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朱熹《答周南仲》四书系年①考订
在朱熹文集中,共有四封写给周南仲(周南,字南仲,平江人,朱熹好友)的书信。清华教授陈来在《朱熹书信编年考证》漏掉了第一书,只将后三书作了系年。他根据《答周南仲》第二书与《答方宾王》第十五书中相似的措辞推定两者写作时间相近,故将三书的系年定为1196年。从中可以看出,因为书信的内容没有明确的时间指向,他对此三封书信的系年并不肯定,但在没有其它更多论据支持的情况下,这个结论也算合理。
值得注意的是,《答周南仲》第三、四书中的内容非常特别,它与朱熹《大学章句》中“诚意章”的注释内容完全一致。目前所见的定本《大学章句》在生成过程中经过了朱熹多次修改,尤其是“诚意章”,朱熹于去世前不久依然在修订此章。根据其弟子沈僴在1198年以后所记的朱熹语录可知,朱熹曾与弟子激烈讨论过“自欺”的注释,这说明至迟到1198年,朱熹对于如何注释此章还有困惑,那么《答周南仲》第三、四书中相同内容的出现就不应早于1198年。有鉴于此,朱熹《答周南仲》第四书的系年问题就有了重新考订的必要。
遗憾的是,我们并未从现存文献中考证出朱熹与周南交往的始末,只能依据书信的内容进行合理推断。依据第一书与第二书为连续之作,我们可从第二书的系年反推第一书。陈来教授据第二书与《答方宾王》第十五书内容相似所作的推论有一定道理。而《答方宾王》十五书系年的确定又依据十四书而来,陈来根据十四书中提及的“庆元党禁”之事,将其定于1196年初,又据十四书与十五书的语意关联,将十五书也定于同年。依据史料记载,1196年六月党禁愈烈,“一时号为君子无不斥逐”,十五书所言的“时论既尔”相较于十四书的“时论咄咄逼人”,更像是一种对于当时境况的总结和接受。十四书作于此年初,那么十五书就可能作于六月“君子无不斥逐”之后,所以与十五书有相似内容的《答周南仲》第二书也应写于1196年夏。又从第一书中提及的“比日雪寒”可知此书作于冬季,而第一书与第二书时间相差不多,则第一书最有可能作于去年冬季,即1195年冬。
第三、四书系年的确定可能不及前两书那么精确。基于两书都是关于《大学》“诚意章”的解释,且与《大学章句》定本注的内容完全一致,但因未见之前刊印的《大学章句》刻本,无法准确知晓朱熹在此过程中对于“诚意章”的注释经过了怎样的修改,又是于何年定稿。现存较早的关于《大学》“诚意章”的注释是朱熹写于1194年的经筵讲义,除了为方便帝王理解,讲义中的措辞略显繁琐外,在注释内容上,其与定本注相比还有两处较大差异。其一是此章的分段与定本注中不一致,其二是对“自欺”的解释与定本注不一致,在讲义中朱熹并没有直接给“自欺”下定义,而是采用了描述性的表达,这表明当时他对“自欺”的解释并不自信,而到了定本注中,“自欺”则被朱熹明确而精炼地定义为“知为善以去恶,而心之所发有未实也”。这两处差异都表明早期版本的《大学章句》中“诚意章”的注释与定本注不同,那么我们能否认定从1194年到1196年的两年间,朱熹对于此章的思考已经成熟,从而按照陈来的推定将第三、四书系年定于1196年呢?
这个问题在朱熹弟子沈僴所记的语录中得到了解答。从沈僴于1198年以后所记的多段语录中,密集地出现了朱熹与弟子们关于如何注释“自欺”的讨论,共有五种表述。虽然这五种表述都与定本注不一致,但它们为定本注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以《朱子语类》的系年为依据,可以确定朱熹在1196年无法写出《答周南仲》第三、四书那样成熟而完整的注释。按《朱熹年谱长编》所考,1200年闰二月,朱熹修订《大学章句》成,有书致廖德明。《朱子抄释》卷一:“先生捐馆前一月,以书遗廖子晦曰:‘《大学》又修得一番,简易平实,次第可以绝笔’。”这表明朱熹在离世前一月终于完成了对于“诚意章”的修订。所以《答周南仲》第三、四书极有可能写于1200年朱熹逝世前不久。既然他有书信告知廖德明自己完成了《大学章句》的最终版,也不排除他写信给别人分享自己思索了几十年的“诚意章”的注释。
总而言之,朱熹《答周南仲》四书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两书为一部分,内容上有递进的关系,其中第一书写于1195年冬,第二书撰于1196年夏;后两书为另一部分,分别对应《大学》“诚意章”的注释,依据沈僴所记语录中的相关记载,可知后两书的写作时间当不早于1198年,并极有可能是1200年朱熹离世前不久所作。
(摘编自谟竹《〈答周南仲〉四书系年考》)
【注】①系年:作品撰写的时间。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不认同陈来对四书系年的推论,是因为他漏掉了第一书,只对后三书进行了考证。
B. 作者认为,如果能找到更多朱熹与周南交往的文献,会有助于得到更加准确的系年。
C. 判断前后书信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可从书信措辞的相似度、语意的连贯性等进行考察。
D. 朱熹既然在离世前给廖德明写信告知著书情况,那么他与周南分享也是合理的。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对古人的书信系年进行考证时,可以把书信中提到的历史事件作为切入点,通过事件发生的时间以及情况,来推测书信写作的时间。
B. 从沈僴对朱熹语录的记载可以推断,朱熹在进行教学时,可能安排了一名弟子对教学的主要内容进行记录,这方便了后世的考证。
C. 文中“最有可能”“极有可能”等推测词语的使用,说明作者对于结论不够自信,其主要原因是推断不严密,会导致结论容易被推翻。
D. 依据“除了为方便帝王理解,讲义中的措辞略显繁琐外”,可知朱熹曾做过帝王的老师,“经筵讲义”是提供给帝王学习的教学资料。
3. 下面四个选项都是朱熹的观点,哪一项最贴合划线处“自欺”的定义?( )
A. 人莫不知善之当为,然其心之所发,必有阴在于恶而阳为善者。
B. 心之所发,阳善阴恶,而其好善恶恶皆为自欺。
C. 外为善,而中实容有其不善之杂。
D. 有闻善之意而疑己以不明,自欺也。
4. 《大学之道》有言:“致知在格物。”请从文中朱熹注释“自欺”一词的“格物致知”过程中,概括他有哪些学术精神。
5. 本文是如何推导出《答周南仲》四书的系年的?
