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2023_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2023_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4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关于生物的进化,只能靠运用证据和逻辑来推测。以下有关生物进化证据和结论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 通过化石可以了解已经绝灭的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推测其行为特点
B. 人和鱼的胚胎发育经历了有鳃裂及有尾的阶段,这可以用人与鱼有共同祖先来解释
C. 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都由ATP直接供能可以作为支持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这一论点的证据
D. 比较解剖学发现,不同种类的哺乳动物的前肢在形态上差别很大,这说明这些动物不是由共同祖先进化来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1).化石证据: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
(2).比较解刨学证据: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是由共同祖先演化而来。这些具有共同祖先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环境中,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化发展,其结构适应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因而产生形态上的差异。
(3).胚胎学证据:①人和鱼的胚胎在发育早期都出现鳃裂和尾;②人和其它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都有彼此相似的阶段。
(4).细胞水平的证据:①细胞有许多共同特征,如有能进行代谢、生长和增殖的细胞;②细胞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5).分子水平的证据: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差异性。
【详解】A、通过化石可以了解已经灭绝的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推测其行为特点,A正确;
B、人和鱼的胚胎发育经历了有鳃裂及有尾的阶段,可以用人与鱼有共同祖先来解释,B正确;
C、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并都由ATP直接供能,故可以作为支持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这一结论的证据,C正确;
D、比较解剖学发现,不同种类的哺乳动物的前肢在形态上差别很大,但有的结构和功能相似,这说明这些哺乳动物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来的,D错误;
故选D。
2. 过去的两百年间出现了七次跨国霍乱全球大流行,霍乱大流行菌株的研究备受瞩目。2023年7月4日,南开大学的研究团队首次揭示霍乱大流行菌株起源和完整进化途径的研究成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比较全球所有保存的霍乱菌株基因样本,为霍乱菌株提供了细胞水平上的进化证据
B. 进化过程中,霍乱菌株由于在新地域遭受的选择压力而获得了一系列特殊的基因
C. 新的交通方式的出现和国际交流的增加,不利于新发传染病出现频率和速度的大幅提高
D. 过去的两百年间出现的七次跨国霍乱全球大流行可能导致霍乱大流行菌株基因库的改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详解】A、研究团队比较了全球所有保存的霍乱大流行菌株的基因样本,提供了霍乱大流行菌株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的进化证据,A错误;
B、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进化过程中,菌株由于在新地域遭受选择压力而使得含某些特殊性状的个体生存并产生子代的概率更大,因此子代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B错误;
C、新的交通方式的出现和国际交流的增加,使病原体更快传播到全球各处,也为病原体提供了更多宿主,有利于新发传染病出现频率和速度的大幅提高,C错误;
D、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过去两百年间出现的七次跨国霍乱全球大流行中存在病原体的进化,可能导致致霍乱大流行菌株基因库的改变,D正确。
故选D。
3. 研究表明,缺少运动可能会使人体内Piezl蛋白失去活性,会降低肌肉中的毛细血管的密度,使血液流动受限而活动变得困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肌肉组织中,CO2一般从毛细血管向组织液运输
B. Piez01蛋白合成以及发挥作用的过程均发生在内环境中
C. 组织液中的各种物质,大部分能够被重新吸收回淋巴液
D. 血液流动受限会影响肌肉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
【答案】D
【解析】
【分析】人体的细胞外液血浆、淋巴液和组织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凡是血浆、淋巴液、组织液的成分,都是内环境的成分。内环境的成分有:机体从消化道吸收的营养物质;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机体细胞分泌的物质如激素、分泌蛋白等;氧气、二氧化碳。
【详解】A、肌肉组织中,CO2是细胞呼吸的产物,一般从组织细胞运往组织液,再经由血液循环运输,A错误;
B、Piez01蛋白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是细胞内而非内环境中,B错误;
C、组织液中的各种物质,大部分能够被毛细血管的静脉端重新吸收,进入血浆,小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C错误;
