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18讲 遗传综合实验分析(练习)-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讲义+专练(新教材新高考)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第18讲 遗传综合实验分析(练习)(原卷版).docx
    • 解析
      第18讲 遗传综合实验分析(练习)(解析版).docx
    第18讲 遗传综合实验分析(练习)(原卷版)第1页
    第18讲 遗传综合实验分析(练习)(原卷版)第2页
    第18讲 遗传综合实验分析(练习)(原卷版)第3页
    第18讲 遗传综合实验分析(练习)(解析版)第1页
    第18讲 遗传综合实验分析(练习)(解析版)第2页
    第18讲 遗传综合实验分析(练习)(解析版)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18讲 遗传综合实验分析(练习)-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讲义+专练(新教材新高考)

    展开

    这是一份第18讲 遗传综合实验分析(练习)-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讲义+专练(新教材新高考),文件包含第18讲遗传综合实验分析练习原卷版docx、第18讲遗传综合实验分析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一轮生物复习策略1、落实考点。一轮复习时要在熟读课本、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后,要找出重点和疑点;通过结合复习资料,筛选出难点和考点,有针对地重点复习。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高三生物的考试并不仅仅是考概念,学会知识的迁移非常重要,并要灵活运用课本上的知识。不过特别强调了从图表、图形提取信息的能力。历年高考试题,图表题都占有比较大的比例。3、一轮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重点“攻坚”,突出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通常都是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做题时容易出错的地方。分析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重点其实就是可拉开距离的重要知识点。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一点对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很重要。尤其是对于错题。错题整理不是把错题抄一遍。也不是所有的错题都需要整理。第18讲 遗传综合实验分析题型一 基因位置的判断1.果蝇是研究遗传的好材料,为探究果蝇某一性状刚毛的遗传现象,科学工作者选取了两只有刚毛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产生的后代有刚毛和卷毛,并且后代的刚毛:卷毛=2:1,雌果蝇:雄果蝇=1:2。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刚毛为显性性状,卷毛为隐性性状B.控制刚毛和卷毛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C.刚毛的雌雄果蝇中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D.刚毛性状的遗传中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答案】C【分析】选取了两只有刚毛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产生的后代有刚毛和卷毛,说明刚毛为显性,卷毛为隐性,且刚毛:卷毛=2:1,说明显性纯合致死,由于后代的刚毛和卷毛在雌雄个体中的比例不同,控制刚毛和卷毛的基因不会位于常染色体上,可能位于性染色体上,由于显性纯合致死,所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不能只位于X染色体,因为XBXB、XBY为显性纯合致死,亲代不会出现刚毛雄性个体,与题干矛盾;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只能位于X、Y的同源区段上。【详解】AD、两只刚毛雌雄个体杂交,后代出现了卷毛性状,说明刚毛为显性,卷毛为隐性,且刚毛:卷毛=2:1, 说明显性纯合致死,AD正确;BC、由于后代的刚毛和卷毛在雌雄个体中的比例不同,控制刚毛和卷毛的基因不会位于常染色体上,可能位于性染色体上,由于显性纯合致死,所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不能只位于X染色体,因为XBXB、XBY为显性纯合致死,亲代不会出现刚毛雄性个体,与题干矛盾;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只能位于X、Y的同源区段上,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为B/b,两只刚毛的雌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XBYb→后代为:XBXB(死亡)、XBXb(刚毛)、XBYb(刚毛)、XbYb(卷毛),刚毛:卷毛=2:1,雌:雄=1:2,且刚毛的雌雄果蝇中只有杂合子,B正确,C错误。故选A。2.现有某XY 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其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与花色性状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基因A 控制酶A的合成,酶A会抑制基因B 的表达,导致酶B无法合成。研究人员用纯合紫花雄株和纯合蓝花雌株杂交,F₁全为蓝花植株,F₁杂交获得F₂,F₂表现型及比例为蓝花:紫花=13:3,且紫花全为雄株。F₁雄株的基因与染色体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两对基因与性状的关系A. B. C. D.【答案】A【分析】题意分析,用纯合紫花雄株与纯合蓝花雌株杂交,F1全为蓝花植株,F1杂交得F2,表型及比例为蓝花:紫花=13:3,符合9:3:3:1的变式,说明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详解】题意分析,用纯合紫花雄株与纯合蓝花雌株杂交,F1全为蓝花植株,F1杂交得F2,表型及比例为蓝花:紫花=13:3,获得进而控制生物性状是9:3:3:1的变式,说明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据图可知,紫花的大致基因为aaB_,由于F2中紫花全为雄株,表现型与性别相关,设①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a基因位于X染色体,则F1雌雄株的基因型分别为BbXAXa、BbXAY,F2中只有雄株可表现为紫花B_XaY,符合题意;设②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则F1雌雄株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Y,F2中雌株、雄株可表现为紫花aaXB_,不符合题意。因此,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a基因位于X染色体,A正确,BCD错误。故选A。3.果蝇的长翅与短翅、红眼与白眼,这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B、b和R、r控制。亲代雌果蝇与雄果蝇杂交获得F1,统计F1表型及数量为长翅红眼雌蝇150只、短翅红眼雌蝇52只、长翅红眼雄蝇78只、长翅白眼雄蝇75只、短翅红眼雄蝇25只、短翅白眼雄蝇26只。只考虑这两对相对性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果蝇翅型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B.F1长翅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4种C.F1雌果蝇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D.雌性亲本产生R配子的比例为1/2【答案】C【分析】首先分析长翅和短翅,子代雌果蝇中长翅:短翅之比接近3:1,雄果蝇中长翅:短翅之比也接近3:1,该比例符合杂合子自交的后代结果,并且与性别无关,则亲本基因型用Bb×Bb表示;分析红眼和白眼,子代雌果蝇中只有红眼,雄果蝇中红眼:白眼=1:1,即性状与性别相关联,说明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可以表示为XRXr×XRY。【详解】A、杂交后代中无论雌雄均表现为长翅与短翅之比接近3:1,即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说明B/b位于常染色体上,A正确;B、子代中雌性个体的眼色都表现为红眼,而雄果蝇中,红眼:白眼≈1:1,即红眼、白眼果蝇在性别间有差异,是X染色体遗传,红眼对白眼是显性,亲本基因型是BbXRY、BbXRXr,F1中长翅红眼雌果蝇基因型有BBXRXR、BBXRXr、BbXRXR、BbXRXr4种基因型,B正确;C、F1雌果蝇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1/2=1/4,C错误;D、亲本雌蝇基因型BbXRXr,产生R配子的比例为1/2,D正确。故选C。4.果蝇的长翅和截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多只长翅果蝇进行单对交配(每个瓶中仅有1只雌果蝇和1只雄果蝇),F1果蝇中,长翅:截翅=3: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长翅和截翅这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长翅B.F1长翅果蝇中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C.可以通过统计F1中截翅果蝇的性别来确定该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D.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F1中雄果蝇与亲本雌果蝇杂交,F2截翅果蝇占1/2【答案】D【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多只长翅果蝇进行单对交配,F1中出现截翅,说明长翅为显性性状,截翅为隐性性状。假设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因F1中长翅:截翅=3:1,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若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为XAXa,XAY;若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亲本的基因型为XAXa,XAYa。【详解】A、多只长翅果蝇交配,F1果蝇中出现截翅性状,则可判断截翅为隐性性状,长翅为显性性状,A正确;B、假设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因F1中长翅:截翅=3:1,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F1长翅果蝇的基因型为AA、Aa;若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为XAXa,XAY,F1长翅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XAXa、XAY;若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亲本的基因型为XAXa,XAYa,F1长翅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XAYa、XAXa,因此F1长翅果蝇中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B正确;C、若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子代截翅果蝇全为雄果蝇,若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子代截翅果蝇雌雄比例为1:1,因此可以通过统计F1中截翅果蝇的性别来确定该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C正确;D、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为XAXa,XAY,F1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XAXa、XAY、XaY,F1中雄果蝇(XAY、XaY)与亲本雌果蝇(XAXa)杂交,F2截翅果蝇占(1/4)+(1/2)=3/4,D错误。故选D。题型二 遗传综合实验分析5.细胞质遗传是由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而母性影响是指子代的表型受母本的核基因型控制。