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全国各地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真题合集(含详细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综合题,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在网上“云游”景点,让我们实现足不出户赏遍天下美景的梦想。请根据下表中的景点信息,在表格中的横线处填入古诗文名句。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2.学校拟开展“创造美好生活”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问题。
随着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广泛① ,借助线上技术,“云生活”已悄( )然而至。“云课堂”使我们在线上与知识“亲密接触”,感受科技魅力;“云赏艺”让我们品鉴传统艺术的图景,提升审美素养;“云阅读”让我们在浩hàn 书海中徜( )徉,jí 取文学营养……同学们让我们相约云端,② 生活新方式。
(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2) 请为语段横线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字母填在下面。
①处应选: ______ (A.应用 B.利用)
②处应选: ______ (A.开展 B.开启)
三、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3分。
3.“幽默”,是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经常用到的表现手法。请从整本书阅读的角度,分析《朝花夕拾》中一处让人捧腹大笑的“幽默”细节。仿照示例,结合具体内容,写下来。(不少于50字)
例:《阿长与<山海经>》里写长妈妈的缺点:“……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但自从听了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后,就觉得她占领全床是“应该”的。这幽默的表达,让人感觉到作者对长妈妈怀念的真切。
四、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1小题,共9分。
4.“智能新时代”科技兴趣小组开展人工智能——ChatGPT的主题研究,请你参与其中。
(1) 请从下面材料中提取主要信息,概括这款AI产品的主要特点。
【材料一】
近来,一款全新 AI聊天机器人程序ChatGPT火爆“出圈”,它能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与人对话,并根据聊天的前文内容进行互动;能根据指令协助人类完成一系列任务,如撰写邮件、作曲、写诗、编代码……
【材料二】
ChatGPT是一款新型的人工智能产品,它有着更强的自然语言生成能力。可以更好地理解用户的输入,从而更准确地回答用户的各种提问。ChatGPT能够自主适应用户输入的内容和前文内容,不需要预设制定的对话模式或规则,可以应对不同的对话场景,更加流畅、自然地与人进行对话交流。
【材料三】
未来 ChatGPT将会获得极大的发展,给人们带来很多便利。例如在教育方面,ChatGPT可以通过个性化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
ChatGPT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风险和挑战。例如,在就业方面,ChatGPT的发展可能会导致一些职业被取代或消失,从而影响就业市场和职业稳定性。另外,ChatGPT可能会可用户的隐私和安全带来威胁,也需要我们给以足够的重视。
(2) AI为ChatGPT拟写了一句比喻句,请你仿照格式,也创作一句,与之PK。
示例: ChatGPT就像一座无尽的知识宝库,随时准备为你打开大门,让你探索其中的奥秘。
(3) 口语交际。
小语爸爸的工作与人工智能研究相关,研究小组成员小文想请小语的爸爸录制一个视频,向同学们介绍 ChatGPT的使用方法。请你指出小文表达不得体、不明确的地方,并进行改正。
小语,我和同学们都对 ChatGPT很好奇,赶紧让令堂给我们录一个视频,最好能通俗易懂,让我们这些中学生一看就明白。我和同学们都很期待,谢谢!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4分。
5.阅读下面两篇节选文段,完成问题。
【甲】
