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第二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试卷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docx
    • 答案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语文答案.docx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第1页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第2页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第3页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语文答案第1页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语文答案第2页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语文答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第二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第二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文件包含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docx、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现代文阅读I
    1.【答案】D
    【解析】A强加因果,由原文可知,“如何改造和利用城市商业文化空间,克服日益严重的人的异化危机”是一个重要议题;B曲解文意,由原文可知,实体书店的空间改造已经为其找到解决生存发展的门路,有待讨论的是“实现人文关怀”;C以偏概全,原文比较传统与新型书店顾客阅读效果的不同,“或能生产出新的文本意义”。
    2.【答案】B
    【解析】混淆是非。B“打破了空间区域的门槛限制”错。由第六段“但只有支付了一定金额的消费者才可以进入咖啡区,而舒适宽敞的付费课程区也只有书店会员才可以进入,小型展览区和讲座区则提供给具有一定知识素养的群体”的内容推知,书店对每个功能区设置了准入门槛。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画横线句是“人们可以利用书店空间,将经济消费转化为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源,这种转化又反过来促进新一轮资源的再生产”。C“来自博物馆、研究所的客户来消费、交流”体现了将经济消费转化为考古文化、社会资源,“形成庞大的考古文博圈”体现了资源转化对这一群体文化、社会交际等的再生产。A体现了社会资源对书店的帮助支持,不能论证横线句观点。B体现了实体书店空间给人的审美体验。D体现了实体书店的空间流动性,且顾客只是将经济消费转化为文化资源,不能完全支撑横线句观点。
    4.【参考答案】
    ①多地外文书店为外来人口提供无障碍阅读②空间平等性③空间公平性④城市之光书店支持少数族裔群体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本题重点在厘清“概括总体性事实与枚举个别事实”两种举例论证,概括总体性事实的说服力在于事实所体现的普遍性,它是对事实的总体或全局的全面性统计或概括。采用列举个别事例的论证方式,不要求全面周到,只需列举几个事例即可。列举事例要求有一定的典型性,同时也要考虑到经济原则,尽可能不要同类重复,作答时把握住这两个方面。另外,要结合“空间正义”的特点做具体分析。
    【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4分。
    5.【参考答案】
    ①西西弗书店集阅读与休闲生活于一身,是具有文化传播、消费等功能的城市商业文化空间;②西西弗书店内部空间结构错落有致,多项目互补共存,追求空间的异质化(独特性),是城市居民的复合型生活空间;③西西弗书店“参与构成本地精神生活”是品牌的核心价值理念,与城市文化共生发展(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具有人文关怀;④西西弗书店书目甄选则考虑文化主题、专业书籍、时下热点等,给读者多元、立体、主题化的文化服务互动体验,可以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实现了空间正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
    ①由原文“相较于传统实体书店,如今的实体书店空间功能分区更加多元”和“集书店与艺术馆于一身的城市文化综合体”可知,西西弗书店集阅读与休闲生活于一身,是具有文化传播、消费等功能的城市商业文化空间。
    ②由原文“从文化的空间化到空间的文化化,城市实体书店空间由单纯的售书场所转变为城市居民的复合型生活空间”可知,西西弗书店内部空间结构错落有致,多项目互补共存,追求空间的异质化(独特性)是城市居民的复合型生活空间。
    ③由原文“建立公众互动对话空间、心灵静思空间及关爱弱势群体空间”“城市实体书店空间试图关怀处境艰难的艺术家、身处异乡的外国旅居者、位于社会底层的边缘群体”可知,西西弗书店与城市文化共生发展(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参与构成本地精神生活”,具有人文关怀。