现发现紫茉莉植株的叶片有绿色和白色之分,为探究该相对性状的遗传方式,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下列相关说法中最合理的是(  )A.杂交组合一、二可证明叶片颜色中绿色为显性性状B.以上实验结果能排除叶片颜色由自身一对核基因控制C.若遗传方式为母性影响,则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D.若F1自交后, F2表型均与F1一致, 可排除细胞质遗传【答案】B【分析】细胞质遗传是由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子代与母亲性状一致;而母性影响是指子代的表型受母本的核基因型控制,子代与母亲性状不一定一致。【详解】A、若叶片颜色中绿色为隐性性状,遗传为细胞质遗传,F1与母本一致,杂交组合一、二也能得到相应结果,A错误;B、四组杂交实验F1表型与母本均一致,极大概率为细胞质遗传,若为母性影响,子代的表型受母本的核基因型控制,F1表型不一定与母本一致,B正确;C、若遗传方式为母性影响,受母本的核基因型控制,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C错误;D、若F1自交后, F2表型均与F1一致,也可能为细胞质遗传,D错误。故选B。6.某兴趣小组为研究各植物花色的不同遗传机制,分别进行以下三组实验并完成数据分析:①某封闭实验田里的野生植株,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随机选取30株红花植株让其自由交配,F1中红花:白花=63:1;②将一株杂合紫花豌豆连续自交繁殖三代,F3中紫花:白花=9:7;③将两株纯合的蓝花植株杂交→F1全为紫花,让F1自交→F2紫花:蓝花=9:7。不考虑致死等特殊情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①数据说明花色的遗传至少由3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决定B.②数据反映出豌豆花色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如果逐代淘汰②中白花植株,则F3中白花的基因频率为10%D.如果选取③中F1紫花植株进行测交,子代紫花:蓝花为1:3【答案】D【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①中由于红花随机交配后代有白花,则可知红花为显性性状,白花为隐性性状。随机选取30株红花植株让其自由交配,F1中红花:白花=63:1,后代比值之和为64=43,说明花色的遗传可能至少由3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决定,也可能由一对等位基因决定,30株豌豆中有纯合子和杂合子,A错误;BC、②中豌豆的紫花、白花性状若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则杂合紫花豌豆Aa连续自交的F3中杂合子占比为(1/2)3=1/8,纯合子占1-1/8=7/8,其中纯合子AA和aa各占7/8的一半,即7/16,则红花A_:白花Eaa=(1-7/16):7/16=9:7;如果逐代淘汰②中白花植株,则F3中基因型为AA的红花植株占7/9,基因型为Aa的红花植株占2/9,则F3中白花的基因频率为1/9,B、C错误;D、③中杂种F1紫花自交,F2紫花:蓝花=9:7,是9:3:3:1的变式,这一比例可体现F1紫花产生了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从而说明该植物花色至少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③中花色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如果选取③中F1紫花植株进行测交,则子代紫花:蓝花为1:3,D正确。故选D。7.种子的种皮是由母体植株雌蕊的珠被发育而来的,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已知豌豆种皮有黄、白两种颜色。为了解种皮颜色性状的遗传规律,某研究小组第1年在甲地用纯种黄种皮豌豆(母本)和纯种白种皮豌豆(父本)杂交,当年收获的种子(记作F1)全为黄种皮;在乙地用纯种黄种皮(父本)和纯种白种皮(母本)杂交,F1全为白种皮;第2年他们又将两地的F1种子分别种下得到F1植株,F1植株自交所结种子为F2,统计发现两地F2种皮都为黄色;第3年他们又将两地的F2种子分别种下得到F2植株,F2植株自交所结种子为F3,统计发现两地F3种皮中黄色与白色的比例接近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第1年正反交实验结果不同,即可判断豌豆种皮颜色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B.F2种皮均为黄色,不符合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分离比,所以豌豆种皮颜色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C.若将甲、乙两地杂交产生的F1种子种下,长成F1植株,连续自交4代,所得的自交第4代种子中白种皮种子占的比例为7/16D.若让其连续自交,白种皮种子中的纯合子比例会随着自交代数增多而逐代增大【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种皮是由珠被发育而来,所以子代种皮的颜色是由母本的基因型决定的,根据F3种皮中黄色:白色的比例接近3:1,可判断A和a遵循分离定律,且黄色为显性性状,再根据甲、乙两地F1、F2、F3种皮颜色,可否定细胞质遗传,应为细胞核遗传。【详解】A、由题意可知,甲、乙两地第1年正反交实验结果不同,如果豌豆种皮颜色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则甲地F1、F2、F3种皮都应是黄色,乙地F1、F2、F3种皮都应是白色,而实验结果是甲地F3的种皮既有黄色又有白色,乙地F2的种皮都是黄色,F3的种皮既有黄色又有白色,说明豌豆种皮颜色的遗传不是细胞质遗传,A错误;B、根据题意,种皮是由珠被发育而来,所以子代种皮的颜色是由母本的基因型决定的,根据F3种皮中黄色:白色的比例接近3:1,可判断A和a遵循分离定律,且黄色为显性性状,B错误;C、若让甲、乙两地杂交的F1种子连续自交4代,杂合子连续自交情况下,杂合子所占比例为1/2n,而纯合子的比例为1-1/2n,其中显/隐性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1-1/2n)。根据豌豆种皮由母体基因型决定,故连续自交4代下,第4代种子的种皮颜色应为第3代母体基因型比例,则第4代种子中白种皮种子占的比例=1/2×(1-1/23)=7/16,C正确;D、白种皮为隐性纯合子,所以白种子中纯合子比例应不变,D错误。故选C。8.摩尔根等人做完突变体白眼雄蝇与红眼雌蝇杂交实验后,还进行了这只白眼雄蝇与F1红眼雌蝇的回交实验,圆满地说明了他的实验结论。为了进一步验证控制果蝇眼睛颜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他们根据上述实验中的材料,又设计了三个新的实验。这三个实验分别是:①F2雌蝇×白眼雄蝇;②白眼雌蝇×红眼雄蝇;③白眼雌蝇×白眼雄蝇。关于这三个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实验所产的后代是1/4红眼雌蝇、1/4白眼雌蝇、1/4红眼雄蝇、1/4白眼雄蝇B.②实验子代中雌蝇都是红眼,雄蝇都是白眼C.③实验子代能成为稳定的品系D.三个实验中,②实验最为关键【答案】A【分析】摩尔根将白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杂交,F1全部是红眼,说明红眼为显性性状。再让F1红眼果蝇相互交配,F2性别比为1:1,红眼占3/4,白眼占1/4,说明该等位基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但所有雌性全为红眼,白眼只限于雄性,说明眼色性状与性别相关联。若相关基因用W/w表示,则野生型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可表示为,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F1红眼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让F1果蝇自由交配获得的F2果蝇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为(红眼)、(红眼)、(红眼)、(白眼)。【详解】A、①F2雌蝇×白眼雄蝇,F2雌蝇的基因型或者是比例1:1,与杂交,后代3/8红眼雌蝇、1/8白眼雌蝇、3/8红眼雄蝇、1/8白眼雄蝇,A错误;B、和,后代雌蝇都是红眼,雄蝇都是白眼,B正确;C、白眼雌蝇×白眼雄蝇,子代全是白眼,不会发生性状分离,为稳定的品系,C正确;D、三个实验中,②实验最为关键,只有②是区别于常染色体,可以确定为伴白眼X隐性遗传,D正确。故选A。9.某种二倍体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存在斑翅与正常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桃色眼与黑色眼(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两对相对性状。为了研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机制,实验小组选择斑翅桃色眼雌性昆虫与正常翅黑色眼雄性昆虫杂交,得到F1代雌性昆虫为正常翅桃色眼:正常翅黑色眼=1:1,雄性昆虫为斑翅桃色眼:斑翅黑色眼=1:1,F1相互交配产生F2,得到F2中正常翅黑色眼:正常翅桃色眼:斑翅黑色眼:斑翅桃色眼=2:3:2: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根据杂交实验结果,可以确定翅型中的斑翅属于隐性性状B.BB纯合时可能存在致死效应,且黑色眼昆虫的基因型是BbC.昆虫种群中,正常翅黑色眼昆虫的基因型共有3种D.F2中斑翅桃色眼昆虫的基因型是bbXaXa【答案】D【分析】分析题意可知,亲代雌性斑翅桃色眼与雄性正常翅黑色眼杂交,F1雄性全为斑翅,与母本的翅型相同,雌性全为正常翅,与父本的翅型相同,说明翅型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且正常翅对斑翅为显性,斑翅属于隐性性状,亲本的基因型为XaXa、XAY;F1桃色眼:黑色眼=1:1,且在雌雄中比例相同,说明该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为常染色体遗传;F2中黑色眼:桃色眼=4:6,即2:3,不符合1:1的比例,说明黑色眼为显性性状,且存在BB纯合致死现象,黑色眼基因型为Bb,桃色眼基因型为bb。【详解】A、由分析可知,翅型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且正常翅对斑翅为显性,斑翅属于隐性性状,A正确;B、由分析可知,BB纯合致死,则黑色眼昆虫的基因型是Bb,B正确;C、由上述分析可知,在该昆虫种群中,正常翅黑色眼昆虫的基因型共有3种:BbXAXA、BbXAXa、BbXAY,C正确;D、由分析可知,亲本雌性斑翅桃色眼的基因型是bbXaXa,亲本雄性正常翅黑色眼的基因型是BbXAY,F1中雌性正常翅桃色眼、正常翅黑色眼的基因型分别为bbXAXa、BbXAXa,雄性斑翅桃色眼、斑翅黑色眼的基因型分别为bbXaY、BbXaY,F1相互交配产生的F2中斑翅桃色眼昆虫的基因型是bbXaXa、bbXaY,D错误。故选D。一、单选题1.果蝇的长翅与短翅、红眼与白眼,这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B、b和R、r控制。亲代雌果蝇与雄果蝇杂交获得F1,统计F1表型及数量为长翅红眼雌蝇150只、短翅红眼雌蝇52只、长翅红眼雄蝇78只、长翅白眼雄蝇75只、短翅红眼雄蝇25只、短翅白眼雄蝇26只。只考虑这两对相对性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果蝇翅型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B.F1长翅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4种C.F1雌果蝇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4D.雌雄亲本产生含r配子的比例相同【答案】D【分析】首先分析长翅和短翅,子代雌果蝇中长翅:短翅之比接近3:1,雄果蝇中长翅:短翅之比也接近3:1,该比例符合杂合子自交的后代结果,并且与性别无关,则亲本基因型用Bb×Bb表示;分析红眼和白眼,子代雌果蝇中只有红眼,雄果蝇中红眼:白眼=1:1,即性状与性别相关联,说明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可以表示为XRXr×XRY。【详解】A、杂交后代中无论雌雄均表现为长翅与短翅之比接近3:1,即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说明B/b位于常染色体上,A正确; B、子代中雌性个体的眼色都表现为红眼,而雄果蝇中,红眼:白眼≈1:1,即红眼、白眼果蝇在性别间有差异,是X染色体遗传,红眼对白眼是显性,亲本基因型是BbXRY、BbXRXr,F1中长翅红眼雌果蝇基因型有BBXRXR、BBXRXr、BbXRXR、BbXRXr4种基因型,B正确;C、F1雌果蝇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1/2=1/4,C正确;D、亲本雄蝇基因型BbXRY不会产生含r的配子,D错误。故选D。2.近海水域富营养化易导致浒苔(一种绿藻)爆发形成绿潮,淡水水域富营养化易导致蓝细菌大量繁殖形成水华,均影响水质和水生生物的生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水体富营养化一定是有机污染物排放过多造成的B.