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第1页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第2页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①古人所谓意象,尽管有种种不同的用法,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必须呈现为象。那种纯概念的说理,直抒胸臆的抒情,都不能构成意象。因此可以说,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是象,是物象。
    ②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主观的色彩。这时它要受到两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诗人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即意象中那个意的内容。因此可以说,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
    ③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由“云”所构成的意象,例如“孤云”带着贫士幽人的孤高,陶渊明《咏贫士》:“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杜甫《幽人》:“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归。”“暖云”则带着春天的感受,如罗隐《寄渭北徐从事》:“暖云慵堕柳垂条,骢马徐郎过渭桥。”“停云”却带着对亲友的思念,如陶渊明《停云》:“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同一个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构成的意象也就大异其趣。
    ④诗人在构成意象时,可以夸张物象某一方面的特点,以加强诗的艺术效果,如“白发三千丈”“黄河之水天上来”。也可以将另一物象的特点移到这一物象上来,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这些诗都写到“心”,心本来不能离开身体,但李白的“愁心”却托给了明月,杜甫的“故园心”却系在了孤舟上。这些意象都具有了“心”原来并不具备的性质。
    ⑤诗人在构成意象时,还可以用某一物象为联想的起点,创造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李贺诗中的牛鬼蛇神大多属于这一类,火炬都是明亮的,李贺却说“漆炬迎新人”,阴间的一切都和人间颠倒着。“忆君清泪如铅水”,铅泪,世间也不存在。但既然是金钢仙人流的泪,那么当然可以是铅泪了。
    ⑥总之,物象是意象的基础,而意象却不是物象的客观的机械的模仿。从物象到意象是艺术的创造。
    ⑦一首诗从字面看是词语的联缀,从艺术构思的角度看则是意象的组合。在中国古典诗歌特别是近体诗和词里,意象可以直接拼合,无须中间的媒介。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如连词、介词可以省略,因而意象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很确定。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有类似电影蒙太奇的艺术效果。如欧阳修的《蝶恋花》,它写少妇的孤独迟暮之感,其中有这样三句: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⑧“门掩”和“黄昏”之间省去了关联词,它们的关系也是不确定的。可以理解为黄昏时分将门掩上(因为她估计今天丈夫不会回来了)。也可以理解为将黄昏掩于门外。又可以理解为:在此黄昏时分,将春光掩于门内,关住春光使它不要离去。或许三方面的意思都有,诗人本不想把读者的想象固定在一处,我们也就不必把它讲死。反正那少妇有一个关门的动作,时间又是黄昏,而这个动作正表现了她的寂寞、失望和调怅。
    ⑨其他如“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这一类例子不胜枚举。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虽然可以直接拼合,意象之间似乎没有关联,其实在深层上却互相钩连着,只是那起连接作用的纽带隐蔽着,并不显露出来。这就是前人所谓峰断云连,辞断意属。也就是说,从象的方面看去好像是孤立的,从意的方面寻找却有一条纽带。这是一种内在的、深层的联系。意象之间似离实合,似断实续,给读者留下许多想象的余地和进行再创造的可能,因此读起来便有一种涵咏不尽的余味。
    ⑩例如杜甫的“钩帘宿鹭起,丸药流莺啭”,王安石奉为五字之模楷。它的好处就在于意象之间离合断续的关系。“钩帘”和“宿起”一写自己,一写宿鹭,表面看来没有联系,其实不然。这是同时发生的两个动作,当诗人卷起帘子并把它钩上的时候,看到宿鹭飞起。也许是钩帘时惊动了宿鹭,也许不是。但帘的钩起和鹭的飞起难道没有一点类似的联想吗?“丸药”和“流莺啭”似乎也不相干,其实不然。诗人一边团药丸一边听到莺啼,团药丸时的触觉和莺啼圆啭的听觉,也有一点类似,表面看来互相孤立的意象,在深层的意义上就这样互相沟通着。
    (节选自袁行霈《认识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有删改)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物象是客观的,但它进入诗人构思时,会受到诗人的审美经验和思想情感的加工,带上主观色彩。
    B. 诗人在构成意象时,可以将另一物象的特点移到这一物象上来,创造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C. 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可直接拼合而无需虚词这类中间媒介,这导致意象间的逻辑关系不很确定。
    D. 那些诗歌中看似彼此没有关联的“象”,实则在“意”的层面上钩连着,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意象是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的结合,直抒胸臆或物象自身均无法构成意象。
    B. 诗人构成意象时可夸张其某方面特点,说明意象并非外在物象的机械模仿。
    C. 在诗词中,字面上的词语联缀实则为在艺术构思上对意象进行的直接拼合。
    D. 古典诗歌解读上的丰富可能与多样意味,与其意象间似离实合的特征相关。
    3. 下列选项中,无法明显体现第⑦段所论诗词特点的一项是( )
    A.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B.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C.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D.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 物象和意象间的关系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5. 中国古典诗词中,意象的组合很有特点,请结合材料相关内容,赏析杜甫《登高》的第二句。
