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荆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1月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荆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1月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 下列变化过程的且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青铜器上的铜锈,可用溶液除去
B. 洗发时用的护发素,能够调节头发的pH
C. 锅炉水垢中含有,可先用溶液处理,后用酸除去
D. 可溶性的铝盐、铁盐均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杀菌
【答案】D
【解析】青铜器上的铜锈会与发生反应从而除去铜锈,故A正确;洗发水往往会使头发变得碱性,而护发素可以帮助平衡头发的pH,使头发保持在健康的酸碱度范围内,故B正确;碳酸钙溶解度小于硫酸钙,依据沉淀转化原则,锅炉水垢中含有的CaSO4,可先用Na2CO3溶液处理转化为碳酸钙,后利用碳酸钙能与盐酸、醋酸等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钙、醋酸钙等,所以后加入酸除去,故C正确;铁离子、铝离子在溶液中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氢氧化铝胶体,胶体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能吸附水中悬浮杂质,达到净水的目的,但是铝盐和铁盐不能用于杀菌消毒,故D错误;
故选D。
2.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的结构示意图:
B. 的电子式:
C. Na的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
D. 基态铜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
【答案】C
【解析】的结构示意图:,A错误;的电子式:,B错误;Na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1,最高能级为3s轨道,为球形,C正确;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Ar]3d104s1,,价层电子排布图:,D错误;
故选C;
3.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p能级能量一定比s能级的能量高
B. 3d、4d能级容纳的电子数依次增多
C. 2p和3p轨道的形状均为哑铃形
D. 电子从较低能级跃迁到较高能级将释放能量
【答案】C
【解析】同一能层中,p能级能量高于s能级,不同能层p能级能量不一定比s能级的能量高,例如5s能级高于2p能级,A错误;3d、4d能级容纳的电子数最多均为10,B错误;2p和3p轨道的形状均为哑铃形,C正确;电子从较低能级跃迁到较高能级将吸收能量,D错误;
故选C。
4. 下列关于电化学腐蚀、防护与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形成Fe-Cu原电池,Cu作正极被保护,Cu不易被腐蚀,A错误;暖气片表面刷油漆可隔绝氧气,从而防止金属腐蚀,B正确;锌比铁活泼,形成锌-铁原电池,锌作负极,电子由锌流向铁管道,C错误;铁管道与电源负极相连,为阴极,阴极得电子,电极反应式为2H2O+2e-=2OH-+H2↑,D错误。
答案选B。
5. 下列变化过程的且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为放热过程,且属于熵减过程,A不符合题意;,为分解反应,,且为气体分子数增多的过程,,B符合题意;,为化合反应,<0,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0,C不符合题意;,为生成沉淀的放热反应,且由离子生成了沉淀,属于熵减的过程,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 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当达到平衡时,下列各项措施,不能提高转化率的是
A. 升高反应的温度B. 增大容器的容积
C. 恒容下通入稀有气体D. 分离出部分
【答案】C
【解析】说明反应正向吸热,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转化率增大,A不符合题意;反应正向体积增大,增大容器的容积则压强减小,减小压强平衡正向移动,转化率增大,B不符合题意;恒容下通入稀有气体,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转化率不变,C符合题意;分离出部分,生成物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转化率增大,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 下列实验的反应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A. 室温下,测得氯化铵溶液:
B. 用铁氰化钾检验:
C. 用金属铜作为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
D. 用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草酸:
【答案】B
【解析】氯化铵溶液的原因是铵根离子水解,方程式为,A错误;用铁氰化钾检验的现象为产生蓝色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正确;金属铜作为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阳极是铜失去电子变为铜离子,阴极是铜离子得电子生成铜,C错误;草酸是弱酸,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D错误;
故选B。
8. 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开发“点击化学”的科学家。分子R称为“点击化学试剂”,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基态O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
B. 离子半径:
C. F原子核外有7种空间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D. 分子R中四种元素都位于元素周期表p区
【答案】C
【解析】基态O原子价电子层有6个电子,所以其价电子排布式为:,故A正确;三种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所以核电荷数越小,离子半径越大,即离子半径:,故B正确;F原子核外电子数为9,每个电子都有其特定的运动状态,包括轨道和自旋状态,所以有9种空间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故C错误;分子R中有四种元素,都位于元素周期表p区,故D正确;
故选C。
9. 实验室用标准盐酸测定NaOH溶液的浓度,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A. 用蒸馏水洗净酸式滴定管后,装入标准盐酸进行滴定
B. 盛装NaOH溶液的锥形瓶未干燥