D、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血浆参与构成内环境,血液流动受限会影响肌肉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D正确。
故选D。
4. 下图为人体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A. ①处组织液葡萄糖的含量和渗透压均高于②处
B. ①处生成的组织液量多于②处回流的组织液量
C. 动脉端血浆渗透压降低可引起静脉端回流组织液增多
D. ③是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经循环后最终汇入组织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中的物质是可以交换的,其中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物质交换是双向的,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可以进入淋巴,然后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细胞间隙生成组织液,组织液中的营养物质被细胞消耗后产生大量代谢产物,大部分能被毛细血管的静脉端重新吸收,回流到血浆中。氧气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为其提供氧气,因此生成的组织液比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高。
【详解】A、正常情况下,内环境中的血糖浓度和渗透压维持相对稳定,故①处组织液葡萄糖的含量和渗透压与②处基本相同,A错误;
B、血浆、组织液、淋巴在不停地产生和回流过程中保持动态平衡,从①毛细血管动脉端处生成的组织液大部分通过②毛细血管静脉端处回流到血浆中,还有部分组织液回流到淋巴,故①处生成的组织液量多于②处回流的组织液量,B正确;
C、动脉端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中渗透压相对更高,静脉端回流组织液减少,C错误;
D、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③淋巴和血浆,淋巴是单向流向血浆的,不能回流到组织液,D错误。
故选B。
5. 呼吸性碱中毒是指肺过度通气使血浆H2CO3浓度或动脉血CO2分压(PaCO2)降低而导致pH升高的现象,患者可能出现眩晕、手足麻木、抽搐等症状。以下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患者可佩戴N95口罩以缓解症状
B. 情绪激动时呼吸急促可能引起呼吸性碱中毒
C. 症状明显的患者内环境的pH可能大于7.45
D. 维持内环境pH稳态主要依靠细胞内的多种缓冲对
【答案】D
【解析】
【分析】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详解】A、患者可佩戴N95口罩增加CO2分压,进而缓解眩晕、手足麻木、抽搐等症状,A正确;
B、情绪激动时呼吸急促,会导致肺过度通气,进而可能引起呼吸性碱中毒,B正确;
C、内环境正常的酸碱度在7.35-7.45之间,呼吸性碱中毒会导致患者内环境pH大于7.45,C正确;
D、缓冲对物质位于内环境,不在细胞内,D错误。
故选D。
6. 据调查统计,节食减肥往往会导致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计算力下降,过度节食还会诱发骨质疏松、贫血、低血钾、内分泌失调、情绪低落等多种症状。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低血钾可能使人体内醛固酮分泌减少
B. 人体缺少大量元素Fe也可能患贫血症
C. 情绪低落可能会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影响人体记忆力
D. Na+、Cl-等离子摄入量减少可使内环境渗透压降低,引起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减少,尿量增多
【答案】B
【解析】
【分析】1、Fe是血红蛋白质的组成元素。
2、醛固酮具有促进钠吸收,排出钾的功能。
【详解】A、醛固酮促进钾盐的排出,低血钾时醛固酮分泌减少,A正确;
B、Fe是血红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但是铁是微量元素,B错误;
C、记忆是将已获信息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短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情绪低落可能会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影响人体记忆力,C正确;
D、Na+和Cl-等离子摄入量减少可使内环境渗透压降低,引起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会降低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增多,D正确。
故选B。
7. 根据下图人体结构模型,分析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 如果结构为肾小球,则尿素浓度A处高于B处
B. 如果结构为肝脏,则运动时血糖浓度A处高于B处
C. 如果结构为胰腺,则进食时促胰液素浓度A处高于B处
D. 如果结构为甲状腺,则寒冷时促甲状腺激素浓度A处高于B处
【答案】B
【解析】
【分析】与血糖调节相关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其中胰岛素的作用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详解】A、如果该结构为肾小球,血液经过肾之后,尿素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最后经肾小管排出体外,所以B处的尿素浓度较低,因此A处高于B处,A正确;
B、如果该结构为肝脏,运动时为了维持血糖含量相对稳定,肝糖原水解补充血糖,使血糖浓度升高,所以B处血糖浓度较A处高,B错误;
C、如果该结构为胰腺,饭后小肠分泌的促胰液素增加,随血液从A端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作用于胰腺,所以A处高于B处,C正确;