①祖国的大地山河气象万千,家乡的山山水水也美丽非凡。一年之中,风光流转,阴晴雨晦,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真是美不胜收。《千家诗》中很大部分诗歌歌咏祖国风物,按春夏秋冬时序编排,打开书往下念,四季风光就活生生地( )在眼前。“ 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绿树阴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吟诵这些诗句,春花秋月,夏云冬雪,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中。诗句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绚丽的色彩:“姹紫嫣红”“橙黄橘绿”“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令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脑海里常常( )五彩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郁。
②教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里( )下深刻的印象,并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教师教古文时喜欢在课堂上大声朗诵。记得有一次教的是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诗至今能背得滚瓜烂熟,并且自此爱读辛弃疾的词。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师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的飘着炊烟。”教师朗诵着进入角色,他自己被感动了,他那深深被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迅速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 )在我心,虽几十年再未接触,但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又看到国文老师那充满情感的身子左右摇晃的样子和那一对注满情思的深沉的眼睛。
(选自于漪的《往事依依》,有删减)
【乙】
①放下牧鹅杆,躲进草舍,回味母亲念的童谣: “正月灯,二月鸢,三月麦秆当吹箫。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五月龙舟锣鼓咚锵声……”我毕恭毕敬地记在本子上,其中不会写的字用图画代替,候有机会向村里老先生请教。母亲不识字,为糊口起早摸黑劳作,仍不时给我讲些田间趣事,让我感叹大自然生态链的奇妙。乡亲送来西瓜田里的换季烂尾瓜,我们切开享用,母亲随口说:“西瓜帽、棕丝衣、豇豆带、丝瓜络袜、蒲草鞋……”食用河里捞得的田螺,母亲会说:“奇怪真奇怪,骨头长皮外,胡须生牙齿里,帽子戴在臀根上……”乡间语言,形象生动,朗朗上口,丰富了我的词汇库。
②亲友见我肯吃苦,众筹接济我读书,好不容易背着母亲手缝的土书包上学,却遭富家子弟讥笑:“乡下人来了。”我情绪不免低落。戴老花镜的张老师,曾有幸得到散文大家朱自清的教诲,他对清贫子弟关心有加,看到我那本图文并茂的童谣记录,赠《唐诗三百首》予以勉励。
③一次作文命题“夏”,我不像读过唐宋诗的同学那样,能从“坐惜时节变,蝉鸣槐花枝”“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中获得启发,也没有观察“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的闲情逸致,更谈不上体会“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的意境,便就地取材写目睹事。赤日炎炎,农夫心急火燎,抗旱要紧,忙架水车踏轮轴提水,此等重活累活不是少年所能胜任。我便去早稻田捉蚱蜢,虫口夺粮。蚱蜢营养极丰富,喂鸡能多生蛋,可卖给养鸡户。我给邻居阿婆送蚱蜢,阿婆夸我懂事,特赏三枚鸡蛋,我献给劳累的父母,让他们用餐时做碗蛋汤。看到我的作文,张老师眼睛一亮,判为优,并作范文宣读,印证了“一张白纸,没有负担,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这句话。之后,家境好的同学主动借书给我,与我分享阅读心得。张老师看到班级新气象,非常高兴,动情地说:“穷困子弟只要有志向,便有锦绣前程,希望大家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④学习过程中,我悟到名作中的许多诗句采自乡间,例如“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先贤善于观察,理解深刻,从而笔下留杰作。我眼中的田园也焕然一新,原来田园风光如此美妙。 母亲教我童谣并讲解田园故事,富含哲理,岂是手捧书本讲授知识所能替代?据说蒲松龄曾花银子搜集民间生动有趣的故事,每讲一个故事,酌情付银,积累素材再构思,终成《聊斋》。有文学爱好者进行乡间采风,将“吃了端午粽,夹袄不放箱”“九月九,蟋蟀藏洞窖”等谚语整理成册,母亲意想不到,她脱口而出的话,竟可写进书中。
(选自王国钦的《童蒙》,有删减)
(1) 阅读文章,完成表格。
(2) 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
(3) 链接材料和【乙】文第④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情感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在表达方式及其作用方面有何不同?
