思维会无限放大个体的焦虑、失败,让它们沉湎于过去的痛苦,没有勇气面对现实挑战”,可概括:消极的反刍思维,放大焦虑和失败。
    1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①根据“精神内耗者要学习使用观察者心态处理内心的自我冲突,知道自己面对的问题很多都是被允许和接纳的”,结合小丽目前的处境,尤其是陷入纠结与矛盾中,可得出建议:以观察者心态看待问题,正视内心的自我冲突,接纳自我的不完美。
    ②根据“消极反刍思维会无限放大个体的焦虑、失败,让它们沉湎于过去的痛苦,没有勇气面对现实挑战”,结合小丽“接连几次考试成绩都不如意”“觉得辜负了父母的期待”“又和同学发生了一点口角”等真实情况,可得出建议:调整思维,积极反刍,适当降低目标,学会分清他我需求,不过分看重父母和他人期待。
    ③根据“教育者也要提供相应支持,及时倾听青少年心声,帮助学生调整状态,引导其快速走出寒冷冬季,迎接春日暖阳”,可得出建议:教育者提供支持,给予其包容与关爱,及时倾听其心声,帮助其调整状态。
    能力提升练
    一、(2024·浙江省9 1联盟·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河西走廊位于中国西北部,因地处黄河以西形似走廊而得名,专指祁连山脉(走廊南山)与走廊北山(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之间的呈东南—西北走向的狭长通道。它之所以能成为多元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通道,是由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河西走廊南与青藏高原毗邻,北与蒙古高原接壤,东与黄土高原相会,西与塔里木盆地连接,地处四大地理单元的交汇地带。
    ②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侧的古浪峡,西至甘新交界的星星峡,东西长900余公里,南北宽数公里至100多公里不等。河西走廊地势南高北低,分为南部祁连山地、中部走廊平原、北部低山丘陵与荒漠四大地貌单元,内部除山地、河谷、冲积平原以及绿洲、湖泊外,大部分地区为沙漠戈壁。河西走廊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的干旱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燥,风沙频繁,冷热变化剧烈。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在走廊腹地形成了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三大内陆水系。得益于这三大水系的灌溉滋润,河西走廊内部形成了武威、张掖—酒泉、玉门—敦煌—瓜州三大绿洲区,成为宜农宜牧的丰饶之地和名副其实的孔道。古代史籍中就有“河西殷富”“凉州之畜为天下饶”“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之说。
    ③在历史上,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河西走廊是众多民族迁徙的必经通道。费孝通先生将河西走廊及相邻地区称为西北民族走廊,德国学者费迪南德·冯·李希霍芬将其称为“民族交往的大道”。作为一条民族大通道,历史上先后有乌孙、月氏、匈奴、鲜卑、突厥、吐蕃、吐谷浑、回纥(鹘)、党项、蒙古族、回族以及汉族等几十个民族栖息于此。这些民族或辗转迁徙,或世代居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西北疆域,在交融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多元一体格局,河西走廊成为“华夷交汇”之地。
    ④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河西走廊早在中西交流开启之际就成为古丝绸之路的襟带要冲。河西走廊是中国古代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是深刻认识人类交流与融通的典型样本。通过河西走廊,能够进一步理解人类文明交流的艰难历程、强大动力以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⑤张骞通西域之所以被称为“凿空”,就在于这一空前壮举经河西走廊正式开启了中原与西域的官方交流和直接贸易。此后,汉朝通过捍卫道路畅通和安全,为过往使者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增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政治互信,使河西走廊从此成为“开远夷,通绝域”的走廊和中外文化交流长河中最安全、最繁忙、最便捷的陆路通道。汉、唐、元、明、清等朝在河西走廊设有完备的驿站体系,以巨大的财政投入保障丝绸之路的正常运行。位于敦煌市的世界文化遗产悬泉置遗址出土的简牍文书,真实记录了汉朝为维护丝绸之路畅通与安全所付出的巨大努力。英国学者彼得·弗兰科潘认为:“河西走廊通向西部的帕米尔高原,高原以西是一个崭新的世界。中国为一条横跨大陆的交流通道打开了大门———‘丝绸之路’就此诞生。”博望侯张骞不畏艰难险阻、开拓进取的英雄气概为后世所继承,一代又一代的使者、行旅在声声驼铃中艰难前行,互通有无,互学互鉴,成为持续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
