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广平县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解析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广平县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解析版)-A4,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中国独有的工艺品秆画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为某中学生为传承传统工艺,用麦秆做的《千里江山图》,该作品的长度最接近( )
A. 50mmB. 20cmC. 150dmD. 200cm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图得,该作品的长度略大于手掌的长度,手掌的长度约为18cm,则该作品的长度约为20cm,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 如图所示是我国空军在阅兵式上展示轰油-6号空中加油机给两架飞行中的战斗机加油时的场景,以加油机为参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战斗机上的飞行员是运动的B. 广场上站立的观众是静止的
C. 两架战斗机是静止的D. 广场上矗立的旗杆是静止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C.轰油-6号空中加油机正在给两架飞行中的战斗机加油,以加油机为参照物,两架战斗机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两架战斗机是静止的,飞行员位置也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战斗机上的飞行员是静止的,故A错误,C正确;
BD.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场上站立的观众和旗杆相对于加油机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因此广场上站立的观众和旗杆是运动的,故BD错误。
故选C。
3. “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如图是利用频闪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运动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B.由图知,物体运动的路线是直线,并且相邻两点间的距离相等,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符合题意;
ACD.由图知,物体运动的路线是直线,但相邻两点间的距离不相等,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如图所示,小明想要探究发声体的特点。用鼓槌敲击放有碎纸屑的鼓面时,听到了“咚咚咚”的鼓声,同时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他又用手按住鼓面,发现纸屑不再跳动也听不见鼓声了。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明采用的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B. “咚咚咚”的鼓声是以声波形式传播到人耳的
C. 用手按住鼓面后听不见鼓声是因为没有传声介质
D. 鼓声越大,鼓声的传播速度越快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用纸屑的跳动来反映鼓面的振动,小明采用的实验方法是转换法,故A错误;
B.声音是一种波,可以通过介质来传播,“咚咚咚”的鼓声是以声波形式通过空气这种介质传播到人耳的,故B正确;
C.用手按住鼓面后听不见鼓声因为鼓面停止了振动,不再发出声音,故C错误;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响度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5. 声音丰富了我们的世界,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 “声纹门锁”是依据不同声音的响度来识别声音的
C. 演奏二胡时按弦的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D. 往暖瓶里灌水时可以通过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瓶中水位的高低
【答案】C
【解析】
【详解】A.物体振动会产生声音,但是如果没有传声介质,我们就不能听到声音,故A错误;
B.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声纹门锁”是依据不同声音的音色来识别声音的,故B错误;
C.演奏二胡时按弦的不同位置可以改变弦的长度,从而改变了弦振动的频率,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故C正确;
D.往暖瓶里灌水时可以通过空气柱振动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瓶中水位的高低,音调越高,水位越高,故D错误。
故选C。
6. 核潜艇是我国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水下航行时通过声响系统发出的声音感知附近海域的情况。下列实例中应用的原理与声呐不同的是( )
A. 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B. 利用超声波检测锅炉有没有裂纹
C. 蝙蝠发出超声波确定目标位置
D. 医生用B超获得人体内部脏器的图像信息
【答案】A
【解析】
【详解】A. 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了超声波的能量,通过振动将结石击碎,然后排出体外。这与回声定位的原理不同,因为它不是通过接收回声来获取信息的,故A符合题意;
B.利用超声波检测锅炉有没有裂纹:这是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原理,即超声波在遇到裂纹等缺陷时会反射回来,通过接收这些反射波可以判断锅炉是否有裂纹。这与回声定位的原理相同,故B不符合题意;
C.蝙蝠发出超声波确定目标位置:蝙蝠通过发出超声波,然后接收这些超声波在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的回声,从而确定目标的位置。这是典型的回声定位原理,故C不符合题意;
D. 医生用B超获得人体内部脏器的图像信息:B超也是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原理,通过接收超声波在人体内部脏器反射回来的回声,然后经过处理得到脏器的图像信息。这与回声定位的原理相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 科学家一直在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声音为我们服务,同时减少声音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下列有关噪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从物理学角度讲,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会发出噪声
