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真题合集(含详细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九十七中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九十七中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默写,综合题,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窠巢(kē) 粗犷(kuàng) 侍弄(sì) 憔悴(qiá)
B. 应和(hè) 收敛(liǎn) 莅临(lì) 徘徊(huái)
C. 绽放(zhàn)惨淡(cǎn) 贮蓄(chǔ) 棱镜(líng)
D. 黄晕(yùn) 徜徉(tǎng) 悔恨(huǐ) 倜傥(dǎ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朗润 雕镂 静谧 茫然无措B. 决别 奥秘 捶打 美不盛收
C. 分岐 心绪 渊搏 翻来覆去D. 和蔼 云宵 搁置 鸦鹊无声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忽然一片银铃般的笑声由远及近,原来是一群花枝招展的姑娘,踏着晨曦,穿过公园匆匆而来。
B. 我们的新班级成立后,班主任依照能力给每个同学都安排了工作,让大家都各得其所。
C. 广场上,人声鼎沸,欢声笑语不断,国庆的庆典活动将节日的热闹推向了高潮。
D. 在赛场上,中国女排虽一度落后,但姑娘们始终不放弃,最终以咄咄逼人之势战胜了对手。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分析、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
B. 本学期,我校悦美文学社将开展一系列的名著阅读和主题诗歌朗诵。
C. 多功能电话手表,是一种可以双向通话,能准确定位,并具有防水功能的电子设备。
D. 散文诗《金色花》的作者是闻名世界的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作品。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分。
5.把下列资料补充完整。
《朝花夕拾》原名叫《 ______ 》,书中收录了十篇散文,在《 ______ 》中鲁迅深情地回忆了自己的老师。
三、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6.古诗文默写。
(1) 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 ______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② ______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③秋风萧瑟, ______ 。(曹操《观沧海》)
④遥怜故园菊, ______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⑤ ______ ,可以为师矣。(《论语》)
⑥逝者如斯夫, ______ 。(《论语》)
(2) 同学做了“思乡诗”专题整理,请你根据批注,完成表格。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分。
7.通过比较阅读,我们可以更了解鲁迅对书中两位女性的态度。请根据表格内容填空。
五、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8.鲁迅在《朝花夕拾》一书中提及了自己对儿童教育的看法。请从以下篇目中任选一篇,结合具体情节简要分析。
①《二十四孝图》
②《五猖会》
六、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9.班级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 任务一:班级准备围绕主题办一期黑板报,小语搜集了下列诗句准备放到“友情”栏目中,你认为不太恰当的一句是 ______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 任务二:请把下面6个词语组成一副切合主题的对联。
好诗正言行似镜如茶良友益心性
上联: ______
下联: ______
(3) 任务三:根据提示,补充下面的对话。
我:读了有关友情的诗文,我对友情有了更深的理解。 友情好像雨季的一把伞,撑起了一片晴空。
小语:是啊! ______ 。(仿照划波浪线的句子,写一个形容友情的比喻句)
七、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