    【答案】1. B 2. C
    3. A 4. ①物象是意象的基础,是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②意象在客观物象中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以夸张、联想等方式对物象进行了“再创造”。
    5. ①“清渚”“白沙”“盘旋低飞的鸟”,意象间直接拼合,逻辑关系很难确定。可理解为鸟儿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不住回旋:亦可理解为鸟儿因感受到小洲、沙滩的清冷而不想下落,只能在空中低飞,意蕴丰富。②三个似乎不相关联的意象却在情感上相互勾连。“清渚”“白沙”以小洲清冷、沙滩空无一物暗示诗人内心的孤单寂寥,而“盘旋低飞的鸟”亦可视为诗人自身无处可依、漂沦辗转、迷茫失意的写照。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概念及其构成过程。作者指出,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主观情感加工后形成的艺术创造,而非对物象的机械模仿。文中解释了意象在诗歌中的重要性及其拼合特点,尤其是在中国古典诗歌中,通过无须虚词的直接拼合,实现了类似电影蒙太奇的艺术效果。这种意象之间的深层联系,使诗歌具有丰富的想象空间和多义性,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和解读的多样性。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可以将另一物象的特点移到这一物象上来,创造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强加逻辑,“将另一物象的特点移到这一物象上来”与“创造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在文中是两种艺术化加工物象的方式,并非同一事。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字面上的词语联缀实则为在艺术构思上对意象进行的直接拼合”曲解文意。据原文,“字面上的词语联缀”与“在艺术构思上对意象进行组合”并非完全等同,且选项中为“直接拼合”,无法囊括诗歌意象组合的所有情况。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第⑦段所论诗词特点是:在中国古典诗歌特别是近体诗和词里,意象可以直接拼合,无须中间的媒介。
    A.“梧桐更兼细雨”中,“梧桐”与“细雨”间并非直接拼合,而是以词语“更兼”相勾连。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①结合“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是象,是物象”“物象是意象的基础”可知,物象是意象的基础,是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
    ②结合“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诗人在构成意象时,可以夸张物象某一方面的特点,以加强诗的艺术效果”“诗人在构成意象时,还可以用某一物象为联想的起点,创造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从物象到意象是艺术的创造”可知,意象在客观物象中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以夸张、联想等方式对物象进行了“再创造”。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①根据“意象可以直接拼合,无须中间的媒介。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如连词、介词可以省略,因而意象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很确定”分析,“渚清沙白鸟飞回”中“清渚”“白沙”“盘旋低飞的鸟”,意象间直接拼合,逻辑关系很难确定。“渚清”“沙白”描绘了清澈干净的自然环境,营造了宁静的氛围。“鸟飞回”则为画面增添了动态的美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自由。
    ②根据“表面看来互相孤立的意象,在深层的意义上就这样互相沟通着”分析,三个似乎不相关联的意象却在情感上相互勾连。这句诗通过“渚清”“沙白”“鸟飞回”三个意象组合,描绘出一幅清新明朗的江渚景象。三个意象虽然彼此孤立,但在情感和意境上形成了内在联系。“清渚”“白沙”以小洲清冷、沙滩空无一物暗示诗人内心的孤单寂寥,而“盘旋低飞的鸟”亦可视为诗人自身无处可依、漂沦辗转、迷茫失意的写照。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磨盘山
    闫耀明
    磨盘山是村子南边的一座山,也是奶奶一辈子向往的地方。
    奶奶说,磨盘山好呢,到了山上,可以看到好景致,可以吃到红苹果,还可以采到草药。如果天气好,还可以望见大海。
    奶奶一边咳嗽一边说着上面这些话。奶奶的身体弱,总是念叨着要上磨盘山去看看,采些草药回来,煮水喝,治她的病。
    我听奶奶念叨要上磨盘山时,奶奶并不老,完全可以爬到山上去,去看景致,吃红苹果,采草药。
    母亲说,奶奶念叨去磨盘山,已经快念叨一辈子了。
    我爬过磨盘山,和小伙伴一起上山去玩。
    从村子里望过去,磨盘山并不高大,圆滚滚的,我们觉得爬上磨盘山一定很容易的。于是我们决定去磨盘山上玩。
    那是春天。我们几个男孩子走出村子,踩着田地中间细窄的小道,走过农田,来到磨盘山脚下。我看到的磨盘山挺高的,和我们在村子里望的磨盘山完全不一样。我们踩着一条小路上山,可是走了一阵,才发现那根本不是小路。我们拨开浓密的荆条,躲避着野山枣树上不容易被发现的尖尖的刺,艰难地往山上走。脚下会时常有一些石头,不大,白白的,却又圆又硬,踩上,脚下就会打滑,身体就会倒下。我们走得很慢,也很吃力。还没走到半山腰,大家就已经累得直喘。我的手腕被干硬干硬的荆条划红了,疼便慢慢地洇开。小腿呢,也疼。那是被野山枣刺扎的,只是那疼很尖,很锐。一下一下地跳。
    其他小伙伴和我一样,也都受了伤。但是我们没有放弃,继续登山。
    终于,我们登上了山顶。
    我果然看到了奶奶说的好景致。我站在山顶,觉得自己好高好高。我看到山脚下是大片大片的农田,绿绿的,平展展的,比学校的大黑板还平。一条公路在田地中间穿过去,不时有汽车无声地驶过,慢悠悠的。再远一点的地方是我家住的村子,长方形,横在田地的一边。一排排房子分布得很整齐,有很多树,高大着,浓密着,把有些房子遮挡住了,却遮挡出我说不清的意味来。女儿河弯弯曲曲的,白白亮亮的,比母亲扎在头上的头巾还要长,在长方形的村子中间穿过去,弯向东边,和猫尾巴一样漂亮。更远的地方,还是农田,隐约可见一排电线杆在农田中起起伏伏。我把目光放得更远更长,我居然望到了一片影影绰绰的白色,不,是淡蓝色!我猛地明白了,那看上去在不停摇晃的淡蓝色,就是奶奶说的大海!
