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4.1《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说课稿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527478/0-173449787897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4.1《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说课稿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527478/0-173449787899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4.1《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说课稿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527478/0-173449787902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4.1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4.1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分析,说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说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说教学方法,说教学准备,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说教材分析
《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是一篇通讯。介绍了科学家袁隆平发现天然杂交稻、培育杂交稻,进一步选育“超级稻”的长期而艰难的历程。文章很注意通过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优秀品质。比如,袁隆平头顶烈日脚踩淤泥,终于找到水稻雄性不育植株。同时,通讯还着力刻画了一些细节,这些细节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内容更加真切感人。阅读时注意了解通讯报道的一般特点,关注作者如何通过不同的渠道采集材料,又是怎样多角度、分层次进行报道的。通讯作者在记述新闻事实时,常常表达自己的观点,阅读时要注意理解事实与观点的关系,把握作者表达观点的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把握人物通讯的写作特点。
2.思维发展与提升:体悟选材特点、细节描写的魅力以及结构特点。
3.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袁隆平的高贵品质中表现出的情感美和本文的结构美。
4.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了解袁隆平在水稻研究上的贡献,并学习他在科学上的执着精神。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分析探究袁隆平的创新精神和高尚品质。
2.教学难点:学习掌握通讯的写法。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时已接触过通讯。高中语文的学习是要把知识更深入。阅读时要联系特定的背景来理解作品的内涵,结合学生自已的阅读感受欣赏通讯的写法。因此,教师要加强引导,教学要更深入更细致,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建议教学时提前布置学生自学。在课意上以讲授与讨论相互结合的形式进行讲授。
五、说教学方法
启发式、阅读感悟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六、说教学准备: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挂图。
七、说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环节一:视频、谈话导入。
1.师出示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评选视频。
师:这是当时的一段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这个人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袁隆平的伟大事迹和精神。
2.板书课题:喜看稻菽千重浪
环节二:讲授新课。
(一)了解袁隆平
(二)读——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并说说课文每个部分表现了袁隆平什么样的优秀品质。
2.学生字,积累词语。
3.脉胳梳理:本文由四个小标题构成,每个部分侧重点各不相同。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注重实践,勇于探索)
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
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坚持事实,实事求是)
饥饿的威胁在退却(目标远大,不断进取)
(三)探——人物通讯特点
1.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学习人物通讯,我们应该知道它“写了什么”,培养自己的筛选信息——归纳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怎么写的”,从中学习表达技巧、表现手法等,学会写作通讯;“为什么写”,培养自己的分析理解和概括能力。下面,我们就从“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三个角度来分析这篇人物通讯。
2.这篇人物通讯“写了什么”?
这篇人物通讯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科学家袁隆平重视实践,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宣战,大胆创新的精神,也表现了他引领“绿色革命”的宏愿。
3.“怎么写的”:一篇好的人物通讯,通过对人物一言一行的描写,人物仿佛“立”在我们面前,会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效果。本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活生生得“立”在了我们面前,请同学们自主探究,作者是怎样使袁隆平“立”在我们面前的。
要点一:细节描写
要点二:具体、典型的事例
4.作者用什么样的结构和手法将这些具体、典型事例贯穿起来的?
要点一:小标题的结构,体现布局谋篇的精细、巧妙
要点二:表达方式上,记叙为主,夹以描写、议论、说明
5.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尤其是新闻类文章,它要在第一时间传达出消息中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信息,请分析本文题目的特点。
6. “为什么写”
要点:全面地记叙杰出的世界级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的优秀事迹和重大成果,号召我们学习他志向高远,开拓奉献,品格高尚,富有创新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四)拓——学习人物品质
1.通过学习这篇通讯,你对袁隆平有什么认识?从袁身上受到了什么启发?
要点:热爱并献身于农科研事业;勇于实践,敢于探索;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于创新;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贡献。
2.你认为袁隆平是“中国的脊梁”吗?请说说理由。
(五)写——学写通讯
1.人物通讯的写作选取人物时有什么要求?
要点:以人物的思想、言行、事迹和命运为报道内容的通讯。报道对象的选择取决于其蕴含的新闻价值,一般来说,人物必须具有先进性或典型性。
2.是不是只有政治家、科学家等才能作为报道对象?
提示:不是。只要人物有值得我们学习的高尚的地方,我们就可以把他作为报道对象。
3.在我们走过的人生旅途中,很多平凡人的事迹令我们感动,选择自己熟悉的一位人物为报道对象来进行人物通讯的写作练习,课堂上写出标题、导语和主体部分的结构,课后完成全文。
环节三:全课总结。
九、说板书设计。
第4课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了解作者
读——整体感知
探——通讯报到特点
拓——学习人物品质
写——学写通讯报到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4.1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精品教案,共2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基本信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小结与作业,经典例题,教学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4.1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获奖教学设计,共2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基本信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小结与作业,经典例题,教学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4.1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文学常识,了解袁隆平,背景及解题,内容研读,拓展探究,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