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甘肃省庆阳市宁县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甘肃省庆阳市宁县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情景默写,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对比阅读,诗歌鉴赏,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分歧(qí) 粗犷(kuànɡ) 侍弄(shì) 憔悴(qiá)
B.应和(hè) 收敛(liǎn) 截然(jié) 惭愧(kuì)
C.绽放(zhàn) 贮蓄(chù) 淡雅(yǎ) 惨淡(cǎn)
D.黄晕(yùn) 倜傥(dǎnɡ) 高邈(miǎ) 娇媚(mè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掩饰 披蓑戴笠 淅淅沥沥 翻来复去
B.沐浴 喜出望外 小心冀冀 煞有介事
C.急燥 美不胜收 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
D.诀别 呼朋引伴 混为一谈 疲倦不堪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才交五鼓,张姑娘便起床梳洗妆饰,打扮得花枝招展,绣带蹁跹。
B.2021年初热映的电影《吉祥如意》中的《吉祥》讲述了北漂女孩王庆丽回乡过年的故事,情节咄咄逼人。
C.王老师看着讲台下那一双双清澈的眼睛,听着他们每天一声又一声“老师好”的问候,一种被信任的感觉油然而生。
D.如果不想迷失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就必须择善而从,在真理的引领下前行。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B.我们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充满信心。
C.充满正能量的网络语言,成为人们生活中沟通思想,传递友善的工具。
D.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条件。
5.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另外,通常的看法是,右者为尊,地位次尊的人则居于最尊者的右边。
②在举行朝会的时候,则是背北面南为尊,故称帝叫做“南面”
③古时座次有着严格的尊卑之分。
④在筵席上,最尊的座次是坐西朝东,其次是坐北朝南,最卑是坐东朝西。
A.②③④①B.③④②①C.③①②④D.④②①③
6.关于《朝花夕拾》,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1926年,鲁迅先后撰写了十篇回忆性散文,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后更名为《朝花夕拾》。
B.《五猖会》一文写出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顾及自己心理时的无奈与厌烦。
C.《二十四孝图》写“我”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故事,进而引发了对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的批判。
D.《阿长与<山海经>》中,作者抓住阿长的性格特征来写,把一个淳朴善良,并有着新思想的农村妇女写活了。
二、情景默写。
7.默写。
(1)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水何澹澹, 。(《观沧海》)
(3) ,不亦君子乎?(《论语》)
(4) ,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
(5)《江南逢李龟年》中诗人并未对人生巨变作过多的描述,却在字里行间蕴藏着无限感慨,又写出今日之衰的这两句诗是: , 。
(6)《论语》中强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句子是: , 。
三、综合性学习。
8.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某校文学社团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就“你最喜欢的图书类别”(只选一项),将调查结果统计后绘制成如图条形统计图。
材料二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统计表的主要内容。
(2)文学名著或名篇是经过时间检验的人类文明精华,请你向同学推荐一本名著或名篇,并用材料二中“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句式
(3)某校文学社的名字原来就是该校的校名,辅导老师拟更改文学社名字,现面向全市学生征集,富有文学气质。
四、现代文阅读。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老海棠树
史铁生
①如果可能,如果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我就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纪念我的奶奶。
②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
③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呆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是蜂鸣,春风拂面,站在屋前,站在老海棠树下
④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了直腰
⑤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
⑥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那时我大些了,从陕北回来看她,奶奶已经腰弯背驼。早晨,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唰啦唰啦”的声音把我惊醒,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你刚回来
⑦冬天,窗外,风中,磨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竞无对我的责备。
⑧……
⑨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
(1)文章写了关于奶奶的哪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
(2)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人物描写的方法和人物的心理状态。
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
(3)文章是回忆奶奶的,为什么要在第③段写“我”在老海棠树上的活动?
(4)从全文看,以“老海棠树”为题有什么好处?
