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学业水平期末检测试卷附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521787/0-17342427592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学业水平期末检测试卷附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521787/0-173424275930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学业水平期末检测试卷附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521787/0-173424275934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学业水平期末检测试卷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学业水平期末检测试卷附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理解,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各题。
2022年10月31日,梦天实验舱冲上云xiā①____,代表着中国全面迈入“空间站时代”。为了这一天,一群默默牵引“星星”的人艰苦跋涉了5年。在无声流tǎng②____的岁月里,以旧的涟漪为岸,又荡漾起新的波澜,团队老成员对梦想的坚守奋斗,同样传递给了风华正茂的新成员。迢迢飞天路上,他们每个人的身影,都是一座坚守初心、奔赴梦想的青春丰碑,太空中的完美轨迹,源于他们千百次的探寻与求索,源于他们抛弃狭隘,拥抱理想的热chén③____。他们心中的火焰,永远在星河间闪耀光芒
1.根据语境,填入合适的汉字。
① ② ③
2.④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A.ài B.yì
3.古诗文名句填空。
孔子有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水是文人墨客笔下永恒的主题。多情的诗人将江河湖海付诸笔下,亦在水间倾注了别样情思。请你结合所学诗歌,完成以下表格。
二、阅读与理解(54分)
名著阅读
4.请根据文段内容,为两位人物选择恰当的选项。
① ② A.令弟 B.舍弟
5.从个人的“小我”走向国家或集体的“大我”,能放大人生的格“。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名著内容,阐述该人物从“小我”到“大我”的转变及其意义。
A.孙悟空(《西游记》) B.鲁迅(《朝花夕拾》》)
我选择 (填序号),
6.讽刺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艺术手法,对某些错误、弱点进行揭露、批判。根据示例,在下列名著中任选其一,结合具体情节,分析讽刺的艺术效果。
[示例]:《朝花夕拾》中作者将清国留学生在东京时解散辫子的装扮形容为“实在标致极了”,讽刺他们在异国不学无术、丑态百出的形象。
A.《猎人笔记》 B.《镜花缘》
我选择 (填序号),
现代文阅读
【甲】皇帝的新装(节选)
[丹麦]安徒生
①许多年以前,有一位皇帝,他非常喜欢好看的新衣服。为了要穿得漂亮,他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A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
②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两个骗子装作一件一件地把他们刚才缝好的新衣服交给他。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后裙。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
……
③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取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
④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B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的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⑤“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⑥“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⑦“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呀!”
⑧“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啊!”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7.根据朗读的重音、停连、语气、感情基调等知识,参照示例,从A、B两个画线句中任选一句做朗读设计,并归纳童话的艺术特点。
[示例]:为了要穿得漂亮,他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
[朗读设计]:重音落在“不惜”“所有的”和“都”上,同时语气延长,突出皇帝对新装的极度痴迷。
①我选择 (填序号),朗读设计是
②在朗读这些句子的同时,我们发现 是童话的艺术特点之一。
8.结合语境,发挥联想与想象,以第一人称补上下面句子中人物说话时的心理活动。
“他并没有穿衣服!( )
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呀!”
9.选文中出现了四次“后裙”。结合具体语句,分析作者借这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塑造了一个怎样的群体?
