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1页。
2.答题前,请检查试卷和答题卷是否完整无破损;然后将考生信息用规定的笔填涂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3.答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卷的指定位置,作文写在作文格内,不得使用涂改液。
4.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大题含50小题,每题1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桃花水母是世界级濒危物种,能产生毒液攻击或逃避敌害。其攻击和防御的利器是( )
A. 口B. 触手C. 刺细胞D. 外胚层
【答案】C
【解析】
【分析】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及中间无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海葵、海蜇、珊瑚虫、水螅等。
【详解】桃花水母等腔肠动物的触手十分敏感,上面生有刺细胞,如果触手碰到食物,末端带毒的细线就会从刺丝囊中伸出,刺入猎物体内,麻痹或杀死猎物。可见,桃花水母攻击和防御的利器是刺细胞,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 如图一种水生生物,身体柔软扁平,不分节,肠道只有一个开口,没有外套膜。据此推测其属于( )
A. 腔肠动物B. 扁形动物C. 软体动物D. 环节动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并结合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情况等。
【详解】A.该生物身体柔软扁平,而腔肠动物的身体一般呈圆筒形,故不属于腔肠动物,A不符合题意。
B.该生物的身体扁平,不分节,肠道只有一个开口,即有口无肛门,具有扁形动物的特征,故推测其属于扁形动物,B符合题意。
C.该生物没有外套膜,而软体动物都有外套膜,故不属于软体动物,C不符合题意。
D.该生物身体不分节,而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故不属于环节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 人体小肠内含多种消化酶,却无法消化寄生在此的蛔虫,主要原因是蛔虫( )
A. 细胞壁较厚B. 体表有角质层
C. 消化能力强D. 生殖器官发达
【答案】B
【解析】
【分析】线形动物的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详解】AB.蛔虫属于线形动物,没有细胞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能抵抗人体消化液的侵蚀,A错误,B正确。
C.蛔虫是寄生生活,消化管结构简单,适于吸收半消化的食物,C错误。
D.蛔虫的生殖器官发达,使其繁殖能力很强,但与蛔虫在人体小肠内,不被消化无关,D错误。
故选B。
4. 劳动课种植活动中,同学们发现了几种常见小动物。结合形态结构判断,属于昆虫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昆虫,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身体分头、胸、腹 三部分;有一对触角(触觉和嗅觉);胸部生着3对足(善于跳跃)和2对翅 (适于飞行)。
【详解】A.图示蜜蜂,其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两对翅和三对足,身体和附肢分节,故属于昆虫,A符合题意。
B.图示鼠妇,具有多对足,无翅,故不属于昆虫,属于节肢动物甲壳类,B不符合题意。
C.图示马陆,具有很多对足,无翅,故不属于昆虫,属于节肢动物多足类,C不符合题意。
D.图示蚯蚓,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不分部,不属于节肢动物,属于环节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 作为宝安四宝之一,沙井蚝的养殖可以追溯上百年。沙井蚝个大,肉质鲜美,下列不属于沙井蚝特征的是( )
A. 具有贝壳B. 运动器官是足
C. 用鳃呼吸D. 体表有外骨骼
【答案】D
【解析】
【分析】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身体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
【详解】沙井蚝属于软体动物,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具有坚硬的贝壳;沙井蚝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足在水底爬行。而体表有外骨骼属于节肢动物的特征,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6. 生物经过漫长时间的进化,形成了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下列动物结构与其功能匹配错误的是( )
A. 蚯蚓体壁——呼吸B. 兔的牙齿―—摄取食物
C. 蝗虫的足——跳跃D. 鸟的气囊——气体交换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包括两层意思:一定的结构产生与之相对应的功能;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
【详解】A.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黏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A正确。
B.兔的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门齿适于切断植物纤维,臼齿适于磨碎食物,与其植食性生活相适应,B正确。
C.蝗虫共有三对足,都着生在胸部。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着在外骨骼上,分别为前足、中足和后足。足分节,后足发达,适于跳跃,C正确。
D.鸟体内有发达的气囊,它分布于内脏之间和骨的空腔里,气囊都与肺相通,有储存空气、协助呼吸的功能,但不能进行气体交换;鸟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肺,D错误。
