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吉林省吉林市八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吉林省吉林市八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六两句点明了送别的时节,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孔子是个言行一致的人,他不仅注重“言必信,行必果”(《子路》),而且强调“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论语》虽非孔子亲笔著述,但从弟子记载其话语中,仍能明显感到他是落实自己重视文采主张的力行者。
比喻作为文学的常用修辞法,孔子一出手就技惊四方。“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以“北辰”比“为政以德”的统治者,以“众星”比诸侯国和大夫,譬喻形象而意蕴丰赡。“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前者由感慨河水川流不息而提醒珍惜宝贵时光,后者以松柏后凋景象喻人要经得起严酷环境的考验,言简意赅而启人深思。“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孔子由水的川流灵动,想到智者敏锐聪慧,由山的沉稳安静,想到仁者厚重不迁,设喻奇妙,表意隽永,且气象博大。
孔子擅于比喻,也妙于夸张。“朝闻道,夕可死矣”(《里仁》),不这样夸饰,怎能凸显他把“闻道”看得比性命还重要!“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述而》),这是以婉曲夸张法,将他在齐国痴迷韶乐而难以自拔的情景,传达得惟妙惟肖而意蕴悠长。“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此处的“浮云”,既是比喻又是夸张,把他作为百世圣哲“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的高尚情操和洒脱情怀,刻画得栩栩如生又感人至深。
相对于上述显在的文学表现,我更欣赏《论语》处处隐含内蕴的文学意味。请看似乎平淡无奇的开篇第一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且不说将此段分行排列,颇有诗的形式和意韵,就看三句话皆以亲切的反问语气出之,即为有意无意地运用文学笔法,活画出孔子作为师长对弟子循循善诱的情状。此段首言不仅要勤学更要经常练习,强调知行合一之道;次言欢迎各位远来学习,表达孔子善待弟子及朋友的处世之道;再言弟子初次相聚不因互不了解而闹矛盾,申述大家反求诸己,和睦相处的君子之道。这段话音调委婉动听,意蕴淳厚绵长,大有“始正而未奇,内明而外润,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矣”(《文心雕龙·隐秀》)的神采。这三句话并非彼此独立的教诲,而是气脉相互连贯的意群,是孔子在杏坛开学典礼上的致辞或曰开场白,故被弟子置放卷首。
(摘编自钱念孙《孔子谈“诗”说“文”及践行》)
材料二:
总体而言,儒家以人伦教化为己任,圣贤是全民之师,绝不把自己与众生隔绝。但从文辞的表达特征来讲,同为儒家经典,《论语》与《中庸》和《大学》相比,传递出的是更加平实温暖的生活气息。如开篇《学而》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习、交友、日常交往,讲的都是来自百姓日常的生活场景和生活体验,是起居行事、待人接物,同时又是安身立命、政通人和,读来亲和惬意,循循善诱,明白通畅,从容不迫,令人顿生如沐春风之感。正所谓“圣人语人不语神,语常不语怪”。
虽说如此,《论语》在遣词用句上却从不粗陋,通篇可见精巧的句子结构,精辟而富有哲理的对句、排句。如《雍也》篇中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述而》篇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泰伯》篇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也与孔子“不学诗,无以言”的诗教观高度统一,极具韵律和美感。
文学的核心是人。作为言行录,《论语》中对孔子在不同情境中的神态描写虽然简约,却十分生动可感。
《阳货》篇中记录了孔子与弟子子游的一段对话——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孔门弟子子游做了武城的邑宰,实施庠序教化,学习礼乐的人很多,小城中弦歌不辍。孔子到了武城,听到弹琴和歌唱的声音,有感于当时礼崩乐坏的时代背景,联想到许多大国的民众都没有这般对礼乐的喜好,而在武城这个小地方却能如此成功地化民成俗,其实是有些喜出望外的,因此“莞尔一笑”,用了一种玩笑的口吻说“割鸡焉用牛刀”。这表现了夫子少见的诙谐轻松、和蔼有趣的一面。子游回答:“以前我听老师说过:‘君子学习了道,知了礼乐就会爱人;老百姓学习了道,知了礼乐就容易引导和管理。’”听到这段话,孔子马上正色道:“学生们,言偃(子游)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不过是同他开玩笑罢了。”这一段文字很有戏剧性,孔子从轻松诙谐到深沉肃穆,前后的转变,氛围感很强,反映出孔子的真实亲切,也体现了他对于“治国安邦”之事的在意和敬畏。
上述内容,不是围绕“义理”展开的,而是在具体的事件中呈现孔子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倾向,因此会给读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事实上,后世对孔子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境界的认知,也正是来源于《论语》中许多段落呈现出的“氛围感”和戏剧感。
(摘编自车凤《〈论语〉中的以“文”化人》)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论语》中有不少语句体现了孔子的主张,如“朝闻道,夕可死矣”运用夸张的手法凸显了孔子对道的追求。
B.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强调知行合一之道,用亲切的反问语气道出了学习不但要勤奋,而且要多加练习的道理。
C. 儒家注重人伦教化,视自己与众生为一体,其作品内容也大多是叙述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人和常见事,叙事说理融为一体。
