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第1页
    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第2页
    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如图为用序号和箭头表示的从微观到宏观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比利时的维萨里揭示了人体在②水平的结构
    B. 一切生物都是由④及其产物所组成
    C. 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属于⑥代表的结构层次
    D. 一棵冷箭竹具有①②③④四个结构层次
    【答案】A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④细胞、③组织、②器官、①系统、个体、⑤种群、⑥群落、⑦生态系统和⑧生物圈。(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
    【详解】A、比利时科学家维萨里著《人体结构》,确立近代解剖学,揭示了人体在②器官水平的结构,A正确;
    B、④是细胞,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错误;
    C、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包括多种鱼,既不属于种群,也不属于群落,C错误;
    D、植物不具有①系统层次,D错误。
    故选A。
    2.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病毒通常是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构成的单细胞生物
    B. 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所以都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C. 衣藻细胞含有叶绿体和细胞壁,染色体中含有DNA
    D. 原核生物具有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答案】C
    【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但是它们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以及遗传物质DNA等结构。原核生物虽没有叶绿体和线粒体,但是少数生物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如蓝细菌。
    【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A错误;
    B、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但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这是因为原核细胞中含有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B错误;
    C、衣藻为真核生物,其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和细胞壁,染色体中含有DNA,染色体是真核细胞特有的结构,C正确;
    D、原核生物细胞中只有细胞膜这一种膜结构,因而不具有生物膜系统,D错误。
    故选C。
    3. 贝氏布拉藻是首个被发现能从空气中固氮的真核生物,它能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生长所需的化合物,这种固氮能力来源于其细胞中一种名为“硝基体”的特殊细胞器。下列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贝氏布拉藻固定的氮元素在细胞内可以参与合成核糖和蛋白质
    B. 贝氏布拉藻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共含有5种碱基
    C. 贝氏布拉藻和蓝细菌一样,都不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D 将“硝基体”转移到农作物中,能提高产量并减少化肥使用
    【答案】D
    【分析】真核生物: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有复杂的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能进行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含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是DNA。
    【详解】A、核糖的组成元素只有C、H、O,不含有N,A错误;
    B、贝氏布拉藻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B错误;
    C、贝氏布拉藻是真核生物,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C错误;
    D、将“硝基体”转移到农作物中,农作物也具有固氮能力,能提高产量并减少化肥使用,D正确。
    故选D。
    4. 2023年9月,遨游太空五个月的水稻种子和航天员精心种植的“太空菜园”搭乘神州十六号飞船返回地球。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太空菜园”中的蔬菜属于生命系统的种群层次
    B. 在太空中植物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物一般是蛋白质
    C. 水稻种子萌发时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低于休眠时
    D. 航天员在太空失重状态下钙易流失进而导致骨质疏松
    【答案】A
    【分析】细胞中无机盐的作用:①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亚铁离子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镁离子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②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钙离子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③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
    【详解】A、“太空菜园”中的蔬菜包含多个品种,蔬菜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种群层次,A错误;
    B、植物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植物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B正确;
    C、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所占比例增加。若细胞中结合水所占比例增大,有利于抵抗不良环境,据此推测,水稻种子萌发时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低于休眠时,C正确;
    D、骨骼的主要成分是钙,钙是构成人体骨骼的主要成分,航天员在失重状态下钙易流失导致骨质疏松,D正确。