    ⑥河西走廊的阳关、玉门关、嘉峪关作为闻名天下的交通要塞,是古丝绸之路黄金段的重要节点,其与周边的城邮亭燧和边墙堡寨等防御工事共同构成了有力的保障体系,维护着丝绸之路的安全与畅通,使东西商贸往来与多元文化的交流融汇绵延不断。李希霍芬认为:“从中亚出发穿越沙漠和高山,经甘肃到广袤富饶的西安府山谷,这里曾多次生发出高级的文化,艺术与科学十分繁荣。”季羡林认为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以莫高窟为代表的敦煌文化延续近两千年,是世界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华文明与其他各民族文明交流融汇的结晶,是人类文明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敦煌文化彰显着文化包容、文化交融、文化共存、文化创新的精神品质和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深度诠释着“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
    ⑦对于河西走廊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学界用“战略支点”“多元互构”“互嵌”“卯榫”等概念来解读和阐释,有“国家走廊”“文化走廊”“民族走廊”“交通走廊”“战略要道”“过渡地带”“十字路口”“绿洲桥”“连通器”“黄金路段”等不同称呼。以上不同说法都指向河西走廊“通”的特性。
    (摘编自田澍《河西走廊:联通与融通》)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河西走廊的得名有两大原因:一是其地理位置在黄河以西;二是其是一条狭长通道,处在四大地理单元的交汇地带。
    B.河西走廊大部分地区是沙漠戈壁,气候干旱,除了三大绿洲区以外,很难耕种畜牧。因此,河西走廊自古贫困落后。
    C.汉朝曾投入了巨大的财政资金来保障丝绸之路的正常运行,这在敦煌市悬泉置遗址出土的简牍文书中有真实的记录。
    D.敦煌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敦煌文化能彰显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因此它能够深度诠释丝绸之路精神。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凿空”意为开通,张骞出使西域被称为“凿空”,是指其开通了中原与西域的官方交流和直接贸易,对人类文明进步具有开创性意义。
    B.文中引用季羡林的论断是为了证明作为四大文化体系之一的中国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四大文化体系的交汇地点也在中国的观点。
    C.因为河西走廊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所以中国历史上重要朝代几乎都把它视为必争之地,它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发展的重要保证。
    D.“卯榫”本指建筑木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学界用此概念解读和阐释河西走廊的地位和作用,利用了不同文化间的共通性,非常形象生动。
    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 )
    A.汉武帝在河西走廊移民屯田,修筑长城,建立邮驿体系。
    B.隋炀帝在青海、新疆设郡,在张掖召见西域各部首领。
    C.元世祖创立帝师制度,册封西藏高僧萨班的侄子为首任帝师。
    D.明孝宗利用嘉峪关,闭关绝贡,向吐鲁番施压,震慑四方。
    4.本文摘编自《河西走廊:联通与融通》,标题中“联通”和“融通”分别指什么?请结合文本分析。
    5.新时期的“一带一路”建设就根植于古丝绸之路,如何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发挥河西走廊的作用?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C 2.B 3.D 4.①联通是指河西走廊的地理位置,它联通着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中原和西域四大地理单元;
    ②融通是指河西走廊的作用和地位,它是经济贸易融合互利、民族交融互通、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通道。 5.①加强对河西走廊的保护和建设,保证河西走廊的贸易畅通;
    ②推进我国的民族政策,加强河西走廊的民族互信与民族融合,保证民心相通;
    ③加强河西走廊的文化遗产保护,保证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通。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A.“处在四大地理单元的交汇地带”错误,“处在四大地理单元交汇地带”表明河西走廊地理位置的重要,不是河西走廊得名的原因;
    B.“自古贫困落后”错,“孔道”“河西殷富”等表明河西走廊整体是丰饶的;
    D.“因此它能够深度诠释丝绸之路精神”错误,“敦煌文化彰显着文……,深度诠释着……”是并列关系,不存在因果关系。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B.“是为了证明作为四大文化体系之一的中国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错误,文中引用季羡林的论断是要证明与河西走廊密切相关的敦煌和新疆地区是世界四个文化体系汇聚的中心的观点。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