10.阅读以下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的地理、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各具特色,饮食也呈现独特的风格,如各菜的香醇、川菜的麻辣、粤菜的鲜美等。
中国饮食尤其讲究“食以材为先”注重食材的天然味道和营养价值。烹饪过程注重食材的合理搭配、利用多种烹饪方法、如炒、煮、蒸、炸等,以达到色、香、味、形、养俱佳的效果。这既增强了口感,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食材的营养成分。
中国人还会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追求味道醇厚,多煲炖焖煨;夏天讲究清淡爽口,多凉拌冷拼。
饮食不仅仅是一种生活需求,也是一种社交活动。在宴请宾客、庆贺喜事等场合,人们通过餐桌上的礼仪来表达友谊、团结、礼貌和尊重。
中国饮食文化凝聚着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也反映出人们生活方式和中国社会的变迁。千百年来,食材、烹饪技艺等多种元素相互融合,不断丰富着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了广泛影响,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并爱上了中国美食,很多外国人来到中国做“美食直播”。在新的时代,中国饮食文化需要创造性转化、融合性发展和创新性传播,从而在世界舞台上更显魅力。
(摘编自《中国饮食文化》)
材料二
不同的食物在与口腔的碰撞之中,会产生不一样的味道刺激与感受,这种感受便被称为“味”。从某种程度来说,中国人对饮食的追求本质上是对“味”的追求。从酸甜、咸香到麻辣、香辣,即便是同一种食材在中国厨师的手中也能千变万化出多种味道,红烧、醋溜、清蒸……这种在“味”上的追求与独到成就,正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突出特点之一。
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味”是食物的灵魂。如果说,茹毛饮血只是人类之初为满足生存需求而产生的最原始的饮食行为,那么当调味品进入生活时,人类才逐渐享受到食物带来的真正愉悦。众多调料的创制与融合,让中国味道在苦、甘、辛、成之上推陈出新。酸甜酥嫩的“糖醋鲤鱼”、麻辣鲜香的“水煮肉片”,都充分吸收了多种调料的味道,层次分明又浑然一体。
(摘编自《我国饮食的调味艺术》)
材料三
张骞通西域,将西域与中原联系了起来,此举被太忠公司马迁称为“凿空”。而张骞“凿空”西域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种“凿通”的效果。伴随着军政、经贸的往来与文化传播,物产在汉唐丝绸之路的辉煌进程中得到交流。中原本土的梨、桃等得到西传,现在被誉为“果中手子”的库尔勒香梨,据考证,就是张骞通西域时带到折腰种植并不断改良而成的。葡萄、石榴、胡瓜、胡萝卜等得到东进,孜然、茴香、胡椒等香辛料也一举改变了古代中国菜的味道记忆。
多元交流中的灵感撞击,带来了植物栽培与食材处理的融会贯通。植物的交流,本质也是文化的开放与融合,我们从中看到的不仅是物种的传播、资源的丰富,更是文化的交流、文明的共赢。
(摘编自《张骞通西域的历史馈赠》)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凝聚中国人民勤劳和智慧的饮食文化,反映出人们生活方式和中国社会的变迁。
B.同一种食材在中国厨师手中变化出多种味道,体现中国人饮食上对“味”的追求。
C.孜然等香辛料传入后,改变了古代中国菜的味道,对中国菜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D.香梨、胡萝卜等得到东进,中原本土石榴、桃等得到西传,是文化的交流、文明的共赢。
(2) 下列诗句可体现材料三“物产在汉唐丝绸之路的辉煌进程中得到交流”这一说法的一项是 ______
A.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B.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C.姜宜山茗留闲啜,豉下湖莼喜共烹。
D.桂汀霜鲫长如许,绝似松江一尺鲈。
(3) 材料三提到“凿通”的效果。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述“凿通”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体现。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纸飞机
①那年春天下了很大的雨,惊雷滚滚,雨落如注,大颗大颗的雨滴狠狠地砸在地上四分五裂,最终又汇成一条条蜿蜒的小流,向着不知名的地方流淌开去。