故选D。
7. 阴雨闷热的天气,鱼类会在清晨大量浮出水面。在鱼塘中使用水泵,可有效缓解鱼“浮头”现象,主要原理是( )
A. 促进食物进入鱼口,帮助鱼类获取更多食物
B. 增加水体中的氧气,促进鳃丝进行气体交换
C. 增加水体中的压力,让鱼迫于压力无法浮头
D. 减少水体中的阻力,给鱼游泳提供更多动力
【答案】B
【解析】
【分析】鱼类大都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体表有鳞片、能分泌黏液,具有保护作用还可以减少水的阻力;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向前游动。
【详解】绿色植物在白天既进行呼吸作用,又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能够增加所处环境的氧气的含量;但是,在夜晚或昏暗的阴雨天,绿色植物就主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因此池水中氧气含量会逐渐降低,水中鱼为了能呼吸到足够的氧气只有浮头或跳出水面从空气中吸取氧气了,表现为“浮头”。若用水泵冲水,可将空气中的氧气快速溶解到水中,提高水中的氧含量,可有效缓解鱼“浮头”现象;因此主要原理是“增加水体中的氧气,促进鳃丝进行气体交换”,而不是“促进食物进入鱼口,帮助鱼类获取更多食物”,“增加水体中的压力,让鱼迫于压力无法浮头”或“减少水体中的阻力,给鱼游泳提供更多动力”,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8. 两栖动物是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种类,其不能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A. 体内有脊柱B. 体温不恒定C. 只用鳃呼吸D. 在水中产卵
【答案】D
【解析】
【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详解】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雌雄蛙经过抱对后,分别把生殖细胞排在水中,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尾游泳,成蛙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幼体与成蛙在外部形态和生活习性上变化明显,为变态发育,可见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因此,两栖动物不能完全在陆地生活的原因是生殖(水中产卵、受精)和发育(水中发育)都离不开水;而体内有脊柱、体温不恒定及用鳃呼吸都不是两栖动物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主要原因,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9. 海南睑虎是我国特有的物种,身体由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组成,被覆粒鳞,用肺呼吸,陆地产卵。以下动物与其形态结构最为相似的是( )
A. 海马B. 老虎C. 蜥蜴D. 蝙蝠
【答案】C
【解析】
【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根据题干叙述,海南睑虎属于爬行动物。
【详解】A.海马,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A不符合题意。
BD.老虎和蝙蝠,都是胎生哺乳,体温恒定,属于哺乳动物,BD不符合题意。
C.蜥蜴,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有角质鳞片,用肺呼吸,陆地产卵,属于爬行动物。结合分析,C符合题意。
故选C。
10. 如图为两种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的示意图,推测甲乙两种动物可能是( )
A. 哺乳动物、鸟类B. 两栖动物、鱼类
C. 两栖动物、哺乳动物D. 哺乳动物、爬行动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动物的体温是否恒定,可以把动物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是恒温动物,恒温动物只有鸟类和哺乳动物两类;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是变温动物,除了鸟类和哺乳动物,其它动物都为变温动物。图中甲动物的体温不随着环境变化,属于恒温动物;乙动物的体温随着环境变化,属于变温动物。
【详解】A.哺乳动物和鸟类都是恒温动物,A错误。
B.两栖动物和鱼类都变温动物,B错误。
C.两栖动物为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为恒温动物,C错误。
D.根据分析知,甲是恒温动物,包括鸟类和哺乳类;乙是变温动物,除了鸟类和哺乳动物,其它动物都为变温动物;所以甲可能是哺乳动物,乙可能是爬行动物,D正确。
故选D。
11. 每年10~11月,大约10万只候鸟远距离迁徙来到深圳湾越冬,长距离飞行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下列与候鸟产生能量无关的是( )
A. 前肢变成翼B. 呼吸作用旺盛
C. 心跳频率快D. 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答案】A
【解析】
【分析】鸟类的结构特点是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如:前肢变成翼,被覆羽毛,身体呈流线型,胸肌发达,食量大,心脏四腔,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与肺相通完成双重呼吸等。
【详解】A.鸟类的前肢特化成翼,翼是许多鸟类的飞行器官,能使鸟能振翅高飞或平稳滑翔。但是,该特点与候鸟产生能量无关,A错误。
B.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鸟类的呼吸作用旺盛,能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利于鸟类的飞行生活,B正确。
