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质量检测高三(上)11月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493444/0-173366047162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质量检测高三(上)11月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493444/0-173366047170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质量检测高三(上)11月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493444/0-173366047175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质量检测高三(上)11月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质量检测高三(上)11月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本卷命题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第三册第九章、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三章(70%);必修第一册、必修第二册(30%)。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悬挂在同一水平天花板上,下面分别吊着细线连接的A、B两球和细线连接的C、D两球,A、C两球的质量相等,B球的质量大于D球的质量,四球均处于静止状态。某时刻,同时剪断两细线,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不计一切阻力,比较A球和C球的振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A球振动周期比C球振动周期小
B. A球振动幅度比C球振动幅度大
C. A球振动平衡位置比C球振动平衡位置高
D. C球第一次到达最高点时,A球正在向上运动
【答案】B
【解析】AD.弹簧振子振动周期为,振子小球的质量相同,因此两振子的振动周期相同,所以C球第一次到达最高点时,A球也第一次到达最高点,选项AD错误;
BC.由于B球质量大于球质量,初始两个小球的形变量为,
细线剪掉以后两个小球做简谐振动平衡位置合力为零,即
因此可知A的振幅为
B的振幅为
即AC的平衡位置高度相同,A的振幅更大。
故选B。
2. 某排球运动员比赛发球时,竖直向上抛出球后迅速跳起,把在最高点时的排球水平扣出,从排球扣出到排球运动的速度与水平方向成30°的过程中,排球的动量变化量大小为p,不计空气阻力,则扣球过程合力对排球的冲量大小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根据动量定理,重力的冲量等于动量的变化量,排球在空中运动的速度与水平方向成时,竖直分动量等于,水平分动量为
根据动量定理,扣球过程合力对排球的冲量大小为
故选D。
3. 如图所示,A、B是电荷量相等的同种点电荷,固定在同一水平线上,在A、B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有一点电荷C,给C一个大小为v0的初速度,C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恰能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O为A、B连线与垂直平分线的交点,AO = OC = L,点电荷C的带电量为q,质量为m,静电力常量为k,不计重力,则点电荷A的带电量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
解得
点电荷A在点电荷C所在处产生的场强为E1,则
又
解得
故选B。
4. 如图所示为一单摆的共振曲线,已知重力加速度g取,取,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单摆的固有周期为1s
B. 单摆的摆长为2m
C. 发生共振时,摆球沿振动方向的最大加速度约为
D. 若仅增大摆球的质量,共振曲线的峰值将向左移动
【答案】C
【解析】A.由图像可知,单摆的固有频率为0.5Hz,因此固有周期T=2s,共振时振幅A=8cm,选项A错误;
B.由单摆周期公式
整理得单摆的摆长
选项B错误;
C.发生共振时,摆球沿振动方向的最大加速度位于振幅处,设此时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摆球质量为m,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其加速度为
摆球做单摆时很小,故有
选项C正确;
D.若仅增大摆球的质量,不改变单摆的固有周期,共振曲线的峰值位置不变,选项D错误。
故选 C。
5. 如图所示,一张白纸放在水平桌面上,一本书放在白纸上,用大小为F的水平力拉动白纸,最终书和白纸一起在桌面上匀速运动,已知各个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书的质量为m、白纸的质量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则书和白纸在桌面上匀速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白纸对书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B. 书和白纸间的动摩擦因数等于
