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烟台招远市(五四制)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招远市(五四制)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用“/”给下面句子断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积累与运用(3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横向作答)
酝niàng( ) 徘huái( ) zǐ( )妹 翻来fù( )去
抖擞( ) 侍( )弄 匿( )笑 人迹罕( )至
2.背诵默写。(9分)
⑴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 。(《春》)
⑵树木丛生, 。(观沧海)
(3)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 ,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
(5) ,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
(6)正是江南好风景, 。(《江南逢李龟年》)
(7) 遥怜故园菊,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8)不必说碧绿的菜畦, ,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9)子曰:君子喻于义, 。(《论语》)
3.根据提示填空。(4分)
⑴《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论语〉十二章》中讲述志同道合者相聚之乐的句子是: , ?
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 。……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 ,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 ,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雨的四季》)
A.娇媚 翻动 畅快 B.妩媚 转动 紧促
C.娇嫩 扭动 痛快 D.娇艳 滚动 流畅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句中标点符合使用正确。
B.从此以后,以这种不求甚解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别针”(pin)、“杯子”(cup)以及“坐”(sit)、“站”(stand)、“行”(walk)这些词。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
C.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句子运用了拟物的修辞方法,写得生动形象。
D.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句中加点的“看”“上”词性分别是动词、名词。
6.名著阅读。(7分)
(1)下列对《朝花夕拾》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朝花夕拾》收录了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通过这组散文,我们可以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B.《父亲的病》重点回忆鲁迅少时为父亲寻医问药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作风,揭示了这些“名医”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本质。
C.《无常》描述了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无常”因为爽直而公正的形象深受民众的喜爱。
D.《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文章,写了鲁迅远离故乡先后到上海、东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生活,留下了鲁迅追寻真理的足迹。
(2)在设计《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时,老师将课堂主题定位为“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请你结合对《五猖会》的理解,谈谈该篇是如何表现这一主题的。(2分)
(3)下列关于《白洋淀纪事》和《湘行散记》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白洋淀纪事》的作者孙犁,是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文学流派“荷花淀派”的创立者、代表作家。
B.《白洋淀纪事》是孙犁创作的散文集。本书在叙事的同时注重写景和抒情,充满诗情画意,代表作《白洋淀》有“诗体小说”之称。
