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6533208/0-173450911455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6533208/0-173450911468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6533208/0-173450911471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以下同学的行为不属于积极融入社会的是( ) A.小乐陪爷爷看“永昌节子舞”的非遗演出
B.小美与同学采摘杏子
C.小玉拒绝与他人交往,总是独自在家
D.小海周末在博物馆当志愿讲解员
2.金昌马拉松赛场上活跃着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他们不计回报地辛勤付出,为赛事的圆满成功提供了重要保障。志愿者的做法( )
①体现了投身社会的亲社会行为
②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是体验社会生活、成就自我的过程
④说明他们服务大赛的目的是获得赞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19年11月5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工作事项和具体安排。防止沉迷网络游戏,我们中学生应该( ) A.拒绝使用网络,避免受到伤害
B.合理利用网络,提高自控能力
C.常玩网络游戏,缓解学习压力
D.加强网络监督,完善监管体系
4.“AI大模型”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能模仿人类思考、回答人们的问题。这项技术在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带来隐私泄露、学术造假等风险。这启示我们( )
①为了人身和财产安全,应远离人工智能
②要提高媒介素养,合理利用网络
③要辨识信息内容,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④自由可以划定社会规则的边界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第二条规定: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哗吵闹,排队遵守秩序,不在公众场所高声交谈。之所以要求公民维护公共秩序,是因为( )
①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②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③维护秩序靠规则
④维护了秩序才能提高公民的个人修养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③
6.停车难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违法停车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不仅阻碍道路通行、影响城市形象,还常常引发交通事故,给人们的出行安全带来严重隐患。这说明( )
①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秩序与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③停车问题只影响交通秩序
④交通事故都是因秩序混乱导致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为了抢时间,不少“外卖小哥”简直是在“用生命送餐”,抢行逆行现象严重,交通事故频发。这警示我们( ) A.依靠他人监督,才能保障良好秩序的实现
B.增强规则意识,在规则的边缘游走
C.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快速更改规则满足“外卖小哥”的需求
D.遵守交通规则切实把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8.在学校,我们既要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要时常检查自己的行为,反思我们的言行是否妨碍了他人。这说明( ) A.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B.在公共生活中人们没有自由
C.服从公共生活的规则是一种被迫行为
D.公共生活的规则使人的生活变得不方便
9.杭州市图书馆被赞为“史上最温暖图书馆”,十多年来,不拒干净整洁的乞丐和拾荒者进馆阅读。但有些市民无法接受这种现象,你会对这些市民说( )
①尊重比帮助更重要
②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③知识面前,人人平等
④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启示我们,与人交往中要( ) A.学会关心他人 B.学会区别对待
C.学会换位思考 D.学会赞赏他人
11.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社会生活中,礼主要表现在( )
①语言文明
②仪表端庄
③举止文明
④学问渊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2.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对于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遵守文明的社交礼仪是展示优雅风采的具体要求
B.只要掌握了社交礼仪,做任何事情都一定会成功
C.掌握健康文明的社交礼仪,是适应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条件
D.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13.某公司广告宣称“有气垫,是最好的篮球鞋”,却被消费者发现没有气垫,只有实心橡胶底,被“3·15”晚会曝光。该公司上述做法违背了合同法中的哪一原则( ) A.自愿原则 B.平等原则
C.诚信原则 D.保护环境原则
14.某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全市100多家企业的诚信状况公开评价,其中75家企业荣登“诚信”红榜,多家企业因出现严重失信行为被列入“黑榜”。设立诚信“红黑榜”有利于( )
①警示失信企业,提高企业的失信成本
②提高诚信企业知名度,杜绝失信现象
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建设诚信社会,让诚信企业赢得信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下列几种违法行为中,不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的是( ) A.为了寻开心,一中学生多次拨打“119”电话,谎报险情
B.外出旅游,在文化古迹上乱刻乱画
C.王某参与打架斗殴,致人重伤,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D.几位年轻人在广场草地上胡打乱闹,对“勿踏草坪”的牌子视而不见
16.某汽车销售员散播限制新车牌照谣言,被拘留十天;某装修公司因质量问题遭顾客起诉,被责令赔偿损失。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 ) A.一般违法和严重违法 B.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
C.行政违法和民事违法 D.行政违法和刑事违法
17.下图能正确表述违法与犯罪关系是( )
A.A B.B C.C D.D
18.学校法律社团举行模拟法庭活动,小法官作出如下“判决”:被告人冯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该判决依据的法律是刑法
②冯某的行为是严重违法行为
③有期徒刑属于主刑,罚金属于行政处罚
④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小林一周前应聘到网吧做网管,后来被网吧解聘了,可工资一分钱也不给。要解决这个问题,小林想找一些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他可以找( )
①法律服务所
②律师事务所
③人民法院
④法律援助中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下列关于诉讼的观点正确的有。( )
①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
②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
③如果受到非法侵害采取其他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就要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④打官司费时费力,尽量不要去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21.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技术正日益渗透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未来社会将是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
【感·网络益处】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网上看书、看电视剧;利用网络沟通交友;在网上买东西、查阅资料、寻医问药等。
(1)上述材料说明网络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哪些益处?
【警·网络陷阱】18岁的准大学生徐某接到了诈骗电话,即将进入大学就读的她被骗走近万元学费。在和父亲报警回家的路上,徐某突然心脏骤停,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2)这一事件的发生说明网络上存在哪些不利的陷阱?
