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大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重庆市大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重庆市大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纹泥是一种纹层状的沉积物,它是每年成对(一厚一薄)沉积而成的薄沉积层,十分有规律。厚的颜色浅,薄的颜色深。浅色的粉砂层形成于春季和夏季,这时河流携带的粗沉积物同溶解于湖里的氧同时下沉。冬季只有细的淤泥和粘土沉积,且沉积物里的有机质在停滞的湖底不受氧化,所以形成深色的粘土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水域最可能有纹泥分布的是
A. 河流入海口B. 河道堰塞湖C. 高山冰水湖D. 火山口湖
2. 近一两百年来,在水域中发现的纹泥呈现增厚的趋势,其原因是
A. 气温升高B. 气温降低
C 降水增多D. 降水减少
3. 纹泥中沉积物颜色的深浅变化主要取决于
A. 湖岸岩石性质B. 湖岸植被密度
C. 湖水结冰情况D. 季风强弱变化
【答案】1. C 2. A 3. C
【解析】
【1题详解】
冰水湖的水体和沉积物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冰融水增多,携带大量物质进入,一些砂和粉砂粒级的颗粒很快沉积,颜色较浅;而冬季融水减少,长悬浮的颗粒黏土才开始沉积,沉积物里的有机质在停滞的湖底不受氧化,颜色较深。这样一年中不同季节的湖泊里就沉积颜色深浅不同和颗粒的两层沉积物,叫做纹泥。最可能有纹泥分布的是高山冰水湖,C正确。河流入海口、河道堰塞湖、火山口湖不具有这种沉积特点,AB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厚的颜色浅,浅色的粉砂层形成于春季和夏季,这时河流携带的粗沉积物同溶解于湖里的氧同时下沉。说明夏季冰融水增多,携带的沉积物增多,应该是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气温上升导致,A正确,B错误。高山冰水湖沉积受降水影响小,CD错误。故选A。
【3题详解】
高山冰水湖冬季结冰,“冬季沉积物里的有机质在停滞的湖底不受氧化,所以形成深色的粘土层”,说明结冰利于形成深色的粘土层,不结冰可能形成浅颜色的沉积层。湖水结冰情况对纹泥中沉积物颜色的深浅变化影响较大,C正确。湖岸岩石性质、湖岸植被密度、季风强弱变化影响不大,ABD错误。故选C。
【点睛】每层季候泥都是一年之内气候变化的纪录。浅色的夏季粉砂层在暖季形成,深色的冬季粘土层在冷季形成。
青海省开特米里克矿区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海拔一般在2742~3200m,地表主要为以泥土为主的湖相沉积物,常年盛行西北风,雅丹地貌分布广泛。下图示意该地区雅丹体形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青海省开特米里克矿区( )
A. 地表水系发育好B. 风化风蚀作用弱C. 岩性坚硬致密D. 全年风向稳定
5. 图示雅丹体( )
A. ①为背风坡B. ②为迎风坡C. ①处朝向西北D. ②处朝向西南
6. 伴随雅丹地貌的发展过程,该地区( )
A. 气候逐渐由干变湿B. 海拔逐渐由低变高
C. 地势逐渐趋向平坦D. 垄脊长度逐渐变长
【答案】4. D 5. C 6. C
【解析】
【4题详解】
该地区地处干旱地区,地表水系不甚发育,A选项错误;干旱地区风力作用显著,故风化、风蚀作用强,B选项错误;由材料可知该地地表主要为以泥土为主的湖相沉积物,岩性脆弱,C选项错误;材料中可知该地常年盛行西北风,D选项正确。故选D项。
【5题详解】
该地常年盛行西北风,故西北方向为迎风坡,风力侵蚀作用明显,大风携带的沙粒冲击和摩擦岩石下部,使岩石下部呈凹槽化,坡度陡,而背风坡风力弱,坡度缓。因此①为迎风坡,朝向西北方向,C选项正确,故排除A、B、D选项。
【6题详解】
雅丹地貌形成—发育—衰亡过程中气候逐渐由湿变干、海拔逐渐变低、地势趋向平坦、垄脊长度逐渐变短。A、B、D选项错误,故选C项。
【点睛】雅丹的形成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发育这种地貌的地质基础,即湖泊沉积地层;二是外力侵蚀,即荒漠中强大的定向风的吹蚀和流水的侵蚀。
云贵高原某小村寨以传统玉米种植为主,石漠化严重,经济落后,近年来,通过区域整治与开发,生态改善,村民收入提高。下图示意整治前当地土壤厚度与岩石裸露率、坡度与坡位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整治前当地土壤厚度与岩石裸露率、坡度与坡位的关系( )
A. 坡位越高,土壤厚度越小B. 岩石裸露率越高,土壤厚度越小
C. 坡位越低,土壤厚度越大D. 坡度越大,土壤厚度越小
8. 村民种植玉米,造成石漠化最严重坡位是( )
A. 坡顶B. 上坡C. 下坡D. 洼地
【答案】7. D 8. B
