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四川成都武侯区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四川成都武侯区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和名著阅读,默写,现代文阅读,语言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8分)
1. 下面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薪金(xīn) 碾着(niàn) 慷慨淋漓(kǎi)
B. 概率(lù) 晶莹(yíng) 仙露琼浆(qióng)
C. 咀嚼(jiá) 露宿(sù) 气冲斗牛(dòu)
D. 荒僻(pì) 吩咐(fēn) 酣然入梦(hān)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碾着(niàn)——niǎn;
B.概率(lù)——lǜ;
C.咀嚼(jiá)——jué,气冲斗牛(dòu)——dǒu;
故选D。
2. 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瑕及此。
B. 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一切努力成了徒劳,沥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
C. 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的一片灰白,分辩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
D. 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A.无瑕——无暇(无暇);
B.沥尽——历尽(多次经历或遭受历尽沧桑);
C.分辩——分辨(区别,辨别);
故选D。
3.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中国女排的每一次成功,都源于队员之间心有灵犀的配合和始终不渝的信任。
B. 袁隆平先生为了杂交水稻的研究鞠躬尽瘁,给中国乃至全世界做出巨大贡献。
C. 这位血气方刚的高龄老人始终坚守在工作的前线,受到人们深深地爱戴。
D. 成都动物园里,胖胖的大熊猫们打着滚、翻着筋斗,各种憨态让人忍俊不禁。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心有灵犀:比喻恋爱着的双方心心相印,现比喻双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使用正确;
B.鞠躬尽瘁:不辞辛劳,恭敬谨慎,竭尽心力于国事;形容做事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使用正确;
C.血气方刚:(年轻人)精力正旺盛,冲劲儿大。和句中“高龄老人”矛盾,使用有误;
D.忍俊不禁:忍不住笑出来。使用正确;
故选C
4.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看了介绍英雄事迹的节目《红色记忆》后,人们开始崇拜、认识和理解英雄。
B. 国家航天局公布的科学影像图,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C. 近来三星堆博物馆成为网红景点,吸引各地大约4.5万左右的游客前来参观。
D. 通过为期两月的市容环境整治,让成都市老城区的面貌逐渐变得焕然一新。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语序不当,应改为“认识、理解和崇拜英雄”;
C.语意重复,删除“大约”或“左右”;
D.成分残缺,缺主语,删除“通过”或“让”;
故选B。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卖油翁
欧阳修
①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5.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吾射不亦精乎 精:精湛B. 尔安敢轻吾射 轻:轻视
C. 徐以杓酌油沥之 杓:同“勺”D. 康肃笑而遣之 遣:派遣
6.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尝射于家圃 求二石兽于水中B. 但微颔之 花之富贵者也
C. 以我酌油知之 蒙辞以军中多务D. 而钱不湿 结友而别
7. 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A. 康肃公陈尧咨是好的射手,当世没有(和他一样的)两个人,他也因此而自夸。
B.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世没有(和他一样的)两个人,他也认为这值得自夸。
C.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世没有第二个人可与之媲美,他也因此而自夸。
D. 康肃公陈尧咨是好的射手,当世没有第二个人可与之媲美,他也认为这值得自夸。
8.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聚焦冲突,先写卖油翁不屑陈尧咨的炫技而引发冲突,再写他的淡然使冲突升级,最后写他巧用绝活化解冲突。
B. 文章寓理于事,通过叙述卖油翁凭借高超技艺讽喻陈尧咨的故事,阐明了“熟能生巧”“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
C. 文章人物形象鲜明,卖油翁虽技艺高超,但他恃才傲物,骄矜暴躁;陈尧咨则是一位身手不凡、不卑不亢的智者。