C.鸟类的心跳频率快,血液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能力强,有利于为飞行生活提供大量的能量,C正确。
D.鸟类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能供给身体充足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可以在鸟类细胞中的线粒体内参与呼吸作用,从而释放大量的能量,利于飞行,D正确。
故选A。
12. 甲乙丙为某自然博物馆不同类别展示馆。某同学计划依次考察鲨鱼、鳄鱼、娃娃鱼,参观的路线应该是( )
A. 乙→甲→丙B. 乙→丙→甲C. 丙→甲→乙D. 丙→乙→甲
【答案】D
【解析】
【分析】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并结合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情况等。
鱼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鲨鱼生活在水中,体表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属于鱼类;鳄鱼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属于爬行动物;娃娃鱼虽然终生生活在水中,但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属于两栖动物。所以某同学计划依次考察鲨鱼、鳄鱼、娃娃鱼,他参观展示馆的正确顺序是丙鱼类馆→乙爬行馆→甲两栖馆,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3. 我们熟知的很多成语都是动物行为的真实写照。以下成语体现动物社会行为的是( )
A. 蜂拥而至B. 鹬蚌相争C. 狡兔三窟D. 蜻蜓点水
【答案】A
【解析】
【分析】社会(社群)行为是指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
【详解】蜜蜂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的分工,所以“蜂拥而至”说明蜂类具有社会行为。鹬蚌相争、狡兔三窟和蜻蜓点水,分别体现动物的取食行为、防御行为和繁殖行为。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 梅花鹿遇到捕食者时,尾巴会迅速抬起,露出臀部醒目的白色臀斑,将危险信息告诉同伴。梅花鹿传递信息的方式是( )
A. 气味B. 动作C. 声音D. 语言
【答案】B
【解析】
【分析】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常表现为一个动物借助自身行为或身体标志作用于其他动物(同种或异种)的感觉器官从而改变后者的行为。
【详解】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信号本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快速识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如性别、年龄、大小、敌对性或友好性等等,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鹿遇到危险时,尾巴会迅速抬起,露出臀部醒目的白色臀斑,将危险信息告诉同伴,其他鹿见了会相继逃跑,属于依靠动作传递信息,而不是靠气味、声音或语言传递信息。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5. 为探究斑鸠孵卵行为,科研人员设计如下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 )
A. 雌鸟能够在任何条件下进行孵卵
B. 雄鸟能引起雌鸟的全部孵卵行为
C. 筑巢材料能引起雌鸟的全部孵卵行为
D. 雄鸟和筑巢材料是雌鸟孵卵的前提条件
【答案】D
【解析】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详解】A.根据甲组的实验可知:当只有雌鸟时,没有雌鸟进行孵卵,说明雌鸟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进行孵卵,A错误。
B.根据乙组的实验可知:当只有雌鸟和雄鸟配对饲养时,只有部分雌鸟进行了孵卵,说明雄鸟并不能引起雌鸟的全部孵卵行为,B错误。
C.虽然提供了筑巢材料的丙组中,所有雌鸟都进行了孵卵,但是我们不能确定是筑巢材料单独引起的这一行为,因为这一组中也包含了雄鸟,C错误。
D.根据实验结果,只有在有雄鸟和筑巢材料的情况下,所有的雌鸟才进行了孵卵,说明这两者可能是雌鸟孵卵的前提条件,D正确。
故选D。
16. 如图为某酸奶包装盒上的产品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包装盒上的5种益生菌同属于细菌
B. 未开封的酸奶,没有微生物的存在
C. 变质的酸奶,高温煮沸后可再饮用
D. 2-6℃保存,低温环境可杀死微生物
【答案】A
【解析】
【分析】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详解】A.细菌的形态因种类不同而不同,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因此包装盒上的5种益生菌同属于细菌,A正确。
B.未开封的酸奶中含有嗜热链球菌、乳酸杆菌等5种细菌,B错误。
C.变质的酸奶,高温煮沸后虽然杀灭了大部分微生物,但其产生的有毒物质仍然存留,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C错误。
D.2 - 6℃低温保存能抑制酸奶中的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但是不能杀死微生物,D错误。
故选A。
17. 为比较A、B两种抗生素对某细菌的杀菌效果,小明利用细菌培养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探究性实验的设计能力、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控制单一变量原则”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详解】实验设计原则: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C组方案中包含三组实验,一组空白对照实验(用不加抗生素的培养基培养),两个实验组分别是在培养有细菌的培养基中加抗生素A和抗生素B,故C组方案更合理。
