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2024学年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六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五四学制)

    2023-2024学年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六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五四学制)第1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六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五四学制)第2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六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五四学制)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六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五四学制)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六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五四学制),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4分)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浑 zhuó
    (2)勾 lè
    (3)疾 chí
    (4)qióng 浆
    (5)单薄
    (6)渲 染
    (7)逶迤
    (8)擎 着
    2.(7分)默写。
    (1)移舟泊烟渚, 。(《宿建德江》)
    (2) ,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秋风生渭水, 。(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4) ,同到牵牛织女家。(浪淘沙(其一))
    (5) ,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
    (6)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 。(《草原》)
    (7)执子之手, 。(《诗经》)
    3.(4分)根据提示填空。
    (1)《七律•长征》中总领全诗的句子是: , 。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描写雨点之大,雨势之急的诗句是: , 。
    4.(3分)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是( )
    A.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D.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
    5.(3分)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丁香结》是作家宗璞写的一篇散文。作者目睹盛开的丁香花,联想起象征着愁怨的丁香结,发出对人生的感叹,显露了作者对世事的洞明和对人生的洒脱。
    B.《七律•长征》为我们展示了红军长征途中克服千难万险的雄壮画卷,反映红军战上不畏艰险、藐视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C.《宇宙生命之谜》是一篇散文,主要介绍了科学家对“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的探究和探索。
    D.《狼牙山五壮士》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记叙了狼牙山五壮士的感人事迹,赞颂了中华儿女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6.(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的演讲深入浅出,居高临下地阐述了青年的前途与国家未来之间的关系。
    B.试想,一个足不出户,将自己封闭在狭小的天地中,孤芳自赏的人,能赶上时代的潮流吗?
    C.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D.在这个芬芳的夜晚到处洋溢着幽静与美好,令人思绪万千,心驰神往。
    7.(7分)阅读高尔基的《童年》,回答下列问题。
    “还没回来?”“没有!”
    外祖母比谁都急,她对舅舅和A说:“这下好了,连人带马全让你们毁了!”
    “不要脸的东西!上天会惩罚你们的!”
    A嘟囔着:“行了,行了!”
    终于,B回来了!A和舅舅们赶紧跑到院子里。孩子们也跑出去了,大家兴高采烈地从雪橇上往下卸东西
    (1)选段中的A是 ,B是 外祖母说的“B被你们毁了”是因为 。B最后的结局是 。
    (2)请你为《童年》写一段推荐词,50字以内。
    8.(5分)班级进行“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活动一:畅所欲言话朋友
    (1)请写出你知道的关于“朋友”的诗句或名言。
    (2)自古至今,“真心待友”的故事很多,请你为大家讲一个这样的故事。(60字以内)
    活动二:擦亮慧眼选朋友
    (3)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多种多样的网上交友方式有利也有弊,对此你又有怎样的思考呢?