C. 开始滴定时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在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
D. 用酚酞作指示剂滴至红色刚变无色时即停止加盐酸
【答案】D
【解析】未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导致标准溶液浓度偏低,所消耗的体积偏大,会使NaOH溶液浓度测得结果偏大,A错误;盛装NaOH溶液锥形瓶未干燥对测定NaOH溶液浓度无影响,B错误;装HCl的滴定管,开始时尖嘴部分有气泡,在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则滴入锥形瓶中HCl的量小于滴定管上读出的读数,因为有部分HCl被充满在气泡处,但是计算时,仍以滴定管上读出来的数据计算,故测定结果偏高,C错误;红色刚变无色可能是因为局部氢离子浓度增大导致,振荡后可能还会变为红色,故所用得盐酸的量比理论的小,所以测得NaOH溶液浓度偏低,D正确;
故选D。
10. 液氨与纯水类似,也存在微弱的电离:,T℃时,液氨的离子积常数,若用定义的方式来规定,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其他条件不变,增加液氨的量,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B. 液氨达到电离平衡时
C. T℃时的液氨中,
D. 一定温度下,向液氨中加入氯化铵固体,电离平衡逆向移动,K值减小
【答案】C
【解析】液氨是浓度为定值的纯液体,增加液氨的量,电离平衡不移动,A错误;液氨中电离程度微弱,达到电离平衡时,B错误;T℃时的液氨中,则,C正确;向液氨中加入氯化铵固体,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液氨的离子积常数为温度函数,温度不变,离子积常数K值不变,D错误;
故选C。
11. 下列实验装置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或描述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图中针筒可测定一定时间收集的气体的体积,可测定生成氢气的反应速率,A正确;使Fe表面腐蚀电流降至零或接近于零,铁电极应该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B错误;加热促进镁离子水解,且生成的盐酸易挥发,应在HCl气流中蒸发制备无水氯化镁,C错误;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不能用于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D错误;
故选A。
12. 在催化条件下可以将还原为,反应原理为: ,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或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压强:B. 反应速率:
C. 平衡常数:D. 气体的颜色:b深,c浅
【答案】D
【解析】该反应是气体计量数减小的反应,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的平衡转化率增大,则,A正确;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所以,B正确;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所以,C正确;b点的温度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量减小,所以b点的颜色要浅一些,D错误;
故选D。
13. 常温下,四种溶液:①的氨水 ②的氢氧化钠溶液 ③的醋酸 ④的盐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将溶液①、④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显碱性
B. 分别取1 mL稀释至10 mL,四种溶液pH:②>①>④>③
C. 向溶液③、④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醋酸钠晶体后,两种溶液的pH均增大
D. 将a L溶液②和b L溶液④混合后,若所得溶液,则
【答案】B
【解析】由于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则常温下pH相同的①②溶液浓度①>②,③④溶液浓度③>④,②④溶液浓度②=④,据此分析:
溶液①、④等体积混合,由于①的浓度大于④,所以碱过量,因此混合之后溶液呈碱性,A正确;弱电解质在稀释过程中会继续电离,所以稀释相同的倍数后,四种溶液的pH大小为:①>②>④>③,B错误;醋酸钠溶于水后,使醋酸的电离向逆反应方向移动,pH增大;盐酸会与醋酸钠反应生成醋酸,变成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减小,pH增大,C正确;由于混合后,则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则,D正确;
故选B。
14. 据科学网报道,中国科学家开发出的新型电解质能使-Li电池在90℃稳定工作,模拟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该电池的总反应为,当该电池放电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极发生还原反应
B. 向b极附近迁移
C. 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 a极的质量净增14g时转移2ml电子
【答案】B
【解析】该电池放电时,锂失去电子,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则a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A项正确;该电池放电时,锂离子向正极迁移,即向a极迁移,B项错误;负极上锂失去电子生成锂离子,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项正确;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净增质量为锂离子质量,1ml 为7g,a极净增14g时转移2ml电子,D项正确;
答案选B。
15. T℃时,在20.00 mL 的一元酸HR溶液中滴入 NaOH溶液,溶液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T℃时,HR电离常数
B. M点所示溶液中
C. N点所示溶液中:
D. P点与Q点所示溶液中水电离程度:Q>P
【答案】D
【解析】P点溶液的pH=3,则c(H+)=1×10-3ml/L,c(R-)≈c(H+),c(HR)≈0.1ml/L,则T℃时HR电离平衡常数Ka==1.0×10-5,,A正确;M点溶液的pH=7,则溶液呈中性,此时c(H+)= c(OH-),根据电荷守恒,B正确;N点HR可能恰好完全反应溶质为NaR,也可能氢氧化钠稍微过量溶质为NaR和NaOH混合溶液,呈现碱性,但无论何种情况,,C正确;P点是HR溶液呈酸性,Q点NaOH溶液呈碱性,对水的电离都抑制,P点pH=3,c(H+)=1×10-3ml/L,Q点pH=12,c(OH-)=1×10-2ml/L,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QO>C
B. HCN的电子式为:
C 有机物A可通过加成聚合形成高分子
D. 有机物B和E都可以与反应
【答案】(1)①.乙烯 ②.