两者的细胞中均含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C.绿藻的细胞含有中心体,而蓝细菌的细胞不含中心体D.两者的基因在遗传时都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答案】C【分析】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或DNA。【详解】A、水体富营养化是N、P等无机盐含量过多所致,A错误;B、绿藻是真核生物中的低等植物(藻类),具有中心体,具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但因有叶绿素、藻蓝素等光合色素和光合作用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C、绿藻是真核生物中的低等植物(藻类),具有中心体,具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和中心体,C正确;D、孟德尔遗传规律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细胞核的遗传,蓝细菌是原核生物,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绿藻细胞质中的基因在遗传时也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D错误。故选C。3.果蝇的体色分为灰体和黑体,眼色分为红眼和白眼,这两对相对性状由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为研究其遗传机制,研究人员取纯合的灰体红眼雌果蝇和黑体白眼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红眼。让F1随机交配,F2中灰体红眼:灰体白眼:黑体红眼:黑体白眼=9:3:3:1。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体色中的灰体和眼色中的红眼均为显性性状B.重新统计F2中黑体果蝇的性别可确定控制体色的基因的位置C.若F2黑体果蝇中既有雄性又有雌性,则说明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D.若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根据红眼雄果蝇和白眼雌果蝇杂交后代的眼色可判断果蝇的性别【答案】C【分析】亲本为纯合的灰体红眼雌果蝇和黑体白眼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红眼,F1随机交配,F2中灰体红眼:灰体白眼:黑体红眼:黑体白眼=9:3:3:1,由此可知控制果蝇的体色和眼色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详解】A、亲本为纯合的灰体红眼雌果蝇和黑体白眼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红眼,所以体色中的灰体和眼色中的红眼均为显性性状,A正确;B、黑体为隐性性状,若F2中黑体果蝇全为雄性,则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若F2中黑体果蝇有雌性也有雄性,且雌雄比例相当,则则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所以重新统计F2中黑体果蝇的性别可确定控制体色的基因的位置,B正确;C、F1全为灰体,若F2黑体果蝇中既有雄性又有雌性,则说明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而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时,F2黑体果蝇全为雄性,C错误;D、若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红眼雄果蝇和白眼雌果蝇杂交,后代红眼全为雌果蝇,白眼全为雄果蝇,后代的眼色可判断果蝇的性别,D正确;故选C。4.已知小麦的抗旱(A)对敏旱(a)为显性,高秆(B)对矮秆(b)为显性,这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用纯合抗旱高秆植株和纯合敏旱矮秆植株杂交,F1全为抗旱高秆植株,让F1进行测交,测交后代4种表现型及比例为抗旱高秆:抗旱矮秆:敏旱高秆:敏旱矮秆=42:8:8:4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F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没有发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B.F1在测交实验中产生了4种类型的配子,比例是42:8:8:42C.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均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D.若让F1自交,其后代纯合子中,上述4种表现型的比例应为42:8:8:42【答案】B【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如果要验证某些性状的遗传或某些基因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选用具有两对等位基因的亲本进行杂交,再让子代进行自交(测交),若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符合9:3:3:1或者其变式(或符合1:1:1:1或者其变式),则相关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否则不遵循。【详解】A、不考虑交叉互换,若两对等位基因相对独立,F1会产生四种配子AB:Ab:aB:ab=1:1:1:1,则测交后代4种表现型及比例为抗旱高秆:抗旱矮秆:敏旱高秆:敏旱矮秆=1:1:1:1,与题意不符,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1会产生两种配子AB:ab=1:1,则测交后代2种表现型及比例为抗旱高秆:敏旱矮秆=1:1,也与题意不符,A错误;B、测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由待测个体产生的配子的表现型及比例决定,因此F1在测交实验中产生四种配子,比例为AB:Ab:aB:ab=42:8:8:42,B正确;C、根据题中测交后代的比例推测,小麦的A/a和B/b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一定比例的交叉互换,因此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D、F1产生四种配子,比例为AB:Ab:aB:ab=42:8:8:42,那么自交后代的纯合子中,上述4种表现型的比例应为AABB:AAbb:aaBB:aabb=42×42:8×8:8×8:42×42=441:16:16:441,D错误。故选B。5.研究发现,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进行正反交实验,结果如下:实验一:♀甲×♂乙→F1呈甲性状实验二:♂甲×♀乙→F1呈乙性状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等,为解释这一现象,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如下假说假说1该对性状由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甲为显性性状,个体的性状由母体的基因型决定,不受自身基因型的支配,即母性效应。假说2该对性状由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控制,即细胞质遗传,特点为母系遗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母性效应和细胞质遗传均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B.将实验一的F1自交得到F2,若F2全为甲性状,则假说2正确C.将实验二的F1自交得到F2,若F2全为甲性状,则假说2正确D.将C选项中F2自交得到F3,若F3出现3:1的分离比,则假说1正确【答案】D【分析】母性效应是受核基因的控制,核基因产物在雌配子中积累,使后代的性状表现为母亲的性状,就是母性影响;母系遗传是位于细胞质中的基因引起的,雄配子细胞质少,几乎没有,只有雌配子有,雌雄配子结合产生的后代的细胞质几乎都来自于母体亲本,因此细胞质基因(如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都是存在于母体亲本的)所控制的性状总是来自于他的母亲,这就叫母系遗传,。他们的区别是:基因所在部位不同,一个来自核基因,一个来自细胞质基因。相同点就是:后代表现都与母本相似。【详解】A、母性效应受核基因控制,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母系遗传为细胞质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A错误;B、若假说1正确,假设甲的基因型为aa,乙的基因型为AA,让F1(Aa)自交得F2,实验一、实验二的母本都是F1(Aa),均表现为甲性状;若假说2正确,实验一的F1、F2均表现为甲性状,实验二的F1、F2全为乙性状,故实验一的F1自交得到F2,若F2全为甲性状,无法判断是母性效应还是母系遗传;B错误C、将实验二的F1自交得到F2,若F2全为甲性状,说明假说1成立,C错误;D、若假说1正确,母性效应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假设实验二中甲的基因型为aa,乙的基因型为AA,让F1(Aa)自交得F2,F2的基因型为1AA:2Aa:1aa,F2自交得到F3表现与各自母本一致,即为乙性状:甲性状=3:1,若假说2成立,实验二的F1、F2、F3全为乙性状,D正确。故选D。6.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已知果蝇直毛(B)对分叉毛(b)为显性,且基因不位于Y染色体上。1只直毛雌果蝇和1只直毛雄果蝇杂交,子代雌果蝇全为直毛,雄果蝇中直毛:分叉毛=1:1,雌雄果蝇数量相等。关于基因的位置及亲本直毛雌果蝇的基因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染色体BB B.常染色体BbC.X染色体XBXB D.X染色体XBXb【答案】D【分析】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血友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假肥大型),发病特点:男患者多于女患者;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交叉遗传)。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发病特点:女患者多于男患者。【详解】1只直毛雌果蝇和1只直毛雄果蝇杂交,子代雌果蝇全为直毛,雄果蝇中直毛:分叉毛=1:1,雌雄果蝇数量相等,说明与性别有关,直毛(B)对分叉毛(b)为显性,且基因不位于Y染色体上,说明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为XBXb和XBY,产生的子代为XBXB、XBXb、XBY、XbY,D符合题意。故选D。7.某一年生植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X、Y染色体上具有同源区段,该区段可存在等位基因。现有同源区段上某对基因(D、d)均为杂合子的雌雄个体构成的种群(假设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均相同,且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产生的后代均存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种群个体的基因型有XDXd、XDYd、XdYD3种类型B.当F1的雌性有两种表型时,D基因位于雄性的X染色体上C.当F1的雄性有两种表型时,D基因位于雄性的Y染色体上D.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基因的遗传仍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答案】D【分析】1、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总是与性别相关联,叫伴性遗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2、D/d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雌性个体的基因型有3种,XDXD、XDXd、XdXd;雄性个体有4种基因型,XDYD、XDYd、XdYD、XdXd。【详解】A、种群中均为杂合子,雌性的基因型均为XDXd ,由题意可知,雄性的基因型有一种,即XDYd或XdYD,因此种群中的基因型有两种类型,A错误;B、当F1的雌性有两种表型时,亲本雄性的基因型为XdYD,D基因位于雄性的Y染色体上,B错误;C、当F1的雄性有两种表型时,亲本雄性的基因型为XDYd,D基因位于雄性的X染色体上,C错误;D、X、Y 染色体同源区段上基因的遗传仍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D正确。故选D。8.某昆虫(XY型)的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卷翅(B)对正常翅(b)为显性、刚毛(D)对截毛(d)为显性。让长翅刚毛雄性昆虫甲与残翅截毛雌性昆虫乙杂交,F1中雌、雄均表现为长翅:残翅=1:1,但雌性全表现为截毛,雄性全表现为刚毛。