10.安徒生说:“当我在为孩子们写一篇故事的时候,我永远记得他们的父亲和母亲也会在旁边听。”结合文本和生活体验,说说作者让小孩子揭穿真相的意图。
现代文阅读
【乙】捅马蜂窝
冯骥才
①爷爷的后院虽小,它除去堆放杂物,很少人去,里边的花木从不修剪,快长疯了,枝叶纠缠,阴影深浓,却是鸟儿、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一片乐土,也是我儿时的乐园。我喜欢从那爬满青苔的湿漉漉的大树干上,取下又轻又薄的蝉衣,从土里挖出筷子粗肥大的蚯蚓,把团团飞舞的小蜢虫赶到蜘蛛网上去。那沉甸甸压弯枝条的海棠果,个个都比市场买来的大。这里,最壮观的要数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不知忙些什么,大概有百十只之多,以致爷爷不敢开窗子,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屋来。
②“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捅下来。”奶奶总为这个马蜂窝生气。
③“不行,要蜇死人的!”爷爷说。
④“怎么不行?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捅就下来。”奶奶反驳道。
⑤“捅不得,捅不得。”爷爷连连摇手。
⑥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欲望。那多有趣!当我给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抑制时,就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口。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作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
⑦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眼瞧我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摇撼两下,只听“嚼”一声,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她跑了,将我关在门外。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死而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地一疼,挨蜇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到屋里。
⑧当夜,我发了高烧。眉心处肿起一个枣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见。家里人轮番用醋、酒、黄酱、万金油和凉手巾把儿,也没能使我那肿包迅速消下去。转天请来医生,打针吃药,七八天后才渐渐复愈。这一下好不轻呢!我生病也没有过这么长时间,以致消肿后的几天里不敢到那通向后院的小走廊上去,生怕那些马蜂还守在小门口等着我。
⑨过了些天,惊恐稍定,我去爷爷的屋子,他不在,隔窗看见他站在院里,摆手召唤我去,我大着胆子去了。爷爷手指窗根处叫我看,原来是我捅掉的那个蜂窝,却一只马蜂也不见了,好像一只被丢弃的干枯的大莲蓬头。爷爷又指了指我的脚下,一只马蜂!我惊吓得差点叫起来,慌忙跳开。
⑩“怕什么,它早死了!”爷爷说。
⑪仔细瞧,噢,原来是死的。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几只黑蚂蚁在它身上爬来爬去。
⑫爷爷说:“这就是蜇你的那只马蜂。马蜂就是这样,你不惹它,它不蜇你。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
⑬“那它干吗还要蜇我呢,它不就完了吗?”
⑭“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肯饶你。它要拼命的!”爷爷说。
⑮我听了心里暗暗吃惊。一只小虫竟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低头再瞧瞧这只马蜂,微风吹着它,轻轻颤动,好似活了一般。我不禁想起那天它朝我猛扑过来时那副视死如归的架势,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出一死,真像一个英雄……我面对这壮烈牺牲的小飞虫的尸体,似乎有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的心上。
⑯那一窝马蜂呢,无家可归的一群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我甚至想用胶水把这只空空的蜂窝粘上去。
⑰这一年,我经常站在爷爷的后院里,却始终没有等来一只马蜂。
⑱转年开春,有两只马蜂飞到爷爷的窗檐下,落到被晒暖了的木窗框上,然后还在去年的旧窝的残迹上爬了一阵子,跟着飞去而不再来。
⑲空空又是一年。
⑳第三年,风和日丽之时,爷爷忽叫我抬头看,隔着窗玻璃看见窗檐下几只赤黄色的马蜂忙来忙去。在这中间,我忽然看到,一个小巧的、银灰色的第一间蜂窝已经筑成了。
㉑ 于是,我和爷爷面对面开颜而笑,笑得十分舒心。我不由得暗暗告诉自己: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
11.阅读全文,梳理文章内容,完成填空。
12.作者的语言极具画面感,请品析第⑦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死而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
13.“我”对马蜂的认识都被巧妙地记录在称呼的变化中。仿照示例,谈谈你对第⑮段中“小虫”这一称呼的理解。
[示例]:“冒失鬼”是“我”从爷爷处听来的对马蜂的称呼,略显俏皮亲昵,体现了孩童的天真与无知。
[句子]:一只小虫竟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
14.自我批判的认错心理,是道德的第一课,是人格升华的阶梯。请你说说这个事件带给作者的感悟和思考。
文言文阅读
【甲】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选自《吕氏春秋》)
【乙】国氏善为盗
齐之国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贫,自宋之齐,请其术。国氏告之曰:“吾善为盗,始吾为盗也,一年而给,二年而足,三年大穰①。”向氏大喜,喻其为盗之言,而不喻其为盗之道,遂逾垣②凿室,手目所及,亡不探也。未及时,向氏以赃获罪,往而怨之。
国氏曰:“若为盗若何?”向氏言其状。国氏曰:“____,若失为盗之道至此乎?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夫禾稼、土木、禽兽、鱼鳖,皆天之所生,岂吾之所有?然吾盗天而亡殃。夫金玉珍宝谷帛财货人之所聚岂天之所与?”