D.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精辟而富有哲理的排句,其与孔子“不学诗,无以言”的诗教观高度契合。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的很多思想在当代仍能给人们深刻启示,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句言简意赅地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
B. “学而时习之”三句音调委婉动听,意蕴淳厚绵长,体现了孔子作为师长对弟子的循循善诱,故被置于《论语》卷首。
C. 《阳货》篇中,孔子听到弦歌先“莞尔而笑”,后听子游的对答后,转而正色道歉。前后的转变,体现了他对“治国安邦”的敬畏。
D. 后世对孔子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境界的认知,正是来源于《论语》中对孔子在不同情境中详细的神态描写。
3. 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巧言令色,鲜矣仁。B.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C.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D.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4. 两则材料都提到《论语》开篇《学而》,其作用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说明。
5. 《论语》是如何表现文学性的?请综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 C 2. A
3. C 4. ①材料一提到《论语》开篇《学而》,是为了分析其中的文学笔法,证明《论语》处处隐含内蕴的文学意味。
②材料二提到《论语》开篇《学而》,是为了说明《论语》相比《中庸》《大学》,传递的内容更加具有平实温暖的生活气息。
5. ①大量运用比喻、夸张、反问等修辞手法,如借松柏后凋景象喻人要经得起严酷环境的考验。
②讲究遣词用句,常用结构精巧而又精辟富有哲理的对句、排句。如“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运用对句说明了“质”与“文”的关系。
③注重在不同的情景中运用简约的神态描写,许多段落呈现“氛围感”和戏剧感。如《阳货》篇中对孔子的描述。
【解析】
【导语】《论语》在文学性方面表现卓著,孔子不仅通过比喻和夸张等修辞手法展现其思想深度,更在平实的叙述中传递出儒家核心的伦理观。材料一指出孔子在言简意赅的句子中融合哲理和情感,形成富有内涵的文学意境;材料二揭示《论语》的语句虽源自生活,却有着引人深思的哲理。另外,通过对孔子的个性描绘,如幽默、深邃等,使书中内容更具戏剧性和亲和力。这些特点共同奠定了《论语》的文学价值和持久影响力。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C.“视自己与众生一体”错,与原文“绝不把自己与众生隔绝”的说法不符。“其作品内容也大多是叙述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人和常见事,叙事说理融为一体”错,扩大范围。原文是《论语》的内容大多叙述平凡人和常见事,而选项的主语是儒家作品。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
B.“三句音调委婉动听,意蕴淳厚绵长,体现了……故被置于《论语》卷首”错,强加因果,原文信息是“这段话音调委婉动听,意蕴淳厚绵长……的神采。这三句话并非彼此独立的教诲,而是气脉相互连贯的意群,是孔子在杏坛开学典礼上的致辞或曰开场白,故被弟子置放卷首”,可见“学而时习之”三句置于卷首,是因为这三句是气脉连贯的意群,是孔子在杏坛开学典礼上的致辞或曰开场白,所以被弟子置于卷首。
C.“转而正色道歉”错,原文“因此‘莞尔一笑’,用了一种玩笑的口吻说‘割鸡焉用牛刀’。这表现了夫子少见的诙谐轻松、和蔼有趣的一面。……听到这段话,孔子马上正色道:‘学生们,言偃(子游)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不过是同他开玩笑罢了。’这一段文字很有戏剧性,孔子从轻松诙谐到深沉肃穆,前后的转变,氛围感很强,反映出孔子的真实亲切”中没有体现“道歉”的意思。
D.“正是来源于《论语》中对孔子在不同情境中详细的神态描写”错,原文信息是“事实上,后世对孔子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境界的认知,也正是来源于《论语》中许多段落呈现出的‘氛围感’和‘戏剧感’”,可见选项表述偷换概念。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论点和论据关系的能力。
材料一强调的重点是孔子注重文学性。
A.注重描写,体现了语言的文学性;
B.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也能体现文学性;
C.没有体现语言的文学性。
D.直接提出语言要注重文学性。
ABD均出自《论语》,且强调文学性,能支持材料一的观点。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提取信息并比较材料异同的能力。
由材料一结尾三段“相对于上述显在的文学表现,我更欣赏《论语》处处隐含内蕴的文学意味。请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且不说将此段分行排列,颇有诗的形式和意韵,就看三句话皆以亲切的反问语气出之,即为有意无意地运用文学笔法,活画出孔子作为师长对弟子循循善诱的情状……这段话音调委婉动听,意蕴淳厚绵长”概括为:材料一提到《论语》开篇《学而》,是为了分析其中的文学笔法,证明《论语》处处隐含内的文学意味。
由材料二开头段“总体而言,儒家以人伦教化为己任,圣贤是全民之师,绝不把自己与众生隔绝。但从文辞的表达特征来讲,同为儒家经典,《论语》与《中庸》和《大学》相比,传递出的是更加平实温暖的生活气息。如开篇《学而》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习、交友、日常交往,讲的都是来自百姓日常的生活场景和生活体验,是起居行事、待人接物,同时又是安身立命、政通人和,读来亲和惬意,循循善诱,明白通畅,从容不迫,令人顿生如沐春风之感。正所谓‘圣人语人不语神,语常不语怪’”概括为:材料二提到《论语》开篇《学而》,是为了说明《论语》相比《中庸》《大学》,传递的内容更加具有平实温暖的生活气息。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提取信息并概括归纳要点的能力。