    ④由原文“正义的空间,则具有公平、平等、包容,可以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的特点”可知,西西弗书店的空间功能区多元,陈列标准多样,实现了空间正义。
    【评分标准】每点2分,共6分,答对任意三点,言之成理即可。
    现代文阅读II
    【导语】沈从文的《上学路上的“新鲜事儿”》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童年时期上学路上的各种见闻。这些见闻不仅反映了湘西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市井百态,也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好奇和热爱。葛兆光在《上学记》序言中则从何兆武的求学经历出发,探讨了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和社会责任,强调了精神生活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两者共同反映了对生活的观察和对社会的思考。
    6.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小孩子的慌张”错,原文“两只手拉着风箱横柄,把整个身子的分量前倾后倒”“舞动细柄铁锤,把铁锤从身背后扬起,在身面前落下”,这些关于打铁的描写体现的是劳动的艰辛,也体现小铁匠的技艺娴熟。故选B。
    7.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C.“‘我’大快朵颐”错,“过屠门而大嚼”意思是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文中也有“仔细看看”,说明并未真正吃到。而“大快朵颐”指大吃大嚼,痛痛快快地大吃一顿。
    故选C。
    8.①描写内容丰富而细致。作者带着儿童的好奇观察,如针铺的老人、伞铺的学徒、皮靴店的皮匠、剃头铺、染坊的苗人、豆腐作坊的苗妇人、豆粉作坊的推磨声等,这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和细节描写增添了新鲜感。②描写作者本人在上学路上的各种活动,如赤脚走路、在溪水中行走、观看铁匠打铁、观察人们打捞漂流物等,表现了作者童年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使得这条普通的上学路充满了“新鲜”之感。③运用儿童视角,如看到小饭铺门前柜台上摆的饭钵,想象它好像在招呼人们吃它;作者还通过仔细看在想象中满足吃瘾,带着孩童的天真和快乐,也增添了新鲜感。 (每点2分,方法概括1分,内容分析1分;任答两点即可得4分。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写作内容和写作技巧的能力。
    ①从内容来看,虽然是每天上学的必经之路,但作者带着儿童的好奇观察,描写内容丰富而细致。作者通过对上学路上各种店铺和人物的细致描写,如针铺的老人“戴了极大的眼镜,低下头来在那里磨针”、伞铺的学徒“十几个学徒一起工作,尽人欣赏”、皮靴店的皮匠“大而黑的肚皮(上面有一撮毛!)”、剃头铺“总有人手托一个小小木盘,呆呆的在那里看剃头师傅刮脸”、染坊的苗人“踹在凹形石碾上面”“偏左偏右的摇荡”、豆腐作坊的苗妇人“刻刻口上都轻声唱歌”“用放光的红铜勺舀取豆浆”、豆粉作坊的推磨声等,展现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细节描写增添了新鲜感。
    ②同时,作者还描写了自己在上学路上的各种活动,如赤脚走路“一出了大门,即刻就把鞋脱下拿到手上,赤脚向学校走去”、在溪水中行走“把裤管高卷,书篮顶在头上,一只手扶着,一只手照料裤子,在沿了城根流去的溪水中走去”、观看铁匠打铁、观察人们打捞漂流物等,这些细节描写不仅表现了作者童年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也使得这条普通的上学路充满了“新鲜”之感。
    ③此外,儿童视角也增添了新鲜感,如看到小饭铺门前柜台上摆的饭钵,“意思好像是说,‘吃我,随便吃我,好吃’!”,充满儿童的好奇和想象;而且作者还“总仔细看看,真所谓‘过屠门而大嚼’,也过了瘾”,带着孩童的天真和快乐。
    9.①文本二中,葛兆光通过对何兆武《上学记》的评论,探讨了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强调了他们对于理性和社会责任的追求。文本一中沈从文在上学路上观察社会,了解各种劳动场景和人物活动,这不仅是他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他培养社会关怀的过程。②葛兆光认为人的精神生活应有理性生活,也应有感性生活,比如对自由的渴求,对天性的解放。文本一中沈从文不喜欢穿鞋,上学路上总是贪玩,展现了孩子的天性:爱玩,好奇。这样的精神生活给了沈从文极大的满足,也奠定了他的思想基础。(每点3分,材料二中,葛兆光观点概括1分,材料一沈从文活动内容梳理列举1分,分析评论1分。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本思想内容的能力。
    ①文本二中,“对于理性始终的追求和对于社会始终的责任,也许是我们同情地理解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关键”“在战乱中一边上学,一边观察社会,上学也许既是一个学知识,成为有技术的专业人员的过程,可也是一个成为有社会关怀的知识分子的过程”,葛兆光通过对何兆武《上学记》的评论,探讨了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强调了他们对于理性和社会责任的追求。