B. 深夜,优美的歌声不是噪声
C. 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D. 噪声监测仪只能监测噪声的强弱,不能防止噪声的产生
【答案】B
【解析】
【详解】A.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噪声确实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这种无规则、杂乱无章的声音会对我们的听觉造成不适或伤害,因此被定义为噪声,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深夜,当人们都在休息时,优美的歌声虽然本身不是噪声(在合适的场合下,它可能是悦耳的音乐),但由于它打扰了人们的休息,因此在这个特定的时间和场合下,它被视为噪声,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一种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有效方法。消声器能够吸收或反射部分声波,从而减少噪声的传播。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噪声监测仪的主要功能是监测噪声的强弱(通常用分贝来表示),它并不能直接防止噪声的产生。噪声的防止需要采取其他措施,如设置隔音屏障、减少声源等,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 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对釜的铸造有“铁化如水,以泥固针铁柄勺从嘴受注”这样的记载。下列自然现象中与“铁化如水”描述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 暖春冰雪消融B. 暑夏雾起山峦
C. 凉秋红叶生霜D. 寒冬滴水成冰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铁化如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熔化。
A.冰消雪融是固态的冰雪变成液态水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熔化,故A符合题意;
B.雾是液态的小水滴,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霜是固态的小冰晶,是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冰是固态的,是液体的水凝固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 吐鲁番常年高温少雨,水贵如油。当地流行使用坎儿井,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渗漏。如图所示,坎儿井由明渠、暗渠、竖井组成。下列关于“坎儿井”减少水的蒸发的原因中错误的是( )
A. 减小了水暴露在空气中的面积
B. 减慢了水面上方的空气流速
C. 井内的温度比外界低
D. 地下含水层可提供水源
【答案】D
【解析】
【详解】坎儿井是新疆吐鲁番地区庞大的地下灌溉工程,坎儿井在地下,井内的水温比外界低,可以减小液体的温度、减少水暴露在空气中的面积、减慢水面空气的流速,从而减小水的蒸发,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ABC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0. 如图所示是两种探究“碘的升华”的实验方案,已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580℃,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为113.5℃。下列关于这两种方案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水浴法加热时,碘不会熔化
B. 水浴加热的优点是能使物体受热均匀,但不便于控制温度
C. 两种方案碘蒸气的形成的过程都需要吸收热量
D. 两种方案停止加热冷却后,碘锤中的碘蒸气会凝华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于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水的温度为100℃,而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为113.5℃。水浴法加热时,碘的温度不会达到其熔点,所以碘不会熔化,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水浴加热的优点确实包括能使物体受热均匀,因为水作为热传导介质,可以确保加热的均匀性。然而,说它不便于控制温度是不准确的。实际上,通过调节水浴的温度,我们可以精确地控制碘锤内的温度,从而满足实验的需求,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无论是哪种方案,碘从固态变为气态(即升华)都需要吸收热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两种方案在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都会因为失去热源而逐渐冷却。在冷却过程中,碘蒸气会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即凝华),而不会经过液态,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1. 测量时,要先根据实际情况估计测量范围和确定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然后再根据要求选用适当的测量工具。如图所示的三角板、卷尺和皮尺,它们的分度值依次是1mm、1mm和1cm。工人给教室窗户安装玻璃时,应该选______测量窗户的长和宽。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工人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消除误差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
【答案】 ①. 卷尺 ②. 不能
【解析】
【详解】[1]三角板分度值大小可以,但量程偏小;钢卷尺分度值大小可以,量程可以,用来测玻璃合适;皮卷尺的分度值和量程明显偏大,不合适用来测量玻璃的长。
[2]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完全消除。因此,工人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但不能完全消除误差。
12. 如图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入玻璃罩内,抽气过程中,听到铃声的响度越来越______,推理可知______,闹钟下垫松软多孔的海绵是为了减小______传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答案】 ①. 小 ②. 真空不能传声 ③. 固体