【链接材料】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4) 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甲】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的动词应是:浮现、展现、镌刻、雕镂。
B.【乙】文和【甲】文体裁一致,都是小说,主要讲了“我”的母亲用富有想象力的儿歌及谚语为我打开了文学之门,“张老师”用激励与欣赏让“我”不断得到启发,从而走上文学之路。
C.【甲】、【乙】文中第①自然段引用的诗句和童谣丰富了文章的诗意,可以随意调换。
D.【甲】文中的两位“国文老师”都教学有法,注重情感,都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乙】文中的张老师是一位教学认真、富有同情心、关心勉励学生、热心教育事业的好老师。
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摇晃的世界
①我和三岁的儿子一起走在田间。 这初春的阳光,照在哪里都有些毛茸茸的。
②“这是什么?”他问。“南瓜。”我答。“哈哈,”他笑起来,“南瓜,它是很难的瓜。”“这是什么?”“芥菜。”“芥菜,哈哈,”他又笑,“借来的菜。”回到家里,见桌子上放了一筐猕猴桃,他指着筐里的果子说:“猕猴桃,这是迷路的猴子的桃。”
③我看他又笑又跳地把南瓜、芥菜和猕猴桃的这个世界摇来晃去,几乎颠翻,一时也恍惚了。在那一刻,这个世界的坚固和稳当从我的感官里逐渐退去,取而代之的是那么一点儿混沌和迷蒙,似曾相识。我好像也微微地摇晃起来。
④那是在什么时候啊——铁锅子里的汤咕嘟咕嘟响着。妈妈抓一把粉丝,丢进汤里。我站在灶台边的方凳子上,瞧着白色的粉丝簌簌而下,顷刻软软地跌在水里,多么奇妙。更奇妙的是粉丝汤端出来了,外祖父一边夹起粉丝,一边说道:“瞧,这粉丝有‘鼻头’。”在我听来,这是多么难解的一个世界。 我忍不住问:“粉丝的鼻头在哪儿?”外祖父用筷子挑起一根透明的粉丝,指着上面凸起的一小团白色。可不是像它的鼻头嘛!这普通的食物在我眼里立刻变得特殊起来。它的鼻头,是不是闻得见汤里的气味?既然有了鼻头,它就不再是一根普通的粉丝了,它会介意被我们一口一口吞下肚吗?吃粉丝的时候,我会小心地避开它的鼻头,好像那样至少表达了一点儿抱歉的意思。直到有一天,我猛地醒悟了,外祖父听说的“鼻头”,其实是“别头”,在越地方言中是指一切纠结成团之物,与我想象中的鼻头实在相去甚远。霎时,我从微微的迷醉中苏醒过来,摇晃的世界立定了。
⑤现在,我们喝着开水。儿子会说:“开水,是打开的水。”厨房里摆着新鲜的蔬菜,他又说:“蔬菜,是看书的菜。”他指着薯片:“这是老鼠数过的片。”我的世界再一次经受着摇晃。
⑥我们一起读图画书。翻开封面,他说:“瞧,封面,这是有风的面。”一边说着,一边扇动硬装的封面,有风从我们脸上拂过去。故事里有稻草人,他就从床上站起来,努力用头倒撑着身子,跷起一只脚来,说:“倒——草人。”窗外的马路上,一辆大巴车开过去,他数道:“大巴(八)车,大九车,大十车。”
⑦我跟着他,学习重新观看这个世界的各种姿态。歪着头看,侧着身看,倒过来看,从手现如今头缝里往外看。我们经过一棵大树,他指着自己的脚、身体、头发,说:“这是我的根、茎、叶。”我们去湖边看小鱼,鱼少得很。他点着头,说:“今天一定是少鱼日。”我们一起念儿歌:“谁会飞?鸟会飞。”他说:“毛巾会飞,猫会飞,狗会飞,人会飞,我会飞。”我们谈做梦。我说:“昨天晚上我没有做梦。”他说:“昨天我做了一个梦,是空的,里面什么也没有。”
⑧哈哈,他怎么想的?一个梦,打开来空空的,比起什么梦也没有做,的确要有意思得多。有一天,朋友送给他一个礼物。我们一起拆开漂亮的包装盒。盒子里卧着一个漂亮的杯子。
⑨我把杯子擎起来:“看,好漂亮的杯子!”他却兴奋地将手探到盒子里,捧出里面用来垫衬杯体的一大团揉得皱皱的碎纸条——我都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起,礼物盒里有了这样的碎纸条。“看,好漂亮的稻子!”他把“稻子”扬起来,看着它们落到地板上,再捡、再扬,高兴得咯咯笑:“我喜欢这个礼物。”我扬一扬手里的杯子试图让他把礼物看完整些。不,他只忙着扬他的“稻子”,在客厅里跳跃、欢笑。我握着杯子,有些落寞地站在旁边。
⑩真的,是从什么时候起,我们把一个杯子的价值看得比一团碎纸条更高了呢?
⑪大约就是从我们的世界停止那种令人神迷的摇晃开始的吧!