    二、阅读理解(34分)
    9.(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各题。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象,用优美流畅的语言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0.(14分)现代文阅读I。
    拂桐芭
    丁立梅
    ①“拂桐芭”三个字摆在一起,真正美极了。它出现在我国最早的一部物候学著作《夏小正》中:“三月……拂桐芭。”原意是指桐树开花了。可你分明感受到丝丝春风,正从这三个字中吹拂过来,在和煦的春风中缓缓a_____开,轻歌曼舞。
    ②我常常要惊叹且羡慕古人,他们对自然的那份敏感、懂得和敬畏,是b_____到生命的每一个缝隙中的,清明候桐花、麦花、柳花,他们让每一个寻常的日子,渗透着草木清香。
    ③桐花美。花开时,几乎c______不见一片叶子,满树一嘟噜一嘟噜的全是花,酣畅淋漓,飞流直下。一般紫色居多,树冠披散,本身就非常俊美。再扛着一头一身紫色的花
    ④历来的文人们,对桐花都赋予深情,李商隐曾写过这样的诗句:“桐花万里丹山路,这等气势,也只有桐花撑得住。
    ⑤陆游的桐花,是他无意中邂逅到的:“纤纤女手桑叶绿,漠漠客舍桐花春。”当时,因春水暴涨,深溪上的桥被冲垮,心情惆怅得很。这时候,却突然瞥见满野盛开的桐花,得到一丝抚慰。
    ⑥明代有个叫黄姬水的书法家,对桐花也十分痴迷。有一年,桐花开时,与花对饮,不知不觉竟醉卧山石上。等他醒来,哇,一帘月色,正笼罩着一树树桐花:
    ⑦山中长日卧烟霞,车马无尘静不哗。石上酒醒天已暮,一帘月色覆桐华。
    ⑧彼时彼刻,是何等的静美!唯有月色与桐花与他,素心花对素心人。
    ⑨我原先所在的校园,教学楼后,也有桐树两棵。四月里,稍稍一扭头,就能看到窗外累累的桐花淡紫粉白的花朵,又多又大,如垂挂着的铃铛,响声叮零。我望着发愣,笑。孩子们看着我,跟着笑。我停下课,我们一起看看桐花吧。”孩子们就都拥到窗口,似乎是第一次看见桐花
    ⑩我后来搬离了那个校园,再也没见过那两棵桐树。听说校园经过一番改造,原先的花草树木大多被移走了。很可惜呢,再也无法相见了。
    ⑪我的乡下,泡桐也是常见的树种。它易长,几年的功夫,做不得上等木材,吾乡人对它,他们说,哎呀,容易裂缝呀,容易变形呀,每家还是会长几棵,在屋前。冬天结花蕾。春天开花每一场花开它都不懈怠。勤勤恳恳地准备着。轰轰烈烈地盛开着。吾乡人并不在意,花开在那儿,由着它们自己生长吧,浑然不觉。
    ⑫桐花落,不是一瓣一瓣飘落,而是大朵大朵,甚是惊人。风吹,地上的落花,地里的麦穗饱满起来了,青蚕豆可以吃了
    (选自丁立梅《花开在野》,有删改)
    (1)文中abed空缺的词语最恰当的选项是
    (2)历来的文人对桐花产生了怎样的感情?请举例回答。
    (3)请从修辞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赏析。
    淡紫粉白的花朵,又多又大,如垂挂着的铃铛,响声叮零。
    (4)桐花的开落给了作者怎样的思考?请结合相关句子,写下给你的启迪。
    11.(15分)现代文阅读Ⅱ。
    吃元宵
    ①吃元宵,就要吃“滚元宵”。这个“滚”宇,当然不是机器“滚”出来的,元宵五彩缤纷,讲究一个好卖相,元宵还是色泽洁白的纯正,香香甜甜的原滋味好。
    ②一碗滚元宵,吃的就是老味道。每年正月十三,朋友都会坐在一家汤面馆里等我,这是我们十几年不变的约定——吃滚元宵。她坐在靠窗的桌边,桌上摆着两只青花瓷碗,碗沿露出一把白色的汤勺,几只圆溜溜的元宵安卧在黏稠的汤汁里,真是珠圆玉润。我最喜欢肴朋友搅动勺子,捞起一个,咬上一口,那藏在元宵里多彩甜蜜的馅儿就流淌出来,那些芝麻花生桂花泥混杂的芳香立刻就散发出来还没吃,我就感觉我的眉梢嘴角都是甜的,衣裳头发都是香的。在元宵时节
    ③每年过了初十,这家老店就开始忙活滚元宵,一滚,每年临近元宵节,这里就热闹起来,现场滚元宵的场景更是壮观,一群头戴白帽、身穿白工作服的师傅,泡米、淘米、晾米、磨米、翻炒、熬糖、做馅、沾水、滚制、包装……分工有序,这种费工费力的老手艺,让走过路过的市民不由自主地驻足围观,还流行一句“买不买,饱饱眼福也幸福”。
    ④当地百姓最爱吃的是桂花元宵,师傅们做的自然是桂花馅居多。桂花要在八月采摘开得最艳丽的,酿成桂花酱备用。桂花馅料一般有六味:芝麻、花生、桂花酱、白糖、冰糖、糖稀。除了白糖,用无油的炒锅以中火焰炒,这是检验炒技的时候,香味出不来,炒过了,内行的炒货师傅是闻香就出锅,晾凉,只管碾得很碎就行。然后两人将碾碎的芝麻、花生、冰糖、白糖会合到一起,搅拌均匀,闻到桂花香即可。
    ⑤熟糖稀真是个技术活,糖稀化稀了,馅就是稀的,又会坨到一块;糖稀少了,那滚出来的元宵就会裂口。所以,热糖稀的活,绝对适量又适温,那样的糖稀,老师傅将粘好的桂花馅料放入一个木质模子里,开始来回擀压,揭掉模子,晾凉。晾又是一门学问,馅一切就碎了,晾得不够,一簸箕一簸箕的桂花馅团子出炉了。看其色,闻其香,让围观者直咽口水。
    ⑥加工糯米粉的师傅也正在展示他们的技术活,将早已浸泡淘洗好的优质糯米打捞出来,控干水,碾出来的粉是湿乎乎的,很细很细,从筛孔漏出的粉真是细如丝,白如雪,一斤糯米粉,能滚制五十颗元宵。
    ⑦到了滚元宵环节,几个师傅一人一个簸箕,开始滚制,放入盛有糯米粉的簸箕里摇滚,滚一道,再滚一道,再过一道水,与簸箕碰壁,这是滚元宵的“碰术”,久煮也不露馅,经六过六滚,越滚越圆。一颗纯手工的滚元宵,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才可以完成。
    ⑧这么地道的滚元宵,下水一煮,吃起来,有嚼劲,且软糯香甜。下油一炸,一吃,脆脆的,香香的,又有嚼头。
    ⑨我以为,元宵节不吃元宵,那就像没有过元宵节,那就等于没有尝到元宵的原汁原味。
    (1)品析第②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我最喜欢看朋友搅动勺子,捞起一个,咬上一口,不等她说筋道,那藏在元宵里多彩甜蜜的馅儿就流淌出来,那些芝麻花生桂花泥混杂的芳香立刻就散发出来,弥漫在空气里……
    (2)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子从描写角度看属于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3)文章记叙了桂花元宵的制作工序,主要包括 、 、 几大环节,其中记叙最详细的是 。
    (4)文章最后一段说:“元宵节不吃元宵,那就像没有过元宵节。”元宵节吃元宵已成为一种习俗,其实元宵节还有许多其他的习俗
    A.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C.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D.千门万户曈曈日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三、写作(50分)