东郭先生曰:“国氏之盗,公道也,故亡殃;若之盗,私心也,故得罪。”
(选自《列子·天瑞》,有删改)
1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夫金玉珍宝谷帛财货人之所聚岂天之所与?
16.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字词。
17.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②齐之国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贫,自宋之齐,请其术。
18.请为【乙】文画线处为国氏选择一个合适的语气词,并说明理由。
A.唉 B.嘻
我选择 (填序号),理由是:
19.结合文本内容,补全下列对话。
小文:为什么在这两则寓言中会产生这么大的误解?
小言:因为【甲】文中丁氏所言“穿井得一人”的本意是① ,但其他人却理解为在井中挖到了一个人。【乙】文中向氏理解的“盗”是② ,但其实国氏所传授的“盗”指的是③ 。
小文:哦,我懂了。从这两则寓言中我也获得了一些共同的启示:④ 。
诗歌鉴赏
军城早秋
[唐]严 武①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②沙场匹马还。
20.诗歌选取了 、 等带有边塞典型特征的景物,描绘了壮阔、萧瑟的初秋边关夜景。
21.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诗人表达的情感。
三、写作(3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曾言:“最明亮的欢乐火焰大概都是由意外的火花点燃的。人生道路上不时散发出芳香的花朵,也是从偶然落下的种子自然生长起来的。”
请你以《意外》为题,完成写作,可以讲述经历和见闻,也可以发挥想象,创作故事。
[要求]:①确定立意,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500字;
③文章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校名、地名、人名等。
答案
【答案】1.①霄;②淌;③忱
2.④A
3.【答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影入平羌江水流;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河流大野犹嫌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夜阑卧听风吹雨
【答案】4.①B;②A
5.示例一:A;孙悟空一开始愿意跟唐僧西行取经,只出于报恩,没有真正把自己当作团队中的一员;后经过三次离队,仍能选择背负重任,逐渐意识到自己在团队中的责任与价值。从桀骜不驯的“小我”转变为懂得团结合作的“大我”,最终获封“斗战圣佛”。示例二:B 鲁迅一开始前往东京学医是由于父亲被庸医耽误病故,而立志学医以救国;后在日本见到国人麻木愚弱的表现,决定弃医从文,来改变国民的精神。从乱世中的“小我”转变为紧连时代命运的“大我”,最终成为民主革命战士。
6.示例一:A;过分详细描写地主阿波洛内奇家中的“守旧”摆设,如发霉的书籍、充满蛛网和黑灰尘的柜子,讽刺地主的顽固守旧。示例二:B 白民国塾师不学无术,与文气纵横的环境形成对比,讽刺塾师自视甚高实则才疏学浅的品性。
【答案】7.①示例一:A;重音落在“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上,“都要”延长语音,语调上扬,突出皇帝换新衣的次数之多,读出讽刺意味。示例二:B“乖乖”两字一重一轻,语调上扬;余下重音落在“真是”“多么”“真”上,同时语音延长,突出说话者的虚伪,读出虚张声势的赞叹。;②夸张(或想象;虚构;语言口语化)
8.示例:哎呀!我怎么就脱口而出说了真话?这太危险了,我得赶紧找个理由保住自己的面子!对啊,我只是在重复小孩子的话罢了!