    文章第三段围绕河西走廊是民族交融之地展开论述;
    A.汉武帝的做法有利于民族的和谐发展,可支撑观点;
    B.隋炀帝的做法有利于民族交融,可支撑观点;
    C.元世祖的做法有利于民族和谐发展,可支撑观点;
    D.“闭关绝贡,向吐鲁番施压”属于民族对立,不可支撑观点;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①由“河西走廊南与青藏高原毗邻,北与蒙古高原接壤,东与黄土高原相会,西与塔里木盆地连接,地处四大地理单元的交汇地带”可知,联通是指河西走廊的地理位置,它联通着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中原和西域四大地理单元:
    ②由融通是指河西走廊的作用和地位,由“河西走廊内部形成了武威、张掖—酒泉、玉门—敦煌—瓜州三大绿洲区,成为宜农宜牧的丰饶之地和名副其实的孔道。古代史籍中就有‘河西殷富’‘凉州之畜为天下饶’‘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之说”“这些民族或辗转迁徙,或世代居,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西北疆域,在交融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多元一体格局,河西走廊成为‘华夷交汇’之地”“河西走廊的阳关、玉门关、嘉峪关作为闻名天下的交通要塞,是古丝绸之路黄金段的重要节点,其与周边的城邮亭燧和边墙堡寨等防御工事共同构成了有力的保障体系,维护着丝绸之路的安全与畅通,使东西商贸往来与多元文化的交流融汇绵延不断”可知,它是经济贸易融合互利、民族交融互通、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通道。
    5.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判断推理的能力。
    ①由“河西走廊内部形成了武威、张掖—酒泉、玉门—敦煌—瓜州三大绿洲区,成为宜农宜牧的丰饶之地和名副其实的孔道。古代史籍中就有‘河西殷富’‘凉州之畜为天下饶’‘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之说”可知,应加强对河西走廊的保护和建设,保证河西走廊的贸易畅通;
    ②由“这些民族或辗转迁徙,或世代居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西北疆域,在交融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多元一体格局,河西走廊成为‘华夷交汇’之地”可知,应推进我国的民族政策,加强河西走廊的民族互信与民族融合,保证民心相通;
    ③由“河西走廊的阳关、玉门关、嘉峪关作为闻名天下的交通要塞,是古丝绸之路黄金段的重要节点,其与周边的城邮亭燧和边墙堡寨等防御工事共同构成了有力的保障体系,维护着丝绸之路的安全与畅通,使东西商贸往来与多元文化的交流融汇绵延不断”可知,应加强河西走廊的文化遗产保护,保证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通。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伤残之人,要能够自己不败,不馁
    ——历史学家许倬云访谈(节录)
    许知远:你最近常提到常民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呢?
    许倬云:我们同行的各种著作里,通常只注意到台面上的人物,帝王将相或者名人,讲的是堂堂皇皇的大道理,老百姓的日子没人管。所以在《中国文化的精神》里,我讲的就是老百姓过日子吃饭,都是人与自然的调和,而且调和是动的,不是静的。
    我一辈子最喜欢的诗句是李白的《忆秦娥》里的八个字:“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八个字,四个时段,都是风景。这八个字里有兴有亡,残照秋天,汉朝已经老早过去了。宇宙的变化、人世的兴废统统融合在人的情感里。这种情绪,这种气派,别的语言里是很少的。英文里没有文字的形象,只有声音,所以显示不出这种东西来。
    再比如说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这个“在”字,一个动词,就把前面那些零零碎碎的形象全笼括在内了。这也只在象形的文字里才有。
    我们常民的日子,可以说无处不是诗意,无处不是画景,无处不是跟自然相配,无处不是和人生相合。这种生活不是说只有知识分子才有,一般人一样有。老头散散步,大雁已经成行了,往南边飞了,眼下都是一直深切地和周围相关,这种不是美国的生活、欧洲的生活能看见的。
    许知远:这种生活被中断了,现在正在重建。在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个时代也面临现在这样一个大规模的重建?
    许倬云:明朝亡了以后,中国的大道理已经被糟蹋得一塌糊涂了,幸好明末清初有一些人物了不起,顾炎武、全祖望、王夫之,留下许多可读的书,他们在检讨,我们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全祖望还特别提出将来该怎么走。其实他们检讨背后的根据也不外乎从张载的《西铭》过渡到王阳明的《传习录》。
    许知远:你对于中国的常民来讲,历史上这么多朝代,哪个朝代最宽容、最幸福?
    许倬云:汉朝。汉朝国家的基础放在农村。真正讲起来,唐朝也不错,可唐朝的基础不在农村,而在商业道路上。历史上,中国面对一波一波游牧民族的侵略,欧洲也面对一波一波骑射民族的侵略,为什么中国站得住,他们站不住?