另有多只相同基因型的雌性昆虫,以它们产生的若干卵细胞为材料,研究上述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以单个卵细胞的DNA为模板,用相应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了8种卵细胞的电泳图谱及比例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致死和突变,各型配子活力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基因A/a与基因B/b在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C.若通过PCR技术检测甲乙杂交子代的D/d基因,则雌雄个体电泳条带数不同D.减数分裂Ⅰ过程中,20%的初级卵母细胞发生了互换【答案】C【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分析电泳图谱可得,AB:Ab:aB:ab=1:4:4:1,AD:Ad:aD:ad=1:1:1:1,BD:Bd:bD:bd=1:1:1:1,可知该雌性昆虫的基因型为AaBbDd,形成配子时,A/a与B/b、A/a与D/d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a与B/b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B、分析电泳图谱可得,AB:Ab:aB:ab=1:4:4:1,AD:Ad:aD:ad=1:1:1:1,BD:Bd:bD:bd=1:1:1:1,可知该雌性昆虫的基因型为AaBbDd,形成配子时,A/a与B/b、A/a与D/d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a与B/b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结合Ab与aB配子占比较高,推测A与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a与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让长翅刚毛雄性昆虫甲与残翅截毛雌性昆虫乙杂交,F1中雌、雄均表现为长翅:残翅=1:1,说明A、a位于常染色体上,即基因A/a与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B错误;C、甲为XdYD、乙为XdXd,杂交子代为Xdxd、XdYD,因此通过PCR技术检测甲乙杂交子代的D/d基因,则雌雄个体电泳条带数不同,C正确;D、设发生交叉互换的初级卵母细胞为x个,则其产生的配子种类及个数为AB=Ab=aB=ab=x个,设未发生交叉互换的初级卵母细胞为y个,则其产生的配子种类及个数为Ab=aB=2y个,此时满足AB:Ab:aB:ab=x:(x+2y):(x+2y):x=1:4:4:1,经计算可得y=3/2x,发生交叉互换的初级卵母细胞所占比例为x/(x+y),带入计算可求发生这种变异的初级卵母细胞的比例为40%,D错误。故选C。9.果蝇的长肢(B)与短肢(b)、红眼(R)与白眼(r)是两对相对性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某实验小组让一对雌雄果蝇杂交,F1的表型及其数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R/r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亲本的基因型杂交组合可能是bbXRXr×BbXRYC.F1长肢红眼雄果蝇能产生4种基因型的精细胞D.F1中出现短肢红眼雌果蝇的概率是1/8【答案】D【分析】根据雌雄果蝇杂交,后代雌雄果蝇中长肢:短肢均为1:1可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亲本为Bb×bb;又根据后代雌性全部是红眼,雄性中红眼:白眼=1:1可知,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XRXr×XRY。【详解】AB、根据雌雄果蝇杂交,后代雌雄果蝇中长肢:短肢均为1:1可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亲本为Bb×bb;又根据后代雌性全部是红眼,雄性中红眼:白眼=1:1可知,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XRXr×XRY,故亲本的基因型杂交组合可能是bbXRXr×BbXRY,也可能为BbXRXr×bbXRY,AB正确;C、F1长肢红眼雄果蝇基因型是BbXRY,能产生BXR、BXr、BY、bY,共4种基因型的精细胞,C正确;D、亲本的基因型杂交组合可能是bbXRXr×BbXRY,也可能为BbXRXr×bbXRY,所以F1中出现短肢红眼雌果蝇(bbXRX-)的概率是1/2×1/2=1/4,D错误。故选D。10.已知果蝇的红眼和白眼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选用多对果蝇进行如下两组杂交:红眼雌蝇×白眼雄蝇、白眼雌蝇×红眼雄蝇。不考虑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若两组杂交的子一代中都是红眼个体多于白眼个体,则红眼为显性B.若两组杂交的子一代眼色的遗传都与性别无关,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C.若其中一组杂交的子一代雄性全为红眼,雌性全为白眼,则红眼为显性D.若其中一组杂交的子一代雄性全为白眼,雌性全为红眼,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答案】C【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子代。【详解】A、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表型,其杂合子表现为显性,故显性表型中包含2种基因型,而隐性表型仅1种基因型,因此显性表型的数量往往多于隐性表型,故若题中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红眼个体多于白眼个体,则红眼为显性,A正确;B、若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眼色的遗传都与性别无关,即无论正交还是反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一致,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正确;C、若其中一个组合中子一代雄性全为红眼,雌性全为白眼,则白眼为显性,C错误;D、若其中一个组合中子一代雄性全为白眼,雌性全为红眼,则与性别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11.鹦鹉(ZW型性别决定)的毛色有白色、蓝色、黄色和绿色,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共同决定,其中有一对等位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相关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研究人员用纯合蓝色鹦鹉和纯合黄色鹦鹉进行了如下两个杂交实验。杂交实验一:P:蓝色鹦鹉(♀)×黄色鹦鹉(♂)→F1:黄色鹦鹉(♀):绿色鹦鹉(♂)=1:1;杂交实验二:P:黄色鹦鹉(♀)×蓝色鹦鹉(♂)→F1:绿色鹦鹉(♀):绿色鹦鹉(♂)=1:1。回答下列问题:(1)鹦鹉毛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 定律。该实例体现了基因表达产物和性状的关系是 。(2)鹦鹉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有 条Z染色体。杂交实验一中,F1雌性鹦鹉的基因型是 ,F1雌雄鹦鹉随机交配,F2的表型及比例为 (不考虑性别)。(3)杂交实验二中,F1雌雄鹦鹉随机交配,F2中绿色雄性鹦鹉的基因型共有 种。欲判断F2中某只绿色雄性鹦鹉的基因型,可让其与多只 (填表型)杂交,若后代只出现绿色和黄色鹦鹉,则可判断其基因型为 。(4)控制鹦鹉羽毛有条纹(D)和无条纹(d)的基因位于另一对常染色体上。两只纯合鹦鹉杂交,F1全部表现为黄色条纹,F₁雌雄鹦鹉随机交配,F2的表型及比例为黄色条纹:黄色无纹:白色条纹:白色无纹=7:1:3:1。推测F2出现该表型比可能是由于基因型为 的雄配子不育导致的。若要验证上述推测,可进行的杂交实验是 ,预测该杂交实验的结果为 。【答案】(1) (分离和)自由组合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 1或2 BbZaW 绿色鹦鹉:黄色鹦鹉:蓝色鹦鹉:白色鹦鹉=3:3:1:1(3) 4 白色(雌性)鹦鹉 BBZAZa(4) Bd 让F1中雄性鹦鹉测交(或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子代中没有黄色无纹鹦鹉出现【分析】据图可知,基因A可控制酶1的合成,从而使白色物质变为蓝色,基因B可控制酶2的合成,从而使白色物质变为黄色,若蓝色物质和黄色物质同时存在,则为绿色。因此,若鹦鹉体内同时含有A和B基因,毛色为绿色;若鹦鹉体内含A基因,但不含B基因,毛色为蓝色;若鹦鹉体内含B基因,但不含A基因,毛色为黄色。根据杂交实验一和二可判断,A和a基因在Z染色体上,B和b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详解】(1)据题意分析可知,鹦鹉毛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鹦鹉毛色体现了基因表达产物和性状的关系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鹦鹉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有1(减数分裂Ⅱ前、中期)或2(减数分裂Ⅱ后、末期)条Z染色体。杂交实验一中,F1雌性鹦鹉的基因型是BbZaW,F1雄性鹦鹉的基因型是BbZAZa。F1雌雄鹦鹉随机交配,得到F2的表型及比例为绿色(B_ZA_):黄色(B_Za):蓝色(b_ZA_):白色(bbZa_)=3:3:1:1。(3)杂交实验二中,F1雌雄鹦鹉的基因型分别是BbZAW和BbZAZa,其随机交配得到的F2中,绿色雄性鹦鹉(B_ZAZ_)的基因型共有4种。欲判断F2中某只绿色雄性鹦鹉的基因型,可让其与多只白色雌性鹦鹉(bbZaW)杂交,若后代只出现绿色和黄色鹦鹉,则可判断其基因型为BBZAZa。(4)两只纯合鹦鹉杂交,F1全部表现为黄色条纹,F1雌雄鹦鹉随机交配,F2的表型及比例为黄色条纹:黄色无纹:白色条纹:白色无纹=7:1:3:1,符合9:3:3:1的变式,所以F1的基因型是BbDd,推测1F2出现该表型比可能是由于基因型为Bd的雄配子不育导致的。若要验证上述推测,可让F1中雄性鹦鹉测交,若子代中无黄色无纹鹦鹉出现,则说明该推测正确。12.家蚕(ZW 型)中有丰富的突变体。野生型蚕体壁不透明呈白色,野生型蚕经不同的突变能形成不同品系的体壁透明的油蚕。家蚕中还存在一种温敏突变体,1~4龄在23℃以下饲养全部死亡,在25℃以上饲养能正常存活和繁育后代。为研究相关基因的位置关系,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亲本A 和B的油蚕突变基因分别用oc1 和oc2 表示,温敏突变基因用nl表示,野生型基因用“+”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控制温度敏感的基因nl位于 染色体上,oc2位于 染色体上。oc1 与 nl的位置关系为 。(2)请在答题纸相应位置画出杂交组合一、二F1雄性家蚕的突变型基因与野生型基因的相对位置 。(3)在26℃环境中,杂交组合一 F2中野生型雌雄相互交配,产生的F3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油蚕占 。(4)杂交组合二F2中野生型的基因型有 种,野生型雌雄相互交配,后代1~3龄在26℃环境中饲养,油蚕的占比为 ;转至23℃环境中饲养一段时间,存活油蚕中纯合子占 。【答案】(1) 常 Z(或Z、W)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2)  (3) 5/9 1/9(4) 6 1/8 1/2【分析】由组合一亲本:温敏与野生型的后代F1全为野生(非温敏),F1雌雄交配产生的F2:雌性(非温敏:温敏=3:1),雄性(非温敏:温敏=3:1),雌雄表型相同,与性别无关,即控制温度敏感的基因nl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组合一的F1均为野生型(非温敏白蚕),F2中油蚕均为温敏型,白蚕均为非温敏型,所以oc1 与 nl的由位置关系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由组合二:亲本:油蚕B与野生型的后代F1全为野生型(白蚕),F1雌雄交配产生的F2:雌性(白蚕:油蚕=1:1),雄蚕(全为白蚕),雌雄表型与性别相关联,位于Z染色体上;【详解】(1)由组合一亲本:温敏与野生型的后代F1全为野生(非温敏),F1雌雄交配产生的F2:雌性(非温敏:温敏=3:1),雄性(非温敏:温敏=3:1),雌雄表型相同,与性别无关,即控制温度敏感的基因nl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组合一的F1均为野生型(非温敏白蚕),F2中油蚕均为温敏型,白蚕均为非温敏型,所以oc1 与 nl的位置关系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由组合二:亲本:油蚕B与野生型的后代F1全为野生型(白蚕),F1雌雄交配产生的F2:雌性(白蚕:油蚕=1:1),雄蚕(全为白蚕),雌雄表型与性别相关联,oc2位于Z染色体上;(2)由组合一可知:控制温度敏感的基因nl位于常染色体上,且oc1 与 nl的位置关系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由组合二可知:oc2位于Z染色体上;所以杂交组合一、二F1雄性家蚕的突变型基因与野生型基因的相对位置如下:  (3)F1基因型为+nlZ+Zoc2和+nlZ+W,所以F2野生型为雄性(1/3++,2/3+nl)(1/2Z+Zoc2,1/2Z+Z+),雌性(1/3++,2/3+nl)(Z+W),雌雄相互交配,能稳定遗传的占(1-2*2/3+*1/3nl)*1=5/9,油蚕占1/9。