(1)大量运用比喻、夸张、反问等修辞手法,如材料一第一段“言必信,行必果”使用了对偶,材料一第二段“比喻作为文学的常用修辞法,孔子一出手就技惊四方。……以‘北辰’比‘为政以德’的统治者,以‘众星’比诸侯国和大夫,譬喻形象而意蕴丰赡。……‘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前者由感慨河水川流不息而提醒珍惜宝贵时光,后者以松柏后凋景象喻人要经得起严酷环境的考验,言简意赅而启人深思……孔子由水的川流灵动,想到智者敏锐聪慧,由山的沉稳安静,想到仁者厚重不迁,设喻奇妙,表意隽永,且气象博大;材料一第三段“也妙于夸张。‘朝闻道,夕可死矣’(《里仁》),不这样夸饰……‘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述而》),这是以夸张法,将他在齐国痴迷韶乐而难以自拔的情景,传达得惟妙惟肖而意蕴悠长。‘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此处的“浮云”,既是比喻又是夸张,把他作为百世圣哲……的高尚情操和洒脱情怀,刻画得栩栩如生又感人至深”。
(2)讲究遣词用句,常用结构精巧而又精辟富有哲理的对句、排句。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且不说将此段分行排列,颇有诗的形式和意韵,就看三句话皆以亲切的反问语气出之,即为有意无意地运用文学笔法,活画出孔子作为师长对弟子循循善诱的情状”,材料二第二段“虽说如此,《论语》在遣词用句上却从不粗陋,通篇可见精巧的句子结构,精辟而富有哲理的对句、排句。如《雍也》篇中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述而》篇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泰伯》篇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也与孔子……的诗教观高度统一,极具韵律和美感。”
(3)注重在不同的情景中运用简约的神态描写来呈现“氛围感”和戏剧感。如“文学的核心是人。作为言行录,《论语》中对孔子在不同情境中的神态描写虽然简约,却十分生动可感”,《阳货》篇中对孔子的描述,“《阳货》篇中记录了孔子与弟子子游的一段对话——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因此‘莞尔一笑’,用了一种玩笑的口吻说‘割鸡焉用牛刀’。这表现了夫子少见的诙谐轻松、和蔼有趣的一面。……这一段文字很有戏剧性,孔子从轻松诙谐到深沉肃穆,前后的转变,氛围感很强,反映出孔子的真实亲切”。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忧愁的幸福
余秀华【注】
我是一个只有家乡而没有故乡的人,这一度是我比那些有乡愁的人更犯愁的事情。所谓的故乡是当你离开生你养你的地方以后,回过头来对你老家的称呼。
我从来没有离开过横店村,我就无法把横店喊成故乡,在那么多美丽的乡愁里,我感觉到自己生命的一种缺失;因为身体的限制甚至剥夺了我有故乡的机会,一辈子不离开一个地方,我理解为一种能力的缺失,如同我这样的,无法在既定的命运里为自己转一个小小的弯。我的父母像溺爱一只幼鸟一样把我护在他们的羽翼之下,后来是我的孩子,我希望陪伴我的孩子慢慢长大,我看见许多缺少父母关怀的孩子,他们的孤独导致了许多问题,我不能因为无法确定的事情而让我的孩子有所影响。凡此种种,我在横店生了根,怎么拔都拔不起来的根。
以为一辈子不会产生乡愁,因为一辈子就在横店这片小小的树叶上。小小的村庄,三百多户人家,各自有着各自的生活,其实也是大同小异的生活。
以前,也就在两三年之前,你随便走进哪一个农家,首先看到的是挂在屋檐的红辣椒和苞谷屋檐下有一些锈迹的铁犁。开春以后,这犁一下到地里,上面的锈迹就会被磨得干干净净,这草就会白得灼灼发光。乡村里的一些东西有时候是半寐的,这是一种等待的状态,等到自己的季节,等自己内心的呼唤把自己打开。其实整个乡村也是如此一种半寐的状态。半寐并不是沉睡,是眼睛闭着心还醒着,是四季里万物的变化无一遗漏地仍然从生命里经过而且留下痕迹。
2017年的春节,我们有了新房子,横店村的三百多户都有了新房子。原来分散在几千亩的角角落落的人家现在全部集中在了一起。原来鸡犬不相闻,现在在家里大声一点说话,可能就有几家听见。
乡亲们是欢喜的,他们可以用不多的钱买到一栋规格很高的房子。人们的心是欢喜的,这些装修好了的房子和城里的并无二致,甚至比有的城里的房子还要好:自来水,暖气都将一一供应上,非常好的绿化工程,非常完善的社区建设。
从前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画面搬到了横店村,甚至修改得更好一点。我无法避免地看到一些传统和习俗在横店慢慢地不动声色地消失,但是无能为力。这无能为力让我对自己很生气:我也和别人一样放任自流,而且自己也在这样的放任自流之中。一些东西消失了就不会再有回来的可能性,如同一个死去的人不可能再返回阳间一样,这样的痛才是深入骨髓的椎心之痛。就这样,我也有了乡愁。我的乡愁不是站在远方看故乡的思念,没有对着月亮怀念人或景的诗歌一样的浪漫和忧伤。我的乡愁就是直愣愣地站在这片土地上,直愣愣地看着它的变化的无力无奈和无辜。如同看着我的奶奶断气,被推进火化室,等她从火化室出来就是一堆灰的过程。这是一个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的过程,这是一种永恒的失去,一种彻底的失去。我的乡愁是无法化开的愁,不是从远方回来就能够缓解的愁,不是诗情画意的愁,而是一种血淋淋的愁。它不是什么东西从你的手里拿去了还可以还给你,而是一块骨头从你的身上剔出去了再无法长回你的身上。
我不知道别人是不是只是满足于乡愁的本身,故乡的陷落在他们的个人情感里不过是增添了一些没有近身的伤感,因为他们可能再不会回到故乡,他们的愁经过了距离和转述而有了平和的距离和空间,这样的距离和空间足够他们找到别的事物填充,他们一定会说没有事物可以填充,他们一定会说乡愁是无法替代的,是的,无法替代,但是可以忘记,剩下的是情感需要的诗情画意,这样的乡愁在他们哭泣之后还能够让他们的眼睛明亮起来。
但是我不能,我不行,我就在这个地方,时时刻刻看着一些东西在塌陷,在丢失,似乎觉得可以伸手拉住一些,但是什么也拉不住。这时候我的愁在别人的眼里也成了一种风景,这是讽刺。我们的愁,源自我们的无能为力,而这却是我们被时代裹挟着往前走的身不由己和担忧。
碰巧生在这个急剧前进的时代,变化得太快,而生命的基因还有一部分停留在农业社会的慢时期,我们不知道对谁喊一声:你慢一点,等等我。没有人等你,没有人等你的不安和怀疑都得到解决。