    地理条件是一个原因,中国的长江黄河之间有一大块完完整整的土地,农业发展快,村子挨村子,一大片,坚实得很。黄河长江下面是湖泊河流区,再下面是沿海河流的灌溉平原,这三片形成一整块。这扎扎实实一大块,是世界最大块的农耕地区,最精致的精耕细作,这个便是中国的本钱。所以现在人为加快的城市化(毁掉农村)是不智之举。发达到一定的地步,城市化自然会出现。城市富,城市强,但城市是不固定的,人口是流动的,农村稳定、安全。
    许知远:你也说过,现代世界都陷入某种精神危机,人无法安身立命,西方、东方都有相似的危机。
    许倬云:现在全球性的问题是人找不到目的,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于是无所适从。而世界上诱惑太多,今天我们的生活起居里,有很多科技的东西。没有金钱,你不能过日子,没有手机,不能过日子,你必须要处在这种生活中间,你不能独立,得随着大家跑,大家用什么,你跟着用什么。
    尤其今天网络、媒体很发达,每个人彼此影响,但是难得有人自己想。听到的信息很多,不一定知道怎么拣选,也不知道人生往哪个方向走。只有失望的人,只有无可奈何之人,会想想我怎么过日子,为什么过日子。顺境里的人不会想这些。
    许知远:这种盲目最终会导向一个很大的灾难吗?
    许倬云:自古以来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阶段,用德国人雅斯贝尔斯的说法,是轴心时代。那个时代冒出一群人来,提出大的问题,多半是提出问题而不是给出答案。那些问题今天还在我们脑子里边。那一批人问的问题,历代都有人跟着想,我们也都在做注脚。可现在对大问题做注脚的人越来越少,因为答案太现成,都像思想上的麦当劳,随手一抓就一个,短暂吃下去,够饱了,不去想了。所以今天物质生活丰富方便,精神上空虚苍白,甚至没有。人这么走下去,也就等于变成活的机器,没有自己了。
    许知远:在人类历史上有没有和现在相似的时代?没有方向,没有判断。
    许倬云:有,氏族时代就是因为大家吃饭也没问题了,农业够发达了,新石器时代的草莽时代已经过去了。社会秩序基本上也可以了,有大的社群、大的部落了,若干大的部落构成很大的部落国或者列国,于是开始国与国争,不同的想法斗。
    于是这个时候孔子也罢,犹太教的先知也罢,碰到这些不同的念头、不同的想法蹦出来,看到许多零碎的疑问,他们在想该怎么走,怎么整合。
    今天的教育不可能教育出这种人来,今天的教育,教育的是凡人,过日子的人。所以今天的大学教育是令人失望的,尤其美国式大学教育,最大的缺陷是零碎,它是吃自助餐一样的。
    许知远:那怎么应对这样的时代呢?如果一个人不甘心,他的力量又这么微薄,怎么自我解救呢?
    许倬云:今天的书刊、信息、搜索工具足够丰富,只要肯用心,一个人可以从基本的阅读能力、最起码的思考训练上,自己摸出道路来。
    许知远:你遇到精神危机的时候,解决方案是什么?
    许倬云:我伤残才人,要能够自己不败,不馁。幸亏我生下来就是如此,要是长到十五岁,一闷棍打下去,那就起不来了。我从小就知道自己有残缺,不去争,不去抢,往里走,安顿自己。看东西要看东西的意义,不是看浮面,想事情要想彻底,不是飘过去。
    (选自《十三邀3“我们都在给大问题做注脚”》,有删改)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常民的生活充满诗意、风景,且与自然相配、与人生相合,但当代历史学家关注不多。
    B.在许倬云看来,唐朝也是常民生活宽容、幸福的朝代,但与汉朝相比,国家基础不同。
    C.人找不到目的、意义,某种程度上可能与今天网络、媒体发达有关,人较难拣选信息。
    D.相较于轴心时代,当代人更喜欢寻找答案,而不是给问题做注脚,以致精神空虚苍白。
    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类似“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这样的中国古代诗歌常将宇宙变化、人世兴废与人的感情融合,具有较强的形象感。
    B.中国面对游牧民族的侵略之所以能站得住,这与特殊的地理条件相关,农耕地区与精致的精耕细作是中国的本钱。
    C.氏族时代与现在的时代高度相似,没有方向,没有判断。要想重新找到方向、判断,需要今天的教育支持及助力。
    D.许倬云认为,只要肯用心,在阅读能力、思考训练上摸出道路来,不甘心且力量微薄的个人也可以应对当下的时代。
    8.下列有关访谈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许知远作为提问者,能紧抓关键,善于引导,随机应变;许倬云作为访谈对象积极回应,言之有物。
    B.许倬云在观点表述时注重让读者和观众便于理解,如以“在”字为例,就直观阐明常民生活的诗意。
    C.画线句通过对被采访者观点的引述拉近了双方的距离,同时也为话题的自然过渡巧妙做好转换铺垫。
    D.许倬云回答时常常能够围绕问题发散开去,如联系古诗印证、补充交代原因等,体现了极高的学养。
    9.根据访谈内容,补充完整下面的思路梳理图。