(赵霞 /文,选自《每个人都是挖呀挖呀的孩子》,明天出版社2020年5月,有校改)
(1) 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思维导图。
① ______
② ______
③ ______
④ ______
(2) 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根据括号中的要求回答问题。
①这初春的阳光,照在哪里都有些毛茸茸的。(加点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②我忍不住问:“粉丝的鼻头在哪儿?”外祖父用筷子挑起一根透明的粉丝,指着上顺凸起的一小团白色。可不是像它的鼻头嘛!(从语气的角度赏析)
(3) 文中的儿子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我”有哪些相像之处?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以下内容简要分析。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4) 联系文章内容,分析题目《摇晃的世界》有什么含义。
六、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
7.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
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 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
【注】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1)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词。
①太丘舍去 ______
②入门不顾 ______
③及事讫 ______
④其为人若此 ______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3) 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假如你是元方,你认为父亲做到了材料中所说的交友之道了吗?请简要分析。
【链接材料】
夫交友之美,在于得贤,不可不详①。而世之交者,不审择人,务合党众②,违先圣人③交友之义,此非厚己辅仁④之谓也。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刘廙别传》)
【注释】①详:审慎。②党众:集团。古代此词一般含贬义。③先圣人:孔子。④厚己辅仁:自己厚道并帮助别人建立宽仁之心。
(4) 下面关于【甲】【乙】两文,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甲】文中的“期日中。过中不至”正确朗读的节奏应是:“期日/中。过/中不至”;【乙】文中的“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正确的朗读节奏应是:“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
B.【甲】文中“与友期行”的“期”的意思是约定,【乙】文中“须期乃入”的“期”意思是“约定的日子”,同为“期”,意思不同。
C.【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做人要讲信用。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正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郭伋不违信于儿童的反面例子。
D.【甲】【乙】两文从表达方式看,各有侧重:【甲】文侧重语言描写(对话描写);【乙】文侧重动作描写。
(5) 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至少写出两条)
七、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门,有有形的,如家门、校门、店门、城门……有无形的,如沟通之门、友谊之门、成长之门、心灵之门……门关着,是障碍;门打开,就打开了通道。
请以“打开那扇门”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校名等,如必需出现,请用化名代替;②字数不少于 500字。③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答案和解析
1.【答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星汉灿烂,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不舍昼夜
【解析】答案:
①海日生残夜
②江春入旧年
③星汉灿烂(注意“汉”的书写)
④峨眉山月半轮秋
⑤影入平羌江水流(注意“羌”的书写)
⑥不舍昼夜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2.【答案】【小题1】A
【小题2】B
【解析】答案:
(1)qiǎ 瀚 cháng 汲
(2)①A ②B
(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悄然而至”中的“悄”字,在这里表示安静无声的意思,应读“qiǎ”。“浩hàn书海”中的“hàn”对应汉字为“瀚”,表示广大无边的意思。“徜徉”中的“徉”字,应读“cháng”,表示安闲自在地步行。“jí取”中的“jí”对应汉字为“汲”,表示从井里打水或引水的意思,这里引申为吸取、获取。