C.《湘行散记》是1934年沈从文回故乡湘西时作的游记。展现了湘西迷人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风土人情,以及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自发的抗争。
D.《湘行散记》文笔自然淳朴,作者细织密缝出他的童年、他的往事、以及远行中船头水边的见闻。其间散落数十封才子沈从文与张兆和的往来情书。
三、阅读(40分)
(一)诗歌阅读(4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古道西风瘦马”中“瘦”字的表达效果。(2分)
8.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展现的画面。(2分)
文言文阅读(14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节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栖于梁上。寔①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②性成遂至于此。”儿孙曰:“孰也?”寔指梁上盗曰:“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③归罪。寔徐譬④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
(节选自《后汉书·陈寔传》)
【注释】①寔:陈寔,即陈太丘。②以:因为。③稽颡:qǐ sǎng,即五体投地。④譬:教导。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去后乃至 (2)元方入门不顾
(3)孰也 (4)不似恶人
10.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不 善 之 人 未 必 本 恶 习 以 性 成 遂 至 于 此。
11.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语句的意思。(4分)
(1)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2)令遗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
12.甲文中的陈元方和乙文中的陈太丘父子俩的智慧分别表现在哪里?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简要说说。(4分)
现代文阅读Ⅰ(11分)
牵记一场雪
张峪铭
①灰沉沉的天是雪的序幕,冷冰冰的雨是雪的使者,当一切演绎到极致时,雪就飘然而至。
②雪对于江南来说就是一匆匆过客,当主人将茶捧到他的跟前,茶叶酽香还未飘散,客人却起身离去了,留下的是主人无着落的热情和失望。
③其实江南不是没有一场大雪的,可在记忆中搜索,近年雪事竟如飞鸿留爪,随雪消融而了无踪迹。而童年的雪趣却在记忆深处定格成了永恒。我牵记一场雪,一场寒冷却又温暖的、快乐而又伤感的童年的雪。
④童年的冬装是没有过渡层的,里面一件布褂,外面就罩上了一件棉袄。当雪如盐粒一样零星洒落时,我就和小伙伴们在房前屋后奔跑,将冻得如胡萝卜样的小手在呼呼的北风中捞着雪粒。未等看清,雪粒已融在掌心。当雪真的纷纷扬扬时,大人们往家里挤,小孩子却跑向更深的雪幕。这样的结果往往是握着冻得发紫的手哭着回家。当母亲向小手中哈着暖气,眼角泪水还未干的我,又抽手冲到雪地里。
⑤我真不知道雪怎么有如此大的魔力,它虽将寒冷带到人间,可孩童们却有着天性般的喜欢,厚厚的雪下,藏有无尽的快乐。
⑥老屋里,长辈用树蔸烧起大火盆,大人小孩围火盆而坐,听我那只读过两年私塾的二伯讲《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不时有大人探头探脑地推开门,拍掉身上的雪,悄悄地围坐上来。火盆成了一个标靶,处在暖暖靶心的我,望着红脸关公似的人们,全然忘了外面的雪情。A.围炉以酌赏雪,是文人的诗意;绕火而坐听书,是农家的温情。
⑦当然儿时的雪趣还有捉鸟。在我家堆牛草料的屋里,伙伴们在草堆上驱赶着鸟,以为饥饿的鸟总有飞不动的时候。虽近在咫尺,可你扑上去时,它还是从你的手下飞走,把我们一群孩子累得满头大汗,却收获了满心的快乐。后来看到鲁迅先生在文章中写的捕鸟旧事,我不禁佩服他的聪慧来。可又一想那八成是大人的诡计,与童年无关。
⑧若干年后,雪好像总是羞羞答答的,下得不畅快尽兴,下得不淋漓尽致。即使有那么一两次的恣意,也因成人的矜持,竟没能融入它营造的意境之中,少了一点诗情,多了一些现实。
⑨B.广厦千间,不是天下所有寒士皆有庇身之所;路有万条,不知离家务工的亲朋故旧是否都会回家过年。我牵记着雪,有时又不得不压住自己的私欲。
⑩雪能将世间不平填满,能将纷繁复杂的世界简化成了黑白两色,如书画中的诗意飞白,可春天来临,地面上的坑穴洼地,冰面上的枯枝断梗一切如旧,雪后的泥淖,黏靴绊脚的,更让人心忧意烦。
⑪“大雪纷飞白茫茫,耕牛保护要加强。”这是我年少时最早接触到的诗句。这村里一个名叫从来的瘫痪人写的。可他就在那一年的大雪中,写保护耕牛诗的几天后,一个人孤独地在雪夜里溘然去世。忧伤像雪一样飘进了我幼小的心田。
⑫雪是轻盈灵动的诗,它在每个人心中铺开驿动的情怀。诗是有喜怒哀乐的,它将雪事染上各种各样的色彩。这不妨碍我牵记一场雪,一场迎候春日的雪。
⑬江南的雪像铁树一样难以开成花朵,它来得慢,来得静,走得快。当你痴情牵记一场大雪时,连小雪也匿了它的芳踪,剩下的只有一些雪意。