    10.许知远是如何做到在对谈中引发对话并将话题引向深入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6.A 7.C 8.B 9.①诗意生活中断;②检讨和反思我们错在了哪里;③精神陷入危机;④以氏族时代对比 10.①紧扣主题,围绕常民生活、历史朝代、精神危机等核心话题展开提问,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②善于追问,在许倬云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如关于常民生活被中断后的重建问题,以及如何应对当前的精神危机等,引导对话向更深层次发展。③适时对比,通过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情况进行对比,如将中国历史上的汉朝、唐朝与现在进行对比,使问题更加清晰,观点更加鲜明。④关注现实,结合当下社会的实际情况,如科技发展、信息爆炸等对人们的影响,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引发许倬云的深入思考和回应。⑤引导思考,通过提问激发许倬云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思考,使对话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的讨论,而是深入到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的探讨。
    【导语】这段访谈中,许倬云以常民生活为切入点,反思历史与现实。通过对比汉唐两朝的常民生活幸福度,探讨当下忽视常民的现象,对现代社会因科技和信息过度膨胀带来的精神危机进行深刻剖析。访谈逻辑清晰,许倬云言辞中充满对古诗文的深刻理解和学术见地,不仅展示了学者的广博知识,更强调了个人精神独立的重要性。整体内容富有启发性,引人深思。
    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但当代历史学家关注不多”错误。由原文“我们同行的各种著作里,通常只注意到台面上的人物,帝王将相或者名人,讲的是堂堂皇皇的大道理,老百姓的日子没人管”可知,文中只说同行著作通常只注意台面上的人物,没提及当代历史学家对常民生活关注不多,该项于文无据。
    故选A。
    7.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
    C.“要想重新找到方向、判断,需要今天的教育支持及助力”错误。由原文“今天的教育不可能教育出这种人来,今天的教育,教育的是凡人,过日子的人”可知,文中只是说氏族时代和现在有相似之处,即“没有方向,没有判断”,但并没有说要想重新找到方向、判断需要今天的教育支持及助力。相反,文中提到今天的教育令人失望,教育的是凡人、过日子的人,不可能教育出像轴心时代那样提出大问题的人。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
    B.“就直观阐明常民生活的诗意”错误。以“在”字为例,是通过举例说明“我们常民的日子,可以说无处不是诗意,无处不是画景,无处不是跟自然相配,无处不是和人生相合”,不是直观阐述。
    故选B。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推断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①处,在许知远问“你最近常提到常民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呢?”时,许倬云的回答以当下和汉唐进行对比,认为汉唐“我们常民的日子,可以说无处不是诗意”,而当下同行的各种著作里“老百姓的日子没人管”,导致“这种生活被中断了”,应填:诗意生活中断。
    ②处,在许知远问“在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个时代也面临现在这样一个大规模的重建?”,许倬云的回答明朝亡了以后,幸好明末清初有一些人物“他们在检讨,我们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以清朝说明,当下也需要这种检讨和反思,应填:检讨和反思我们错在了哪里。
    ③处,在许知远问“你也说过,现代世界都陷入某种精神危机,人无法安身立命,西方、东方都有相似的危机”,延展话题,下文围绕精神危机阐述。应填:精神陷入危机。
    ④处,在许知远问“在人类历史上有没有和现在相似的时代?没有方向,没有判断”,许倬云说“氏族时代就是因为大家吃饭也没问题了,农业够发达了……于是开始国与国争,不同的想法斗”,以氏族时代对比,分析危害,应填:以氏族时代对比。
    1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①许知远问到“你最近常提到常民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呢”“在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个时代也面临现在这样一个大规模的重建”“你对于中国的常民来讲,历史上这么多朝代,哪个朝代最宽容、最幸福”“你也说过,现代世界都陷入某种精神危机,人无法安身立命,西方、东方都有相似的危机”,所以访谈围绕常民生活、历史朝代、精神危机等核心话题展开提问,紧扣主题,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②许倬云谈到常民的诗意生活,于是许知远问到这种诗意的生活被中断,现在正在重建,于是进一步探讨了关于常民生活被中断后的重建问题。许倬云说过现代世界都陷入某种精神危机,于是许知远就现代世界都陷入某种精神危机这一问题进行提问,将对话引向了更深层次发展,所以本访谈具有善于追问的特点。