    12.(50分)作文。
    题目:温暖浸润我心
    要求:请根据题目完成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不要出现具体人名、校名。
    2023-2024学年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六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五四学制)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36分)
    1.(4分)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浑 zhuó 浊
    (2)勾 lè 勒
    (3)疾 chí 驰
    (4)qióng 琼 浆
    (5)单薄 bó
    (6)渲 xuàn 染
    (7)逶迤 yí
    (8)擎 qíng 着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解答】答案:
    (1)浊(2)勒(3)驰(4)琼(5)bó(6)xuàn(7)yí(8)qíng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2.(7分)默写。
    (1)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宿建德江》)
    (2)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秋风生渭水, 落叶满长安 。(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4)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浪淘沙(其一))
    (5)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
    (6)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 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草原》)
    (7)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诗经》)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解答】答案:
    (1)日暮客愁新(注意“暮”的书写)
    (2)稻花香里说丰年
    (3)落叶满长安
    (4)如今直上银河去
    (5)一水护田将绿绕
    (6)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注意“暮”的书写)
    (7)与子偕老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3.(4分)根据提示填空。
    (1)《七律•长征》中总领全诗的句子是: 红军不怕远征难 , 万水千山只等闲 。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描写雨点之大,雨势之急的诗句是: 黑云翻墨未遮山 , 白雨跳珠乱入船 。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注意“闲”的书写)
    (2)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4.(3分)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是( )
    A.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D.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
    【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判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等。
    【解答】A.句中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句中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C.句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句中未使用修辞手法。
    故选:D。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熟知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还能结合具体语句进行辨析。
    5.(3分)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丁香结》是作家宗璞写的一篇散文。作者目睹盛开的丁香花,联想起象征着愁怨的丁香结,发出对人生的感叹,显露了作者对世事的洞明和对人生的洒脱。
    B.《七律•长征》为我们展示了红军长征途中克服千难万险的雄壮画卷,反映红军战上不畏艰险、藐视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C.《宇宙生命之谜》是一篇散文,主要介绍了科学家对“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的探究和探索。
    D.《狼牙山五壮士》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记叙了狼牙山五壮士的感人事迹,赞颂了中华儿女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分析】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
    【解答】ABD.正确。
    C.有误,《宇宙生命之谜》是一篇科普说明文。
    故选:C。
    【点评】学习课文时要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这样作答此类试题就会得心应手。
    6.(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的演讲深入浅出,居高临下地阐述了青年的前途与国家未来之间的关系。
    B.试想,一个足不出户,将自己封闭在狭小的天地中,孤芳自赏的人,能赶上时代的潮流吗?