【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读图可知,坡位与土壤厚度的关系是随坡位升高,土壤厚度先下降后升高;岩石裸露率在坡顶最高,土壤厚度在上坡最薄;坡度与土壤厚度是负相关。坡顶的坡位最高,土壤厚度不是最小的,A错误;坡顶的岩石裸露率最高,但上坡的土壤厚度最小,B错误;上坡比坡顶的坡位低,但土壤厚度要小些,C错误;读图可知,坡度与土壤厚度是负相关,所以坡度越大,土壤厚度越小,D正确。故选D。
【8题详解】
读图可知,上坡的坡度最大,且土壤厚度是最薄,种植玉米会加重水土流失,加剧石漠化,造成的石漠化是最严重的。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点睛】石漠化的形成原因:(1)自然因素是石漠化形成的基础条件。岩溶地区丰富的碳酸盐岩具有易淋溶、成土慢的特点,是石漠化形成的物质基础。山高坡陡,气候温暖、雨水丰沛而集中,为石漠化形成提供了侵蚀动力和溶蚀条件。(2)人为因素是石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岩溶地区人口密度大,地区经济贫困,群众生态意识淡薄,各种不合理的土地资源开发活动频繁,导致土地石漠化。
早春类短生植物在早春时期开始生长,气温回升后生长迅速,多生长在乔灌木层下,并在林冠充分郁闭前完成开花、结果,之后地上部分枯萎,植物进入长达9个月以上的休眠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早春类短生植物多生长在( )
A. 热带雨林中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
C. 温带落叶阔叶林中D. 亚寒带针叶林中
10. 乔灌木层下早春类短生植物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 光照B. 热量C. 水分D. 土壤
【答案】9. C 10. A
【解析】
【9题详解】
该类植物早春时期开始生长,在乔灌木林冠充分郁闭前完成开花、结果,之后地上部分枯萎,植物进入长达9个月以上的休眠期,说明其生长地区森林有落叶现象,应为温带落叶阔叶林,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题详解】
从材料中可知,该类植物在乔灌木林冠充分郁闭前完成开花、结果,主要原因是森林郁闭之后,到达地面的光照减少。由此分析早春类短生植物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光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自然环境具有整体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自然环境由大气、水、岩石、土壤、生物等要素相互作用组成。(2)自然环境各要素具有同一的演化过程。(3)自然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形成整体功能(生产功能和稳定功能等)。
盖塔拉洼地,位于埃及西北部的沙漠中,最低处海拔-133 m。近年来,为发展渔业生产,人们通过挖掘隧道,采用中国专利技术的高速输水管道系统,实现无动力引入地中海海水;并利用下沉式网箱养殖方式,在洼地成功建立了“沙漠渔场”。目前,该区的“沙漠鱼”不仅解决了本国的水产品产量不能自足问题,而且已经销售到非洲其他国家。根据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在建造“沙漠渔场”的过程中,通过挖掘隧道的形式引水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 降低工程建设成本B. 减少水分蒸发
C. 防止引水过程中下渗损耗D. 降低沙尘淤积河道
12. 下沉式网箱养殖能控制箱体在水中的深度,该技术主要目的是( )
A. 减少污染,保证活鱼品质B. 控制活鱼活动范围,便于捕捞
C. 调节活鱼生存环境的水温D. 增加水箱内的含氧量
13. 随着“沙漠渔场”的出现,洼地环境也慢慢发生了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周围土地盐碱化加剧B. 绿洲农业供水量增加
C. 沙漠地区降水量大幅增加D. 地下水的盐度大幅下降
【答案】11. B 12. C 13. A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以盖塔拉洼地的“沙漠渔场”为背景,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1题详解】
根据题意,盖塔拉洼地位于埃及西北部的沙漠里,蒸发量大。通过挖掘隧道的形式引水,会增加工程建设成本,A项错误。挖掘隧道引水可以有效的减少引水过程中的蒸发量,B项正确。挖掘隧道引水可能会减少引水过程中下渗的损耗,但要根据途中具体的地质分析,所以不是主要考虑的因素,C项错误。不挖掘隧道直接引水可能会有沙尘淤积河道,但沙尘出现的时间和次数不固定,且产生的影响无法估计,所以并不是主要考虑的问题,D项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将鱼通过下沉式网箱养殖,来控制箱体在水中的深度,还在同一水体中,并不能够减少污染,保证活鱼品质,A项错误。要想控制活鱼的活动范围,直接用大型网箱或者挖掘鱼塘,不必利用能够下沉合适深度的下沉式网箱,B项错误。调节网箱在水体中的深度,是为了控制活鱼在生存环境中的水温,保证鱼的存活率,C项正确。下沉式网箱并不能够改变水体中的含氧量,D项错误。故选C。