    ③当谈到常民的诗意生活被中断之后,许知远问到对于中国的常民来讲,历史上这么多朝代,哪个朝代最宽容、最幸福这一问题。许倬云于是将中国历史上的汉朝、唐朝与现在进行对比,使问题更加清晰,观点更加鲜明。在说到常民的诗意的生活的时候,说到这种生活不是美国的生活、欧洲的生活能看见的。所以,本访谈适时进行对比,通过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情况进行对比。
    ④许倬云提到当下的实际情况,网络、媒体很发达,每个人彼此影响,但是难得有人自己想。听到的信息很多,不一定知道怎么拣选,也不知道人生往哪个方向走,这时候许知远问到这种盲目最终会不会导向一个很大的灾难,结合现实,提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引发许倬云的深入思考和回应。这篇访谈通过许知远与历史学家许倬云的对话,探讨了常民生活的诗意、历史重建、现代精神危机等深刻主题,激发许倬云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思考,使对话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的讨论,而是深入到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的探讨。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研究立场和方法上,人类学对历史学启示良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是从心理学借鉴而来的“移情”。所谓“移情”,就是“把自己置于另一个人的位置上的能力”。“民族志学者的个人经验,尤其是参与和移情,被视为人类学调查过程的核心。”历史学者明显受此影响。陈寅恪强调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持“了解之同情”,主张研究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实际上就是对“移情”的强调。人们通常说的“设身处地”观察认知人事,也类似人类学对这一方法的运用。
    然而人类学者使用的方法也存在局限。以“移情”为例,其主要困难在于研究者如何设身处地,实现与被研究者之间的角色转换。庄子观鱼,说鱼很快乐。惠施回复说,你不是鱼,你自然无法体验到鱼的快乐。这则寓言,用来比况人类学“移情”方法可能面临的困境,殊为恰当:要得出研究结论,不“移情”或站在研究对象的“主位”立场体验其生活及感受行吗?但实际上,要真正做到“移情”并换位体验,其困难似乎比庄子知鱼之乐否更甚。
    英国人类学家巴利结合他自己的考察经历指出:所谓一个陌生民族到头来会全盘接纳来自不同种族与文化的访客,以致这个外来者和本地人并无两样的说法,“让人悲哀的亦非事实”;“你顶多只能期望被当成无害的笨蛋,可为村人带来某些好处。在他们眼中,人类学者是财源,能为村人带来工作机会”。
    研究者原本的文化立场如何能够不影响其研究是一个几乎无法根本解决的问题。这类问题无处不在。如信仰“一神教”的基督教传教士到非基督教地区服务,尽管表示要尊重当地原住民的宗教信仰与文化,但文化上遭遇的排异却无法避免。因难以融入当地社会,效果很不理想。这说明不同文化间的鸿沟,是很难通过类似“移情”的方法弥合的。不过人类学者并不是单一地使用“移情”法。也许是意识到这一研究立场及方法存在不足,人类学者从语言学家那里借取了“客位描述”的方法,强调以“观察者”身份对研究对象所做判断的恰当性,将客观性和科学性与“客位”相联系。从立场及方法上注意到“移情”的缺陷并试图补缺,对历史研究也具有启发意义,因为历史学者近年来将“了解之同情”当成口头禅,多少忽略了具有科学特质的观察取向研究的重要性。
    人类学调查方法的局限对历史学者也提供了方法论思考。“田野作业”是人类学的基本方法,但这一方法也遭遇困难。首先,人类学者最初的“田野作业”,主要针对的是相对“原始”的族群,是没有文字传承的部落文化。摩尔根研究与他同时代的印第安人部落,其著作却冠以《古代社会》名称。明明是针对当下印第安部落写出的东西,却以“古代”命名,是因为原始部落的文明,当其尚未走出原始状态时,是很少性状变化的。对于非原始族群来说则情况迥异。中华各民族中有些很早就有自己的文字,有些在近代接受外人帮助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其社会状况及历史演变,往往有详细的文字记载。以这样的族群作为研究对象是否仍然需要坚持人类学主要依靠“田野”的传统?在社会激剧变化的时代,今天的“田野”能反映昨天的存在吗?如果不能,中国的人类学是否需要借助历史文献来从事相关研究?而借助历史文献会否因为与人类学对“田野”的强调在方法上背离,导致其研究失去人类学的学科属性?这都有待中国学者认真思考。
    与田野相关的是历史遗存问题。“田野作业”最重要的是看遗存,即世代传承下来的物质和精神的制作。但很多流传至今的文化习俗或遗存,一旦其原生态环境不复存在,就已经变化失真了。以北美印第安人的“居留地”为例,其因外部文化的侵蚀而失去原貌。这提醒历史研究者,必须保持高度的学术警惕,不能轻易相信“田野”里所谓的“原始”见闻,对多少带有“田野”性质的通过“调查”历史当事人所作的“口述历史”,在时过境迁且缺乏佐证的情况下,也不能盲从礼拜,奉为信史。
    历史学注重“历时性”,历史学者眼里看到的是“变”的一面;人类学相对注重“共时性”,人类学者眼里看到的更多是“不变”的一面。然而但凡是文化,在进入近代以后,在异质文明的侵蚀下,无论其基因如何强大,都不可能一成不变。因而人类学家所谓的“田野”很大程度上只能是今天的田野,或是介于古今之间者,要找到“原生态”的文化田野,谈何容易!
