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14《活板》 (解析版)2024年七年级语文寒假提升学与练(统编版)

    专题14《活板》 (解析版)2024年七年级语文寒假提升学与练(统编版)第1页
    专题14《活板》 (解析版)2024年七年级语文寒假提升学与练(统编版)第2页
    专题14《活板》 (解析版)2024年七年级语文寒假提升学与练(统编版)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14《活板》 (解析版)2024年七年级语文寒假提升学与练(统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4《活板》 (解析版)2024年七年级语文寒假提升学与练(统编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者介绍,文体知识,生字注音,词语汇总,特殊句式,课文翻译,核心理解,课文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作者介绍
    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代表作《梦溪笔谈》。
    二、文体知识
    《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地质、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农业、水利、建筑、医药、历史、文学、艺术、人事、军事、法律等诸多领域,其中以自然科学为主。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三、生字注音
    瀛(yíng) 和(huò)纸灰 炀(yáng) 砥(dǐ) 更互(gēng) 贮(zhù)
    燔土(fán) 讫(qì) 群从(cóng) 宝藏(cáng)
    四、词语汇总
    (一)重点实词
    1.和:混合。
    2.冒:覆盖。
    3.炀:烘烤。
    4.砥:磨刀石。
    5.自:另自,另外。
    6.更互:交替,轮流。
    7.奇字:生僻字。
    8.旋:旋即。
    9.燔:烧。
    10.讫:完毕。
    11.群从:堂兄弟及诸子侄。
    17.宝藏:珍藏。
    (二)通假字
    1.板同“版”,指印刷版。(活板)
    2.镕同“熔”,用高温使固态物质转变为液态。 (用讫再火令药镕)
    3.已同“以”,以后。(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三)一词多义
    1.就
    (1)动词,靠近 (持就火炀之)
    (2)动词,完成 (瞬息可就)
    2.帖
    (1)名词,标签 (每韵为一帖)
    (2)动词,用标签标出 (则以纸帖之)
    3.若
    (1)如,像 (不若燔土)
    (2)如果 (若止印三二本 )
    4.为
    (1)动词,做 (唐人尚未盛为之 )
    (2)动词,是 (皆为板本)
    (3)动词,发明 (又为活板)
    (4)动词,刻 (每字为一印)
    (5)动词,成为 (满铁范为一板)
    (6)动词,算是 (未为简易)
    (7)动词,制作 (不以木为之者)
    (8)介词,被,被动用法 (为予群从所得)
    5.以
    (1)介词,用 (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以纸帖之/以草火烧/不以木为之者/以手拂之)
    (2)介词,把 (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3)连词,表目的,可译为“用来”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6.其
    (1)代词,它的,指活字版印刷的 (其法)
    (2)代词,它的,指铁板的 (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3)代词,那些 (其印自落)
    (4)代词,它的,指排好的字模 (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5)代词,他的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7.板
    (1)用雕版,名词作状语 (板印书籍)
    (2)雕版,名词 (皆为板本)
    8.印
    (1)动词,印刷 (自冯瀛王始印五经)
    (2)名词,字印 (其印自落)
    (四)古今异义
    1.唇
    古义:边缘。(薄如钱唇)
    今义:人或某些动物口的周围的肌肉组织。
    2.范
    古义:模子。(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今义:模范。
    3.殊
    古义:根本。(殊不沾污)
    今义:特殊。
    4.群从
    古义:指堂兄弟及诸子侄。(其印为余群从所得)
    今义:指许多人跟从。
    (五)词语活用
    1.名词作状语,“用雕版”。(板印书籍)
    2.名词作状语,“用火”。(火烧令坚)
    3.名词用作动词,“用火烤”。(用讫再火令药熔)
    4.名词用作动词,标记。(则以纸帖之)
    五、特殊句式
    1.省略句
    火烧令坚(“令”后省略了宾语“之”,指字印。)
    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置”后省略了介词“于”。)
    2.被动句
    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为……所……”表示被动。)
    六、课文翻译
    用雕板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么做。自冯瀛王时才开始(用雕板)印刷五经,以后的重要书籍都是版印书籍。
    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变得坚硬。先准备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上去。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模子放在铁板上面,于是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铁模就成为一块印版,拿它靠近火烘烤;待铁板上的药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铁板上的)活字平得像磨刀石。如果只是印刷三两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本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才印完,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板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同一板内有重复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来标记活字,(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存这些活字。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不用木料制作字模的原因,是因为木的纹理有疏有密,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再加上木刻的字会和药物粘在一起,(拆板时)拿不下来;不像用胶泥烧制的字模,印完后再用火一烤,使药物熔化,用手轻轻一掸,那些字模就会自己掉下来,根本不会被药物弄脏。
    毕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儿们得到了,(他们)到今天还珍藏着。
    七、核心理解
    1.文章三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什么内容?