【答案】1. A 2. C
3. C 4. ①文中提及朱熹对“诚意章”进行了多次修改,甚至在生命晚期仍在修订,展现出他严谨求真的精神。
②他与弟子激烈讨论“自欺”的注释,展现出他乐于开放交流的精神。
③几十年间不断探索最终形成定本注释,展现出他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
5.
①第一书与第二书相连,通过第二书与《答方宾王》第十五书内容的相似性,以及十五书与十四书提及的“庆元党禁”事件,将第二书的系年推至1196年,并由此反推第一书为1195年冬。
②对于第三、四书,通过与《大学章句》的注解内容比较,结合沈僴在1198年记录的朱熹语录中关于“自欺”的讨论,推定其系年不早于1198年,最后结合朱熹1200年完成《大学章句》的修订过程,得出第三、四书可能为1200年朱熹去世前所作。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朱熹写给友人周南仲的四封信件的撰写时间。通过对书信内容、历史背景及文本关联性的分析,文章展现了学术研究中考证系年复杂严谨的过程。作者批判性地分析了陈来的系年推论,并结合朱熹生前的工作和讨论,指出晚期书信的撰写时间。文章充分体现了如何在有限文献中运用逻辑推理和证据支撑的学术精神。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A.“是因为他漏掉了第一书”错误。作者不认同陈来对四书系年的推论,并不是仅仅因为漏掉了第一书,而是因为他认为后三书的系年考证有问题,尤其是第三、第四书的年份应晚于陈来的结论。文章说明“值得注意”的内容,是因为后两书的内容与朱熹去世前对《大学章句》的修改相关,因此才对陈来的系年考证提出质疑。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原文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
C.“其主要原因是推断不严密,会导致结论容易被推翻”错误。文中“最有可能”“极有可能”等推测词语的使用,是因为受到文献资料的限制,很多结论是基于合理推断得出的,并不是推断不严密,也不意味着结论容易被推翻。这是学术研究中常见的谨慎态度。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文中朱熹对“自欺”的定义是“知为善以去恶,而心之所发有未实也”,即指外在表现为善,而内心并不完全真实或纯善。句意:知道应该做善事来去除恶念,但是内心所生发出来的意念(在这方面)却还不够真实诚挚。
A .“人莫不知善之当为,然其心之所发,必有阴在于恶而阳为善者”强调善恶的外在表现。与定义不符。句意:人们没有不知道善事是应当去做的,然而他们内心所产生的想法,必定存在着暗地里偏向恶而表面上装作善的情况。
B.“心之所发,阳善阴恶,而其好善恶恶皆为自欺”强调人喜善厌恶的行为是一种自我欺骗,与定义不符。句意:人心所产生的念头,表面上是善的,而背地里可能是恶的,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喜好善良、厌恶邪恶的行为其实都是一种自我欺骗。
C.“外为善,而中实容有其不善之杂”强调外在表现为善,但内心实际上有不善的成分,夹杂了自私或其他不良的动机,与定义相吻合。句意:一个人外在表现是善良的,但是内心实际上可能掺杂着不善的成分。
D.“有闻善之意而疑己以不明,自欺也”强调怀疑自己没能力践行善,与定义不符。句意:当一个人听到了善的观念或者行为,但是却怀疑自己没有能力理解或者践行。
故选C 。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①根据文本“在讲义中朱熹并没有直接给‘自欺’下定义,而是采用了描述性的表达,这表明当时他对‘自欺’的解释并不自信”“目前所见的定本《大学章句》在生成过程中经过了朱熹多次修改,尤其是‘诚意章’,朱熹于去世前不久依然在修订此章”可知,朱熹对“诚意章”进行了多次修改,甚至在生命晚期仍在修订,展现出他严谨求真的精神。
②根据文本“根据其弟子沈僴在1198年以后所记的朱熹语录可知,朱熹曾与弟子激烈讨论过‘自欺’的注释”可知,他与弟子激烈讨论“自欺”的注释,展现出他乐于开放交流的精神。
③根据文本“现存较早的关于《大学》‘诚意章’的注释是朱熹写于1194年的经筵讲义”“从沈僴于1198年以后所记的多段语录中,密集地出现了朱熹与弟子们关于如何注释‘自欺’的讨论,共有五种表述”“这表明朱熹在离世前一月终于完成了对于‘诚意’的修订”可知,他多年间不断探索最终形成定本注释,展现出他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1)前两书系年推导:
陈来教授根据《答周南仲》第二书与《答方宾王》第十五书中相似措辞,推测二者写作时间相近。又因为《答方宾王》十四书提及“庆元党禁”之事被定在1196年初,且根据十四书与十五书的语意关联,将十五书也定在1196年。再考虑到1196年六月党禁愈烈,十五书所言“时论既尔”更像是对当时境况的总结和接受,所以推测与十五书有相似内容的《答周南仲》第二书写作于1196年夏。由于第一书与第二书为连续之作,且第一书中提及 “比日雪寒”,表明此书作于冬季,时间与第二书相差不多,所以反推第一书最有可能作于1195年冬。
(2)后两书系年推导 :
《答周南仲》第三、四书中的内容与朱熹《大学章句》中“诚意章”的注释内容完全一致。从朱熹弟子沈僴在1198年以后所记的朱熹语录可知,朱熹曾与弟子激烈讨论过“自欺”的注释,这说明至迟到1198年,朱熹对于如何注释此章还有困惑。所以《答周南仲》第三、四书中相同内容的出现不应早于1198年。现存较早的关于《大学》“诚意章”的注释是朱熹写于1194年的经筵讲义,与定本注相比有分段和“自欺”解释这两处较大差异,表明早期版本的注释与定本注不同。1196年朱熹无法写出《答周南仲》第三、四书那样成熟而完整的注释。按《朱熹年谱长编》记载,1200年闰二月,朱熹修订《大学章句》成,有书致廖德明,且在离世前一月表示《大学》又修得一番,可以绝笔。所以《答周南仲》第三、四书极有可能写于1200年朱熹逝世前不久。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上梁
戴智生
臧湾是个多姓的古村,南北通衢,曾有商铺九百九。“十里金街”还在。石板路深凹的独轮车辙,街两旁典雅的“百岁坊”和五座巍峨的祠堂,依稀可见当年辉煌。老店面所剩无几了,原址上盖起了一栋栋水泥楼。
秦礼忠住的仍是老房子,他爷爷传下来的,布满霉斑的招牌“香茶油坊”还悬在屋檐下,遇风摇摇欲坠。
儿子问他:“街上老房子快拆完了,我们什么时候盖新屋?”
