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油田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油田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第1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油田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第2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油田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油田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油田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汉承秦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从中华文明的起源中至少可以看出三波浪潮,第一波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以良渚、石家河文明为代
    表; 第二波发生在中国北方,以红山、石峁、陶寺文明为代表; 第三波发生在中原,以二里头文明为代表。据此可知(
    A.当时文明已有早期国家特征 B.中华文明是当时最先进的文明
    C.中华文明是多元融合的产物 D.三波文明浪潮间存在继承关系
    2.据《周礼》记载,西周时期与国君同族的下层国人也拥有干预政治的权力,遇有重大问题,国君要询问全体国人的意见,国人可以批评甚至废除国君。这说明西周()
    A.已经形成了高度的中央集权 B.形成了完善的中枢决策体制
    C.保留了部分氏族民主制传统 D.建立了有效的行政监察体制
    3.有学者指出,《殷周金文集成》所录的战国时期“十一年蔺令矛”上刻有“蔺令肖狈、下库工师臤石、冶人参所铸钴户者”的铭文,记录了令(主持者) 、工师(监造者) 、冶人(制作者) 的名字。这说明,当时( )
    A.生产管理制度严格 B.战争日益频繁
    C.工商食官制度发展 D.劳动作用凸显
    4.有学者指出:制度本身不是孤立的,制度之间的互动作用远远大于单个制度的叠加。下列选项符合此认识的是( )
    ①分封制 宗法制 井田制 ②羁縻制 猛安谋克制 奏折制
    ⑧租调制 均田制 三长制 ④世官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 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
    A 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6.统一度量衡是秦朝的重要措施,而《史记·秦始皇本纪》对此只有“一衡石丈尺”之语。秦始皇陵等处出土的秦权铭文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令丞相隗状、王绾“法度量则不壸(一致) 嫌疑者,皆明壸之”。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秦简记载:“县及工室听官为正(校准)衡石……毋过岁賷。”“衡石不正,十六两以上,赀(罚没)官啬夫一甲,盈十六两到八两,赀一盾。”由此可见 ( )
    A.文献记载缺乏可信度 B.考古发现才能佐证历史
    C.史料不一致使历史存疑 D.出土文物可印证补充历史
    7.如表为刘宋至隋初岭南地区人口数变化情况统计表。这反映岭南地区( )
    A.土地兼并程度日益加深 B.地域经济差别缩小
    C.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 D.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8.如图为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权更迭图示,序号与政权对应有误的是( )
    A.①——魏 B.②——前秦 C.③——十六国 D.④——北魏
    9. “五代十国后建立的北宋王朝能够稳定下来的法宝就是对所有事情都要预先防范,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下列属于这一“法宝”核心精神的是 ( )
    A.在边疆设立节度使 B.分化事权使各部门相互牵制
    C.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D.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
    10.汉初采取郡国并行制,后爆发“七国之乱”; 曹魏创立九品中正制,后出现门阀士族把持政权; 唐朝在边境重地设置军镇,后藩镇势大引发“安史之乱”。对上述三组历史现象的共性,解释正确的是( )
    A.历史评判要以成败为基本依据 B.制度设立之初存在明显弊端
    C.中央与地方矛盾导致社会动荡 D.历史事物之间因果关联复杂
    11.如表为不同史籍关于三国魏晋时期经济的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北粟南稻的格局开始形成 B.三国时期丝织品贸易繁荣
    C.绢帛成为重要的支付手段 D.政府强化赋税和人口管控
    12.图所示为考古发现的唐代三彩骆驼载乐俑:骆驼引颈长嘶,驼背上七名男乐手持胡人乐器专注演奏,中间有一女子站立歌唱,显然是一个流动演出团。据此可知,唐代
    A.贵族阶层奢侈腐化 B.文化的包容和开放
    C.民族习俗大致趋同 D.工艺注重文化传承
    13.西晋永嘉年间,匈奴人刘曜攻破洛阳,杀死贵族、官僚、庶民三万余人,洛阳变成一片瓦砾,从此北方再次陷入分裂战乱之中。上述历史事件带来的社会影响是( )
    A.大大削弱了豪族势力,推动了社会发展 B.造成北方人大批南迁,促进江南开发
    C.结束了北方门阀制度,社会趋于安定 D.豪族趁机扩充实力,形成军阀混战
    14.下图所示为唐代女性不同的发髻。这可以看出()
    A.追求个性的审美风尚 B.理学对妇女束缚的加深
    C.艺术对自然美的回归 D.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15.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自古就有改革的传统。作为中国古代改革的重要代表,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相似之处有( )
    ①目的都是富国强兵 ②均变革了旧的土地制度
    ③都改变了社会性质 ④都触犯了旧集团的利益
    A.①② B.②③ L.③④ D.①④
    16.清河崔氏为魏晋以降的高门士族,有世代相传的家学传统和严格的家风,其子弟自蒙学始即沿袭儒家经典,素以通经闻名于世。到了唐代中后期,崔氏家族的家学传统却由通经转变为文学诗赋。这反映出
    A.传统家学的颓败 B.唐代诗歌的繁荣 C.门阀士族的崛起 D.科举选官的作用
    17.唐代宰相杜佑之子杜从郁被任命为门下省谏官左拾遗,遭到御史反对而改任他职。这反映出,当时( )
    A.君主权威日益加强 B.皇权受到一定程度限制
    C.监察制度比较成熟 D.世族门阀政治逐渐衰落
    18. “收敛藩镇,权归于上,一兵之籍,一财之源,一地之守,皆人主自为之也。欲专大利而无受其大害,遂废人而用法,废官而用吏,禁防纤悉,特与古异,而威柄最为不分。”材料描述的是 ( )
    A.秦朝统一后推行的郡县制 B.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现象
    C.北宋解决地方割据的措施 D.元朝在地方推行行省制