②我和弟弟坐在田垄上,沉默被雨声塞满。地里的蒜薹被雨水冲刷得很干净,绿油油十分可爱。然而可惜,今年菜价便宜,尤其是蒜薹这一大片的收成,还不够请人收割的工钱。眼前的植物倒幸免于一死,在雨里挺直了腰杆,不可一世地望着我们。弟弟无言地看着田野,我顺着他的目光看向远方的青山,它们面色铁青,肩并肩连成一片,把所有的出路堵成死胡同。雨“哗啦啦”地下个没完,水流打着漩从我们脚边流过。“走吧,哥。”弟弟的声音穿过雨幕,传到我耳朵里也是湿漉漉的。
③书上说,飞机飞在万里之上的平流层,那里没有风雨,只有傲立云端的晴朗。我抬起头看那黛青色的天,如银针般的雨丝自上而下刺入我的眼睛,又从眼里流出来。雨,大雨,满世界都是雨,如果没那么多雨就好了。要是没有那么多雨,爸骑车的时候就不会滑在地上摔成骨折;蒜薹也不会疯长以至于贱到贴本……要是没有那么多雨,市里比赛时空气湿度就不会那么大,我和弟弟就可以拿到第一、第二名了。市里有规定,比赛第一、第二名可以免费参加国家航模比赛,而其他晋级的同学,还要再多交上 1000元材料费及路费。
④我幻想过许多个如果,如果那天不是刚下完雨,如果我和弟弟的飞机泡沫板再干燥一点,兴许就能拿到个好名次了吧,一个人免费也好啊。而现在,我们只能沉默不语地瞪着绿色的蒜薹。家里已经明确地说了,只拿得出 500元,今年收成不好,爸又摔伤了,如果不是看在我们兄弟俩确实有天赋的份上,妈是一分钱也不愿花在这玩意儿上的。再加上我们之前的积蓄和从表哥表姐处借来的钱,我和弟弟终于凑出了700元巨款。
⑤集齐剩下的 300元是我们人生中最努力也最精彩的时光。黄教练和学校食堂商量好,我和弟弟刷两星期盘子,给500元。这样不但集齐了路费,还有200元结余以备不时之需。我知道这是黄教练特意给我们兄弟俩申请的,为的就是让我们别轻易放弃这次难得的机会。但是,无论我和弟弟怎么挣扎,两个上学的学生也不可能再凭空变出1000元来供另一个人的旅程了。
⑥回家路上,那 500元正攥在我手里,弟弟走在前面,我紧紧跟着他。无论如何必须下决心了,明天一早报名统计截止,过期不候。弟弟的身影在雨里显得有些瘦弱,我想起他投掷飞机时的模样:双眼目视前方,飞机稳稳托在右手上。清风乍起的时候,他适时地松手,风从机翼下穿过,飞机便乘风而上,带着漂亮的上升弧线,划出潇洒的滑行轨迹。 弟弟在后面跟着跑,少年的衣服像鼓起的风帆,他张开双臂,就像鸟儿舒展着羽翼。
⑦“哥,你想去吗?”弟弟突然打破了单调的雨声问我,却没有回头。“这时候了,还问这干什么?”我回答他的声音散在雨水里,听起来也湿漉漉的。谁不想去呢?刷着无数个油腻盘子的时候,看着烂在地里的蒜薹的时候,谁不想去呢?到更遥远的地方去,怀揣着骑马仗剑浪迹天涯的意气风发,去见识更广阔的山川星河。
⑧我们慢慢地走着,雨水冲刷着眼前的路,偶尔有戴草帽的人奇怪地看看我们,不知道这是一场慎重的仪式——有关到世界去的一场严肃抉择。其实路不太远,可我却感觉是我短短 17岁人生中走过的最长的路。
⑨我郑重地擦干手,从书包里取出两张纸来:既然为了飞翔,就让飞翔来抉择吧。两张纸,两架纸飞机,谁的飞得时间久,就算谁赢。谁就可以去那个群山外面的世界,那个巨大的、有无限天空的世界。叠飞机的时候,弟弟光顾着各种折叠技巧,丝毫没有注意到我用的那张纸上斑斑点点,白纸黑字十分明显,明显得可疑。
⑩从一开始,我就没想过去参加比赛。两张纸,一张用来给弟弟飞翔,而另一张是我的报名表。我是哥哥,要照顾家,农田,以及不再年轻的爸妈。但弟弟,你是不一样的,我知道你生来就要去飞翔的,到天空去,到宇宙去,到世界去,你的飞机一定会冲出雨幕飞向蓝天的!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 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中的雨不仅是自然景象,也象征着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与兄弟俩的境遇相呼应。
B.作者通过幻想多个“如果”来表达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改变命运的渴望。
C.作者在描述家庭困境时,提到了蒜薹的收成和父亲的摔伤,这些细节为后文兄弟俩筹集路费参加比赛的情节做了铺垫。
D.弟弟在投掷纸飞机时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他对飞翔的热爱和天赋,暗示弟弟最终会赢得参赛的机会。
(2) 请按照括号中的提示,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划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弟弟在后面跟着跑,少年的衣服像鼓起的风帆,他张开双臂,就像鸟儿舒展着羽翼。(从修辞的角度)
(3) 第⑧自然段有一句话“其实路不太远,可我却感觉是我短短17岁人生中走过的最长的路。”请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 文章以“纸飞机”为题,有什么用意?
