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4 古代诗歌四首 作业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4 古代诗歌四首 作业第1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4 古代诗歌四首 作业第2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4 古代诗歌四首 作业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第一单元4 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王湾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第一单元4 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王湾课堂检测,共8页。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碣石(jié) 澹澹(dàn) 竦峙(shì)
    B.萧瑟(sè) 灿烂(càn) 啼叫(tí)
    C.愁心(chóu) 悬挂(xuán) 枯藤(kù)
    D.残夜(cán) 潮平(zhā) 天涯(yá)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东临碣石:
    (2)水何澹澹:
    (3)山岛竦峙:
    (4)次北固山下:
    (5)客路青山外:
    (6)杨花落尽子规啼:
    (7)断肠人在天涯:
    3.下列对《观沧海》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对象。
    B.诗中对大海摹其形、绘其神,力求表现大海包容万物、宽阔浩荡的特征。
    C.全诗虚实结合,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怀的当是实写大海的诗句。
    D.诗人借景抒情,把大海的壮阔景象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4.下列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用“杨花”和“子规”两个景物,点明暮春时令,烘托出凄凉悲惋的氛围。
    B.第二句写诗人得知朋友被贬偏远之地,含蓄地表现了诗人的惊愕与痛惜之情。
    C.第三、四句抒情寄慨,诗人因怀才不遇而生的“愁心”,给诗中意象涂上浪漫的色彩。
    D.诗人将明月人格化,把明月看成知人意、达人情的使者,有助于情感的表达,使诗味更加醇厚。
    5.理解型默写。
    (1)《观沧海》中以奇特的想象,表现大海的广阔浩大,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 ; , ”。
    (2)人生路上,牵挂伴随。李白以“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奇特想象表达了对朋友的牵挂;王湾以“ , ”的满腔愁绪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3)唐代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新事物终将替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句是“ , ”。
    (4)行舟江上,王湾在北固山下领略了“ , ”(《次北固山下》)的浩渺景象。
    (5)“碣石山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有‘天下神岳’的美称,拥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句中加点的词语可以使我们联想到曹操《观沧海》中的诗句“ , ”。
    (6)秋天,在小道上,西风阵阵,落叶纷飞,草木凋零,人们身处这种环境之中,容易产生忧愁伤感的情绪,这便是古代文人所说的“悲秋”。画横线的句子可以让我们联想到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诗句“ ”。
    【素养作业】
    (一)阅读《次北固山下》,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人离乡远游,来到北固山下,看到残夜未尽而旭日已升,旧年未逝而春意已显,生发了 的感慨。他想托鸿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问候家乡的亲人。
    7.阅读画横线诗句,观察下面的图画,简要说明这幅画是否能够表现这一联诗句所描绘的景象。
    (二)阅读《天净沙·秋思》,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8.诗人仅用 28 个字,就把几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① 、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地寓于图景中,描绘出了一幅② 、 、 的深秋晚景图。结尾一句则直接抒发了长期在外漂泊的游子 ③ 的感情。
    9.我国古代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下面是一位同学根据这首小令绘制的一幅图,你认为这幅图所表现的氛围或折射出的情感是否触动了你的心弦,请简要说明理由。
    【拓展作业】
    学校准备举办“科技创新成就展”,请你参与。
    材料一
    ①过去一年里,中国航天砥砺奋进,勇攀高峰,逐梦太空的脚步行稳致远。中国航天正不断书写探索太空的新篇章。
    ②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深空探测能力显著提升。从地月系到行星系,我国迈出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2021年2月10日,“天问一号”探测器顺利进入大椭圆环火轨道,成为中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5月15日,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记。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开始巡视探测,100天行驶距离突破1000米。6月11日,“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发布,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彰显出中国航天的创新自信。
    ③月球探测任务科学研究取得新进展,轨道器与月球车任务刷新纪录。2021年3月,“嫦娥五号”轨道器成为中国首个进入日地L1点探测轨道的航天器,开展拓展任务。“嫦娥四号”着陆3周年之际,“玉兔二号”月球车行驶里程突破1000米。与此同时,“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工作不断推进,中国科学院发布最新研究成果,证明了月球直至19.6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填补了人类对月球晚期演化历史认知的空白。
    ④中国空间站完成阶段性目标,载人航天实现新突破。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升空,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成为中国空间站首批“访客”。10月16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乘坐“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升空,成为中国空间站第二批“访客”。多次出舱、太空授课、在轨实验……太空中的中国速度、中国奇迹让人印象深刻。
    (选自冯华、余建斌《中国航天筑梦苍穹》,《人民日报》2022年4月25日,有删改)
    材料二
    ①“天问一号”开启火星之旅,“羲和号”实现太阳探测零的突破,“神舟十三号”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2021年,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收获满满。接下来的2022年,如何乘势而上,持续发力?