    (摘编自杨天宏《人类学对历史学的方法启示》)
    1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学高度重视并广泛运用从心理学借鉴而来的“移情”方法,这也为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立场与方法借鉴。
    B.“借助历史文献”“与人类学对‘田野’的强调在方法上背离”,可见人类学起初的调查方法更多立足于“田野作业”,而非文献。
    C.“这都有待中国学者认真思考”中的“这”,指中国人类学面临的研究困境:“田野作业”是否适用于研究拥有文字传承的族群。
    D.作者认为,“田野”的可信度有待考量,因为即便能传承至今,今天的田野也可能已经发生变化,并非“原生态”的田野。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借用人们观察认知人事的日常现象来阐析“移情”这一专业的学术用语,使得说理贴切深入而又浅显易懂。
    B.“几乎无法根本解决的问题”,以近乎绝对的言辞,强调了完全不受自身文化立场影响的研究基本不可能在现实中存在。
    C.文章援引摩尔根研究印第安人部落社会的例子,旨在阐释原始部落文明的发展速度是很缓慢的,很少发生性状变化。
    D.从北美印第安人的事例延伸推断,在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急剧碰撞的过程中,原有的文化习俗很难保持一成不变的状态。
    1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第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
    A.王国维提倡:“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
    B.《国语》记载黄帝四妃之子与黄帝异姓,历史学者表示无法理解。这种父子异姓的现象,可以用文化人类学描述的母系氏族社会“子从母姓”的习俗来解释。
    C.有鉴于许多西方学者的自我文化中心主义的局限,保罗·柯文提出“在中国发现历史”的主张,认为史家对中国社会的研究要“进入局中人的世界”。
    D.一位学者正在外国进行民族“幸福感”的调查。但有人认为受限于彼此之间的文化隔膜,这位学者认知的幸福感,未必与原住民的真实体验相吻合。
    14.材料引用惠施的话进行类比推理,请分析这一推理的作用。
    15.材料划线处都引用了陈寅恪的观点“了解之同情”,作者的意图是否相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1.C 12.C 13.C 14.①文章以惠施的话“庄子不是鱼,自然无法体验到鱼的快乐”来类比推导出“人类学研究者不是研究对象、自然难以换位体验研究对象的生活及感受”。②这一推理论证了人类学者“移情”的方法存在局限,使观点更加通俗易懂。 15.不相同。①第一处引用,用以例证历史学受人类学的启示,注重运用“移情”的研究立场和方法。②第二处引用,用以论证近年来的历史学者过多地强调“移情”,对具有科学特质的观察取向研究的重要性有所忽视,强调历史学应从人类学“移情”法的局限中得到启发并加以补缺,将“移情”与观察取向研究/“客位描述”法相结合。
    【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指中国人类学面临的研究困境:‘田野作业’是否适用于研究拥有文字传承的族群”错,根据原文“以这样的族群作为研究对象是否仍然需要坚持人类学主要依靠‘田野’的传统?在社会激剧变化的时代,今天的‘田野’能反映昨天的存在吗?如果不能,中国的人类学是否需要借助历史文献来从事相关研究?而借助历史文献会否因为与人类学对‘田野’的强调在方法上背离,导致其研究失去人类学的学科属性?这都有待中国学者认真思考”可知,“这”指的是上文提出的几个问题。
    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旨在阐释原始部落文明的发展速度是很缓慢的”错,根据原文“人类学者最初的‘田野作业’,主要针对的是相对‘原始’的族群,是没有文字传承的部落文化。摩尔根研究与他同时代的印第安人部落……”可知,文章援引摩尔根研究印第安人部落社会的例子,旨在阐释人类学者最初的“田野作业”,主要针对的是相对“原始”的族群,是没有文字传承的部落文化。
    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根据第一段“所谓‘移情’,就是‘把自己置于另一个人的位置上的能力’”“陈寅恪强调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持“了解之同情”,主张研究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可知,第一段论述的是“移情”对历史学的启示,强调要“设身处地”观察认知人事。
    A.强调史学研究应注意运用“地下之新材料”。
    B.说明人类学的某些知识还有助于理解传统史学难以认知的社会历史现象。
    C.“进入局中人的世界”与“设身处地”观察认知人事的观点一致。
    D.强调文化及宗教信仰的不同会使调查存在巨大差异。
    故选C。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类比推理的作用的能力。
    结合“以‘移情’为例,其主要困难在于研究者如何设身处地,实现与被研究者之间的角色转换”“这则寓言,用来比况人类学‘移情’方法可能面临的困境,殊为恰当”可知,这里运用了类比论证的方法,文章以惠施的话“庄子不是鱼,自然无法体验到鱼的快乐”来类比的是“人类学研究者不是研究对象、自然难以换位体验研究对象的生活及感受”。