    C.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D.在这个芬芳的夜晚到处洋溢着幽静与美好,令人思绪万千,心驰神往。
    【分析】本题考查成语运用正误的判断。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恰当,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
    【解答】A.有误。句中只把它理解为“一定的高度”。
    BCD.正确。
    故选:A。
    【点评】要想正确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方面分析。
    7.(7分)阅读高尔基的《童年》,回答下列问题。
    “还没回来?”“没有!”
    外祖母比谁都急,她对舅舅和A说:“这下好了,连人带马全让你们毁了!”
    “不要脸的东西!上天会惩罚你们的!”
    A嘟囔着:“行了,行了!”
    终于,B回来了!A和舅舅们赶紧跑到院子里。孩子们也跑出去了,大家兴高采烈地从雪橇上往下卸东西
    (1)选段中的A是 外祖父 ,B是 小茨冈 外祖母说的“B被你们毁了”是因为 舅舅们怂恿小茨冈偷东西 。B最后的结局是 被十字架压死 。
    (2)请你为《童年》写一段推荐词,50字以内。
    【分析】《童年》是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阿廖沙三岁到十岁的童年生活。这本书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故事中描绘了阿廖沙在充满残暴和仇恨的家庭中长大,但他也能在黑暗中找到光明和温暖。外祖母的慈祥善良和民间故事的讲述给阿廖沙带来了力量和支持,使他成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解答】(1)革题考查名著人物。根据积累可知,他们完全不顾小茨冈的生死,而后无耻贪婪地分享,当小茨冈背负沉重的十字架遇到危险时。
    (2)本题考查推荐词。根据作品内容和阅读感悟来写即可。
    答案:
    (1)外祖父 小茨冈 被十字架压死
    (2)示例:《童年》主要讲述了阿廖沙的童年生活,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精彩纷呈的精神世界。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的人物故事及主旨,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8.(5分)班级进行“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活动一:畅所欲言话朋友
    (1)请写出你知道的关于“朋友”的诗句或名言。
    (2)自古至今,“真心待友”的故事很多,请你为大家讲一个这样的故事。(60字以内)
    活动二:擦亮慧眼选朋友
    (3)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多种多样的网上交友方式有利也有弊,对此你又有怎样的思考呢?
