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八一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A4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500152/0-173379807464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八一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A4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500152/0-173379807466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八一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A4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500152/0-173379807468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八一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市八一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A4,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解答题,科普阅读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
1. 在国际制单位中,速度的单位是( )
A. mB. m/sC. cmD. km/h
2. 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如图所示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 如图所示实例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
A. 农民把稻谷摊开了晒
B. 用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C. 把新鲜水果装入保鲜袋中
D. 将湿衣服晾通风向阳处
4. 下列四个场景中,因为水的凝华而形成的是( )
A. 旷野上的白雾B. 夏天的早晨花草上有露水
C. 深秋树叶挂上白霜D. 屋檐下的冰凌
5.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正常中学生1min脉搏跳动20次
B. 人步行的速度约1.3m/s
C. 教室天花板离地面的高度约8m
D. 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约37℃
6. 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 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熔化B. 升华C. 汽化D. 凝华
7. 口技是优秀的民间表演技艺。这种技艺起源于上古时期,人们在狩猎时,通过模仿动物的声音,来诱捕猎物。到了宋代,口技已成为相当成熟的表演艺术,俗称“隔壁戏”。表演者用口、齿、唇、舌、喉、鼻等发声器官模仿大自然各种声音,使听者如身临其境。听者能够辨别出口技表演者模拟的是小狗的声音,主要依据的是声音的( )
A. 振幅B. 音调C. 响度D. 音色
8. 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以推理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 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闹铃声
C. 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停止了振动
D. 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轻微了
9. 2023年7月,位于北京怀柔科学城的JF—22超高速风洞通过验收,其各项性能指标国际领先,为我们国家的空天往返系统以及超高声速飞行器的研制提供了有力支撑。超高速风洞可复现约30倍声速飞行条件,在飞行器研制过程中,需要将飞行器模型固定在风洞中,让风迎面吹来,模拟飞行器在空中的飞行情况。关于这一模拟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风相对于风洞是静止的B. 风相对于飞行器模型是静止的
C. 飞行器模型相对于风是运动的D. 飞行器模型相对于风洞是运动的
10.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B.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
11. 冬天, 人说话时,可以看到口里呼出“ 白气” ;夏天,打开冰箱时,也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 白气”.下 列对这两次“ 白气”产生的原因, 分析正确的是( )
A. 冰箱里冲出的“ 白气”是冰箱里气体中的水蒸气液化产生的
B. 冰箱里冲出的“ 白气”是冰箱里的气体中的水蒸气汽化产生的
C. 口里呼出的“ 白气”是口里的气体中的水蒸气液化产生的
D. 口里呼出的“ 白气”是口里的气体中的水蒸气汽化产生的
1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蒸发和沸腾都需要吸收热量,且都发生在液体表面
B. 液体凝固时,不断放出热量,但温度可能保持不变
C. 利用干冰汽化吸热,可以使长途运输中的食品降温保鲜
D. 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片上出现水珠,是液化现象
13. 下列有关热现象的归纳不合理的是( )
A. 所有气体在其温度降到足够低的条件下都可以液化
B. 实验室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C. 液体的沸点除了跟液体种类有关外,还跟气压有关
D. 在大气压下,0℃的冰比0℃的水温度低
14. 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
A 0至2s内,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B. 2s至5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 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25m/s
D. 小车在0至2s内的速度比5s至7s内速度小
15. 一艘科考船对某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s、0.16s、0.30s、0.14s、0.3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