老秦答得干脆:“莫想!”
原因说过多次,邻里怎样弄他管不了,自己决不拆除祖屋。老秦越来越郁闷,儿子怎么总听不进他的话呢,特别是房屋改造这件事。
秦礼忠在臧湾也算有头脸的人,无论哪家婆媳不和、兄弟分家,都请他去。他今年66岁,当过村长,摆理可以摆出一箩筐。
臧天寿的家房屋改建,选定吉日上梁,也请秦礼忠去坐阵——这个天寿不请他也会去。臧湾有传统,只要有人办大事,街坊都会随份子。钱不在多,目的是帮忙出力气,借桌子搬板凳,炒菜洗碗筷,各尽其能。老秦当然清楚,上梁是木匠唱主角,他只能打边鼓。
上梁仪式极其神圣,它寄托着这户人家子孙后代的兴衰荣辱。
制作房梁的过程,同样讳莫如深。天寿的房梁隐蔽在臧氏祠堂加工,上了桐油画了符。
这天大清早,十几位后生把房梁抬到宅基地。铁匠先钉梁环,木匠接着出场,升梁、就位、挂红,每个环节都要喝彩。那边老秦指挥年轻人放鞭炮,恰到好处,气氛热烈庄重。最后木匠撒麻糍,坐在梁上唱:
福也!
贺喜东家,先到浮梁买芝麻,再到景德镇买糯米。
买了糯米进磨坊,做出麻糍抛栋梁。
一抛东,贺喜东家出相公;
二抛南,贺喜东家出状元;
三抛西,贺喜东家穿朝衣;
四抛北,贺喜东家坐衙门,掌管文武百官权。
仪式临近尾声,老秦悄悄离开了。他信步走向“百岁坊”,那是他每天必去的地方。
百岁坊是早年五大家族共同兴建的一座聚德轩,专门赡养孤寡老人。廊屋经历了百年,石栏窗棂都保存完好。里面的设施,倒是跟上了形势,空调电视、抽水马桶,一应俱全。
老秦热衷这里的事务,他积蓄不多,捐款不少,俨然是个带头人。
儿子为此事没少责怪他,“你又不是富豪,家里破烂不堪,外面充好汉?”
老秦被儿子的话呛住,崩出一句粗话:“你懂个屁?滚!”
老子骂儿子天经地义。儿子没有滚,他退一步说:
“老房子不推倒重建,也该修缮一下吧?”
“这个可以考虑!”
儿子等的就是这句话,他其实早已相中一根做梁的料。
臧湾东河码头上行三里地,是汪村地盘,山高林密。汪村人习惯把成材的树木砍倒,刨皮去枝后就地风干,等待自用或出卖。
据传,这里原先还有一个风俗:建屋造房,偷梁不究。
一天深夜,秦礼忠被嘈杂的声音吵醒。他披衣走出厢房,儿子在厅堂兴高采烈地给一班朋友散发香烟,地上赫然卧着一根粗壮的木头。
秦礼忠问:“哪里弄来的?”
儿子答:“汪村。”
秦礼忠阴下脸,问:“偷的?”
儿子说:“不是说偷梁不算偷嘛!”
“呸!你懂个屁。”秦礼忠非常生气了,他大声地训斥儿子:“就算偷也要有偷的规矩!烧纸敬香,自己砍树,你做了哪件?你看你们偷来的木头,明明是现成的材料,这叫不劳而获,不是偷是抢啊?!”