    【分析】(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根据积累,写出关于“朋友”的诗句或名言即可。
    (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根据题目要求,写出“真心待友”的故事即可。如:管鲍之交:管仲贫困,同鲍叔做买卖,管仲可以从中多得钱财;管仲替鲍叔谋划办事,却把事情办得更加困窘和无法收拾,而鲍叔不认为他愚笨,只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管仲三次做官又三次被罢免,但鲍叔认为不是管仲没有才能,而是管仲没有碰到赏识自己的人。管仲曾经带兵打仗,进攻的时候躲在后面,退却的时候跑在最前面,而鲍叔认为他保护自己是为了侍奉母亲,不是真的怕死。可见对待朋友,应宽容信任。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要求学生谈一谈网络交友方式的利弊,不设统一答案,作答时,只需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表述通顺合理即可。
    【解答】答案:
    (1)示例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示例二:君子之交淡如水。
    (2)示例:伯牙绝弦:伯牙善于演奏,锺子期善于欣赏,伯牙悲痛万分,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锺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挑断琴弦。
    (3)示例一:我认为网络交友有利,网上交友打破了地域的限制,时间限制,可以广交四海和全世界的朋友,不像向身边朋友交流总有所顾忌。
    示例二:我认为网络交友有弊,在虚拟的世界里不能做到相互了解,不能观其行,如果把握不好。
    【点评】综合读写题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二、阅读理解(34分)
    9.(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各题。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象,用优美流畅的语言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分析】这首《江南春》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交织起来进行描写,把美丽如画的江南自然风景和烟雨蒙蒙中南朝的人文景观结合起来,进而抒发作者对时局的担忧。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描绘诗句画面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千里莺啼绿映红,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黄莺在欢乐地歌唱;傍水的村庄、迎风招展的酒旗。
    (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本篇是一首描写江南风光的七言绝句,而且还具体到描写到处莺歌燕舞,到处酒旗招展,使读者从一个个具体的景点去体会江南风光细微之处的色彩多姿。“南朝四百八十寺,另一方面也暗含对南朝统治者佞佛,修建了大量寺庙的讽刺。
    答案:
    (1)示例: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傍水的村庄、迎风招展的酒旗。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景色的赞美与神往,但也隐含着一些对南朝统治者的感慨。
    【参考译文】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
    【点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必须理解诗歌基本内容;
    2.联系诗歌写作背景和主题进行分析。
    10.(14分)现代文阅读I。
    拂桐芭
    丁立梅
    ①“拂桐芭”三个字摆在一起,真正美极了。它出现在我国最早的一部物候学著作《夏小正》中:“三月……拂桐芭。”原意是指桐树开花了。可你分明感受到丝丝春风,正从这三个字中吹拂过来,在和煦的春风中缓缓a_____开,轻歌曼舞。