    文本一中沈从文的童年经历也体现了这一点。沈从文在上学路上观察社会,了解各种劳动场景和人物活动,比如他学会了打铁的程序,“日子一多,关于任何一件铁器的制造秩序,我也不会弄错了”,这是对知识的获取;“我就欢喜看那些东西,一面看一面明白了许多事情”,这是思想的丰富和成熟;还有“有段时间我经常做梦,我曾梦到自己变成了铁匠,为每户人家都制作了农具,村里的生活越过越好。还梦到自己变成了教书先生,每天都能看到孩子们蹦蹦跳跳地来上学,听到悦耳的读书声”,这体现了他朦胧的社会责任感,渴望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上学路上”不仅是他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他培养社会关怀的过程。沈从文通过这些经历,逐渐形成了对社会的深刻理解和责任感,这与葛兆光所说的“让精神生活成为心底的基石”相契合。沈从文的经历和成长过程,正是那一代知识分子在动荡时代中不断追求理性和社会责任的缩影。
    ②文本二中“一个人的精神生活,不仅仅是逻辑的、理智的,不仅仅是科学的,还有另外一个天地,同样给人以精神和思想上的满足”,这“另外一个天地”指的是对自由的渴求,对天性的解放。
    文本一中沈从文不喜欢穿鞋,“一出了大门,即刻就把鞋脱下拿到手上,赤脚向学校走去”,体现了对自由的渴求;“不管如何,时间照例是有多余的,因此我总得绕一节路玩玩”,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就是好奇,于是沈从文每天的上学路上充满了童趣。这样的精神生活给了沈从文极大的满足,也奠定了他的思想基础。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导语】这篇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资治通鉴》及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展示了对于唐太宗和李世勣之间恩义关系的不同视角。材料一呈现了唐太宗对李世勣的恩宠和信任,乃至为了让李世勣为太子尽忠而策划的一系列安排,但王夫之在材料二中对此持批评态度,指出李世勣以利为动机的本性,认为太宗此举不智。两者结合,反映出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及对个人品行和政治策略的不同解读。
    10.【答案】BDF
    【解析】句意:在一次剥夺和给予之间,就相互对照(看出其心思),由此形成恩恩怨怨。他是个无赖小人,这是很明显的了。
    “一夺予之间”作状语,中间不断开,应在B处断;
    “相形以成恩怨”中“相形” 是谓语动词,“以” 意为“从而”,引出“成恩怨”的结果,应在D处断;
    “其为无赖之小人”中“其” 是主语,“为” 是谓语动词,“无赖之小人”是宾语,结构完整,应在F处断;
    “灼然见矣”中“灼然” 是状语,修饰谓语动词“见”,中间不断开。
    故选BDF。
    11.【答案】C
    【解析】A.正确。均为“替,给”。句意:是替国家着想,不是替你着想。/替大王打败沛公的军队。
    B.正确。蒙受/肩负,背负。句意:他就会蒙受你的恩情。/子孙中能挑担子的人。
    C.错误。意思不同。封禅/使……成为边境。句意:(皇帝)在东边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之后。
    D.正确。都是动词,表“辅佐”之意。句意:把辅佐柔弱的继位君主的重任交给他。/辅佐季孙氏,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归顺。
    故选C。
    12.【答案】C
    【解析】C。“武昭仪身边的人把这些话报告给她”错误。根据材料一最后一段“昭仪令左右以闻”可知,武昭仪得知许敬宗的话后,让身边的人将此话讲给高宗听。
    故选C。
    13.(1)不久李世勣大醉,太宗就脱下自己的衣服盖在他身上,他被信任到了这种地步。
    【1.补主语,(太宗)乃解御服,1分;2.“覆”,盖,1分;3.“见”,表被动,被,1分;4.句意分,1分】
    (2)所以慈父不用利益来养育自己的孩子,明君不用利益来引诱他的臣子。
    【1.“以”,用,1分;2.“畜”,养育,1分;3.“饵”,动词,引诱,1分;4.句意分,1分】
    14.【答案】①得到太宗托付,李世勣拭泪辞谢,咬破指头,沾血为誓,太宗更加信任他。
    ②被太宗贬职,李世勣不回家立即上任,得到高宗信任,被任命为左仆射。
    ③高宗要立武昭仪为皇后,李世勣说是高宗家事,不必问外人,高宗重用他。
    【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
    ①根据材料一第一段李世勣得到太宗的重托,他“流涕辞谢,啮指出血”以表忠心,谋取信任,从而为自己谋取利益。
    ②根据材料一第二段李世勣在被太宗贬职之后,“世勣受诏,不至家而去”,没有犹豫迅速执行命令,获取了高宗的信任,后被高宗任命为左仆射。
    ③根据材料一第三段高宗要立武昭仪为皇后,李世勣顺应君心,称“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赢得高宗的好感,更加重用他,家人也受到封赏。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李世勣曾经突然生病,开的药方说 “胡须烧成灰可以治疗”,皇上亲自剪下胡须,为他调和药物。李世勣叩头叩到出血,哭泣着道谢。皇上说:“是替国家着想,不是替你着想,有什么可谢的?”李世勣曾经陪侍宴会,皇上从容地对他说:“我的儿子刚刚被立为太子,我寻求可以托付宫廷事务以及年幼孤儿的大臣,没有人能超过你,你过去不辜负李密,难道会辜负我吗!” 李世勣流着泪辞谢,咬破手指,沾血为誓。不久喝醉了,皇上于是脱下自己的衣服盖在他身上,他被信任到如此地步。
