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A4,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青年是最能反映时代特征的群体,青年的思想动态也直接映射出社会的前沿思潮。
从改革开放之初的迷茫,到满怀对高物质生活、高社会地位的向往和奋力拼搏的精神,再到对职场的厌倦、对竞争的排斥,到今天寻找化解时代困境的途径,追求世俗眼光之外的人生价值,这一过程展示出青年正走向创新与变革,也从单纯的抱怨走向了对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进一步融入了国家发展大局。从表面上看,这是青年在面对激烈社会变迁时的应对策略;更深层次地分析,这些变化展现了中国青年集体情绪的转变。
青年集体情绪的形成与其面临的社会挑战有直接联系。虽然在一些时期内,青年的集体情绪中出现了“躺平”“佛系”等逃避心理,还出现了“精神内耗”的加重、“脱不下孔乙己的长衫”等不良现象。但纵观整个发展历程,青年对时代的挑战并没有采取消极颓废的行为实践。其实,“佛系”与“躺平”更多是一种自我嘲讽和心理安慰,通过口头的摆烂来缓解内心的焦虑与不安。“精神内耗”的出现也从侧面反映了青年在应对社会压力、寻求自我实现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突破困境限制的坚韧品质。当今的青年正在尝试平衡物质满足与精神满足:既希望实现物质生活的提升,也很看重个人实现、事业和理想。
“集体情绪”是社会情绪的一种形式,是指同一世代的社会群体经历了相同的历史事件、社会结构、政策引导后,形成共同的、持续的、有价值导向的社会心理反应,尤其是对个人发展、目标追求、人生价值的情绪表达。它与“群体情绪”的不同之处在于:“群体情绪”是具有同质性或存在于同一时空环境下的群体,针对某一突发事件或历史事件,在瞬时间爆发出的群体心理冲动,在一个时间段内可能会因不同事件形成多个群体情绪;“集体情绪”则是一个世代群体的整体心理动态,能够维持较长时间,对孤立社会事件的敏感性更弱。
(摘编自陆士桢、蔡康鑫《改革开放以来青年集体情绪的转变与政策因应——从寻求物质满足到精神满足的平衡》)
材料二:
“精神内耗”不能简单地跟抑郁、焦虑画等号,但可以说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精神内耗”状态,没有及时觉察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法,就很可能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
许多学者都以“疾风暴雨期”来比喻青春期,步入青春期之后,由于青少年自我意识的高涨,其内在世界也开始丰富起来,容易产生自我冲突和矛盾心理。许多青少年对周围的一切事情都非常敏感,对师长的言论有自己的判断,对各类社会现象有自己的思考。但这也带来了新问题:他们的一些想法未必符合实际,“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来自现实的打击会让部分青少年看清自己想法的幼稚性,但也有可能让他们更执着于自己的想法,结果在一次次与现实的碰撞中,灰头土脸地败下阵来,从而陷入自我怀疑,步入精神内耗的循环。
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在其著作《自卑与超越》中写道:“内耗体质的人,无法分清自己的事和别人的事。”一个人如果分不清这些,就容易受到别人情绪的影响,把别人的期待当成自己的期待,把别人的情感当成自己的情感。而自我发展的标志,是能够分清你、我需求间的差别,通过这种区分建立边界感,这就是课题分离。如果一些孩子过度看重同伴的想法,为了满足同伴意愿而不断猜测、一味迎合,就会让自己“小心翼翼”,敏感多疑。学会课题分离能帮助人们将认知资源分配在最应关注的问题上,集聚心理能量克服当下面临的压力和困境。
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中,“超我”包括自我理想,即自我渴望达到的成就目标。目标的过于理想化,使得部分青少年想得太多而行动太少,脑海中的两个“小人”不断斗争,陷入内耗。处于教育内卷的时代,青少年不但承担着沉重的学习压力,还肩负着父母的高期待,但因为自身兴趣、能力的不匹配,他们或许始终无法满足家长的预期,不少孩子会因此被“无用感”包围。旁人可以用100%的专注力完成一件事,而他们先内耗了50%,行动力自然随之降低,而后在恶性循环中变得越来越消极、越来越疲惫。
反刍思维是一种慢性习惯,可以经由后天培养。积极的反刍思维分为两种情况:遇到开心的事时,享受快乐;面临烦心的事时,积极应对。一些青少年往往由种种原因诱发消极的反刍思维,在脑海中循环“播放”消极、负面的想法,一遍遍地回想,一次又一次地陷入懊悔。比如:奋进努力后考试失败的经历,人际关系的不和谐,被父母忽视、不认可等。消极反刍思维会无限放大个体的焦虑、失败,让它们沉湎于过去的痛苦,没有勇气面对现实挑战。教育者对陷入消极反刍思维的青少年进行引导,消极的反刍思维有可能转化为积极的反刍思维。
精神内耗者要学习使用观察者心态处理内心的自我冲突,知道自己面对的问题很多都是被允许和接纳的。教育者也要提供相应支持,及时倾听青少年心声,帮助学生调整状态,引导其快速走出寒冷冬季,迎接春日暖阳。