C. 增大拉力,桌面对白纸的摩擦力增大D. 书对白纸的压力是由于纸的形变引起的
【答案】B
【解析】A.由于书和白纸一起做匀速运动,因此书不受摩擦力作用,故A错误;
B.对书、纸整体研究,桌面对纸的摩擦力
因此有
由于各个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故B正确;
C.增大拉力,桌面对纸的滑动摩擦力不变,故C错误;
D.书对纸的压力是由于书的形变引起的,故D错误。
故选B。
6. 2024年1月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发射升空,该卫星主要用于观测宇宙中的剧烈爆发现象。其发射过程如图乙所示,卫星先进入圆形轨道Ⅰ,然后由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卫星在轨道Ⅱ上运动时,经过近地点a时的速度大小为经过远地点b时速度大小的3倍,卫星在轨道Ⅱ上b点再变轨进入圆轨道Ⅲ,卫星在轨道Ⅰ上运行的周期为T,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卫星在轨道Ⅱ上的运行周期为
B. 卫星在轨道Ⅰ上、轨道Ⅲ上运行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C. 卫星在轨道Ⅰ上、轨道Ⅲ上的运行速度的大小之比为
D. 卫星在轨道Ⅱ上从a运动到b,线速度、加速度、机械能均减小
【答案】A
【解析】A.设轨道Ⅰ的半径为,轨道Ⅲ的半径为,由开普勒第二定律可得
椭圆轨道的半长轴
设轨道Ⅱ的周期为,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
解得
选项A正确;
B.由地球质量为M,卫星质量为m,卫星轨道半径为r,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整理得
可知,卫星在轨道Ⅰ上和轨道Ⅲ上运行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选项B错误;
C.由
得
因此卫星在轨道Ⅰ上,轨道Ⅲ上的运行速度的大小之比为
选项C错误;
D.卫星在轨道Ⅱ上从运动到,线速度、加速度均减小,机械能不变,选项D错误。
故选 A。
7. 如图甲所示,A、B是两个相距5m的波源,两波源处质点均沿竖直方向做简谐振动,振动在同一介质中传播,质点A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质点B的振动与质点A的振动完全相反,在两振动传播叠加的区域内,形成稳定的干涉图样,振动减弱点的振幅为2cm,振动传播的速度的大小为1m/s,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A、B连线中点一定是振动加强点
B. A、B之间连线上共有10个振动加强点
C. 振动加强点振动频率为2Hz
D. 波源B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一定为
【答案】B
【解析】若两波源振动方向相反,则波程差为半波长的偶数倍的位置为振动减弱点,波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的位置为振动加强点。
A.由于两波源处质点振动方向相反,因此连线中点处(波程差为0)一定是振动减弱点,故A错误;
B.由题意知,两列波的波长
、之间连线上某点到、的波程差,振动加强点
则取0,1,2,3,4,因此、之间连线上共有10个振动加强点,故B正确;
C.振动加强点的振动频率为
故C错误;
D.由于振动减弱点的振幅为2cm,所以质点振动的振幅可能是12cm,也可能是8cm,根据,波源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或
故D错误。
故选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 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在斜面顶端A点沿水平方向抛出小球1,小球1落在斜面上的C点,在A点上方高d处的B点沿水平方向抛出小球2,小球2也落在斜面上的C点,小球2平抛运动的时间是小球1平抛运动时间的2倍,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小球的大小,两球的质量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球1、2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
B. 球1抛出的初速度大小为
C. A、C两点间的距离为d
D. 球1、2到达C点时重力瞬间功率之比为
【答案】BD
【解析】A.由于两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相同,小球2平抛运动的时间是小球1平抛运动时间的2倍,根据
则球1,2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选项A错误;
C.根据竖直方向分运动的规律可知,、两点的高度差为,、两点间的距离为,选项C错误;
B.、两点的水平位移为,则
选项B正确;
D.由
可知,球1、2到点时速度沿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之比为,由
可知,球1、2到达点时重力的瞬间功率之比为,选项D正确。
故选BD。