    我望到了大海!
    我连忙指着大海让小伙伴们看。
    果然是好景致呀!我忍不住大声叫起来。
    奶奶说得没错,到了磨盘山上,可以看到好景致。更为美妙的是,我看到的农田啊公路啊村庄啊河流啊,还有远方的大海,都是小小的,像玩具一样,好像我一伸手,就可以拿到手里!
    这种感觉太好啦,太有意思啦!
    我已经十岁了,还头一次产生这种美妙的感觉呢。
    我和小伙伴们在磨盘山上玩了大半天,才很不舍地下了山。
    遗憾的是,我没有吃到红苹果,因为那是春天,山坡上的苹果树才刚刚长出绿叶来。还有,我也没有采到草药,因为我不认识草药。
    回到家里,我给奶奶讲磨盘山,讲自己看到的好景致。
    奶奶听着,①脸上的阳光一跳一跳的。
    我说,奶奶,你不是向往磨盘山吗?我领你上去看看吧。
    ②奶奶没有回答我的提议,只是笑。③我看到奶奶脸上的阳光在她的笑声中一块一块地滑落下来。
    ④奶奶脸上的阳光落了,奶奶的身体也渐渐不行了。不久,奶奶就去世了。
    母亲说,奶奶辛苦一辈子,吃了很多苦,遭了很多罪,把孩子们都养大了。奶奶最大的愿望就是去磨盘山上看看,去看看山上的好景致,去采草药,去吃红苹果。可是奶奶一直到去世,也没有去过磨盘山。
    奶奶终于是来到了磨盘山上。奶奶的坟,就在山坡的东侧。
    奶奶向往磨盘山,却一辈子没有上过磨盘山。现在,奶奶终于来到了磨盘山。
    我对母亲说,奶奶终于看到了磨盘山上的好景致。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篇简洁明了,点明了磨盘山和奶奶的关系。奶奶向往磨盘山,在小说中一再出现,成为小说的线索,使小说叙事紧凑。
    B. 奶奶向往磨盘山的原因有很多,如看看磨盘山的风景、吃到山上的红苹果、采草药治自己的病等,但终其一生都未能成行。
    C. 文章写我和小伙伴们登磨盘山,登山的过程及登上山顶后的所见所感均与我之前对磨盘山的想象不同,前后形成了强烈反差。
    D. 小说最后三行,连用三个“终于”,既有对奶奶死后葬在磨盘山也算实现愿望宽慰,也有对奶奶不能在生前实现愿望的遗憾。
    7. 下列对文章中画线句子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句子①中奶奶“脸上的阳光一跳一跳”,生动表现出奶奶听我讲述好景致时的兴奋。
    B. 句子②中奶奶“只是笑”,表现出奶奶听到我要带她爬山后,为我的孝心深感宽慰。
    C. 句子③中阳光“滑落下来”,写出奶奶知道自己已无法登上磨盘山,感到无奈失落。
    D. 句子④中“阳光落了”,既照应了前文奶奶的心境,又暗示了奶奶生命力的流逝。
    8. 文中画波浪线的段落是如何体现出十岁孩子的语言腔调的?请简要分析。
    9. 小说用大量笔墨写“我”登山的经历,这一安排有什么作用?