(摘编自马地那·那司尔吾拉、杨东《“精神内耗”背后的心理动因是什么——以青少年群体为例》)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改革开放之初的迷茫到今天对人生价值的追求,这一过程体现了中国青年集体情绪的转变。
B. 从“躺平”“佛系”到“精神内耗”,青年经历了由消极摆烂到努力突破困境限制的过程。
C. 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其成因之一有可能是长时间精神内耗。
D. 经过引导和培养,消极反刍思维有可能转化为积极的反刍思维。
2. 根据材料,下列不属于“集体情绪”表现的一项是( )
A.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盛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瞬时间感动和鼓舞了无数人。
B. 脱贫攻坚目标确定后,广大青年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战场,珍惜时代机遇、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尽责、在尽责中成长。
C. 中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一次次重大突破,青年们普遍感受到自豪与振奋,为国家的科技实力感到骄傲,还有不少青年立志投身航天事业。
D.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在离不开、回不去、又卷不进的矛盾困境之下,青年人选择了所谓的“躺平”与“佛系”。
3. 如果你的同学总是困于“精神内耗”,纠结过去的遗憾,担心未来。下列最适合用来劝勉他的诗句是( )
A.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B.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C.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D.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4. 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青少年群体精神内耗的原因。
5. 小丽最近很苦恼,接连几次考试成绩都不如意,小丽觉得辜负了父母的期待,感到很自责。最近又和同学发生了一点口角,她在晚上一遍遍复盘,课堂上也很难专心听讲。请你结合材料二,为小丽的精神内耗指出破解之道。
【答案】1. B 2. A 3. C
4. ①自我意识高涨,对周围事物敏感。②未能实现课题分离,分不清他我需求。③目标过于理想化,想得多行动少。④消极的反刍思维,放大焦虑和失败。
5. ①以观察者心态看待问题,正视内心的自我冲突,接纳自我的不完美。②调整思维,积极反刍,适当降低目标,学会分清他我需求,不过分看重父母和他人期待。③教育者提供支持,给予其包容与关爱,及时倾听其心声,帮助其调整状态。
【解析】
【导语】这两篇文章分别探讨了青年群体的集体情绪转变与青少年精神内耗问题。第一篇通过历史视角分析,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青年逐步转向对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平衡追求。第二篇则聚焦青少年的心理困境,分析“精神内耗”的成因和影响,提出了通过理性认知与心理引导来改善的思路。两篇文章都强调青年在社会变迁与压力下的应对,以及寻求自我实现的努力,反映了现代社会中青年面临的挑战与自我调整需求。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从‘躺平’‘佛系’到‘精神内耗’”错,根据材料一第3段“青年的集体情绪中出现了“躺平”“佛系”等逃避心理”““精神内耗”的出现也从侧面反映了青年在应对社会压力、寻求自我实现方面所做的努力”,可知这几种情绪没有孰先孰后之分;“消极摆烂”错,结合材料一第3段“但纵观整个发展历程,青年对时代的挑战并没有采取消极颓废的行为实践。其实,‘佛系’与‘躺平’更多是一种自我嘲讽和心理安慰,通过口头的摆烂来缓解内心的焦虑与不安”,可知“佛系”“躺平”并非消极摆烂。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
结合材料一第4段“群体情绪是具有同质性或存在于同一时空环境下的群体,针对某一突发事件或历史事件,在瞬时间爆发出的群体心理冲动,在一个时间段内可能会因不同事件形成多个群体情绪;集体情绪则是一个世代群体的整体心理动态,能够维持较长时间,对孤立社会事件的敏感性更弱”,可知:群体情绪是针对某一突发或历史事件的瞬时爆发出的情感;集体情绪是持续时间长的整体心理。
A.“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盛典”播出是某一突发事件,瞬时间感动无数人,不属于群体情绪。
B.脱贫攻坚不是某一突发事件或历史事件,维持时间长,属于集体情绪。
C.中国的航天事业维持时间长,不是某一突发或历史事件,属于集体情绪。
