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高二(上)10月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高二(上)10月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关于公转说法正确的是( )
A. 公转方向自西向东B. 公转周期365日
C. 绕太阳运行轨迹是圆形,速度无变化D. 黄赤交角为66度34分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A正确;地球公转周期为一个恒星年,约为365天5时48分46秒,B错误;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是接近正圆的椭圆轨道,公转速度随日地距离而变化,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C错误;目前黄赤交角的角度为23°26′,D错误。故选A。
2. “数九”又称冬九九。“数九”从每年冬至日开始,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 “数九”开始时太阳直射( )
A. 23°26′SB. 20°N
C. 23°26′ND. 20°S
【答案】A
【解析】题意表明,“数九”从每年冬至日开始,根据直射点移动规律可知,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的纬度约为23°26′S,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读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图中昏线是( )
A. ABCB. BC
C. ABD. DE
【答案】B
【解析】图中阴影表示黑夜,则图中ABC弧线处于白昼和黑夜的分界线上,应为晨昏线,根据图中地球自转方向,AB弧线上的各地即将从黑夜进入白昼,应是晨线,BC弧线上的各地即将从白昼进入黑夜,应是昏线,则选项B符合题意,排除选项ACD。故选B。
4. 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完成当太阳直射点在④①之间运动时( )
A. 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快B. 地球公转速度先慢后快
C 地球公转速度先快后慢D. 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慢
【答案】C
【解析】④地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应为冬至日(12月22前后),①地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应为春分日(3月21前后),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其地球公转速度最快,故从④到①其公转速度先快后慢,C正确,B错误;地球自转速度一致,排除AD选项。故选C。
地形倒置是地表起伏与地质构造起伏相反的现象,也称逆地形。读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地貌剖面示意图,完成各题。
5. 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找到水的是的是( )
A. 甲B. 乙
C. 丙D. 丁
6.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乙、丙两处均为地形倒置
②乙的地形为山谷,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背斜
③丙地适合开凿隧道
④地质构造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A. ①②B. ②③
C. ③④D. ①④
【答案】5. A 6. A
【解析】
【5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处有断层,地下水易出露,最可能找到水,A正确;乙处是背斜谷、丙处是向斜山,丁处是背斜山,都找不到水,BCD错误。故选A。
【6题详解】
据材料“地形倒置是地表起伏与地质构造起伏相反的现象”,结合图示信息可知,乙处是背斜谷、丙处是向斜山,均为地形倒置,①正确;乙处是背斜谷,地形为山谷,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背斜,②正确;丙处是向斜山,隧道一般开凿在背斜处,③错误;地质构造是承受地壳运动的岩层或岩体,在地应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变位的结果,与内力作用有关,④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 风化作用B. 侵蚀作用
C. 搬运作用D. 沉积作用
【答案】B
【解析】风化作用会使岩石发生原地破坏,不会形成背斜谷,A选项错误;岩层受到地壳强大的挤压作用,出现褶皱。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背斜顶部岩层受到强大的张力作用而发生破碎,受外力侵蚀成谷,而向斜受挤压,岩层质地较为坚密,不易被侵蚀,形成向斜山。B选项正确;搬运作用把侵蚀的碎石移动走,发生在侵蚀之后的,并不是主要地质作用,不符合题意,C选项错误;沉积作用是物体发生堆积的过程,不符合题意,D选项错误;故选B。
8. 火山喷发和地震可以瞬间改变地表形态,它的能量来源于( )
A. 太阳辐射能B. 岩浆活动
C. 地球内部的热能D. 变质作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火山喷发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故C正确;太阳辐射能是太阳的能量,不能引起火山喷发和地震,A错误;岩浆活动的能量来源也是来自地球内部能量,B错误;变质作用一般在地下不会直接改变地表形态,D错误;故选C。
9. 北京时间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准确落于月球预定撞击点,为中国探月一期工程画上圆满的句号。当“嫦娥一号”准确落于月球预定撞击点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正确位置是( )
A. ①B. ②
C. ③D. ④
【答案】C