(2)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①这里描述的是新型基础设施被广泛使用的情境,“应用”一词更符合语境,表示将技术或设施投入到实际使用中。而“利用”虽然也有使用的意思,但更多强调的是将某物或某技术作为手段或工具来达到某种目的,与这里的语境不完全吻合。故选:A。
②这里描述的是同学们相约云端,去探索或体验新的生活方式,“开启”一词更符合语境,表示打开、启动新的篇章或领域。而“开展”虽然也有进行某项活动或工作的意思,但更多强调的是活动的进行过程,与这里的“新方式”不太匹配。故选:B。
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3.【答案】本题考查仿写和续写。仿照示例,结合具体内容,写下来开注意字数要求。
答案:
示例:如《父亲的病》中揭露庸医行骗,开的方子用奇特的药引,“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还‘要原配’”……鲁迅用幽默的笔法,让人联想到封建礼教,讽刺意味更强了。
【解析】《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4.【答案】【小题1】答案:
(1)可与人对话;自然语言生成能力强;发展与风险和挑战并存。
(2)示例:ChatGPT就像一位知心朋友,时刻准备与你促膝谈心,为你排忧解难。
(3)“令堂”用词不当,应改为“尊君”或“令尊”。
没有说明视频的具体内容,可在“视频”后添加改为“具体演示ChatGPT的使用方法”。
【小题2】
【小题3】
【解析】(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根据材料一“它能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与人对话,并根据聊天的前文内容进行互动;能根据指令协助人类完成一系列任务,如撰写邮件、作曲、写诗、编代码……”可概括为:可与人对话;根据材料二“ChatGPT是一款新型的人工智能产品,它有着更强的自然语言生成能力。可以更好地理解用户的输入,从而更准确地回答用户的各种提问。ChatGPT能够自主适应用户输入的内容和前文内容,不需要预设制定的对话模式或规则,可以应对不同的对话场景,更加流畅、自然地与人进行对话交流”可概括为:自然语言生成能力强;根据材料三“未来ChatGPT将会获得极大的发展,给人们带来很多便利”“ChatGPT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风险和挑战”可概括为:发展带来风险和挑战。
(2)本题考查仿写与续写。
根据示例“ChatGPT就像一座无尽的知识宝库,随时准备为你打开大门,让你探索其中的奥秘”可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突出ChatGPT的特点即可。
(3)本题考查情景表达能力。
“令堂”是对他人母亲的尊称,对小语爸爸应尊称为“尊君”或“令尊”。
“赶紧让令堂给我们录一个视频,最好能通俗易懂,让我们这些中学生一看就明白”没有说明视频的具体内容,可改为“赶紧让令堂给我们录一个视频,具体演示ChatGPT的使用方法,最好能通俗易懂,让我们这些中学生一看就明白”。
解答综合性学习问题,关键在于平时重视语文知识的学习,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语文知识,养成从生活中随时随地学习语文的习惯,在语言的运用中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5.【答案】【小题1】读《千家诗》,“我”被深深地感动,对新文学更有兴趣,念童谣、讲田间故事,勉励“我”,让“我”更有信心。
【小题2】略
【小题3】略
【小题4】D
【解析】(1)结合“《千家诗》中很大部分诗歌歌咏祖国风物,按春夏秋冬时序编排,打开书往下念”,①概括为:读《千家诗》;结合“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②概括为:“我”被深深地感动,对新文学更有兴趣;结合“放下牧鹅杆,躲进草舍,回味母亲念的童谣”,③概括为:念童谣、讲田间故事;结合“张老师赠送《唐诗三百首》,判我的作文为优并宣读”,④概括为:勉励“我”,让“我”更有信心。
(2)“摇摆”是对人的动作描写,“慷慨”是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文老师”教书时“入情入理”的状态。“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感油感而生”,写出了老师的讲解给学生带来的积极影响。
(3)结合选文“母亲教我童谣并讲解田园故事,富含哲理,岂是手捧书本讲授知识所能替代”,链接材料“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分析,两处都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与怀念之情。链接材料是描写,母亲生前一直希望带“我”去看菊花,“我”没有去,母亲去世后,作者描写菊花盛开的美好姿态,以此来告慰母亲,自己会坚强地活下去。这段话通过描写不同颜色的菊花来象征不同的情感和品质。黄色的花淡雅,象征着母亲的性格淡雅、温柔;白色的花高洁,象征着母亲的高洁品质;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象征着母亲对生活的热爱和深沉的情感。这种描写不仅是对母亲性格的描绘,更是对母亲形象的缅怀和怀念。[乙]文第④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是议论,作者评论了母亲教育的优点,突出生活情景对我教育帮助影响之大。
(4)A.有误,选项应是展现、浮现、雕镂、镌刻;
B.有误,选项都是散文;
C.有误,选项不可以调换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D.正确。
故选:D。
答案:
(1)①读《千家诗》;②“我”被深深地感动,对新文学更有兴趣;③念童谣、讲田间故事;④勉励“我”,让“我”更有信心。