D. 文章语言精当,连用“取”“置”“覆”“酌”等动词,准确生动地描述卖油翁倒油的过程,表现出他的神闲气稳。
【答案】5. D 6. A 7. C 8. C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D.解释有误。“康肃笑而遣之”意思是:康肃公尴尬的笑着把老翁打发走了。“遣”打发的意思,而非“派遣”。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A.于;均为介词,在;
B.之:代词,代“其发矢十中八九”这件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C.以:介词,凭借/介词,用;
D.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顺承;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句中重点词语:善:擅长。双:第二个人。以:因此。句意为: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世没有第二个人可与之媲美,他也因此而自夸。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C.理解和分析有误。根据①段“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②段“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可知,卖油翁是“身手不凡、不卑不亢的智者”,而非“恃才傲物,骄矜暴躁;根据①“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和②段“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等可知,”陈尧咨“恃才傲物,骄矜暴躁”,而非“一位身手不凡、不卑不亢的智者”。故选C。
【点睛】参考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第二个,他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很久也不离开。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艺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能够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接着老翁说:“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尴尬的笑着把老翁打发走了。
三、诗歌鉴赏和名著阅读(每小题2分,共4分)
9. 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A. 诗歌思路严谨。首句“猜”,次句“想”,第三句“闻”,尾句“思”。句句相承,环环相扣。
B. 诗歌情感深厚。在夜深人静时,诗人听到玉笛吹奏《折杨柳》,生发了对友人的不舍和思念之情。
C. 诗歌用字传神。“暗”字既写出笛声于无意间触发听众情思,又巧妙地与“谁”字形成照应。
D. 诗歌手法巧妙。第二句的“满”字写出笛声无处不在、无人不闻,是诗人主观感受的夸张表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诗文理解。
B.“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意思是: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谁又能不生出怀念故乡的愁情?《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不经意间激发了诗人的思乡愁绪,表达的是作者客居他乡,思乡情切的愁绪;“生发了对友人的不舍和思念之情”表述有误;
故选B。
10. 下列关于《骆驼祥子》和《海底两万里》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祥子经历了三起三落,由一个体面要强、有梦想的底层劳动者,堕落成为一个自私不幸的个人主义末路鬼。
B. 祥子的悲剧不仅是黑暗社会造成的,也与其性格有一定关系,被诈骗和被骗婚都是因为他狡诈贪婪。
C. “诺第留斯号”潜水艇带着阿龙纳斯等人畅游了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体现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
D. 尼摩船长是一个反抗压迫的战士形象,如他用海底沉船里的金银来支援陆地上人们的正义战争。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和理解
B.说法有误。祥子被诈骗和被骗婚都说明他是个勤劳正直,忠厚老实的人,而非“因为他狡诈贪婪”。故选B。
第II卷(非选择题,共80分)
四、默写(共6分)
1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
①水陆草木之花,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②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③宣室求贤访逐臣,______。(李商隐《贾生》)
(2)请在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和韩愈的《晚春》中任选一首,先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可爱者甚蕃 ②. 山重水复疑无路 ③. 贾生才调更无伦 ④. 已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句名篇的识记。