(4)F1基因型为+nlZ+Zoc2和+nlZ+W,所以F2野生型为雄性(1/3++,2/3+nl)(1/2Z+Zoc2,1/2Z+Z+),雌性(1/3++,2/3+n)(Z+W),所以F2野生型有6种基因型,雌雄相互交配,后代1~3龄在26℃环境中饲养,油蚕占比1/4Zoc2*1/2W=1/8;转至23℃环境中饲养一段时间,存活的油蚕全为Zoc2W,一半++,一半+nl。13.I某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用纯合猩红眼、驼胸雌性个体与纯合紫眼、野生胸雄性个体杂交,F1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全表现为野生眼、野生胸。F1雌雄个体杂交,F2的表型及个体数量(单位:只)如表所示。(1)昆虫眼色的遗传受2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的控制,其依据是 。已知基因A控制猩红眼,基因B控制紫眼,基因a与b编码的产物不能控制色素的合成,则针对眼色的遗传而言,F2中的猩红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 。(2)控制野生胸与驼胸的基因为D/d,控制眼色的基因中与D/d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是 。II果蝇的体色由多对基因控制,野生型果蝇为灰体。现有黄体、黑体和黑檀体三种体色的果蝇单基因突变体(只有一对基因与野生型果蝇不同,不考虑互换和其他突变)。为探究果蝇体色基因的位置及显隐性关系,进行了下列实验。(3)野生型果蝇产生三种体色的单基因突变体体现了基因突变的 (填“不定向性”或“随机性”)。(4)根据实验三不能确定黑檀体基因的位置,理由是 。若黑檀体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将实验三中的F1果蝇相互交配,则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答案】(1) F2中野生眼:猩红眼:紫眼:白眼≈9:3:3:1 bbXAY或bbXAYa(2)B/b(3)随机性(4) 无论黑檀体基因是否位于常染色体上,得到F1的表型均相同 灰体雌蝇:黄体雌蝇:黄体雄蝇:黑檀体雄蝇=1:1:1:1【分析】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决定生物某性状的基因若位于性染色体上,则该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作伴性遗传。【详解】(1)F2中野生眼:猩红眼:紫眼:白眼=455:146:150:50≈9:3:3:1,说明昆虫眼色受2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且基因之间存在基因互作。(2)据“基因A控制猩红眼,基因B控制紫眼,基因a与b编码的产物不能控制色素的合成”可知,含A与B的个体表现为野生眼,含A不含B的个体表现为猩红眼,含B不含A的个体表现为紫眼,不含显性基因的个体表现为白眼。F2中雌雄个体的眼色有差异,说明存在伴性遗传,但2对等位基因又是独立遗传的,因此,1对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另1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A/a位于性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为XAXAbb、XaYBB(或XaYaBB),F1个体基因型为XAXaBb、XAYBb(或XAYaBb),F2中会出现XaYBB(或XaYaBB)、XaYBb(或XaYaBb)(紫眼雄性)与XaYbb(或XaYabb)(白眼雄性),这与实验结果相符;若B/b位于性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或aaXbYB),F1个体基因型为AaXBXb、AaXbY(或AaXbYB),F2中会出现aaXbXb(紫眼雌性)与aaXBXb(白眼雌性),这与实验结果不相符。所以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是A/a,F2中的猩红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bbXAY或bbXAYa。(3)果蝇的体色由多对基因控制,题中显示黄体、黑体和黑檀体三种体色的果蝇均为单基因突变体,且为不同的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说明了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4)实验一、三的结果中雌雄表现不一致,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因而可推测该性状遗传表现为伴性遗传的特征,实验一符合雌隐×雄显→雌显、雄隐,据此可知,可知黄体对野生型灰体为隐性;实验三中亲代没有灰体,后代出现灰体,说明控制两种性状的基因为非等位基因,且黄体和黑檀体对灰体都是隐性;实验二中黑体(雌)×黑檀体(雄),F1果蝇均为灰体果蝇,说明控制两种性状的基因为非等位基因,且均为隐性,因此三种突变性状表现为隐性性状的为黄体、黑檀体、黑体。 实验一的结果表现为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因而可推测该性状遗传表现为伴性遗传的特征,且灰体对黄体为显性,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实验三不能确定黑檀体基因的位置,因为无论黑檀体基因是否位于常染色体上,得到F1的表型均相同,即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或XAbXAb(黄体)、aaXBY或XaBY(黑檀体)。若控制黑檀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为XAbXAb(黄体)、XaBY(黑檀体),F1的基因型为XAbXaB、XAbY,二者相互交配产生F2的灰体雌蝇XAbXaB:黄体雌蝇XAbXAb:黄体雄蝇XAbY:黑檀体雄蝇XaBY=1:1:1:1。14.水稻(2n=24)的花比较小,为两性花。经研究发现:水稻的雄蕊是否可育由细胞核和细胞质基因共同决定。水稻细胞核中雄性可育、不育基因分别为R、r,细胞质中雄性可育、不育基因分别为N、S,只有基因型S(rr)表现为雄性不育,其余均为雄性可育,子代质基因均来自母本。袁隆平提出“三系法”杂交水稻系统,即通过培育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个纯合品系来培养杂交水稻,过程如下图所示。恢复系与不育系杂交产生的杂交种育性正常且具有杂种优势。回答下列问题:(1)水稻基因组计划需测定 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2)在培育杂交水稻时,选育雄性不育植株的目的是 。繁殖不育系时,不育系只能做 (填“父本”或“母本”)。(3)根据题干信息,水稻细胞中与育性相关的基因型有 种,保持系的基因型为 ,恢复系的基因型为 。不育系与恢复系间行种植并单行收获的原因是 。(4)在三系法杂交育种中,选育恢复系非常关键。研究人员发现几株性状优良、纯度高但不含R基因的水稻植株X,现利用基因工程的技术将两个R基因导入不同的植株X中来培育恢复系,为确定R基因导入的结果,研究人员的思路是将植株X作为亲本与不育系混合种植,单株收获不育系植株所结种子后,再种植并统计后代的育性情况及其数量比例,请依据上述思路完善结果分析:①若后代雄性不育植株:雄性可育植株=1:1,则说明两个R导入到植株X的一条染色体上。②若 ,则说明两个R导入到植株X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③若 ,则说明两个R导入到植株X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答案】(1)12(2) 省去人工去雄(降低人工成本) 母本(3) 6 N(rr) N(RR)或S(RR) 间行种植易于不育系与恢复系之间杂交,单行收获可以分别获得恢复系和杂交种(4) 后代植株均为雄性可育植株 后代雄性不育植株:雄性可育植株=1:3【分析】1、细胞质遗传又称为母系遗传,细胞质基因来自母本,细胞核基因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2、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详解】(1)水稻(2n=24)没有性染色体,需要测定一半染色体即12条染色体上的DNA的序列。(2)在培育杂交水稻时,为省去人工去雄(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种子质量),可选育雄性不育植株为母本。由于不育系 A的花粉不育,繁殖不育系时,不育系A只能作母本;(3)根据题干信息,水稻细胞中与育性相关的基因型有6种,分别为N(rr),N(RR)、N(Rr)、S(rr),S(RR)、S(Rr)。由题意可知,保持系能够保持不育系,其细胞质中含有可育的N基因,因此为N(rr);恢复系含有能恢复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的核基因恢复基因(R),其还能保持杂交优势,其一定为纯合子,因此其基因型为N(RR)或s(RR)。不育系与恢复系间行种植并单行收获是因为间行种植易于不育系与恢复系之间杂交,单行收获可以分别获得恢复系和杂交种。(4)②若两个R导入到保持系D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植株D产生配子为R,植株D作为亲本与不育系S(rr)混合种植,单株收获不育系植株所结种子的基因型为S(Rr),即后代植株均为雄性可育植株。③若两个R导入到保持系D的非同源染色体上,则植株D产生配子为RR:RO:OO=1:2:1,与植株D作为亲本与不育系S(rr)混合种植,单株收获不育系植株所结种子的基因型为S(RrRO):S(RrOO):S(OOrO)=1:2:1,即后代雄性不育植株:雄性可育植株=1:3。一、单选题1.(2023·浙江·高考真题)某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 XY型,其翅形长翅和残翅、眼色红眼和紫眼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基因不位于Y染色体。现用长翅紫眼和残翅红眼昆虫各1 只杂交获得F1,F1有长翅红眼、长翅紫眼、残翅红眼、残翅紫眼4 种表型,且比例相等。不考虑突变、互换和致死。下列关于该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F₁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可位于两对染色体B.若 F₁ 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不可都位于 X 染色体C.若F₁有两种表型为雌性,两种为雄性,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不可都位于常染色体D.若 有两种表型为雌性,两种为雄性,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不可位于一对染色体【答案】D【分析】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叫做伴性遗传。【详解】A、假设用A/a、B/b表示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若F1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或AaXBXb和aaXbY,这两种情况的杂交组合产生的F1均有长翅红眼、长翅紫眼、残翅红眼、残翅紫眼4种表型,且比例相等,A正确;B、若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则杂交的结果是:F1有两种表型为雌性、两种为雄性,或者只有两种表现型,两种表现型中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所以若F1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不可都位于X染色体,B正确;C、若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性状的表现与性别没有关联,F1每种表型都应该有雌雄个体,不可能出现F1有两种表型为雌性、两种为雄性的情况,所以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不可都位于常染色体上,C正确; D、假设用A/a、B/b表示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若F1有两种表型为雌性、两种为雄性,则亲本的基因型为XaBXab和XAbY符合F1有长翅红眼、长翅紫眼、残翅红眼、残翅紫眼4种表型,且比例相等的条件,D错误。故选D。2.(2022·河北·高考真题)研究者在培养野生型红眼果蝇时,发现一只眼色突变为奶油色的雄蝇。