    结合“然而人类学者使用的方法也存在局限”“要真正做到‘移情’并换位体验,其困难似乎比庄子知鱼之乐否更甚”可知,本段的观点是人类学者使用的“移情”方法也存在局限,之后运用惠施的话“庄子不是鱼,自然无法体验到鱼的快乐”来类比就是为了论证这一观点。运用类比推理可以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从而使观点更加通俗易懂。
    15.本题考查学生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的能力。
    结合第一段“陈寅恪强调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持‘了解之同情’,主张研究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实际上就是对‘移情’的强调。”可知,这里引用陈寅恪的观点“了解之同情”是为了论证“移情”这一人类学的研究立场和方法对历史学的启示。
    结合第四段“从立场及方法上注意到‘移情’的缺陷并试图补缺,对历史研究也具有启发意义,因为历史学者近年来将‘了解之同情’当成口头禅,多少忽略了具有科学特质的观察取向研究的重要性。”可知,这里引用陈寅恪的观点“了解之同情”是为了论证近年来的历史学者过多地强调“移情”,对具有科学特质的观察取向研究的重要性有所忽视的观点。再结合“也许是意识到这一研究立场及方法存在不足,人类学者从语言学家那里借取了‘客位描述’的方法,强调以‘观察者’身份对研究对象所做判断的恰当性,将客观性和科学性与‘客位’相联系”可知,强调历史学应从人类学“移情”法的局限中得到启发并加以补缺,将“移情”与“客位描述”法相结合。
    综上所述,两处虽然都引用了陈寅恪的观点“了解之同情”,但是作者的意图是不相同的。
    卷别
    提问方式
    设题角度
    2024年新高考I卷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信息推理与判断
    2024年新高考II卷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筛选、推理判断
    2023年
    新高考I卷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4. 请简要说明文本中的西方媒体在报道时使用了哪些“竞争性真相”。(4分)
    概括、筛选、推断
    2023年
    新高考II卷
    2. 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5.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调查研究中的“客观”,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6分)
    归纳概括,演绎推理的能力
    2022年
    新高考I卷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筛选并辨析信息
    2022年
    新高考Ⅱ卷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5. 评价一部中国典籍译本是否优秀,可以有哪些标准?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6分)
    根据信息内容合理推断
    2025年考向预测:
    信息推理判断是信息类文本必考题型,大多数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其设选项顺序均与原材料段落顺序大体一致;仅仅是信息转述或整合的选项较少,选项的综合性强。设题难度略大,选项既有基于文本内的推断,也有须利用文本外材料进行的理解和推断。

    相关试卷

    重难点3 文本结构与论证分析(信息类文本阅读)-2025年高考语文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新高考通用):

    这是一份重难点3 文本结构与论证分析(信息类文本阅读)-2025年高考语文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重难点3文本结构与论证分析信息类文本阅读-2025年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重难点3文本结构与论证分析信息类文本阅读-2025年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8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重难点1 文本信息的筛选与整合(信息类文本阅读)-2025年高考语文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新高考通用):

    这是一份重难点1 文本信息的筛选与整合(信息类文本阅读)-2025年高考语文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重难点1文本信息的筛选与整合信息类文本阅读-2025年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重难点1文本信息的筛选与整合信息类文本阅读-2025年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9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重难点03文本信息的概括与整合(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重难点03文本信息的概括与整合(原卷版+解析),共5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筛选信息,整合概括,多点意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