(2)运用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文老师”教书时“入情入理”的状态,写出了老师的讲解给学生带来的积极影响。
(3)两处都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与怀念之情。链接材料是描写,母亲生前一直希望带“我”去看菊花,“我”没有去,母亲去世后,作者描写菊花盛开的美好姿态,以此来告慰母亲,自己会坚强地活下去。[乙]文第④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是议论,作者评论了母亲教育的优点,突出生活情景对我教育帮助影响之大。
(4)D
本文是材料阅读。第一题考查信息筛选与概括,第二题语句赏析,第三题考查比较阅读,第四题考查内容理解分析。
材料阅读题给出一组材料,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简洁、流畅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6.【答案】【小题1】自己儿时吃粉丝,误把“别头”听成“鼻头”
【小题2】明白了要向儿子学习重新观看这个世界的各种姿态
【小题3】重视垫杯子的碎纸条,当作“稻子”抛扬
【小题4】对比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看到题目首先在要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将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提取出来作答。从“这普通的食物在我眼里立刻变得特殊起来。它的鼻头,是不是闻得见汤里的气味?既然有了鼻头,它就不再是一根普通的粉丝了,它会介意被我们一口一口吞下肚吗”可知,儿子重新定义果蔬名称,联想到自己儿时吃粉丝,误把“别头”听成“鼻头”;以树自比,起名“少鱼日”,念儿歌等;对于“做梦”,“我说,昨天晚上我没有做梦。他说:‘昨天我做了一个梦,是空的,里面什么也没有’”;收到礼物时,“我们一起拆开漂亮的包装盒”的时候,“我”只看到了杯子,儿子却喜欢“用来垫衬杯体的一大团揉得皱皱的细碎纸条”,可知情节是儿子重视垫杯子的碎纸条,当作“稻子”抛扬。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明白了要向儿子学习重新观看这个世界的各种姿态;认识到成人的世界是固化的,要学习孩子独特的视角。
(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①“毛茸茸”一词运用通感(或触觉与视觉结合)的手法,将视觉上的阳光给人带来的感觉通过触觉来表达。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初春阳光柔和、温暖、朦胧的特点,给人一种美好而细腻的感受,也为下文儿子充满童趣的语言营造出温馨、充满想象的氛围。
②这几句话运用了设问和感叹的语气。先是“我”以设问的语气询问“粉丝的鼻头在哪儿”,表现出“我”的好奇和童真;接着外祖父的动作描写后,“可不是像它的鼻头嘛!”以感叹的语气肯定了粉丝上的凸起像鼻头,体现出“我”对外祖父的回答的认同和自己丰富的想象,将孩子的天真好奇和对外祖父的信任展现得淋漓尽致。
(3)本题考查比较阅读。文中的儿子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我”有几多相像之处。结合文章内容和补充内容简要可分析明了。阅读补充材料,“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结合文本,可看出文中的“儿子”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我”都活泼、可爱、天真、有童趣。儿子关注、热爱生活中平凡的事物,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乐趣;“我”关注、热爱百草园中平凡的事物,在泥墙根一带发现很多乐趣。文中的“儿子”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我”都充满想象力。儿子为生活中平凡事物的名字赋予新的含义,认为毛巾、猫等会飞;“我”认为油蛉发出声音是在唱歌,蟋蟀们发出声音是在弹琴。文中的“儿子”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我”都具有好奇心。儿子询问事物的名称,对平凡之物充满好奇;“我”翻开断砖,寻找小动物。
(4)本题考查分析标题作用。依据全文主要内容可知,本文叙述了儿子的一些日常行为,从中表现出儿童的天真纯粹、毫无功利的内心,是世界变得丰富多彩。所以,题目揭示了文章中心主旨,依据⑪段“真的,是从什么时候起,我们把一个杯子的价值看得比一团碎纸更重要了呢?”可知,还表达了我对童年天马行空的童年生活及其想象力的赞美、向往和怀念之情。同时,依据题目“摇晃的世界”中的“摇晃”可知,题目设置了悬念,能引发读者的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人入胜。依据文章内容可知,作者主张成人对世界、事物的看法不应带功利性,而应用本真、纯粹的心去看待。希望孩子始终能保持一颗“好奇心”“敏感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与艺术。据上述内容可知,我们应该保持童真、真实、客观地看待世界,让生活充满趣味、诗意与浪漫。
答案:
(1)①自己儿时吃粉丝,误把“别头”听成“鼻头”
②明白了要向儿子学习重新观看这个世界的各种姿态
③重视垫杯子的碎纸条,当作“稻子”抛扬
④对比
(2)①“毛茸茸”用词独特、新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初春时节阳光温暖、光线闪耀的美好景象,渲染出温馨、舒适、喜悦的氛围。