    第一自然段:简要交代雕版印刷情况
    (1)交代雕版印刷的历史,显示出“活板”在印刷术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和重要意义。
    (2)引出文章的重点,也为下文突出活字印刷的特点和优点做了铺垫。
    第二自然段:介绍活字印刷全过程
    (1)刻字: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一印、火烧令坚。
    (2)制版:设板、置板、布板、烤板、平板。
    (3)印刷:一板单印,二板更互。
    (4)拆版:分类储藏,重复使用。
    第三自然段:交代“活板”的下落。
    (1)结构上:照应第2段开头“又为活板”,使文章结构完整,事情前因后果明确;
    (2)内容上:“至今宝藏”显示这一发明在当时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受到人们的珍爱;也证明毕昇的发明是真实可信的。
    2.第二自然段最后补充介绍了什么内容?
    补充说明不用木头制作字印的原因,解释了胶泥字印的优越性,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拆版之“活”。
    3.本文的说明对象及其特点是什么?
    (1)说明对象:“活板”(活字印刷术)
    (2)特点:活。
    ①字印活:“每字为一印”,取用灵活;
    ②排版活:“密布字印”,随时排用;
    ③印刷活:“一板……一板……”“更互用之”,统筹用板,提高效率;
    ④字印数目活:“每一字皆有数印”以便一板当中多次出现时使用;
    ⑤取用活:“木格贮之”,按韵部分门别类放在不同的木格中,便于灵活取用;
    ⑥做法活:奇字“旋刻之”,随时可以增补;
    ⑦拆版活:可灵活拆版,重复使用。
    4.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
    (1)打比方:则字平如砥。
    (2)作比较:①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不若燔土……殊不沾污。
    ②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③薄如钱唇。
    (3)举例子: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4)列数字: ①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②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
    5.本文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全文说明印刷术的发展历史。
    (1)唐:唐人尚未盛为之。
    (2)五代: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3)北宋庆历中: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6.介绍活字印刷术的过程中是如何安排详略的?
    略写制字和拆版。用一句话介绍活字的材料、厚度、成型的方法;在与木料的比较中将拆版方法也一带而过。详写排版、印刷的程序,因为内容相对复杂,需要较为详细地说明。
    7.熟读课文,概括各段的主要内容,分析各段之间的逻辑联系。理解课文是怎样逐层说明由制字到印刷的程序的。
    八、课文主题
    这篇说明文清晰地说明了我国古代活字印刷术的产生、制作过程及主要特点等,使我们了解了古代印刷术,充分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智慧和创造才能。
    九、写作特色
    1.本文抓住活字印刷术的特点,说明印刷程序,有条不紊,给人以明晰、完整、系统的印象。
    2.写活字印刷术,紧扣“活”这一特征进行说明。在说明时又主要按照操作程序的顺序进行说明,并且通过与雕版的比较,体现活板的优越性。例如写制版是按制字、设板、排字、炀板、平字的顺序说明的。写印刷:常用二板,一板印刷,一板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写拆版虽是附带说明,但胶泥制印的优越性,也在与木头刻字的比较中充分体现出来了,并再一次体现了活版的“活”。
    3.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为了说明清楚,本文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
    十、默读课文填空。
    (1)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2)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3)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4)常做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以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5)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皆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6)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
    考点一:课文背诵与默写
    例1.结合文章内容填写。
    (1)用胶泥刻的字的特征是: 。
    (2)经火烧、平板按压后的字印的特征是: 。
    (3)活字印刷在效率方面的特征是: 。
    (4)“活板”的主要特征和优点是: 。(用一个字概括)
    (5)活字印刷提高工效的具体方法有两条: ; 。
    (6)制作活板的第一道工序是“ ”,所用的原料是“ ”,用火烧活字的目的是“ ”。
    (7)活板排版六个步骤:设置铁板→ →板上置铁范→ →持就火炀之→按平其面。
    【答案】 (1)薄如钱唇 (2)字平如砥 (3)极为神速 (4)活
    (5)更互用之 每一字皆有数印 (6)刻字 胶泥 令坚 (7)纸灰之类冒之 密布字印