⑭这当然也不错,积雪消于无形,雪意常驻心中。
13. 作者回忆了童年与雪有关的众多事件,文中没有写到的一项是( )(2分)
A. 野地玩雪 B. 围火听书 C. 踏雪上学 D. 屋里捉鸟
14. 文章多处运用了对称的句子。请从A、B中任选一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15. 揣摩下列句子,句中加点短语都用了拟人的手法来写雪的情状,但表达的情感不同,试简要分析。(3分)
本文:若干年后,雪好像总是羞羞答答的,下得不畅快尽兴,下得不淋漓尽致。
老舍《济南的冬天》: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16.下列选项中对标题“牵记一场雪”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雪带给作者的是童年的畅快和温情,让作者念念不忘、时时牵记,饱含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
B.下雪时,作者内心还在牵记天下人是否有庇身之所,牵挂着离家务工的亲朋故旧是否回家过年。
C.名叫从来的瘫痪人在那一年的大雪中孤独地在雪夜里溘然去世,这雪也让作者牵挂世间的不平。
D.作者牵记的是大雪,渴望早日看到南方来一场大雪漫天纷飞,覆盖庭庭深院,万里冰封的情景。
现代文阅读Ⅱ(11分)
月光碎了
张恒
①月亮刚从云里挣脱出来,还不是很亮,像让被子蒙了好久才揉开眼睛。
②当我们兴冲冲赶到采石场的时候,母亲发现她砸好的那堆石子没了。忽然,她看见旁边有几根枯死的蒿子,母亲明白了,石子被别人拿去了。
③母亲叹了一口气,月光下都能看到她想哭的样子。我想安慰母亲,却又不晓得怎么说。
④那些石子,都是她晚上来采石场砸的。母亲白天要下地干活,没工夫。
⑤云遮蔽了月亮,采石场一下暗下来,就像我们的心境。但月亮好像不甘心被遮盖,在云块里七钻八钻又跑了出来,山上又亮起来。母亲把头上的月光连同头发捋了捋,又把手上的月光连同手巾绕了几道,然后对我说,难得今晚有月亮,不能再耽搁时间了,我们再砸点石子。
⑥母亲开始砸石子。左手拿着石头坯子,右手握着小铁锤,砸得很专心。铁锤与石头撞击的声音在夜晚显得很清脆,好像整个采石场都有回音。铁锤与石头撞击冒出的火星,仿佛黑夜里的萤火虫,在我们眼前飞舞。
⑦我见过母亲割稻、栽秧不抬头、不直腰,那是为了多干活,挣工分;我见过母亲锄地、挖畦子不停不歇,那是种菜园,赶时间。却是第一次见母亲砸石子全身心地投入,像是跟什么人抢似的。四周没人,母亲是在跟自己抢。因为多砸一斤石子就能多卖一角钱。
⑧月亮偏过头顶,母亲才挪动一下马扎,让月亮对着自己。母亲站起来,伸伸胳膊,扭动一下腰。我感觉她胳膊伸得吃力,腰扭得不自然。月光下,母亲汗津津的脸透着光晕,但掩不住疲惫的面容。
⑨夜越来越深,月亮继续在云彩中穿行,过一会儿就要暗一次,像是守夜的人打瞌睡。我提醒母亲,说不早了,我们回去吧。母亲看了看身后的石子堆,说才砸了这么一点点,再砸一会儿吧。其实,石子堆不小了,可母亲还嫌砸得不够多。
⑩母亲是要把这些天耽搁的时间都砸回来吧。我看看母亲,又看看月亮,沉重的锤声仿佛把她们融到一起了。在这清冷的夜,母亲砸碎的不仅是石头,还砸碎了月光,砸碎了风,砸碎了我的视线。
⑪母亲身边的石头坯子越来越少,我身边的石子堆越来越大。趁着母亲专心致志,我拿着簸箕从远处端来一簸箕石子。就在我要把石子往自家堆上倒的时候,母亲扭头看见了,就问,从哪搞来的?我说,捡的。捡的?在哪捡的?母亲话语重了起来。我嗫嚅着说,在……在那边。不许扯谎!母亲停下手中的锤子,厉声问我,是不是在别人家石子堆上捡的?我不敢再瞒,先是低头不吱声,然后才咕哝一句,又没人看见。母亲把左手上的石头坯子也放下,整个身子转过来对着我,说,你怎么能拿人家的石子呢?没人看见,月亮看得见,自己的心看得见。我们可不能做那种贪小便宜的人。我有些不服气,辩解说,那别人不是也拿我们的石子吗?母亲说,别人是别人,他们怎么做我们管不着,但我们穷死也不做小人,这是本分。平时我是怎么教育你的,忘了?接着母亲命令我快把石子送回去!
⑫月光忽然暗了下来,那片一直跟在月亮后面的云又遮盖住了月亮。我的心也黯淡起来。我看着母亲模糊的身影,很是自责,恨不得母亲拿锤头砸我一下。砸我的头,砸我的手……可母亲没砸我,却砸了自己。就在我胡思乱想这当儿,忽听到母亲“唉哟”一声喊叫。
⑬我连忙跑到母亲跟前,朦胧中只见母亲右手捂住左手,喘着粗气疼痛难忍的样子。怎么啦,妈?我问,心里惴惴不安。母亲说,月光暗了下来,不小心,砸着手了。
⑭我晓得,都是因为我的错,母亲分心了,注意力不集中才砸了手。
⑮月亮也像做了错事的孩子,躲到云层里。此时,云缝里洒下点点明亮的月光,碎在了我的心里……
17.通读全文,根据提示,梳理概括本文所讲述的故事。(2分)
(1)母亲发现自己砸好的石子被别人拿走,有些伤心;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母亲因“我”犯错而分心,不小心砸伤了自己的手。
18.赏析第⑥段画线的句子。(3分)
铁锤与石头撞击冒出的火星,仿佛黑夜里的萤火虫,在我们眼前飞舞。
19.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⑮段内容的理解。(3分)
20.文章以叙事为主,多处穿插了对月光的描写,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四、作文(50分)