    故选A。
    5. 细胞中含有多种多样的分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磷脂是各种生物膜的重要成分,也是细胞内重要的储能物质
    B. 无机盐参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也参与某些有机物的合成
    C. 糖类、蛋白质和DNA都是生物大分子,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
    D. DNA分子和RNA分子中都含有腺嘌呤、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
    【答案】B
    【详解】A、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所有细胞都有膜结构,故都含有磷脂,但磷脂不是储能物质,A错误;
    B、无机盐参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比如HCO3-),也参与某些有机物的合成(比如镁是合成叶绿素元素,铁是合成血红蛋白元素),B正确;
    C、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多糖属于生物大分子,单糖和二糖不是生物大分子,C错误;
    D、DNA分子含有腺嘌呤、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RNA分子中含有的五碳糖是核糖,D错误。
    故选B。
    6. 几丁质是由1000~3000个N-乙酰葡萄糖胺聚合而成,是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外骨骼中的一种多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昆虫外骨骼中提取到的几丁质和糖原的元素组成相同
    B. 几丁质能与重金属离子结合,因此可用于废水的处理
    C. 若干个相连的氮原子构成了生物大分子几丁质的基本骨架
    D. 脂肪、糖原和几丁质都可作为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答案】B
    【分析】几丁质的化学结构和植物纤维素非常相似,都是六碳糖的多聚体,分子量都在100万以上。几丁质的基本单位是N-乙酰葡萄糖胺,它是由1000~3000个乙酰葡萄糖胺聚合而成。
    【详解】A、几丁质由N-乙酰葡萄糖胺聚合而成,组成元素一定包括C、H、O、N,而糖原只有C、H、O,A错误;
    B、几丁质能与重金属离子结合,因此可用于废水的处理,B正确;
    C、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了生物大分子几丁质的基本骨架,C错误;
    D、几丁质属于结构物质,不是能源物质,D错误。
    故选B。
    7. 中国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被国际学术界认为是影响世界的重大颠覆性技术,这一成果于2021年9月24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工合成淀粉有利于解决粮食危机和缓解全球变暖
    B. 淀粉的单体是葡萄糖,其分子式可表示为(C12H22O6)n
    C. 淀粉经消化产生葡萄糖后才能被人体细胞吸收利用
    D. 植物细胞中合成淀粉的细胞器为叶绿体,内含叶绿素
    【答案】B
    【分析】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多糖[(C6H10O5)n]的形式存在,淀粉是最常见的多糖。
    【详解】A、若人工合成淀粉用于人和动物的食物,可以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有利于解决粮食危机和缓解全球变暖,A正确;
    B、淀粉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其分子式可表示为(C6H10O5)n,B错误;
    C、淀粉是多糖,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多糖不能直接被人体细胞消化利用,淀粉需要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后才能被人体细胞吸收利用,C正确;
    D、植物细胞中合成淀粉的细胞器为叶绿体,内含吸收光能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D正确。
    故选B。
    8. 根据所学知识,下列相关叙述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 某品牌鱼肝油富含维生素D,适量服用有助于婴幼儿骨骼健康发育
    B. 某品牌核酸保健品可补充某些特定的核酸,并增强基因的修复能力
    C. 某品牌口服液富含Ca、Fe等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D. 某品牌化妆品富含胶原蛋白,能迅速被皮肤直接吸收,并且具有美白作用
    【答案】A
    【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
    (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等。
    【详解】A、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的吸收,适量服用富含维生素D的鱼肝油可促进骨骼发育,A正确;
    B、核酸是大分子,需要经过消化变成小分子才能被吸收,因而不能增强基因的修复能力,B错误;
    C、Ca是大量元素,C错误;
    D、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化妆品中富含的胶原蛋白不能被皮肤直接吸收,且吸收后被合成自身蛋白质,D错误。
    故选A。
    9. 地衣由真菌菌丝包裹着绿藻或蓝细菌细胞构成,绿藻或蓝细菌进行光合作用为地衣制造有机养分,而菌丝则可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为绿藻或蓝细菌进行光合作用等提供物质,并使其保持一定的湿度。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真菌和蓝细菌的细胞中都有核糖体,遗传物质都是DNA
    B. 绿藻和蓝细菌都是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
    C. 真菌和绿藻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都是细胞核
    D. 组成地衣等细胞的细胞膜都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
    【答案】B
    【分析】真菌和绿藻都属于真核生物,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相比,原核生物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也无染色体等结构。
    【详解】A、真菌属于真核生物,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都有核糖体,都以DNA为遗传物质,A正确;
    B、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无叶绿体,其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细胞内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B错误;