D、如果该结构为甲状腺,寒冷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从A端进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所以A处高于B处,D正确。
故选B。
8. 神经系统的功能与它的组成及其特点是密切相关的。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由脑和骨髓组成
B.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是神经胶质细胞
C. 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并不完全自主,其活动受意识支配
D. 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运动神经
【答案】D
【解析】
【分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详解】A、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由脑和脊髓(不是骨髓)组成,A错误;
B、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B错误;
C、支配内脏器官的自主神经不受意识控制,C错误;
D、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运动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犹如汽车的油门和刹车,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D正确。
故选D。
9. 人们在品尝酸梅时,会流口水,有些人在听到酸梅或看到酸梅时,也会流口水。下图表示酸梅引起唾液腺分泌唾液的三种途径,以下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若某正常人看到酸梅未流口水,可能其未形成相应的条件反射
B. 吃酸梅和看、听到酸梅引起唾液腺分泌的反射中,效应器是相同的
C. 看到酸梅流口水的反射活动,体现了神经调节存在分级调节的特点
D. 吃酸梅流口水的条件反射活动中,延脑能对来源于舌的兴奋进行分析
【答案】D
【解析】
【分析】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详解】A、若某正常人看到酸梅未流口水,可能其未形成相应的条件反射,此时的酸梅属于无关刺激,A正确;
B、吃酸梅和看、听到酸梅引起唾液腺分泌的反射中,都是通过传出神经到达唾液腺,引起唾液腺分泌唾液,效应器是相同的,B正确;
C、看到酸梅流口水的反射活动,属于条件反射,该过程中存在大脑皮层这个高级神经中枢对丘脑、延脑的调节,体现了神经调节存在分级调节的特点,C正确;
D、吃酸梅流口水是非条件反射活动,D错误。
故选D。
10. 研究表明,分布于皮下神经纤维膜上的TRPV1受体是一种离子通道,能被43°C以上的温度、小于6的pH或辣椒素等物质活化,进而形成烫或辣的感觉,并使身体产生逃离伤害源的应激反射。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嘴唇接触辣椒素后,痛觉的形成部位在大脑皮层
B. 钠离子通过TRPV1受体流入细胞内,从而引发动作电位的产生
C. 神经细胞膜上的受体具有特异性,一种受体只能识别一种信号分子
D. 该应激反射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据题意分析,辣椒素受体TRPV1是细胞膜上的一种蛋白质,人体产生痛觉的原因是TRPV1能被辣椒中的辣椒素以及43℃以上热刺激等激活,并最终令人产生痛觉。
【详解】A、感觉产生于大脑皮层,嘴唇接触辣椒素后,痛觉的形成部位在大脑皮层,A正确;
B、兴奋的产生与钠离子内流有关,分析题意可知,TRPV1受体是一种离子通道,钠离子通过TRPV1受体流入细胞内,从而引发动作电位的产生,B正确;
C、细胞膜上的受体有特异性,结合题意可知,TRPV1受体是一种离子通道,能被43℃以上的温度、pH小于6或辣椒素等物质活化,故一种受体可能识别多种信号分子,C错误;
D、静息电位细胞膜两侧电位为内负外正,钠离子内流产生动作电位,细胞膜两侧电位为内正外负,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D正确。
故选C。
11.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都具有分级调节的功能,都是通过反射进行的。以下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膀胱缩小,从而引起排尿活动的发生
B. 由于大脑皮层可以对脊髓进行调控,所以“憋尿”可以一直进行
C. 躯体运动与大脑皮层(运动区)和脊髓有关,脑干不影响躯体的运动
D. 第一运动区中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位置关系关系是倒置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而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则占据优势,此时,心跳减慢,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犹如汽车的油门和刹车,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详解】A、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则占据优势,从而促进排尿,会使膀胱收缩,引起排尿活动的发生,A错误;
B、大脑皮层对脊髓的调控是有一定限度的,“憋尿”不能一直进行,B错误;
C、躯体的运动受大脑皮层(运动区)以及脑干、脊髓等的共同调控,C错误;
D、除头面部外,第一运动区中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D正确。
故选D。
12. 人的大脑皮层有140多亿个细胞存在,组成了许多的神经中枢,使大脑有很多复杂的高级功能。下列关于人脑高级功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某患者由于不能看懂文字影响了正常阅读,推测为W区受损
B. 学习、记忆和情绪也属于人脑的高级功能,短时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C. 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听、说、读、写分别由大脑皮层的相互独立的不同区域控制
D. 大脑内某些特定区域的神经元大量死亡是造成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逐渐丧失记忆和语言功能的原因