D.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持续时间长,是一个世代的整体心理,属于集体情绪。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劝勉同学不要困于“精神内耗”,纠结过去,担心未来,即劝勉他要把握现在。
A.人生是既定的,何必成天叹息哀愁,带有强烈的“宿命感”,不适合。
B.表达了不向权贵低头的高贵人格,不适合。
C.劝人不要纠结过去的人事,应该抓住当下的美好时光,适合。
D.道出了诗人羁旅风霜之苦,流露出诗人深深的无奈和愤慨,不适合。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①由“由于青少年自我意识的高涨,其内在世界也开始丰富起来,容易产生自我冲突和矛盾心理。许多青少年对周围的一切事情都非常敏感,对师长的言论有自己的判断,对各类社会现象有自己的思考”,可概括:自我意识高涨,对周围事物敏感。
②由“一个人如果分不清这些,就容易受到别人情绪的影响,把别人的期待当成自己的期待,把别人的情感当成自己的情感”“而自我发展的标志,是能够分清你、我需求间的差别,通过这种区分建立边界感,这就是课题分离”,可概括:未能实现课题分离,分不清他我需求。
③由“目标的过于理想化,使得部分青少年想得太多而行动太少,脑海中的两个“小人”不断斗争,陷入内耗”“旁人可以用100%的专注力完成一件事,而他们先内耗了50%,行动力自然随之降低,而后在恶性循环中变得越来越消极、越来越疲惫”,可概括:目标过于理想化,想得多行动少。
④由“一些青少年往往由种种原因诱发消极的反刍思维,在脑海中循环“播放”消极、负面的想法,一遍遍地回想,一次又一次地陷入懊悔”“消极反刍思维会无限放大个体的焦虑、失败,让它们沉湎于过去的痛苦,没有勇气面对现实挑战”,可概括:消极的反刍思维,放大焦虑和失败。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①根据“精神内耗者要学习使用观察者心态处理内心的自我冲突,知道自己面对的问题很多都是被允许和接纳的”,结合小丽目前的处境,尤其是陷入纠结与矛盾中,可得出建议:以观察者心态看待问题,正视内心的自我冲突,接纳自我的不完美。
②根据“消极反刍思维会无限放大个体的焦虑、失败,让它们沉湎于过去的痛苦,没有勇气面对现实挑战”,结合小丽“接连几次考试成绩都不如意”“觉得辜负了父母的期待”“又和同学发生了一点口角”等真实情况,可得出建议:调整思维,积极反刍,适当降低目标,学会分清他我需求,不过分看重父母和他人期待。
③根据“教育者也要提供相应支持,及时倾听青少年心声,帮助学生调整状态,引导其快速走出寒冷冬季,迎接春日暖阳”,可得出建议:教育者提供支持,给予其包容与关爱,及时倾听其心声,帮助其调整状态。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半块青萝卜
童村
小惠看到那半块青萝卜时,正是中秋黄昏时分。她和西征的队员们,已经有十几天没有吃到过一粒粮食了。只要能咽进肚子里去的,他们都咽进去了。可是,还是饿。
那半块青萝卜,是在一小片刚收拾完不久的阳坡菜地旁发现的。它就躺在一丛枯草里,闪着若隐若现的诱人光泽。看到它的那一刻,小惠的眼睛一下就亮了,紧接着,她听到自己的失声惊叫,就像捕获一只意想不到的猎物一样,步履踉跄地扑了上去……
小时候,父亲每年都要在自家的小菜园里,种上各式各样的蔬菜,有辣椒,有倭瓜,有油豆角,当然还有青萝卜。短暂的夏天结束之后,收获的季节到来了。每当这时,父亲就会带着母亲、弟弟、妹妹和她,一起到小菜园里去收菜。除了留出少部分青菜外,父亲会挑些好的分给乡亲,母亲则将剩余的切成了丝和片,晾晒在院子里。一天一天地只等着它们吸足了阳光,慢慢变得干爽了,这才储藏起来,以备一家人在漫长的冬天里食用。那些天,院子里散发出的诱人香气,常常会让小惠垂涎欲滴,甚至渴望雪花飘飘的冬天早点到来。
可是,快乐的日子那么快就结束了。
自打日本人来了,庄户人的日子一下就变了。那些举着太阳旗的日本兵,隔三差五就会到村庄里来,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父亲就是在这个时候,和村里的几个年轻人一起上山参加抗联的。父亲说,打不走日本人,咱老百姓就没有好日子过;要想过好日子,我就必须去当抗联,除此之外,再没别的路可走了。
从此,家中的小菜园荒芜了,再也长不出青枝绿叶的菜蔬。
“这日子没法再过下去了,小惠,你已经长大了,快去找你爹去吧!”一天,母亲牵着弟弟和妹妹的手,好像下了很大的决心,对她说道。
小惠知道,她才刚刚13岁。
“我走了,你们怎么办?“小惠想了好大会儿,这才睁着一双困惑的眼睛向母亲问道。
母亲一下扳过小惠的肩头说:“等你们快点儿把日本鬼子打跑了,就一切都好了。”
小惠琢磨着母亲的话,懵懵懂懂地点了点头。
就这样,小惠来到了抗联。被编在了妇女团,随同大部队一起行动。
但是,让小惠没有想到的是,西征开始没多久,为了掩护大部队突围,手持双枪的父亲在坚持打完了最后一粒子弹后,不幸被一发横空飞来的流弹击中……
父亲牺牲了,小惠才真正懂得了仇恨。我一定要为父亲报仇,她说,等打完了日本鬼子,好早点回家见妈妈、弟弟和妹妹。
西征的队伍继续前进。可是,身上的粮袋子很快就空了。有的人走着走着,一阵头晕眼花,扑通—声就倒下了。
小惠说:“哪怕饿死、累死,我也不会走。父亲死了,我的仇还没报,怎么能去见妈妈、弟弟和妹妹呢?