为研究该眼色遗传规律,将红眼雌蝇和奶油眼雄蝇杂交,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奶油眼色至少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B.F2红眼雌蝇的基因型共有6种C.F1红眼雌蝇和F2伊红眼雄蝇杂交,得到伊红眼雌蝇的概率为5/24D.F2雌蝇分别与F2的三种眼色雄蝇杂交,均能得到奶油眼雌蝇【答案】D【分析】分析题意,果蝇的野生型表现为红眼,奶油色为突变雄蝇,将红眼雌蝇和奶油眼雄蝇杂交,子一代全为红眼,说明红眼为显性性状,子一代之间相互交配,子二代雌雄个体间存在性状差异,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与性别相关联;且子二代比例为8:4:3:1,和为16,说明眼色至少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详解】A、分析题意,子一代红眼果蝇相互交配,子二代的比例为8:4:3:1,是9:3:3:1的变形,说明奶油眼色至少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正确;B、根据F1互交所得F2中红眼雌:红眼雄:伊红眼雄:奶油眼雄=8:4:3:1可知,眼色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若果蝇眼色受两对基因控制,则一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设相关基因为A/ a 、 B/b,根据F2的性状分离比可知, F1红眼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Y,而F2中红眼雌蝇占8/16 ,红眼雄蝇占4/16,伊红眼雄蝇占3/16 ,奶油眼雄蝇占1/16,可知F2中红眼雌蝇的基因型为A_XBX﹣、aaXBX-,红眼雄蝇的基因型为A_XBY 、aaXBY,伊红眼雄蝇的基因型为A_XbY ,奶油眼雄蝇的基因型为aaXbY,则F1红眼雌蝇的基因型共有2×2+2=6种,B正确;C、F1红眼雌蝇( AaXB Xb)与F2伊红眼雄蝇(1/3AAXbY 、2/3AaXbY)杂交,得到伊红眼雌蝇(A_XbXb)的概率为1/3 × 1/4 +2/3 × 3/4 ×1/4 = 5/24,C正确;D、若F2雌蝇的基因型为AAXBXB,则其与F2的三种眼色雄蝇杂交都不能得到奶油眼雌蝇,D错误。故选D。3.(2022·全国·高考真题)依据鸡的某些遗传性状可以在早期区分雌雄,提高养鸡场的经济效益。已知鸡的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芦花鸡和非芦花鸡进行杂交,正交子代中芦花鸡和非芦花鸡数目相同,反交子代均为芦花鸡。下列分析及推断错误的是(  )A.正交亲本中雌鸡为芦花鸡,雄鸡为非芦花鸡B.正交子代和反交子代中的芦花雄鸡均为杂合体C.反交子代芦花鸡相互交配,所产雌鸡均为芦花鸡D.仅根据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即可区分正交子代性别【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正交子代中芦花鸡和非芦花鸡数目相同,反交子代均为芦花鸡,说明控制鸡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且芦花为显性。设基因A/a控制芦花非芦花。【详解】A、设基因A/a控制芦花和非芦花性状,根据题意可知,正交为ZaZa(非芦花雄鸡)×ZAW(芦花雌鸡),子代为ZAZa、ZaW,且芦花鸡和非芦花鸡数目相同,反交为ZAZA×ZaW,子代为ZAZa、ZAW,且全为芦花鸡,A正确;B、正交子代中芦花雄鸡为ZAZa(杂合子),反交子代中芦花雄鸡为ZAZa(杂合子),B正确;C、反交子代芦花鸡相互交配,即ZAZa×ZAW,所产雌鸡ZAW、ZaW(非芦花),C错误;D、正交子代为ZAZa(芦花雄鸡)、ZaW(非芦花雌鸡),D正确。故选C。4.(2021·福建·高考真题)一位患有单基因显性遗传病的妇女(其父亲与丈夫表现型正常)想生育一个健康的孩子。医生建议对极体进行基因分析,筛选出不含该致病基因的卵细胞,采用试管婴儿技术辅助生育后代,技术流程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判断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可选择极体1或极体2用于基因分析C.自然生育患该病子女的概率是25%D.在获能溶液中精子入卵的时期是③【答案】B【分析】1、一位患有单基因显性遗传病的妇女,进行基因分析可筛选出不含该致病基因的卵细胞,说明该患病妇女为杂合子。2、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三个第二极体和一个卵细胞,极体最终退化消失。3、通常说的“卵子”指次级卵母细胞,精卵结合指的是成熟的精子与次级卵母细胞识别,在入卵的同时,次级卵母细胞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卵细胞,最后完成精核与卵核的融合。【详解】A、由题意可知,患病妇女为杂合子,该显性致病基因可以常染色体上,也可以位于X染色体上,A错误;B、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其上基因也随之分离,最终产生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第一极体,二者基因互补,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其上基因也随之分离,最终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一个第二极体,二者基因相同,且卵细胞可用于受精,而极体最后退化消失,因此可选择极体1或极体2用于基因分析,B正确;C、若显性致病基因用A表示,位于常染色体,则患病妇女基因型为Aa,丈夫正常,基因型为aa,自然生育患该病子女(Aa)的概率是1/2,若显性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患病妇女基因型为XAXa,丈夫的基因型为XaY,自然生育患该病子女(XAXa,XAY)的概率是1/4+1/4=1/2,C错误;D、在获能溶液中精子入卵(次级卵母细胞)的时期是②,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5.(2021·江苏·高考真题)以下两对基因与果蝇眼色有关。眼色色素产生必需有显性基因A,aa时眼色白色;B存在时眼色为紫色,bb时眼色为红色。2个纯系果蝇杂交结果如下图,请据图回答下问题。(1)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实验材料,摩尔根等利用一个特殊眼色基因突变体开展研究,把基因传递模式与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分配行为联系起来,证明了 。(2)A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B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若要进一步验证这个推论,可在2个纯系中选用表现型为 的果蝇个体进行杂交。(3)上图F1中紫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F2中紫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 种.(4)若亲代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偶尔发生X染色体不分离而产生异常卵,这种不分离可能发生的时期有 ,该异常卵与正常精子受精后,可能产生的合子主要类型有 .(5)若F2中果蝇单对杂交实验中出现了一对果蝇的杂交后代雌雄比例为2:1,由此推测该对果蝇的 性个体可能携带隐性致死基因;若继续对其后代进行杂交,后代雌雄比为 时,可进一步验证这个假设。【答案】(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2) 常 X 红眼雌性和白眼雄性(3) AaXBXb 4(4)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AaXBXBXb、AaXbO、AaXBXBY、AaYO。(5) 雌 4:3【分析】分析题意:由F2红眼性状只在雄果蝇出现可知,红眼性状与性别有关,说明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F2雌雄果蝇均出现白眼和紫眼,说明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两对基因自由组合。据题意:眼色色素产生必需有显性基因A,aa时眼色白色;B存在时眼色为紫色,bb时眼色为红色。则P纯系白眼雌×红眼雄(AAXbY),F1全为紫眼(A-XBX-、A-XBY),说明P纯系白眼雌为aaXBXB。由此可知,F1为AaXBXb(紫眼雌)、AaXBY(紫眼雄)。【详解】(1)摩尔根等利用一个特殊眼色基因突变体开展研究,把基因传递模式与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分配行为联系起来,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2)据分析可知,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要进一步验证这个推论,可在2个纯系中选用红眼雌果蝇(AAXbXb)和白眼雄果蝇(aaXBY)杂交,子代为AaXBXb(紫眼雌性)、AaXbY(红眼雄性),即可证明。(3)据分析可知,F1中紫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F1中紫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杂交后,F2中紫眼雌果蝇的基因型A-XBX-,有2×2=4种。(4)P纯系白眼雌为aaXBXB,若亲代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偶尔发生X染色体不分离而产生异常卵,这种不分离可能发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产生的异常卵细胞基因型为aXBXB或a。P红眼雄(AAXbY)产生的精子为AXb和AY,该异常卵与正常精子受精后,可能产生的合子主要类型有AaXBXBXb、AaXbO、AaXBXBY、AaYO。(5)若F2中果蝇单对杂交实验中出现了一对果蝇的杂交后代雌雄比例为2:1,说明雄性个体有一半致死,雌性正常,致死效应与性别有关联,则可推测是b基因纯合致死,该对果蝇的雌性个体可能携带隐性致死基因,则该F2亲本为XBXb和XBY杂交,F3为:雌性1/2XBXB、1/2XBXb,雄性为XBY、XbY(致死)。若假设成立,继续对其后代进行杂交,后代为3XBXB、1XBXb、3XBY、1XbY(致死),雌雄比为4:3。【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伴性遗传等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根据子代的表现型推断亲代的基因型;掌握伴性遗传的特点,对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异常分离、基因隐性纯合致死是本题的难点和易错点。6.(2020·浙江·高考真题)某昆虫灰体和黑体、红眼和白眼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为研究其遗传机制,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见下表:注:F2由杂交Ⅱ中的F1随机交配产生回答下列问题:(1)从杂交Ⅰ的F1中选择红眼雌雄个体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红眼♀:白眼♂=1:1:1。该子代红眼与白眼的比例不为3:1的原因是 ,同时也可推知白眼由 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2)杂交Ⅱ中的雌性亲本基因型为 。若F2灰体红眼雌雄个体随机交配,产生的F3有 种表现型,F3中灰体红眼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3)从杂交Ⅱ的F2中选择合适个体,用简便方法验证杂交Ⅱ的F1中的灰体红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用遗传图解表示 。【答案】 红眼雌性个体中B基因纯合致死 X aaXBXb 6 16/27 【分析】某昆虫灰体和黑体(A、a)、红眼和白眼(B、b)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因此,不用考虑同源区段。从杂交Ⅱ的亲本为黑体♀和灰体♂,F1全为灰体,F2无论雌雄灰体:黑体=3:1,可知灰体为显性,且A、a位于常染色体(若位于X的非同源区段,则F1雄性全为黑体,不符合题意)。杂交Ⅱ的亲本为黑体♀(aa)和灰体♂(AA)。同理,根据组合Ⅱ的F2可知,雌性中红眼:白眼=4:3,雄性中红眼:白眼=1:3,可知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杂交Ⅱ的亲本为红眼♀和白眼♂,F1雄性中红眼:白眼=1:1,可知红眼为显性,且杂交Ⅱ的亲本为红眼♀(XBXb)和白眼♂(XbY)。【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红眼、白眼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杂交Ⅱ的亲本为红眼♀(XBXb)和白眼♂(XbY)。F1雌性为1/2XBXb、1/2XbXb,雌配子为1/4XB、3/4Xb,雄性为1/2XBY、1/2XbY,雄配子为1/4XB、1/4Xb、1/2Y,F2雌性中红眼:白眼=4:3,雄性中红眼:白眼=1:3,可知红眼中XBXB致死。因此杂交Ⅰ(XBXb、XbY)的F1中选择红眼雌雄(XBXb、XBY)交配,后代比例为红眼♀(XBXb):红眼♂(XBY):白眼♂(XbY)=1:1:1,红眼:白眼为2:1,不是3:1。(2)据分析可知,杂交Ⅱ的亲本为黑体红眼♀(aaXBXb)和灰体白眼♂(AAXbY),雌性亲本基因型为aaXBXb。若F2灰体红眼雌雄果蝇随机交配,随机交配的亲本为A_XBXb×A_XBY,A_中有1/3AA、2/3Aa,产生的F3表现型有2×3=6种。