    ②一是持之以恒加大基础研究投入。过去一年,中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2.79万亿元,同比增长14.2%,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44%。其中,基础研究投入已经达到了1696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达到6.09%。基础研究做得越好,我们在科技发展上的主动性和前瞻性就越强。筑牢根基,也要夯实人才基础。2021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了300多个青年科学家项目,助力青年科研人员领衔挂帅;探索首席科学家负责制,鼓励支持首席科学家团队勇闯科学的“无人区”。
    ③为更好地凝聚战略科技力量,下一步,国家将聚焦制约科技自立自强最紧迫的痛点难点发力,狠抓改革落实落地。
    ④二是推动企业以更大力度投入科技创新。国家将着力加强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加强在科技重大顶层设计、重大决策方面企业的参与,在项目形成、项目投入、项目组织、项目评价方面,进一步加强参与度、话语权。在2021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的860余项中,企业牵头或参与的有680余项,占比高达79%。同时,使更多的企业加入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等方面的科技创新活动中。
    (摘编自杨舒《2022年,科技创新如何持续发力》,《光明日报》2022年2月26日)
    材料三
    问:执行本次飞天任务,有什么感受?
    陈冬:能够再次执行飞天任务,是组织对我的信任,更是对我的考验。12年朝夕相处,两年半的任务训练,我们乘组人员彼此越来越熟悉,配合越来越默契。我们身上虽然有压力,但更多的是完成任务的信心和决心。
    问:准备此次飞行任务,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挑战?
    刘洋: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远超想象。出舱活动训练强度最大,训练时长最长。第一次参加舱外服水下试验,在120多公斤的服装中才工作了三四个小时,手就已经抖得拿不住笔,握不住拳。而将来真正的出舱活动,一次就要连续工作七八个小时。
    问:“太空出差”半年,有什么期待?
    蔡旭哲:最期待“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和“天和”核心舱对接后太空家园建成的那一刻。
    刘洋:我们会心怀山海,眼有星辰,永葆初心,一次次把祖国的荣耀写满太空。
    (选自余建斌、占康《“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前来报到!》,《人民日报》2022年6月5日,有删改)
    10.展会请你做讲解员,请简要概括材料一中我国在航天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11.根据材料二、材料三的内容,请你探究中国航天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12.有人说科技改变生活,请你联系实际,谈谈科技发展对学习和生活产生的积极影响。
    参考答案
    1.B
    2.(1)到达,登上。
    (2)水波荡漾的样子。
    (3)耸立。
    (4)停宿。
    (5)旅人前行的路。
    (6)柳絮。
    (7)形容悲伤到极点。
    3.C
    4.C
    5.(1)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2)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3)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4)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5)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6)古道西风瘦马
    6.寄回家乡的书信何时才能送达
    7.示例:这幅画能够表现画横线诗句所描绘的景象。图画描绘了一幅潮水上涨后湖面与两岸齐平,孤舟悬帆行驶在湖面上的景象。这正体现了诗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潮平”“岸阔”“风正”“帆悬”的景象。
    8.枯 凄清 萧索 清冷 思乡
    9.示例:这幅图所营造的氛围触动了我的心弦。画面中,树上的枯叶,似乎在西风中瑟瑟发抖,夕阳即将西下,天空变得昏暗,诗人骑着一匹瘦马在小路上孤独前行,所有的一切都营造出了一种凄清、萧索的氛围,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10.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深空探测能力显著提升;月球探测任务科学研究取得新进展,轨道器与月球车任务刷新纪录;中国空间站完成阶段性目标,载人航天实现新突破。
    11.持之以恒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推动企业以更大力度投入科技创新;航天人员对祖国航天事业的热爱;航天团队团结协作、意志坚定、顽强拼搏、充满自信。
    12.示例:科技创新拓宽了知识获取渠道,丰富了学习内容,优化了学习方式,提高了学习效率;让通讯交流更加便捷高效;出行更加便捷安全;支付方式更加多元快捷;家居生活更加多维智能;文化娱乐更加丰富多彩。

    相关试卷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单元4 古代诗歌四首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单元4 古代诗歌四首课后作业题,文件包含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分层作业教师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2024docx、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分层作业学生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2024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4.古代诗歌四首暑假预习课课练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这是一份4.古代诗歌四首暑假预习课课练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诗歌鉴赏,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天净沙秋思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天净沙秋思课后复习题,共2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