自从捡到了那半块青萝卜,小惠一直也没舍得吃。她想把它省下来,留给最需要的伤病员吃。她想,用它来安慰他们、鼓励他们。可是,当她举着那半块青萝卜,将它送到他们的嘴边时,他们一边暗暗地吞着口水,一边说着好吃好吃,又抿起舌头舔舔干裂的嘴唇,却不曾咬上一口。那半块清脆爽口的青萝卜,就那样一直放在她的挎包里。
如果不是夜里刮起的那一场寒冷的风雪,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事情了。那是在这个冬天还没有真正到来之前的一场风雪,轻薄但却凛冽,如同冰锥—样穿透肌肤。为了抵御饥饿和寒冷,队员们点起了一堆堆篝火。这些熊熊燃烧的篝火,无疑为队员们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睡眠保障。但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些暗夜里的篝火,暴露了他们的行踪。
一早醒来的小惠,和包括她在内的妇女团仅剩的8名队员,率先来到了乌斯浑河边。过了这条河,马上就能找到军部了。此时此刻,她们一个个有说有笑,重新焕发了美丽的神采。
那一阵突如其来的枪声,就是在这个时候响起来的。枪声中,一群惊慌失措的野鸭,急促地拍动着翅膀大声哀叫着,从柞木岗上飞过波涛翻滚的乌斯浑河。回过头来的那一刻,小惠不觉惊呆了。在黎明前的曦光里,她看到不远处的那道山顶上,黑压压地站满了日伪“讨伐队”。显然,还在柞木岗上宿营的大部队被包围了。
“快,打营救!”见此情景,妇女团团长喊道。
打完了最后一颗子弹,妇女团团长转身望着近在咫尺的乌斯浑河,一边抬手将一缕散乱的头发抿在耳后,一边说道:“姐妹们,你们都是好样的。不怕死的跟我来,走,咱们回家!”
接着,她们相互搀扶着受伤的身体,踉踉跄跄又无比坚定地向着乌斯浑河走去。
在旭日晨光的照耀下,水面波光粼粼,分外耀眼。时间静默了好大一会儿,一阵凶猛的炮火,这才落在乌斯浑河里。炮火掀起的滔天巨浪,很快就把她们吞没了。
几天以后,人们从大河下游的拐弯处打捞上来一个湿淋淋的挎包,有人发现了半块还没有来得及吃掉的青萝卜……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惠看见半块青萝卜时失声惊叫,步履踉跄地扑了上去,体现了小惠的高兴及长时间的饥饿使她无力走路的状态。
B. 父亲的牺牲让小惠真正懂得了仇恨,意味着年轻的小惠在残酷艰难的斗争环境中逐渐成长为一个背负家仇国恨的坚强战士。
C. 伤病员面对送到嘴边的青萝卜说好吃却不曾咬上一口,因为所有人都觉得这半块青萝卜珍贵,都想留给别人。
D. 在寒冷的风雪天,抗联战士因摆脱了敌人的尾追而大意,内心放松了警惕,点篝火取暖,却因此而暴露了行踪。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比拟的修辞,“躺”和“光泽”的描写是为了突出青萝卜在“枯草”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生机的特点。
B. 小说中不乏精彩的环境描写,如“一群惊慌失措的野鸭,急促地拍动着翅膀大声哀叫着……,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也暗示抗联队伍遭遇了危险。
C. 小说通过部分细节表现人物特征,妇女团团长“转身望着……一缕散乱的头发抿在耳后的细节表现其下定决心、勇于牺牲的果决。
D. 小说以全知视角把小惠和家人、战友放在第三方视野里来展开故事,让人如临其境,情感体验直观真切。
8. 文章第三段对小惠家里菜园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 有人评价说:“童村的小说是孤独的,带有一些忧郁,还有一些伤感。”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伤感”的理解。
【答案】6. D 7. A
8. ①描写菜园品类丰富,丰收忙碌的场景,营造了富足温馨的氛围,表现出和平生活的美好。②第三段中安乐祥和的情景与后文中被日本侵略后家园被破坏形成强烈的对比,表现了对日本人侵略行径的痛恨。(或:与当前小惠的饥饿状态形成对比。)③表现了父亲和母亲勤劳善良的形象,为下文父亲死后小惠要为父亲报仇作了铺垫。
9. ①故事的背景酷寒凄冷,缺衣少食,令人揪心,充满伤感。②人物命运坎坷,小惠在该享受家庭温暖呵护的年龄被迫参军抗敌,父亲阵亡后自己也牺牲在乌斯浑河,令人痛心伤怀。③结局伤感。小惠所在的部队最后被日本人包围,妇女团赴死,读后使人内心伤感。④文章以半块青萝卜写起,以半块青萝卜结束,将一个个令人心情低抑的情节联系在一起,自始至终让人黯然神伤。
【解析】
【导语】童村的《半块青萝卜》通过描绘小惠在战乱中成长为坚强战士的过程,展现了抗战时期女性的勇敢与坚毅。文章通过小惠对青萝卜的珍惜,反映出当时物资的匮乏与人们的坚韧。环境描写与细节刻画相结合,突出了战斗的艰辛和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文章在充满生命力的青萝卜与广袤冰冷的战场之间形成对比,表现出对和平的渴望与对残酷战争的控诉,带有深刻的伤感和人文关怀。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D.“放松了警惕”错误。点燃篝火是因为太过寒冷,并不是放松了警惕。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A.“‘光泽’的描写是为了突出青萝卜在‘枯草’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生机的特点”错误。“光泽”主要突出了小惠看到青萝卜的惊喜。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①“父亲每年都要在自家的小菜园里,种上各式各样的蔬菜,有辣椒,有倭瓜,有油豆角,当然还有青萝卜”“父亲就会带着母亲、弟弟、妹妹和她,一起到小菜园里去收菜”描写菜园品类丰富,一家人在菜园丰收忙碌,这样的场景描写营造了富足、温馨的家庭氛围,这是小时候的生活回忆,对比现在的战争年代,表现出和平生活的美好。
