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山西省忻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A4

    山西省忻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A4第1页
    山西省忻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A4第2页
    山西省忻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A4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西省忻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山西省忻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A4,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典之美,文学之约,现实之思,心灵之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时间分钟)
    一、古典之美(27分)
    (一)
    1. 学校诗社举办“赏景·悟情”活动。下面是小宇同学制作诗文名句练习卡,请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填写在横线上。
    2. 请赏析下面这首诗。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人生态度与精神?
    (二)
    在班级举办的“山川之美”诗文阅读交流会上,彩虹小组以下面的阅读材料为例,带领大家学习古诗文。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泉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豤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节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明其义·赏美景】
    3. 花草树木,自古以来都是文人墨客们吟诵的对象。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清荣峻茂______
    (2)夕日欲颓______
    4. 景语皆相似,情语大不同。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属引凄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文赏美景】
    5.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郦道元和陶弘景笔下的水各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选文,谈谈你的看法。
    是夜月出,月与雪争烂,坐纸窗下,觉明彻异尝。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楼。楼临水,______,又四囿于雪,若涂银,若泼汞,腾光照人,______,月映清波间,树影泥弄,又若镜中见疏发,离离然可爱。
    (选自沈周《记雪月之观》)
    6. 请结合语境,把下面的句子填入上文相应空缺处。
    A.骨肉相莹 B.下皆虚澄
    7. 本文写景如画,历来为后人所称道,请你从文中选择最喜欢的一句话,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二、文学之约(27分)
    (一)
    学校开展“好读书读书好”的主题宣传活动,请你阅读材料并完成各题。
    8. (1)请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字斟句酌
    (2)甲、乙两文画线句子中都用到了引号,它们都有( )的作用。(只填序号)
    A.表示讽刺否定 B.表示特殊意义
    9. 请根据语境,在甲文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
    10. 请你为学校的读书活动写一则宣传语,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二)
    【阅读名著·汲取精神力量】
    11. 《红星照耀中国》中不乏英雄形象,请你从中任选一个,谈谈他的英雄事迹,并说说他带给你怎样的精神力量。
    (三)
    12. 阅读欣赏课上,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了散文《猎笋人》,请阅读文章完成小题。
    猎笋人
    蒋芳仪
    ①那年春天,我在老家偶遇一位朋友,她邀我去她父母家玩,我便去了。
    ②朋友父母都已年迈,见来了客人,便让一位嫂子过来帮忙做饭。也不知这位嫂子是他们家什么亲戚,她瘦瘦小小,穿得灰扑扑的,脚上一双解放鞋,看上去又土气又寒酸。她端茶过来时,也没人向我介绍,我只好含糊地喊一声“嫂子”。她局促地笑一下,放下茶杯就回了灶间。
    ③中午吃饭时,她也没上桌。大家喊她来吃饭,她说要照看灶里的火,端着一个大碗坐在灶前吃。碗里有饭有菜,她吃得挺香,但若有人进去,又赶紧放下碗站起来,忸怩不安。
    ④饭后,朋友要带我去挖笋。她父母说她几年没回家,怕是连山里的路都不认识了,便让嫂子带我们去。嫂子眼睛一亮,脸上多了几分兴奋的红晕,赶紧去背竹篓、扛锄头。