写到这里,我觉得自己话太多了。窗外下起了雨,打在玻璃窗上,声音很硬,不远处的喇叭在唱生日快乐歌。我觉得自己还是幸福的,隐隐约约带着忧愁的幸福。
(有删节)
【注】余秀华,1976年生于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横店村,诗人。余秀华是脑瘫患者,行动不便,说起话来口齿不清。2014年11月,《诗刊》发表其诗作,诗歌集《摇摇晃晃的人间》获第七届湖北文学奖。2019年1月,推出首部自传体小说集《且在人间》。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因身体的原因,一直没有机会到外地生活,这就是“我”无法称自己的家乡为故乡的原因。
B. “我”的家乡在搬迁之前,处于一种半寐的状态,搬迁之后,一下子苏醒了过来,变得生机勃勃。
C. “如同一个死去的人不可能再返回阳间一样”表达了作者对一些传统和习俗消失后的椎心之痛。
D. 这篇散文以“我”的家乡搬迁前后的变化为依托,写“我”对家乡“带着忧愁的幸福”的独特感悟。
7.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块骨头从你的身上剔出去了再无法长回你的身上”在文中指原来农村的一些传统和习俗已不可恢复。
B. 这句话将原来农村的一些传统和习俗消失后再也无法还原的情形,运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写了出来。
C. 这句话表达了“我”对一些传统和习俗的消失后再也无法恢复的痛苦,也是“我”的乡愁纠结之处。
D. 这句话表明“我”只愿意生活在原来的田园牧歌的乡村中,也表达了“我”对城市文明的排斥心理。
8. “我”的乡愁和其他人的乡愁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9. 为什么“我觉得自己还是幸福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6. B 7. D
8. ①“我”的乡愁是在自己的家乡产生,其他人的乡愁是远离故乡后而产生的。②“我”的乡愁是看到家乡变化时的无力无奈和无辜,其他人的乡愁是对故乡的思念,对家乡的人或景的思念,带有浪漫和忧伤。③“我”的乡愁是我们被时代裹挟着往前走的身不由己和担忧,其他人的乡愁经过距离和转述,有平和的距离和空间,可以找到别的事物填充。
9. ①“我”的家庭生活幸福,父母疼爱自己,孩子在自己的陪伴中成长。②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花了不多的钱有了规格很高的新房子。③对家乡有着深挚的爱,对生活有着独特的感悟。④身残志坚,在文学的道路上闯出了一片新天地。虽然患有先天性疾病,但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诗人,发表了诸多诗作。
【解析】
【分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B.“搬迁之后,一下子苏醒了过来,变得生机勃勃”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人们的心是欢喜的,但这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满足,并不一定是“苏醒”“生机勃勃”的表现,而且“一些传统和习俗消失了”,“苏醒”“生机勃勃”更不能存在了。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
D.“也表达了‘我’对城市文明的排斥心理”错误。“我”并不排斥城市文明,这种感觉只是在家乡搬迁之后的一种“乡愁”情结。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根据“我的乡愁不是站在远方看故乡的思念,没有对着月亮怀念人或景的诗歌一样的浪漫和忧伤。我的乡愁就是直愣愣地站在这片土地上,直愣愣地看着它的变化的无力无奈和无辜”“我的乡愁是无法化开的愁,不是从远方回来就能够缓解的愁,不是诗情画意的愁,而是一种血淋淋的愁”概括出答案的第一点和第二点;
根据“他们愁经过了距离和转述而有了平和的距离和空间,这样的距离和空间足够他们找到别的事物填充,他们一定会说没有事物可以填充,他们一定会说乡愁是无法替代的,是的,无法替代,但是可以忘记,剩下的是情感需要的诗情画意,这样的乡愁在他们哭泣之后还能够让他们的眼睛明亮起来”“但是我不能,我不行,我就在这个地方,时时刻刻看着一些东西在塌陷,在丢失,似乎觉得可以伸手拉住一些,但是什么也拉不住”概括出答案的第三点。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
结合“我的父母像溺爱一只幼鸟一样把我护在他们的羽翼之下,后来是我的孩子,我希望陪伴我的孩子慢慢长大,我看见许多缺少父母关怀的孩子,他们的孤独导致了许多问题,我不能因为无法确定的事情而让我的孩子有所影响”可知,“我”的家庭生活幸福,父母疼爱自己,孩子在自己的陪伴中成长。
结合“可以用不多的钱买到一栋规格很高的房子”“这些装修好了的房子和城里的并无二致,甚至比有的城里的房子还要好:自来水,暖气都将一一供应上,非常好的绿化工程,非常完善的社区建设”可知,“我”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
结合“我从来没有离开过横店村,我就无法把横店喊成故乡,在那么多美丽的乡愁里,我感觉到自己生命的一种缺失”“就这样,我也有了乡愁。我的乡愁不是站在远方看故乡的思念,没有对着月亮怀念人或景的诗歌一样的浪漫和忧伤”可知,对家乡有着深挚的爱,对生活有着独特的感悟。
结合注释“余秀华是脑瘫患者,行动不便,说起话来口齿不清。2014年11月,《诗刊》发表其诗作,诗歌集《摇摇晃晃的人间》获第七届湖北文学奖。2019年1月,推出首部自传体小说集《且在人间》”可知,“我”身残志坚,在文学的道路上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燕昭王使乐毅为上将军。乐毅于是并护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破之济西。燕昭王大说,封乐毅于昌国,号为昌国君。于是收齐卤获以归,而使乐毅复以兵平齐城之不下者。乐毅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以属燕,独莒、即墨未服。会燕昭王死,子立为燕惠王。惠王自为太子时尝不快于乐毅,及即位,齐之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曰:“齐城不下者两城耳。然所以不早拔者,闻乐毅与燕新王有隙,欲连兵且留齐,南面而王齐。齐之所患,唯恐他将之来。”于是燕惠王固已疑乐毅,得齐反间,乃使骑劫代将,而召乐毅。乐毅知燕急王之不善代之,畏诛,遂西降赵。齐田单后与骑劫战果设诈诳燕军逐破骑劫于即墨下而转战逐燕,尽复得齐城。燕惠王后悔使骑劫代乐毅,又怨乐毅之降赵,恐赵用乐毅而乘燕之弊以伐燕。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曰:“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乐毅报遗燕惠王书曰:夫免身立功,以明先王之迹,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诽谤,堕先王之名,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