②小时候自家的小菜园菜品丰富,而前文“那半块青萝卜,是在一小片刚收拾完不久的阳坡菜地旁发现的……看到它的那一刻,小惠的眼睛一下就亮了”,写小惠看到半块青萝卜的惊喜,前后形成强烈的对比,表现出现在生活的艰难,突出了抗联队伍对敌斗争环境的艰苦,更表现了对日本人侵略行径的痛恨。
③正是小时候一家人在菜园种菜收菜的和平美好的生活回忆,塑造了父亲和母亲勤劳善良的形象,表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下文父亲死后小惠要为父亲报仇作了铺垫;为实现这一理想,小惠等革命者在艰难环境下坚决打击侵略者。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
首先看故事发生的背景,“小惠看到那半块青萝卜时,正是中秋黄昏时分。她和西征的队员们,已经有十几天没有吃到过一粒粮食了”,小说发生在战争年代,酷寒凄冷,缺衣少食,生存艰难,令人揪心,充满伤感。
再看人物的命运,坎坷,结局悲壮,“小惠知道,她才刚刚13岁”“父亲牺牲了,小惠才真正懂得了仇恨”“她们相互搀扶着受伤的身体,踉踉跄跄又无比坚定地向着乌斯浑河走去”,主人公小惠13岁参加抗日,在本应享受家庭温暖与呵护的年龄被迫参军抗敌,父亲阵亡后自己也牺牲在乌斯浑河,这样的人物命运以及结局令人痛心伤怀。
最后看小说的艺术效果,“小惠看到那半块青萝卜时,正是中秋黄昏时分”“有人发现了半块还没有来得及吃掉的青萝卜……”文章以半块青萝卜写起,以半块青萝卜结束,主人公的命运借助半块萝卜的物象得到展现,让读者感伤,这种结构技巧耐人寻味,引人伤感。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有言曰:‘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对曰:“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克曰:“君弗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
李克出,见翟璜。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克曰:“魏成。”翟璜忿然作色曰:“西河守吴起,臣所进也。君内以邺为忧,臣进西门豹。君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已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以耳目之所睹记,臣何负于魏成!”李克曰:“子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君问相于克,克之对如是。所以知君之必相魏成者,魏成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比也!”翟璜逡巡再拜曰:“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
材料二:
上(周世宗)欲相枢密使魏仁浦,议者以仁浦不由科第,不可为相。上曰:“自古用文武才略者为辅佐,岂尽由科第邪!”已丑,加王溥门下侍郎,与范质皆参加枢密院事。以仁浦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枢密使如故。仁浦虽处权要而能谦谨上性严急近职有忤旨者仁浦多引罪归己以救之。所全活什七八,故中起刀笔吏,致位宰相,时人不以为忝。
(节选自《资治通鉴·后周纪》)
材料三:
故方其(庄宗)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节选自《五代史伶官传序》)
10.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仁浦虽处A权要B而能谦谨C上性严急D近职有忤E旨者F仁浦G多引罪归己H以救之。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穷视其所不为”与“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屈原列传》)中“穷”字含义相同。
B. 刀笔吏,古代记事最早用刀刻,后来才有笔。所以刀笔并称,指用刀笔主办文案的官吏。
C. “时人不以为忝”中“忝”是“耻辱”的意思,与成语“忝列门墙”中的用法不相同。
D. “为天下笑”与“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句式相同,都是被动句。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虽然李克对选任宰相人选并没有做出明确回答,但他委婉建议从五个方面来对人才作长期而全面考察,文侯对此不以为然,并让李克回家休息。
B. 翟璜急于探听消息,落选后不服气要一比高低,动作情态是变了脸色生气地询问,但最后是心悦诚服。
C. 周世宗力排众议,重用魏仁浦,魏仁浦果然不负所望,以其谦谨的品德、卓越的才干赢得了时人的认同。
D. 五代主要以科举取士,非进士出身的官吏往往被人轻视,世宗要任用魏仁浦担任要职,遭到众臣的反对。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14. 简要概括三则材料中李克、世宗、庄宗对人才选用标准分别是什么。
【答案】10. CDF 11. D 12. A
13. (1)刚才听说君王见先生谈选人任相的事,究意是谁任相呢?
(2)人生的祸患常常在极小的事上积累而成,而智勇之人往往被自己所溺爱的人或物困住,难道只有伶人才如此吗?