【解析】结合图片可知,地球向左倾斜,因此可以看出②④之间,太阳直射点直射北回归线,应为夏至日(6月22日左右),③④之间为春分日(3月21日左右),①③之间为冬至日(12月22日左右),①②之间为秋分日(9月23日);结合题干要求可知,撞击时间为3月1日,结合公转方向,地球的位置应为③,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 我国某山地上的公路呈“S”形弯曲(如下图),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引来了许多游人,该公路修建成“S”形的主要目的是( )
A. 制造旅游景观B. 减小山地坡度
C. 降低修建难度D. 减轻水土流失
【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该公路位于我国某山地上,山区地势陡峭,地形坡度大,公路施工难度大,且行车安全性较差,因此山区公路常修建成“S”形,以减小线路坡度(而非减小山地坡度),降低施工难度,提升行车安全性,B错误,C正确;结合材料信息“我国某山地上的公路呈“S”形弯曲,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引来了许多游人。”可知, 该公路修建成“S”形之后才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引来了许多游人,而不是为了制造旅游景观而特意修建成“S"形,A错误;读图,在如此陡的山坡上修建公路,破坏植被,可能会加剧水土流失,D错误。故选C。
读某地房屋在二分二至日正午时的光照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一年内,正午室内太阳直接照射面积由最大到最小的变化过程中,该地( )
A. 昼长逐渐增加B. 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减小
C. 气温逐渐降低D. 日出时间逐渐变晚
12. 夏季为达到最佳遮阳效果,随纬度的变化需调节窗户和屋檐外延长度。若窗户不变,在我国北方地区,随着纬度升高,屋檐外延长度应( )
A. 变长B. 变短
C. 先变长后变短D. 先变短后变长
【答案】11. A 12. A
【解析】
【11题详解】
一年内,正午室内太阳直接照射面积由最大到最小的变化过程,即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由最小变到最大的过程。由图可知,该地正午太阳始终位于其正南方向,故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由最小变为最大,即时间由冬至日到夏至日的过程,该地昼长逐渐变长,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大,A正确,B错误;气温逐渐升高,C错误;日出时间逐渐变早,D错误。故选A。
【12题详解】
纬度越高,其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要使屋檐外延能挡住进入房间的光线,应加长屋檐外延长度,故选A。
13. 2004年8月13日台风“查理”袭击美国,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台风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以上四种天气符号中,A表示的是阴天天气,B表示的是台风天气,C表示的是多云转晴天气,D表示的是大雨天气,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14. 冷锋与暖锋的共同点是( )
A. 都形成连续性降水B. 降水都降在锋前
C. 都是冷气团在下,暖气团在上D. 都有大风天气
【答案】C
【解析】暖锋形成连续性降水,冷锋降水强度大,A错误。暖锋降水主要在出现在锋前,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B错误。由于冷空气比暖空气重,冷锋与暖锋的共同特点是都是冷气团在下,暖气团在上,C正确。冷锋会出现大风天气,暖锋不一定出现大风天气,D错误。故选C。
15. 下图为世界部分板块分布示意图,图中实线表示板块边界,箭头表示板块运动方向。甲、乙板块分别是六大板块中的( )
A. 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B. 印度洋板块、欧亚板块
C. 亚欧板块、美洲板块D. 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答案】A
【解析】从图中位置可以判断,甲、乙板块分别是六大板块中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A正确,BCD错误。故选A。
二、综合题(共40分)
16. 读二分二至图(左图)与某日太阳光照图(右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虚线表示极圈或回归线)。
(1)广东省汕头市有一口井正好位于北回归线上,当阳光直射井底时,地球位于左图中____点附近,此时是____节气。地球从④点运行到②点的过程中,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
(2)当地球上的昼夜状况如右图中所示时,____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____的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当地球运行到①点时,乌鲁木齐昼夜长短的状况是____。
(3)如右图所示,该日太阳直射在____上,此后开始向____移动。B点____时日落。C点为0°经线,此时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日期占全球的范围是____。
【答案】(1)③ 夏至 先变快后变慢
(2)南回归线及其以南 南半球 昼短夜长
(3)南回归线(23°26′S) 北 19 四分之一
【解析】
【小问1详解】
太阳直射井底意味着出现太阳直射现象,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夏至日,位于图中③点附近;地球从④点运行到②点的过程中,是由秋分日经冬至日到次年的春分日,其中,1月初达到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快,故期间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是先变快后变慢。
【小问2详解】