(2)
(3)加成反应 (4)①.O > N >C>H ②.3 (5)AC
【解析】根据流程图可知,A为乙烯,乙烯与水反应生成乙醇,B为乙醇,乙醇被氧化为乙酸,C为乙酸,据此作答:
【小问1详解】
A的名称为乙烯,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根据分析,C为乙酸,乙酸的结构简式为;
【小问3详解】
根据A和D的分子式可知,A到D发生的是加成反应;
【小问4详解】
组成有机物D和E的元素有C、H、O、N,同周期电负性从左到右逐渐增大,所以电负性大小顺序为O > N >C>H;O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其中自旋方向相同的p电子有3个;
【小问5详解】第一电离能同周期从左到右逐渐增大,第ⅡA、ⅤA例外,所以第一电离能N>O>C,A正确;HCN的电子式为,B错误;A为乙烯,可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C正确;B为乙醇,乙醇不能与碳酸氢钠反应,D错误;
故选AC。
17. 某科研人员从含镍废料(主要含有NiO和少量的、、CaO、CuO、BaO)中回收镍元素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实验条件下,有关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如下表所示:
②常温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含镍废料”需要粉碎,目的是_______。
(2)“滤渣I”的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
(3)写出“操作A”中生成S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4)“滤渣Ⅱ”的主要成分是和。考虑最终产品的纯度,“试剂A”和“试剂B”应选择(填标号)_______。“调节pH”的范围是_______。
a. b. NaOH c.
(5)为防止生成,调节pH后所得滤液和溶液的混合方式是_______。有人建议将该步骤使用的用代替并进行了尝试,结果无沉淀生成,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6)“操作B”可分离出含的沉淀,如果使滤液中的,则滤液中的浓度至少为_______。
【答案】(1)增大固体和稀硫酸接触面积,加快酸浸速率,使酸浸更充分
(2)BaSO4 (3)
(4)①.A ②.5.0<pH<7.7
(5)①.碳酸氢钠溶液缓慢滴加到滤液中并不断搅拌 ②.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小,溶液中的碳酸氢根离子浓度低。不能生成碳酸镍沉淀
(6)0.096
【解析】含镍废料主要含有NiO和少量的Fe2O3、Al2O3、CaO、CuO、BaO在硫酸酸浸时得到:硫酸镍、硫酸铁、硫酸铝、硫酸钙、硫酸铜、硫酸钡,其中硫酸钙和硫酸钡以滤渣的形式除滤出去但以硫酸钡为主,通入硫化氢将三价铁离子还原为二价铁离子自身被氧化为单质硫,硫化氢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化铜沉淀和硫酸,再加入过氧化氢将二价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加入氢氧化镍调节溶液pH为:5.0<pH<7.7,将三价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三价铝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铝而除去,为防止生成氢氧化镍,向滤液中加入碳酸氢钠以生成碳酸镍;
【小问1详解】
将含镍废料粉碎,可以增大固体和稀硫酸接触面积,加快酸浸速率,使酸浸更充分;
故答案为:增大固体和稀硫酸接触面积,加快酸浸速率,使酸浸更充分;
【小问2详解】
经分析:滤渣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钡;
故答案为:BaSO4;
【小问3详解】
经分析:硫酸铁和硫化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小问4详解】
经过分析可知:氧化试剂为过氧化氢,调溶液pH试剂为氢氧化镍,调整溶液pH范围是5.0<pH<7.7;
故答案为:①A②5.0<pH<7.7;
【小问5详解】
①加入碳酸氢钠溶液的步骤为:碳酸氢钠溶液缓慢滴加到滤液中并不断搅拌;
②无沉淀生成,其可能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小,溶液中的碳酸氢根离子浓度低。不能生成碳酸镍沉淀;
故答案为:①碳酸氢钠溶液缓慢滴加到滤液中并不断搅拌②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小,溶液中的碳酸氢根离子浓度低。不能生成碳酸镍沉淀
【小问6详解】
已知;
故答案为:0.096;
18. 醋酸(用HAc表示)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弱酸,某小组欲借助传感器探究醋酸的电离过程。已知:稀溶液中,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0.10 ml/L HAc溶液
①配制0.10 ml/L的HAc溶液,需用量筒量取4.0 ml/L HAc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mL。
②配制250 mL 0.10 ml/L HAc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
(2)探究电离程度
量取20.00 mL所配HAc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用0.1000 ml/L NaOH溶液滴定,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溶液21.00 mL,用pH传感器测滴定过程的pH(部分数据如表所示)。
①指示剂适宜选用_______(填“酚酞”或“甲基橙”)。
②该HAc溶液的精确浓度为_______ml/L。
③根据查阅资料:一定条件下,按配制的溶液中,的值等于HAc的,推测_______(填“>”、“”、“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荆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PDF版附答案),文件包含高二化学pdf、高二化学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荆门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荆门市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答案,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