【解析】
【详解】[1][2]瓶内空气越来越少,声音就越来越小,是声音传播的物质(空气)逐渐减少造成的,由此可以推理:真空不能传声。
[3]松软多孔的海绵传声效果比较差,同时也可以减弱声音的传播,起到隔音的效果。所以闹钟下垫松软多孔的海绵是为了减小固体传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13. 汽车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它的许多设计要求都与物理知识有关。在汽车发动机周围安装吸音棉是在______控制噪声,汽车的倒车雷达系统是利用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传递信息来工作的。
【答案】 ①. 传播过程中 ②. 超声波
【解析】
【详解】[1]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产生较大噪声,噪声在向外传播时被吸音棉吸收,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汽车的倒车雷达发出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根据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就能判断周围情况,这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
14. 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至熔化,根据测量结果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______物质是晶体,它可能是______(选填“海波”或“石蜡”)。
【答案】 ①. 乙 ②. 海波
【解析】
【详解】[1]由图知道,乙物质熔化时,有固定的温度,属于晶体。
[2]由图可知,乙物质在熔化时,温度保持48℃不变,即乙物质的熔点是48℃,可知乙物质可能是海波。而石蜡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15. 小明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塑料袋挤瘪,排出袋中空气后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膨胀,塑料袋内发生了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塑料袋的体积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是由于塑料袋内发生了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答案】 ①. 汽化 ②. 变小 ③. 液化
【解析】
【详解】[1]当把滴入几滴酒精的塑料袋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时,酒精液体会汽化成酒精气体,体积变大,故发现塑料袋鼓起。
[2][3]当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后,酒精蒸气又遇冷液化形成酒精液体,塑料袋内气体体积减小,所以过一会儿塑料袋体积变小。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第16题6分,第17题5分,第18题6分,共17分)
16. 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计算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1)除了刻度尺,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还有______。
(2)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小车做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以小车为参照物,斜面是______的。
(3)由图可知A点到B点的距离为______cm,测得时间,则AB段小车的平均速度______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为减小实验误差,需多次实验。多次实验时需固定斜面,并让小车从斜面上的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由静止滑至B处。
【答案】(1)停表 (2) ①. 变速 ②. 运动
(3) ①. 90.0 ②. 0.360
(4)同一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实验的原理,实验中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除了刻度尺,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还有停表。
小问2详解】
[1]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加快,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2]由于小车是沿斜面下滑的,相对于小车来说,斜面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以小车为参照物,斜面是运动的。
【小问3详解】
[1][2]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AB段的路程为
sAB=100.0cm-10.0cm=90.0cm=0.900m
平均速度为
【小问4详解】
减小实验误差,需多次实验。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静止下滑至B处。
17. 小明计划把自己练琴的房间改造成隔音房间,以免练琴时打扰邻居。为了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改造,他和朋友小华计划在家中用手机铃声作为声源,利用人刚听不到声音时人与声源的距离来比较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
(1)实验前他们选用了报纸、羽绒服、塑料袋、泡沫板等材料,选用其中一种在盒内相应区域安装隔音材料,该操作须控制不同材料的______(选填“质量”或“厚度”)相同。
(2)为了在空间有限的室内顺利进行该实验,过程中应将手机铃声的响度适当______(选填“调大”或“调小”)一些,同时在比较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时手机铃声的响度应______(选填“随材料而改变”“保持不变”)。
(3)换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实验,他们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其中______的隔音性能最好。
(4)小明观察后发现粗糙材料比平滑材料的隔音性能更______(选填“好”或“差”),原因是粗糙材料吸收声音的能力要比平滑材料强。
