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2022学年四川成都邛崃市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2021-2022学年四川成都邛崃市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第1页
    2021-2022学年四川成都邛崃市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第2页
    2021-2022学年四川成都邛崃市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2022学年四川成都邛崃市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四川成都邛崃市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为A和B卷,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A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在答第Ⅱ卷和B卷时,用0,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用课文原句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本试卷分为A和B卷。A卷100分,B卷50分,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其中试题卷6页,答题卡4页。
    3.A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其他类型题。
    4.请将第Ⅰ卷1-8小题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指定题号的位置上。
    5.在答第Ⅱ卷和B卷时,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6.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嗥鸣(há) 迭起(dié) 澎湃(bài) 义愤填膺(yīng)
    B. 彷徨(páng) 花圃(pǔ) 深邃(suì) 迥乎不同(jiǒng)
    C. 凹凼(dàng) 滞笨(zhì) 徘徊(huí) 烟雾缭绕(rà)
    D. 校补(xià) 泛滥(làn) 倔强(juè) 潜移默化(qián)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字音。A.“湃”应读作“pài”;C.“徊”应读作“huái”;D.“校”应读作“jià”,“倔”应读作“jué”。故选B。
    2. 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锋芒毕露 妇儒皆知 一拍即合 晴天霹雳
    B. 慷慨淋漓 马革裹尸 九曲连环 鞠躬尽瘁
    C. 变幻多姿 铤而走险 杂乱无章 迥然不同
    D. 深恶痛绝 不以为然 大庭广众 目不窥园
    【答案】A
    【解析】
    【详解】A.应写作“妇孺皆知”。
    3.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在中国,邓稼先是位妇孺皆知的科学家。
    B. 面对国民党特务,闻一多先生气冲斗牛,怒不可遏。
    C. 杨绛当时没有理解出老王“我不是要钱”这句话的言外之意。
    D. 抗击疫情,作为医生的她当之无愧,义不容辞。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妇孺皆知:妇女和小孩都知道,指某件事物众所周知,流传得很广。
    B.气冲斗牛: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C.言外之意:意思是指有这个意思,但没有在话里明说出来。
    D.当之无愧:担得起某种荣誉或某个职务,无须感到惭愧。这里说的是行为,与语境不符,使用错误。
    故选D。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一座座全新地标在成都拔地而起,全球设计规划的最长的天府绿道,在这里密织成网。
    B. 《开学第一课》的播出,有利于培养观众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出现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C. 北京大兴“火眼”实验室扩建,日均检测量可达10万份,进一步提升了核酸检测。
    D. 成都在大型赛事引进上做得非常好,体育设施的建设也能同步跟进,“赛事名城”名副其实。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语序不当,“设计规划”应改为“规划设计”;
    B.搭配不当,应将“出现”改为“展现”;
    C.宾语残缺,应在句末加上“能力”;
    故选D。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5.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但当涉猎 涉猎:粗略阅读 愿为市鞍马 市:集市
    B 今者才略 才略:才干谋略 朔气传金柝 朔:寒冷
    C. 见往事耳 往事:历史 双兔傍地走 走:跑
    D. 为博士邪 博士:学官 木兰当户织 户:窗户
    6.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徐以杓酌油沥之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B. 尝射于家圃 非得一人于井中
    C. 公亦以此自矜 自以为大有所益D. 而钱不湿 结友而别
    7. 下列选项对所选句子翻译不正确一项是( )
    A.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翻译:你现在当权掌管军务,不可以不学习。
    B.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翻译:只不过要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C.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翻译: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吗!