    ②我常常要惊叹且羡慕古人,他们对自然的那份敏感、懂得和敬畏,是b_____到生命的每一个缝隙中的,清明候桐花、麦花、柳花,他们让每一个寻常的日子,渗透着草木清香。
    ③桐花美。花开时,几乎c______不见一片叶子,满树一嘟噜一嘟噜的全是花,酣畅淋漓,飞流直下。一般紫色居多,树冠披散,本身就非常俊美。再扛着一头一身紫色的花
    ④历来的文人们,对桐花都赋予深情,李商隐曾写过这样的诗句:“桐花万里丹山路,这等气势,也只有桐花撑得住。
    ⑤陆游的桐花,是他无意中邂逅到的:“纤纤女手桑叶绿,漠漠客舍桐花春。”当时,因春水暴涨,深溪上的桥被冲垮,心情惆怅得很。这时候,却突然瞥见满野盛开的桐花,得到一丝抚慰。
    ⑥明代有个叫黄姬水的书法家,对桐花也十分痴迷。有一年,桐花开时,与花对饮,不知不觉竟醉卧山石上。等他醒来,哇,一帘月色,正笼罩着一树树桐花:
    ⑦山中长日卧烟霞,车马无尘静不哗。石上酒醒天已暮,一帘月色覆桐华。
    ⑧彼时彼刻,是何等的静美!唯有月色与桐花与他,素心花对素心人。
    ⑨我原先所在的校园,教学楼后,也有桐树两棵。四月里,稍稍一扭头,就能看到窗外累累的桐花淡紫粉白的花朵,又多又大,如垂挂着的铃铛,响声叮零。我望着发愣,笑。孩子们看着我,跟着笑。我停下课,我们一起看看桐花吧。”孩子们就都拥到窗口,似乎是第一次看见桐花
    ⑩我后来搬离了那个校园,再也没见过那两棵桐树。听说校园经过一番改造,原先的花草树木大多被移走了。很可惜呢,再也无法相见了。
    ⑪我的乡下,泡桐也是常见的树种。它易长,几年的功夫,做不得上等木材,吾乡人对它,他们说,哎呀,容易裂缝呀,容易变形呀,每家还是会长几棵,在屋前。冬天结花蕾。春天开花每一场花开它都不懈怠。勤勤恳恳地准备着。轰轰烈烈地盛开着。吾乡人并不在意,花开在那儿,由着它们自己生长吧,浑然不觉。
    ⑫桐花落,不是一瓣一瓣飘落,而是大朵大朵,甚是惊人。风吹,地上的落花,地里的麦穗饱满起来了,青蚕豆可以吃了
    (选自丁立梅《花开在野》,有删改)
    (1)文中abed空缺的词语最恰当的选项是 B
    (2)历来的文人对桐花产生了怎样的感情?请举例回答。
    (3)请从修辞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赏析。
    淡紫粉白的花朵,又多又大,如垂挂着的铃铛,响声叮零。
    (4)桐花的开落给了作者怎样的思考?请结合相关句子,写下给你的启迪。
    【分析】文章开篇交代了“拂桐芭”名称的由来,接着记叙了历来的文人们对桐花都赋予深情;桐花无论春夏秋冬都不懈怠,顽强存活,勤勤恳恳,努力地开放等内容。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赞美。
    【解答】(1)本题考查词语运用。第一空。第二空、懂得和敬畏。第三空,满树全是花,桐花像半空中炸开了一堆烟花。
    故选:B。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根据“历来的文人们,李商隐曾写过这样的诗句:‘桐花万里丹山路。万里丹山路上都开着桐花,也只有桐花撑得住”可知,李商隐对万里桐花气势之盛赞美,是他无意中邂逅到的:‘纤纤女手桑叶绿。当时,因春水暴涨,他过不去了。这时候,笼住他入住的客房,得到一丝抚慰”可知,惆怅的心绪得到抚慰,对桐花也十分痴迷,桐花开时,与花对饮。等他醒来,哇,一帘月色,车马无尘静不哗,一帘月色覆桐华”黄水姬对月下桐花痴迷。
    (3)本题考查语句赏析。根据画线句“淡紫粉白的花朵,如垂挂着的铃铛”,我在教室里上课,就能看到窗外累累的桐花,把桐花花朵比作垂挂着的铃铛,“紫风拂拂,写出了桐花在风中摆动的繁盛与热闹场景。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及阅读启示。找到由桐花的开落引发作者思考的语句,点明自己的启示即可。春天开花每一场花开它都不懈怠。轰轰烈烈地盛开着”,一年四季都不懈怠,认真的做好准备。
    答案:
    (1)B
    (2)历代文人对桐花都赋予了深情。李商隐对万里桐花气势之盛赞美,惆怅的心绪得到抚慰,痴迷。
    (3)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桐花花朵比作垂挂着的铃铛,表现了“我”对桐花的喜爱。
    (4)示例一:桐花无论春夏秋冬都不懈怠,顽强存活,努力地开放。
    示例二:桐花从盛开到落下,都是大朵大朵轰轰烈烈的,轰轰烈烈地生活。
    【点评】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