声音惊动了左邻右舍,人们纷纷过来劝解。邻居说:
“既然搬来了就放家里用,你们的房子也该整一下。”
“不行!绝对不行!这种缺德事我们不能做。再说了,我们家也不是建房子,换两根白蚁蛀空的柱子就行,用不着这样的好材料。”秦礼忠说着,走到儿子的朋友面前一一作揖,“辛苦各位了,麻烦大家现在就抬回去。”
儿子最终听了他的话,秦礼忠心里宽慰了许多。
第二天一早,秦礼忠打开大门,眼前的一幕又让他吓一大跳。屋檐下,整齐地排列四五根杉木,比碗口粗,都是笔直老长的。
秦礼忠怒冲冲地把儿子叫醒,正要开口骂。儿子惺忪着眼,举起右手对天发誓:“真不是我干的!”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篇交代臧湾曾经的辉煌以及老店面所剩无几的现状,展现了臧湾的风貌,同时也暗示了传统古村日渐衰落的社会现实。
B. 制作房梁的过程神秘,上梁仪式环节众多,既表明古村人对传统的上梁仪式十分重视,又富有浓浓的乡土生活气息。
C. 古村早年建造赡养孤寡老人的百岁坊,后来又完善设施,给老人们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折射出当地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D. 秦礼忠与儿子在修缮老屋的问题上存在明显的分歧,这种分歧体现出社会变迁中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的新旧更替。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写秦礼忠所住的老房子的招牌“遇风摇摇欲坠”,暗示了传统观念在现代化进程中受到的冲击。
B. 小说中的语言描写颇具个性化色彩,如文中秦礼忠责骂儿子“你懂个屁,滚!”“莫想!”,塑造了秦礼忠蛮横专制的封建家长形象。
C. 文中加点的动词“抢”“搬”“抬”分别表现出秦礼忠和邻居对待“偷梁”事件不同的态度和心理,用词准确生动。
D. 小说结尾运用留白的手法,“屋檐下,整齐地排列四五根杉木”,却没有交代谁送来的,引发读者联想,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8. 小说以“上梁”为题,有什么意蕴?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9. 上梁仪式中,木匠唱的民谣有什么效果?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答案】6. D 7. B
8. ①小说以“上梁”为题,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又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②“上梁”是小说情节发展的关键,故事围绕“上梁”展开,儿子因臧天寿家“上梁”而催促老秦盖新屋,秦礼忠因臧天寿家“上梁”而制止儿子偷梁。
③“上梁”寓意深远,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而秦礼忠坚持传统道德,坚守“上梁”的规矩,表达了对传统美德的坚守。
9. ①内容上,民谣富有乡土气息,丰富了小说的内容。
②结构上,木匠唱的民谣引出下文秦礼忠悄悄离开“上梁”仪式,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③主题上,民谣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暗示了秦礼忠对“上梁”规矩的坚守,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解析】
【导语】这篇小说通过描绘臧湾古村上梁仪式和家族传统,展现出传统与现代的冲突。秦礼忠坚持守护祖屋、捍卫传统价值观,反对儿子的现代思维,展现了深厚的文化传承与变迁的矛盾。故事以“上梁”为线索,揭示家庭责任、伦理道德,并通过多层次的象征手法,唤起读者对传统文化与现代进步的深思及情感共鸣。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这种分歧体现出社会变迁中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的新旧更替”错误。依据原文“就算偷也要有偷的规矩!烧纸敬香,自己砍树,你做了哪件?你看你们偷来的木头,明明是现成的材料,这叫不劳而获,不是偷是抢啊”可知,秦礼忠与儿子在修缮老屋的问题上存在明显的分歧,但只是传统观念内部的分歧,而非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的新旧更替。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塑造了秦礼忠蛮横专制的封建家长形象”错误。依据原文“儿子被父亲的话呛住,没有反驳”“儿子最终听了他的话”可知,秦礼忠在儿子面前有威严,但不能说明他是蛮横专制的封建家长。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①结合“臧湾是个多姓的古村,南北通衢,曾有商铺九百九……老店面所剩无几了,原址上盖起了一栋栋水泥楼”可知,小说以“上梁”为题,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又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②结合“老房子不推倒重建,也该修缮一下吧”可知,“上梁”是小说情节发展的关键,故事围绕“上梁”展开,儿子因臧天寿家“上梁”而催促老秦盖新屋,秦礼忠因臧天寿家“上梁”而制止儿子偷梁。
③结合“上梁仪式极其神圣,它寄托着这户人家子孙后代的兴衰荣辱”“就算偷也要有偷的规矩!烧纸敬香,自己砍树,你做了哪件?你看你们偷来的木头,明明是现成的材料,这叫不劳而获,不是偷是抢啊”可知,“上梁”寓意深远,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而秦礼忠坚持传统道德,坚守“上梁”的规矩,表达了对传统美德的坚守。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①结合“那边老秦指挥年轻人放鞭炮,恰到好处,气氛热烈庄重。最后木匠撒麻糍,坐在梁上唱”可知,内容上,民谣富有乡土气息,丰富了小说的内容。
②结合“仪式临近尾声,老秦悄悄离开了”可知,结构上,木匠唱的民谣引出下文秦礼忠悄悄离开“上梁”仪式,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③结合“贺喜东家,先到浮梁买芝麻,再到景德镇买糯米……”可知,主题上,民谣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暗示了秦礼忠对“上梁”规矩的坚守,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仓颉固以知之矣。今以为同利者,不察之患也。然则为匹夫计者,莫如修行义而习文学。行义修则见信,见信则受事;文学习则为明师,为明师则显荣:此匹夫之美也。然则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为有政如此,则国必乱,主必危矣。故不相容之事,不两立也。斩敌者受赏,而高慈惠之行;拔城者受爵禄,而信廉爱①之说;坚甲厉兵以备难,而美荐绅之饰;富国以农,距敌恃卒,而贵文学之士;废敬上畏法之民,而养游侠私剑之属。举行如此,治强不可得也。国平养儒侠难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是故服事者简其业,而于游学者日众,是世之所以乱也。
(节选自《韩非子·五蠹》)
材料二: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节选自《论语·尧曰》)
【注】①通“兼爱”。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国平养儒A侠B难至用C介士D所利E非所用F所用非G所利。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事,意为“职事”,与《论语·颜渊》“请事斯语矣”中的“事”词义不同。
B. 甲兵,意为“铠甲”和“兵器”,与《无衣》“修我甲兵”中的“甲兵”词义相同。
C. 焉,意为“哪里”,与《兼爱》“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中的“焉”词义相同。
D. 俨然,意为“庄重的样子”,与《桃花源记》“屋舍俨然”中的“俨然”词义不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公和私相反的道理,是仓颉本来就已经知道了的。现在如果还有人认为公私利益相同,那就是属于没有仔细考察的弊病。
B. 没有功劳却能获得官职,没有爵位却能尊贵显耀,像这样治理政事,国家就一定会陷入混乱,君主就一定面临危险了。
C. 君子给人以恩惠而自己却没有耗费,做事辛劳却没有怨言,有所追求而不贪图财利,态度舒泰而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
D. 孔子认为,事先不加以告诫,而苛求别人做事做到完美,叫作凶恶;先开始松懈,后来突然要求如期完成,叫作祸害。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富国以农,距敌恃卒,而贵文学之士。
(2)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14. 同是论说治理政事的主张,《韩非子》和《论语》的说理技巧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分析。
【答案】10. BDF
11. C 12. C
13. ①凭借农业使国家富强,依靠士兵来抵御敌人,却重视那些研习文献经典的文人学士。
②顺着百姓能够获利的方向引导他们去获利,这不就是给人以恩惠而自己却没有耗费吗?