    D. 士别三日,即更当刮目相待。 翻译:读书人分开几天,就更加应当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他)。
    8.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孙权劝学,既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又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 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 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
    D. 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别”,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长。
    【答案】5. C 6. B 7. D 8. B
    【解析】
    【5题详解】
    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
    A.市:动词,买,不是“集市”;
    B.朔:北方,不是“寒冷”;
    D.户:门,不是“窗户”;
    故选C。
    【6题详解】
    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A.之:代词,葫芦/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于:介词,在/介词,在;
    C.以:介词,凭借/动词,认为;
    D.而:表转折,却/表顺承,可不译;
    故选B
    【7题详解】
    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
    D.“士别三日,即更当刮目相待”的正确翻译是: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选项“就更加应当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他)”翻译错误。
    故选D。
    【8题详解】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不是“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
    故选B。
    【点睛】参考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兄长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第Ⅱ卷 (其他类型题 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9. 用课文原句默写。
    (1)写出下面诗文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两句默写;若三句全写,依前两句判。)
    ① 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② 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③ 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岑参的《逢入京使》)
    (2)从王维的《竹里馆》和韩愈的《晚春》两诗中任选一首默写。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朔气传金柝 ②. 此夜曲中闻折柳 ③. 双袖龙钟泪不干 ④. 《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解析】
    【详解】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朔、柝、折、篁、菲、惟。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青瓦上的乡愁
    张凌云
    (1)有人说,炊烟是屋顶上的庄稼,那么,青瓦就是栽种庄稼的土壤,是连系着我们人生之根的那片乡愁。
    (2)小时候,常会坐在屋檐下发呆,盯着对面低矮的青瓦一看就是半天。那鱼鳞状的青瓦,黑压压地排成一座座小山,越堆越高,仿佛永远也迈不过去。颓圮的地方长出了蓬草,有些阴森,有阳光还好些,若是逢上雨天,雨水顺着瓦槽往下滴落,啪嗒啪嗒地打在地上,整个世界似乎只剩下了这怎么也淌不完的泪水,从白天淌到黑夜,直至淌到时间的尽头。
    (3)在我的心里,所谓青瓦,不是黑瓦的雅称,的确就是青颜色的瓦。那些檐口的瓦当瓦楞,受长期雨水的浸泡,纷纷长出一层青苔,里面的瓦上也有,只是少些。不下雨的时候,远望去茸茸一片,有些可爱,有风吹过,吸一口,甚至能嗅到青翠的味道。有时也会好奇,摸一些够得着的瓦片,硬硬的,透着湿滑。但总的说来,我对青瓦有些敬而远之,觉得它们围成了一口井,我就是井底的一只青蛙,仰望着狭小的天空,怎么也爬不出那幽深的井壁。
    (4)许多年里,我就在那狭小的井壁下张望,看四季轮转,光阴萦回。并不总是下雨,何况四时的风景本来不同。春天的青瓦常会浮上一层淡淡的烟霭,叽叽喳喳的麻雀飞个不停,少年的心思也跟着躁动,带着一种莫名的憧憬。夏天的青瓦像瞌睡人的眼,大而无神,你瞧着它,自己也感染了周围慵懒的气息,在嘹亮的蝉鸣声中打着瞌睡。秋天,天高气爽,青瓦似乎愈发地高峻,仿若大雁的翅膀悬在半空之中,自己也随之飞升,却又感到有几分心慌。及至冬天,青瓦上凝结了白霜,有时更盖上了厚厚的白雪,整个人却变得心安起来,好大一场雪,遮盖了整个村庄,也让我们能好好入眠。
    (5)那时未觉得由四面青瓦囿出的小小天地有多么神奇,相反只想着能逃离。孰料多年以后,当我住久了城里的楼房,却常常想起记忆里的那片瓦。甚至,当后来读到“一春梦雨常飘瓦”“透瓦清霜伴月明”这样的诗句时,心中会猛然一惊,原来,我的梦仍飘浮于那片青瓦,我的家仍映照着那方霜月,它们一直在那里,氤氲着脚下要走的道路。
    (6)从前,老家有捡瓦的风俗,选一个天晴的日子,走上房顶,用新瓦把老瓦换下来,那些瓦也就有了全新的生命。印象更深的是上梁。得放鞭炮,做仪式,把房屋的主梁架好,然后,贴上薄砖,最后是屋顶盖瓦。人们对青瓦始终是敬重的,它们高挂在我们的头顶,是我们必须仰视的一座山。这些年,走过不少地方,也见过不少富丽堂皇的建筑,其锦绣斑斓,飞甍丽瓦,远非老家的小屋可比,但那些精巧绝伦的瓦间雕刻,却比不上老家平淡无奇的黑色土瓦更有故事,更有温度。
    (7)回不去的是故乡,走不到的是远方。那些袅袅升起的炊烟终将飞向远方,但那些屋上的青瓦还在,它们垒成了一座高台,生长在每一处能瞭望乡愁的地方。
    10. 文章以“青瓦上的乡愁”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11. 文章第(5)(6)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12. 文章的最后一段文字饱含深情,请分析其在结构上和内容上的作用。