【点睛】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马勃又叫“马粪包”,是一种大型真菌。其子实体受到外力作用时会爆发出浓浓“烟雾”,扩散到空气中,抵达环境适宜的地方就能长出新的“马粪包”。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8. 马勃与绿色植物的根本区别是( )
A. 营养方式不同B. 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C. 呼吸方式不同D. 能否吸收外界物质
19. 下列描述的环境最适宜马勃生长的是( )
A. 炙热岩石上B. 干燥土壤中C. 湿润枯木上D. 清澈流水中
20. 结合材料可知,“烟雾”主要是马勃的( )
A. 种子B. 孢子C. 芽孢D. 花粉
【答案】18. A 19. C 20. B
【解析】
【分析】真菌的特征:
①有单细胞(如酵母菌),有多细胞的(如青霉菌、曲霉菌、根霉菌),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② 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③细胞内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
【18题详解】
A.生物学上根据同化作用可以将生物分为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能够利用无机物合成自身的有机物的生物属于自养生物,如绿色植物等。只能从外界摄取现成有机物的生物属于异养生物。如绝大多数动物、真菌等。可见,马勃是真菌属于异养生物,与绿色植物的根本区别是营养方式不同,A正确。
B.马勃与绿色植物都具有成形的细胞核,B错误。
C.马勃与绿色植物都能进行有氧呼吸,呼吸方式相同,C错误。
D.马勃与绿色植物都能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D错误。
故选A。
【19题详解】
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可见,炙热岩石上温度太高且缺乏有机物,干燥土壤中缺少水分,清澈流水中缺少有机物,只有“湿润枯木上”最适宜马勃生长,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0题详解】
ABD.真菌无种子、花粉等结构,但都可以进行孢子生殖,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成熟的孢子如果落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就会萌发和生长,AD错误、B正确。
C.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C错误。
故选B。
21. 在2023年深圳美食节上,同学们发现许多与微生物发酵有关的食品,下列匹配不正确的是( )
A. 酱油——霉菌B. 泡菜——酵母菌
C. 酸奶——乳酸菌D. 陈醋——醋酸菌
【答案】B
【解析】
【分析】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应用,如制作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
【详解】A.制酱(或酱油)要用到曲霉(霉菌的一种),利用曲霉分解有机物来获取营养,曲霉可以将豆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为糖和小的氨基酸,这些物质溶于水后,才能够被人吸收,增加其营养,另外曲霉也可以改变酱油的其他特性,如改变味道、香气、颜色等,A不符合题意。
B.用乳酸菌制作泡菜,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改变菜的品质,B符合题意。
C.酸奶是通过乳酸菌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成乳酸而制成,C不符合题意。
D.陈醋的制作方法之一就是利用醋酸菌发酵,其工艺流程为配料→蒸熟拌曲→入坛发酵→加水醋化→成品着色,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 T4噬菌体结构简单,是生命科学研究的一种模式生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B. 可以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结构观察
C. 能侵染人体活细胞并获得营养物质
D. 比细菌个体小,通过分裂繁殖后代
【答案】A
【解析】
【分析】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
根据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三大类: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详解】AC.结合分析,T4噬菌体是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细菌病毒,不能寄生在人体活细胞中;其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寄生在活的细胞中,A正确,C错误。
B.病毒是颗粒极其微小,多数病毒直径在100nm(20~200nm),较大的病毒直径为300~450纳米(nm),较小的病毒直径仅为18~22纳米。因此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病毒,B错误。
D.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是它的繁殖方式——自我复制。新生成的病毒又可以感染其他活细胞,D错误。
故选A。
23. 《五禽戏》是模仿虎、鹿、熊、猿、鹤五种动物的健身体操。如图是这五种动物分类的表解,其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 猿和鹿B. 鹿和熊C. 熊和虎D. 虎和鹤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大,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