②“粉丝的鼻头在哪儿?”使用了疑问语气,表现出“我”听说粉丝有“鼻头”时的惊讶、好奇、不解。“可不是像它的鼻头嘛!”使用了感叹语气,表现出“我”听到外祖父解释后的恍然大悟、惊喜,表现出“我”的天真。
(3)①他们都活泼、可爱、天真、有童趣。儿子关注、热爱生活中平凡的事物,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乐趣;“我”关注、热爱百草园中平凡的事物,在泥墙根一带发现很多乐趣。
②他们都充满想象力。儿子为生活中平凡事物的名字赋予新的含义,认为毛巾、猫等会飞;“我”认为油蛉发出声音是在唱歌,蟋蟀们发出声音是在弹琴。
③他们都具有好奇心。儿子询问事物的名称,对平凡之物充满好奇;“我”翻开断砖,寻找小动物。
(4)“摇晃的世界”指孩子眼里的世界不是固化的,而是不确定的,是新鲜、活泼、有趣的,有丰富的含义和价值。孩子对世界独特、全新的认知,动摇了成年人固化的世界。
本文写作者的儿子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他会根据谐音或字形将物品的名称和意义都颠覆,换成另一种表达方式,会将稻草人理解为“倒草人”,认为大巴车后面是“大九车、大十车”,儿子的想象力也带动了作者,让作者学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和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
散文阅读的一般方法:
1.找“要素”。阅读叙事性散文,必须掌握记叙的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和事件的演变性质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2.理顺序。叙事散文以叙述和描写为基本表达方式,阅读时,应注意研究记叙的顺序(顺叙、插叙、倒叙),研究文章怎样过渡和照应,如何开头和结尾,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3.抓线索。线索是情节发展的脉络,线索的作用在于联系事件和场面,贯串情节。一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是由文章的中心决定的。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4.品情感。抒情散文着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都包含在字里行间。
5.析哲理。就是挖掘作品中所蕴含的哲理。散文的抒情,总是在叙事、咏物的基础上进行,常说的见物思情就是这个道理。
7.【答案】【小题1】舍弃
【小题2】回头看
【小题3】完毕
【小题4】像
【小题5】B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舍:舍弃。
②句意为: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顾:回头看。
③句意为:等到事情办完。讫:完毕。
④句意为:这是郭伋做人的方法。若:像。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①中重点词语有:期,约定;去,离开。句意为: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
②中重点词语有:闻,听说;喜,高兴。句意为:听说使君来到,很高兴,所以来欢迎。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
根据链接材料中的描述,交友之道强调的是“得贤”和“不可不详”,即选择朋友应该谨慎,注重对方的品德和才能。从【甲】文内容可知,友人不讲诚信、不守礼仪,不符合贤人标准,父亲在交友时没有做到审慎选择,他没做到了材料中所说的交友之道。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
A.有误,“期日中。过中不至”正确朗读的节奏应是:期/日中。过中/不至。“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正确的朗读节奏应是: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
B.正确。
C.有误,【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郭伋不违信于儿童的正面例子。
D.有误,应该是【甲】侧重描写,【乙】侧重叙述。
故选:B。
(5)本题考查感悟启示。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两文大意的基础上来分析即可。结合内容,甲文从客人对子骂父的角度可以得出:做人除要讲求信用外还要讲礼貌;从“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可以得出,做人要做到知错就该,更要给人改错的机会。从乙文郭伋守信可以得出做人要讲信用,言行一致,特别是面对孩子时,更要做孩子的好榜样。
答案:
(1)①舍弃 ②回头看 ③完毕 ④像
(2)①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
②听说使君来到,很高兴,所以来欢迎。
(3)没有。因为友人不讲诚信、不守礼仪,不符合贤人标准,父亲在交友时没有做到审慎选择,他没做到了材料中所说的交友之道。
(4)B
(5)示例:①要有礼貌;②要勇于改正错误;③要容许别人改正错误;④成人要为儿童作出好的表率;⑤对儿童也要说话算数;⑥做人要言行一致。
参考译文:
【甲】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乙】郭伋刚到任时巡行部署,到西河郡美稷县,有几百儿童,各骑着竹马,在路旁拜迎。郭伋问:“孩子们为什么从远方来?”孩子们回答说:“听说使君来到,很高兴,所以来欢迎。”郭伋辞让致谢。等到事情办完,孩子们又把他送到城外,问:“使君您哪一天能回来?”郭伋叫别驾从事计算日程,告诉了他们。巡视回来,比约定日期早一天。郭伋怕失信于孩子们,于是在野外亭中歇宿,必须等到约定日期才进城。这是郭伋做人的方法。