    ⑤奇怪了,一走到上山的路上,刚才还有些“社恐”的嫂子,就一下子健谈起来。她指着田野,说某处有一片野芹菜;再走一走,告诉我们某处有一坡蕨菜;至于笋子,后山多,那里有一大片毛竹林……
    ⑥她熟知这里的每一片山坡、每一处竹林、每一条小溪,以及每一种野菜的模样和习性。在这里,样样事情她都做得漂亮,挖笋子,采蕨菜,薅野葱,手脚麻利,不知疲倦。
    ⑦嫂子最会挖笋子,一双眼睛虽然不大,但像探照灯一样,近处远处一扫,藏得再隐蔽的笋尖也会被她发现。一旦锁定目标,她便会放下背篓,拎起锄头,弓着身子走过去。她那凝神屏息的䅸子、仿佛猎人逼近自己的猎物,生怕惊动了竹丛下的笋子,让它一溜烟跑了。
    ⑧等到了目标附近,她并不急于开挖,而是用锄头刮开附近的草皮,先观察一下,找准位置再一锄头挖下去。别小看这一锄头,挖不准的话,就会伤了笋子。她耐心地挖开笋子身周的土,渐渐让它露出地下粗短肥壮的身躯,最后一锄头将它干净利落地挖断,用手刨出,将这带着新鲜泥土芬芳的“猎物”丢入竹篓。
    ⑨一会儿的工夫,她就挖了十多个大竹笋,竹篓变得沉甸甸的。我看得兴起,也抢着要来挖笋,结果一锄头下去,仅勉强挖出浅浅的一个土窝,再挖几下,便举不动锄头了。嫂子哈哈大笑,将锄头接过扛在肩头,潇洒自若。
    ⑩我被她迷住了。这个初见时毫不起眼的女人,一来到山林,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山林是她的主场,她是沉着冷静的猎手,她猎的不是野兽,而是笋,是蕨菜和野葱。
    ⑪那天,我们满载而归,一路欢声笑语,相约明年再来。可惜。我后来远行,再未于春天回过老家,也再未去过朋友家。但多年以后,我依然记得那天的事,记得那位嫂子。
    ⑫她是我这辈子都难以忘怀的人。我是从她那里知道,无论看似多么平凡的人,只要专注于自己擅长的事,那灰扑扑的人生,也会在一瞬间流光溢彩。
    读完这篇美文后,同学们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
    (1)启智小组针对这篇文章标题展开了讨论。
    小宁说:我觉得这篇文章标题完全可以用《挖笋人》呀,为什么要用《猎笋人》呢?
    小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宁连连点头说:听你这么说,确实是《猎笋人》这个标题意蕴更丰富。
    (2)润心小组从不同角度赏读了本文,请你结合具体内容从下面三个句子中任选一句,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不少于150字)
    细致的描写,丰满的形象。
    鲜明的对比手法使文章更生动。
    平凡的人也有不平凡的瞬间。
    三、现实之思(26分)
    快到了
    陈志发
    ①“快到了。”行走在路上,很容易说起或听到这句话。
    ②小时候,走访亲戚,多是步行。曲曲折折的山道上,一程又一程,走累了,我就会蹲下来,赖着不肯走。父亲或母亲就会拉起我的手,说道:“就快到了,加油。”于是,我心怀憧憬,继续前行。可走了好一阵儿后,我赖着不走的场面便又再一次上演。大人们又催促道:“就快到了,拐过了这道弯便是。”记不得一路上,父母说过几次这句话了,但每一次都会给我注入新的力量。其实,路还远着呢。不过,因为这句话,每一次,我总能靠自己走到目的地。
    ③长大以后,才明白,“快到了”只是大人们的一个善意的谎言,____________。
    ④很多时候,“快到了”这句话,是一服强心剂,也是一块“大饼”,让行走在人生路上的我们在疲惫时、在绝望中,心生无限的希望,而不至于半途而废。
    (选自《思维与智慧》2023年第25期,有删改)
    13. 阅读文章,结合语境为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30字左右)
    14. 我们都想走出困境,达成目的,但如何才能走出困境呢?同学们讨论的结果有心怀希望、勤奋努力、脚踏实地、百折不挠……你认可哪种说法,还是另有思考呢?请写一段文字,表达你的感悟。(不少于100字)
    (二)
    15. 八年级某班开展了“传承山西面食文化”的主题研学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各题。
    材料一:山西面食
    山西是面食之乡,面食品种丰富,技法多样。若是问到山西面有哪些,十来岁的孩子都可以随口道来——刀削面、刀拨面、剪刀面、㨖片、猫耳朵、饸饹面,如果觉得好像没什么,那再听听这些更有特色的——擦尖、抿尖、别尖、掐疙瘩、䉭片子、栲栳栳、包皮面……每一种面食都有独特的风味。山西面不仅种类多,烹制方法有煮、炒、焖、烩等多样,就连制作面食的工具也有削面刀、剪刀、拔鱼板、抿面床、饴馅床等十多种。“一样面百样吃”,即使用单一的原料,勤劳朴实、崇尚节俭的山西主妇也能创造出丰富的面食品种。
    材料二:现实状况
    想要吃到真正具有山西特色的面食,需要走进晋中、吕梁、大同等地一些普通百姓的家里,这些手艺在民间代代相传,如同一粒粒璀璨的珍珠,散落乡间。如今,随着老一辈人的逝去,很多手艺在慢慢流失。多数年轻一代的主妇们不会这些,平日里只能靠机器面“凑合”,只有在节假日,回到父母的身边,才有机会享受那碗带着家乡味道的山西手工面。
    “一样面365天不重样”,山西被称为“面食之乡”毫不夸张,然而在面食的品牌发展上,却______。有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共有3万多家兰州牛肉面馆,开遍全国的各大中小城市,其一年的营业总额高达600亿元,相当于整个山西餐饮一年的零售总额。
    陕西的袁家村,集合了当地特色小吃与山西小吃,开发了一条餐饮旅游文化特色街。2016年,袁家村模式来到山西,汾阳贾家庄的“贾街”,临汾的“陕西村”,太原青龙镇的“陕西小吃”等都是以该模式为蓝本进行复制的。然而跟跑不如领跑,走别人走过的路,永远走不到别人前面。山西小吃那么多,不同市区差异也很大,即便这样,至今山西都没有一条聚合所有山西小吃的餐饮旅游特色街。