    C、真菌和绿藻细胞都属于真核生物,真核生物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都是细胞核,C正确;
    D、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组成地衣等细胞的细胞膜都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D正确。
    故选B。
    10. 将台盼蓝染液注入健康家兔的血管,一段时间后,取不同器官制作切片观察,发现肝和淋巴结等被染成蓝色,而脑和骨骼肌等未被染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实验结果说明,不同器官中毛细血管通透性有差异
    B. 脑和骨骼肌等未被染色,是因为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
    C. 台盼蓝染液可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入肝、淋巴结细胞
    D. 靶向治疗时,需要考虑药物分子大小与毛细血管通透性
    【答案】C
    【分析】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了内环境;内环境中包含水、激素、神经递质、缓冲物质、小分子有机物、无机盐等成分;只存在于细胞内的成分不属于内环境,如呼吸酶和血红蛋白等,不能进入细胞的大分子不属于内环境,如纤维素等,消化酶不存在于内环境,细胞膜上的载体不属于内环境。
    【详解】A、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不同,导致物质进出细胞有差异,实验结果说明,不同器官中毛细血管通透性有差异,A正确;
    BC、有的器官可以被台盼蓝细胞染色,说明大分子物质可以进入组织液,而不能被台盼蓝染色的器官大分子不能进入组织液;脑和骨骼肌等未被染色,是因为台盼蓝染液未进入脑、骨骼肌细胞之间的组织液,且这些细胞的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台盼蓝不能进行活细胞中,而肝、淋巴结等被染成蓝色,说明台盼蓝染液进入了肝、淋巴结细胞之间的组织液,B正确、C错误;
    D、根据题目信息分析,只有小分子物质才能进入脑和骨骼肌,靶向治疗时,需要考虑药物分子大小与毛细血管通透性,D正确。
    故选C。
    11. 多细胞生物中各个细胞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细胞间能依靠细胞膜进行信息交流,这与细胞膜上有相应的结构或物质有关,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高等植物的细胞之间存在胞间连丝,相邻细胞的细胞膜彼此相连,携带信息的物质可以通过该“通道”进入另一细胞
    B. 有些细胞膜上携带着用于信息传递的信号分子,例如精子和卵细胞间的相互识别需要依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C. 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如胰岛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D. 依据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可知,磷脂双分子层是膜的基本支架,细胞间信息交流的结构基础就是磷脂双分子层
    【答案】D
    【分析】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方式主要有三种:(1)一些细胞(如分泌细胞)分泌一些物质如激素,通过血液的传递,运送到作用部位的细胞(靶细胞),被靶细胞的细胞膜上的受体(成分为糖蛋白)识别,引起靶细胞的生理反应;(2)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直接接触,通过糖蛋白识别,将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结合;(3)高等植物细胞间的识别主要通过细胞间的胞间连丝来实现。
    【详解】A、高等植物的胞间连丝既有信息交流作用,又有物质运输的功能,携带信息的物质可以通过该“通道”进入另一细胞,A正确;
    B、有些细胞膜上携带着用于信息传递的信号分子,例如精子和卵细胞间的相互识别信号分子,B正确;
    C、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如胰岛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可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C正确;
    D、依据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可知,细胞间信息交流的物质或结构基础是糖蛋白,D错误。
    故选D。
    12. 中心体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和周围物质构成。中心粒又称微管组织中心,许多微管都是从这里呈放射状伸向细胞质中的,能使细胞产生纤毛和鞭毛,调节细胞运动,也可把吸入细胞的灰尘和细菌等排出。下列关于中心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中心体是纤维素组成的管状结构,可以被蛋白酶水解
    B. 含有叶绿体的细胞均不含有中心体,如黑藻细胞
    C. 白细胞变形穿过血管壁吞噬病原体的运动与中心体有关
    D. 大肠杆菌菌毛和鞭毛的产生与中心体的活动有关
    【答案】C
    【分析】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详解】A、中心体是蛋白质组成的管状结构,A错误;
    B、含有叶绿体的低等植物细胞含有中心体,B错误;
    C、结合题干“中心粒又称微管组织中心,许多微管都是从这里呈放射状伸向细胞质中的,能使细胞产生纤毛和鞭毛,调节细胞运动”可知,白细胞变形穿过血管壁吞噬病原体的运动与中心体有关,C正确;
    D、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中心体,D错误。
    故选C。
    13.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是遗传物质DNA的主要分布场所。据图分析,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A. 图中1和5的连通,使细胞质和核内物质的联系更为紧密
    B. 图中2为核孔,可以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C. 若该细胞核内的4被破坏,该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
    D. 图中3控制细胞生命活动,因而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答案】D
    【分析】据图分析,图中1是内质网,2是细胞核的核孔,3是染色质,4是核仁、5是核膜。细胞核是遗传的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详解】A、图中1表示内质网,5表示核膜,内质网与核膜相连,使细胞质和核内物质的联系更为紧密,A正确;
    B、图中2为核孔,通过该结构可以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B正确;