10.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ㅤㅤ①不必说_______的菜畦,_______的石井栏,_______的皂荚树;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却从来没有见过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又酸又甜,色味比桑葚要好得远。
ㅤㅤ②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1)按课文内容在第①段的空缺处填上修饰性的词语。
的菜畦, 的石井栏, 的皂荚树, 的桑葚;
(2)请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赏析下列句子。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3)选文第二段,作者叙述这一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11.课内文言文阅读。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没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
A.尊君在不
B.不亦说乎
C.思而不学则殆
D.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不习乎?”是谈学习方法。“吾日三省吾身”“博学而笃志”是谈修身做人。
B.“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赞美了颜回贫贱不能移的品质,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C.“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讲的是要珍惜宝贵的时光,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发奋进取。
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告诉我们志向的确立和坚守是非常重要的。
五、对比阅读。
1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
(《咏雪》)
(乙)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则是无信;对子骂父,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丙)
王戎①七岁,尝②与诸③小儿游④。看道边李树多子⑤折枝⑥,诸儿竞⑦走⑧取之,唯⑨戎不动。或⑩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⑪然⑫。
(《王戎不取道旁李》)
(注释)①王戎:晋朝人。②尝:曾经。③诸:众多。④游:玩。⑤子:果实。⑥折枝:压弯了树枝。⑦竞:争逐。⑧走:跑。⑨唯:只有。⑩或:有人。⑪信:果真,的确。⑫然:这样。
(1)解释下列加着重号词在文中的意思。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甲乙文中,谢道韫和元方的聪颖机智分别表现在哪个方面?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4)丙文中,为什么“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六、诗歌鉴赏。
1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问题。
[甲]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乙]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情思,表现了他放眼山川宽广博大的胸襟。
B.乙诗前两句写夜晚登城所望,但见大漠似雪,月华如霜,凄神寒骨。
C.一切最语皆情语,这两首诗歌都是先写景后抒情,情景有机交融在一起。
D.这两首诗所表现的意境都非常旷远、苍凉而悲壮,堪称千古杰作。
(2)诗言志。这两首诗中出现了一个“乡”字,结合具体内容,试分析两首作品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作文。
14.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因有母亲相伴,史铁生走出了双腿初瘫的暴怒无常,走向了“好好儿活”的精彩人生,鲁迅在严厉的书塾中苦中作乐,奠定了文学功底,海伦•凯勒在无声无光的世界中领悟了真知,感悟了人间真爱……在我们的身旁也有这么一个人,默默付出,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请以“有你相伴,真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600字;②文中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分析】本题考查字音。考查的内容多为课文内出现的基础字,着重考查常用的多音字和易读错的形声字。贵在平时积累、辨析。
【解答】A.有误犷”应读作“guǎng”;
B.正确;
C.有误;
D.有误傥”应读作“tǎng”。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理解识记能力。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
2.【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解答】A.有误,“翻来复去”的“复”应写作“覆”;
B.有误,“小心冀冀”的“冀冀”应写作“翼翼”;
C.有误,“急燥”的“燥”应写作“躁”;
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同音字和形近字;同时还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
3.【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解答】ACD.使用正确;
B.使用有误,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该成语用错对象。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4.【分析】本题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病因有搭配不当、用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句式杂糅、前后矛盾不合事理、重复多余等。如果在考试中凭语感一眼找不出来答案,就要静下心来,多读几遍,对照着病因一一分析,相信一定能找到正确答案的。
【解答】A.有误,语序不当;
B.有误;关联词误用;
C.正确;
D.有误,一面对两面。
故选:C。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了解常见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是最基本的策略。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免病句的发生;还要与同学多交流,尤其是在作文互评中,要按照以上病因来衡量句子,避免病句的出现。这样长期坚持下去,语感会逐渐增强,对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也会提高。