14. ①李克特别强调不视俸禄为私产的贤明以及在招纳人才上的贡献。②周世宗任人唯贤,任用德才兼备的人。③庄宗任人唯亲,宠用伶人。
【解析】
【导语】这三篇文言文材料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人才的选用与任用标准。第一则材料重点在于考察人才多方面的德行和能力,如交往对象、取舍之道等,强调长期的观察和评估。第二则材料则展示了周世宗在选拔贤才时打破传统科举限制,注重实际才略和品德的态度,突显了用人的灵活性和眼光。第三则则反思过于依赖个人癖好的危险,以及因疏忽小节带来的大患,警示执政者谨慎用人。各则从不同角度揭示用人之道的重要性和影响。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魏仁浦虽身处权力的中心位置却能够谦虚谨慎,世宗性格严厉而急躁,身边的官员有违背世宗旨意的,仁浦大都选择自己承担罪过来拯救他们。
“仁浦”作主语,“处权要而能谦谨”作谓语,语意完整,故应在C处断开;
“上性”作主语,“严急”作谓语,结构完整,故应在D处断开;
“仁浦”作主语,“引罪归己”作谓语,语意完整,故应在主语前F处断开。
故选CDF。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的能力。
A.正确。均为“处境困难、不得志、不显贵”,与“通”或“达”相对。句意:失意时看他所不做的事。/遭到小人离间,可以说是处境非常艰难了。
B.正确。
C.正确。形容词,耻辱/动词,有愧于。句意:当时的人并不以之为耻。/愧在师门。
D.错误。被动句,“为”表被动/宾语前置句,“见”,用在动词前,表对我怎么样,“见恕”,原谅我。句意:被天下人耻笑。/希望你或许能够原谅我。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他委婉建议从五个方面来对人才作长期而全面的考察,文侯对此不以为然”错,在两人的对话中,李克提出了识人的五项原则,即“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这五项原则足以判断一个人的品质和能力,而不需要直接询问或观察。文侯在听完李克的解释后,表示“先生请回府吧,我的国相已经选定了”这表明文侯接受了李克的观点,并决定按照这五项原则来选择国相。因此,可以推断文侯同意并采纳了李克的识人五术。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闻”,听闻,听说;“卜”,选择;“果”,究竟;“为”,担任。
(2)“积”,积累;“忽微”,极小的事;“智勇多困于所溺”,被动句;“岂”,难道。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结合“魏成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可知,李克特别强调不视俸禄为私产的贤明以及在招纳人才上的贡献。
结合“仁浦不由科第”“以仁浦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枢密使如故。仁浦虽处权要而能谦谨,上性严急,近职有忤旨者,仁浦多引罪归己以救之”可知,周世宗任人唯贤,任用德才兼备的人。
结合“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可知,庄宗任人唯亲,宠用伶人。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魏文侯对李克说:“先生曾经讲过:‘家贫就想到良妻,国乱就想到良相。’目前要选人担任国相,看来不是魏成就是翟璜,他们两人怎么样?”李克回答说:“地位卑下的人不应该去谋划尊贵者的事,关系疏远的人不应该去考虑亲近者的事,臣是一个在野的人,实在不敢应命。”文侯说:“先生面临决定国家大事的时候,请不必谦让!”李克说:“君王只是没有详察罢了。在平时看他所亲近的人,有钱时看他所交往的人,显达时看他所举荐的人,失意时看他所不做的事,贫困时看他所不取用的是什么,从这五个方面观察就足以判断他们的优劣了,何必要我参与研究呢!”文侯道:“先生回家休息吧,我已定下国相的人选了。”
李克辞出,遇见翟璜。翟璜说:“刚才听说君王见先生谈选人任相的事,究意是谁任相呢?”李克说:“魏成。”翟璜变了脸色生气地说:“防守西河的吴起,是臣推荐的。君王内心为邺县百姓忧虑,是臣推荐西门豹。君王准备攻打中山国,臣推荐乐羊。中山被占领后,未能选派出防守的人,臣推荐先生。君王的儿子没有老师训导,臣推荐屈侯鲋。凭着这些有眼可见有耳可听的事实,臣哪一点比魏成差!”李克说:“你当初把我李克推荐给君王,难道是要结党营私做大官吗?君王向我征询选谁为相的意见,我只作了请君王详察这样的回答。我之所以知道必定会任魏成为相,原因是魏成在自己薪俸的开支上,把十分之九用到了有关国家的事情上,只将十分之一用于他个人;因此从东方吸引来了卜子夏、田子方和段干木等贤者。这三位,君王都把他们视为老师;你所推荐的五个人,君王都只把他们用作臣子。你怎么能同魏成相比呢!”翟璜不安地后退了几步,向李克拜了两拜,说:“翟璜我是一个见识浅陋的人,讲话失礼,希望终生当你的弟子!”
材料二:
后周世宗想任用枢密使魏仁浦为宰相,参与商议的人认为魏仁浦不是从科举及第而为官的,不能作宰相。世宗说:“从古至今都是选拔有文才武略的人作辅佐之臣,哪里都是从科举及第的呢!”己丑(十五日),王溥加官门下侍郎,与范质都参与枢密院的事务。任命魏仁浦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枢密使的职务不变。魏仁浦虽身处权力的中心位置却能够谦虚谨慎,世宗性格严厉而急躁,身边的官员有违背世宗旨意的,仁浦大都选择自己承担罪过来拯救他们,因此得以保全性命的十有七八。所以魏仁浦虽然出身于刀笔吏,而官至宰相,当时的人并不以之为耻。
材料三:
当他兴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人生的祸患常常在极小的事上积累而成,而智勇之人往往被自己所溺爱的人或物困住,难道只有伶人才如此吗?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河
罗隐(唐)①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②,仙人占斗客槎轻③。
三千年④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注】①罗隐本名罗横,参加科举考试,屡试不中,后放弃科考,改名为罗隐。②汉高祖平定天下,分封群臣时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砺。”意思是要到黄河像衣带那么狭窄,泰山像磨刀石那样平坦,群臣才会失去爵位。③槎,木筏。封建贵族把持朝政,有如“仙人占斗”。要到天上去的客槎,只要经仙人援引,自然轻松。④传说黄河千年一清,这里的三千年应是千年。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阿胶是一种药物,据说将其投入浊水,可使浊水变清。但再多阿胶也无法将黄河之浑浊澄清,这纯为徒劳无功之举。
B. 第三句表面上是说黄河因河道曲折而能通到天上,实则暗示了唐代科举考试中运用不正当手段以达到目的的现象。
C. 这首诗虽题为《黄河》,但并非要赋咏黄河,而是借此寓意,巧妙贴切,体现了作者独特精巧的构思。
D. 鲍照与罗隐都是不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的受害者,《拟行路难》(泻水置平地)与本诗都对此表达了强烈的抨击。
16. 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15. D 16. ①尾联意思是,三千年黄河水才澄清一次,那谁还能等得到呢?何必还要劳烦黄河你来报告这个消息呢?