14. ①《韩非子》说理技巧要点:
对比论证:对比国家对不同行为的不同对待方式,揭示现实矛盾与不合理处,增强治理政事观点的说服力。
归谬推理:假设不合理治理情况,推导出不良后果,让读者认识危害,强调正确治理的重要性,逻辑清晰且论证有力。
②《论语》说理技巧要点:
对话问答式:借子张与孔子问答展开论述,条理清晰,便于读者按问答思路理解从政主张内涵,针对性强。
举例阐释:解释理念时举具体做法事例,使抽象从政主张变得具体可感,易于读者理解接受。
【解析】
【导语】这两篇文章代表了法家和儒家对治理政事的不同思路。《韩非子》强调公私利益的区分和治理国家的逻辑一致性,告诫防止无功受禄和伦理异化,以确保国家稳定和君主安全。而《论语》则侧重于修身和德行的强调,以五美屏四恶为政指南,体现柔而不弱、有理有节的思想。法家实用理智,儒家重德劝善,两者在目标上相似,但在方法和理论基础上迥然不同,展示出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多元思想。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意:国家太平的时候供养儒生和游侠,危难来临的时候却要用披甲的士兵,国家给予利益的人不是国家所任用的人,国家所任用的人又不是国家给予利益的人。
“国平养儒侠”与“难至用介士”句式一致,两情况形成对比,单独成句,在BD处断开;
“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是一组结构相似、表意相关的语句,在F处断开。
故选BDF。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
A.正确。职事/行事。句意:被人信任就会得到任用。/请让我依照您的话去做。
B.正确。句意:加固铠甲、磨砺兵器以防备危难。/修整好我的铠甲和兵器。
C.错误。副词,表反问,怎么、哪里/连词,相当于“乃”“则”,于是。句意:又怎么贪求呢?/必须知道混乱是从哪里开始的,于是才能去治理。
D.正确。庄重的样子/整齐的样子。句意:君子端正自己的衣冠,庄重自己的仪态,使人远远望见就产生敬畏之心。/房舍很整齐。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做事辛劳却没有怨言”错误。“劳而不怨”是指使百姓劳作而不使他们怨恨,而非君子做事辛劳却没有怨言。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1)“富”,使动用法,意为“使……富裕、富强”;“距”,同“拒”,抵御、抗拒;“恃”,依靠、依赖;“贵”,意动用法,以……为贵,重视。
(2)“因”,顺着、依照;第二个“利”,使动用法,使……获利;“斯”,代词,这、此;“惠”,名词作动词,意为“给……恩惠”。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说理技巧的能力。
《韩非子》说理技巧:
①运用对比论证:如“斩敌者受赏,而高慈惠之行;拔城者受爵禄,而信廉爱之说;坚甲厉兵以备难,而美荐绅之饰;富国以农,距敌恃卒,而贵文学之士”,将国家对不同行为的对待方式进行对比,鲜明地指出了现实中存在的矛盾做法,凸显出不合理之处,以此来论证其关于治理政事的观点,使观点更具说服力。
②归谬推理:先假设“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等不合理的治理情况,然后推导出“国必乱,主必危”的必然结果,通过这种归谬的方式,让读者清晰地认识到错误做法的危害,从而强调正确治理政事的重要性,逻辑清晰,论证有力。
《论语》的说理技巧:
①对话问答式:通过子张与孔子的一问一答展开论述,子张不断追问“何谓五美”“何谓四恶”等,孔子依次进行详细解答,这样的形式使论述条理清晰,易于读者顺着问答思路去理解孔子关于从政主张的具体内涵,也更具针对性。
②举例阐释:在解释“五美”时,孔子举例说明,如解释“惠而不费”提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通过具体的做法事例来阐释抽象的理念,使所表达的从政主张更加具体可感,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古时候仓颉创造文字,把环绕着自己的称作“私”,与“私”相背的称作“公”,公和私相反,是仓颉本来就知道的。现在有人认为公私利益相同,这是没有仔细考察所产生的弊病。既然这样,那么为平民百姓考虑,不如修养德行、研习文献经典。德行修养好了就会被人信任,被人信任就会得到任用;文献经典研习好了就会成为明师,成为明师就会显达荣耀:这是对平民百姓有利的事。然而没有功劳却能得到任用,没有爵位却能尊贵显耀,像这样处理政事,国家必然会陷入混乱,君主必然会面临危险。所以互不相容的事情,是不能同时存在的。斩获敌人首级的人应受奖赏,却又崇尚仁慈慈爱的行为;攻克城池的人应授予爵位俸禄,却又信奉兼爱之说;加固铠甲、磨砺兵器以防备危难,却又赞美宽袍大带的服饰;凭借农业使国家富强,依靠士兵来抵御敌人,却又重视那些研习文献经典的文人学士;废弃那些尊敬君主、畏惧法律的百姓,却供养游侠刺客之类的人。像这样行事,国家的太平强盛是不可能实现的。国家太平的时候供养儒生和游侠,危难来临的时候却要用披甲的士兵,国家给予利益的人不是国家所任用的人,国家所任用的人又不是国家给予利益的人。因此从事耕战的人荒废了自己的本业,而游侠和儒生却一天天多了起来,这就是社会混乱的原因。
材料二:
子张问孔子说:“怎样才可以治理政事呢?”孔子说:“尊崇五种美德,摒弃四种恶政,这样就可以治理政事了。”子张说:“什么是五种美德?”孔子说:“君子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己却无所耗费;使百姓劳作而不使他们怨恨;要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庄重而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子张说:“怎样叫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己却无所耗费呢?”孔子说:“顺着百姓能够获利的方向引导他们去获利,这不就是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己却无所耗费吗?选择百姓可以劳作的时间和事情让他们去劳作,又有谁会怨恨呢?自己想要仁德便得到了仁德,又怎么贪求呢?君子无论人多人少,无论势力大小,都不敢怠慢他们,这不就是庄重而不傲慢吗?君子端正自己的衣冠,庄重自己的仪态,使人远远望见就产生敬畏之心,这不就是威严而不凶猛吗?”子张说:“什么是四种恶政呢?”孔子说:“不加教育便加杀戮叫做虐;不加告诫便要求成功叫做暴;政令下达后,前期懈怠,突然限期完成叫做贼;同样是给人财物,却出手吝啬,叫做小气。”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冬景
刘克庄
晴窗早觉爱朝曦,竹外秋声渐作威。
命仆安排新暖阁,呼童熨贴旧寒衣。
叶浮嫩绿酒初熟,橙切香黄蟹正肥。
蓉菊满园皆可羡,赏心从此莫相违。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早晨醒来,万道霞光映照于纱窗之上,竹林外寒意逐渐逼人。
B. 诗又名《晚秋》,联系颔联“新暖阁”等内容来看,它更贴合诗歌内容。
C. 尾联写诗人醉心于满园盛开的木芙蓉和菊花,不愿错过欢愉美好的时光。
D. 诗歌写秋冬之景却不着悲凉之意,表现了诗人面对困境的乐观昂扬的心态。
16. 诗歌描写了秋冬时节所见所感,充满生活情趣,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答案】15. D 16. ①晨起所见所感,流露对生活的细微感知。
②准备过冬事宜,展现居家生活的烟火气。
③美食佳酿相伴,体现享受生活的惬意。
④观赏满园花卉,传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
【解析】
【导语】这首诗通过描写冬景,展现了诗人惬意的生活情趣。全诗描绘了天气、饮酒、美食和花园美景,虽然是秋冬交替之时,却充满了喜悦和乐观,与自然和生活融为一体,体现了诗人的洒脱与幽雅。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D.“表现了诗人面对困境的乐观昂扬的心态”错误。这首诗主要是展现了秋冬时节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和乐趣,并没有体现出诗人处于困境之中的相关内容,说表现了诗人面对困境的乐观昂扬心态属于无中生有。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①“晴窗早觉爱朝曦,竹外秋声渐作威”,清晨醒来,诗人透过晴窗看到那明媚的朝阳,心生喜爱之情。与此同时,能听到竹林外秋风的声响愈发强劲,一个“爱”字直白地表达出诗人对这冬日初晨阳光的好感,而对“秋声渐作威”的细致察觉,也体现出他对周遭环境变化的敏锐感知,这种对平常晨起景象的细腻捕捉,充满着生活气息。
②“命仆安排新暖阁,呼童熨贴旧寒衣”,诗人吩咐仆人去布置新的暖阁,让小童把旧的寒衣熨烫平整。这两句诗描绘了为过冬做准备的寻常居家场景,从安排取暖的暖阁到打理御寒的衣物,这些琐碎却又必要的事务,将日常生活中的烟火气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一种平淡而实在的生活情趣。
③“叶浮嫩绿酒初熟,橙切香黄蟹正肥”,诗人描绘了美酒初熟、浮着嫩绿的酒沫,橙子被切开,散发着清香,此时螃蟹也正值肥美的画面。酒、橙、蟹皆是秋冬时节颇具特色的美食佳酿,诗人在此刻能够品尝到这些美味,享受着口腹之欲带来的满足,生动地体现出他懂得在秋冬季节里享受生活的惬意,这种对美食的品味与享受也是生活情趣的重要表现。
④“蓉菊满园皆可羡,赏心从此莫相违”,园中芙蓉和菊花绽放,一片绚烂美景让人不禁心生羡慕与喜爱,诗人也发出从此不要错过这般赏心悦目的景致的感慨。在秋冬时节,花卉依然能够呈现出别样的美丽,诗人对其的欣赏与珍视,传达出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在观赏花卉的过程中寻得内心的愉悦,这无疑也是充满生活情趣的体现。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跟子贡提到“恕”,并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孔子的“恕道”就是推己及人。
(2)《老子》一书中总是提醒世人要重视容易被忽略的方面,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提醒人们注意“无”的作用。
(3)《春江花月夜》中运用比喻描写月光,如“____________”中说月光像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在“____________”中又说它像飞霜。
(4)《将进酒》中作者提到曹植时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借曹植的怀才不遇、饮酒欢乐,来表达自己内心同样的郁愤、失意。
【答案】 ①. 己所不欲 ②. 勿施于人 ③. 故有之以为利 ④. 无之以为用 ⑤. 月照花林皆似霰 ⑥. 空里流霜不觉飞 ⑦. 陈王昔时宴平乐 ⑧. 斗酒十千恣欢谑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施、霰、宴、恣、谑。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光在他的生活里,是缺失的,却又无处不在:声音带着光亮,触感带着光亮,记忆带着光亮。他拥有最大的阴影,(甲)。一次次,从声音和触摸中感受到光在对他絮絮不休地讲着话:①所触摸到的那些真实的存在,从声音中用心感受幻想中的美妙,帮助他战胜黑暗的,是精神之眼。