    【解析】本题考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6)题,依据课文第二段“其法: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可知,第一道工序是刻字,原料是胶泥,火烧的目的是使其坚硬,所以答案为:刻字,胶泥,令坚。
    第(7)题,依据课文第二段“先设一铁板……则字平如砥”可知,首先设置铁板,其次在它上面用松脂、蜡、纸灰之类覆盖,接着用铁范框住铁板,然后在铁板上排列字印,再拿到火上烤,最后按平表面。因此答案为:纸灰之类冒之,密布字印。
    考点二:正确朗读课文
    例2.下列对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唐人/尚未/盛为之 B.若/印数/十百千本
    C.每字/有/二十余印 D.其印/为余群从/所得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误的判断。解答此题可根据句子意思来分析,判断正误。B.有误,句意:如果印几十甚至成百上千本。根据句意划分朗读节奏为:若/印/数十百千本。故选:B。
    考点三:理解词义
    例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是)
    B.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覆盖)
    C.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模子)
    D.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成就)
    【答案】D
    【解析】D.“就”是完成的意思。故选D。
    考点四:理解课文内容
    例4.下列对文章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活板》的作者是沈括,他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B.本文在介绍活板时,是按照从“制字”到“印刷”,再到“排版”的程序逐层说明的。
    C.在说明活板前,作者简述雕版印刷的历史,既表明活版印刷是对雕版印刷的继承,也为下文介绍活版印刷术做了铺垫。
    D.活板的主要特征是“活”,“每字为一印”说明字是活的,“乃密布字印”说明排版是活的。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B.文章是按照从“制字”到“排版”,再到“印刷”的程序来说明的。故选B。
    基础过关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和(huò)纸灰 持就火炀(yánɡ)之 字平如砥(zhǐ)
    B.更(ɡēnɡ)互用之 以纸帖(tiè)之 木格贮(zhù)之
    C.毕昇(shēnɡ) 与药相粘(zhān) 不若燔(fán)土
    D.用讫(qì)再火令药镕 以手拂(fú)之 冯瀛(yínɡ)王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A.字平如砥(zhǐ)—dǐ。故选A。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始印五经 每字为一印
    B.持就火炀之 瞬息可就
    C.唐人尚未盛为之 皆为板本
    D.以一平板按其面 不以木为之者
    【答案】D
    【解析】A项,动词,印刷/名词,印模,字印;B项,动词,靠近/动词,完成;C项,动词,做/动词,是;D项,均为介词,用、拿;故选D。
    3.下列各选项中词类活用现象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火烧令坚(名词作状语,表方式,用火) B.则以纸帖之(名词用作动词,用标签标出)
    C.再火令药镕(名词用作动词,用火烤) D.木格贮之(名词作动词,用木格)
    【答案】D
    【解析】D项中“木格”解释为“用木格”,是名词作状语。
    4.下列“以”字用法和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B.以一平板按其面 C.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D.以纸帖之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
    A.句意: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以:介词,用,拿;
    B.句意: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以:介词,用,拿;
    C.句意:用来准备同一版内有重复的字。以:连词,表目的,可译为“用来”;
    D.句意:就用纸条给它们作标志。以:介词,用; 故选C。
    5.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活板的制作和印刷过程主要经历刻字、排版、印刷和拆板四大工序。
    B.在说明活板前,作者简述雕版印刷的历史,既表明活板印刷是对雕版印刷的继承,也为下文重点介绍活板印刷术做了铺垫。
    C.活板的主要特征在“活”字,集中体现在字是活的,排版、印刷是活的,以及字印便于贮存、重排等方面。
    D.活板的字模之所以用胶泥而不用木料制作,是因为木料质地太软,且不宜用“火炀”。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D.有误,结合“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可知,活板的字模之所以用胶泥而不用木料制作,是因为木料质地有疏有密,水浸后会变形,且容易与药粘在一起。故选D。
    提升专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节选自沈括《活板》)
    【乙】
    凡埏泥①造砖,亦掘地验辨土色,或蓝或白,或红或黄,皆以粘而不散、粉而不沙者为上。汲②水滋土,人逐数牛错趾③,踏成稠泥,然后填满木框之中,铁线弓戛平④其面,而成坯形。
    (节选自《天工开物》)
    【注释】①埏(shān)泥:用水调和泥土。②汲:从井里取水。泛指打水、取水。③错趾:踩踏。④戛平:刮平,削平。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已: (2)和纸灰之类冒之 冒:
    (3)持就火炀之 就: (4)人逐数牛错趾 逐:
    7.下列句中加点“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不以木为之者。
    A.康肃笑而遣之 B.何陋之有
    C.无丝竹之乱耳 D.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8.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2)填满木框之中,铁线弓戛平其面,而成坯形。

    9.两文都按操作程序顺序介绍了相关知识,请任选一题作答。
    (1)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甲】文介绍了“活字印刷术”从制字、排版到印刷的程序。请你补充完整活字排版的过程:设置铁板—( )—( )—( )—炀板按平。
    (2)实心粘土砖是我们北方民间建筑的主要原材料。请你补充完整古人“埏泥造砖”的过程:选土—( )—( )—( )—削平。
    【答案】6.(1)已:同“以”,以后。(2)冒:覆盖。(3)就:靠近。(4)逐:驱赶,赶。
    7.A
    8.(1)如果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就马上(用胶泥)刻好这个字,用草火烤(它),很短时间就能完成。
    (2)(将稠泥)填满木模子,然后用铁线弓削平表面,(脱下模子)就成土坯了。
    9.(1)药物覆盖 放置铁范 排布字印
    (2)润土 踏泥 制版(意思对即可)
    【解析】6.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以后的经典文献就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已:同“以”,以后。
    (2)句意: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冒:覆盖。
    (3)句意:把它靠近火上烘烤。就:靠近。
    (4)句意:再赶几头牛去踩踏。逐:驱赶,赶。
    7.本题考查虚词。
    例句句意:不用木料刻字的原因。之:代词,它;
    A.句意:陈尧咨笑着让他走了。之:代词,他;
    B.句意:有什么简陋的呢?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C.句意:没有弦管乐器的声音扰乱耳朵。之: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D.句意: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品德。之:结构助词,的;故选A。
    8.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奇字:生僻字;素:平时;旋:立即;以:用;
    (2)戛:刮,削。
    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1)第一空:根据“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可得:药物覆盖。
    第二空:根据“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可得:放置铁范。
    第三空:根据“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可得:排布字印。
    (2)第一空:根据“汲水滋土”可得:润土。
    第二空:根据“人逐数牛错趾,踏成稠泥”可得:踏泥。
    第三空:根据“然后填满木框之中”可得:制版。
    【点睛】参考译文:
    (乙)用水调和泥土造砖,也要挖取地下的黏土,对泥土的成色加以鉴别,黏土一般有蓝、白、红、黄几种土色,都以黏而不散、土质细而没有沙的为上等。先要浇水浸润泥土,再赶几头牛去践踏,踩成稠泥。然后把稠泥填满木模子,用铁线弓削平表面,脱下模子就成砖坯了。
    从制字到印刷的程序
    制字
    ①(活字原料)胶泥制
    ②(活字厚度)薄如钱唇
    ③(与雕版不同之处)每字为一印
    ④(活字如何成型)火烧令坚
    排版
    ①先设一铁板
    ②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③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④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
    ⑤持就火炀之
    ⑥以一平板按其面
    印刷
    ①一板印刷
    ②一板布字
    ③更互用之

    相关试卷

    专题14《活板》 (原卷版)2024年七年级语文寒假提升学与练(统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14《活板》 (原卷版)2024年七年级语文寒假提升学与练(统编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者介绍,文体知识,生字注音,词语汇总,特殊句式,课文翻译,核心理解,课文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1 《陋室铭》(解析版)2024年七年级语文寒假提升学与练(统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11 《陋室铭》(解析版)2024年七年级语文寒假提升学与练(统编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者介绍,文体知识,生字注音,词语汇总,特殊句式,课文翻译,核心理解,课文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0 卖油翁(解析版)2024年七年级语文寒假提升学与练(统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10 卖油翁(解析版)2024年七年级语文寒假提升学与练(统编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者介绍,文体知识,生字注音,词语汇总,特殊句式,课文翻译,核心理解,课文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