9.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波的振幅为2cm,a、b是平衡位置分别在,处的两个质点,时刻,两质点所在位置及振动方向如图所示,已知波长大于2m,从图示时刻,质点b经过0.2s第一次到达波峰,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时刻,a、b两个质点的加速度相同
B. 当质点b到达波峰时,质点a到达平衡位置
C. 质点a振动的频率为
D. 波传播的速度大小为2m/s
【答案】AC
【解析】A.时刻,质点、的位移相同,振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均指向平衡位置,选项A正确;
B.从图示时刻,根据振动方向及位置可知,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用时,质点第一次到达平衡位置用时,选项B错误;
CD.由于波长大于2m,因此、间的距离小于半个波长,根据图像可知
解得
质点经过0.2s第一次到达波峰,即
解得
则波速
质点振动的频率
选项C正确,D错误。
故选AC。
10. 如图所示,质量为3m、两端带有固定挡板的平板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块放在平板车上,用水平细线将物块与平板车左侧挡板连接,轻弹簧放在物块与左侧挡板之间,弹簧的左端与挡板连接,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平板车两挡板间的距离为L,弹簧的原长为,O为平板车的中点,O点左侧平板车上表面光滑,右侧粗糙。某时刻剪断细线,最终物块相对于平板车停在O点与右侧挡板之间的中点,不计物块的大小,物块被弹簧弹出后,弹簧仅又被压缩了一次,物块与挡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不计碰撞过程的能量损失,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剪断细线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物块相对车向右运动时,车相对地面一定向左运动
B. 物块与车相对运动过程中,物块与车的加速度大小之比始终为
C. 物块与车相对运动过程中,物块与车的速度大小之比始终为
D. 弹簧开始具有的弹性势能大小一定为
【答案】ABC
【解析】A.物块与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系统的总动量为零,因此物块相对车向右运动时,如果车也向右运动,则物块和车均向右运动,系统的总动量不为零,选项A正确;
B.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块与车间的相互作用力始终等大反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解得
物块与车相对运动过程中,物块与车的加速度大小之比始终为,选项B正确;
C.由于物块与车的动量总是等大反向
解得
因此物块与车相对运动过程中,物块与车的速度大小之比始终为,选项C正确;
D.根据能量守恒,不计碰撞过程的能量损失,若弹簧压缩一次后直接在O点与右侧挡板之间的中点停止,则弹簧开始具有的弹性势能为
若弹簧压缩一次后与右侧挡板碰后在O点与右侧挡板之间的中点停止,则弹簧开始具有的弹性势能为
选项D错误。
故选ABC。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
11.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1)甲同学先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球直径______cm;
(2)甲同学用秒表测量单摆的周期。当单摆振动稳定且到达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记数为,单摆每经过最低点记一次数,当数到时秒表的示数为50.50s,该单摆的周期是______s。测得摆线长,则求得当地重力加速度______。(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乙同学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多次改变摆长L进行实验,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根据得出的几组对应的L和T的数值,以L为横坐标、为纵坐标作出图线,该同学实验时忘记测小球的直径,以摆线的长作为摆长,得到的图像应是图丙中的______(填“①”“②”或“③”),若图像的斜率为k,则求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______;若测摆长时未考虑小球的半径,则对重力加速度测量的结果______(填“有影响”或“无影响”)。
【答案】(1)1.07 (2)2.02 9.67 (3)③ 无影响
【解析】【小问1详解】
该游标卡尺的游标尺为10分度值,因此精确度为0.1mm,则摆球直径
【小问2详解】
[1]周期
[2]重力加速度
【小问3详解】
[1][2][3]由
可知,图线与纵轴有交点,为图线③,由题意
解得
摆长中未考虑小球的半径,对实验测量的结果没有影响。
12.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两个半径相同、质量不等的小球A、B用等长的不可伸长的细线分别悬于力传感器a、b上,静止时两线竖直且两球刚好接触。力传感器a、b的示数分别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1)小球A的质量为______,小球B的质量为______;