②“太平”表面指黄河水澄清,实则暗指科举回归公正,官场重回清明。
③借反问语气表达作者对当前黑暗腐朽的官场风气与科举制度的不满与失望。
【解析】
【导语】罗隐的《黄河》以黄河浑浊不清为隐喻,批判了科举制度中的不公现象。诗的开头通过阿胶无法澄清黄河之浑浊,表达对世事不合理的无奈。中间引用高祖誓愿和仙人传说,暗讽权贵把持朝政,正常手段无法通达仕途。最后发问“何必劳君报太平”,一语中地,表现出对千年不变的秩序和自身理想幻灭的深刻失望。全诗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批评和对命运的无奈。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D.“对此表达了强烈的抨击”错误。鲍照《拟行路难》(泻水置平地)一诗写作者面对不合理的门阀制度时,吞声不言,徘徊不前,在忧闷中自我煎熬,表达了作者忧愁愤懑的心情,而没有表达出对当时门阀制度的强烈抨击。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论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尾联“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传说黄河“千年一清,至圣之君以为大瑞”。诗人的意思是:三千年澄清一次,谁能够等得着呢?你也不用预先报告好消息。反过来就是说,朝廷上的乌烟瘴气,就和黄河水变清一样,几乎是没有希望的。
“太平”一词,从表面上看,是说黄河水澄清,实际上暗指科场公正,官场清明。但从罗隐放弃科考的举措来看,科场与黄河水一样很难澄清,朝廷上的乌烟瘴气同样也是改变不了的。这是对唐王朝表示绝望的话。
最后两句,借反问语气表达作者对当前黑暗腐朽的官场风气与科举制度的不满与失望。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董老师想让同学们主动与他沟通,但同学们碍于董老师年长,不敢交流。此时董老师可以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进行引导。
(2)古人常以“颜”之变化为镜,映照出对人生匆匆、青春不再的深切感慨,如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典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写作手法,运用这一手法可以更含蓄、更艺术地表达作者想表达的内容,将作者的情感传递给读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以吾一日长乎尔 ②. 毋吾以也 ③. 雕栏玉砌应犹在 ④. 只是朱颜改 ⑤. 庄生晓梦迷蝴蝶 ⑥. 望帝春心托杜鹃(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毋、砌、晓、箜篌、佛狸祠。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 ,这是我方的观点,理由如下:
第一,从本体论上看,过程指事情进行或事物发展所经过的程序,它包括起因、经过和结果,也就是说, ② ,难道我们能见小忘大,以偏舍全吗?祥林嫂置身封闭保守的鲁镇,饱经磨难和压迫,虽“捐门槛”来救赎自己而不得,最终惨死于祝福之夜,如果我们读这篇小说只关注祥林嫂“死”的结果而漠视事件发展过程,那就“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深意也读不到了。
第二,从逻辑上看,凡事有过程才会有结果,天道酬勤,做好过程,结果必然不会令人失望。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用了19年,班固写《汉书》花了20余年时间,曹雪芹著述《红楼梦》耗费毕生精力……如此等等,十年辛苦不寻常,字字读来皆是血,坐不得冷板凳,下不了真功夫, ③ ,只会“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第三,从时空上看,结果往往只在一瞬间,而过程则往往需要数日经年的漫长磨砺和广漠空间的辗转腾挪,我们怎可因为一时的结果而漠视甚至否定广大时空的奋斗过程呢?陈胜、吴广虽然失败了,但他们揭竿而起的一生不精彩吗?李杜一生才华横溢,满腔抱负,最终却困顿飘零,我们难道会因为他们结局不佳就不记得他们一生的孜孜以求吗?