A. B.
C. D.
二、多选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误选项的不得分)
16. 关于运动的描述,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
B. 通过路程相同,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就越快
C. 所用时间相同,通过路程越长,物体运动就越慢
D. 刘翔比你跑得快,这句话的物理含义是刘翔比你通过的路程长
17. 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如图所示几种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 安装双层中空玻璃B. 道路两旁设置隔音墙
C. 工人使用防噪声耳罩D. 禁止鸣笛
18. 关于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如图甲:将发声的音叉轻触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说明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B. 如图乙:自制温度计的玻璃管越粗,外界温度变化时,管中液柱高度的变化越明显
C. 如图丙: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长度不同的锯条,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D. 如图丁: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纸屑跳动的幅度不同,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19. 在标准大气压下,小林根据表中的数据,得出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 90℃的碘不会升华
B. 零下10℃的酒精也能汽化
C. 水银温度计可以测量-20℃的气温
D. 用来熔化铜的容器可以用铝制成
20. 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两车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0~5s,甲车速度是乙车速度的4倍
B. 经过15s,甲、乙两车相距10m
C. 经过18s,甲、乙两车相距4m
D. 5~25s,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三、实验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49分,其中,21,27,28题6分,22,23,24,25题4分,26题2分,29题8分,30题5分)
21. 按要求填空:
(1)如图甲所示橡皮的总长度是________cm;
(2)如图乙所示,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___℃;
(3)如图丙,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22. 按要求填空:
(1)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个音叉,比较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音叉发声的________不同。
(2)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____;响度相同的是________。很有可能显示的是噪声的波形的是________。
23. 小刚在物理课上学习了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气流速度三个因素有关。星期天休息的时间,他做了一次家庭实验进行进一步验证。在四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然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验证水蒸发的快慢与______有关;
(2)通过______两图的对比,可以验证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刚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 (如图)。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这个结论 ______(选填:正确、不正确)原因是没有控制水的______相同。
24.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若秒表每格为1s(实验中指针没有转过1圈),则该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_____ m/s;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 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25. 如图甲所示,针筒内封住一定质量的乙醚蒸气,压缩乙醚蒸气,可以观察到筒壁上出现乙醚液体,说明乙醚气体可以在常温下通过___________的方式液化;如图乙所示把水壶中的水烧开并持续加热,在距离壶嘴一定高度处放置一个玻璃板,可以观察到玻璃板___________(选填“上”或“下”)表面出现___________的现象,说明水蒸气可以通过___________的方式液化。
26. 初二年级举办了“丝竹管弦韵悠扬,声波婉转何其妙”的物理学科活动,如图是小悦同学在活动中设计制作的一个“排箫”乐器,它是由材质相同、长短不同、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吸管并排组成。当小悦用同样大小的力气向不同吸管的开口中吹气时,便能听到高低不同的声音。请据此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___________。
27. 下列两个实验都是为了演示“碘的升华”而设计的。如图甲是小红的操作:在烧杯中放少量的碘,烧杯口放一只装有冷水的烧瓶,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图乙是小明的操作:在烧杯中放少量的碘,烧杯口放一只装有冷水的烧瓶,插入温度计,用沸水给烧杯加热。
(1)结合你的探究经历,描述乙图小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2)为演示碘的升华实验,你认为________实验方案更好(选填“甲”或“乙”),你的理由是________;
(3)小明发现烧瓶内水的温度明显升高的原因是碘蒸气发生了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这个过程是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过程。
28. 两个实验小组同时分别探究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记录数据如下表:
(1)根据记录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乙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该物质的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____min;
(2)在t=6min时,乙质处于___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3)如图所示,可以描述晶体熔化的图象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 B.
C. D.
29. 在探究“水的沸腾前后,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特点”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8min后停止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1)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__现象判断水是否沸腾;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水在沸腾前,随加热时间的增加,___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__________;
(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水面上方气压________1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4)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________。