我仔细观察过他的修理门面,里面堆满了轮胎等配件和修车工具。配件是不用标价的,也没有单独的记录,(乙)。工具都放在地上,他需要什么样的工具,就会让他哥或者小工去找来。而有一次,他哥去找他指定的三号扳手,一次次拿来都不对,他自己走过去,手一摸就拿了出来。拆卸和安装车辆的发动机零件,只要没人改变过他放的位置,他伸手就能准确无误地拿来安上。我想起《百年孤独》的第一页,有这样一个细节:在表演了磁铁的魔力后,神秘的吉卜赛人梅尔基亚德斯,对老布恩地亚说,任何东西都有生命,一切在于如何唤起它们的灵性。②我真的相信,杨俊锡把他用手摸过的东西,都唤醒了灵性。一切东西在他手里,都是敏感的、明朗的,以至他使用起来 A ,毫无阻碍。
他最得意的是,一部在其他地方修不好的发动机,到了他手里,问题被解决了,③这个过程对他而言算作一个节日。他从来不急,修车时,每一个细节都做得 B 。慢,然而扎实。他的生活中没有匆忙,没有焦虑,也没有不安。他有一个富有色彩的梦:不仅能 C ,还可以养活家人,把修理厂的门面开到县城,如果可以,再开几家分店。我觉得,在他的黑暗或者说苍白里,有着不为人知的逍遥。不管怎么说,他已获得了极大的自由。他眼前的黑暗里,所有的花朵,都开放得如此温馨,散发着漆黑的芬芳。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文中第一、二、三段画波浪线处的文字表述不当,请分别加以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0. 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1. 文中最后画横线句“他眼前的黑暗里,所有的花朵,都开放得如此温馨,散发着漆黑的芬芳”颇有文学意味,请加以赏析。
【答案】18.
A.得心应手
B.一丝不苟
C.自食其力 19.
①从声音中用心感受到的幻想中的美妙,所触摸到的那些真实的存在,是他的精神之眼,帮助他战胜了黑暗。
②我真的相信,杨俊锡摸过的东西,都被唤醒了灵性。
③这个过程对他而言就像一个节日。
20.
(甲):却也有最大的光明。
(乙):一切全在他心里。
21.
①从修辞角度来看,这句话使用了对比和通感的修辞手法。“黑暗”与“花朵”的对比,视觉的“漆黑”与嗅觉的“芬芳”结合,让读者感受到那股从黑暗中散发出来的柔和、温暖的气息,使整个画面在黑暗的基调上增添了一抹温情的色彩。
②从象征意义上来说,“黑暗”象征生活中的一切困难和挑战,“花朵”象征着美好和希望,这句话表现了杨俊锡在“黑暗”中依然能够绽放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③从情感意义上来看,它传达了作者对杨俊锡坚强、乐观生活态度的赞美。同时也告诉我们,美和希望无处不在,即使在最不起眼或最不被看好的地方,也有生命的力量在默默绽放。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成语的能力。
A“他自己走过去,手一摸就拿了出来”“他伸手就能准确无误地拿来安上”,说明他对自己放的东西的位置非常熟悉,内心的想法与行为配合默契。“毫无阻碍”更写出了,做事非常顺利,顺心顺手。所以填“得心应手”。得心应手:心里怎么想,手上就能做出来。形容技艺纯熟。
B“每一个细节”“慢,然而扎实”写出了“他”修车时对细节的处理很到位,没有一丝的马虎,慢却扎实。所以可填入“一丝不苟”。一丝不苟: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能体现他对待修车细节的认真态度。
C“不仅……还”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后文“还可以养活家人”比横线处的内容要深一层,说的是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维持生计,所以可填入“自食其力”。自食其力:依靠自己的劳动所得来生活。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①语序不当,搭配不当,和前句“从声音和触摸中感受到”对应,应先是“从声音中……”,然后是“所触摸到……”,且这两句结构应相同,共同作“是”的主语,故改为:从声音中用心感受到的幻想中的美妙,所触摸到的那些真实的存在。“帮助他战胜黑暗的,是精神之眼”逻辑不通,应改为“是他的精神之眼,帮助他战胜了黑暗”。
②成分赘余,结构混乱,“用手摸过的东西”中“用手”赘余,应删去。后文强调“一切东西在他手里,都是敏感的”,故此处应改为:我真的相信,杨俊锡摸过的东西,都被唤醒了灵性。
③“算作”词语使用不当,结合“他最得意的是”可知,他很享受修理的过程,应改为“就像”。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景补写的能力。
(甲):前文说他缺失光,但声音、触感、记忆带给他光亮,由此可知,虽然“他拥有最大的阴影”,却也有最大的光明。
(乙):句前说“配件是不用标价的,也没有单独的记录”,后文说“他自己走过去,手一摸就拿了出来”“只要没人改变过他放的位置,他伸手就能准确无误地拿来安上”,是因为他对配件足够熟悉,心里有数。由此可填写:一切全在他心里。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的赏析的能力。
①从修辞角度来看,这句话使用了对比和通感的修辞手法。对比体现在“黑暗”与“花朵”的对照上,通常黑暗是阴郁、无望的象征,而花朵则代表着美好、生机与希望。通感则体现在“漆黑的芬芳”上,将视觉的“漆黑”与嗅觉的“芬芳”结合,创造出一种超越感官体验的意境。两种手法的使用使得“黑暗”不再仅仅是纯粹的负面、压抑的存在,而是与花朵的美好相互交织,形成一种既神秘又动人的独特韵味。
