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学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505199/0-17338924645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下册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下册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资料链接,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朗读课文,能够读准字音、停顿,读出语气。
2、准确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二、学习重、难点
朗读课文,翻译课文。
三、资料链接
《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的国别体史书。经西汉末年刘向之手编订,分为西周、东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12国策,共33篇。载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事件,着重记录了谋臣策士的策略权谋、言论举止,反映了战国这一特定的历史阶段中极其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尖锐的社会斗争。它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耐人寻味的幽默,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重大的影响。
唐雎,也作唐且。魏国人,是安陵君的臣子。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国相继吞并各诸侯国,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王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进行吞并,由此引起了两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唐雎出使秦国,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终于折服秦王,使秦王吞并魏国的企图落空,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
四、学习过程:
1、给方框内的汉字注音。(6分)
唐雎( ) 怫然( ) 免冠徒跣( )
缟素( ) 休祲( ) 以头抢地( )
2 、 翻译文中加线的词语。
秦王使( )人谓 ( )安陵君曰:“寡人欲 ( )以( )五百里之地易 ( )安陵,安陵君其 ( )许 ( ) 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 ) ,以大易小,甚善;虽然( ) ,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 )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 )使( )唐雎使( )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 )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 )五十里之地存者,以( )君为( )长者,故( )不错意( )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 )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 )先王而守之,虽( )千里不敢易也,岂直( )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 )怒,谓唐雎曰:“公( )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 )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 )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 )徒( )跣( ),以头抢( )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 )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 )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 )祲( )降于天,与臣而将( )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今日是也。”挺( )剑而起。
秦王色挠( ),长跪而谢( )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 )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 )以有先生也。”
3、翻译句子。(8分)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2)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3)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4)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5)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6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7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五 文言词语积累
一).通假字:
1.故不错意也( )
2.仓鹰击于殿上( )
3.轻寡人与 ( )
4.岂直五百里哉( )
5.寡人谕矣( )
二).一词多义:
以: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
3.徒以有先生也( )
4.以君为长者 ( )
5.以头抢地耳 ( )
徒:
1.亦免冠徒跣( )
2.徒以有先生也( )
夫:
1.此庸夫之怒也( )
2.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
怒:
1.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
2.怀怒未发( )
使:
1.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
而:
1.挺剑而起( )
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
3.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
之:
1.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
2.愿终守之( )
3.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
4.长跪而谢之曰( )
者:
1.以君为长者( )
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
然:
1.虽然 ( )
2.秦王怫然怒 ( )
于:
1.受地于先王( )
2.仓鹰击于殿上( )
3.请广于君( )
与:
1.轻寡人与( )
2.与臣而将四矣( )
三)古今异义:
1.非若是也( )
2.岂直五百里哉( )
3.休祲降于天( )
4.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5.虽然,受地于先王( )
6徒以有先生也( )
7.秦王色挠( )
8长跪而谢之( )
9.以头抢地耳( )
10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
四)、词类活用:
1.请广于君——————
2.轻寡人与?——————
3.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4.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5.天下缟素——————
6.亦免冠徒跣——————
(五)特殊句式,翻译句子。
非若是也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受地于先王
请广于君
仓鹰击于殿上
六)内容理解。
1、故事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谁?
2、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
3、你如何评价唐雎和秦王?
秦王
唐雎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下册唐雎不辱使命学案设计,共7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唐雎不辱使命优秀学案,文件包含10《唐雎不辱使命》学生版doc、10《唐雎不辱使命》教师版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三单元10* 唐雎不辱使命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初读——基础知识,品读——理解内容,展读——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