八、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1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甲)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世说新语•言语》
(乙)
偷本非礼
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②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③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 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世说新语•言语》
【注释】①因:于是:就。②托寐(mèi):假装睡着了。③会:钟会。钟毓、钟会是兄弟。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______
(2) 下列对(乙)文中加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B.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C.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D.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的划横线句子。
①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4) 言语动作往往能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一起偷服药酒,钟毓、钟会两兄弟的表现却有所不同,说明他们的性格特点亦有异。你更喜欢哪个呢,为什么?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九、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 本诗首句里 ______ 、 ______ 两种景物,既指明时令,又有丰富的象征意义,渲染了凄清伤感的气氛。
(2)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十、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4.作文。
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总会有那么一些瞬间,镶嵌在我们的记忆深处。这些时刻,或许让我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快乐,或许让我们深陷自责内疚,又或许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请以《那一次,我很 》为题,围绕一个中心,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 600字以上;④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⑤书写认真、工整,卷面整洁。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A.有误,“粗犷”的“犷”应读“guǎng”,“侍弄”的“侍”应读“shì”。
B.正确。
C.有误,“贮蓄”的“贮”应读“zhù”,“棱镜”的“棱”应读“léng”。
D.有误,“徜徉”的“徜”应读“cháng”,“倜傥”的“傥”应读“tǎng”。
故选:B。
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音。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仔细辨析。
字音是基础部分常考的知识点之一,平时要做好字词积累,答题时认真辨析。
2.【答案】A
【解析】A.正确。
B.有误,“决别”的“决”应为“诀”,“美不盛收”的“盛”应为“胜”。
C.有误,“分岐”的“岐”应为“歧”,“渊搏”的“搏”应为“博”。
D.有误,“云宵”的“宵”应为“霄”,“鸦鹊无声”的“鹊”应为“雀”。
故选:A。
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形。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仔细辨析。
字形是基础部分常考的知识点之一,平时要做好字词积累,答题时认真辨析。
3.【答案】D
【解析】A.使用恰当,“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用来形容姑娘们很合适。
B.使用恰当,“各得其所”意思是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符合班级里按能力安排工作的语境。
C.使用恰当,“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样,用于形容广场上热闹的场景很贴切。
D.使用不当,“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多用于贬义。在这个语境中,中国女排是通过顽强拼搏赢得比赛,用“咄咄逼人”来形容不符合语境。
故选:D。
本题考查成语熟语。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打好基础,积累成语的意思,注意区分成语的常见错误用法,如张冠李戴、褒贬误用等,另一方面,答题时要注意联系语境作答,看成语在句中是否合适。
成语熟语的常见错误类型有望文生义、重复啰嗦、褒贬误用、谦敬错位、张冠李戴等,解题时要注意辨析词义,联系语境作答。
4.【答案】C
【解析】A.有误,语序不当,应该是“观察、分析、解决问题”;
B.有误,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的活动”;
C.正确;
D.有误,句式杂糅,删去“的作品”。