【答案】(1)厚度 (2) ①. 调小 ②. 保持不变
(3)羽绒服 (4)好
【解析】
【小问1详解】
在实验中选用了报纸、羽绒服、塑料袋、泡沫板等材料作为隔音材料,为了准确比较这些材料的隔音性能,需要确保它们的其他所有条件都相同,只改变材料这一变量。因此,在安装隔音材料时,必须控制不同材料的厚度相同,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小问2详解】
[1]响度指声音的强弱,与振幅和人距离发声体的距离有关。由于房间的空间较小,距离改变的程度受到限制,故实验过程中他们应将手机铃声响度调小。因为手机铃声响度越大,人要听不到声音时与声源的距离将越大。
[2]在比较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时,为了保持实验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手机铃声的响度应该保持不变。如果随材料而改变铃声响度,那么就无法准确判断隔音效果的好坏是由于材料本身还是由于铃声响度的变化所导致的。因此,在实验中应该保持手机铃声响度的一致性。
【小问3详解】
分析数据可知,用报纸实验时人听不到声音的距离最大,用羽绒服实验时人听不到声音的距离最小,故可得出的结论:隔声性能最好的是羽绒服。
【小问4详解】
根据所得数据可知,羽绒服的材料最粗糙,报纸的材料最平滑,用羽绒服实验时人听不到声音的距离最小,用报纸实验时人听不到声音的距离最大,故得出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好,原因是粗糙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强。
18. 如图所示是小明和小华探究“水在沸腾前后的温度变化特点”实验装置。
(1)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存在的错误是______。
(2)实验装置中纸板的作用除了可以避免水蒸气遇到温度计管壁液化影响读数外,还可以______。
(3)重新调好实验装置后,点燃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待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计时,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的示数,并将实验数据整理在表中。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__℃,沸腾时水的温度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停止加热。水不能继续沸腾,说明沸腾过程需要______。
(4)小明妈妈在厨房为了快点煮熟饺子,水开后继续用猛火加热,这么做与改用小火加热开水相比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缩短烹饪时间的目的。
【答案】(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 (2)减少热量的散失
(3) ①. 99 ②. 不变 ③. 吸收热量
(4)不能
【解析】
【小问1详解】
分析实验装置图,可以看出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这是错误的。因为烧杯底部的水温会受到烧杯加热的影响,温度会偏高,如果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烧杯底部,那么测量出的温度就会偏高,不能准确反映水的实际温度。
【小问2详解】
实验装置中的纸板有两个作用:一是可以避免水蒸气遇到温度计管壁液化影响读数;二是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因为纸板可以阻挡外界冷空气与烧杯内的热水进行热交换,从而保持烧杯内水的温度稳定。
【小问3详解】
[1][2][3]分析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从第5分钟开始,水的温度就保持在99℃不变,直到实验结束。这说明此时水已经达到了沸点,并且正在沸腾。因此,此时水的沸点是99℃。沸腾时水的温度保持不变,这是因为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但温度却保持不变。停止加热后,水不能继续沸腾,说明沸腾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小问4详解】
水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因此,无论是用猛火加热还是用小火加热,只要水在沸腾,其温度就保持不变。所以,从加热到水沸腾开始计时,无论火力大小,只要水在沸腾,烹饪时间都是相同的。因此,小明妈妈在厨房为了快点煮熟饺子,水开后继续用猛火加热,这么做与改用小火加热开水相比不能达到缩短烹饪时间的目的。
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第19题5分,第20题6分,共11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19. 如图所示,高速公路ETC收费系统是无需停车就能实现收费的电子系统。该系统在通道入口处识别成功车辆信息后,会发出“滴”的提示音,该过程所用时间为0.2s,随后挡车栏杆会自动抬起。某汽车以21.6km/h的速度匀速进入识别区,司机听到滴声后发现自动栏杆没有抬起,于是采取紧急制动,汽车刚好没有撞杆。已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6s,刹车减速过程用时1.2s,减速过程的平均速度为3m/s。求:
(1)汽车进入识别区后匀速行驶的距离。
(2)该ETC识别区通道的长度。
【答案】(1)4.8m (2)8.4m
【解析】
【小问1详解】
该汽车匀速行驶的时间
汽车匀速行驶的速度
该汽车进入识别区后匀速行驶的距离
【小问2详解】
该车刹车过程行驶的距离
识别区通道的长度
20. 小明和小华分别站在长850m的空心金属管的两端,小明在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小华先后听到两个声音,经测量两声相隔2.33s。求:(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
(1)敲击后,小华第二次听到敲击声所用的时间。
(2)声音在空心金属管中传播的速度。
【答案】(1)2.5s (2)5000m/s
【解析】
【小问1详解】
第二次敲击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听到第二次敲击声所用的时间
【小问2详解】
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的时间
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的速度
材料
报纸
羽绒服
塑料袋
泡沫板
听不到声音的距离/m
8
4
7
5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解析版)-A4,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广平县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原卷版)-A4,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