    【答案】6. C 7. B
    8. ①词句稚拙、朴实、直白。②多用叠词和反复,符合孩子说话的口吻。③描写时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家常事物比喻,不求雅致新颖,只求好懂。
    9. ①详写“我”登山经历及山上所见美景,照应了奶奶登磨盘山的愿望,增强了对奶奶不能实现登山愿望的伤感以及我们的愧疚之情。②小说详写登山的经历,多写喜悦与快乐,简写奶奶老去时的哀戚、悲伤,使小说叙述保持平静的语调,情感表达深沉、内敛。③小说写用大量笔墨写“我”登山的经历,叙写细致,描写充分,节奏很慢,与后文在写奶奶老去时没有过多的停留、叙述节奏加快形成对比,使小说叙述节奏出现变化,避免了单调。
    【解析】
    【导语】这篇小说通过孩童视角讲述奶奶对磨盘山的向往,描绘了奶奶的一生与磨盘山的情感联结。小说开篇简洁,抓住磨盘山这一象征展开叙事。通过孩子的登山经历,将生活的体验与奶奶未竟的愿望形成对比,体现出对自然的感悟和生命的深思。对景物的描绘细腻传神,带有童趣的语言增添了叙事的感染力和视觉冲击,结尾部分对奶奶心愿的象征性实现,既是安慰又是遗憾。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登上山顶后的所见所感均与我之前对磨盘山的想象不同”“前后形成了强烈反差”错误,“我果然看到了奶奶说的好景致”“奶奶说得没错,到了磨盘山上,可以看到好景致”,可见与我之前对磨盘山的想象相同。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B.“深感宽慰”错,奶奶的“笑”中主要是一种无奈,而非宽慰。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①词句稚拙、朴实、直白。划线句中“好高好高”“有很多树,高大着,浓密着”“在长方形的村子中间穿过去”词句稚拙、朴实、直白。没有任何的铺陈与渲染,手法符合十岁孩子的语言强调;
    ②多用叠词和反复。划线句中“好高好高”“大片大片的”使用重复的修辞,“绿绿的,平展展的”“一排排”“弯弯曲曲的,白白亮亮的”“影影绰绰的”多用叠词,口吻稚嫩,符合孩子说话的腔调;
    ③划线句中“比学校的大黑板还平”“比母亲扎在头上的头巾还要长”“和猫尾巴一样漂亮”等物象的选取,多以日常生活中的家常事物进行比喻,这样的词句虽然做不到雅致新颖,但是贵在好懂,这页符合孩子说话的腔调。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在一篇文章中,详写和略写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详写的内容是主要的,次要的不能详写;但详写必须有略写配合,略写补充详写,使文章繁简适当,重点突出。就本篇文章来说,文章详细写了我登山的过程和快乐,略写了奶奶去世的情节。
    ①文章开头写“奶奶说,磨盘山好呢,到了山上,可以看到好景致,可以吃到红苹果,还可以采到草药。如果天气好,还可以望见大海”,所以详细描写“我”登山的经历以及山上所见到的美景,以我的视角来展现奶奶所向往的山顶的美景,更能增强对奶奶不能实现登山愿望的伤感以及我们的愧疚之情。
    ②文章写登山的经历,我与小伙伴结伴而行,虽然路途中遇到荆棘丛,受了伤,但是我们并没有放弃,一路上登去,直到山顶,之后“我果然看到了奶奶说的好景致”“果然是好景致呀!我忍不住大声叫起来”“这种感觉太好啦,太有意思啦”,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去渲染登山的喜悦与快乐。但是对奶奶去世简单表述,这样安排使小说叙述保持平静的语调,情感表达深沉、内敛。哀而不伤。
    ③文章第8段详细描写了我跟小伙伴登山的过程“踩着田地中间细窄的小道,走过农田”“踩着一条小路上山”“拨开浓密的荆条,躲避着野山枣树上不容易被发现的尖尖的刺,艰难地往山上走”“脚下会时常有一些石头……”“走得很慢,也很吃力”“还没走到半山腰,大家就已经累得直喘”“我的手腕被干硬干硬的荆条划红了,疼便慢慢地洇开。小腿呢,也疼。那是被野山枣刺扎的,只是那疼很尖,很锐。一下一下地跳”“我”登山的经历,叙写细致,描写充分;文章10-17段写登上山顶后的所见、所思、所感,整个过程节奏很慢;而写到奶奶去世时,只用了“奶奶脸上的阳光落了,奶奶的身体也渐渐不行了。不久,奶奶就去世了”这一段。这样安排使得前后节奏形成对比,使小说叙述节奏出现变化,避免了单调。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节选自韩愈《师说》)
    材料二: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大历、贞元之间,文字多尚古学,效杨雄、董仲舒之述作,而独孤及、梁肃最称渊奥,儒林推重。愈从其徒游,锐意钻仰,欲自振于一代。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
    ……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藉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
    常以为自魏、晋已还,为文者多拘偶对,而经诰之指归,迁、雄之气格,不复振起矣。故愈所为,文,务反近体;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语。后学之士,取为师法。当时作者甚众,无以过之,故世称“韩文”焉。然时有恃才肆意,亦有盩孔、孟之旨。若南人妄以柳宗元为罗池神,而愈撰碑以实之;李贺父名晋,不应进士,而愈为贺作《讳辨》,令举进士:又为《毛颖传》,讥戏不近人情:此文章之甚纰缪者。时谓愈有史笔,及撰《顺宗实录》,繁简不当,叙事拙于取舍,颇为当代所非。
    (《旧唐书·韩愈传》)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洎举A进士B投文C于公卿间D故相郑余庆E颇为之F延誉G由是H知名于时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跟从,材料中“吾从而师之”与“养于从父兄”的“从”均为此意。