    【答案】10. (1)作为写作线索,贯穿全文。(2)与文章首尾形成照应。(3)新颖别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4)点明文章主旨,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11. 对比。将小时候总想逃离“由四面青瓦囿出的小小天地”与长大离家后长忆起故乡的青瓦对比,将富丽堂皇的建筑和精巧绝伦的瓦间雕刻与老家小屋平淡无奇的黑色土瓦对比,突出了作者对故乡青瓦的赞美与思念之情。
    12. 结构上: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照应标题,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上:篇末点题,点明中心,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标题作用的分析。文章先写小时候生活在由四面青瓦囿出的小小天地,对外界有着太多的渴望,总想逃离,但长大离家后却常忆起故乡的青瓦,然后意识到原来曾经想逃离的那片青瓦,竟是一生难以割舍的牵挂,也是回不去的故乡老家。这里“青瓦”贯穿全文,是全文的线索。“青瓦”在作者的笔下,是家乡的代名词,作者远离家乡,思念的家乡,思念的家乡的青瓦,因此,这里“青瓦”寄托着作者的情感,蕴含着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作者把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寄托在青瓦上,说是“青瓦上有乡愁”,这样的标题新颖别致,吸引了读者阅读兴趣。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比的写作手法以及作用。第⑤段中“小时候不觉得青蛙囿出的小天地有多么神奇,只想着选离”;“多年以后,当住久了城里的楼房,我却常常想起记忆里的那片瓦”“曾经想逃离的那片青瓦,竞是我一生难以割舍的牵挂,是我久未愈合的一道伤口,是我再也回不去的故乡老家”这里运用对比,用小时候身在家乡却想要逃离故乡,到长大后思念却不得回故乡来进行对比,表达多思念故乡去不能回去的惆怅之情;第⑥段开头写家乡捡瓦的风俗,后面写其他地方富丽堂皇的建筑和精巧绝伦的瓦间雕刻,把二者进行对比,觉得“那些精巧绝伦的瓦间雕刻,却比不上老家平淡无奇的黑色土瓦,黑色土瓦更有故事,更有温度”,突出了作者对故乡青瓦的赞美与思念之情。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结尾段落的作用。本文作者以青瓦为线索,先写小时候生活在由四面青瓦囿出的小小天地,对外界有着太多的渴望,总想逃离,但长大离家后却常忆起故乡的青瓦,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作者借写青瓦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感慨“回不去的是故乡,走不到的是远方”,因此这里是对文章的总结,再次强化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思乡之情,起到点题的作用。尾段句子“屋上的青瓦还在,它们垒成了一座高台,生长在每一处能瞭望乡愁的地方”和首段句子“瓦就是栽种庄稼的土壤,是连系着我们人生之根的那片乡愁”相互呼应,也和题目“青瓦上的乡愁”相照应。
    五、作文(60分)
    13. 按要求完成作文。
    达夫在纪念鲁迅逝世的大会上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道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道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还有人说:“要了解一个民族,就要看他们崇拜的英雄是谁。”
    请你以《我心中的英雄》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1)英雄既可以指某一类人,也可以指具体的某一个人,比如新闻媒体里报道的英雄人物,或者是你从书籍里读到的英雄人物等。
    (2)要写出英雄的精神品质,要在文中合理使用描写、记叙和抒情等表达方式来刻画你心中的英雄形象。
    要求:(1)表达出你的真实情感;(2)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3)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答案】例文
    我心中的英雄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英雄,他可能是自己的父母、家人、老师、朋友,但我不一样,我心中的英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他们有在一线抗击病毒的医护工作者,有在平凡岗位默默坚守的普通志愿者,有在实验室里彻夜研究的科研人员。他们,都是我心中的英雄。
    2020年,新冠状肺炎疫情爆发,在这危急的时刻,湖北省立即组织医疗队援助武汉,来自四面八方的医疗团队奔向武汉,部队军医也开拔上路。医院里,医生、护士他们不计得失,不念安危,冒着被感染的危险,日夜陪伴在病人身边,而在他们家里还有刚满月的孩子,有刚年过半百的老人。他们,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听到武汉被病毒笼罩的消息后,83岁的钟南山院士立刻连夜乘坐高铁赶赴武汉,指导疫情防控;73岁的李兰娟院士带领团队驰援武汉,尽力研制新冠病毒肺炎的特效药;54岁的陈薇院士也率队奔赴武汉抗疫一线,紧急展开的帐篷式移动检测实验室高效运行,大大加快了确诊速度。他们,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在街上,每个小区的志愿者笔直地站在小区的关口查岗。他们精神饱满,目光坚定,在他们脸上看不到一丝疲惫。但实际上,他们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晚上十点下班,在寒风中坚守岗位,时刻注意来往的行人,怎么可能会不累呢?大街上空无一人,人们都为躲避疫情而闭门不出,只有外卖小哥戴着口罩,奔波在风雨里。每个人都在积极地配合国家的号召,让抗疫一线人员的努力不再白费。他们,是我心中的英雄。
    中国科学院、工程院在实验室中正全力研制抗击新冠病毒的新药和疫苗。他们看似远离一线,其实,他们每天和病毒近距离接触,冒着极大的感染风险进行研究,每一刻都身处危险的境地,可他们不怕,他们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坚持与病毒作斗争。他们,更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这群人,不仅仅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更是国家的英雄,人民的英雄,我坚信,在他们的努力下,疫情将很快过去,灿烂的春节一定会到来!