    C、4是核仁,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而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因此若该细胞核内的4被破坏,该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C正确;
    D、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D错误。
    故选D。
    14. 用同一打孔器在一根白萝卜上打出若干萝卜条,切成相同长度,均分为三组,分别置于等体积的I、Ⅱ、Ⅲ三种溶液中一段时间,b点时将三组实验的萝卜条同时放回相应溶液的低浓度溶液中一段时间。实验期间持续观察萝卜条体积的变化,并计算相对体积,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萝卜条的体积变化是细胞发生失水和吸水的结果,原理是渗透作用
    B. 随着萝卜条体积减小的同时,萝卜细胞的原生质层逐渐与细胞壁分离
    C. 初始I溶液浓度小于Ⅱ溶液,I溶液和Ⅱ溶液中的溶质都能进入细胞
    D. b点时Ⅱ溶液的浓度约等于细胞液的浓度,Ⅲ溶液中的细胞已死亡
    【答案】C
    【分析】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吸水,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紧贴细胞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详解】A、萝卜条体积变化的原理是萝卜条细胞发生失水和吸水的结果,该过程的原理是渗透作用,A正确;
    B、随着萝卜条不断失水导致原生质体的体积减少,同时由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因而萝卜细胞的原生质层逐渐与细胞壁分离,B正确;
    C、由于Ⅰ溶液中萝卜条能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说明Ⅰ溶液的溶质能进入萝卜条细胞,而Ⅱ溶液中萝卜条能发生质壁分离但没有发生自动复原,因此说明Ⅱ溶液中的溶质不能进入萝卜条细胞,C错误;
    D、b点时Ⅱ溶液中的萝卜条达到渗透平衡,此时Ⅱ溶液的渗透压等于细胞液的渗透压(否则会失水或吸水),而Ⅲ溶液中的细胞由于大量失水而死亡,D正确。
    故选C。
    15. 甲、乙两种小分子物质的运输都与能量供应无关,且为不同的运输方式,其跨膜运输方式的运输速率与膜内外物质浓度差的关系如图1和图2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物质甲可以表示性激素,物质乙可以表示葡萄糖分子
    B. 水分子既可以按照物质甲方式运输,也可以按照物质乙方式运输
    C. 脂溶性小分子以物质甲的方式运输,其运输速率与浓度差呈正相关
    D. 物质乙运输过程都是通过载体蛋白发生可逆的构象变化实现的
    【答案】D
    【分析】据图可知:物质甲随着浓度差的增大,运输速率一直在增加,说明物质甲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物质乙在一定的浓度差范围内,随着浓度差的增大,运输速率增大,超过一定的浓度差,浓度差再增大,运输速率不发生改变,说明物质乙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
    【详解】A、物质甲随着浓度差的增大,运输速率一直在增加,说明物质甲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物质乙在一定的浓度差范围内,随着浓度差的增大,运输速率增大,超过一定的浓度差,浓度差再增大,运输速率不发生改变,说明物质乙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性激素的跨膜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可用甲表示,葡萄糖的跨膜运输方式也可能为协助扩散,可用乙表示,A正确;
    B、水分子既可以按照物质甲方式(自由扩散)运输,也可以通过水通道蛋白按照物质乙(协助扩散)方式运输,B正确;
    C、脂溶性小分子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其运输速率与浓度差呈正相关,C正确;
    D、物质乙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运输过程可能是通过载体蛋白发生可逆的构象变化实现的,也可能通过通道蛋白实现,D错误。
    故选D。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
    16. 下列是小丁同学在生活中看到几种状况和他做出的分析判断,其中不太恰当的是( )
    A. 池塘出现水华,他分析是因为水体富营养化,蓝细菌和绿藻等大量繁殖
    B. 足球运动员比赛时突然晕倒,他建议要及时静脉滴注葡萄糖生理盐水
    C. 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他认为是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糖分的结果
    D. 田间玉米叶片小且呈暗绿偏紫色,他建议管理人员可以施用一定的磷肥
    【答案】C
    【分析】自由扩散的特点:顺浓度梯度运输、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协助扩散的特点:顺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主动运输的特点: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消耗能量。
    【详解】A、水华是淡水中蓝细菌等大量繁殖引起,故池塘出现水华,是因为水体富营养化,蓝细菌和绿藻等大量繁殖,A正确;
    B、足球运动员比赛时突然晕倒,可能是活动量较大,出汗多,低血糖等引起,故建议要及时静脉滴注葡萄糖生理盐水,B正确;
    C、果脯在腌制时,细胞在高浓度的糖溶液中失水过多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糖分渗入导致果脯变甜,C错误;
    D、缺P时玉米植株矮小,叶片呈暗绿偏紫色,故田间玉米叶片小且呈暗绿偏紫色,他建议管理人员可以施用一定的磷肥,D正确。
    故选C。
    17. 硒代半胱氨酸是已发现的能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第21种氨基酸,硒代半胱氨酸与半胱氨酸在结构上的差异在于硒原子取代了硫原子(如下图所示),人体内合成硒代半胱氨酸的原料需要不断从食物中获取。吡咯赖氨酸是目前发现的第22种氨基酸,只存在于产甲烷细菌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半胱氨酸、硒代半胱氨酸和吡咯赖氨酸中都含有C、H、O、N
    B. 硒代半胱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吡咯赖氨酸是人体中非必需氨基酸
    C. 可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待测样液中硒代半胱氨酸和半胱氨酸的含量
    D. 硒代半胱氨酸与半胱氨酸的R基均不能参与化学键的形成
    【答案】BCD
    【分析】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
    【详解】A、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各种氨基酸都含有C、H、O、N、A正确;
    B、人体必需氨基酸有8 种,硒代半胱氨酸是人体中的非必需氨基酸,吡咯赖氨酸只存在于产甲烷细菌中,B错误;