(节选自《史记·乐毅列传》)
材料二:
嗟夫!乐毅战国之雄,未知大道,而窃尝闻之,则足以亡其身而已矣。论者以为燕惠王不肖,用反间,以骑劫代将,卒走乐生。此其所以无成者,出于不幸,而非用兵之罪。然当时使昭王尚在,反间不得行,乐毅终亦必败。何也?燕之并齐,非秦、楚、三晋之利。乐毅以百倍之众,数岁而不能下两城者,非其智力不足,益欲以仁义服齐之民,故不忍急攻而至于此也。夫以齐人苦湣王之暴,乐毅苟退而休兵,治其政令,宽其赋役,反其田里,安其老幼,使齐人无复斗志,则田单者独谁与战哉!当战国时,兵强相吞者,岂独在我?以燕、齐之众压其城,而急攻之,可灭此而后食。其谁曰不可。呜呼!欲王则王,不王则审所处,无使两失焉而为天下笑也。
(节选自苏轼《乐毅论》)
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齐田单后A与骑劫战B果设诈C诳燕军D遂破骑劫E于即墨下F而转战G逐燕。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乐毅于是并护赵……之兵以伐燕”中的“伐”与《屈原列传》中的“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中的“伐”意思不同。
B. “于是收齐卤获以归”中的“卤”通“虏”,是“虏获”的意思,与《论语十二章》中的“知者不惑”中的“知”都是通假字。
C. “遂捐燕归赵”中“捐”的意思是“贡献、献出”,与成语“细大不捐”中的“捐”意思相同。
D. “安其老幼”中“安”的意思是“使……安定”,与《大学之道》中“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中的“齐”都是使动用法。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燕昭王把在齐国缴获的战利品带回燕国,让乐毅带兵进攻尚未攻克的齐国城邑,后来只有莒和即墨没有被收服。
B. 燕惠王后悔用骑劫取代乐毅,又埋怨乐毅投降赵国,害怕赵国趁着燕国疲弊之际任用乐毅攻打燕国。
C. 乐毅用书信回应燕惠王,表明自己恪守道义,不敢把幸免于杀身之祸作为渔利的机会,不会做有损燕国之事。
D. 苏轼认为燕惠王不够贤明,最终使乐毅逃离燕国,而乐毅未能成功伐齐是命运的不幸,而不是他用兵指挥的过错。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离毁辱之诽谤,堕先王之名,臣之所大恐也。
(2)欲王则王,不王则审所处,无使两失焉而为天下笑也。
14. 苏轼认为乐毅失败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
【答案】10. BDF
11. C 12. D
13. (1)遭到诋毁、侮辱的诽谤,毁坏先王的名声,这是我所最害怕的事情。
(2)想称王就称王,不想称王就要明白所处的位置,不能让两头都失去而被天下人讥笑。
14. ①燕国兼并齐国,不符合他国利益。
②未能急攻,错失良机。
③未能休兵安民,消磨齐人斗志。
【解析】
【导语】两则材料共同探讨了战国时期乐毅的军事策略和命运。材料一介绍了乐毅在燕齐战争中的表现以及燕惠王对他的怀疑,导致乐毅的离去和齐国的反扑,展现了政治权谋对将帅命运的影响。材料二是苏轼对乐毅战略失败的反思,认为其仁义的治国策略导致了军事上的拖延,间接促成了失败。两者揭示了战争策略与统治者决策的复杂关系。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齐国田单后来与骑劫交战,果然设置骗局用计谋迷惑燕军,结果在即墨城下把骑劫的军队打得大败,接着辗转战斗追逐燕军。
“齐田单”是主语,“后与骑劫”作状语,“战”是谓语,句子结构完整,B处断开;
“设诈”作“诳”的状语,中间不断开,“燕军”是“诳”的宾语,D处断开;
“于即墨下”是“破骑劫”中“破”的后置状语,E处不能断开,F处断开;
表承接关系的“而”引出下一句,“转战逐燕”是独立的句子,G处不能断开;
故选BDF。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通假、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动词,攻打/动词,夸耀。句意:乐毅于是统一指挥着赵、楚、韩、魏、燕五国的军队去攻打齐国。/每出一道法令,屈原就炫耀自己的功劳。
B.正确。动词,“卤”通“虏”,虏获、缴获/“知”通“智”,智慧。句意:当时燕昭王把在齐国夺取缴获的战利品带回了燕国。/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
C.“贡献、献出”错误,都为“抛弃、舍弃”的意思。句意:就抛弃了燕国而归附了赵国。/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
D.正确。使动用法,使……安定/使动用法,使……齐。句意:使老人小孩生活安定。/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苏轼认为燕惠王不够贤明……”错,原文表述为“论者以为燕惠王不肖,用反间,以骑劫代将,卒走乐生。此其所以无成者,出于不幸,而非用兵之罪”,是“论者”认为而不是苏轼,苏轼的观点在后面。选项张冠李戴。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离”通“罹”,遭受;“堕”,毁坏;“臣之所大恐也”,判断句。
(2)三个“王”均为名词作动词,称王;“审”,明白;“为”,表被动。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
根据原文“燕之并齐,非秦、楚、三晋之利”可知,燕国兼并齐国,不符合他国利益。
根据原文“乐毅以百倍之众,数岁而不能下两城者,非其智力不足,盖欲以仁义服齐之民,故不忍急攻而至于此也”可知,未能急攻,错失良机。