    赏析一般格式为:修辞+修辞特点+内容+中心。比喻形象生动;拟人生动形象;排比整齐,有气势;夸张突出特点;反问加强语气;反语增加讽刺意味。
    表述形式: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
    11.(15分)现代文阅读Ⅱ。
    吃元宵
    ①吃元宵,就要吃“滚元宵”。这个“滚”宇,当然不是机器“滚”出来的,元宵五彩缤纷,讲究一个好卖相,元宵还是色泽洁白的纯正,香香甜甜的原滋味好。
    ②一碗滚元宵,吃的就是老味道。每年正月十三,朋友都会坐在一家汤面馆里等我,这是我们十几年不变的约定——吃滚元宵。她坐在靠窗的桌边,桌上摆着两只青花瓷碗,碗沿露出一把白色的汤勺,几只圆溜溜的元宵安卧在黏稠的汤汁里,真是珠圆玉润。我最喜欢肴朋友搅动勺子,捞起一个,咬上一口,那藏在元宵里多彩甜蜜的馅儿就流淌出来,那些芝麻花生桂花泥混杂的芳香立刻就散发出来还没吃,我就感觉我的眉梢嘴角都是甜的,衣裳头发都是香的。在元宵时节
    ③每年过了初十,这家老店就开始忙活滚元宵,一滚,每年临近元宵节,这里就热闹起来,现场滚元宵的场景更是壮观,一群头戴白帽、身穿白工作服的师傅,泡米、淘米、晾米、磨米、翻炒、熬糖、做馅、沾水、滚制、包装……分工有序,这种费工费力的老手艺,让走过路过的市民不由自主地驻足围观,还流行一句“买不买,饱饱眼福也幸福”。
    ④当地百姓最爱吃的是桂花元宵,师傅们做的自然是桂花馅居多。桂花要在八月采摘开得最艳丽的,酿成桂花酱备用。桂花馅料一般有六味:芝麻、花生、桂花酱、白糖、冰糖、糖稀。除了白糖,用无油的炒锅以中火焰炒,这是检验炒技的时候,香味出不来,炒过了,内行的炒货师傅是闻香就出锅,晾凉,只管碾得很碎就行。然后两人将碾碎的芝麻、花生、冰糖、白糖会合到一起,搅拌均匀,闻到桂花香即可。
    ⑤熟糖稀真是个技术活,糖稀化稀了,馅就是稀的,又会坨到一块;糖稀少了,那滚出来的元宵就会裂口。所以,热糖稀的活,绝对适量又适温,那样的糖稀,老师傅将粘好的桂花馅料放入一个木质模子里,开始来回擀压,揭掉模子,晾凉。晾又是一门学问,馅一切就碎了,晾得不够,一簸箕一簸箕的桂花馅团子出炉了。看其色,闻其香,让围观者直咽口水。
    ⑥加工糯米粉的师傅也正在展示他们的技术活,将早已浸泡淘洗好的优质糯米打捞出来,控干水,碾出来的粉是湿乎乎的,很细很细,从筛孔漏出的粉真是细如丝,白如雪,一斤糯米粉,能滚制五十颗元宵。
    ⑦到了滚元宵环节,几个师傅一人一个簸箕,开始滚制,放入盛有糯米粉的簸箕里摇滚,滚一道,再滚一道,再过一道水,与簸箕碰壁,这是滚元宵的“碰术”,久煮也不露馅,经六过六滚,越滚越圆。一颗纯手工的滚元宵,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才可以完成。
    ⑧这么地道的滚元宵,下水一煮,吃起来,有嚼劲,且软糯香甜。下油一炸,一吃,脆脆的,香香的,又有嚼头。
    ⑨我以为,元宵节不吃元宵,那就像没有过元宵节,那就等于没有尝到元宵的原汁原味。
    (1)品析第②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我最喜欢看朋友搅动勺子,捞起一个,咬上一口,不等她说筋道,那藏在元宵里多彩甜蜜的馅儿就流淌出来,那些芝麻花生桂花泥混杂的芳香立刻就散发出来,弥漫在空气里……
    (2)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子从描写角度看属于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3)文章记叙了桂花元宵的制作工序,主要包括 做桂花馅团子 、 加工糯米粉 、 滚元宵 几大环节,其中记叙最详细的是 桂花馅团子的制作过程 。
    (4)文章最后一段说:“元宵节不吃元宵,那就像没有过元宵节。”元宵节吃元宵已成为一种习俗,其实元宵节还有许多其他的习俗 C
    A.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C.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D.千门万户曈曈日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分析】文章记叙了桂花元宵的制作工序,主要包括做桂花馅团子、加工糯米粉、滚元宵几大环节,其中记叙最详细的是桂花馅团子的制作过程。
    【解答】(1)本题考查词语表达效果分析。“不等”“就”“立刻”写出时间之短、味道香甜,“我”就捞起一个,表达了“我”对元宵的喜爱之情。