【13题详解】
“沙漠渔场”的出现,使得当地水体增加,且是海洋水体,当地下渗量增加,地下水量变多,再加上当地蒸发强烈,容易导致周围土地的盐碱化加剧,A项正确。该处的水体并非用于绿洲农业,B项错误。沙漠地区的降水量并不会因此大幅度增加,只会增加蒸发量,使得降水量可能会有小的增多,C项错误。由于主要是引地中海的海水,地下水的盐度会大幅度上升,D项错误。故选A。
【点睛】盖塔拉洼地的“沙漠渔场”挖掘隧道引水与我国新疆的坎儿井有些类似,都是为了减少引水过程中蒸发损耗。
如图示意我国某河流平直河道段的河谷及两岸的阶地剖面图,该河谷分布着不同时期形成的三个河流阶地T1、T2、T3。图中后形成的阶地因河流切穿早期阶地,新堆积物覆盖基岩而形成,阶地的砂砾石多呈次棱角状。方位角是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起依顺时针方向至目标方向线间的水平夹角,常用于判定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据材料推测该河段目前的流向大致为( )
A. 自东北流向西南B. 自西北流向东南
C. 自西南流向东北D. 自东南流向西北
15. 图中河流阶地( )
A. 形成时期水流速度T1>T2>T3B. 形成最早的阶地是T1
C. 下部砾石的磨圆程度较高D. 其类型属于堆积阶地
【答案】14. B 15. D
【解析】
【分析】
【14题详解】
方位角是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起依顺时针方向至目标方向线间的水平夹角,45°的方位角即为东北方向,由此推断该剖面为东北—西南向,河流流向垂直于剖面,北半球平直河道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因而该河流流向为自西北流向东南。B正确。故选B。
【15题详解】
从阶地上部物质颗粒大小来看,其流速应该是T3最大,T1与T2大小接近,不便于判定,A错误;由材料可知,T2、T3阶地因河流切穿早期阶地,后期堆积物覆盖基岩之上形成,故形成先后顺序应该是T3、T2、T1,B错误;材料中提及阶地下部为河床相的次棱角状砂砾石层,下部砾砂磨圆度不高,C错;读图文材料可知,该地阶地属于堆积阶地,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河流流向及河流阶地的形成,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中信息进行判断。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赛里木湖(下图)海拔约2073米,全年盛行偏西风,流域年降水量约257.4毫米,湖面年蒸发量约550.0毫米,结冰期长达6个月;湖岸岩性较为单一,多为粘性差、易透水的粉砂层。近60年来,赛里木湖流域气候呈暖湿化趋势,湖水盐度随之变化;湖岸多处坍塌,东岸尤为严重。研究表明,该流域降水量变化对湖泊的影响超过气温变化。
(1)中国西北地区水面年蒸发量大多在1200毫米以上。分析赛里木湖湖面年蒸发量较低的原因。
(2)说明近60年来流域气候变化对赛里木湖盐度的影响。
(3)说明近60年来赛里木湖东岸坍塌严重的原因。
【答案】(1)湖面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地形封闭,流域内湖面所占比重高,空气湿度较大。受冰川融水补给影响,水温较低;湖面结冰期长,蒸发历时较短。
(2)赛甲木湖无径流排盐,为咸水湖。(气候暖湿化,)冰雪融水和降水增多,汇入的淡水量增加,对湖水起到稀释作用,盐度降低。
(3)湖岸岩性抗侵蚀能力弱;湖岸相对陡峭;为迎风岸,易受风浪、湖冰的冲击;气候暖湿化,湖泊水位上涨。
【解析】
【分析】本题以赛里木湖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区域气候特征、影响水循环的因素、地表形态的变化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西北地区水面年蒸发量大多在1200毫米以上,赛里木湖湖面年蒸发量较低”,由题干可知赛里木湖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但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其蒸发量与西北地区正常水量的蒸发量有差异。由材料“赛里木湖海拔约2073米”和图示可知,当地该地位于山间盆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因此蒸发较弱;该地四周环山,地形封闭,流域内湖面所占比重高,空气湿度较大,蒸发较弱。结合图示可知,赛里木湖的湖水主要源自冰川融水,受冰川融水补给影响,水温较低,蒸发较弱。结合该地纬度位置,以及材料“结冰期长达6个月”,因此湖面结冰期长,蒸发历时较短。
【小问2详解】
赛里木湖为内流湖,湖中盐分无法排出,为咸水湖。由材料可知,近60年来,赛里木湖流域气候呈暖湿化趋势,气温升高,冰雪融水增多,降水增多,补给赛里木湖的淡水量增加,入湖的淡水对湖水起到稀释作用,盐度降低。
【小问3详解】