根据原文“夫以齐人苦湣王之暴,乐毅苟退而休兵,治其政令,宽其赋役,反其田里,安其老幼,使齐人无复斗志,则田单者独谁与战哉”可知,未能休兵安民,消磨齐人斗志。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燕昭王派乐毅担任上将军。乐毅于是统一指挥着赵、楚、韩、魏、燕五国的军队去攻打齐国,在济水西边大败齐国军队。燕昭王大喜,把昌国封给乐毅,封号叫昌国君。当时燕昭王把在齐国夺取缴获的战利品带回了燕国,而让乐毅继续带兵进攻还没拿下来的齐国城邑。乐毅攻下齐国城邑七十多座,都划为郡县归属燕国,只有莒和即墨没有收服。这时恰逢燕昭王死去,他的儿子立为燕惠王。惠王从做太子时就曾对乐毅有所不满,等他即位后,齐国的田单了解到他与乐毅有矛盾,就对燕国施行反间计,说:“齐国城邑没有攻下的仅只两个城邑罢了。而不及早拿下来的原因,听说是乐毅与燕国新即位的国君有怨仇,乐毅想联合军队暂且留在齐国,朝着南面在齐国称王。齐国所担忧的,只怕别的将领到来。”当时燕惠王本来就已经怀疑乐毅,又受到齐国反间计的挑拨,就派骑劫代替乐毅任将领,并召回乐毅。乐毅心里明白燕惠王派人代替自己是不怀好意的,害怕回国后被杀,便向西去投降了赵国。齐国田单后来与骑劫交战,果然设置骗局用计谋迷惑燕军,结果在即墨城下把骑劫的军队打得大败,接着辗转战斗追逐燕军,收复了齐国的全部城邑。燕惠王很后悔派骑劫代替乐毅,又怨恨乐毅投降赵国,恐怕赵国任用乐毅乘着燕国兵败疲困之机攻打燕国。燕惠王就派人去赵国责备乐毅,同时向他道歉说:“将军误听传言,认为跟我有嫌隙,就抛弃了燕国而归附了赵国。将军为自己打算那是可以的,可是又怎么对得住先王待将军的一片深情厚意呢?”乐毅写了一封回信给惠王,信中说:免遭杀身之祸而建功立业,彰明发扬先王的事迹,这是我的上策;遭到诋毁、侮辱的诽谤,毁坏先王的名声,这是我所最害怕的事情;面临难以预测的罪过,把意外地免去灾害作为个人渔利的机会,这是恪守道义的人所不敢做出的事情。古代的君子,绝交时不说别人的坏话;忠良的臣子离开原来的国家,不洗雪自己的罪过和冤屈。我虽然无能,但多次聆听君子的教导了。
材料二:
唉!乐毅本是战国时期的英雄,不知道真正的王道,只是私下曾经听闻过王道,这就足以使他灭亡了。议论的人认为,是因为燕惠王不够贤明,才会被敌人用了反间计,用骑劫顶替乐毅为将,才最终使乐毅逃离燕国。他们认为乐毅之所以不能取得伐齐的成功,完全是命运的不幸,而不是他用兵指挥的过错。然而,假设当时燕昭王还在位,即使齐国的反间计不能得逞,乐毅也终究会失败。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燕国想吞并齐国,但是这却并不符合秦国、楚国和三晋之国(赵、魏、韩)的利益。乐毅用百倍于敌人的兵力,连续几年都攻不下两座城池,并不是他的智谋和力量不够,而是因为他打算用仁义来使齐国的百姓顺服,所以不能够狠心猛攻城池而导致这样的结果。因为齐国人苦于湣王的暴政,乐毅如果这时候撤退而停止战争,治理政务,放宽赋税、劳役,使农民能够到回到家乡,使老人小孩生活安定,使得齐国人不再有斗志,那么田单之辈又利用谁跟他去作战呢!在战国时,兵力强盛的国家相互吞并,难道仅仅是我燕国么?拿燕国和齐国的军队围攻两座城池,并且加紧攻击,要有消灭敌人后再吃饭的决心,难道谁会说不行吗?哎呀!想称王就称王,不想称王就要明白所处的位置,不能使两头都失去而被天下人讥笑。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杨山人归嵩阳
高适
不到嵩阳动①十年,旧时心事已徒然。
一二故人不复见,三十六峰犹眼前。
夷门二月柳条色,流莺数声泪沾臆。
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忘帝力②。
山人好去嵩阳路,惟余眷眷长相忆。
【注】①动:近。②帝力:帝王的作用,指皇权统治。传说尧时有老人击壤于道,歌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老人唱的歌,后人称《击壤歌》。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近十年未到嵩阳,人事变迁,老友难见,诗人的心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B. 本诗中的五、六两句点明了送别的时节、地点,景象凄凉残败,使诗人不由得泪下沾衣。
C. “凿井耕田不我招”中的“不我招”,体现出诗人对杨山人自在超然的田园隐居生活的欣羡。
D. “惟余眷眷长相忆”中的“眷眷”指反顾的样子。诗人用这一叠词形象地表达了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之情。
16. 直抒胸臆是高适诗歌的主要特点,除此之外,这首诗还运用了哪些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15. B 16. ①对比:三、四句故人“不复见”与三十六峰“犹眼前”对比,诗人慨叹青山依旧,故人难见,传达出物是人非之感。
②以乐景衬哀情(反衬):五、六句描写二月柳色飞莺报春的迷人景色,却惹动诗人离情,更显悲哀。
③用典:七、八句化用《击壤歌》,描写朋友杨山人凿井耕田的隐居生活,赞叹其超然世外的恬淡隐居生活。
【解析】
【导语】此诗为送别之作。高适先感慨时光变迁故人难见,又以嵩阳景衬别情。借“凿井耕田”表意,赞杨山人洒脱。末句表眷恋不舍。全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有淡淡的怅惘之感。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B.“景象凄凉残败”错误。五六句应该是采用以乐景衬哀情(反衬)手法,通过描写二月柳色飞莺报春的迷人景色,景象美丽清新,却惹动诗人离情,更显悲哀。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
①诗人将“一二故人不复见”这一故人难再相见的情况,与“三十六峰犹眼前”所呈现的青山依旧、山峰依然历历在目的景象进行了鲜明的对比。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强烈地慨叹着物是人非,往昔与故人相处的美好时光一去不复返,只剩下那不变的自然景色作为曾经记忆的见证,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感慨与惆怅之情。
②“夷门二月柳条色,流莺数声泪沾臆”描绘了一幅颇具生机与美感的画面,诗人在此情此景下,却是“泪沾臆”,被这美好的景色触动了内心的离情别绪,不禁流下了泪水。以眼前美好的乐景来衬托诗人因友人即将归嵩阳而产生的哀愁之情,使得这种悲哀的情感更加浓烈、突出。