    B. 寻,不久后,与《桃花源记》中“未果,寻病终”的“寻”意思相同。
    C. “迁、雄之气格”与《师说》中“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之”用法不同。
    D. “无以过之”与《劝学》“无以成江海”中的“无以”意思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韩愈认为,从师学习时应以“道”为标准,道理存在之处,便是老师存在之处,而不应顾虑自己与对方地位孰高孰低、年龄孰长孰少。
    B. 韩愈的父亲没有显赫的名声地位,在他三岁时便去世了。因自念年幼丧父,韩愈从小便刻苦学习儒家经典,不依赖别人的奖励督促。
    C. 大历、贞元年间,独孤及、梁肃的学问最深奥,受到读书人推崇,韩愈常同他们的弟子游玩,希望自己得以在一代人中崭露头角。
    D. 韩愈很善于教导勉励后辈,将其中很多人安置在自己家中,作为宾客对待,即使自己早餐也吃不上了,仍和颜悦色、毫不在意。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
    14. 请概括材料二对韩愈文章的评价。
    【答案】10. BDG 11. A 12. C
    13. (1)老师,是依靠他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除疑惑的人。
    (2)韩愈性情宽宏通达,与人交往,无论对方得志还是潦倒,他的态度都不会改变。
    14. ①韩愈之文有独特的追求,自成一家,且影响了当世很多文人。②但其文亦有不足:有时恃才肆意,有时违背孔、孟的宗旨:作史繁简不当,拙于取舍。
    【解析】
    【导语】材料一出自韩愈的《师说》,强调从师的重要性,阐述了"道"是求学的核心,传道授业乃为师之本职,不分贵贱贫富,这一观点体现了韩愈的尊师重道理念。材料二是《旧唐书》中关于韩愈的传记,展现了他的学术成就和性格特点,韩愈为文主张摆脱近体的拘束,力求自成一家,尽管偶有失误,但终以文采著称,对后世文坛影响深远。两文共同凸显了韩愈的学识与人格魅力。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及至应进士科考,文章投递到公卿之间,前宰相郑余庆极力为他播扬声誉,因此韩愈一时便出了名。
    “举进士”是动宾短语,其后B处断开;
    “投文于公卿间”中“公卿间”是“投文”的对象状语,用“于”联系紧密,其后D处断开;
    “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中,“故相郑余庆”作主语,“延誉”作谓语,其后G处断开。
    故选BDG。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错误。含义不同。跟从/堂房亲属(从父兄,即堂兄)。句意: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寄养在堂兄家中。
    B.正确。句意:不久后,韩愈便中了进士。/不久因病去世了。
    C.正确。助词,的/用于主谓之间,取独。句意:司马迁、扬雄的气韵风格。/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D.正确。都是“没有用来……的”。句意:没人能超过他。/就无法汇成江河大海。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韩愈常同他们的弟子游玩”有误,“愈从其徒游”指的是“韩愈常同他们这类人交往”。“徒”指某一类人。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能力。
    (1)“所以”,用来……的;“受”,同“授”,教授。
    (2)“弘通”,宽宏通达;“荣悴”,得志还是潦倒;“易“,改变。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①“愈所为文,务反近体;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语。后学之士,取为师法”是说韩愈所写文章,自成一家崭新见解,世上有“韩文”之誉,可见韩愈之文有独特的追求,自成一家,且影响了当世很多文人。
    ②由“颇为当代所非”可知,其文亦有不足:“有恃才肆意,亦有盩孔、孟之旨”可见有时恃才肆意,有时违背孔、孟的宗旨;“《顺宗实录》,繁简不当,叙事拙于取舍”可见作史繁简不当,拙于取舍。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材料二: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名仲卿,无声名地位。韩愈三岁时便成了孤儿,寄养在堂兄家中。韩愈自念是孤儿,从小便刻苦读书,无须别人嘉许勉励。大历至贞元之间(766~805),文章大多崇尚仿古,模拟扬雄、董仲舒的著述风格,而独孤及、梁肃学问最为深奥,受到知识界推崇。韩愈同这一班人交往,锐意钻研,希望自己在一代人中崭露头角。及至应进士科考,文章投递到公卿之间,前宰相郑余庆极力为他播扬声誉,因此韩愈一时便出了名。不久后,韩愈便中了进士。
    ……
    韩愈性情开朗豁达,与人交往,无论对方发迹或是潦倒,他始终态度不变。年轻时同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这两人声名地位还不高,韩愈不避寒暑,在公卿中赞扬推崇他们。张籍终于科考得中,荣获利禄官位。后来韩愈虽然身份显贵,每当办完公事的闲暇,便同他们一起谈话宴饮,论文赋诗,和过去一样。而对那些权豪势要,看作奴仆一般,瞪着眼睛不屑一顾。韩愈很善于诱导勉励后进,留在家中做宾客对待的有十分之六七,即使自己早餐也吃不上了,仍然和颜悦色毫不在意。总是以振兴名声教化、弘扬仁义为己任。