故选:C。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了解常见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是最基本的策略。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免病句的发生;还要与同学多交流,尤其是在作文互评中,要按照以上病因来衡量句子,避免病句的出现。这样长期坚持下去,语感会逐渐增强,对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也会提高。
5.【答案】旧事重提,藤野先生
【解析】答案:
《旧事重提》《藤野先生》
《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本题考查《朝花夕拾》,这一散文集是易考点,学生一定要熟读、细读,并做好考点梳理。
6.【答案】【小题1】枯藤老树昏鸦,正是江南好风景,洪波涌起,应傍战场开,温故而知新,不舍昼夜
【小题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解析】答案:
(1)①枯藤老树昏鸦(注意“藤”的书写)
②正是江南好风景
③洪波涌起
④应傍战场开(注意“傍”的书写)
⑤温故而知新
⑥不舍昼夜(注意“昼”的书写)
(2)①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②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注意“芦管”的书写)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7.【答案】衍太太,告假回来,为“我”买回《山海经》
【解析】①本题考查《朝花夕拾》中的人物。通过“怂恿我去偷母亲的首饰,还散播谣言”的情节可知,这是写的衍太太,她在《琐记》和《父亲的病》两篇文章中出现。此人在“我”父亲临死时,一直怂恿“我”喊父亲的名字,鼓励小孩子吃冰,打旋,怂恿“我”看春宫图,唆使“我”去偷母亲的首饰并散布谣言,总盼着邻家小孩干坏事。总体来说,衍太太是一个心术不正的、令人憎恶的、自私自利的、爱推卸责任的市侩形象;
②本题考查情节概括。“长妈妈”是《阿长与<山海经>》中的主要人物,此文记述了“我”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事,充满了尊敬和感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惦念以及对年幼无知的时光的深切怀念。情节可概括为:告假回来,为“我”买回《山海经》。
答案:
①衍太太 ②告假回来,为“我”买回《山海经》
《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朝花夕拾》是易考点,学生一定要熟读、细读,并做好考点梳理。
8.【答案】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要求从两篇文章中选择一篇,谈谈鲁迅对对儿童教育的思考。①从《五猖会》中的“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能看出,鲁迅小时候要去看五猖会,十分兴奋。正要出发,父亲突然命令他背书,这就如一盆冰水泼在了他的心里。待他读熟了,在父亲面前梦似的背完了。父亲才准他去看会。大家高高兴兴地陪他出了门。但他并不高兴,至今还诧异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叫他背书。鞭挞了封建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对儿童活泼可爱的天性的束缚、压制和摧残。②《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主要目的是为了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从自己小时候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写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写出自己在阅读这两个故事时所表现出的强烈反感,揭露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表现了鲁迅对摧残儿童健康成长的封建教育制度的极大厌恶和控诉。
答案:
①《二十四孝图》中最使鲁迅反感的故事之一“郭巨埋儿”,讲述了郭巨为节省粮食供养父母,不惜要埋掉自己的儿子。这是愚昧的封建孝道的骗人把戏,表现了鲁迅对摧残儿童健康成长的封建教育制度的极大厌恶和控诉。
②《五猖会》中写到自己刚要兴高采烈地去看迎神赛会,父亲突然命令背完书才能去,也写到了背书时的痛苦与无奈。表现鲁迅对束缚儿童健康成长的封建教育的否定。
【解析】《朝花夕拾》以记事为主,前七篇反映作者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作品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9.【答案】【小题1】D
【小题2】好诗如茶益心性,良友似镜正言行
【小题3】友情好像冬季的一缕阳光,温暖了寒冷的心灵
【解析】答案:
(1)D
(2)上联:好诗如茶益心性 下联:良友似镜正言行
(3)示例:友情好像冬季的一缕阳光,温暖了寒冷的心灵
(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ABC.正确;
D.有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人遥想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含蓄深沉,朴素自然,表现出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
故选:D。
(2)本题考查拟写对联。
根据对联词性相对的特点可知,应以“好诗”对“良友”,以“正言行”对“益心性”、以“如茶”对“似镜”;再根据词语含义可知,这两句话是以好诗为喻,赞美良友,因此,应组合为“好诗如茶益心性”和“良友似镜正言行”;“性”为仄声,“行”为平声,据此,可确定答案为:上联为“好诗如茶益心性”,下联为“良友似镜正言行”。
(3)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答案不唯一。仿写句式:友情好像……,……了……
示例:友情好像沙漠里的一泓清泉,滋润了干涸的心田。
综合读写题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10.【答案】【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