②从象征意义上来说,“黑暗”不仅仅是指杨俊锡的视觉障碍,也可以理解为生活中的一切困难和挑战。而“所有的花朵,都开放得如此温馨”则象征着即使在最艰难的环境中,依然存在着美好和希望,这些美好和希望就像花朵一样,能够在黑暗中绽放,给人以力量和慰藉。象征手法的使用让读者更深入地感受到主人公坚韧、乐观的品质,以及他在特殊生活境遇下所展现出的独特魅力。
③从情感意义上来看,它传达了作者对杨俊锡坚强、乐观生活态度的赞美。在常人看来可能是绝望的黑暗中,但是“所有的花朵,都开放得如此温馨,散发着漆黑的芬芳”,杨俊锡却能够感受到生活的温馨和芬芳,这不仅仅是对他个人品质的肯定,也是对人类面对困境时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它告诉我们,美和希望无处不在,即使在最不起眼或最不被看好的地方,也有生命的力量在默默绽放。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快节奏生活下,有些年轻人借口工作繁忙,越来越少回家,不和亲人团聚,出现令人担忧的“断亲”现象。
材料二
近日,一种名为“在外互助父母”的协议正在网络平台上悄然兴起。不少年轻人约定,要在生活中主动伸出援手,互相帮助那些遇到困难的老人,这种行动在全社会范围内激起了温暖的涟漪。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对“断亲”多些思考和努力
曾经,“每逢佳节倍思亲”是每一个国人的心灵共鸣;曾经,“君知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是每一个游子的期盼。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却不再把家乡视为自己的“退路”,不再认为亲人是我们最珍贵的存在。
究其缘由,有社会性因素,也有心理因素。
曾经,乡土社会是一个流动性很小的社会,人们秉持着“安土重迁”的习惯生活。于是,所有的利益关系和情感关系都源于那“一亩三分地”,“差序格局”的圈层心态在这三分地内无限扩张,亲戚之间的相互关照也就变得无比重要。但如今,随着社会运作方式的变化和社会流动性的加快,家也就变成了越来越多年轻人回不去的“故乡”。对年轻人而言,亲戚间的利益关系日益减弱,相聚的时间、机会越来越少。更何况,也有心理研究发现,我们往往会更信任那些经常在我们面前出现的人。既然如此,难道难得一聚的亲人们,情感交流的吸引力和同理心不会越来越弱化吗?
而最深刻的原因,我认为则是如今大多数时候亲戚之间的交流往往只能浮于长辈们的自我满足,而并非真正情感上的交流。过年回家,占据话题头条的永远是“今年工资多少”“有对象了吗”孩子成绩怎么样",甚至有的长辈还会抱着“我是你的长辈”的控制欲,擅自做出一些令年轻人难以接受的行为。长此以往,年轻人越来越失去了对家的归属感和依恋感。所以,我认为,年轻人沉迷在网络世界其实只是这种心态的一种表象。
当然,导致“断亲”现象的原因也许远远不止上述一点分析,对“断亲”现象的思考也不能止步于此。但是,仅仅认识到问题就够了吗?
显然,并非如此。对我们这些年轻人而言,“断亲",是自我意识觉醒的表现。我们认识到问题的存在,为何就不能努力去解决问题呢?交流机会少,不妨记住那首老歌——“常回家看看”。不管现在我们如何认为,年幼的我们,总是会受着长辈们无私的关怀与爱护的。此外,我们也不能只认识到共同话题的缺失,而不付诸行动去努力创造话题。我们往往不愿意开口,而又在一听到“相亲”“工资”“孩子”等话题后就如临大敌逃之夭夭。不妨尝试着先挑起话题,聊聊鱼怎么做好吃,请教一下绿植可以怎么重活。卸下心防,避开那些沉重的大话题,在这些生活小事上开怀畅谈,情感就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了。
今时今日,“断亲”的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外出等方式来逃避。可我们终会长大,终有一天要继续承担起亲缘关系维系者的使命。那不妨早点开始努力,早点学会交流与感恩,重新唤醒我们日渐疏远的那一份亲缘。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本题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作文题目给出了两则材料,分别呈现了现代社会中家庭伦理与社会责任的现象。
材料一提出“断亲”现象,反映出现代快节奏生活下,部分年轻人可能因忙于工作等原因,忽视了与家庭、亲人的联络,这引起了家庭关系疏离等问题。材料二则通过介绍“在外互助父母”协议,展示了年轻人通过社会公共行为,增加老年人之间联系和关怀的现象。
审题时,可从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变化,社会责任的重拾,年轻人如何在快节奏生活中实现平衡等角度切入,论述关心亲情、承担社会义务的重要性,体现文章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写作时,可以从两个角度展开:一是探究“断亲”现象带来的家庭情感缺失的原因及其影响;二是分析“在外互助父母”协议的社会意义及对年轻人如何承担社会责任的启发。
文章可以从现象描述、原因分析、解决对策等方面展开。开头描述现象,中间部分对比分析产生的原因及背后因素,最后提出呼吁或建议,如如何在忙碌中兼顾家庭与社会责任,探讨从中找到平衡。
立意:
1.从“断亲”到“互助”:现代年轻人的情感选择。
2.社会互助,重拾亲情。
3.“断亲”背后的反思。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11月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11月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