随机交配的母本为1/3AAXBXb、2/3AaXBXb,雌配子为2/6AXB、2/6AXb、1/6aXB、1/6aXb,随机交配的父本为1/3AAXBY、2/3AaXBY,雄配子为2/6AXB、1/6aXB、2/6AY、1/6aY,利用棋盘法计算,由于XBXB致死,因此F3中灰体红眼的比例为(4+2+4+2+2+2)/(6×6-4-2-2-1)=16/27。(3)用简便方法验证杂交Ⅱ的F1中的灰体红眼雌雄性个体(AaXBY)的基因型,通常采用将待测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即让F1与黑体白眼雌果蝇(aaXbXb)进行杂交。遗传图解的书写要注意:亲本的基因型及表现型、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配子及各种符号、子代表现型比例,注表现型中应有性别。正确的遗传图解书写如下。【点睛】本题的切入点是基因的位置判断,快速判断基因的位置能为解答本题赢取更多的时间,从杂交Ⅱ的F2的雌雄中红眼、白眼的比例不一致可以判断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结合F1黑体与灰体判断另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注意雌雄比例一致不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致死判断及概率计算。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做题中注意遗传规律的总结及概率计算方法的熟练应用。7.(2023·浙江·高考真题)某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野生型个体的翅形和眼色分别为直翅和红眼,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研究人员通过诱变育种获得了紫红眼突变体和卷翅突变体昆虫。为研究该昆虫翅形和眼色的遗传方式,研究人员利用紫红眼突变体卷翅突变体和野生型昆虫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见下表。表注:表中F1为1对亲本的杂交后代,F2为F1全部个体随机交配的后代;假定每只昆虫的生殖力相同。回答下列问题:(1)红眼基因突变为紫红眼基因属于 (填“显性”或“隐性”)突变。若要研究紫红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还需要对杂交组合 的各代昆虫进行 鉴定。鉴定后,若该杂交组合的F2表型及其比例为 ,则可判定紫红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2)根据杂交组合丙的F1表型比例分析,卷翅基因除了控制翅形性状外,还具有纯合 效应。(3)若让杂交组合丙的F1和杂交组合丁的F1全部个体混合,让其自由交配,理论上其子代(F2)表型及其比例为 。(4)又从野生型(灰体红眼)中诱变育种获得隐性纯合的黑体突变体,已知灰体对黑体完全显性,灰体(黑体)和红眼(紫红眼)分别由常染色体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欲探究灰体(黑体)基因和红眼(紫红眼)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有3种纯合品系昆虫:黑体突变体、紫红眼突变体和野生型。请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讨论。(说明:该昆虫雄性个体的同源染色体不会发生交换;每只昆虫的生殖力相同,且子代的存活率相同;实验的具体操作不作要求)①实验思路:第一步:选择 进行杂交获得F1, 。第二步:观察记录表型及个数,并做统计分析。②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讨论:Ⅰ:若统计后的表型及其比例为 ,则灰体(黑体)基因和红眼(紫红眼)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Ⅱ:若统计后的表型及其比例为 ,则灰体(黑体)基因和红眼(紫红眼)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答案】(1) 隐性 乙 性别 直翅红眼雌:直翅紫红眼雌:直翅红眼雄:直翅紫红眼雄=3:1:3:1(2)显性致死(3)卷翅红眼:直翅红眼=4:5(4) 黑体突变体和紫红眼突变体 F1随机交配得F2 灰体红眼:灰体紫红眼:黑体红眼:黑体紫红眼=9:3:3:1 灰体红眼:灰体紫红眼:黑体红眼=2:1:1【分析】据杂交组合乙分析可得红眼为显性,紫红眼为隐性;据杂交组合丙分析可得卷翅为显性,直翅为隐性。【详解】(1)杂交组合乙分析:紫红眼突变体与野生型交配,F1全为红眼,F2红眼:紫红眼=3:1,可得红眼为显性,紫红眼为隐性,因此红眼基因突变为紫红眼基因属于隐性突变;若要研究紫红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还需要对杂交组合乙的各代昆虫进行性别鉴定;若该杂交组合的F2表型及其比例为直翅红眼雌:直翅紫红眼雌:直翅红眼雄:直翅紫红眼雄=3:1:3:1,子代表型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与性别无关,则可判定紫红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2)根据杂交组合丙的F1表型比例分析,卷翅:直翅=2:1,不为基因分离定律的分离比3:1,因此卷翅基因具有纯合显性致死效应。(3)由于卷翅基因具有纯合显性致死效应,设其基因用A表示,丙、丁两组的F1均为红眼,只看卷翅和直翅这对性状,则杂交组合丙的F1的卷翅Aa:直翅aa=2:1,即2Aa、1aa,杂交组合丁的F1卷翅Aa:直翅aa=1:1,即2Aa、2aa(考虑个体繁殖率相同),丙、丁两组的F1全部个体混合,则Aa为4/7、aa3/7,自由交配,则A的配子为2/7,a=5/7,则Aa:aa=(2×2/7×5/7):(5/7×5/7)=4:5,即理论上其子代F2中表型及其比例为卷翅红眼:直翅红眼=4:5。(4)实验思路:选择黑体突变体和紫红眼突变体进行杂交获得F1,F1随机交配得F2,观察F2表型及个数。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讨论:若统计后的F2表型及其比例为灰体红眼:灰体紫红眼:黑体红眼:黑体紫红眼=9:3:3:1,则灰体(黑体)基因和红眼(紫红眼)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统计后的表型及其比例为灰体红眼:灰体紫红眼:黑体红眼=2:1:1,则灰体(黑体)基因和红眼(紫红眼)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8.(2022·海南·高考真题)家蚕是二倍体生物(2n=56),雌、雄个体性染色体组成分别是ZW、ZZ。某研究所在野生家蚕资源调查中发现了一些隐性纯合突变体。这些突变体的表型、基因及基因所在染色体见表。回答下列问题。(1)幼蚕巧克力色的控制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该性状的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称为 。(2)表中所列的基因,不能与b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的是 。(3)正常情况下,雌家蚕的1个染色体组含有 条染色体,雌家蚕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的细胞含有 条W染色体。(4)幼蚕不抗浓核病(D)对抗浓核病(d)为显性,黑色(E)对巧克力色(e)为显性。为鉴定一只不抗浓核病黑色雄性幼蚕的基因型,某同学将其饲养至成虫后,与若干只基因型为ddZeW的雌蚕成虫交配,产生的F1幼蚕全部为黑色,且不抗浓核病与抗浓核病个体的比例为1:1,则该雄性幼蚕的基因型是 。(5)家蚕的成虫称为家蚕蛾,已知家蚕蛾有鳞毛和无鳞毛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纯合的有鳞毛和无鳞毛的家蚕蛾雌、雄个体若干只,设计实验探究控制有鳞毛和无鳞毛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Z染色体上(不考虑Z、W同源区段),并判断有鳞毛和无鳞毛的显隐性。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答案】(1)伴性遗传(2)a(3) 28 0或2(4)DdZEZE(5)实验思路:让纯合的有鳞毛和无鳞毛的家蚕蛾雌、雄个体进行正反交实验,得到F1,观察并统计F1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预期结果及结论:若正反结果只出现一种性状,则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且控制有鳞毛和无鳞毛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正反交结果不同,则控制有鳞毛和无鳞毛的基因是位于Z染色体上,且F1中雄性个体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分析】1、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作伴性遗传。2、性别决定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性别决定的方式常见的有XY型和ZW型两种。【详解】(1)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作伴性遗传。(2)a与b基因都位于12号染色体上,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的基因不能发生自由组合。(3)家蚕是二倍体生物(2n=56),正常情况下,雌家蚕的1个染色体组含有28条染色体,减数分裂Ⅱ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含有W染色体的条数为0或2。(4)该只不抗浓核病黑色雄性幼蚕与若干只基因型为ddZeW的雌蚕成虫交配,产生的F1幼蚕全部为黑色,说明该雄性关于该性状的基因型为ZEZE。且F1中不抗浓核病与抗浓核病个体的比例为1:1,说明该雄性关于该性状的基因型为Dd,综上分析雄性幼蚕的基因型是DdZEZE。(5)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控制有鳞毛和无鳞毛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Z染色体上(不考虑Z、W同源区段),但由于不知道显隐关系,可以利用正反交实验来探究。实验思路:让纯合的有鳞毛和无鳞毛的家蚕蛾雌、雄个体进行正反交实验,得到F1,观察并统计F1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假设相关基因为A和a)。预期结果及结论:若控制有鳞毛和无鳞毛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正反交分别为AA×aa、aa×AA,其子一代基因型都为Aa,只出现一种性状,且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若有鳞毛和无鳞毛的基因是位于Z染色体上,正反交分别为ZAZA×ZaW(后代雌雄全为显性性状)、ZaZa×ZAW(后代雄全为显性性状,雌性全为隐性性状),则正反交结果不同,且F1中雄性个体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9.(2022·浙江·高考真题)某种昆虫野生型为黑体圆翅,现有3个纯合突变品系,分别为黑体锯翅、灰体圆翅和黄体圆翅。其中体色由复等位基因A1/A2/A3控制,翅形由等位基因B/b控制。为研究突变及其遗传机理,用纯合突变品系和野生型进行了基因测序与杂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测序结果表明,3个突变品系与野生型相比,均只有1个基因位点发生了突变,并且与野生型对应的基因相比,基因长度相等。因此,其基因突变最可能是由基因中碱基对发生 导致。(2)研究体色遗传机制的杂交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1注:表中亲代所有个体均为圆翅纯合子。根据实验结果推测,控制体色的基因A1(黑体)、A2(灰体)和A3(黄体)的显隐性关系为 (显性对隐性用“>”表示),体色基因的遗传遵循 定律。(3)研究体色与翅形遗传关系的杂交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表2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锯翅性状的遗传方式是 ,判断的依据是 。(4)若选择杂交Ⅲ的F2中所有灰体圆翅雄虫和杂交Ⅴ的F2中所有灰体圆翅雌虫随机交配,理论上子代表现型有 种,其中所占比例为2/9的表现型有哪几种? 。(5)用遗传图解表示黑体锯翅雌虫与杂交Ⅲ的F1中灰体圆翅雄虫的杂交过程。【答案】(1)替换(2) A2>A3>A1 分离(3)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杂交V的母本为锯翅,父本为圆翅,F1的雌虫全为圆翅,雄虫全为锯翅(4) 6 灰体圆翅雄虫和灰体锯翅雄虫(5)【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控制体色的A1/ A2/ A3是复等位基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并且由表1的F1和F2雌雄个体表现型一致,可知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只看翅型,从表2的组合V,F1的雌虫全为圆翅,雄虫全为锯翅,性状与性别相关联,可知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控制体色和控制翅型的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详解】(1)由题干信息可知,突变的基因 “与野生型对应的基因相比长度相等”,基因突变有碱基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三种类型,突变后基因长度相等,可判定是碱基的替换导致。