    C、双缩脲试剂与物质中的肽键反应,硒代半胱氨酸和半胱氨酸不含肽键,故不可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待测样液中硒代半胱氨酸和半胱氨酸的含量,C错误;
    D、硒代半胱氨酸与半胱氨酸的R基可能参与化学键的形成,如半胱氨酸R基中的-SH参与二硫键的形成,D错误。
    故选BCD。
    18. 核纤层以网络形式分布于核膜内侧,能维持细胞核正常的形状与大小,有利于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隔离与信息交换。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核纤层的结构模式图属于物理模型,制作时科学性是第一位的
    B. 核纤层参与构成细胞骨架,但是不影响细胞核的形态和功能
    C. 组成染色质的蛋白质在细胞质中合成,由结构①进入细胞核内
    D. 核纤层在核质之间的隔离作用会减弱细胞核对细胞代谢的控制
    【答案】BD
    【分析】核纤层是位于细胞核内层核膜下的纤维蛋白片层或纤维网络,核纤层与中间纤维、核骨架相互连结,形成贯穿于细胞核与细胞质的骨架结构体系。
    【详解】A、图中模式图属于物理模型,制作时科学性是第一位的,美观其次,A正确;
    B、细胞核骨架由核纤层蛋白与核骨架构成,影响细胞核的形态和功能,B错误;
    C、组成染色质的蛋白质是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的,合成后由结构①核孔进入细胞核,C正确;
    D、根据题干信息“核纤层能维持细胞核正常的形状与大小,有利于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隔离与信息交换。”可知核纤层的隔离作用不会减弱细胞核对细胞代谢的控制,D错误。
    故选BD。
    19. 信号肽假说认为,细胞质基质中的信号识别颗粒(SRP)能识别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一段作为信号的氨基酸序列,并与内质网膜上的SRP受体结合,引导游离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继续合成多肽,多肽在内质网腔内剪去信号序列并进一步加工形成折叠的蛋白质,经高尔基体分泌到溶酶体、细胞膜上或细胞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中只有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功能
    B. 游离核糖体上脱水缩合形成的肽链都含有信号序列
    C. 合成分泌蛋白能力较强的细胞,其粗面内质网较发达
    D. 分泌蛋白在合成与加工过程中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
    【答案】ABD
    【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大致是:首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中以氨基酸为原料开始多肽链的合成,当合成了一段肽链后,这段肽链会与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其合成过程,并且边合成边转移到内质网腔内,再经过加工、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内质网膜鼓出形成囊泡,包裹着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囊泡膜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高尔基体对蛋白质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由高尔基体膜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囊泡转运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
    【详解】A、题意显示,(SRP)能与内质网膜上的SRP受体结合,引导游离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继续合成多肽,据此可知,细胞器膜有受体,也有信息交流功能,A错误;
    B、核糖体上脱水缩合形成的肽链不一定都含有信号序列,只有形成分泌蛋白的多肽链含有信号序列,B错误;
    C、粗面内质网越发达,表明内质网上核糖体越多,细胞合成分泌蛋白的功能就越强,C正确;
    D、溶酶体的水解酶在加工和分泌过程中体现了膜的流动性,D错误。
    故选ABD。
    20. 对冬小麦幼时细胞的研究表明:在细胞膜、核膜以及多种细胞器膜上均有糖蛋白的分布,但是高尔基体中没有糖蛋白的存在;研究还发现,分泌物中含有糖蛋白的某种小麦细胞,在分泌旺盛期没有高尔基体参与分泌活动。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的糖基化及成熟糖蛋白的分泌过程,存在囊泡的运输、膜成分的更新
    B. 植物细胞中,内质网腔中经糖基化的蛋白质可能不会运输到高尔基体
    C. 植物细胞内质网形成的小泡可直接将糖蛋白输送到需要的部位,完成膜融合
    D. 细胞内各种细胞器上均存在糖蛋白,说明不同的细胞器间可以相互识别
    【答案】ABC
    【分析】在分泌蛋白的加工过程中,内质网产生囊泡,包裹着蛋白质,运输给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然后,高尔基体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运输给细胞膜。当细胞摄取大分子时,细胞膜内陷形成囊泡。
    【详解】A、蛋白质的糖基化发生在内质网中,成熟糖蛋白的分泌过程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该过程中存在囊泡的运输、膜成分的更新,A正确;
    B、题意显示“分泌物中含有糖蛋白的某种小麦细胞在分泌旺盛期没有高尔基体参与分泌活动”,据此可知,内质网腔中经糖基化的蛋白质可能不会运输到高尔基体,B正确;
    C、在细胞膜、核膜以及多种细胞器膜上均有糖蛋的分布,植物细胞内质网形成的小泡可直接将糖蛋白输送到需要的部位,完成与膜的融合,C正确;
    D、细胞内不是各种细胞器上均存在糖蛋白,但多数膜结构都有糖蛋白分布,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说明多数细胞器之间能相互识别,D错误。
    故选ABC。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抗体是一种由B淋巴细胞产生的免疫球蛋白,下图为某抗体的分子结构示意图(注:—S—S—为二硫键,由2个—SH形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抗体是以______为基本骨架的多聚体,其单体的结构通式可表示为______。合成该抗体时,脱水缩合产生的水中的氢来自氨基酸的______。
    (2)该抗体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组成的4条肽链对称结构,每条重链均含446个氨基酸残基,每条轻链均含214个氨基酸残基,轻、重链的链内和链间分别借助二硫键相连。据图分析,合成该抗体的一条轻链时,相对分子质量将减少______。
    (3)B淋巴细胞除了能产生抗体外,细胞膜上也有一些载体蛋白,请从蛋白质结构的角度分析抗体和载体蛋白功能不同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
    (4)加热会使蛋白质变性,但在变性过程中肽键不会断裂,请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实验设计思路:分别取等量的______的蛋白质和______的蛋白质;各加入等量的相关试剂;摇匀后进行颜色对比。实验结果:______。