【答案】D
【解析】
【分析】1、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
2、各级中枢的联系: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调控。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这样,相应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就能进行得更加有条不紊和精确。
3、短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详解】A、不能看懂文字从而影响了正常阅读,应是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受损所致,A错误;
B、学习、记忆和情绪也属于人脑的高级功能,短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时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B错误:
C、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听、说、读、写分别由不同中枢控制,但四个中枢之间有联系,C错误;
D、海马区神经元大量死亡是造成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丧失记忆和语言功能的原因,D正确。
故选D。
13. 下图为海马区神经元的环状联系结构,信息在环路中循环运行,使神经元活动时间延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N处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
B. 兴奋在环路中的传递顺序是①→②→③→①
C. M处的膜电位为外负内正时,膜外的Na+浓度高于膜内
D. 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进入突触后膜内发挥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详解】A、信息在环路中循环运行,使神经元活动的时间延长,则N处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A错误;
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为轴突到树突或轴突到细胞体,则图中兴奋在环路中的传递顺序是①→②→③→②,B错误;
C、Na+主要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所以细胞内的Na+浓度低于细胞外,C正确;
D、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被灭活或回收,不进入突触后膜,D错误。
故选C。
14. 内分泌系统是动物体内所有内分泌腺和兼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共同组成的信息传递系统,下列关于人体内分泌系统及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体内分泌系统由各种能分泌激素的无导管腺体组成
B. 肾上腺皮质分泌的肾上腺素,能提高血糖浓度和机体的应激能力
C. 性激素能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和生殖细胞形成,并维持机体第二性征
D. 下丘脑中的某些神经细胞也可分泌激素,如促肾上腺髓质激素释放激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内分泌系统由相对独立的内分泌腺以及兼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共同构成。有的内分泌细胞聚集在一起成为内分泌腺体;有的分散在一些器官、组织内;下丘脑中的某些神经细胞,也具有内分泌功能。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内分泌系统由相对独立的内分泌腺以及兼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构成,A错误;
B、肾上腺皮质主要分泌醛固酮、皮质醇等,调节水盐代谢和有机物代谢,肾上腺髓质可分泌肾上腺素,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B错误;
C、性激素能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和生殖细胞形成,并维持机体第二性征,C正确;
D、下丘脑中的某些神经细胞也可分泌激素,但不能分泌促肾上腺髓质激素释放激素,D错误。
故选C。
15.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兴奋试验是研究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方法,可用于甲状腺机能减退(简称甲减)病变部位的定位诊断,该方法是将TRH静脉推注,测定推注前后血清中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甲状腺激素水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食物缺碘引起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
B. 若推注后TSH水平升高,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患者可能下丘脑病变
C. 若推注后TSH水平无明显变化,甲状腺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患者可能垂体病变
D. 若推注后TSH水平升高,甲状腺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患者可能甲状腺病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1、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下丘脑通过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来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则可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合成和释放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达到一定浓度后,信息又会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从而抑制两者的活动,这样甲状腺激素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