(2)由杂交组合Ⅰ的F1可知,黄体(A3)对黑体(A1)为显性;由杂交组合Ⅱ可知,灰体(A2)对黑体(A1)为显性,由杂交组合Ⅲ可知,灰体(A2)对黄体(A3)为显性,所以三者的显隐性关系为黄体对黑体为显性,灰体对黄体对黑体为显性,即A2>A3>A1,由题意可知三个体色基因为复等位基因,根据等位基因概念“位于同源染色体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可知,体色基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3)分析杂交组合V,母本为锯翅,父本为圆翅,F1的雌虫全为圆翅,雄虫全为锯翅,性状与性别相关联,可知控制锯翅的基因是隐性基因,并且在X染色体上,所以锯翅性状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4)表1中亲代所有个体均为圆翅纯合子,杂交组合Ⅲ的亲本为灰体(基因型A2A2)和黄体(基因型A3A3),F1的灰体基因型为A2A3,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子代基因型是A2A2(灰体):A2A3(灰体):A3A3(黄体)=1:2:1,所以杂交组合Ⅲ中F2的灰体圆翅雄虫基因型为1/3 A2A2XBY和2/3 A2A3XBY;杂交组合Ⅴ中,只看体色这对相对性状,因为F1只有一种表现型,故亲本为A1A1 A2A2,F1基因型为A1A2,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基因型为A1A1(黑体):A1A2(灰体):A2A2(灰体)=1:2:1;只看杂交组合Ⅴ中关于翅型的性状,亲本为XbXbXBY,F1基因型为XBXb,XbY,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的圆翅雌虫的基因型为XBXb,所以杂交组合Ⅴ的F2的灰体圆翅雌虫基因型为1/3 A2A2XBXb,2/3 A1A2 XBXb。控制体色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可先按分离定律分别计算,再相乘,所以杂交组合Ⅲ中F2的灰体圆翅雄虫和杂交组合Ⅴ的F2的灰体圆翅雌虫随机交配,只看体色,A2A2、A2A3和A2A2、 A1A2随机交配,雄配子是1/3A3、2/3A2,雌配子是1/3A1、2/3A2,子代基因型为4/9 A2A2(灰体)、2/9 A2A3(灰体)、2/9 A1A2(灰体)、1/9 A1A3(黄体),可以出现灰体(占8/9)和黄体(占1/9)2种体色;只看翅型,XBY与XBXb杂交,子代基因型为1/4XBXB、1/4XBXb、1/4XBY、1/4XbY,雌性只有圆翅1种表现型,雄性有圆翅和锯翅2种表现型,所以子代的表现型共有2×3=6种。根据前面所计算的子代表现型,2/9=8/9(灰体)×1/4(圆翅雄虫或锯翅雄虫),故所占比例为2/9的表现型有灰体圆翅雄虫和灰体锯翅雄虫。(5)黑体锯翅雌虫的基因型为A1A1XbXb,由(4)解析可知,杂交组合Ⅲ的F1灰体雄虫基因型为A2A3,所以灰体圆翅雄虫的基因型为A2A3XBY,二者杂交的遗传图解如下:10.(2022·广东·高考真题)《诗经》以“蚕月条桑”描绘了古人种桑养蚕的劳动画面,《天工开物》中“今寒家有将早雄配晚雌者,幻出嘉种”,表明我国劳动人民早已拥有利用杂交手段培有蚕种的智慧,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蚕桑的遗传育种,更为这历史悠久的产业增添了新的活力。回答下列问题:(1)自然条件下蚕采食桑叶时,桑叶会合成蛋白醇抑制剂以抵御蚕的采食,蚕则分泌更多的蛋白酶以拮抗抑制剂的作用。桑与蚕相互作用并不断演化的过程称为 。(2)家蚕的虎斑对非虎斑、黄茧对白茧、敏感对抗软化病为显性,三对性状均受常染色体上的单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现有上述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亲本杂交,F1中虎斑、白茧、抗软化病的家蚕比例是 ;若上述杂交亲本有8对,每只雌蚕平均产卵400枚,理论上可获得 只虎斑、白茧、抗软化病的纯合家蚕,用于留种。(3)研究小组了解到:①雄蚕产丝量高于雌蚕;②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③卵壳的黑色(B)和白色(b)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控制;④黑壳卵经射线照射后携带B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可转移到其他染色体上且能正常表达。为达到基于卵壳颜色实现持续分离雌雄,满足大规模生产对雄蚕需求的目的,该小组设计了一个诱变育种的方案。下图为方案实施流程及得到的部分结果。统计多组实验结果后,发现大多数组别家蚕的性别比例与I组相近,有两组(Ⅱ、Ⅲ)的性别比例非常特殊。综合以上信息进行分析:①Ⅰ组所得雌蚕的B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②将Ⅱ组所得雌蚕与白壳卵雄蚕(bb)杂交,子代中雌蚕的基因型是 (如存在基因缺失,亦用b表示)。这种杂交模式可持续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其优势是可在卵期通过卵壳颜色筛选即可达到分离雌雄的目的。③尽管Ⅲ组所得黑壳卵全部发育成雄蚕,但其后代仍无法实现持续分离雌雄,不能满足生产需求,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协同进化(2) 3/64 50(3) 常 bbZWB Ⅲ组所得黑壳卵雄蚕为杂合子,与白壳卵雌蚕杂交,后代的黑壳卵和白壳卵中均既有雌性又有雄性,无法通过卵壳颜色区分性别【分析】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雌蚕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雄蚕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详解】(1)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协同进化。(2)由题意可知,三对性状均受常染色体上的单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即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将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亲本杂交,可先将三对基因分别按照分离定律计算,再将结果相乘,即F1各对性状中,虎斑个体占3/4,白茧个体占1/4,抗软化病个体占1/4,相乘后F1中虎斑、白茧、抗软化病的家蚕比例是3/4×1/4×1/4=3/64。若上述杂交亲本有8对,每只雌蚕平均产卵400枚,总产卵数为8×400=3200枚,其中虎斑、白茧、抗软化病的纯合家蚕占1/4×1/4×1/4=1/64,即3200×1/64=50只。(3)分析题意和图示方案可知,黑卵壳经射线照射后,携带B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转移到其他染色体上且能正常表达,转移情况可分为三种,即携带B基因的染色体片段未转移或转移到常染色体上、转移到Z染色体上或转移到W染色体上。将诱变孵化后挑选的雌蚕作为亲本与雄蚕(bb)杂交,统计子代的黑卵壳孵化后雌雄家蚕的数目,结合图中的三组结果分析,Ⅰ组黑卵壳家蚕中雌雄比例接近1:1,说明该性状与性别无关,即携带B基因的染色体片段未转移或转移到了常染色体上;Ⅱ组黑卵壳家蚕全为雌性,说明携带B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转移到了W染色体上;Ⅲ组黑卵壳家蚕全为雄性,说明携带B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转移到了Z染色体上。①由以上分析可知,Ⅰ组携带B基因的染色体片段未转移或转移到了常染色体上,即所得雌蚕的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②由题意可知,如存在基因缺失,亦用b表示。Ⅱ组携带B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转移到了W染色体上,亲本雌蚕的基因型为bbZWB,与白卵壳雄蚕bbZZ杂交,子代雌蚕的基因型为bbZWB(黑卵壳),雄蚕的基因型为bbZZ(白卵壳),可以通过卵壳颜色区分子代性别。将子代黑卵壳雌蚕继续杂交,后代类型保持不变,故这种杂交模式可持续应用于生产实践中。③由题意分析可知,如存在基因缺失,亦用b表示。Ⅲ组携带B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转移到了Z染色体上,亲本雌蚕的基因型为bbZBW,与白卵壳雄蚕bbZZ杂交,子代雌蚕的基因型为bbZW(白卵壳),雄蚕的基因型为bbZBZ(黑卵壳)。再将黑壳卵雄蚕(bbZBZ)与白壳卵雌蚕(bbZW)杂交,子代为bbZBZ、bbZZ、bbZBW、bbZW,其后代的黑壳卵和白壳卵中均既有雌性又有雄性,无法通过卵壳颜色区分性别,故不能满足生产需求。 目录01 模拟基础练【题型一】基因位置的判断 【题型二】遗传综合实验分析02 重难创新练03 真题实战练杂交组合父本母本F1一白色绿色绿色二白色白色白色三绿色绿色绿色四绿色白色白色F1长肢红眼长肢白眼短肢红眼短肢白眼雌蝇/只760750雄蝇/只37383839组合亲本F1表型F2表型及比例一温敏油蚕A(♀)×野生型(♂)野生型(♀♂)野生型♀:野生型♂:温敏油蚕♀:温敏油蚕δ=3:3:1:1二温敏油蚕B(♀)×野生型(♂)野生型(♀♂)野生型♀:非温敏油蚕♀:温敏白蚕♀:温敏油蚕♀:野生型♂:温敏白蚕♂=  3:3:1:1:6:2性状野生眼野生胸野生眼驼胸猩红眼野生胸猩红眼驼胸紫眼野生胸紫眼驼胸白眼野生胸白眼驼胸F2雌性个体2831920780000F2雄性个体1458939139111040亲本F1的表型实验一黄体(雌)×野生型(雄)雌性均为灰体,雄性均为黄体实验二黑体(雌)×黑檀体(雄)均为灰体实验三黄体(雌)×黑檀体(雄)雌性均为灰体,雄性均为黄体杂交编号及亲体子代表现型及比例Ⅰ(红眼♀×白眼♂)F11红眼♂:1红眼♀:1白眼♂:1白眼♀Ⅱ(黑体红眼♀×灰体白眼♂)F11灰体红眼♂:1灰体红眼♀:1灰体白眼♂:1灰体白眼♀F26灰体红眼♂:12灰体红眼♀:18灰体白眼♂:9灰体白眼♀:2黑体红眼♂:4黑体红眼♀:6黑体白眼♂:3黑体白眼♀杂交组合PF1F2甲紫红眼突变体、紫红眼突变体直翅紫红眼直翅紫红眼乙紫红眼突变体、野生型直翅红眼直翅红眼:直翅紫红眼=3:1丙卷翅突变体、卷翅突变体卷翅红眼:直翅红眼=2:1卷翅红眼:直翅红眼=1:1丁卷翅突变体、野生型卷翅红眼:直翅红眼=1:1卷翅红眼:直翅红眼=2:3突变体表型基因基因所在染色体第二隐性灰卵a12号第二多星纹b12号抗浓核病d15号幼蚕巧克力色eZ杂交组合PF1F2♀♂♀♂♀♂Ⅰ黑体黄体黄体黄体3黄体:1黑体3黄体:1黑体Ⅱ灰体黑体灰体灰体3灰体:1黑体3灰体:1黑体Ⅲ灰体黄体灰体灰体3灰体:1黄体3灰体:1黄体杂交组合PF1F2♀♂♀♂♀♂Ⅳ灰体圆翅黑体锯翅灰体圆翅灰体圆翅6灰体圆翅:2黑体圆翅3灰体圆翅:1黑体圆翅:3灰体锯翅:1黑体锯翅Ⅴ黑体锯翅灰体圆翅灰体圆翅灰体锯翅3灰体圆翅:1黑体圆翅:3灰体锯翅:1黑体锯翅3灰体圆翅:1黑体圆翅:3灰体锯翅:1黑体锯翅

    相关课件

    第18讲 遗传综合实验分析(课件)-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讲义+专练(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第18讲 遗传综合实验分析(课件)-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讲义+专练(新教材新高考),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情分析,知识构建,基因位置的判断,内容概览,实验方法,结果与结论,进行正交和反交实验,考点训练,杂交实验法,正反交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8讲 遗传综合实验分析(讲义)-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讲义+专练(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第18讲 遗传综合实验分析(讲义)-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讲义+专练(新教材新高考),文件包含第18讲遗传综合实验分析讲义原卷版docx、第18讲遗传综合实验分析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7讲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练习)-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讲义+专练(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第17讲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练习)-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讲义+专练(新教材新高考),文件包含第17讲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练习原卷版docx、第17讲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