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蕃、疑、调、吟鞭、紫、榆荚、惟”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五、现代文阅读(共25分)
(一)课内现代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老山界
陆定一
①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②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③“不要掉队呀!”
④“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⑤“我们顶着天啦!”
⑥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⑦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⑧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
⑨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吗?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吗?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⑩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⑪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⑫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⑬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
⑭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⑮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但是我们走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以后,才觉得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
(选文有删改)
12. 根据文章内容和下面思维导图的提示,完成填空。
13. 选文第①段和第⑦段两处对火把的不同描写,有何共同作用?请结合文章,简要作答。
14. 本文细致描写了翻越老山界的艰难,却在结尾处说老山界的困难“还是小得很”,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答案】12. ①绝壁陡峭,山路曲折②饮食难③酣然入梦,观星彻谈
13. 第①段写火把是为了说明它的“之”字形形状,火把跟星光相接,暗示路陡山高。第⑦段写火把,展示了“奇观”的细节,描写生动细致。
14. ①老山界虽然很难走,但是与接下来长征路途中遇到的其他困难相比较,老山界的困难“小得很”。②翻越老山界十分艰难,但是“我们”有坚强的意志,路上遇到的困难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所以老山界的困难“小得很”。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情节梳理与概括。
(1)根据“道路难”的提示,找到⑦段“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可概括为:绝壁陡峭,山路曲折;
(2)根据“粮食缺乏,肚子饥饿”和“鼓足勇气,继续前进”的提示,结合⑫段“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和⑬段“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可概括为:饮食难;
(3)根据“睡觉难”的提示,找到⑩段“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和⑪段“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可概括为:酣然入梦,观星彻谈。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描写及作用。
第①段“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生动细致写出了夜晚登山的“奇观”景象,突出第一次相见给我的印象之深。
第⑦段“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写的是近处看火把的细节,暗示路陡山高,结合⑨段“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可知,为下文“睡觉难”等做铺垫;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⑮段“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但是我们走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以后,才觉得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可知,因为老山界是我们遇到的第一座难走的山,当时觉得很困难,但经历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等以后,经过比较才知道老山界的困难“小得很”;