由材料“湖岸岩性较为单一,多为粘性差、易透水的粉砂层”可知,赛里木湖东岸的岩性抗侵蚀能力弱,容易坍塌。由材料“近60年来,赛里木湖流域气候呈暖湿化趋势,湖水盐度随之变化”可知,当地气候暖湿化,湖泊水位上涨导致东岸坍塌。结合图示可知东岸距离山地更近,地形较为陡峭,岩石土体更容易受到侵蚀而坍塌。由材料“全年盛行偏西风”可知,赛里木湖东岸为偏西风的迎风岸,易受风、风浪、湖冰的冲击而坍塌。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造纸业以木材、秸秆等为原料,经高温、高压蒸煮,分离出纤维素,制成纸浆。生产过程中排出的非纤维素部分即造纸黑液,会造成水污染。
芬兰森林资源丰富,纸张和纸浆出口量居世界第二,石油、天然气需大量进口。P市(下图)是世界最大的制浆造纸厂集群地,其原料来自芬兰各地。近年来,为响应政府注重环保的要求,P市多家制浆造纸厂利用黑液与废弃的树皮一起发电,形成“制浆一能源”一体化的新型工厂,所产出的电能不仅能满足造纸厂的用电需求,还能为当地居民提供生活用能。
(1)推测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并说明推测依据。
(2)从水文水系的角度,分析P市吸引众多制浆造纸厂集聚的有利条件。
(3)分析制浆造纸厂“制浆一能源”一体化对P市的有利影响。
【答案】(1)特征:以平原为主,地势波状起伏。
依据:临海,湖泊广布:湖泊岸线曲折。
(2)湖泊之间大多有河流相连,且塞马湖有运河与芬兰湾相连,水运发达,便于原料输入和产品出口;塞马湖面积较大,湖水自净能力较强,可保证生产用水,且造纸排放黑液对环境影响较小。
(3)降低造纸厂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可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局面,保证冬季供暖;黑液排放量减少,水体污染减轻;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大气质量提升。
【解析】
【分析】该大题结合图文材料,设置三个小题,涉及地形地势特征、工业区位因素、工业集聚、工业发展对区域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区域认知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观察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芬兰位于欧洲西部,地形平坦,区域内湖泊众多,各个湖泊湖岸线曲折,证明地势有所起伏;南部和西部皆是沿海地区,河流流程短,支流较少,因此流域与流域之间有分水岭,因此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成波状起伏,
【小问2详解】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P市所在位置,塞马湖湖泊面积较大,湖水自净能力较强,可以保证造纸厂的生产用水,也可以减少污水对环境的影响;区域内的湖泊大多有河流相连,而塞马湖与芬兰湾有人工运河相连,因此水运发达,有利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
【小问3详解】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制浆造纸厂“制浆一能源”一体化利用黑液与废弃的树皮一起发电,降低了造纸厂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市场的竞争力;同时芬兰需要大量的进口石油和天然气,这种方式可以节约资源,缓解能源的供应紧张局面,保证冬季居民的寒冷供暖能源问题;黑液属于污水,利用其发电,可以减少排放量,减少对水体的污染程度;改变P市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石油、天然气的使用,大气质量得到提升。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们一般见到的蛇曲景观大都是在草原或湿地上,但在青海省称多县称文镇的热喔拉山上,能看到通天河的多个连续拐弯(如图)。河流穿行在山脉之间,仿佛嵌入岩石深处,如游龙一般蜿蜒曲折,通天河的这种连续拐弯、特殊的蛇曲景观,被称为“嵌入式蛇曲”。据科学考察表明,青藏高原在抬升到现在高度之前,曾经是低海拔、起伏和缓的地方。
材料二:藏雪莲生长在海拔4800-5800米的高山流石滩上(雪线以下,高山草甸以上的过渡地带),这里空气稀薄,经常出现霜冻、雪雹和强风,雪莲种子在0℃发芽,3-5℃生长,幼苗能经受零下21℃的严寒。藏雪莲生长速度缓慢,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结籽,需要5年时间,但实际生长天数只有八个月。雪莲花不易采摘,数量有限。雪莲药用价值极大,被人们奉为“百草之王”、“药中极品”,青海金诃藏药公司采用称多县海拔5000米雪峰上的优质雪莲,先经过古法自然的传统工艺晾晒、萃取、分离,并引进美国现代化的工业制药技术将药粉再制成胶囊、片剂、滴丸、口服液等,产品远销国内外。据生态学者调查,近些年来野生藏雪莲数量锐减,有灭绝的威胁。
(1)根据材料一分析通天河“嵌入式”蛇曲的形成过程。
(2)结合材料二分析野生藏雪莲面临灭绝威胁的原因,并提出可行性的保护措施。