    【解析】
    【详解】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是“我心中的英雄”。
    审题立意。“英雄”是指那些有抱负、不畏艰险强暴,为民族或先进阶级的利益做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英雄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段中会出现的靓丽形象,他们为了国家、民族、人民、家庭做出了巨大贡献。不同的人对英雄的定位不同,除了社会中早已经公认的英雄之外,还有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英雄,如尽职尽责的环卫工人、默默付出的“小站人”,为战友守墓多年的老人,扫黑除恶的人民警察等,都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构思选材。文章叙写的中心人物是“英雄”。你心目中的英雄是谁,可以选择新闻媒体里报道的英雄人物,可以是你从书籍里读到的英雄人物,可以是你身边的英雄人物等。具体写作时,要通过具体的内容写出英雄的精神品质,要在文中合理使用描写、记叙和抒情等表达方式来刻画心中的英雄形象。
    体裁选择。本文的写作,既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可结合自己的经历,充分表达自己对“英雄”的认识和理解。
    B卷(共50分)
    一、诗歌鉴赏(共4分)
    14.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问题。
    锦城春望
    卓英英
    和风装点锦城春,细雨如丝压玉尘。
    漫把诗情访奇景,艳花浓酒属闲人。
    (1)本诗题为“锦城春望”,请简要概括第一、二句中诗人都“望”到了哪些景色。
    (2)本诗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1)阳春三月,惠风和畅,锦城景色秀美;春雨潇潇如帘幕,沾湿了轻飞的玉尘,让它不再随风起舞。
    (2)一个“漫”字表达了诗人散漫、悠闲的心态,“属闲人”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安适、惬意。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概括能力。此题已提示从诗的第一、二句进行概括,“和风”“锦城春”“细雨”“玉尘”是诗人“望”到的景色,“和风装点锦城春,细雨如丝压玉尘”的意思是“阳春三月,惠风和畅,锦城景色秀美;春雨潇潇如帘幕,沾湿了轻飞的玉尘,让它不再随风起舞”,据此可以得出答案。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体会。结合最后两句“漫把诗情访奇景,艳花浓酒属闲人”,意思是“心怀诗兴,寻访春天美景;花正艳,酒已浓,心情如此安适、悠闲”,可知诗人心怀诗兴,观赏春景,可见闲情逸致。“艳花”“浓酒”,美景美酒,可见诗人安适、愉悦。“闲人”直接点明诗人悠闲的状态。可围绕悠闲、安逸等情感作答。
    二、(12分)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各题
    不食待友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15. 解释下列加点词错误的一项是( )
    A.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派)B. 故人至暮不来 (傍晚)
    C. 起之不食以俟者 (等待)D. 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信任)
    16.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人曰:“诺,期返而食。”
    (2)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17. 读此文后,你认为吴起在为人处事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是什么?
    【答案】15. D 16. (1)老朋友说:“好,希望(期待)回来时一起吃饭。”
    (2)要想所有的将士都服从他,非守信不可的啊!