当地球上的昼夜状况如右图中所示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区域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的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当地球运行到①点时,此时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则北半球昼短夜长,乌鲁木齐位于北半球,其昼夜状况是昼短夜长。
【小问3详解】
读右图光照图可得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判断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3°26′S),此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北移动。图中两条经线之间的经度差为30°,图中B点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位于两条经线的中间,图中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点,昏线与南回归线交点所在经线位于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东侧,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其地方时为19点,同一纬度昼长相同,所以B点昼长=(19-12)×2,即为14小时,当地19点日落。C点为0°经线,此时C位于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点,根据时差的计算可知0时所在经线为90°E,根据日界线的划分可知,0时所在经线(90°E)向东至人为日界线(大致与180°重合)为新一天,人为日界线(大致与180°重合)向东至0时所在经线(90°E)为旧一天,其中北京(采用120°E地方时)在上述中的新一天,因此此时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日期占全球的范围是四分之一。
17. 读某地沿某纬线的东西向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向斜的是____处,说明判定该地地质构造的依据:________。
(2)图中A处的地质构造为____;B处地形为______,其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
(3)图中的虚线圈F处属于板块的____边界,该地带往往形成________。
(4)若F处一侧为太平洋板块,则E处应处在____板块中。
(5)若开采石油,应在____(甲或乙)处。若在甲、乙两处中选择一处打隧道,应该选择在____处。
【答案】(1)B 岩层向下弯曲
(2)断层 山岭 向斜处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石坚实紧密,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3)消亡 海沟
(4)亚欧 (5)甲 甲
【解析】
【小问1详解】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D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
【小问2详解】
图中A处的岩层发生断裂且沿着断裂面发生上下位移,说明其地质构造为断层。B处地形中部高、四周低为山岭,是向斜山,其形成的原因是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石坚实紧密,不易被侵蚀,最终形成为山岭。
【小问3详解】
图中的虚线圈F处是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部,属于板块的消亡边界,在大洋一侧往往形成海沟。
【小问4详解】
若F处一侧为太平洋板块,则E处位于太平洋板块西侧,应处在亚欧板块中,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小问5详解】
图示区域若开采石油、天然气,应在背斜甲处,若在甲、乙两处中选择一处打隧道,应该选择在甲处,主要原因是甲处为背斜构造,岩层向上弯曲呈拱形,地质稳定,不易坍塌,且不易储水,安全性能好。
18. 根据以下图进行填空。
A代表的气压带名称是________;B代表的气压带名称是________;C代表的气压带名称是________;D代表的气压带名称是________;H代表的风带名称是________;K代表的风带名称是________;M 代表的风带名称是________;L代表的风带名称是________;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________;冬季偏________移动。
【答案】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东北信风带 东南信风带 极地东风带 盛行西风带 北 南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A位于0°左右,为赤道低气压带;B位于北纬30°左右,为副热带高气压带;C位于北纬60°左右,为副极地低气压带;D位于北纬90°左右,为极地高气压带;H位于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之间,为东北信风带;K位于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之间,为东南信风带;M位于南半球极地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为极地东风带。L位于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为盛行西风带。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关,北半球,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风带向北偏,冬季太阳直射点南移,气压带风带南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新疆喀什地区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高二(上)10月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巴楚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