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考试化学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考试化学试卷第1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考试化学试卷第2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考试化学试卷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考试化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考试化学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氧分子的是, 以下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50分 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第I卷(选择题,共10分)
    本部分共包括10小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在测定锌、铟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是
    A. 门捷列夫B. 道尔顿C. 张青莲D. 拉瓦锡
    2. 《天工开物·杀青篇》中记载古法制纸工艺可分为:斩竹漂塘、煮楻足火、荡料入帘、覆帘压纸等步骤,其中以发生化学反应为主的步骤是
    A. 斩竹漂塘B. 煮楻足火
    C. 荡料入帘D. 覆帘压纸
    3. “中国天眼”射电望远镜使用了碳化硅(SiC)。碳元素和硅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 质子数不同B.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 中子数不同D.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4. 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氧分子的是
    A. B. C. D.
    5. 以下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B. 过滤
    C 点燃酒精灯D. 检查气密性
    6. “雨过天晴云破处”是对汝窑瓷器的美誉。陶瓷在烧制过程中会发生反应,则X的化学式为
    A. B. C. D.
    7. 下图中“O”“●”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8. 下列有关物质间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 沸点:液氧>液氮B. 空气中含量:氧气>氮气
    C. 溶解能力;氧气>氢气D. 化学活泼性:氧气>氮气
    9. 2015年屠呦呦研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对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一个青蒿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C. 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
    D. 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
    10. 化学学习小组开展学科实践活动,利用塑料瓶、注射器、吸管、输液管等设计并制作四套简易供氧器如图所示。各装置中右侧瓶中所装液体为水,分别向三套装置的左侧瓶中加入制氧药品。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装置中不合理的是乙
    B. 装置丙可根据需要调节氧气流量
    C. 各装置中右侧瓶类似于排水集气装置
    D. 设计供氧器需要综合考虑便捷、安全、环保等因素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本部分共包括4小题。
    11.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
    【实验一】氧气的制取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①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的理由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仪器①中加入的药品是________,某同学想收集一瓶氧气用来做蜡烛燃烧实验并检验其产物,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
    (4)F图为某学生设计的一种有洗气、贮气等用途的装置。当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________(填“a”或“b”)处导管通入即可。
    【实验二】氧气的性质
    如图是铁丝、木炭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5)实验A中图③有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__;改正后进行实验,铁丝燃烧生成的固体物质为________(填字母);
    A.黑色 B.红褐色的 C.黑色的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可以在氧气中能燃烧,其原因是________。
    (6)实验B中为了能观察到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发出白光,应将红热的木炭由上而下________(填“快速”或“缓慢”)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内。
    12. 照明技术的突破,彻底打破了黑夜对人类活动的束缚。人类照明的历史,经历了无数的革新与进步,它不仅照亮了我们的夜晚,也见证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
    (一)在古代,照明的方式经历了从火把、油灯、蜡烛、煤油灯……的演变。
    (1)远古时期,人类主要使用火来照明,火把是最早的照明工具之一。它是将动物油脂(羊油或猪油),植物油脂(松油)等易燃物质涂在树皮或木片上,捆扎在一起制成的,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分析。动、植物油脂是为火把燃烧提供了________。
    (2)青铜雁鱼灯,作为西汉时期著名的环保台灯,以其优雅的造型和巧妙的设计而闻名。这件“雁鱼铜灯”由上至下依次为衔鱼的雁首、雁颈、雁身、灯罩及灯盘,各部分均可拆卸(如图1)。
    ①雁鱼灯出土时表面某些部分存在绿色锈蚀——铜绿,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由碱式碳酸钢的元素组成可知,空气中的________(填化学式)肯定参加了反应。
    ②雁鱼灯的灯罩可自由开合,以调节进风量的大小。当看到有大量黑烟产生时,应________(选填“扩大”或“减小”)进风口从而促进燃料充分燃烧,关闭灯罩火焰就会熄灭,其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
    ③整只鸿雁都是中空而相通的,灯油点亮后产生的油烟会顺着大雁颈部导入大雁的腹内,其工作原理如图2,雁腹盛有清水,清水的作用是________。
    ④在我国古代唐宋时期,有一种“夹瓷盏”被称为省油灯,其结构示意图如图3,它的碟壁是一个中空的夹层,碟壁侧面的小圆嘴是用来向夹层中注水,用棉绳做柱(灯芯),上层盏盛油,下层盏盛水。下层盏内盛放的水能________,从而减少上层盏中油的挥发,达到省灯油的目的。
    (3)唐代诗人韩在其《寒食》一诗中写道:“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反映出在那个时代,人们已经掌握了使用蜡烛进行照明的技术。在现代,蜡烛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作用,而且在初中化学实验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某化学小组通过如图所示装置,来验证蜡烛燃烧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在点燃蜡烛后,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二)现代照明技术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白炽灯,到日光灯,再到如今广泛使用的LED灯,已经演进至种类繁多的装饰灯和节能灯等。
    (4)白炽灯(如图1)制作过程中需要充入氮气,充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
    (5)日光灯(如图2)是利用电流在充满汞蒸气的灯管中流过而发光的,说明金属汞具有导电性,导电性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6)LED灯(如图)中大量使用半导体材料硅,下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
    C. 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1g
    D. 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13. 阅读下列文章。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