    17. 为人讲信用,或待人诚恳守信。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D.“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的意思是:要想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信:动词,守信用,不是“信任”。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故人(老朋友)、期(期望)、食(吃饭)”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欲(想要)、服(使……信服)、信(守信用)”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17题详解】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分析。从“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可以看出,吴起是一个为人讲信用、待人诚恳之人。而吴起在为人处事上的讲信用、待人诚恳等品质,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
    【点睛】参考译文:
    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朋友,就留他吃饭。老朋友说:“好啊,等我回来就(到你家)吃饭。”吴起说:“我(在家里)等待您一起进餐。”(可是)老朋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朋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想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18. 名著阅读。
    “那是正犯,拿住呢有点赏,拿不住担‘不是’。你,你呀,我的傻兄弟,把你放了像放个屁,把你杀了像抹个臭虫!拿钱呢,你走你的,不拿,好,天桥见!别麻烦,来干脆的,这么大的人!再说,这点钱也不能我一人独吞了,伙计们都得沾点光,不定分上几个子儿呢。这么便宜买条命还不干,我可就没了法儿!你有多少钱?”
    (1)说这番话的人是谁?他原先的身份是什么?
    (2)这是祥子遭受的第几次打击?祥子遭受的第一次打击是什么?试简要介绍。
    【答案】(1)孙侦探;孙排长(2)第二次;第一辆车被大兵抢走了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与《骆驼祥子》有关的文学常识。(1)祥子以在杨家和曹家拉包月的方式攒钱,想买一辆车。可是,还没有等他再买上车,所有的积蓄就被孙侦探敲诈、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成泡影,说这番话的人即是孙侦探,之前是孙排长,他仿佛是祥子命中注定的前世冤家:祥子的 “三落”,其中两次都与他有关。(2)这是祥子遭受的“二落”。第一次是:祥子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他用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理想,以拉散座的方式,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但刚拉半年,连人带车就在兵荒马乱中被大兵抓去,祥子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三匹骆驼。
    (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刀爱
    ①明媚的三月三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奶奶用刀砍树的声音。
    ②“三月三,砍枣儿干……”每到这个时候,奶奶都会这么低唱着。在清凉的阳光中,奶奶手拿一把银亮的刀,节奏分明地向院子里的枣树砍去。那棵粗壮的枣树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用饱含沧桑的容颜,默默地迎接着刀的洗礼。
    ③“奶奶,您为什么要砍树?树不疼吗?”我问。在我的心里,这丑陋的树皮就像穷人的棉袄一样,虽然不好看,却是它们执御冰雪严寒的珍贵铠甲。尽管冬天已经过去,可现在还有料峭的春寒啊。奶奶这么砍下去,不是会深深地伤害它们吗?难道奶奶不知道“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吗?我甚至偷偷地想,是不是这枣树和奶奶结下了什么仇呢?
    ④“小孩子不许多嘴!”奶奶严厉地呵斥着我,把我赶到一边,继续自顾自地砍下去,一刀又一刀……
    ⑤那时候,每到秋季,当我吃着甘甜香脆的枣时,我都会想起奶奶手里凛凛的刀光,心里就会暗暗为这大难不死的枣树庆幸。惊悸和疑惑当然也有,但是却再也不肯多问一句。
    ⑥多年之后,我长大了。当这件事情几乎已经被我淡忘的时候,在一个远近闻名的梨乡,我又重温了童年的一幕。
    ⑦也是初春,也是三月三,漫山遍野的梨树刚刚透出一丝清新的绿意。也是雪亮的刀,不过却不是一把,而是成百上千把。这些刀在梨树干上跳跃飞舞,像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梨农们砍得也是那样细致,那样用心,其认真的程度绝不亚于我的奶奶。他们虔诚地砍着,仿佛在精雕细刻着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品。梨树的皮屑一层层地洒落下来,仿佛是它们伤痛的记忆,又仿佛是它们陈旧的冬衣。
    ⑧“老伯,这树为什么要这样砍呢?”我问一个正在挥刀的老人。我隐隐约约地感到,他们和奶奶如此一致的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我童年里没有知晓的那个谜底。
    ⑨“你们读书人应该知道,树干是用来输送养料的。这些树睡了一冬,如果不砍砍,就长得太快了。”老人笑道。
    ⑩“那有什么不好呢?”