【详解】分析题图可知,猿和鹿属于同纲不同目;鹿和熊属于同纲不同目;熊和虎属于同目不同科;虎和鹤属于同门不同纲。根据分析: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所以,熊和虎的亲缘关系最近,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4.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版》正式的发布,较2022版新增10027种新物种。生物学家对新物种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
A. 个体大小B. 生活环境C. 形态结构D. 经济价值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详解】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等特征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方面的特征。《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版》 正式的发布,较2022版新增10027种新物种,生物学家对新物种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形态结构,而不是个体大小、生活环境或经济价值;因此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5. 第52个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行为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 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一些濒危物种
B. 大力引入外来物种,丰富生物种类多样性
C. 禁止开发利用生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
D. 与人类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生物可以灭杀
【答案】A
【解析】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①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③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等),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法制和教育管理。
【详解】A.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一些濒危物种,确保濒危物种得以生存和繁衍,从而维护生态平衡,符合“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理念,A正确。
B.不适当的引进外来物种则会使得缺乏自然天敌的外来物种迅速繁殖,并抢夺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进而导致生态失衡及其他本地物种的减少和灭绝,严重危及本地的生态安全,不符合“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理念,B 错误。
C.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利用生物资源,而是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C错误。
D.与人类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生物也有可能存在潜在价值,不能灭杀,D错误。
故选A。
二、综合题(本大题含7小题,共50分)
26. 中华白海豚数量稀少,被称为“海上大熊猫”,是唯一以“中华”命名的海洋豚类。结合资料卡回答问题。
(1)资料卡显示,中华白海豚通过_________的方式繁殖,用乳汁哺育后代。据此判断,中华白海豚是脊索动物门_________纲的动物。
(2)幼豚出生后跟随母豚观察练习,掌握游泳技巧。从行为获得途径上分析,该行为属于_________行为。根据资料卡信息,中华白海豚具有适于游泳的特征是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中华白海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生存面临诸多威胁。根据资料卡信息,提出一条保护中华白海豚的建议________。
【答案】26. ①. 胎生 ②. 哺乳
27. ①. 学习 ②. 身体修长呈流线型;尾鳍中央缺刻,分成左右对称的两叶;靠回声定位系统在水中辨别物体位置和方向
28. ①加强立法与执法力度;②减少人为活动干扰;③改善水质环境;④加强科研与监测;⑤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写1条,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通常有毛;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体温恒定;胎生、哺乳。常见的哺乳动物:蝙蝠、鲸鱼、鸭嘴兽、海豚、白鳍豚等。
【小问1详解】
哺乳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胚胎在母体子宫里发育成胎儿,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为胎生。刚出生的幼体只能靠母体乳腺分泌的乳汁生活为哺乳。可见,资料卡显示,中华白海豚通过胎生的方式繁殖,用乳汁哺育后代。据此判断,中华白海豚是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的动物。
【小问2详解】
幼豚出生后跟随母豚观察练习,掌握游泳技巧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中华白海豚生活在水中,根据资料卡信息可知,中华白海豚具有适于游泳的特征有:身体修长呈流线型;尾鳍中央缺刻,分成左右对称的两叶;靠回声定位系统在水中辨别物体位置和方向。(写1条,合理即可)
【小问3详解】