根据⑭段“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可知,翻越老山界十分艰难,但是“我们”有坚强的意志,路上遇到的困难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所以老山界的困难“小得很”,表现了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二)课外现代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金鱼
李娟
①其实,我们老搬家,并不适合养金鱼。金鱼这样的动物应该生活在安稳宁静的环境里,仪态稳重,雍容沉着。而我们家的金鱼,说来惭愧,它们在我妈的调教下,整天上蹿下跳,没一分钟安静。
②我妈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把鱼从水里捞出来慢慢地玩,玩够了再放回去。然后笑眯眯地看它斜着身子在水里,缓半天才缓过气来。我妈还老坐在鱼缸边织毛衣,织着织着,就会抽出针来,伸进水里胡搅一通,咬住金鱼不放,直到把可怜的鱼累得快在水里漂起来为止。
③我们家还养过热带鱼。热带鱼当然生活在热带喽。可我们这是冰天雪地的寒带,我妈就想方设法给它们创造温暖的环境。每到晚上都会在鱼缸上搭上衣服,捂上毯子,压上枕头。只差没把它搂在怀里睡了。
④后来还是死了。怎么死的?热死的。
⑤那次搬家,一到地方,就立刻给冰凉的房间生起炉子,然后把鱼从怀里掏出来(呃,怕冻着,兜在盛了水、扎紧口的小塑料袋里了),放进换了新水的鱼缸。再把鱼缸高高放在最暖和的地方:铁皮火墙上。后来给忘了这事,铁炉子烧得通红,火墙也滚烫,鱼缸水直冒烟,鱼就给煮熟了。
⑥我们家养过很多鱼,最后剩下来的那些,就再也养不死了——简直给养成一只只皮球了嘛,随你怎么拍怎么打怎么扔怎么砸,都会弹回来,并且恢复原形。而且,快要死的也有办法给弄活过来。
⑦有一天早上特别冷,有一条金鱼翻了肚皮,但它的嘴还在微微地翕动着。我妈就用两个指头捏住它,另一只手轻轻地用指甲盖掀着它的鳃——她认为给鱼做人工呼吸就应该这样。这样子弄了一会儿,再把它放进一只注了一小口清水的塑料袋里,把袋口扎紧。然后小心地放到怀里,半躺在床上,一动也不动。就那样躺了大半夜。后来,那条鱼,还真给捂活过来了。对了,以前她还用这种方法孵过一只鸡蛋呢。
⑧我妈简直爱死金鱼了。至于我呢,我觉得好看是好看,就是太麻烦了。较之金鱼,我想我们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得做,不应该花那么多工夫在这种事情上面。我们为什么要一直这样生活呢?但我妈所渴望的幸福,对美好生活的理解,肯定和我是不一样的。
⑨多年前,我们的房屋丑陋又单薄。雨一下,满室泥浆狼藉,墙壁潮湿肮脏。所有的家私被集中在唯一的干燥处,横七竖八堆放着。唯有这鱼缸,清洁美好地置放在唯一的亮处,明亮而晶莹。它更像是那阴暗房屋中的一个出口,天堂的平静通过它在另一面闪耀。后来在红土地,房屋坚固了许多,但坏天气依然动摇着我们的心。风沙中的红土地,从天到地都是极不耐烦地咆哮,房间里暗得不得不点起蜡烛。______。我们躺在暗处的床上,看到一束光线穿过狂风暴雨,倾斜地投向鱼缸。金鱼清洁纯粹的、灿烂鲜艳的身子,在那束光线中平稳地来去,如同这混沌世界中一颗静穆明澈的宝石。面对那样的宝石,即使是一颗已经开始老去的、粗糙的心,也能看出奇迹来。
⑩假如没有金鱼的话,风暴可能会失去宁静的中心,世界可能会彻底地一团混乱。
⑪可假如没有金鱼的话,我们还是会做这做那。我妈很可能会拼命地养花。只要生活稍一安定,她就总以为会永远安定下去了。她会突然弄来好多破盆烂罐,又托拉木头的司机从山里的森林边带回最好的黑土,拌上碾碎了的羊粪,填满那些盆盆罐罐。但是没有花。于是她又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找花。大雪封路了,她天黑时才回到家——浑身冰雪,眼睫毛、眉毛和额前的碎发结着厚厚的白霜,然后从怀里小心地掏出一枝细弱的绿茎。
⑫所以,假如没有金鱼,生活还是不会有什么改变,都差不多的。没有金鱼,就会有兔子、泥鳅、野鸭子、家鸭子、松鼠、没尾巴的白老鼠、斑鸠、各种颜色的猫和狗、没完没了的鸡……还有麻雀。
⑬我想,我最后还是知道了:我们为什么要这样生活。
(选自《阿勒泰的角落》,有删改)
15. 作者围绕“我们和金鱼”写了哪些事?请联系全文概括作答。
16. 文章第⑨段空缺处原有一处描写,下面给出的哪一个选项更适合填入?请结合文章内容,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
A被蜡烛照着的鱼缸里,金鱼匆匆游动,天地间全是激越的呐喊。
B被蜡烛照着的鱼缸里,金鱼缓缓游动,天地间全是寂静的歌声。
17. 本文标题为《金鱼》,第⑪段写母亲养花的经历是否多余?请简要分析。
18. 文章第⑩段说“假如没有金鱼的话,风暴可能会失去宁静的中心,世界可能会彻底地一团混乱”,第⑫段又说“假如没有金鱼,生活还是不会有什么改变,都差不多的”,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请简说观点及理由。
【答案】15. ①“我”妈喜欢玩金鱼。②热带鱼被热死。③“我”妈帮鱼做人工呼吸。④坏天气时“我们”躺在床上看金鱼。
16. B,①后文写金鱼在“光线中平稳地来去”可以看出。金鱼应该是在鱼缸里“缓缓游动”。照应后文。②咆哮的风暴中。金鱼的世界里却是“寂静的歌声”,显示出对恶劣环境的不屑一顾,和母亲对待艰苦生活的乐观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可以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激越的呐喊”则无此效果。
17. 不多余。理由:无论是养金鱼还是花朵,母亲都费心呵护,这体现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写花朵可以更好地表现母亲的形象,所以不多余。