    ⑪“那有什么好呢?”老人反问道,“长得快的都是没用的枝条,根储存的养料可是有限的。如果在前期生长的时候把养料都用完了,到了后期还拿什么去结果呢?就是结了果,也只能让你吃一嘴渣子。”
    ⑫我怔在了那里,没有说话。
    ⑬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树是这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人如果年轻时过于顺利,就会在不知不觉间疯长出许多骄狂傲慢的枝条。这些枝条,往往是徒有其表,却无其质,白白浪费了生活赐予的珍贵养料。等到结果的时候,他们却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奉献给收获的季节。而另外一类人,在生命的初期,就被一把把看似残酷的刀,斩断了圆润而酣畅的歌喉,却因此把养料酝酿了又酝酿,等到果实成熟的时候,他们的气息就芬芳成了一壶绝世的好酒。
    ⑭从这个意义上讲,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而且,伤短爱长。
    ⑮当然,人和树毕竟还有不同:树可以等待人的刀,人却不可以等待生活的刀。我们所能做的,在逆境的时候,去承受挫折并积蓄养料;在顺利的时候,自己给自己一把刀并慎用养料。
    ⑯让我们铭记刀爱,用生活的砥砺,去迎接累累的硕果和甜美的微笑。
    19. 请概括出“我”对砍树这一行为情感态度的变化。
    儿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大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好在哪里。
    (1)他们虔诚地砍着,仿佛在精雕细刻着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品。
    (2)我怔在了那里,没有说话。
    21. 结合语境赏析下面的句子。
    (1)那棵粗壮的枣树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用饱含沧桑的容颜,默默地迎接着刀的洗礼。
    (2)奶奶严厉地呵斥着我,把我赶到一边,继续自顾自地砍下去,一刀又一刀……
    22.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题目“刀爱”含义的理解。
    【答案】19. ①. 儿时:疑惑(不理解) ②. 长大了:震撼(理解)
    20. (1)“虔诚”是恭敬而有诚意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梨农们砍树时的细致、用心(认真),表达了梨农们对梨树深深的爱及期望。
    (2)“怔”是发愣、发呆的意思,表现了我听了梨农的解释后深受震撼并明白了刀之伤原来就是刀之爱的心理。
    21. (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枣树人格化,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枣树无怨无悔地承受(迎接、接受)刀的考验的场景。
    (2)运用了神态、动作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奶奶砍枣树时的坚决、认真。
    22. “刀爱”有两层含义:①奶奶、梨农们砍果树,看似在伤害果树,实则是为了让果树结出更多更甜的果实,是对果树的爱。②在人生的道路上,逆境时我们要克服自身滋长的骄狂傲慢。用生活的砥砺,结出人生的硕果。(或答:人生路上,在逆境的时候,去承受挫折并积蓄养料;在顺利的时候,自己给自己一把刀并慎用养料。用生活的砥砺,结出人生的硕果。)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和情感的理解梳理。
    ①根据第⑤段“惊悸和疑惑当然也有,但是却再也不肯多问一句”,可知儿时“我”对砍树这一行为的态度是“疑惑”。
    ②根据第⑬段“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可知长大了“我”对砍树这一行为的态度是“震撼”。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赏析。
    (1)“虔诚”是恭敬而又诚意的意思。结合第⑦段中“梨农们砍得也是那样细致,那样用心,其认真的程度绝不亚于我的奶奶”,可以得知:写出了梨农们砍树时的细致、用心和认真。结合第⑦段中“仿佛在精雕细刻着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品”和第⑪段中“如果在前期生长的时候把养料都用完了,到了后期还拿什么去结果呢”,可以看出:梨农们对梨树充满了爱和期望。
    (2)“怔”是发愣、发呆的意思。结合第⑬段中“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树是这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可以得知:“我”听了梨农的解释之后,深受震撼。结合第⑭段中“从这个意义上讲,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而且,伤短爱长”,可以得知:“我”明白了刀之伤就是刀之爱。
    【21题详解】
    (1)“静静地站在那里”“用饱含沧桑的容颜”“迎接着刀的洗礼”,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枣树人格化。“饱含沧桑”体现了枣树经历刀之爱的次数多,“静静地”和“默默地迎接”体现了枣树无怨无悔地迎接着刀的洗礼。
    (2)“严厉”是奶奶的神态,“把我赶到一边,继续自顾自地砍下去,一刀又一刀”是奶奶的动作。结合第④段中“小孩子不许多嘴”和“严厉地呵斥着我”,以及第⑦段中“其认真的程度绝不亚于我的奶奶”,体现了奶奶砍枣树的坚决和认真。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