    【答案】(1)①. 碳链 ②. ③. 氨基和羧基
    (2)3838 (3)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多肽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
    (4)①. 经过加热处理 ②. 未经过加热处理 ③. 两组均出现紫色
    【小问1详解】
    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是由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的多聚体,由于氨基酸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因此蛋白质也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其单体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表示为 。合成该抗体时,脱水缩合产生的水中的氢来自一个氨基酸的氨基和相邻的另外一个氨基酸的羧基。
    【小问2详解】
    该抗体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组成的4条肽链对称结构,每条重链均含446个氨基酸残基,每条轻链均含214个氨基酸残基,轻、重链的链内和链间分别借助二硫键相连,其中共有16个二硫键,形成每个二硫键时脱去2个氢原子,其中该抗体轻链合成时形成了2个二硫键,则合成该抗体的一条轻链时,相对分子质量将减少(214-1)×18+2×2=3838。
    【小问3详解】
    B淋巴细胞除了能产生抗体外,细胞膜上也有一些载体蛋白,其中抗体具有免疫功能,载体具有运输功能,根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原理可推测,抗体和载体蛋白功能不同原因是二者结构不同,造成二者空间结构不同的原因是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多肽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
    【小问4详解】
    加热会使蛋白质变性,但在变性过程中肽键不会断裂,其中的肽键是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的部位,据此可根据是否发生颜色反应做出判断,因此该实验的设计思路为:分别取等量的经过加热处理的蛋白质和未经过加热处理的蛋白质加入两支试管中,而后在两个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相关试剂(双缩脲试剂),摇匀后进行颜色对比,若两组均出现紫色,则说明变性的蛋白质中肽键不会断裂。
    22. 胆固醇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脂质。人体血浆中含有某种低密度脂蛋白LDL,其主要功能是将胆固醇转运到肝脏以外的组织细胞中。图1表示人体细胞内胆固醇的来源及调节过程(图中虚线方框内表示细胞内合成LDL受体蛋白的生理过程)。图2为不同温度下胆固醇对人工膜(人工合成的脂质膜)微粘度(与流动性负相关)影响的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胆固醇不仅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还是合成其他固醇类物质的原料,也是构成动物______的成分之一。
    (2)LDL能够将包裹的胆固醇准确转运至靶细胞中,与其结构中的______与靶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结合直接相关。与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相比,LDL膜结构的主要不同点是______。
    (3)LDL通过途径①______方式进入靶细胞,形成网格蛋白包被的囊泡,经过脱包被作用后与胞内体融合。由于胞内体内部酸性较强,LDL与受体分离,胞内体以出芽的方式形成含有受体的小囊泡,再通过途径②回到细胞膜被重新利用,这一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______的特点。含有LDL的胞内体通过途径③,被______(细胞器名称)中的酶彻底水解,使胞内游离胆固醇含量______(填“增加”或“降低”)。
    (4)当细胞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时,图中途径④⑤⑥分别对所指向的生理过程产生______、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从而使游离胆固醇的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
    (5)据图2分析,胆固醇对膜流动性的影响是:______。
    【答案】(1)细胞膜 (2)①. 载脂蛋白B ②. LDL膜是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的
    (3)①. 胞吞 ②.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③. 溶酶体 ④. 增加
    (4)① 抑制 ②. 促进 ③. 抑制
    (5)在温度较高时,胆固醇可以降低膜的流动性;在温度较低时,又可以提高膜的流动性。(或者答“胆固醇使细胞膜的流动性在较大温度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分析】生物膜系统是指在真核细胞中,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由膜围绕而成的细胞器,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它们形成的结构体系,称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组成,有的含有少量的糖类。磷脂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骨架。生物膜的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上具有选择透过性。
    【小问1详解】
    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小问2详解】
    LDL能够将包裹的胆固醇准确转运至靶细胞中,与其结构中的载脂蛋白B与靶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结合直接相关。据图可知:与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相比,由于胆固醇为小分子脂类,而磷脂分子头部亲水,尾部疏水,故LDL应为单层磷脂分子。
    【小问3详解】
    LDL通过途径①胞吞方式进入靶细胞,形成网格蛋白包被的囊泡,经过脱包被作用后与胞内体(膜包裹的囊泡结构)融合。由于胞内体内部酸性较强,LDL与受体分离,胞内体以出芽的方式形成含有受体的小囊泡,通过途径②回到细胞膜被重新利用,这一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特点。含有LDL的胞内体通过途径③被转运到溶酶体中,被其中的水解酶降解,胆固醇被释放进入细胞质基质,使胞内游离胆固醇含量增加。
    【小问4详解】
    用机体稳态的理念来解答本题,故当细胞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时,会抑制LDL受体基因表达⑥以及抑制乙酰CA还原酶的活性④,促进胆固醇的储存⑤,从而使游离胆固醇的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