③“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忘帝力”中,诗人化用了传说中尧时老人所唱的《击壤歌》的典故。这里借《击壤歌》所描述的那种自给自足、田园劳作、不受皇权统治束缚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杨山人能够过上这种超然世外、远离尘世纷扰的恬淡隐居生活的赞叹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青天明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都有化用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的痕迹。
(2)李白《将进酒》中“______”一句,用借代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豪门权贵的蔑视、否定;“______”一句,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曹植当年宴饮的场景。
(3)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运用句内对比的手法,从文辞和内涵角度对屈原的《离骚》进行评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江畔何人初见月 ②. 江月何年初照人 ③. 钟鼓馔玉不足贵 ④. 斗酒十千恣欢谑 ⑤.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⑥. 举类迩而见义远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畔”“馔”“谑”“指”。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西方人关心为什么活,中国人关心怎么活。西方人关心生命的超越,希望活得明白;中国人关心现世的享受,( 甲 )。那么,怎样既活得明白又活得痛快?我认为,人应该追求精神的高贵。
高贵不是脱离世俗,不是自命清高,而是一种精神的独立、人格的高标,是一种潇洒、从容的人生态度。
人的崇高与伟大不在于地位的高显,不在于物质的富有和奢侈的享受,而在于心灵的高贵。
中华文化很现实,我们特别关心俗世的幸福与享受,这和农业文化的世俗与功利密不可分。这种实用主义文化使得许多人把功名利禄这些外在的东西当作人生追求的目标,而淡忘了心灵的目标。这就给人生带来很多误导,也给生命带来不少麻烦甚至灾难。
人人都追求成功,尤其是年轻人。但什么是成功呢?对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成功”的字面意思就是完成功业。由于每个人的功业不同,成功自然也不可一概而论。你能说一个著名影星比一个普通教师更成功吗?
中国有个成语叫“大器晚成”,有学者认为这个“晚”通“免”字,“大器”是不追求所谓“成功”的,“成功”是一个庸俗的社会学名词,它的副产品就是名和利。林语堂先生在跨年将“名”与“利”称作“骗子”,就是说人们在向外追逐中失却了自我,忘记了自己是谁。一些人不按照自己的实际需要生活,只为别人的喝彩和议论而活,不自觉地为外物所驱使,成了名与利的奴隶。所以事业成功不代表人生成功。
《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说,人生有一千种活法,人生成功( 乙 ),我们不能用一种活法去否定其他活法。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追求成功,这很正常,而且人生得有一个向前的目标,不然,否则可能很无聊。
18.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19. 下列各项中的“现实”与文中“中华文化很现实”中的“现实”,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轰”的一声,一个响雷将他惊醒,让他从梦中回到现实。
B. 当我是个孩童时我做了许多梦,如今很多梦都已成为现实。
C. 这部电影反映了不少很现实的问题,深受观众好评。
D. 他这个人比较现实,不会轻易答应帮别人的忙。
20. 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案】18.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追求成功,这很正常,因为人生得有一个向前的目标,不然,可能很无聊。
19. D 20. 甲:希望活得痛快
乙:只是其中的一种活法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
一是:不合逻辑,关联词使用错误。“而且”表递进,“人生得有一个向前的目标”与上文“人们追求成功,这很正常”之间是因果关系,不是递进关系,把“而且”改为“因为”。
二是:语意重复。“不然”的意思是“如果不这样”,与“否则”的意思相同,要删掉其中一个。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词语语境义的能力。
文中加点的“现实”是形容词,作谓语,意思是“讲究实际功利”。
A.“现实”是名词,意思是“客观世界”。
B.“现实”是名词,意思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C.“现实”是形容词,意思是“合乎客观情况的”。
D.“现实”是形容词,作谓语,意思是“讲究实际功利”。与文中加点的“现实”意义和用法相同。
故选D。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境补写的能力。
甲处,结合前文“西方人关心生命的超越,希望活得明白”和后文“怎样既活得明白又活得痛快”可知,后文的“活得明白”和前文“西方人关心生命的超越,希望活得明白”相呼应,那么“活得痛快”就和前文“中国人关心现世的享受”相呼应,甲处包含“活得痛快”。根据“希望活得明白”句式的提示,甲处补写格式应是“希望活得XX”,故填“希望活得痛快”。
乙处,结合前文“人生有一千种活法”和后“我们不能用一种活法去否定其他活法”可知,“人生成功”是一千种活法中的一种活法,乙处可填“只是其中的一种活法”。
(二)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初始,因工作从江南来到了首都北京。九月的北京,已然进入了秋季,虽然不乏秋老虎的光顾,相较于江南,已经有了显然的差别。虽然做足了准备,但一下飞机还是觉得一丝凉意。秋天的北京再也没有了酷暑,再也没有了暴雨,轻云慵懒地飘在碧蓝的天上,清风吹动柳絮带来一丝的惬意:天气好了很多。几经周折转乘了地铁,不经意间发现了地图上的陶然亭。陶然亭?岂不是俞平伯笔下飘雪的陶然亭,岂不是映雪瑶台不远的陶然亭,岂不是慈悲庵上的陶然亭,岂不是“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的陶然亭!或许真该去看看了,去寻找这秋意里的“陶然”啊!