18. 不矛盾。养金鱼不仅只是母亲的爱好,更是对待生活的方式。环境恶劣,生活艰难,母亲都可以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乐观面对,守得内心的宁静。正是因为母亲有这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所以即便没有金鱼,“一团混乱”的生活一样“不会有什么改变”。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结合第②段“我妈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把鱼从水里捞出来慢慢地玩,玩够了再放回去”,可概括为:“我”妈喜欢玩金鱼。
结合第③段“我们家还养过热带鱼。热带鱼当然生活在热带喽。可我们这是冰天雪地的寒带,我妈就想方设法给它们创造温暖的环境”,第④段“后来还是死了。怎么死的?热死的”,可概括为:热带鱼被热死。
结合第⑦段“我妈就用两个指头捏住它,另一只手轻轻地用指甲盖掀着它鳃——她认为给鱼做人工呼吸就应该这样”,可概括为:“我”妈帮鱼做人工呼吸。
结合第⑨段“我们躺在暗处的床上,看到一束光线穿过狂风暴雨,倾斜地投向鱼缸”,可概括为:坏天气时“我们”躺在床上看金鱼。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分析。
结合第⑨段句子“金鱼清洁纯粹的、灿烂鲜艳的身子,在那束光线中平稳地来去,如同这混沌世界中一颗静穆明澈的宝石”的分析,后文第⑨段写金鱼在“在那束光线中平稳地来去”可以看出,金鱼应该是在鱼缸里“缓缓游动”,巧妙照应后文。咆哮的风暴中,金鱼的世界里却是“寂静的歌声”,显示出金鱼在遭受风暴时的宁静、无所畏惧,和母亲对待艰苦生活时的乐观向上态度是一致的,每次搬家都带着鱼缸,用美丽的金鱼来点缀艰苦的生活。更能突出我们乐观面对生活的主旨。“激越的呐喊”则与文意不符,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故选B句。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首先回答:不多余,然后分析原因。
理由:结合第⑪段“她会突然弄来好多破盆烂罐,又托拉木头的司机从山里的森林边带回最好的黑土,拌上碾碎了的羊粪,填满那些盆盆罐罐”“于是她又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找花”的分析可知,母亲养花和养金鱼一样,不辞辛苦,不怕费力,费心呵护它们,表现了母亲对生活的热爱,乐观向上的态度。用花朵来映衬人物,可以更好地表现母亲对生活的热爱,所以是不多余。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解答此题,先要表明观点:不矛盾,然后分析原因。
结合第⑨段“多年前,我们的房屋丑陋又单薄。雨一下,满室泥浆狼藉,墙壁潮湿肮脏。所有的家私被集中在唯一的干燥处,横七竖八堆放着。唯有这鱼缸,清洁美好地置放在唯一的亮处,明亮而晶莹。它更像是那阴暗房屋中的一个出口,天堂的平静通过它在另一面闪耀”的分析,无论多么艰难,妈妈都带着鱼缸,且把它放在阴暗屋里唯一的亮处,可见养金鱼不仅只是母亲的爱好,更是对待生活的方式,用美丽的金鱼来点缀艰苦的生活。环境恶劣,生活艰难,母亲都可以保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结合第⑩段“假如没有金鱼的话,风暴可能会失去宁静的中心,世界可能会彻底地一团混乱”的分析,母亲热爱生活,乐观向上,即使困窘乐观追求美好的人生态度,所以即便没有金鱼,“一团混乱”的生活一样“不会有什么改变”。
六、语言运用(共9分)
19. 农历五月五,又是一年端午到。班上开展了“走进传统节日——端午”的综合性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结合下面的思维导图,用四字短语补全空缺处。
(2)阅读下列短文,从语意连贯和表意准确来看,有三处错误,请将错误句序号及修改后的内容填写在相应横线处。
①端午节是举国共度的民俗大节,但人们对端午节的祝福用语有相同的理解。②有人认为端午是祭祀屈原的严肃日子,应该说“安康”;也有人认为,从天象上看端午是周天运行至最中正之位的吉祥日子,应该说“快乐”。③虽然有这些认知差异,而且不可否认的是,④端午节不仅积淀着博大精深的文化,还记录着百姓丰富多彩的生活。⑤所以,2009年9月,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错误句:______ 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句:______ 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句:______ 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一首关于端午的小诗,请你在空缺处写出恰当的句子。
五月五,端午到。
锅里,喧腾热闹。
粽儿滚落沸水,粒粒谷香惹人垂涎。
庭外,欢声笑语。
香囊佩戴胸前,阵阵芳香引人愉悦。
河面,______。
______,______。
【答案】(1)①形式多样②历史悠久③“名号”繁多
(2)①但人们对端午节的祝福用语有不同的理解③虽然有这些认知差异,但是不可否认的是④端午节不仅记录着百姓丰富多彩的生活,而且还积淀着博大精深的文化。
(3) ①. 风起浪涌 ②. 龙舟竞渡水中 ③. 声声呐喊扣人心弦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概括。
根据提示“有划龙舟、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洗草药水、食粽、拴五丝线、佩香囊、饮雄黄酒等多种习俗”可知,端午节的习俗多;可提炼为:形式多样;
根据提示“关于端午节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晋代的《风土记》中,可见端午的习俗早已有之”可知,介绍的是最早出现端午习俗的记载;可提炼为:历史悠久;