    【小问5详解】
    图2中显示胆固醇能抵抗因为温度的改变而导致的细胞膜微粘度的改变,故可总结为:在温度较高时,胆固醇可以降低膜的流动性;在温度较低时,又可以提高膜的流动性。胆固醇使细胞膜的流动性在较大温度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3. 请根据教材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李同学向某无色果汁溶液中加入______试剂,可以根据是否产生砖红色判断有无还原糖。
    (2)刘同学在检测脂肪时所用的试剂为______,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______色的脂肪颗粒位于花生子叶细胞之间,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宋同学发现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无色、易撕取,于是使用不同染料开展质壁分离实验。伊红是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中性红能被植物活细胞吸收并进入液泡,死细胞用中性红染色后,不产生液泡着色现象,但可使细胞核染色。图1和图2是该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①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在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原生质层是指_______。伊红和中性红对植物细胞染色的差异,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用添加少量伊红的蔗糖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最可能是图______(填数字)。
    ②若用添加少量中性红的蔗糖溶液对内表皮进行染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图______(填数字),该图中空白处的物质是______,若某细胞细胞核被着色,而其他结构没有着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4)王同学取青蒿幼嫩的叶肉细胞,并通过合适的方法制备单层细胞临时装片,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胞质环流现象,则可选择______(填细胞器名称)为最佳参照物,观察到的胞质环流方向与实际方向______(填“相同”或“相反”)。
    【答案】(1)斐林 (2)①. 苏丹III染液 ②. 橘黄 ③. 细胞膜受损,脂肪滴流出
    (3)①. 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②. 选择透过性 ③. 1 ④. 2 ⑤. 蔗糖溶液(或“添加中性红的蔗糖溶液”)⑥. 该植物细胞已经死亡
    (4)①. 叶绿体 ②. 相同
    【分析】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相关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因此可以根据有机物与某些化学试剂所产生的颜色反应,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或蛋白质的存在。
    【小问1详解】
    检测还原糖可用斐林试剂,可以根据是否产生砖红色判断有无还原糖。
    【小问2详解】
    脂肪与苏丹III试剂反应,出现橘黄色,故刘同学在检测脂肪时所用的试剂为苏丹III,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如果观察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位于花生子叶细胞之间,最可能的原因是细胞膜受损,脂肪滴流出。
    【小问3详解】
    ①植物细胞中原生质层是指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伊红和中性红对植物细胞染色的差异,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用添加少量伊红的蔗糖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添加少量伊红的蔗糖溶液会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最可能是图1。加少量伊红的蔗糖溶液会充满细胞壁(全透性)和原生质体之间,而图中红色区域紧挨着原生质层中的细胞膜。
    ②若用添加少量中性红的蔗糖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如图2所示,由于中性红能被植物活细胞吸收进入液泡,其中空白区域存在的物质是蔗糖溶液;据题意可知,中性红能被植物活细胞吸收并进入液泡,死细胞用中性红染色后,不产生液泡着色现象,但可使细胞核染色,细胞核着色现象的形成原因可能是该植物细胞已经死亡,细胞核着色。
    【小问4详解】
    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胞质环流现象,可选择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作为最佳参照物,因为叶绿体本身是绿色,不需要对细胞染色;显微镜成像是上下左右颠倒的像,故观察到的胞质环流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同。
    24. 某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三位细胞生物学家。以下是他们的主要成就,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克劳德用不同的转速对破碎的细胞进行离心,将细胞内的不同组分分开,这就是一直沿用至今的定性、定量分离细胞组分的经典方法,即______法。某同学用该方法对菠菜的叶肉细胞进行了如图1所示操作,其中S1-S4表示上清液,P1-P4表示沉淀物。只考虑S1-S4,DNA存在于______中。
    (2)科学家德迪夫在研究胰岛素对大鼠肝组织作用时,意外发现一种具膜“容器”,其内部含多种水解酶,该细胞器的作用是______。
    (3)科学家帕拉德设计并完成了探究分泌蛋白在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内合成、运输、分泌途径的经典实验。在一定时间内,使某种动物细胞吸收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经检查发现,放射性同位素依次出现在图2(①-⑧表示细胞结构)中的不同部位,请用图中序号和箭头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_______。
    (4)图2中结构⑤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因容易被______染料染成深色而得名;结构⑦的主要成分是______;结构______(填序号)(填名称)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被称为细胞的“动力车间”的细胞器是_______。
    【答案】(1)①. 差速离心 ②. S1、S₂
    (2)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3)③→⑧→⑥→①或