(2)将B球拉开一定角度,由静止释放小球B,A、B碰撞后,发现B球被弹回,则表明B球的质量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球的质量;
(3)接(2),若测得碰撞前传感器b显示的最大拉力为,碰撞后力传感器a、b显示的最大拉力分别为、,当表达式______成立时,表明A、B两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
【答案】(1)
(2)小于 (3)
【解析】【小问1详解】
根据平衡可知
,
可得
,
【小问2详解】
将B球拉开一定的角度,由静止释放小球B,A、B碰撞后,发现B球被弹回,则表明B球的质量小于A球的质量。
小问3详解】
碰撞前一瞬间
解得
同理碰撞后一瞬间,小球A的动量大小为
小球B的动量大小为
当
成立时,即
时,A、B两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
13. 如图所示,光滑绝缘粗细均匀的直细杆竖直固定,点固定一个电荷量为、带负电的点电荷,一个质量为的带电小球套在杆上(可自由运动),当小球在点由静止释放,小球恰好能处于静止状态,AO垂直于杆,AO长为L,A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关于点对称,静电力常量为,不计小球的大小,重力加速度为,,,求:
(1)处的点电荷在点产生的场强大小;
(2)小球所带的电量;
(3)若将小球移到点由静止释放,则释放的一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多大。
【答案】(1)
(2)
(3)
【解析】【小问1详解】
根据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可知,处的点电荷在点产生的场强大小为
根据几何关系
解得
【小问2详解】
设小球所带量为,根据力的平衡
解得
【小问3详解】
根据对称性可知,若将小球移到点由静止释放,释放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
14. 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轴传播,实线为时刻的波形图,虚线为时刻的波形图。时刻,质点正沿轴负方向运动,从时刻开始到时刻这段时间内,质点共两次经过平衡位置,且时刻和时刻质点在同一位置,求:
(1)试确定质点的平衡位置坐标及该列波的传播速度;
(2)写出质点的振动方程。
【答案】(1),
(2)
【解析】【小问1详解】
根据对称性可知,质点的平衡位置为
由于时刻,质点正沿轴负方向运动,说明波沿轴正方向传播,从时刻开始到时刻这段时间内,质点共两次经过平衡位置,由图像可知时间内波传播的距离
波传播的速度
【小问2详解】
由于波沿轴正方向传播,因此时刻,质点正沿轴正向运动,从时刻,质点第一次到达平衡位置需要的时间
质点振动的周期
因此质点的振动方程
解得
15. 如图所示,质量为、长为的长木板A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物块B放在长木板上表面的左端,半圆弧体竖直固定在长木板右侧某位置,半圆弧面最低点的切面与长木板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质量为的小球C用长为的不可伸长细线悬于固定点点,将小球C拉至与点等高点,细线刚好伸直,由静止释放小球,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与物块发生碰撞,碰撞后一瞬间B、C的速度大小之比为,此后当B滑到长木板右端时A、B共速且此时A刚好与半圆弧体碰撞,A与半圆弧体碰撞后粘在一起,重力加速度为,不计物块的大小。求:
(1)B、C碰撞过程,B、C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2)开始时,A的右端离半圆弧面最低点的水平距离;
(3)要使B在轨道上运动时不脱离圆弧轨道,圆弧轨道的半径应满足的条件。
【答案】(1)
(2)
(3)或
【解析】【小问1详解】
设C与B碰撞前一瞬间,C的速度大小为,根据机械能守恒
解得
设碰撞后B的速度大小为,则C的速度大小为,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解得
碰撞过程损失的机械能
【小问2详解】
设B与A间的动摩擦因数为,B与A共速时的速度为,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解得
对长木板A研究,根据动能定理
解得
【小问3详解】
物块B以速度滑上圆弧轨道,设圆弧轨道半径为时,物块刚好能滑到与等高的位置,根据机械能守恒
解得
设当物块刚好能到达圆弧轨道最高点时,圆弧轨道半径为,到最高点时速度为,则
根据机械能守恒
解得
因此要使物块B在圆弧轨道上运动过程中不离开圆弧轨道,轨道半径满足的条件为
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发展联盟高三(上)期中物理试卷.,共15页。
这是一份2025届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质量检测物理试题(解析版),共1页。
这是一份【河南卷】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二) 物理试卷+解析答案,文件包含河南卷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二928-929物理试卷+解析答案docx、河南卷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二928-929物理试题+答案解析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