    (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这种费工费力的老手艺,还流行一句‘买不买,饱饱眼福也幸福’”运用侧面描写,侧面表现现场滚元宵场景的壮观。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梳理。结合文章第⑤⑥⑦段内容、加工糯米粉。其中记叙最详细的是桂花馅团子的制作过程。
    (4)本题考查材料理解分析。
    A.寒食节;
    B.重阳节;
    C.元宵节;
    D.除夕。
    故选:C。
    答案:
    (1)加点词语写出时间之短,表现出元宵的馅多,更加表达了“我”对元宵的喜爱之情。
    (2)侧面描写,侧面表现现场滚元宵场景的壮观。
    (3)做桂花馅团子 加工糯米粉 桂花馅团子的制作过程
    (4)C
    【点评】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写作(50分)
    12.(50分)作文。
    题目:温暖浸润我心
    要求:请根据题目完成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不要出现具体人名、校名。
    【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成长的路上,许多点点滴滴足可感人心怀,就选材而言,可写的事例自然很多。我们需要选取生活中让你感到最温暖的事情来写,这些温暖来自某人(事、景、物)的触动,最重要的是要写出自己的感受和独特体验。平凡的事才是最温馨、最温暖的,只有平常的人才是最感人的。必须是事情真实地回放,是性情真实地流露。所选事例要富有感染力、表现力,力求引起读者共鸣。在叙事过程中,细节描写很关键,细节刻画决定文章的成败,所以要着力刻画感人细节。要想让文章打动读者,感染他人,你就要精心选择打动过你的镜头,震撼过你的场面,像电影慢镜头那样一一展现。
    【解答】
    温暖浸润我心
    窗外依旧是丝丝秋雨,一溜儿吹在玻璃窗上。我的思绪飘飞到了一年前……
    卷子发下来了,我按捺住激动的心情,千万,打开那张既想看又不敢看的“判决书”!我瘫坐在座位上——74分!
    秋雨沙沙作响,我的心也似那风中起舞的落叶,晃晃悠悠。我气恼地抓起那张卷子,一股脑儿塞进书包,苦笑几声!
    谈何容易呢。“今天脚步那么沉?”“嗯?”我没好气地回答道:“74,爸爸让我拿出试卷,开始了他滔滔不绝的讲解。
    不知怎的。看到他这些年骤添的根根白发。从后面看,头发很卷,还翘了起来。
    看着看着,静静地。
    瑟瑟的秋风中,再仔细一点,夕照里有两个人影:一个胖胖的;还有一个小女孩儿的身影,一手托着腮,也不时插上几句。
    那个小女孩。
    题目一直讲解到深夜。笃、笃,爸爸敲着门,对我说:“天晚了,快喝了吧,啊,点了点头:“嗯。”
    哦,爸爸,我转过脸?
    秋风阵阵,那丝丝白发反射出的光芒温暖着我的心田。
    充满心头的那一种温暖。
    【点评】文章开篇运用景物描写,引出下文回忆。文中用充满情感的笔墨细腻地记叙了爸爸给“我”讲解试卷时的情形,爸爸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我”的心理描写,这些细节刻画地无不生动传神,使情感表达更加细腻,让读者产生共鸣。文中夹杂的“秋风”“秋雨”的丝丝寒意与爸爸带给“我”的温暖形成对比。文末再次点题,总结全文。A.打



    B.绽



    C.盛



    D.开



    A.打



    B.绽



    C.盛



    D.开



    相关试卷

    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必须用 0,卷面,默写,下列说法有诺的一项是,阅读名著,回答问题,仿照画横线的句子,续写两句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新区六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五四学制):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新区六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五四学制),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文言文阅读,语言运用根据要求,回答问题,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4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