    (4)①. 脱氧核糖核酸(DNA)和蛋白质 ②. 碱性 ③. 脂质(磷脂)和蛋白质 ④. ④ ⑤. 线粒体
    【分析】分析图1各个部分中所含有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P1为细胞核、细胞壁碎片,S1为各种细胞器;P2为叶绿体,S2为除叶绿体之外的细胞器;P3为线粒体,S3为除叶绿体、线粒体之外的细胞器;P4为核糖体,S4为除线粒体、核糖体、叶绿体之外的细胞器;S1包括S2和P2;S2包括S3和P3;S3包括S4和P4。
    【小问1详解】
    分离细胞器的方式是差速离心法,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含有DNA的结构,则图中的S1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P2为叶绿体、S2和P3都含有线粒体,此外P1为细胞核,也含有DNA,故只考虑S1-S4,DNA存在于S1、S₂。
    【小问2详解】
    细胞器是动物细胞中的溶酶体,溶酶体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小问3详解】
    图2结构:①细胞膜,②线粒体,③核糖体,④中心体,⑤染色质,⑥高尔基体,⑧内质网。
    分泌蛋白的合成并分泌过程:首先通过细胞内的核糖体形成肽链,然后在内质网内盘曲折叠构成蛋白质,接着内质网膜会形成一些小泡,里面包裹着蛋白质,小泡运输蛋白质到高尔基体,蛋白质进入高尔基体后,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之后,高尔基体膜形成一些小泡,包裹着蛋白质,运输到细胞膜处,小泡与细胞膜接触,蛋白质就分泌到细胞外,整个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因此,分泌蛋白的合成并分泌过程为。
    【小问4详解】
    图2中结构⑤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和蛋白质,因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而得名;结构⑦核膜的主要成分脂质(磷脂)和蛋白质;结构④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被称为细胞的“动力车间”的细胞器是线粒体。
    25. 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每时每刻都与环境进行着物质交换。图1中①~⑤表示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甲~戊表示不同的物质或细胞结构,图2为蔗糖分子进入某植物细胞的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结构甲的名称是______,囊泡戊可以作为药物的运载体,包裹在囊泡内的药物A属于______(填“脂溶性”或“水溶性”)分子。囊泡能将药物送至特定的细胞,依赖于细胞膜具有______的功能。
    (2)据图1分析,方式④运输的物质最可能是______(填“甘油”“氧气”或“Ca2+”)。研究表明,动植物细胞膜上存在水通道蛋白,说明水分子进出细胞除自由扩散外还有______(填名称)的方式,对应图中的______(填序号)。
    (3)低温处理法、载体蛋白抑制法、细胞呼吸抑制法都能影响物质进出细胞。细胞呼吸抑制法会影响图1中______(填序号)的转运方式。已知某时间段内轮藻细胞吸收K+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若想抑制K+进入轮藻细胞,且不影响其他物质的进出,可选用以上三种方法中的______法。
    (4)原发性主动运输是指由ATP直接供能的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继发性主动运输是指某种物质能够逆浓度梯度进行的跨膜运输,但其能量不是由ATP提供,而是由主动转运其他物质时所产生的势能提供。图2中蔗糖进细胞的方式为______(填“原发性主动运输”或“继发性主动运输”),若该细胞线粒体结构部分异常,则可能会导致蔗糖的吸收速率______(填“增快”或“减慢”),①的作用是_____。
    【答案】(1)①. 磷脂双分子层 ②. 水溶性 ③.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2)①. Ca2+ ②. 协助扩散(易化扩散)③. ②
    (3)①. ④⑤ ②. 载体蛋白抑制
    (4)①. 继发性主动运输 ②. 减慢 ③. 催化和运输
    【分析】图1中①~⑤分别表示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吞(胞吐)。
    【小问1详解】
    图1结构甲为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嵌入囊泡内的药物A属于水溶性分子,因为药物A与磷脂分子的头部相接触,而磷脂分子头部具有亲水性。囊泡能将药物送至特定的细胞,依赖于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小问2详解】
    据图1分析,方式④运输需要能量,是主动运输,可能运输的物质是Ca2+,甘油和氧气都是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研究表明,动植物细胞膜上存在水通道蛋白,说明水分子进出细胞除自由扩散外还有协助扩散(易化扩散)对应图中的②(协助扩散的物质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运输,运输的物质需要与载体单体结合(③))。
    【小问3详解】
    细胞呼吸抑制法会抑制细胞呼吸,使细胞供能减少,会影响方式④⑤,因为④方式是需能量的主动运输,⑤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胞吞(胞吐)过程。轮藻吸收K+的方式为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若用抑制细胞呼吸和低温处理,会影响其他物质的主动运输,因此若想抑制K+进入轮藻细胞,而不影响其他物质进出,可选用载体蛋白抑制法,只抑制K的载体蛋白的活性。
    【小问4详解】
    图2中H+运出细胞属于原发性主动转运;蔗糖进入细胞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后者的能量来自 H+运进细胞时的势能。若该细胞线粒体结构部分异常,则可能会导致蔗糖的吸收速率减慢(因为氢离子出细胞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①的作用是既可以催化ATP水解,又可以运输氢离子。

    相关试卷

    2024~2025学年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3页。

    2024~2025学年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高三(上)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高三(上)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3页。

    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中II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中II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5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