21.请以《让我 的一个秋天》为题作文。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提示:主观题答案和“答案示例”仅供参考,学生的表述可以丰富多彩,只要意思对并且语言表述简明、连贯,即可给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酿 徊 姊 覆 sǒu shì nì hǎn(4分,每个半分)
2.(1)太阳的脸红起来了(2)百草丰茂(3)随君直到夜郎西(4)海日生残夜(5)夜发清溪向三峡(6)落花时节又逢君(7)应傍战场开(8)光滑的石井栏(9)小人喻于利(9分,每空1分)
3.⑴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4分)
4.A(3分) 5. C(3分)
6.(1)D(3分)(2)示例:《五猖会》通篇回忆了童年时自己要去看戏,却被父亲阻拦下背书的经过,通过对往事的回忆,理性地批判了封建教育对人个性的摧残,(1分)但也透露着人情事理的温馨回忆,如对母亲、对其他家人的描绘,字里行间透露着他们对自己的关爱。(1分)
(3)B(2分)
二、阅读(40分)
(一)诗词阅读(4分)
7.示例:“瘦”字表明瘦的不只是马,更暗指马上的人因奔波而清瘦;同时将游子浪迹天涯的悲苦表现得淋漓尽致。(2分)
8.示例:太阳落山了,常年漂泊在外的游子,仍然跋涉在苍凉的古道上,不知归向何处,悲从中来,肝肠寸断。(2分)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9.(1)才 (2)回头看 (3) 谁 (4) 像(4分)
10.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2分)
11.(1)客人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说:“(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他已经离开了。”(2分)
(2)(陈寔)吩咐送给他两匹绢。从此以后全县盗贼绝迹(不再有盗贼了)。(2分)
12.陈元方的智慧体现在友人骂父时,他有理有据,维护了自己父亲的尊严;陈太丘的智慧体现在面对盗贼行盗,他从容大度,并勉励盗贼弃恶扬善,最终盗窃之事不再发生。(4分)
(三)现代文阅读Ⅰ(11分)
13. C(2分)
14. 示例:【A】对称式的语句,渲染了雪天大伙儿绕火听书时的温馨气氛,用文人的诗意衬托出农家的温情。同时,从语音美感上看,整齐的句式读起来朗朗上口,更有一种音韵美。(3分)
示例:【B】对称式的语句,尽显作者对雪天无庇身之所者和离家务工的亲朋故旧的牵挂之情,让人为之感动;同时,从语音美感上看,整齐的句式读起来朗朗上口,更有一种音韵美。 (3分)
15. 示例:老舍写雪的“害羞”,写出了雪的娇美情状,饱含着对济南的雪的喜爱。本文作者写雪“总是羞羞答答”,说明江南的雪正变得稀少,表现了作者的遗憾和失望。(3分)
16. D(3分)
(四)现代文阅读Ⅱ(11分)
17.(2)母亲为多挣点钱,趁着月光抢时间砸石子;(3)母亲看到“我”从别人家端来一簸箕石子,厉声呵斥并命令送回;(2分)
18.运用比喻,将铁锤与石头撞击冒出的火星,比作黑夜里的萤火虫,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专心奋力破石子的情形,表现了母亲的辛劳。(3分)
19.这段话写了月亮此时被云层遮蔽的情景,表达“我”此时复杂的心情(有偷拿了别人东西的愧疚,还有母亲因“我”犯错而受伤的心疼、自责,更有对母亲教导“我”坚守本分、无愧于心的触动和感激。,以此作结,深化中心、照应标题。(3分)
20.渲染了月夜静谧的氛围;用月亮在云层中穿行的忽明忽略,烘托“我”或欢快或暗淡的心情;月光的变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突出了主题:偷拿了别人东西的羞愧,母亲因“我”犯错而受伤的自责,以及对母亲教导“我”坚守本分、无愧于心的触动和感激。(3分)
三、写作(50分)
21.作文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补充说明:
①错别字每个扣1分(重现的以及助词等暂不计),病句每个扣2分。
②字数不足600字,每少50字扣2分;500字以下降一等处理。诗歌不少于30行,每少1行扣1分,不足20行降一等处理。
③有个性、有创见、确实优秀的,要给高分、满分。
④凡抄袭套用阅读段中素材的作文均在19分以下。座号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五四制)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性学习,阅读理解与欣赏,默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招远市(五四制)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文件包含山东省烟台招远市五四制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初三语文答题纸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招远市(五四制)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文件包含山东省烟台招远市五四制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初四语文答题纸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