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物质的氧化分解,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
【详解】A、碘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缺碘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甲状腺机能衰退,甲状腺激素含量偏低时,对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抑制作用减弱,使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A错误;
B、下丘脑病变的甲减患者在TRH兴奋试验中,血清中的TSH水平通过注射会有所上升,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B正确;
C、垂体病变的甲减患者,在TRH兴奋试验中,血清中的TSH水平无明显变化,甲状腺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C正确;
D、甲状腺病变的甲减患者,在TRH兴奋试验中,血清中的TSH水平因注射而有所上升,甲状腺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D正确。
故选A。
16. 有些人的牙齿遇到寒冷刺激时会有刺痛感,据研究发现,这可能与成牙本质细胞中TRCP5基因过量表达有关。寒冷刺激时,TRCP5蛋白会引起成牙本质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打开,使钙离子进入并与细胞相互作用,最终导致神经产生兴奋,进而引起疼痛。临床上丁香油可用于治疗牙疼。以下相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A. Ca2+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其结合,也不需要消耗能量
B. 临床上丁香油用以治疗牙疼的原理可能是促进了TRCP5蛋白的形成
C. 寒冷刺激引起刺痛感觉时,需要以大脑皮层为中枢的完整反射弧的参与
D. 牙疼是因为牙本质细胞钙离子通道开放,Ca2+内流,使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答案】A
【解析】
【分析】寒冷刺激时,TRCP5蛋白会引起成牙本质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打开,使钙离子进入并与细胞相互作用,最终导致神经细胞膜两侧电位状态发生改变,产生兴奋,进而引起疼痛。
【详解】A、钙离子通道,属于通道蛋白,在转运钙离子时不需要与其结合,不会发生空间构象的改变,不需要消耗能量,A正确;
B、由“TRCP5蛋白会引起成牙本质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打开,使钙离子进入并与细胞相互作用,最终导致神经产生兴奋,进而引起疼痛。”可知,临床上丁香油用以治疗牙疼的原理可能是抑制了TRCP5蛋白的形成,B错误;
C、刺痛感觉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C错误;
D、牙疼是因为牙本质细胞的钙离子通道开放,Ca2+大量内流膜两侧电位状态改变,表现为外负内正,D正确。
故选A。
17.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常见的病因有两类:胰岛素缺乏和胰岛素受体受损。某研究小组为确定某组糖尿病实验小鼠的发病原因,从中随机抽取部分患病小鼠组成A组。随机抽取特征相近、数量相同的正常小鼠组成B组,向A组和B组小鼠血浆中依次注入等量的被35S标记的胰岛素和过量的胰岛素抗体(能与胰岛素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组成胰岛素的部分元素位于某些氨基酸的R基上
B. 若与M相比,N明显偏高,则A组小鼠患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缺乏
C. 胰岛素受体是由细胞中的核基因控制合成的,分布于组织细胞的细胞膜上
D. 从题干中的实验分组情况来看,该实验的自变量实质是小鼠体内胰岛素的含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表格中:A组小鼠(患糖尿病)是实验组,B组小鼠(正常健康)是对照组,二者的处理相同。
【详解】A、根据氨基酸结构通式可知,除C、H、O、N外中的元素只能位于氨基酸的R基,所以组成胰岛素的部分元素位于某些氨基酸的R基上,A正确;
B、若A组糖尿病小鼠缺乏胰岛素,则被35S标记的胰岛素和过量的胰岛素抗体结合形成的沉淀量多,M明显偏高,B错误;
C、胰岛素受体是膜蛋白,是由机体中细胞核基因控制合成的,分布于组织细胞的细胞膜上,C正确;
D、该实验的目的是为确定某组糖尿病实验小鼠的发病原因,A组是患病小鼠,B组是正常小鼠,因此从题干中的实验分组情况来看,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小鼠体内胰岛素含量,D正确。
故选B。
18. 某实验小组探究不同因素对家兔尿量的影响,将三组家兔麻醉后固定于手术台上,首先记录一定时间内各组家兔的正常尿量,接下来分别从股静脉输液给药后记录一定时间内各组家兔的尿量,结果如下表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注:速尿主要通过抑制肾小管髓袢厚壁段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导致肾小管管腔液的Na+、Cl-浓度升高
A. A组实验后尿量增大,与注入溶液后血浆渗透压降低有关
B. B组利尿药物可能通过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来发挥作用
C. 本实验每组都形成了自身对照,A、B、C三组形成了相互对照
D.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激素调节的作用下,通过调节尿量实现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注射NaCl溶液和速尿溶液,家兔的尿量均会上升;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家兔尿量反而下降。