9.游行前,内臣在皇帝后面拾后裙、托后裙,极力掩饰自己看不见新装;揭穿真相后,仍跟随皇帝后托着不存在的后裙,继续装模作样地演戏;塑造了一群愚蠢、虚伪、阿谀奉承、自欺欺人的内臣。
10.本文用皇帝的新装的故事,揭露并讽刺了皇帝、骗子、大臣等成人的丑陋虚伪的本质。同样的故事也常发生在现实中,如在他人违背事实的夸奖中沉迷,被人点破的那一刻却又尽力地维持自己可笑的尊严。作者借小孩子的口揭穿成人世界的谎言,将小孩子的纯真与成人的虚伪形成对比,既呼唤孩子内心的美好,又引导成人审视自我、净化灵魂。
【答案】11.①受到马蜂反击;②恐惧害怕;③吃惊愧疚
12.示例: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马蜂窝被捅后马蜂愤怒反击的状态,突出了马蜂拼死一搏、决不后退的气势,把作者当时的恐惧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13.“小虫”的称呼突出了马蜂形小卑微,但是“我”却在这微不足道的小虫子身上见识到了汹涌的激情和勇气,强烈的对比更能凸显“我”内心受到的震撼、冲击,以及对马蜂的敬佩。
14.这一场童年的冒险在“我”的成长册上刻下了深深的一笔。马蜂虽然渺小,但它却能够为保卫家园而毅然牺牲自我,它身上所迸发出来的这种视死如归的崇高的英雄精神震撼了“我”。人与动物,强和弱,有时并不是靠着形体大小决定的。万物皆有灵,生命皆平等,即使是一只小小的昆虫也有着难以想象的“家国情怀”,我们要以尊重的态度对待生命,不能做任何伤害别人的事。
【答案】15.夫金玉珍宝/谷帛财货/人之所聚/岂天之所与?
16.①使……听到;②B;③越过;④无,没有
17.①像这样寻找到的传闻,不如没有听到。
②齐国的国氏很富有,宋国的向氏很贫困,(向氏)从宋国到齐国,请教他(致富)的方法。
18.示例一:A;“唉”字写出了国氏对于宋氏没有理解他的话,去偷盗财物导致获罪的叹息和同情。示例二:B 宋氏没有理解国氏的话,因偷盗财物获罪。“嘻”字可见国氏对宋氏愚蠢贪财行径的嘲笑和蔑视。
19.①得到一个人的劳力;②偷盗财物;③借助天地时利来种植庄稼、建造房子、获取食物;④凡事要调查研究,仔细辨别,才能弄清真相
【答案】20.汉关朔云边月;西山
21.诗人催促将士们追击敌人,不让敌人的一兵一马从战场上逃回,表现了他斗志昂扬、刚毅果敢、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和渴望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22.【答案】【略水
古诗文名句
情思
海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观沧海》曹操)
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① , 。 ——(《次北固山下》王湾)
对时序交替、生命更迭的理解
江
②峨眉山月半轮秋, 。(《峨眉山月歌》李白)
离乡闯荡的憧憬与喜悦
池
③ , 。——(《夜雨寄北》李商隐)
羁旅中的苦涩与孤寂
河
④ ,山入潼关不解平。(《潼关》谭嗣同)
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⑤ , 。(《论语·子罕》)
对时光易逝的叹息
雨
⑥ ,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
报国忧民之心
【注释】:①穰:庄稼丰收,富足。 ②垣:墙。
语句
释义方法
释义
闻之于宋君
【词类活用】直可惊天地,泣(使……哭泣)鬼神
①
喻其为盗之言
【查阅字典】A.说明,告知;B.明白,了解:C.比喻
② (填序号)
遂逾垣凿室
【课内迁移】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③
亡不探也
【课内迁移】亡处亡气
④
【注释】:①严武曾任成都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年)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收复失地,安定了蜀地。 ②莫遣:不要让。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学业水平期末检测试卷附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附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前言(12分,文明溯源(15分,经典展读(17分,热点探寻(22分,思想碰撞(3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语文卷附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认识主题,思接千载,视通无垠,心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