21. 下列画横线的短语中,与文中画横线的短语结构一致的一项是( )
A. 八百里秦川,以西安为界,分为东西两府,秦腔就源于西府。
B. 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我年纪还小,根本不知道鲁迅是谁。
C. 上午四点过一刻,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蠕动了。
D. 龙船水刚刚涨过,河水中皆泛着豆绿色,翠翠抿着嘴一句话不说。
22. 恰当地使用标点符号可以更好地表情达意,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两个“!”,请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情感。
【答案】21. B 22. ①第一个“!”体现出作者由“陶然亭”不断想到与之有关的文化元素时的激动;
②第二个“!”体现出作者对领略“陶然亭”秋意、享受“陶然”境界的向往。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短语结构的能力。
文中“首都北京”都是指北京,所以是复指短语。
A.偏正短语;
B.复指短语;
C.主谓短语;
D.动宾短语。
故选B。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①第一个“!”前,作者用一组排比句写了与“陶然亭”有关的文化元素“俞平伯”“映雪瑶台”“慈悲庵”“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四个“岂不是”的反复运用凸显出作者想到这些文化元素时内心的激动之情,使用“!”能直接体现出作者的激动。
②第二个“!”所在语句写作者准备“去寻找这秋意里的‘陶然’”,去领略“陶然亭”的秋意,去享受“陶然”之境界,使用“!”能体现作者的向往之情。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选择重要,选择代表着方向,选择不对,努力白费。有人说努力重要,努力代表了动力,再好的选择没有努力,馅饼掉你头上你也接不住。
以上材料对你有何启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选择与努力:人生交响曲中的协奏
有人说选择重要,它决定了人生的航向;有人说努力重要,它提供了乘风破浪的动力。在我看来,选择与努力并非孤立存在的个体,而是共同谱写人生交响曲的协奏,二者相互交织,彼此成就,最终奏响属于我们自己的华美乐章。
诚然,选择是人生的导航仪,它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倘若选择错误,即使拼尽全力,也可能南辕北辙,与成功背道而驰。历史长河中,无数先贤正是因为做出了符合时代潮流、顺应自身优势的选择,才在各自的领域成就了非凡的人生。袁隆平先生将毕生心血倾注于杂交水稻研究,正是因为他洞察到国家和人民对粮食安全的迫切需求,最终解决了困扰人类千年的温饱难题。可见,明智的选择犹如一座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指引我们走向成功的彼岸。
然而,选择并非一劳永逸的决定,而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而努力则是推动这一过程不断优化的引擎。外部环境瞬息万变,自身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当初的选择未必永远契合现实。唯有在不断努力的过程中,审时度势,灵活调整,才能在人生的航道上乘风破浪,驶向更广阔的天地。试想,如果马云固守最初的选择,没有与时俱进地调整方向,果断转型电子商务,并为之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或许就不会有今天的商业传奇。因此,努力是连接选择与成功的桥梁,它赋予我们审视自我、调整航向的勇气和能力,最终抵达梦想的彼岸。
更重要的是,选择与努力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促进、螺旋上升的协奏。正确的选择能够激发我们奋斗的热情,而持续的努力则会让我们更加坚定最初的选择,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选择的方向。就如同一位钢琴家,他选择演奏古典音乐,并为之付出日复一日的练习。在演奏的过程中,他对古典音乐的理解不断加深,演奏技巧日益精进,更加坚定了自己对古典音乐的热爱。这种热爱又反过来促使他更加刻苦地练习,最终成就了一位杰出的钢琴演奏家。由此可见,选择与努力相互成就,共同谱写出人生的华美乐章。
人生之路漫漫,选择与努力如同交响曲中的不同音符,它们相互交织,彼此成就,最终奏响属于我们自己的生命乐章。让我们以智慧和勇气做出正确的选择,并以坚持和毅力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在选择与努力的协奏中,成就精彩人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这则材料提出了两种看似对立的观点,一种强调选择的重要性,认为正确的方向比盲目的努力更重要;另一种则强调努力的重要性,认为即使有正确方向,没有付出努力也无法实现目标。材料通过“有人说”引入这两种观点,暗示了它们在现实中的普遍性和争议性,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提出自己的见解。
本次作文材料的关键词:“选择”意味着决策,关乎个人或集体未来的发展路径;“努力”则是行动,是将选择变为现实的过程。这两个词共同构成了成功的重要因素,但它们之间存在相互依赖和制约的关系。就材料而言,文章可以从辩证法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选择与努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内在联系;也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假设情境,对比分析选择与努力两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结果,从而突出选择与努力相结合的重要性;还可以从个人成长、职业规划、团队建设等不同领域出发,探讨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做出明智的选择,并且付出相应的努力。
行文思路上,文章开篇可以简述材料,提出核心议题——选择与努力何者更胜一筹?利用设问,激发读者思考。在论述过程中,首先可以运用举例论证(如乔布斯创立苹果的历程),展示明智选择对个人与企业发展的深远影响;接着通过对比论证,彰显努力在克服困难中的关键作用;运用因果论证,阐明选择与努力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辩证关系,强调其内在统一性。然后,进一步结合事例(如马云的阿里巴巴从零到一的成长轨迹),探讨不同情境下选择与努力的动态平衡机制,证明适时调整两者比重,是应对挑战、把握机遇的智慧之举。文章结尾部分,重申选择与努力的互补性,提出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层面,如何培养前瞻性决策能力与持续奋斗精神,实现目标的策略性建议。通过反问,鼓励读者在生活实践中灵活运用选择与努力的黄金法则,共创美好未来。
立意:
1.选择与努力,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2.明智选择是前提,不懈努力是关键。
3.选择决定方向,努力决定高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吉林省吉林市八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文件包含吉林省吉林市八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pdf、吉林省吉林市八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吉林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含解析,文件包含语文试题2023级高二上学期期中doc、语文答案详解2023级高二上学期期中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