5.【分析】此题利用确定中心的方法,选准第一句,然后用排除法筛选排序。
【解答】阅读这几句话可以看出这是一段说明性的文字,我们可以先找出说明的核心“古时座次有着严格的尊卑之分”,排除AD选项,因为②句中“则是”决定了它应该在后面,②在后;然后看看第①句,所以放在结尾是合适的。
故选:B。
【点评】句子的衔接和连贯是中学语言运用方面的一个基本要求,它主要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学生注重语言表达的整体连贯原则。
6.【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名著常识的能力。识记文学名著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人物情节等。
【解答】ABC.正确;
D.有误,《阿长与<山海经>》中作者鲁迅抓住阿长的性格特征如实来写,但在某些方面又颇为愚昧的农村妇女写活了。
故选:D。
【点评】名著常识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课文所涉及到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内容、作品人物的识记情况和相关文体知识、文化常识的了解情况。平时要以课文为依托,作相应的知识积累。同时还要与名著阅读配合起来进行。
二、情景默写。
7.【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随君直到夜郎西
(2)山岛竦峙(注意“竦”的书写)
(3)人不知而不愠(注意“愠”的书写)
(4)枯藤老树昏鸦
(5)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6)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注意“之”的书写)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三、综合性学习。
8.【分析】(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由图表中喜欢卡通画人数的柱状体明显高出其它类型可得出:卡通画读者人数遥遥领先,时文杂志、武侠小说、文学名著读者较少。
(2)本题考查名著内容掌握和仿写语句。此题可选择一本自己熟悉的名著或名篇,结合书(文)中情节或人物形象,以“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介绍其优点即可。
(3)本题考查拟写名称的能力。答案不唯一,符合“文雅,富有文学气质”的要求即可。
【解答】答案:
(1)卡通画读者人数遥遥领先,时文杂志、文学名著读者较少。
(2)示例:推荐《水浒传》:不必说晁盖的忠厚,宋江的仁义;也不必说武松漂亮的醉拳,鲁智深的粗中有细,就给读者很多趣味。
(3)示例:新荷文学社。
【点评】综合读写题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四、现代文阅读。
9.【分析】全文共记叙了有关奶奶的七件往事:树下唤孙、送饭,糊纸袋,补花,洗菜,扫院子,灯下学习。以老海棠树为线索,贯穿全文;老海棠树象征了奶奶,在“我”的记忆里与奶奶的形象不能分开;含蓄、形象地表现了奶奶和“我”之间浓浓的祖孙情。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作答此类题目,根据文本内容,用语精炼,送饭。第五段所写为奶奶在树下补花。第六段所写为奶奶在树下扫院子。
(2)本题考查描写手法和人物心理的分析,可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入手。根据第五段内容可知。
(3)本题考查某一情节在全文里的作用。回答时,说一下这个句子本身的作用,表现了什么,是不是和后文形成照应或者铺垫作用。
此句的作用为:表现了我在海棠树上的快乐,借以反映奶奶对我的关心(本句的作用)。
(4)本题考查题目作用。题目常有概括故事内容,充当线索。根据文本内容可知,所以它是线索。,在我的记忆里与奶奶不可分割,含蓄的表现了奶奶和我的亲情。
答案:
(1)(3分)树下唤孙、送饭,补花,扫院子、读报。
(2)(3分)对奶奶的动作、语言描写。评分标准:(2分),心理状态(1分)。
(3)表现了我在海棠树上的快乐,借以反映奶奶对我的关心。
(4)(4分)以老海棠树为线索,贯穿全文,在“我”的记忆里与奶奶的形象不能分开、形象地表现了奶奶和“我”之间浓浓的祖孙情。 、内疚,线索(3分),情感(1分)。
【点评】题目作用。
题目常有概括故事内容,表明主旨,充当线索,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10.【分析】语段出自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主要描写了百草园里的景物、泥墙根一带的乐趣,冬天雪地捕鸟,三味书屋里折蜡梅花、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文章写出儿童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表达了作者对童年自由快乐生活的美好回忆和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背诵默写。
学生需根据平时的背诵积累分析作答。答案为:碧绿、高大。
(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赏析句子,可从修辞方法、描写方法等方面分析作答,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动物发出的悦耳的声音。
(3)本题考查情节的作用。
选文第二段记叙了美女蛇的故事,长妈妈讲的这个故事引发了“我”的好奇心。
答案:
(1)碧绿 光滑 紫红
(2)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蟋蟀和油蛉人格化,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3)引发好奇心,增加了百草园的神秘色彩。
【点评】阅读分析题是语文学科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11.【分析】参考译文: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虚词。
A.不同,连词,“并且”/连词。
B.相同,都是名词。
C.不同,名词,高兴。
D.不同,介词,对,对于。
故选:B。
(2)本题考查通假字。
A.不,同“否”。
B.说,同“悦”。
C.殆,疑惑。
D.有,同“又”。
故选:C。
(3)题考查理解内容。
A.有误,“博学而笃志”意思是:博览群书广泛学习。
BCD.正确。
故选:A。
答案:
(1)B
(2)C
(3)A
【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分析题,解题方法:
1.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2.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3.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五、对比阅读。
12.【分析】参考译文:
【甲】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乘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乙】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丙】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路旁,却有这么多李子,这李子一定是苦的。”(人们)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的解释。