    历程一:早在166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将金属汞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打开容器盖,冷却后称量,得出的结论是物质的总质量增加了,于是波义耳与质量守恒定律失之交臂。
    历程二:1756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把锡()放在密闭的容器里加热,锡发生变化,生成白色的氧化锡(),但容器和容器里物质的总质量,在加热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经过反复的实验,都得到同样的结果,于是他认为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但这一发现当时没有引起科学家的注意。
    历程三:1777年法国的拉瓦锡也做了将金属汞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实验,得到了与罗蒙诺索夫同样的结论,从而总结出了质量守恒定律。但要确切证明或否定这一结论,都需要极精确的实验结果,而拉瓦锡时代的工具和技术(小于0.2%的质量变化就觉察不出来)不能满足严格的要求。
    历程四:1908年德国化学家朗道耳特(Landlt)及1912年英国化学家曼莱(Manley)做了精确度极高的实验,所用的容器和反应物质量为1000g左右,反应前后质量之差小于0.0001g,质量的变化小于一千万分之一,这个差别在实验误差范围之内,因此科学界一致承认了这一定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导致波义耳与质量守恒定律失之交臂的具体原因是________。
    (2)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的实验中生成了氧化锡(),氧化锡中锡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3)质量守恒定律是在________(填字母)的实验后才被科学界一致承认的。
    A. 波义耳B. 罗蒙诺索夫C. 拉瓦锡D. 朗道耳特和曼莱
    (4)为了验证科学家们发现的质量守恒定律,小明依照教材中的实验设计进行了验证,如图所示:
    ①在实验中,当石灰石中的碳酸钙与稀盐酸(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反应时,会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然而,由于注射器活塞的意外弹出,实验未能成功。为了避免这一状况,你的建议是________。
    ②请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________。
    14. 古人云“水为食之先”,它塑造了人类的历史,某化学兴趣小组以“生命之源——水”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水的净化。
    (1)空气制水机可利用大气中的水分制出饮用水。结合下图回答:
    压缩冷凝时空气中水蒸气变为液态水,从微观角度认识该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________(填字母)。
    A. 分子的质量B. 分子的种类C. 分子的间隔
    (2)离子交换法净水过程如图所示。
    将水样通过离子交换柱后,水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交换后的水仍然呈电中性。水中阳离子总数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生命吸管”是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小型水净化器,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①滤网的作用是拦截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网眼孔径的颗粒;
    ②此种“生命吸管”________(填“能”或“不能”)淡化海水。
    【任务二】探究水的组成
    (4)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
    ①兴趣小组向如图装置中加入蒸馏水,接通电源后,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查阅课本后,向水中添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a、b管很快出现了气泡。则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中间漏斗内液面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
    ③我国开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实现在光照下分解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若想获得6g氢气,则需要水的质量为________g;
    ④电解时,水分子分解微观示意图如下图,请将微观示意图补充完整________。
    【任务三】探究影响电解水反应速率的因素
    (5)为研究影响电解水反应速率的因素,兴趣小组的同学在一定温度下,选取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利用12V直流电源,进行多次实验,分别测得产生20氢气所需的电解时间,数据如下:
    ①比较实验A和B,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②分析四组实验数据,实验C的电解时间“X”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D.55s
    (6)查阅资料发现,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直流电的电压也能加快电解水的反应速率。在D实验的基础上,若要证明电压增大能加快电解水的反应速率,请利用下图所示的电源设计实验方案:________,然后与D实验作比较。
    (7)小组同学继续查阅资料发现,除了增大电压可以加快电解水的反应速率外,还有设置超声波场等手段。如图分别为两种不同条件下石墨电极表面的气泡直径分布情况图(纵坐标显示的是不同直径气泡的百分数)。
    ①气泡覆盖在电极表面,使电解反应界面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降低了电解效率;
    ②超声波振动能提高电解效率的原因是________。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
    九年级化学学科11月份限时作业
    满分:50分 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第I卷(选择题,共10分)
    本部分共包括10小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本部分共包括4小题。
    【11题答案】
    【答案】(1)分液漏斗
    (2) ①. 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 ②.
    (3) ①. 过氧化氢溶液 ②. C (4)b
    (5) ①. 集气瓶底部未留少量水 ②. C ③. 氧气含量不同 (6)缓慢
    【12题答案】
    【答案】(1)可燃物 (2) ①. H2O、CO2 ②. 扩大 ③. 隔绝氧气 ④. 吸收灯油燃烧产生的污染物,以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⑤. 吸热
    (3)向右拉动活塞,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4)作保护气
    (5)物理 (6)AB
    【13题答案】
    【答案】(1)未考虑与汞反应的氧气质量 (2)+4价 (3)D
    (4) ①. ②. 将注射器改气球 ③.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
    【14题答案】
    【答案】(1)C (2)增加
    (3) ①. 大于 ②. 不能
    (4) ①. 增强水的导电性 ②. 上升 ③. ④. 54 ⑤.
    (5) ①. 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越大,电解水反应速率越快 ②. B
    (6)在30℃,NaOH溶液浓度为5%的条件下,将电压改为15V,测定a管收集10mL气体所需的时间,然后与D实验作比较
    (7) ①. 减小 ②. 超声波振动能减少电极表面的气泡编号
    温度
    溶液浓度
    氢气体积
    电解时间
    A
    20℃
    2%
    20
    54.0s
    B
    20℃
    5%
    20
    36.2s
    C
    30℃
    2%
    20
    X
    D
    30℃
    5%
    20
    35.4s

    相关试卷

    辽宁省沈阳市虹桥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虹桥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空气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蓝莓中含有的花青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六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六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共12页。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共8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