【详解】A、A组中当静脉快速注入大量0.9%NaCl溶液时,血容量增加,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重吸收减少,使得尿量增多,0.9%NaCl溶液为等渗溶液,血浆渗透压不会大幅降低,A错误;
B、B组中速尿主要通过抑制肾小管髓袢厚壁段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醛固酮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因此B组利尿药物可能通过抑制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来发挥作用,B错误;
C、本实验每组形成了自身对照(实验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A、B、C三组可以进行相互对照,C正确;
D、机体的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和激素的调节下,通过调节尿量和尿的成分共同完成的,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4分。
19. 某校科学兴趣小组针对日常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与问题开展系列探究实践活动,以下是该小组进行的两个实验。
【实验一】在实验室里对两组数量相同的螺旋蝇进行不同的处理:一组使用杀虫剂;另一组使用电离辐射,促使其雄性不育。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实验二】在实验室里以清水(A组)、缓冲液(B组)和某动物血浆(C组)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角度分析,实验一中杀虫剂处理一段时间后群体中个体数逐渐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由遗传与变异的角度分析,用电离辐射促使雄性不育的方法最终能达到理想效果,即消灭螺旋蝇,但所需时间较长,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一中螺旋蝇的翅色有黄翅黑斑和橙黄翅黑斑两种。研究得知,黄翅黑斑(A)对橙黄色黑斑(a)是显性,且亲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30%)、Aa(60%)、aa(10%)。若它们随机交配,则子代的基因型频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A、B、C三组在进行实验前均要测定pH,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实验二结果进行分析:①在加入HCl或NaOH一定含量范围内,血浆的性质类似于_____________(填“清水”或“缓冲液”),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缓冲液维持溶液pH稳定的能力___________(填“强于”或“弱于”)血浆,但加入HCl或NaOH的含量超过一定范围后,B组和C组的溶液pH均出现波动,这表明血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螺旋蝇中存在抗药性基因突变,在杀虫剂的作用下,抗药性基因的频率增大,抗药个体大量增殖 ②. 基因突变的频率较低,需要在几代中反复进行,才能使突变个体(即雄性不育个体)的数量逐渐增多
(2)AA 36%、Aa 48%、aa 16%
(3) ①. 实验材料(的种类)、加入HCl或NaOH的含量 ②. 获得实验初始(相关)数据,与加入HCl或NaOH后的溶液pH进行比较
(4) ①. 缓冲液 ②. 血浆与缓冲液类似,也存在维持pH稳定的缓冲物质 ③. 弱于 ④. 维持pH稳定的能力(缓冲能力)有限
【解析】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而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通过漫长的共同进行形成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小问1详解】
用杀虫剂处理,可直接导致害虫种群的死亡率上升,使群体中的个体数短时间内迅速减少,但从处理后的第二代起,个体数又逐渐回升,其原因是螺旋蛆蝇中存在着抗药性变异类型,杀虫剂起了选择作用,使抗药基因频率不断提高,抗药个体大量增殖,逐渐形成抗药新类型。电离辐射引起的基因突变频率较低,需要在几代中反复进行,才能使突变个体(雄性不育个体)逐渐增多,所以耗时较长。
【小问2详解】
因为AA占30%、Aa占60%、aa占10%,可知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所以子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60%×60%=36%、Aa的基因型频率为2×60%×40%=48%、aa的基因型频率为40%×40%=16%。
【小问3详解】
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称做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做因变量,实验二中三组之间实验材料不同、同一组内滴加前后pH的变化由不断滴加HCl、NaOH引起,因此自变量为实验材料、滴加HCl或NaOH的量。实验前A、B、C三组均要测定pH,目的是获得实验初始(相关)数据,与滴加HCl、NaOH前后pH的变化为自身前后对照。
【小问4详解】
①血浆的pH变化曲线与缓冲液类似,都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维持pH相对稳定的能力,但是清水不具备这种能力。说明血浆与缓冲液类似,也存在维持pH稳定的缓冲物质。
②B组曲线先于C组下降或上升,因此缓冲液的缓冲能力弱于血浆。随着滴加量的增加,后期也出现了曲线的快速下降或上升,因此缓冲能力是有限的。