【解析】(1)ABC.正确。
D.有误,材料三提到“中原本土的梨、桃等得到西传”“葡萄、石榴、胡瓜、胡萝卜等得到东进”,选项张冠李戴,与原文不符。
故选:D。
(2)A.不可以,该句意思是长江环抱城郭,深知江鱼味美,茂竹漫山遍野,只觉阵阵笋香,说的是黄州当地的美食“鱼”和“笋”。
B.可以,该句意思是忠州的胡麻饼,完全是按京城长安的样子烤制的,刚出炉的饼冒着热气,又香又脆,看着真是诱人。“胡饼”这种食物,最早是在汉代从胡地传入中原,这两句从侧面反映出了从胡地传入的胡饼在中原受欢迎的程度极高。
C.不可以,该句意思是姜与山茗适宜留着闲暇时慢慢品味,豆豉与湖莼一起烹饪令人欣喜,提及的是当地的美食“姜”“茗”“豉”“莼”。
D.不可以,该句意思是桂汀这个地方的鲫鱼长得很长,非常像松江那长一尺的鲈鱼,说的是桂汀本地的美食“鲫”。
故选:B。
(3)由材料一第⑥段“中国饮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了广泛影响,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并爱上了中国美食,很多外国人来到中国做‘美食直播’”可知,中国饮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由材料二第②段“众多调料的创制与融合,让中国味道在苦、甘、辛、咸之上推陈出新”可知,众多调料的创制与融合,让中国味道在苦、甘、辛、咸之上推陈出新;由材料三第①段“孜然、茴香、胡椒等香辛料也一举改变了古代中国菜的味道记忆“可知,香辛料的传入改变了中国菜的味道记忆,推动了中国菜更多味道种类的探索与发展;由材料三第②段“多元交流中的灵感撞击,带来了植物栽培与食材处理的融会贯通“可知,“凿通”的多元交流不仅促进了物种的传播,还促进了植物栽培与食材处理的融会贯通及创新等,让中国饮食更加丰富多彩。
答案:
(1)D
(2)B
(3)①中国饮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②众多调料的创制与融合,让中国味道在苦、甘、辛、咸之上推陈出新。③孜然、茴香、胡椒等香辛料一举改变了古代中国菜的味道记忆。④多元交流中的灵感撞击,带来了食材处理的融会贯通。
上述材料都和中国饮食文化中相关。第(1)题考查对材料的辨析,第(2)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第(3)题考查对材料的分析运用。
信息辨析是常考的题型之一,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回归原文,找到相似表述的话语,然后对比辨别。
11.【答案】【小题1】D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解析】(1)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辨析。
ABC.正确。
D.有误,“暗示弟弟最终会赢得参赛的机会”有误,弟弟最终能参赛,是“我”故意放弃机会的。
故选:D。
(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少年的衣服像鼓起的风帆,他张开双臂,就像鸟儿舒展着羽翼”用了比喻的修辞,把“衣服”比作“鼓起的风帆”把“张开双臂”比作“鸟儿舒展着羽翼”,生动形象地写出弟弟追赶纸飞机时的动作。突出他的兴奋与喜悦。也突出“我”深深理解他的喜欢,为后文“我”的放弃做铺垫。
(3)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
“其实路不太远,可我却感觉是我短短17岁人生中走过的最长的路”一句出现在第⑦段。于是要读懂第⑦段上下文的内容。“最长的路”是说“我”经过了艰难抉择,最终为了弟弟放弃自己的梦想,所以说这段路让“我”从一个小孩子,蜕变成了一个男子汉。从而写出了“我”的成熟与牺牲精神。
(4)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
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内容后可知:在结构上“纸飞机”是文章的线索;在内容上“纸飞又指我们的梦想暗指希望弟弟可以像纸飞于机一样闯出大山,自由的去寻找梦想。这样分点来答,既使答案内容层次清晰,又使答案内容完整无缺。
答案:
(1)D
(2)比喻,写弟弟追赶纸飞机时的动作。突出他的兴奋与喜悦。也突出“我”深深理解他的喜欢,为后文“我”的放弃做铺垫。
(3)在这个过程中“我”经过了艰难抉择,放弃自己的梦想,成全弟弟。“我”决定担起家庭的重担,照顾父母和干农活。对于17岁的人来说这是巨大的心理成长,这段路让“我”从一个小孩子,蜕变成了一个男子汉。
(4)首先“纸飞机”涉及了文章的重要情节,同时含义丰富,既指我们的梦想,又暗指“我”希望弟弟可以像纸飞机一样飞出大山,自由的去寻找梦想,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兄弟二人在航模比赛中获奖,但是却因为比赛中的小失误而失去了免费参加国家航模比赛的机会。家庭的贫困,无法解决高昂的参赛费用,虽然学校提供了挣钱的机会,但还有一个的费用无法解决。在这关键的时候,哥哥提议用纸飞机来决定兄弟二人谁去参赛,其实哥哥用来折飞机的,正是他的那张报名表。文章中兄弟二人的深情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
(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
12.【答案】【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
【小题4】
【解析】(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相同,和;
B.不同,每天/中午;
C.不同,同“否”/否定;
D.不同,表顺承/表转折。
故选:A。
(2)本题考查句子的断句。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为:钟毓、钟会兄弟俩小时候,在父亲白天睡觉的时候,于是一起偷喝父亲的药酒。故断为: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故选:B。
(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①中重点词语有:欣然,高兴的样子;何,什么。句意为:谢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呢?”