    结合第⑧段中“我隐隐约约地感到,他们和奶奶如此一致的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理由”,第⑪段中“就是结了果,也只能让你吃一嘴渣子”,以及第⑭段中“从这个意义上讲,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可以得知:“刀爱”指奶奶、梨农们砍果树,看似在伤害果树,实则是为了让果树结出更多更甜的果实,这是“刀爱”的表层含义。结合第⑮段中“我们所能做的,在逆境的时候,去承受挫折并积蓄养料;在顺利的时候,自己给自己一把刀并慎用养料”,以及第⑯段中“让我们铭记刀爱,用生活的砥砺,去迎接累累的硕果和甜美的微笑”,可以得知“刀爱”的深层含义是:人生路上,要能够承受挫折并积蓄养料,用生活的砥砺,迎接人生的累累硕果。
    四、语言运用(共12分)
    23.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结晶。学校正在开展以“弘扬孝道美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以下是学校对中学生“孝心”调查的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学生与父母关系的调查表
    材料二:
    《如此祖孙》
    (1)根据材料一写出你的调查结论。
    (2)仔细观察材料二的漫画,用简要的语言说说这幅漫画揭示了什么现象。
    (3)尽孝就应该奉养老人、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祭奠祖先。我班正在开展以“弘扬孝道美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你从两个不同方面就“中学生如何尽孝”提出具体建议,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表述。
    (4)花木兰替父从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什么叫做“百善孝为先。”请你给花木兰写一段颁奖词。
    要求:①符合人物特征;②语言简洁流畅 ;③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案】(1)大多数中学生不关心家庭和父母。
    (2)a.长辈溺爱子孙,爱护不讲究方法b.晚辈依赖性强,缺乏自立能力,且不懂得长辈的爱。
    (3)示例:①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②力所能及地帮父母干一些家务。③经常与父母交流,拉拉家常。④父母下班回家后给父母按摩,帮他们消除疲劳。记住父母的生日,送上祝福。
    (4)符合要求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读表可知,知道父母生日的只有百分之三十五,知道家庭收入的只有百分之十。外出主动给父母打招呼的有百分之六十,主动做家务的只有百分之十,不与父母顶嘴的只有百分之三十,吃饭为父母夹菜的只有百分之五。由此可知,大多数中学生不关心家庭和父母。意近即可。
    【小问2详解】
    看图可知,图中一个小学生迟到了,他身后跟着满头大汗,手拄拐杖,为孙子背着书包的奶奶。老师问他迟到的原因,他说是因为奶奶走路太慢了。奶奶送孙子去上学,自己为他背着书包,这是一种溺爱,爱护孩子不讲究方法。孩子根本不顾奶奶年老体衰,把迟到的原因归结到奶奶身上,说明他缺乏自立能力,不懂长辈的爱。
    【小问3详解】
    考查提出建议。开放类试题,注意要从不同的方面提出。如:不与家长顶嘴,学生尊重家长的意见;吃饭时主动为家长夹菜等。
    【小问4详解】
    考查语言表达,开放类试题。围绕着木兰的事迹和品质拟写即可。如:一个前所未有的女中豪杰,书写了一段替父从军的悲壮史诗;一个孝女,改写了父亲的命运;一个决定,重塑了生命的传奇。你是伟大的,你的灵魂让我们肃然起敬;你是毅然的,你的品格让我们高山仰止;你是优秀的,你的丰功让我们钦佩不已;你更是不朽的,你的伟绩永世长存!我们向你致敬!项目
    知道父母生日
    知道家庭收入
    外出给父母打招呼
    主动做
    家务
    不与父母
    顶嘴
    与父母
    谈心
    吃饭为父母夹菜
    肯定
    35%
    10%
    60%
    10%
    30%
    5%
    5%
    否定
    65%
    90%
    40%
    80%
    70%
    70%
    90%
    从不
    10%
    25%
    5%

    相关试卷

    2021-2022学年四川成都郫都区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四川成都郫都区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为A和B卷,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A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交卷时只交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四川成都简阳市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四川成都简阳市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四川成都邛崃市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四川成都邛崃市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为A和B卷,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A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在答第Ⅱ卷和B卷时,用0,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用课文原句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