20. 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你帮助别人提起重物时,看似举手之劳,实际上发生了复杂的神经调节。其基本过程为:肌肉被重物牵拉引起肌梭兴奋,通过α神经元和γ神经元导致梭外、梭内肌纤维收缩。α神经元兴奋使梭外肌纤维收缩以对抗牵张,γ神经元兴奋引起梭内肌纤维收缩以维持肌梭兴奋的传入,保证牵张反射的强度,从而提起重物。下图为该反射弧的简要示意图(图中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均为兴奋性递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元产生的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是_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反射弧结构组成的角度分析,肌梭是_________,A神经元属于_________。若一个神经元轴突末梢与另一个神经元或其他细胞相接触的部位,都可称为突触,图中所示部分共有________个突触。
(3)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神经性疾病,患者运动神经细胞受损,肌肉因失去神经支配逐渐萎缩。ALS的发病机理是突触间隙兴奋性神经递质过多,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____________,使神经细胞渗透压_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最终导致细胞吸水过多破裂。某药物通过作用于突触结构来该缓解病症,其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种即可)。
【答案】(1) ①. 单向 ②.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2) ①. 感受器、效应器 ②. 传入神经 ③. 7
(3) ①. Na+过度内流 ②. 升高 ③. 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抑制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关受体结合;抑制突触后膜Na+内流等
【解析】
【分析】兴奋在突触处传递过程:当轴突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就会向突触前膜移动并与它融合,同时释放一种化学物质--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关受体结合,形成递质-受体复合物,从而改变了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这样,信号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了另一个神经元。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小问1详解】
反射弧中存在突触结构,神经元产生的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在突触处,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小问2详解】
结合题图信息,γ神经元兴奋,引起梭内肌纤维收缩(肌梭作效应器),肌梭(作为感受器)能感受梭内肌纤维收缩,
产生兴奋并传导给A神经元,A神经元能将兴奋传给α神经元,α神经元兴奋使梭外肌纤维收缩以对抗牵张,因此,从反射弧结构组成的角度分析,肌梭是感受器也是效应器,A神经元属于传入神经元;
若一个神经元轴突末梢与另一个神经元或其他细胞相接触的部位,都可称为突触,故突触包括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产生,也包括神经与肌肉细胞之间产生,还包括神经与腺体之间产生,图中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突触有5个,神经元与肌肉之间的突触有2个,共7个。
【小问3详解】
ALS的发病机理是突触间隙兴奋性神经递质过多,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后膜Na+过度内流,使神经细胞微粒浓度增加,神经细胞渗透压升高,最终导致细胞吸水过多破裂。某药物通过作用于突触来缓解病症,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阻断突触处兴奋传递,或阻止钠离子内流,故可以是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抑制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抑制突触后膜Na+内流等。
21. 下图1为人体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的示意图,图2是正常人和两类尿崩症(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患者禁水后尿液渗透压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当膀胱充盈后,人会产生尿意,请结合图1用箭头和图中必要的文字、字母表示产生尿意的神经传导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尿液进入尿道后,尿道感受器兴奋,兴奋传入初级排尿中枢,进一步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这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填“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正常情况下,人的排尿量和排尿时机依赖于各种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但是由于某些原因机体有时会出现异常排尿的现象,如受到惊吓后尿失禁,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的尿量超过3 L/d称为尿崩,引起尿崩的常见疾病称为尿崩症,临床表现为多尿、烦渴、多饮、低比重尿和低渗透压尿。依据病变部位,尿崩症可分为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前者是由_____________分泌抗利尿激素的量不足所致;后者的病因是肾脏相应细胞表面缺乏___________,而使抗利尿激素不能发挥作用,检测患者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含量,与正常人相比会____________(填“偏低”“不变”或“偏高”)。
(4)上图2中的尿液渗透压是指尿液中________________的吸引力。曲线Ⅱ可代表_________________(填“正常人”“中枢性尿崩症患者”或“肾性尿崩症患者”)的尿液渗透压变化曲线。
【答案】(1)膀胱壁感受器脊髓腰骶段(初级排尿中枢)大脑皮层