中华白海豚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生存面临着诸多威胁,包括填海造陆、水体污染、水下噪声、过度捕捞等人为活动。为了有效保护中华白海豚,建议可以是:①加强立法与执法力度:应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明确禁止对中华白海豚及其栖息地的破坏行为,并加大执法力度,确保法律得到有效执行。②减少人为活动干扰:在中华白海豚的主要栖息地附近,应限制或禁止填海造陆、水下爆破等可能产生噪音和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活动。同时,对于渔业活动,应实施合理的捕捞限制,避免过度捕捞。③改善水质环境:严格控制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物的排放,确保中华白海豚栖息地的水质安全。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生态保护区、恢复湿地等方式,改善海洋生态环境。④加强科研与监测:加大对中华白海豚生态习性、繁殖行为等方面的研究力度,以便更好地了解其生存需求。同时,加强对其种群数量、分布范围等的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威胁。⑤提高公众保护意识:通过媒体宣传、教育普及等方式,提高公众对中华白海豚的认识和保护意识。鼓励公众参与到保护行动中来,如参与志愿者活动、捐赠保护基金等。
27. 兰花螳螂,外形长得像兰花而形成拟花体色,有“昆虫皇后”之称。其后步足具有一对很大的花瓣状外延结构,被称为花状腿瓣。结合题图回答问题。
(1)生长过程中,兰花螳螂通过一次次蜕皮蜕去_________结构,形成拟花体色,伪装自己,有利于_________,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
(2)为探究花状腿瓣能否辅助兰花螳螂滑翔,某研究团队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一组为正常个体的兰花螳螂,一组为去除________的兰花螳螂。从相同高度掉落后,观察两组兰花螳螂滑翔的距离,统计后求________值。
②研究发现,正常个体的兰花螳螂滑翔距离较远。据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答案】(1) ①. 外骨骼 ②. 防御敌害
(2) ①. 花状腿瓣 ②. 平均 ③. 花状腿瓣能够辅助兰花螳螂滑翔
【解析】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表面有坚硬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小问1详解】
兰花螳螂属于节肢动物中昆虫,身体外面有坚韧的外骨骼,而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生长而生长,因此在兰花螳螂生长发育过程中要通过一次次蜕皮才能由小长大,蜕去的是外骨骼。
兰花螳螂形成的拟花体色是一种拟态,与花的颜色和形状基本一致, 从而更好地伪装自己,不容易被敌害发现,有利于防御敌害,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
【小问2详解】
①在对照实验中变量是唯一的, 除了变量外,其他因素都相同并且适宜,这样可以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便于得出正确结论。该实验是探究“花状腿瓣能否辅助兰花螳螂滑翔”,变量是花状腿瓣,因此一组为正常个体的兰花螳螂,有花状腿瓣;另一-组为去除花状腿瓣的兰花螳螂,无花状腿瓣,这样可以形成对照,便于得出正确结论。在探究实验中一般要体现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重复性原则等,因此统计后求平均值,这样可以减小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可靠。
②研究发现,正常个体的兰花螳螂滑翔距离较远,而去掉花状腿瓣的兰花螳螂滑翔距离较近,由此可以得出:花状腿瓣能够辅助兰花螳螂滑翔。
28. 在学校开展的实践活动中,生物学项目小组尝试制作广东传统发酵食品“客家黄酒”。以下为该实践活动记录单,请补充完整。
实践活动记录单
活动目的:“客家黄酒”发酵受多种因素影响。为提高发酵品质,本项目小组探究温度对黄酒发酵的影响。
(1)选择酒曲:使用酒曲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苦味氨基会对黄酒的风味带来不良影响。如图是3种不同酒曲发酵成品黄酒所含的苦味氨基酸含量,据此建议选择的酒曲是___________。
(2)制作黄酒:
①将糯米浸泡好后蒸熟,用凉开水冲淋降温到30℃左右待用。降温的目的是_________。
②将酒曲与降温后的糯米拌匀分成等量的四份,分别放入锥形瓶中,保持瓶口_________(密封/敞开)。
③放入20℃、________℃和30℃、35℃的恒温培养箱中发酵,重复实验三次。
(3)品鉴反思:
①测定各组黄酒的酒精度、总糖量、清澈度等指标,进行评价打分,最后得出黄酒发酵的适宜温度。
②除温度外,还可以探究________因素对黄酒发酵的影响。(答出一点即可)
【答案】(1)生麦曲 (2) ①. 防止温度过高,杀死酒曲中的酵母菌 ②. 密封 ③. 25 (3)氧气##pH
【解析】
【分析】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酿酒也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发酵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小问1详解】
使用酒曲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苦味氨基会对黄酒的风味带来不良影响。结合题干柱形图可知,生麦曲发酵时,成品黄酒所含的苦味氨基酸含量,最低。所以,建议选择的酒曲是生麦曲。
【小问2详解】
①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过高会杀死酵母菌,过低会抑制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影响发酵。因此该实验中,将糯米浸泡好后蒸熟,用凉开水冲淋降温到30℃左右待用,降温的目的是防止温度过高,杀死酒曲中的酵母菌。
②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把有机物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所以,将酒曲与降温后的糯米拌匀分成等量的四份,分别放入锥形瓶中,保持瓶口密封。
③本项目小组探究温度对黄酒发酵的影响。所以,需要放入20℃、25℃和30℃、35℃的恒温培养箱中发酵,重复实验三次。