A. B.
C. D.
(5)实验过程中小明不小心碰到了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感觉很烫。为了证明水蒸气液化放热,他进行了以下操作,如图在两个相同试管甲和乙中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然后将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直接通入试管甲的水中,水蒸气在甲中几乎全部液化,待甲中的水面上升一段高度后,停止通入水蒸气,测出此时甲中水的温度为t,接下来能验证水蒸气液化放热的操作是________(选填“A”、“B”、“C”、“D”)(烧瓶内水的温度高于100℃)
A. 测出乙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
B. 测出烧瓶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
C. 将烧瓶内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
D. 将另一烧杯中100℃的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
30. 在物理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测量小车下半段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同组小涛和小洁在组装实验器材时,对于斜面的坡度大小进行了讨论,最终他们认为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些(选填“大”或“小”),这样更方便计时;
(2)他们将实验器材组装调试好之后进行实验,主要步骤如下,请你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将秒表归零。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________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用________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②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仿照上述步骤,分别测量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及所用时间,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③根据平均速度的导出式________(请用测量量的字母表示),计算小车在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并将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四、科普阅读题(共4分)
31.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火箭的“防护衣”
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顺利将三名航天员送往太空,30日7时33分,两个乘组的6名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胜利会师”(如图所示)。
火箭能把飞船送入太空,其速度约达到7.9km/s。高速飞行的火箭与大气剧烈摩擦,外壳会产生1000℃以上的高温。在火箭的外层进行涂装,就相当于为火箭穿上一层薄而坚韧的“防护衣”。通常在火箭外涂刷一层耐烧蚀隔热涂料,这种材料既耐高温又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当火箭在大气中高速飞行时,涂层中有部分物质因受热而升华,能带走部分热量;涂层中的耐高温有机树脂则形成微孔碳化层,会把外界大部分热量与火箭外壳隔开。因此,对火箭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目前,对于火箭涂装的颜色,国际上并没有特别规定。例如:我国的长征系列火箭主打的是白色涂装(如图甲所示)。而2020年11月7日,我国成功发射的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却是少有的黑色(如图乙所示)。为什么火箭的“防护衣”大多是白色,很少是黑色呢?
一方面,白色火箭更容易被光学仪器观测到,且火箭助推器上的红白相间条纹,更方便光学跟踪系统对焦。另一方面,白色有较好的隔热保温作用。由于长征系列火箭是液体燃料火箭,液氧燃料的温度在-180℃左右。火箭升空后,温度会急剧上升,白色涂装不仅能起到隔热效果,也有利于保温,降低了液体燃料爆炸的风险。所以,白色涂装是液体燃料火箭的最优选择。而固体运载火箭的燃料不会对温度那么敏感,因此,涂装颜色选择性就更多了。谷神星一号火箭就是一枚固体燃料火箭,其箭体采用国产碳纤维复合材料,这种材料本身是黑色,所以谷神星一号火箭制造成了通体黑色。
(1)当火箭在大气中高速飞行时,涂层中有部分物质因受热而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这个过程是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过程;
(2)火箭能把神州十五号飞船送入太空,飞行速度约达到________km/h;
(3)在火箭外涂刷一层耐烧蚀隔热涂料,该涂料对火箭能起保护作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7分,其中32题3分,33题4分,要求写出基本解题步骤)
32. 如图所示,一辆轿车从某地以大小不变的速度往北京方向行驶,9时10分到达A地,9时40分到达B地。
(1)从A地到B地,轿车的行驶速度是多少km/h?
(2)轿车若仍以此速度行驶,还需要多少h到达北京?
33. 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反应过程中可认为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中做减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某款汽车在高速公路的路面条件下,以不同行驶速度做紧急停车试验,其车速v与制动距离s2的试验数据如下表。通常不同司机的反应时间会有明显差异,我们将司机的反应时间取为0.72s。
(1)此款汽车以30m/s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若司机发现意外情况做紧急停车,求汽车的反应距离;
(2)《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八十条规定:“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速超过每小时100公里时,应当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请你以该款汽车为例,结合图所示高速公路多车道限速牌提供的信息,计算说明上述规定的内容是否科学合理。
物质
熔点/℃
沸点/℃
酒精
-114
78.5
铝
660
2327
碘
113.5
184.4
铜
1083
2595
水银
-38.8
357
实验一
实验二
在烧杯中装入碘的固体颗粒,用酒精灯加热烧杯里的固体碘
在烧杯中装入碘的固体颗粒,把烧杯放入沸水中加热烧杯里的固体碘
碘的熔点114℃
碘的沸点184.3℃
水的沸点100℃
酒精灯火焰500℃左右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
甲的温度/℃
35
40
45
49
54
58
63
67
…
乙的温度/℃
44
46
48
48
48
48
49
50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水的温度/℃
90
92
94
91
98
98
98
98
98
车速/(km/h)
60
80
100
120
制动距离/m
20
36
54
7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八一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A4,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解答题,科普阅读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A4,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范围,满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中山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A4,共9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