    韩愈常认为,自魏晋以来做文章的人多拘于骈句对偶,而古代经典的意旨,司马迁、扬雄的气韵风格,不再发扬了。所以韩愈所写文章,务必同近时文体相反;抒发意旨创立学说,自成一家崭新见解。后辈读书人,都学习他的文章写法。当时作家很多,没人能超过他,所以世上有“韩文”之誉。但是他不时仗恃才华肆意而言,也有远离孔、孟的观点。譬如南方人荒唐地将柳宗元当作罗池神,而韩愈撰写罗池庙碑便作为真有其事来记载;李贺因父名晋肃,不应参加进士考试,而韩愈为李贺写了《讳辩》一文,让他去考进士;又写了《毛颖传》,讥讽戏谑不近人情:这是文章的最大失误。当时人称韩愈有史家的笔力,等到他撰写《顺宗实录》,由于繁简不当,叙事取舍也不恰当,深为当时人指责。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读书
    陆游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①。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②蝇头二万言。
    读书
    辛弃疾
    是非得失两茫茫,闲把遗书细较量。
    掩卷古人堪笑处,起来摩腹步长廊。
    【注】①元元:指人民。②课:按规定的内容和分量学习。
    15.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辛诗首句感慨是非难分、得失难明,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和历史的反思。
    B. 辛诗三四句写诗人发现了古人可笑之处后自得意满,体现了诗人对古人的批判。
    C. 陆诗前两句直抒胸臆,展现了诗人的可贵,后两句描写了灯下读书的情景。
    D. 两首诗语言都浅显平易,描写的也是普普通通的生活场景,但浅中有深意。
    16. 两首诗都题为《读书》,但对我们的启示却各有不同。请结合两首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5. B 16. 陆诗启示:①读书的目的是为天下黎民百姓谋福祉;②活到老学到老,要勤学苦练。
    辛诗启示:①要学会从书中寻找面对现实困境的解决办法;②读书不要盲从,要深入思索,尽信书不如无书。(或:书本和现实是有一定差距的)
    【解析】
    【导语】陆游的《读书》表达了诗人虽年老目力不济,但仍坚持读书的精神,体现了他对人民的关怀和对知识的追求。辛弃疾的《读书》则通过读书反思历史和人生,表现了诗人对古人智慧的批判和自省。两首诗都通过平易的语言和日常的场景,传达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鉴赏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
    B.“自得意满,体现了诗人对古人的批判”错,辛诗三四句“掩卷古人堪笑处,起来摩腹步长廊”描写的是诗人在阅读古籍后,对古人的某些行为或思想有所感触,觉得可笑,但这里的“笑”更多是一种幽默或自嘲,以及对自己阅读体验的一种轻松表达,而非对古人的直接批判或自得意满。诗人通过这一行为,表达了对历史、人生的深刻反思和淡然态度,而非简单的批判或自得。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陆诗:①陆诗第二句“读书本意在元元”的意思是:读书的本意原在于黎民百姓。据此可知:读书的目的是为天下黎民百姓谋福祉。
    ②陆诗第一句“归老宁无五亩园”意思是:归老隐居的志向就算没有那五亩田园也依然如故。据此得到读书方面的启示:即使年纪大了,宁愿没有五亩田也要读书。陆诗第三四句“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意思是:即使眼力不好了,也要读上万的文字。据此得到读书方面的启示:活到老学到老,要勤学苦练。
    辛诗:①辛诗首句感慨是非不分、得失难明,第二句写自己把平时无用的卷册书籍拿来仔细评读。这两句是说辛弃疾正是对是非得失感到迷茫,便到书中去寻找答案。由此得到启示为:当自己是非不分时,要学会从书中寻找面对现实困境的解决办法。
    ③辛诗第三句“掩卷古人堪笑处”意思是:我合上书想古人可笑之处不正是今人的可笑之处。辛弃疾在古人书中探寻是非得失的看法,觉得可笑。由此得到启示为:尽信书不如无书(或者书本和现实会有一定差距)。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对偶和比喻手法表达了作者身在宦海却心系田园的心情。
    (2)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相似,荀子在《劝学》中也以“行路”设喻,形象地阐明了积累的重要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问自答,有助于抒发人物的思想情感,引发读者思考。这种形式在古诗文中很常见,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羁鸟恋旧林 ②. 池鱼思故渊 ③. 故不积跬步 ④. 无以至千里 ⑤. 其间旦暮闻何物 ⑥. 杜鹃啼血猿哀鸣(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羁、渊、跬、至。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耳机一戴,谁也不爱”。周围的世界有时太嘈杂了,但想安静一下不被打扰也很容易, A 。可是最近,樊女士发现,自从经常戴上耳机听着歌入睡以来,耳朵里开始有了“嗡嗡嗡”的耳鸣声。去医院一看,居然是过度使用耳机造成的突发性耳聋。那么,使用耳机 B ?医学研究告诉我们,这个度包括时间和音量两方面,即音量不宜超过最大音量的60%,时间要限制在60分钟以内。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可能威胁耳朵的健康。比如诱发耳部炎症,导致耳朵疼痛、耳屎变多等。有人觉得这都是小事,忍忍就过去了;但事实上, C ,还可能逐渐升级。
    对耳朵来说,过大的声音就是嗓音,噪音会对耳道产生压力,压力又会撞击鼓膜听骨链传到内耳,震荡前庭淋巴液,这一系列连锁反应下来,会出现晕车一样的头晕症状。①声音过大还会损坏耳蜗中的听觉毛细胞,②促使耳鸣。③如果长时间暴露在过大的声音中,④会使听觉毛细胞失去敏感性,⑤无法接收声音的信号,⑥造成永久性甚至暂时性听力下降。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19. 文中第二段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8. ①你只需要一副耳机 ②有什么限度 ③过度使用耳机的危害