【小问3详解】
②“客家黄酒”发酵受多种因素影响。除温度外,还可以探究氧气(pH等)因素对黄酒发酵的影响。(写1条,合理即可)
29. “引体向上”是深圳市体育中考项目之一,引体向上不仅能锻炼发展上肢力量,还能纠正体态,塑造身形。结合题图回答问题。
(1)完成引体向上动作需要多组骨骼肌协调配合。图1中的A、B属于骨骼肌两端的__________,其中B应连接在___________(填序号)上。
(2)训练前充分热身,促进图2__________(填序号)内滑液增加,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从而减少运动时的损伤。
(3)训练时,应注意左右两侧肌肉同时________发力(填“收缩”或“舒张”),从而牵动__________绕关节活动,完成引体向上动作。
【答案】(1) ① 肌腱 ②. 2
(2)③ (3) ①. 收缩 ②. 骨
【解析】
【分析】题图1中,1和2代表骨,A和B代表骨骼肌两端的肌腱。
题图2中,①关节囊,②关节软骨,③关节腔。
【小问1详解】
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因此,图1中的A、B属于骨骼肌两端的肌腱,其中B应跨过关节连接在2上。
【小问2详解】
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结,由关节面、①关节囊和③关节腔三部分组成。③关节腔是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关节囊内壁分泌的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
【小问3详解】
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但一组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改变位置,而不能将骨复位,骨的复位要靠另一组骨骼肌的收缩牵拉,可见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完成各种活动。因此在训练时应该注意左右两侧肌肉同时收缩发力,从而牵动骨绕关节活动,完成引体向上动作。
30. 宝安出品的纪录片《深圳有条茅洲河》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讲述了深圳这条“母亲河”历经五年治水,华丽蝶变,成为生态文明之河的动人故事。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请从材料中列举出一种无脊椎动物:__________。
(2)底泥修复技术利用微生物,将污染物中的___________分解为无机物,有效解决底泥污染问题。相较化学药剂降解污染物,该技术优势在于________。
(3)经过生态修复,茅洲河水质持续向好,多种生物回归,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__________多样性正在逐渐恢复中。该实例说明保护__________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答案】(1)虾、蜻蜓、蝴蝶
(2) ①. 有机物 ②. 无污染
(3) ①. 生物种类 ②. 生物的栖息环境
【解析】
【分析】根据动物的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无脊椎动物是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如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脊椎动物是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小问1详解】
根据分析知,身体内没有脊椎骨形成的脊柱的动物是无脊椎动物,材料中的无脊椎动物有虾、蜻蜓、蝴蝶。
【小问2详解】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主要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有很多微生物能够将污染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从而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化学药剂中含有很多有毒有害物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通过生物富集使生物造成危害。因此,底泥修复技术利用微生物,将污染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有效解决底泥污染问题,相较于化学药剂降解污染物,该技术优势在于无污染。
【小问3详解】
经过生态修复,茅洲河水质持续向好,多种生物回归,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形式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组别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甲
全部为雌鸟
没有雌鸟孵卵
乙
雌鸟、雄鸟配对饲养
部分雌鸟孵卵
丙
雌鸟、雄鸟配对饲养,提供筑巢材料
全部雌鸟孵卵
中华白海豚Susachinensis
分布:目前已知的中华白海豚数量约5,700头,我国是最主要分布区。
保护级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中的易危物种。
面临威胁:填海造陆、水体污染、水下噪声、过度捕捞等人为活动。
生态价值:白海豚对栖息地环境要求严苛,是衡量地方海洋生态环境质量好坏的“活指标”。
形态结构:
◆身体修长呈流线型。
◆尾鳍中央缺刻,分成左右对称的两叶,利于快速游泳。
◆视力较差,靠回声定位系统辨别物体位置和方向。
繁殖:白海豚全年可交配和繁殖,妊娠期为10—12个月,每胎产1患,哺乳期8—20个月。幼豚出生后跟随母豚观察练习,掌握游泳技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生物][期末]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实验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期末]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