【链接材料】结交朋友的美好,在于得到贤人,不能不谨慎。然而世上交朋友的人,不认真选择人,只是致力于结党营私,违背了先圣交友的原则,这不是有益于自己和辅助仁德的行为。
文言文内容理解分析题,解题方法:
1.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2.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3.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8.【答案】例文:
打开那扇门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受到“应该”的束缚,它像是一个无形的枷锁,将我们的思维禁锢在过去的经验和固定的模式里。然而,当我们学会用“或许”来思考问题时,我们便能够打开一扇扇光明之门,迎接未知的可能性。
我曾经是一个极度遵循“应该”的人。在我的世界里,一切事情都应该按照既定的规则进行,不容许有丝毫的偏差。然而,这样的思维方式让我错过了许多机会,也让我在人际交往中陷入了困境。
有一次,我和一个好友因为一件小事产生了误会。按照我的“应该”思维,我应该立刻向他道歉,然后解释清楚事情的经过。但是,当我准备这样做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或许”。或许他并不是真的生气,或许他只是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许我可以换个方式和他沟通。于是,我放下了心中的固执,选择了和他坦诚地交流。结果,我们不仅解开了误会,还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彼此的想法和感受。
这次经历让我意识到,“或许”的思维模式能够让我看到更多可能性,也让我更加灵活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我开始尝试用“或许”来思考问题,而不是一味地遵循“应该”。
在学习上,我发现“或许”的思维方式能够激发我的创造力。当我遇到难题时,我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解题思路,而是开始探索各种可能性。这种思维方式让我能够找到更加巧妙的解题方法,也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
在人际交往中,“或许”的思维方式也让我更加包容和理解他人。我不再固执己见,而是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和想法。这样的变化让我赢得了更多朋友的信任和尊重。
“或许”的思维模式为我打开了一扇又一扇光明之门,让我看到了更加广阔的世界。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用“或许”来思考问题,迎接更多的可能性和挑战。
【解析】本题考查命题作文。请以“打开那扇门”为题,写一篇文章。生活中有许多神秘的或美好的东西即“美好神秘的世界之门”,这便是命题的意义指向。只要你用哲学的见解或文学的眼光,诠释或描写出某个具体的美好而神秘的世界或境界,如数学趣味、写作快感、昆虫世界、秀丽山水等看似神秘、美好、难以登堂入室,却往往在有勇气、善思考、敢行动者面前敞开大门,敞开胸襟,让你登堂,还让你入室;相反,它常常在怯弱者、愚钝者、空谈者面前紧闭着,并遮掩着它美好而神秘的面纱。选好材料恰当写作,如果选择抽象的“心门”,那么,我们要写清楚那是怎样的一道门;门内有些什么让“我”期待,让“我”想要打开;打开门,“我”会收获什么:享受亲人的真情关爱,还是提升自己的信心,还是获取更深刻的领悟……文末升华,可以将所有的笔墨聚焦浓缩成一道门,用钥匙打开它,才能体会门背后潜藏着的爱,领悟生活的真谛,增添生命的底蕴。作文可分成两部分,前部分以记叙为主,结尾议论抒情深化主题。
作文按照“引入主题—个人经历—感悟变化—总结展望”的结构进行布局,层次分明,逻辑清晰。每个部分都紧扣主题,逐步深入,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作者的思路和观点。地点
景点
景点解说词
名句
江苏镇江
北固山
行舟于绿水之间,感悟其中蕴含的时序变化、新旧交替的理趣。
① ______ ,② 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河北昌黎
渤海
展开对日月星辰的大胆想象,让大海仿佛充满无限的生命力。
③ ______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四川峨眉
峨眉山月
欣赏月映清江的美景,感受秋夜行船之趣。
④ ______ ,⑤ 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
山东济宁
泗水泗河
感受水流的奔腾,时间的流逝,感受孔子的智慧。
逝者如斯夫,⑥ ______ 。(《论语子罕》)
选文
往事
“我”的感受及对“我”的影响
【甲】
① ______
沉醉在诗的意境中,沉浸在美的享受中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
② ______
【乙】
③ ______
母亲让“我”感叹大自然生态链的奇妙,丰富了我的词汇库。
张老师赠送《唐诗三百首》,判我的作文为优并宣读。
④ 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默写,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默写,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