    19. ②改成:导致耳鸣;④改成:听觉毛细胞会失去敏感性;⑥改成:导致暂时或永久性听力下降。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前文“‘耳机一戴,谁也不爱’。周围的世界有时太嘈杂了,但想安静一下不被打扰也很容易”,可知此处是在说明戴上耳机可以安静下来不被打扰,所以可填“你只需要一副耳机”之类的内容。
    第二空,根据后文“医学研究告诉我们,这个度包括时间和音量两方面,……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可能威胁耳朵的健康”,可知此处是说使用耳机的限度,再联系此句后面的问号,判断此处应是一个问句,所以可填“有什么限度”之类的内容。
    第三空,根据前文“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可能威胁耳朵的健康。比如诱发耳部炎症,导致耳朵疼痛、耳屎变多等。有人觉得这都是小事,忍忍就过去了”,再结合语境“但事实上……还可能逐渐升级”,可知此处是说过度使用耳机对耳朵有损伤,所以可填“过度使用耳机的危害”之类的内容。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②搭配不当,“促使耳鸣”不能搭配,应把“促使”改成“导致”;
    ④成分残缺,“会使听觉毛细胞失去敏感性,无法接收声音的信号”缺少主语,可去掉“会使”,让“听觉毛细胞”作主语,改成“听觉毛细胞会失去敏感性”。
    ⑥语序不当、搭配不当,“甚至”前后形成递进,“暂时”应在前;“形成”与“听力下降”不搭配,可改为“导致……听力下降”。改为“导致暂时或永久性听力下降”。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这小城并不怎样繁华,只有两条大街,一条从南到北,一条从东到西,而最有名的算是十字街了。十字街口集中了全城的精华。十字街上有金银首饰店、布庄、油盐店、茶庄、药店,也有拔牙的洋医生。
    这小城里面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八十,祖父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的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20. 文中写到自己的祖父,没有一处使用“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1.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突出了“祖父”的衰老死亡和“我”的成长是一个同时发生的逐渐变化的过程,这一表达效果是如何取得的?
    【答案】20. “他”是人称代词,用来称自己和对方以外的某个人,文中不使用这个第三人称代词来指代祖父,表明不曾将祖父看作“我”和读者以外的人。直称其为“我的祖父”“祖父”,能让人感受到祖孙二人的亲密关系,体会到“我”对祖父深沉的爱和深切的怀念。
    21. ①以时间为序,将“我”与祖父的年龄对举,形成鲜明对比。
    ②反复使用“我……,祖父……”的句式,不断强化祖父由衰老至死亡与“我”由出生至成长的同时发生的逐渐变化的过程。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中人称或写作视角作用的能力。
    “他”是第三人称视角,属于代词,用来称自己和对方以外的某个人,文中不使用这个代词而是称呼祖父,表明作者对祖父的情感深厚,从来不曾把祖父看作自己之外和读者以外的第三人,“我的祖父”“祖父”这些称呼中,能让人不仅感受到“我”对祖父的爱戴和敬重,还能够深入体会祖孙二人的亲密感情,体会到“我”对祖父深厚的爱和永恒的怀念,无论时间过去多久,祖父离开“我”多久,“这小城里面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祖父永远是“我的祖父”,活在“我”心里、眼前,历历在目,正如这一年四季年年依旧的花草一样,鲜活着,亲切可感,而非冷冰冰的“他”。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八十,祖父就死了”,以时间为序,将“我”与祖父的年龄对举,形成鲜明对比,数字的变化中是祖父的老迈,“我”的长大成熟,从中可见岁月无穷,但人有意,自然规律下“我”难以留住祖父,但会懂得这些数字的意义,并努力珍惜用心对待与祖父在一起的幸福美好,并留驻心底。
    使用排比修辞,用“我……,祖父……”的表达句式,间隔反复中不断强化突出祖父由衰老至死亡与“我”由出生至成长的同时发生的逐渐变化的过程,表达了“我”与祖父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祖父的不舍,语言简单但情感深厚,可谓言简义丰,耐人寻味,启发读者思考,并用心对待生活,珍惜与亲人在一起的年年岁岁分分秒秒。
    四、写作(60分)
    22.卷面(共2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的生活大都在重复之中,如一日三餐的周而复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复一日,古老的习俗代代相传。对重复的生活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你对“重复的生活”有怎样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莫让重复变得脆弱
    2022年的春天,一场前所未遇的疫情突袭了我们的城市,本不用担心的重复生活转瞬即逝。一日三餐已很难保证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工作也停止了,代代相传的清明祭扫也只能等到冬至了。平日几乎让人无感的重复的生活,竟变得极其脆弱。重复的生活似乎是一成不变的,哪里料到它会猝然消失?