①俄而雪骤:一会儿,雪下大了。骤,急。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拟,相比。
③期日中:约定的时间在正午。期,约定。
④相委而去: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委,舍弃。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
①句重要词语有:兄女,兄长的女儿;未若,不及;因,趁,乘。
②句重要词语有:惭,感到惭愧;引,拉;之,指代元芳,进了家门;顾。整句的意思是:朋友感到惭愧,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过阅读甲文可知,谢朗和谢道韫分别对出下句,但是只是形似,更是颇有意蕴,这体现了谢道韫的聪明,面对父亲友人的无信无理,使有人惭愧并试图向他致歉。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李树生在道边,却没有被采摘,因为如果是甜的话,早就被摘尽了。
答案:
(1)①急;②相比;④舍弃。
(2)①不如比作柳絮凭乘风飞舞。
②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
(3)谢道韫所对出的句子,既有意象又有蕴意;陈元方小小年纪,十分中肯。
(4)因为道路边的李子很容易被人们摘来品尝,如若李子都在树上,则认为李子一定很苦以至于没有人摘。
【点评】文言文翻译方法:
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
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 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
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 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
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
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六、诗歌鉴赏。
13.【分析】《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收录于《全唐诗》中。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用笔自然,写景鲜明,情感真切,情景交融,风格壮美,极富韵致,历来广为传诵。
《夜上受降城闻笛》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的是色,第三句写的是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写的是情。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进而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前三句已经蓄势有余,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写出。李益却蹊径独辟,让满孕之情在结尾处打个回旋,用拟想中的征人望乡的镜头加以表现,使人感到句绝而意不绝,在戛然而止处仍然漾开一个又一个涟漪。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就在于把诗中的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
【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对古诗的意象和意境赏析。
ABC.正确;
D.有误,【甲】诗歌意境浑成,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
故选:D
(2)本题考查思想感情。《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夜上受降城闻笛》诗歌抒写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
答案:
(1)D
(2)【甲】诗尾联运用设问,借用“雁足传书”的故事,寄托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怀念亲人的感情。
译文:
【甲】客行在碧色苍翠的青山前,泛舟于微波荡漾绿水间。
湖水上涨,两岸更显开阔;白帆高高扬起。
残夜将去,旭日初升海上,江南已初入春。
身在旅途,家信何传,让它捎到远方的洛阳。
[乙]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点评】做好本题要根据注释了解诗作的写作背景,阅读全诗理解诗歌内容,从诗人所描写的景物特点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读懂诗歌。
七、作文。
14.【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命题作文的能力。题目中的关键字是“你”,根据提示“在我们的身旁也有这么一个人”,“你”是具体的人,如父母、老师、朋友等。“相伴”就是陪伴。某某与我的陪伴,是创作本文要表现的主要内容。“真好”是我因为某某的陪伴而产生的心理体验,也是本文需要表现的主旨。在写作时,可以选择记叙文。
【解答】
有你相伴,真好
母亲;母亲;母亲。冰心先生曾对母亲发出深沉的感叹:母亲啊,容我沉在你的怀里。母亲。母亲,静静看着他们成长的母亲。
每当我伤心欲泪时,什么都不多说,只有你笑了笑脸才会笑哦,又立马拿着一支笔在纸上画了一个大笑脸。画完后。我一直牢记母亲教我的笑脸,在纸上就会多了许多有趣的笑脸,反而会一如既往地鼓励我再画下去,是她陪伴我走过成长中的不如意。
母亲。我不是个细心的孩子,只要有一点点细心或许就能得满分了、忘写的经历,一次数学作业没及时完成,而我也总是反省自己什么时候离开“草率”,叫我下次一定要注意。我听在耳边。周末回家,没有再落掉吧。”她担心我学习下降、练习。而我有时懒惰了,那时我心中充满了窘迫感,比我还要细心的态度,我想她能帮助我走向光明的人生。
母亲,手中布满这茧。那还是不到四十岁我的母亲吗,我总不安分地依偎在你的身边,我会害怕你会不见。我认为。
感谢你一路的陪伴﹣﹣我的母亲,真好!
【点评】本文作者将自己的母亲展现在读者眼前,“母亲,眼角露显点点斑纹,手中布满这茧,发际中藏着几根挑白的银丝”。本文文字优美而精炼,处处透露出作者对于母亲的爱的感激之情。A.博学而笃志
曲肱而枕之
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C.乐亦在其中矣
公大笑乐
D.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于我如浮云
①俄而雪骤
骤: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拟:
③期日中
期:
④相委而去
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甘肃省庆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揣摩下列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庙渠中学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写作,任选一题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