(2) ①. 正反馈 ②. 大脑皮层对脊髓的反射活动失去控制(脊髓的反射活动不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3) ①. 下丘脑 ②. 特异性(相应、对应或抗利尿激素)受体 ③. 偏高
(4) ①. 溶质微粒对水 ②. 中枢性尿崩症患者
【解析】
【分析】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负反馈调节的主要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小问1详解】
当膀胱充盈后,人会产生尿意,传导途径为膀胱壁感受器脊髓腰骶段(或初级排尿中枢)大脑皮层。
【小问2详解】
当尿液进入尿道后,尿道感受器兴奋,进一步增强排尿中枢的活动,属于正反馈调节。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所以受到惊吓后尿失禁原因是大脑皮层对脊髓的反射活动失去控制。
【小问3详解】
尿崩症临床表现为多尿、烦渴、低比重尿和低渗透压尿,中枢性尿崩症是由于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的量不足所致,尿液渗透压可提高。肾性尿崩症是肾脏相应细胞表面缺乏相应受体,检测患者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含量与正常人相比偏高。
【小问4详解】
尿液渗透压是指尿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曲线 Ⅱ 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液渗透压升高,说明是由于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造成的,代表中枢性尿崩患者的尿液渗透压变化曲线。
22. 深度睡眠有利于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其时间长短可通过相关仪器检测。下图表示骨生长的部分调节机制,其中GHRH表示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表示生长激素,IGF-1表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回答下列问题。
(1)该调节机制中的下丘脑是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等,还与_________________等的控制有关。
(2)深度睡眠状态下,神经递质刺激下丘脑分泌GHRH,经过__________运输作用于[A],引发其发生相关生理变化,上述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调节。
(3)研究表明,GH能促进软(成)骨细胞增殖,IGF-1促进软(成)骨细胞_________,这说明GH与IGF-1在促进骨的生长和发育上具有协同作用。
(4)已知药物X水溶液灌胃能促进动物生长,其作用机理就是能改善动物的睡眠质量(延长动物深度睡眠时间)。传统中成药柴胡水提取物灌胃也能促进动物生长,有人提出其作用机理与药物X相似。以25日龄健康小鼠若干只为实验对象,设计实验予以探究。(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补充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________________,则传统中成药柴胡水提取物能改善睡眠质量,促进动物生长。
②若________________,则传统中成药柴胡水提取物不能改善睡眠质量,促进动物生长。
【答案】(1)生物节律
(2) ①. 体液(血液或血浆) ②. 神经—体液
(3)分化(4) ①. 实验思路:将25日龄健康小鼠随机均分为A、B、C三组,A组小鼠每天灌胃适量的柴胡水提取物,B组小鼠每天灌胃等量的药物X溶液,C组小鼠每天灌胃等量的蒸馏水,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分别测定各组小鼠的平均深度睡眠时间(TA、TB、TC) ②. TA=TB>TC ③. TB>TC,TB>TA(TB>TA≈T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物质A是垂体,垂体能分泌GH,GH作用于肝脏,促使肝脏分泌IGF-1,促进细胞生长。
【小问1详解】
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
【小问2详解】
神经递质刺激下丘脑分泌GHRH,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A垂体,GH是由垂体细胞分泌;由题意可知该过程有神经递质,也有激素分泌,激素发挥作用,所以属于神经和体液调节。
【小问3详解】
研究表明,GH能促进软(成)骨细胞增殖,IGF-1促进软(成)骨细胞分化,这说明GH与IGF-1在功能上具有协同作用。
小问4详解】
本实验目的是探究柴胡提取物是否能改善睡眠质量,促进动物生长,所以给小鼠灌胃不同物质是自变量,因变量的检测指标为深度睡眠时间。
实验思路为:将25日龄健康小鼠随机均分为A、B、C三组,A组小鼠每天灌胃适量的柴胡水提取物,B组小鼠每天灌胃等量的药物X溶液,C组小鼠每天灌胃等量的蒸馏水,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分别测定各组小鼠的平均深度睡眠时间(TA、TB、TC)。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项目
A组
B组
35S标记的胰岛素
+
+
胰岛素抗体
+
+
含放射性沉淀的比例
M
N
组别
静脉输液项目
实验前
实验后
A
0.9%NaCl溶液(20.0mL)
6.54
14.4
B
速尿(注射利尿药物)(20.0mg)
6.48
87.5
C
抗利尿激素(20.0mg)
7.33
2.6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2023_2024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第三营养级,四营养级,C错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2023_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市级示范高中2023_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9月联考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