    可是,世间几乎没有重复生活,正如“人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流”,重复中是有变化的。可是,这样的客观存在,未必人人都能看清楚,或者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看清楚。因此,重复生活更多的只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与意识中。我们错过的只是大体的重复,局部的具体变化一直持续着。你看,谁家会天天吃同样的饭菜?总想着今天吃肉,明天吃鱼,后天吃虾。即便是蔬菜,那也是青菜、韭菜、菠菜轮着换的。我们在一天天的重复中追求着变化,既享受着重复带来的安全,又尝到了变化的乐趣,因为我们能在重复中积极寻求改变。
    然而,还是有人身陷重复不自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复一日”是工作方式的重复。我们的职业有较大的稳定性,但工作的内容是不太一样的。即便是流水线上的装配工作,那也是有熟练程度的差异的。师傅与徒弟的水平不可能在一个层次。可是,对于这样的变化,我们很多人并不重视。一年到头,甚至一辈子,就是简单机械地应付工作,连自己都觉得厌倦乏味。我们过于享受重复带来的安逸,而忽视改变、创造的希望,而这种改变恰恰是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不能在重复中懒于改变。
    绝对的重复不存在,肤浅的重复不可取。古老的习俗是传统的继承,是价值的认同,更是人心的凝聚。文化是在继承中发展的,但继承不是一味地重复,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做出相应的变化。既不能轻易地抛弃,也不能绝对向前看。可是,我们不太愿意在重复中下功夫,总是急于去创造新的文化。殊不知,很多的创新在传统中都有足够的存在,只是我们没有认真研究。这样看来,认认真真地重复过去,是我们很好地面对未来的基石。
    重复是生活的底色。我们要重视重复,更要在重复中积极地寻求变化。盖伊是名干了几十年的地铁售票员,他发现来买票的人都苦着张脸,便贴了一张字条在窗口:请给点微笑,这活儿已经够辛苦了。果然,如他所愿,买票的人看到这张字条,都会心地笑了。他的重复的生活有了新的模样。可是,那些刚刚笑过的人们转头又走进了同样的闸口。
    我们还是学学盖伊,在重复的生活里,来点积极的改变,给点微笑,给别人,也给自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作文题目的关键词(或者说短语)非常清晰,那就是“重复的生活”。一上来,就说“生活重复”;然后用“如”引出三个例子;最后的写作引导语再次确认讨论对象“重复的生活”。这里要防止把“重复的生活”扩大为“重复”。这个题目的要点之一在于,举出的三个例子指向不同的层面。“一日三餐”的重复,是生存层面的物质摄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复一日”,是生活方式层面的作息规律;“古老的习俗代代相传”,是文化传承层面的仪式强化。而这一切,最后还要落实到“生活”这个关键词上。这也就是说,虽然题目说的是“重复的生活”,但是重复不仅仅是在个体的层面,还在群体的层面;不仅仅是在物质的层面,还在精神文化的层面。这一点要想把握好,很考验平日的积累。
    此外,对于“重复”本身,也可以有深层次的理解:重复的生活只是生命的躯壳,是抽离掉人生里种种价值后的极简形态,犹如木心诗中立于旷野中的一株枯树,葳蕤、风华、零落的时态尽数消散,只见得生命本真的模样,那是一种无论世事、河山如何移变,人始终能够“活着”的智慧;是动荡归于寂寞的终点,更是生命勃发的起点,始与终之间的万般变化,才是人立于天地,心怀期冀的所在。
    从利弊的角度来讲,“重复的生活”的弊端比较容易把握,比如消弭意义,形成思维定势、遏制创造性等。考生可调动的材料也相对丰富,比如马孔多式的重复,比如西西弗斯式的重复,比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循环史观下的群体生活等等。但是问题不是这么简单,难道“重复的生活”就没有益处吗?一日三餐保证了人的正常生存,这种重复是必要的。作息的重复会形成生活的规律,对身体健康是有益的。习俗在代代重复中给予个体以安全感、归属感,培养了文化的认同。而且不存在没有变化的重复,一日三餐是重复的,但是其内容可以变动;作息是重复的,但是作了什么、怎么息可以变动;仪式是重复的,但是文化在不断创新。所以说重复中也蕴含着创造的种子。所以,像这样的作文题,题目给定材料中的例子本身就具有很深的内涵,写的时候,最好不要丢开不管,自顾自去写别的重复。应该养成读透材料、用足材料的习惯。
    立意:
    1.重复中透新变。
    2.重复有利也有弊。
    3.有时候重复能给我们安全感和归属感。

    相关试卷

    浙江省杭州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10页。

    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文件包含杭州学军中学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语文pdf、杭州学军中学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答案语文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