18.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19. 请指出一辩第二个理由的逻辑谬误。
【答案】18.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结果只是过程的一部分;
一味追求最后的结果。 19. 强加因果——做好过程未必会取得不令人失望的结果;
以偏概全——天道酬勤,这只是做好过程的表现之一,做到“勤”不等同于做好过程。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结合“如果我们读这篇小说只关注祥林嫂‘死’的结果而漠视事件发展过程,那就‘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深意也读不到了”可知,观点是: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②结合“过程指事情进行或事物发展所经过的程序,它包括起因、经过和结果”及“难道我们能见小忘大,以偏舍全吗”的语境可知,作者认为“结果”是小、偏,而“过程”为大、全,故此处可填:结果只是过程的一部分。
③“只会‘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是对于前文舍过程求结果的错误做法的后果分析,故此处可填:一味追求最后的结果。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
“做好过程,结果必然不会令人失望”这句话的逻辑漏洞是强加因果,“过程”与“结果”之间应是条件关系,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这样理解——有“过程”才有“结果”。但其中“做好过程”并非产生“必然不会令人失望的结果”的唯一条件,而是还有着其它的条件,“做好过程”只是其中的一个条件。
“天道酬勤,做好过程,结果必然不会令人失望”一句中,“过程”与“结果”之间应是条件关系,天道酬勤,确实强调了勤奋的重要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取得好的结果只有“勤奋”这一个条件,勤奋只是得到好结果的一个方面,得到好结果还有其他许多因素,不能将其视为取得好结果的唯一条件,这一说法是以偏概全。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沈先生的讲课,可以说是毫无系统。他大都是看了学生的作业,就这些作业讲一些问题。沈先生读很多书,但从不引经据典,他总是凭自己的直觉说话, ① ,从来不说亚里士多德怎么说、福楼拜怎么说、托尔斯泰怎么说、高尔基怎么说。沈先生的讲课是非常谦抑、非常自制的。课堂上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让人感受到他对学生的真心付出。他的课不仅有启发性,也很诚恳。你要是真正听“懂”了他的话;听“懂”了他的话里并未发挥磬尽的余意,你是会受益匪浅,而且会终生受用的。听沈先生的课,要像孔子的学生听孔子讲话一样,触类旁通, ② 。
沈先生教创作有一种方法,我认为是行之有效的,学生写了一个作品,他除了写很长的读后感之外, ③ ,还会介绍你看一些与你这个作品写法相近的中外名家的作品。记得我写过一篇不成熟的小说《灯下》,记一个店铺里上灯以后各色人的活动,无主要人物、主要情节,散散漫漫。沈先生就介绍我看了几篇这样的作品,包括他自己写的《腐烂》,学生看看别人是怎样写的, ④ ,对比借鉴,是会有长进的。这些书都是沈先生找来,带给学生的。因此他每次上课,走进教室里时总要夹着一大摞书。
20. 下列句子中的“就”与文中加点的“就”,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他的就职演说充满了激情。B. 他放下东西就走了。
C. 我们就事论事,不作过度发挥。D. 你就送来,我也不要。
21. “举一隅而三隅反”这句古语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 )
A. ①处B. ②处C. ③处D. ④处
22.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在语言表达和标点符号使用方面各有一处错误,请进行修改。(强调:请将修改后的完整句子(含标点)规范抄写到答题卡上,不准用修改符。)
【答案】20. C 21. B
22. (1)分号改为逗号;
(2)他的课不仅很诚恳,也有启发性。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文中“就”是介词,“根据”的意思。
A.动词,到任;
B.副词,表示事情很快发生;
C.介词,根据;
D.连词,表示假设或让步关系,相当于“假如”、“即使”。
故选C。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举一隅而三隅反”强调善于学习的人能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根据上文“听‘懂’了他的话你是会受益匪浅,而且会终生受用的”可以推知,②处强调听沈从文先生上课,要活学活用,要融会贯通,而孔子的学生听孔子上课,正是如此。
故选B。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标点符号的使用及修改病句的能力。
分号表示并列关系,此处“你要是真正听‘懂’了他的话”与“听‘懂’了他的话里并未发挥磬尽的余意”之间是顺承关系,分号改为逗号;
“他的课不仅有启发性,也很诚恳”语序不当,“诚恳”照应前句“他对学生的真心付出”,“启发性”与下句“你是会受益匪浅,而且会终生受用的”内容联系密切,改为“他的课不仅很诚恳,也有启发性”。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选自《小林漫画》)
请结合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图画类材料作文题。
审题时要注意抓住漫画的关键之处,即图画部分和文字阐述部分。
画中人物一个爬到山顶,一个从山谷爬到地面,从文字阐述部分的转折关系来看,后者是漫画的核心人物。结合漫画中其挥汗如雨的攀爬状态,以及文字阐述中“也一样很厉害”,可以得出后者值得肯定的理由有二:
一是不受他人影响,不停奋斗,从深渊中崛起。生活不应该只是一场与他人竞争,而是与自己的内心对话、不断超越自我的成长之路。每一次的努力和进步,都是奋斗、超越的辉煌。锲而不舍,登上属于自己的山顶,这样的人生同样精彩,同样值得肯定。
二是看到自身价值,学会自我肯定,不因落后就自我否定或者焦虑内耗。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光芒,不要被他人的光环所迷惑,也不要被社会的定义所束缚。每个人的花期不一样,不必焦虑有人比自己提前拥有,找到那个真实的自我,战胜内心的怀疑,以勇气和决心,迈向自我期许的模样。
写作时结合漫画画面和文字概述亮明观点,然后可以先肯定能够攀登到山顶的人很厉害,接着转到对从深渊爬到地面的人的赞扬上来,可以从不同角度表达对后者的敬仰。比如起点低,但从不放弃,恰似前两年被热议的“小镇做题家”;比如从深渊爬出来需要勇气、毅力,更需要实力,因而要知道,自己并不比别人差;比如心态的调整值得我们学习,不盲目攀比,而是悦纳自己,对未来充满希望。最后可以谈后者对我们的启示,鼓励自己,无论处在人生什么阶段,都要努力攀登,终会迎来自己的花期。
立意:
1.找到自身价值,看到自身进步。
2.花开各有期,节奏各不同。
3.不要因他人的成功而忽视自己的进步。
4.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拥有自己的故事和光芒。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A4,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模拟语文试题(原卷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