    二十三年,太宗生病,对太子说:“李世勣才智卓绝,然而你对他没有恩德,恐怕他不能够顺服你。我现在将他降职,假如他即刻就走,等我死后,你以后可再重用他为仆射,他就会蒙受你的恩情,必定会为你竭尽全力;如果他犹豫回头观望,应当杀掉他。”五月,戊午日,(太宗)任命同中书门下三品李世勣为叠州都督;李世勣接受诏令后,没有回家就前去上任。过了不久,太宗驾崩。六月,甲戌日初一,高宗即位。九月,乙卯日,(高宗)任命李世勣为左仆射。
    某天,李世勣进宫觐见,高宗问他说:“朕想要立武昭仪为皇后,褚遂良固执己见认为不可以。褚遂良既是顾命大臣,那么事情就应该停止吗?”李世勣答道:“这是陛下的家事,又何必去问外人呢!”高宗立后的主意于是定了下来。许敬宗在朝中扬言道:“庄稼汉多收了十斛麦子还想着要换个老婆呢,何况天子要立皇后?人们又何必管那么多事而乱发不同意见呢?”武昭仪让身边的人将此话讲给高宗听。庚午日,高宗将褚遂良贬为潭州都督。麟德初年,(皇帝)在东边泰山举行封禅大典,下诏让李世勣担任封禅大使,于是他跟从皇帝的车驾。当时在滑州停留,他的姐姐早年守寡,居住在李世勣的旧居,皇后亲自前往慰问,赐给她衣服,还封她为东平郡君。又有一次(李世勣)坠马伤了脚,皇帝亲自前往询问,把自己所乘坐的(马)赐给他。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材料二:
    把利益当作恩情的人,看到利益就没有什么不可以做的。所以真正能孝顺的儿子,一定是不把父母的田地房屋当作恩情的人;真正能忠诚的臣子,一定是不把君主的爵位俸禄当作恩情的人。怀着利益之心来对亲人孝顺、对君主忠诚,利益没有了就会像奔驰的马一样迅速离开;如果利益在别人那里,就会抛弃君主和亲人、违背诺言,毫不迟疑。这是一定的。所以慈祥的父亲不凭借利益来养育儿子,英明的君主不凭借利益来引诱臣子。
    太宗把李世勣调任为叠州都督,并且告诫高宗说:“你对他没有恩情,我死后,你任用他为仆射,从而亲近信任他。”这已经明显知道李世勣只想着利益,在一次剥夺和给予之间,就相互对照(看出其心思),由此形成恩恩怨怨,他是个无赖小人,这是很明显的了;却把辅佐柔弱的继位君主的重任交给他,不也是很愚蠢吗!长孙无忌作为有功勋的亲戚可以依靠,褚遂良的忠贞可以托付,李世勣能做什么呢?太宗犹豫不决却把国家政事托付给他。利益在高宗这里,就被高宗任用;利益在武氏那里,就被武氏任用。李世勣把利益当作归依,而(太宗)用利益来笼络他,这早已被李世勣所看透,从而更加贪求利益。“这是陛下的家事”这一句话,于是国家政权就倒向了武氏,这是必然的了。如果说他才智有余,把他任用在边疆地区,把他禁锢在叠州就可以了。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
    (二)古代诗歌阅读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B.“突出表现将士的英勇”理解错误,第二句只是叙述告急的文书不断传进京师,说明战事的紧急,不能突出表现将士的英勇。故选B。
    16.①王诗借用魏尚的故事,写老将虽已年老,但渴望重新被任用,重在表达其“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豪情;(内容分析1分,思想情感2分)
    ②辛词以廉颇自况,表达虽愿为国效劳,却报国无门的悲慨。(内容分析1分,思想情感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本诗结尾运用了汉朝云中太守魏尚的典故,魏尚曾任云中太守,深得军心,匈奴不敢犯边,后被削职为民,经冯唐为其抱不平,才官复旧职。诗人借用这个典故为老将再次表明态度,表明只要朝廷肯任用老将,他一定能杀敌立功,报效祖国。重在表达其“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豪情。辛弃疾“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句话的意思是:“有谁来问我:你年纪大了,还能上阵杀敌吗?”通过廉颇的典故,表达自己虽然年暮,但仍旧一心报国的雄心壮志;然而现实却是“凭谁问”,有谁来问呢?在朝廷力主偏安,不肯北伐的情况下,没有人能理解作者,更不会给他一个实现志向的机会。因而这句话既表现作者为国效力的决心,也表现壮志难酬的悲愤无奈。
    名篇名句默写
    17.【答案】
    (1)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过秦论》)
    (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3)示例一: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示例二: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
    语言文字运用
    18.【答案】示例一:家乡的小溪清澈蜿蜒,简直就是一条透明的蓝色绸缎,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之中。
    示例二:北方的秋天是美丽的,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成为一副色彩斑斓的画卷。
    (手法2分,语句表达贴切、流畅3分)
    【答案】A心驰神往;B迥然不同(大相径庭)
    (每空1分,符合语境即可。不是成语、有错别字,不给分)