【答案】(1)地质历史时期,青藏高原地形平坦,通天河以侧蚀为主,形成蛇曲;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挤压(伴随板块运动),青藏高原地壳抬升;河流落差增大,发生下切侵蚀,形成“嵌入式”河曲。
(2)自然生境恶劣,种子发芽率低,繁殖困难;生长缓慢,产量少;药用价值大,过度采挖.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人工培育,扩大产量。
【解析】
【分析】本题以“嵌入式蛇曲”与藏雪莲为背景材料,涉及河流地貌的形成、影响植被的因素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小问1详解】
通天河“嵌入式”蛇曲的形成应该是先形成蛇曲,然后向下嵌入岩层。青藏高原在抬升到现在高度之前,曾经是低海拔、起伏和缓的地平面,通天河以侧蚀为主,形成蛇曲;后因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挤压,青藏高原地壳抬升,海拔升高,河流落差增大,下蚀作用增强,河谷加深,形成“嵌入式”河曲。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二,藏雪莲生长在海拔4800~5800米的高山流石滩上(雪线以下,高山草甸以上的过渡地带),这里空气稀薄,经常出现霜冻、雪雹和强风,雪莲种子在0℃发芽,3~5℃生长,幼苗能经受零下21℃的严寒。藏雪莲生长速度缓慢,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结籽,需要5年时间,但实际生长天数只有八个月,自然生境恶劣,种子发芽率低,繁殖困难;生长缓慢,产量少;药用价值大,过度采挖,导致面临灭绝的威胁。保护措施主要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藏雪莲生长环境,通过人工培育,扩大产量,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减少野生藏雪莲的采挖。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每年秋冬季节,美国西南部沿海地区森林山火的发生与当地一种被称为“圣塔安娜风”的局地大气运动密切相关。该地山谷多呈东北—西南走向。2020年山火发生时,由于森林燃烧不充分产生了大量的污染物,使得部分地区空气质量创下30年来最差水平。部分区域大颗粒污染物会随水凝结后沉降,小颗粒污染物混合后形成气溶胶则会长期停留在高空,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图为圣塔安娜风风向及成因示意图。
(1)据材料推断圣塔安娜风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近日,有英国气象学家对美国山火导致的大气污染或将影响到英国及部分北欧国家表示担忧。试分析该气象学家担忧的依据。
【答案】(1)特点:干、热、强劲。成因:圣塔安娜风来自内陆高压,性质干燥;该气流由高原山地吹向沿海低地的过程中,下沉增温并变得越来越干;圣塔安娜风经过山地峡谷,汇集下沉导致风速加快,势力强劲。
(2)烟尘及气溶胶颗粒小,大量上升并将长期停留在高空;中纬高空西风势力强大,将烟尘及气溶胶带往西欧及北欧。
【解析】
【分析】本题以美国西南部沿海发生山火灾害及影响和圣塔安娜风风向成因示意图为材料,考查风的形成、污染物扩散的有关知识,难度一般。
【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圣塔安娜风的源地为高原地区,气压状况为高气压,所以其形成应为冬季气温降低形成的冷高压所致。图中圣塔安娜风来自于内陆地区,水汽含量小,比较干燥。从内陆吹向海洋,且受到山地阻挡,在下沉时,会增温使得更加干燥。经过峡谷时,受狭管效应影响,风速加强,所以该风具有干、热、风速大的特点。
(2)美国山火产生的大气污染会影响欧洲的依据要结合大气环流进行分析。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位于盛行西风带,污染物上升到高空,在西风的影响下,烟尘及气溶胶会被高空气流带到西欧和北欧地区上空。
【点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合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重庆市合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重庆市合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合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重庆市合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重庆市合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半期模拟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半期模拟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