②中重点词语有:何,为什么;非,不。句意为:(父亲)又问钟会为什么不拜,钟会说:“偷本来就是不符合礼的,所以不拜。”
(4)本题考查阅读观点的表达。题干要求对钟毓、钟会两兄弟的表现发表自己的看法,答案不唯一,明确观点,表述出充分的理由即可。如果喜欢钟毓,可从他识礼来表述理由;如果喜欢钟会,可从他的才思敏捷来表述理由。
答案:
(1)A
(2)B
(3)①谢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呢?”
②(父亲)又问钟会为什么不拜,钟会说:“偷本来就是不符合礼的,所以不拜。”
(4)示例:喜欢钟毓,因为他比较忠实,拘礼守节,即使是偷也还念念不忘礼节。
或喜欢钟会,因为他更机灵、善于变通,既然偷已经是大“非礼”了,还讲究什么拜的小礼节呢?
参考译文:
【甲】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和子侄辈们谈论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大笑起来。(谢道韫)就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乙】钟毓、钟会兄弟俩小时候,在父亲白天睡觉的时候,于是一起偷喝父亲的药酒。他们的父亲当时已经醒了,姑且假装睡着来观察他们。钟毓行过礼才喝酒,钟会却只喝酒不行礼。过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行礼,钟毓说:“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父亲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本来就不合乎礼,所以不必行礼。”
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
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13.【答案】【小题1】杨花飘落
【小题2】子规啼叫
【解析】(1)本题考查分析景物描写及其作用的能力,首句描绘“杨花落尽”“子规啼”,是一句自然环境描写,可从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来分析:表明了时间季节,渲染了凄凉冷落的气氛,烘托了离别忧伤的心情。
(2)本题考查重点诗句的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意思是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拟人化,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借此表达了诗人对王昌龄的同情和慰藉。
答案:
(1)杨花飘落 子规啼叫
(2)拟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感,将月亮人格化,形象、巧妙地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牵挂。
译文: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
这首七绝,是李白写给他的好友王昌龄的。王昌龄得罪贬官,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这是一首短短四句的抒情短章,感情的分量却相当沉重。
把握诗词内容,就是要把握诗词的意象和意境,把握诗意以及基本表情达意的方式等,是诗词鉴赏的重要考点之一。解答时就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词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14.【答案】例文:
那一次,我很感动 茫茫的白雪吞噬了天地间的一切,偶尔露出的树干在天地间灰得突兀,没有一丝生气。看到这样的风景,我感到麻木冰冷。直到那一幕,令我深深地感动。
一阵寒风从耳边呼啸而过,我不禁缩了缩脖子,加快脚步继续往前走。他,在我前方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踉踉跄跄。两臂在风雪中不规则地摆动,时隐时现。我默默地诅咒这天气,脚步更快了。在与他擦肩而过时,我不禁一愣,他不仅腿瘸,而且没有左臂!一股怜悯之情涌上心头,但转念间,我又想这关我什么事?我不再理会,继续加快步伐,超过了他。就在这时“咚”地一声拉住了我的思绪。我回过头去,见他跌倒在雪地上。
我心头一紧。这样的路况,连我都难以保持平衡,何况是他。想到这,我连忙转过身,将手伸过去,打算拉他一把。可出乎意料的是,他看了看我,随即便摇头拒绝了我的好意。我缩回手不忍心离开,就默默地站在了一边。他屈起左腿,找到一个支点,然后用右手撑着地,再小心翼翼地移动不利索右腿,缓缓地站起身来。
就在快要成功时,他身子一歪,失去了平衡,再次地倒在雪地上。“啊!”我不禁尖叫了一声,再次将手伸向了他。我想他这次肯定会接受我的帮助了。可事实是,他向我微笑着,再一次拒绝了我。我感到很不耐烦,又有些生气,决定不管他。于是顶着砭骨的寒风,转身离去。