    【解析】A处,文中说草原的碧野风光、壮丽丰饶令人心生向往,因此可填“心驰神往”。心驰神往:心神奔向所向往的事物;形容一心向往。B处,文中侧重表达“海草”与“海藻”之间的区别之大,因此可填“迥然不同”“大相径庭”等。迥然不同:形容相差得远,很明显不一样。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答案】序号①,改为:“同时”或“并且”。
    序号④,改为:“碳储存时间长达数千年”或“碳储存时间达数千年之久”。
    (每处2分。只指出序号但没有修改或修改不正确,不给分)
    【解析】①“相反”与前后句之间的逻辑不相符;④“长达……之久”句式杂糅。
    【答案】甲:海底其实也有草原
    乙:我国有两个主要的海草分布区
    (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
    22.【答案】第一处表示直接引用,第二处表示强调,第三处表示特殊含义。(每处1分)
    写作
    23.作文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三元作文题,材料比较简单,重点就是理解“阅己”“越己”“悦己”这三个关键词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句话“一个人真正地做到阅己,才能更好地越己,而一个人也只有越己,才能更好地悦己,淡看人生的云卷云舒”蕴含了深刻的自我成长与人生哲理。
    首先,“阅己”指的是深入了解自己,包括自己的优点、缺点、价值观、兴趣爱好等。这需要一个人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观察,去发现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自我认知上。通过阅己,一个人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的需求和愿望,为后续的自我提升打下基础。
    其次,“越己”意味着超越自己,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和突破自己的舒适区。这需要一个人有足够的勇气和决心去面对自己的不足和弱点,并付出努力去改变和提升。通过越己,一个人可以不断地成长和进步,实现自我超越,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然后,“悦己”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满意和喜爱。当一个人能够真正地做到阅己和越己时,他会发现自己的改变和成长,从而对自己的表现感到满意和喜爱。这种悦己并不是简单的自我陶醉,而是基于对自己真实价值的认识和肯定。
    最后,“淡看人生的云卷云舒”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的人生态度。当一个人能够深刻地认识自己、超越自己并对自己感到满意时,他会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起伏和变化,不再为一些小事而纠结和烦恼。这种淡看人生的态度能够让一个人更加轻松地生活,享受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
    综上所述,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过上更加充实和满足的生活,首先要做到深入了解自己,然后勇敢地挑战自己、超越自己,最终实现对自己的满意和喜爱。当达到这种境界时,我们就能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淡看人生的云卷云舒。
    【立意分析】
    “阅己”、“越己”和“悦己”三者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层层递进的。首先,“阅己”是“越己”和“悦己”的基础,只有真正了解自己,才能明确自己的成长方向和目标;其次,“越己”是“阅己”的延伸和“悦己”的前提,只有通过不断挑战和超越自己,才能实现个人的成长和进步;最后,“悦己”是“阅己”和“越己”的归宿,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成长达到内心的满足和快乐,是自我实现的最终目标。

    相关试卷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科技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龙华科技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文件包含广东省深圳市龙华科技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pdf、广东省深圳市龙华科技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深圳市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深圳市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深圳市鹏达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鹏达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5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