    材料三:
    (1)根据上下文,结合语境,补全材料二空缺处的内容。
    (2)根据材料的介绍和自己的生活积累,请你从材料三中任选一种面食,结合这种面食为山西面食写一段广告词,不少于60字。
    写作提示:①从材料中筛选有用信息;②思路清晰:③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3)研学活动结束后,请你写一份发言稿,分享本次研学活动的收获与思考。
    写作提示:①结合材料,符合活动主题;②不少于100字。
    四、心灵之旅(40分,含书写3分)
    16. 关于放弃,从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德国有一句谚语:“成功最大的障碍就在于放弃。”列夫·托尔斯泰说:“人生并非游戏,因此,我们并没有权利只凭自己的意愿放弃它。”李斯特说:“人的最高尚行为除了传播真理外,就是公开放弃错误。”柏拉图说:“不要为了一棵树而放弃整片森林。”佛经云:“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请从以下题目中选择一个,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题目一:放下
    题目二:放不下的______
    写作提示:①选择题目二请先补全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赏景·悟情
    诗文名句
    赏景
    (1)“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用对偶修辞手法描写在黄鹤楼上所见之景。
    (崔颢《黄鹤楼》)
    (2)“庭中有奇树,______”两句描写了叶绿花盛的春日佳景。
    (《庭中有奇树》)
    (3)“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两句抓住早春的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______,______”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王维《使至塞上》)
    (5)“______,______”,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王绩《野望》)
    悟情
    (6)“仍怜故乡水,______”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李白《渡荆门送别》)
    (7)“______,归雁入胡天”两句暗示诗人因为受到排挤而内心产生激愤、抑郁之情。
    (王维《使至塞上》)
    (8)“______,终岁常端正”,正是滴水成冰、万木凋零的凄寒严冬,松柏却依旧端然挺立、正气凛然,不减春日青苍之色。
    [刘桢《赠从弟(其二)》]
    【甲】
    人类文明的成果是通过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每个国家都有几部经典渗透到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就文学经典而言,英国的莎士比亚,法国的雨果;俄罗斯的普希金、托尔斯泰,德国的歌德,丹麦的安徒生等的作品,都进入了国民基础教育,扎根在青少年心上,成为一个民族年轻一代的精神“底子”。具体到中国,要在中学开设四门经典选修课《______》《庄子》选读,唐诗选读,《红楼梦》选读,鲁迅作品选读。经典阅读,实在是民族精神建设的一件大事,是应该认真对待的。
    【乙】
    真正的读书,是学习与创造的结合。读书不仅是信息的输入,还要边读边消化、吸收、生发、开拓,并进行实际运用。所以读书非经处理就不能为读者所用,而且最好是“趁热打铁”,就是在读书的过程中始终开动脑筋,全面调动智能因素,即不仅借助记忆力来尽可能记住它,还善于联想、想象与思考。知识的实际运用最为多见的表现是写文章。写是最为艰苦的一环,写文章必须在写的过程中加深学习、加深思考,并在语言上字斟句酌,力求准确有力。

    相关试卷

    山西省忻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A4:

    这是一份山西省忻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A4,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典之美,文学之约,现实之思,心灵之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淄博临淄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A4: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临淄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A4,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濮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A4:

    这是一份河南省濮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A4,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小语, 陆羽在《茶经·六之饮》中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