身后又传来“咚”地一声,于心不忍的我还是将头转向了他。就在这时,我看到了让我难以忘怀的一幕:他用右手艰难地支撑着身体,小心而困难地挪动着右腿,晃晃悠悠地站了起来,维持着平衡,最后终于站稳了。笑容在他沧桑的脸上绽开,风把他爽朗的笑声传递到我的耳边。
风小了,雪停了,一缕阳光透过云层缝隙射到雪地上。我分明感受到一股暖流萦绕着我的心田。这是一种怎样的坚毅、顽强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我被这意志坚定的残疾人深深感动,眼前的雪景也变得明亮起来。
【解析】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第一、审题立意。题目是“那一次,我很______”。从提示看,我们可以填写了生活中如“快乐”“开心”“感动”“后悔”“失落”等,这是为拓展文章的写作思路而设的。“那一次”表明是曾经发生的事,提示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很”是个副词,是“十分、非常”的意思。根据题目要求,补题的内容应该是一个词语,可以是快乐、激动、幸福、惊讶、感动、害怕、后悔、冤枉……文题中的“我”表明文章要用第一人称展开叙述,突出那一个特定瞬间自己的心灵体验。第二、选材构思。文章的选材范围很广,作文时要选择那些感触最深、对自己影响最大,最有情感要抒发的素材,写出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感悟。如果选定了某件事,你就要对这件事进行认真的回忆,并仔细琢磨,反复思考,挖掘出这件事中含有的生活道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如以“那一次,我真的后悔了”为题,可以写因何事后悔,为什么后悔,这件事给了自己怎样的教训。例如因为自己的任性和父母吵架,离家出走,让父母焦急地寻找,出去后发现自己是多么无知和无助,在父母找到自己后,自己真的为这样的行为感到后悔,并下定决心一定不再让父母为自己担心。写作时,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一般要按事情发展顺序,把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即使中要围绕中心,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重点部分要详写,写具体、详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人物描写要细致,这样才能表现出人物的思想变化,才能更好的表达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即文章的中心思想。可以恰当地选用抒情议论,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虽是一人之感,却道出人生的普遍意义。体裁来看,适合写记叙类的文章,不宜写论说类的文章。
此文通过描写一位残疾人在雪地中艰难起身的场景,展现了其坚毅、顽强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文章情感真挚,细节描写生动,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作者的感动之情。同时,文章也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令人敬佩与鼓舞。思乡诗
诗句
批注
出处
① ______ ; ______ 。
家书未知会被送往何处?只有托付大雁。
王湾《次北固山下》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想念亲友和故乡不得,恋恋不舍去往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
② ______ , ______ 。
把乡愁寄寓在一段笛曲中。首首情深意切,感人至深。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作者态度
怀念敬佩
反感厌恶
书中人物
长妈妈
① ______
情节概括
② ______
怂恿“我”去偷母亲的首饰,还散播谣言
性格特征
善良热心
虚伪自私
A.与儿女讲论文义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B.吾日三省吾身
君与家君期日中
C.尊君在不
传不习乎
D.毓拜而后饮
思而不学则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广东省珠海市九洲中学教育集团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默写,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育才中学教育集团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默写,名著阅读,语言表达,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