    19.据元朝中期吏部统计:朝官共2089员,蒙古、色目有938员,汉人、南人1151员; 京官共506员,蒙古、色目有155员, 汉人、南人351员; 外任官共 19925员, 蒙古、色目有5689员, 汉人、南人14236员。这说明( )
    A.元朝政权的性质是蒙古政权 B.汉族官僚逐渐控制元朝政权
    C.元朝冗官冗费问题日益严重 D.元朝注意发挥汉族官员作用
    20.皇权是对社会权力资源的独家垄断。它不仅有一套垄断和管理体系,而且有一套完备的调节系统,如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封驳”制度、为防止官员不忠和腐败的“监察制度”等。有人认为这些是世界其它文明绝无仅有的“原创性”国粹。文中提到的两个制度最明显地对应于 ( )
    A.唐朝中书省、宋朝的通判 B.汉朝的内朝、秦朝的御史大夫
    C.唐朝门下省、宋朝的通判 D.明朝的内阁、元朝的行中书省
    21.下列各组古今地名对应正确的是( )
    ①大都—北京 ②汴梁—开封 ③临安—苏州 ④益州—成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李贽说: “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唐朝吴兢说: “始皇暴虐,至子而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前者坚持历史原则评价秦始皇,后者坚持道德原则评价秦始皇
    B.前者坚持道德原则评价秦始皇,后者坚持历史原则评价秦始皇
    C.前者是从后世角度评价秦始皇,后者是从当时角度评价秦始皇
    D.以上说法全部都不对
    23.明代,言官的弹劾权是朝中的一大利器。上至内阁首辅,下至州县官员,都受到言官的制约和纠劾。一旦受到言官的弹劾,首辅都得上疏向皇帝提出辞职,除非受到皇帝的挽留,否则便会下台。这反映出明代( )
    A.言官权力不断扩大 B.政治生态日益恶化
    C.专制皇权得以强化 D.监察体系趋于完善
    24.《资治通鉴》记载:“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取办,无复常准……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为解决该问题,政府推行了( ).
    A.均田制 B.租调制 C.租庸调制 D.两税法
    25.明中叶以前,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多被描述为见利忘义、骄奢淫逸之徒,此后,秉性端庄、诚信有义的商人形象在明淸小说中却屡见不鲜。商人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
    A.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 B.社会经济变动冲击传统观念
    C.士人主流价值取向改变 D.商业道德伦理水准超越前代
    26.明朝中后期,内阁的票拟制度被逐渐固定下来,内阁首辅因拥有票拟权而权威渐重,政事决于一身,但是首辅进朝时对宦官的态度却愈来愈谦卑。这说明( )
    A.内阁逐渐统领六部 B.内阁成员来源广泛
    C.宦官操纵国家权柄 D.制度本质没有改变
    27.如表涉及军机处的一些现象。表中变化 ( )
    A.说明大臣专权现象严重 B.反映了军机处的性质发生变化
    C.显示出军机处规模扩大 D.表明军机处的保密原则被破坏
    28.京剧脸谱各具特色,悲剧人物西楚霸王项羽,眼角下斜,嘴角下撇,虽不失庄重,却也预示着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命运:关羽“面如重枣”,自然画红脸; 包拯“铁面无私”则黑脸非他莫属。由此可知,京剧脸谱( )
    A.注重人物性格的多变 B.客观评判了历史人物
    C.渗透人们的价值取向 D.艺术加工无史料价值
    29. “同(治)光(绪)之际时大乱(指太平天国起义)初平。曾国藩、李鸿章等亦联而起。时封大吏汉人居半,即枢要之地,实力亦渐加增。”由此可知,太平天国运动( )
    A.导致清政府政治权力结构变化 B.为洋务运动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C.导致藩镇割据局面出现 D.消除了清王朝统治集团的分裂
    30.《海国图志》是当时中国最为完备的世界史地知识巨著,其百卷本中,有关西洋技艺的篇幅占12卷,辑录有《铸造洋炮图书》《火轮船图说》《地雷图说》《作远镜说略》等有关各种西洋船炮器艺图说50多幅。这说明此著作( )
    A.侧重富国之策 B.注重知识创新 C.饱含爱国情怀 D.凸显科技启蒙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 小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以血亲为基础的埋葬制度、礼制及精神信仰、祖先崇拜及祭祀礼仪,与血缘组织密切相关的家族政治,构成了中国早期文明的底色,且最终完成对中国早期区域文明整合的主体还是中原文明。首先是位于中原腹地的二里头文化(夏朝文明) 强势勃兴,随后雄踞大中原的商周文明又接力扩展。东周时期列国争雄,同时又蕴含着强烈的统一趋势,文化上反倒有深度的互动交融。秦汉帝国则完成了中国八大核心文化区的政治统一,并持续扩展到周边更广大的一些区域,文化上也日益趋同,奠定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基础。
    ——摘编自戴向明《中国史前社会的阶段性变化及早期国家的形成》
    材料二 汉承秦制。汉代统治者继续开疆拓土,经过不断的开拓和经营,汉朝建立了一个东起东海、西到巴尔喀什湖、南抵南海、北至贝加尔湖,由多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国家。刘邦建汉后,实行无为而治。后随着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在叔孙通、陆贾等人的劝谏下,逐渐重视儒家思想。至汉武帝时,最终采纳董仲舒建议, “尊崇儒术”。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后,其辖境内民族统称为“秦人”。汉朝建立后,国力不断强盛。在与匈奴、诸羌、西南夷、百越和西域诸国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各邻国和邻族逐渐称汉王朝的使者为“汉使”。到东汉时,汉民族已有“汉人”之称。
    ——摘编自段红云《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对中国各民族形成与发展的意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早期文明发展的特点(6分) ,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成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时期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发展的影响(8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后期到清初和晚清时期书籍翻译对比
    请回答:比较两个时期书籍翻译,指出其中一处不同(6分)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14分)。 (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 原因可以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省区
    刘宋时期人口数 (公元464年)
    隋代初期人口数(公元609年)