根据提示“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天中节、重五节、五月节、葛蒲节、草药节、浴兰节”可知,端午节的别称有很多;可提炼为:“名号”繁多。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①句表达有问题。根据后文“有人认为……”“也有人认为……”可知,人们对端午节的祝福用语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可将本句中“但人们对端午节的祝福用语有相同的理解”改为“但人们对端午节的祝福用语有不同的理解”。
③句表达有问题。关联词搭配不当;可将“而且”改为“但是”。
④句表达有问题。语序不当;可将“积淀着博大精深文化”与“记录着百姓丰富多彩的生活”互换位置。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仿写。根据“锅里,喧腾热闹”“庭外,欢声笑语”可知,“河面”后应填写体现端午节河面特点的四字词语,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俗,所以河面定然不是平静的,可写“碧波荡漾”;根据“粽儿滚落沸水,粒粒谷香惹人垂涎”“香囊佩戴胸前,阵阵芳香引人愉悦”可知,要符合“……(习俗),……(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可填写“龙舟摆渡水中,声声呼喊振奋人心”。
七、作文(共40分)
20. 日子,它可以是一天,是一段岁月,是一种生活;日子,它可能是温暖的,惊险的,悲伤的……正是这些交织着欢笑与眼泪,记载着荣光与晦暗的日子,构筑成了我们的生命。
请先将题目《______的日子》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5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例文:
难忘的日子
人生道路上,总有段日子让你开心,难过,激动等。它们也终将成为你记忆中的一部分,难以忘记的一部分。
从小,我是住在外婆家的,因为爸爸妈妈工作繁忙。外婆家是在乡下的,在那条小巷中,一条幽长,富有生活韵味的小巷。我喜欢在小巷中散步,牵着外婆的手。
外婆家还是老房子,朱红色的门板,门环上布满了铜绿,连同着门板上的细缝一起诉说着它们经历过的悠长岁月。走进院子,院子铺满大理石,上面已经有了青苔,整个院子都在体现沧桑二字。院子角落里有一棵大桑葚树,它是与这院子一同生长的,如今已亭亭如盖矣。
外公走得早,家里就我和外婆两个人。家中经常出现的场面就是外婆在洗衣服或洗菜,我在桑葚树下读书。可我生性爱玩,是坐不住的,读不了多久就这里跑跑,那里跳跳,一会追着蝴蝶,一会又跑到隔壁邻居家找小朋友玩去了。外婆不会说什么,就是喊着让我小心摔着,目光不离我半分。
到了桑葚成熟的季节,紫红色的桑葚一串一串的,将这平凡的小院装点的另有一番韵味。外婆会在忙完了家务事后,取出梯子,靠在树干上,摘桑葚给我吃。我怎会只站在一旁看着,嚷嚷着要自己摘。外婆拗不过我,只得同意,但她总是不放心的,便会站在梯子的下几层扶着我。估计是因为看得多了,我竟也摘得娴熟,一拈,一串便下来了,我等不及洗,在衣服上蹭了几下就迫不及待的塞进口中,好甜!
没多久,就摘了一篮子。我赶忙要去洗,脚下没注意,一屁股坐在地上,我倒也没哭,只是咯咯地笑。外婆刚扶着我起来,我就跑到水池边,将桑葚一放,清澈的水瞬间就成了紫红色。洗净后,外婆将桑葚捞出来,我们就坐在桑树下,一边吃,一边听外婆讲那过去的故事。这时候,我不会吵也不会闹,仿佛那些故事有种特殊的魔力。
现在,小巷还在,院子还在,桑树也在,一切都是老样子,唯独少了那袅袅炊烟,因为外婆已经离开了。尽管生活在城市中,一切设施都超越了乡村,但我却并没有为此所动,仍然想回到过去的那种生活,因为那时候无忧无虑,更因为那时候有外婆。
任凭时间抹去记忆的棱角,那段日子也终究不会消失,我永不会忘。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首先要审题,“……日子”表明所写内容是回忆性的。凡是经历过的对自己有意义的人和事都能成为写作对象。联系材料“日子,它可以是一天,是一段岁月,是一种生活;日子,它可能是温暖的,惊险的,悲伤的……正是这些交织着欢笑与眼泪,记载着荣光与晦暗的日子,构筑成了我们的生命”可知,横线上要填的内容,应体现在某一天或是某段时光里独特的感受,如明媚的日子,温暖的日子,快乐的日子,苦涩的日子,委屈的日子等,围绕补题后的文题进行立意即可。
第二,选材取材。题目的核心词“日子”,决定了选材的内容要注重日常学习成长生活中的细节,要有考生自己的情感体验,要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从小处入手,从自身角度去思考写作内容。例如:那段温暖的日子,可以写给自己生命中带来温暖的一件事。这件事的瞬间感受就是从阴霾中走出来,豁然开朗,拂去尘埃,绽放灿烂的笑容,走向美好的未来;那段孤单的日子,写因为某件事情,产生了误解或不愉快,把自己封闭起来,在换位的处境中冰释前嫌,幡然醒悟……文章要有能够扣合文题,抒发自身感悟的主旨句来点明中心。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四川成都成华区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默写,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四川成都青羊区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默写,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四川成都金牛区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古诗文默写,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