【做·网络主人】网络的开放性既提高了我们生活和学习效率,也向我们打开了危险而又充满诱惑的窗口。
(3)你认为我们该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22. 尊重他人才能获得尊重,为此,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并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善于尊重他人。假如你所在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准备开展以“学会尊重他人”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与,帮助完成下列准备工作。
(1)列举我们身边尊重他人和不尊重他人的行为。(各举一例)
(2)为什么要“学会尊重他人”?
(3)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尊重他人?
23.
2021年01月25日,陈某某驾驶小型轿车与对向行驶的姜某某驾驶的普通二轮摩托车发生碰撞,造成姜某某受伤,两车受损的道路交通事故。后经对陈某某送检的血样检验鉴定,陈某某血液中乙醇含量为202.38mg/100mL血,陈某某涉嫌危险驾驶罪,经交警大队集体研究认定:陈某某饮酒后驾驶机动车上道路行驶承担该起事故的全部责任。
(1)陈某某的行为属于哪种违法行为?其最本质特征是什么?
(2)请你从法律的角度,对陈某某进行劝诫。
(3)生活中违法行为随处可见,请你用慧眼识别违法行为的类别。
参考答案
1.答案: C
解析:
2.答案: A
解析:
3.答案: B
解析: 从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的内容中可以看出,其目的是在保护未成年的健康成长,启示我们认识网络的两面性,合理利用网络,提高自控能力,B正确,符合题意;A错误,网络具有积极的作用,“拒绝使用网络”的做法不正确;C错误,玩网络游戏,可以缓解学习压力,但要适时适度;D不符题意,这不是中学生所为。故选:B。
4.答案: B
解析: 分析材料可知,题干体现了网络具有两面性,启示我们要辨识信息内容,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合理使用,提高媒介素养,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合理利用网络,②③是正确的选项;①错误,忽略了人工智能的积极影响;④错误,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故选:B。
5.答案: C
解析:
6.答案: A
解析:
7.答案: D
解析: 题文中,“外卖小哥”的做法是无视规则的表现,其警示我们要遵守规则,要发自内心的敬畏规则,切实把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D符合题意;A错误,遵守规则靠他律和自律;B错误,要严格遵守规则;C错误,“外卖小哥”应自觉遵守规则。故选:D。
8.答案: A
解析: “时常检查自己的行为,反思我们的言行是否妨碍了他人”是自我反思,自我约束的表现,属于自律行为,说明在社会生活中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A符合题意;B错误,在公共生活中人们有自由,但自由不是绝对的;C错误,服从公共生活的规则是一种应该做的行为,因为在实际生活中,哪里有规则,哪里才有秩序,那里的生活和工作才能顺利进行;D错误,公共生活的规则使人的生活变得更加有序。故选:A。
9.答案: A
解析: 杭州市图书馆的做法体现了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我们应尊重他人享有获得知识的权利,故①③符合题意;②4与题干描述不符。故选:A。
10.答案: C
解析:
11.答案: D
解析:
12.答案: D
解析:
13.答案: C
解析: 题干中某公司出售言不符实的产品,违背了诚信原则和公平原则,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C是正确的选项;ABD材料没有体现。故选:C。
14.答案: B
解析:
15.答案: C
解析: 王某参与打架斗殴,致人重伤,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可见其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受到刑罚处罚,C符合题意;拨打“119”电话谎报险情、在文化古迹上乱刻乱画、在广场草地上胡打乱闹是一般违法行为,未触犯刑法,ABD排除。故选:C。
16.答案: C
解析:
17.答案: D
解析: 违法行为根据违反的法律,可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违宪行为。D.分析可知,题干中“拘留十天”属于行政制裁,因此某汽车销售员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责令赔偿损失”属于民事制裁,因此某装修公司的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故D符合题意,可当选;A.错误,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均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犯罪属于严重违法行为;B.错误,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的顺序颠倒了;C.错误,某装修公司的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不属于犯罪行为。故选:D。
18.答案: A
解析: 犯罪行为具有三个特征,即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刑罚当罚性。题干中冯某的行为是严重违法行为,该判决依据的法律是刑法,①②是正确的选项;③错误,有期徒刑属于主刑,罚金属于附加刑;④错误,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故选:A。
19.答案: D
解析:
20.答案: A
解析:
21.答案: (1)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速;②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④经济:网络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⑤政治: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⑥科技文化: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了新的平台。
(2)①在网络时代,人人都能够参与网络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人带来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不安。
(3)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②要学会网络节食。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④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⑤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建言献策。⑥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解析:
22.答案: (1)尊重他人行为:购物时排队等候;不尊重他人行为:自习课大声说话,做事我行我素。(言之有理即可)
(2)①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②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③受到他人尊重能增强自尊自信和良好心理体验,相反如果得不到他人尊重就会产生自卑感④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⑤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答任意四点即可得满分)
(3)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②平等对待他人。③学会换位思考。④学会欣赏他人。
解析:
23.答案: (1)刑事违法行为(或严重违法行为,犯罪),严重社会危害性。
(2)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要增强法律意识;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我们应该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言之有理可酌情得分)
(3)①行政违法行为;②民事违法行为;③刑事违法行为;④行政违法行为。
解析:
A
B
C
D
案例
行为类别
小李因饲养宠物狗经常扰民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处罚
①
某公司因擅用方某照片进行商品宣传被判赔偿500元
②
聂某某因非法狩猎东北虎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
③
小强的爸爸因为违规停车被交警依法处以200元罚款
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甘肃省金昌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甘肃省金昌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甘肃省金昌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甘肃省金昌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文件包含甘肃省金昌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解析版docx、甘肃省金昌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甘肃省金昌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分析说明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