    人口数密度 (人/平方公里)
    占全国人口%
    人口数
    密度 (人/平方公里)
    占全国人口%
    广东
    375744
    1.7
    1.25
    659889
    2.99
    1.28
    广西
    228360
    0.99
    0.76
    956345
    4.14
    1.86
    合计
    604104

    2.01
    1616234

    3.14
    记载
    出处
    (晋) 羊祜伐吴时, 收割吴国百姓的谷子作为军粮, 然后计其谷价, 送绢偿还。
    《晋书·羊祜传》
    (魏) 收田租亩(粟) 四升, 户出绢二匹、绵二斤。
    《三国志·武帝纪》
    (魏官) 任嘏与人共买奴婢, 各出八匹, 后奴婢家来赎, 时价值六十匹。
    《三国志·王昶传》注引《任嘏别传》
    (益州)丰, 璋以米二十万斛……缯絮锦帛, 以资(助)刘备。
    《三国志·刘璋传》
    清初
    “奏折直达皇帝, 臣僚不得与闻”成为成例
    乾隆时
    和珅“在军机时, 虑人举发, 凡有奏折, 令具副本, 关会军机处”
    嘉庆时
    闲杂人等“借回事画稿为名”聚集军机处周围, 虽经整肃好转, 但是不久“折稿未达于宫廷,新闻早传于街市”
    时期
    明后期到清初
    晚清时期(1840年后)
    翻译者
    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 中国士大夫徐光启、李之藻等
    林则徐(钦差大臣) ,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上海同文馆(均为清政府所办) ,大同译书局(梁启超自办) 、译书出版社 (留日学生自办) 等
    内容
    涉及宗教、天文学、数学、物理学、机械工程学、军事技术、舆地学、生物学、医学、文学等领域。代表作有《坤舆万国全图》、《欧几里德几何》、《几何原本》 (利玛窦、徐光启合译) 、《泰西水法》、《奇器图说》、《万国全图》等等。中国的《老子》、《易经》也有了第一批欧洲译本。
    涉及工程、农学、矿学、工艺、商学、格致、算学、电学、化学、声学、光学、天学、地学、医学类即有70多种。其中《万国公法》、《星轺指掌》、《公法便览》、《公法会通》、《国际法》公法类书籍达40部以上。还包括《天演论》(赫胥黎著)、《原富》(亚当·斯密著),《万法精理》(孟德斯鸠著),《卢梭民约论》

    相关试卷

    2024-2025学年度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度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论述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市滨海新区田家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天津市滨海新区田家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周公提出“天畏柴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市滨海新区田家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天津市滨海新区田家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周公提出“天畏柴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