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河南省漯河市第三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A4

    河南省漯河市第三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A4第1页
    河南省漯河市第三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A4第2页
    河南省漯河市第三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A4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南省漯河市第三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漯河市第三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A4,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94%、二氧化碳0,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范围:绪论、第1单元、第2单元)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四个大题,22个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1. 河南博物院馆藏丰富,下列相关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玉器雕琢B. 骨笛打孔C. 彩陶烧制D. 金筒刻字
    【答案】C
    【解析】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A、玉器雕琢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骨笛打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彩陶烧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金筒刻字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 下列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A. 我是紫红色固体B. 我在天然界中硬度最大
    C. 我在常温下是气体D. 铁钉我会生锈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铜的颜色、状态等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铜的物理性质;
    B、金刚石的硬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金刚石的物理性质;
    C、氮气在常温下是气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氮气的物理性质;
    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属于铁的化学性质。
    故选D。
    3.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冰水共存物B. 净化后的空气
    C. 清澈的泉水D. 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残留固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A、冰水共存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正确;
    B、净化后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C、清澈的泉水中含有水和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D、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残留固体,含有锰酸钾、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故选A。
    4. 下列仪器能被加热,且在加热时需要陶土网的是
    A. 量筒B. 试管C. 烧杯D. 燃烧匙
    【答案】C
    【解析】
    【详解】A、量筒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不能加热,不符合题意;
    B、试管可直接加热,不符合题意;
    C、烧杯不能直接加热,需垫上陶土网加热,符合题意;
    D、燃烧匙可直接加热,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爆炸一定化学变化
    B.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C.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不一定都是化合反应
    D. 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氧化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气球爆炸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鞭炮爆炸时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工业上常用利用空气组分的沸点不同,以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氧气,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是分解反应,故C错误;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不一定属于化合反应,如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C正确;
    D、发光放热的变化不一定是氧化反应,如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6. 空气中下列各成分所占的体积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①氧气②氮气③二氧化碳④稀有气体
    A. ③④①②B. ④③①②C. ②①④③D. ①③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空气中各组分的体积含量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故选A。
    7. 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中,发现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滴加液体B. 取用固体
    C. 检验气密性D. 加热液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8.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臭氧等
    B. 空气中的氧气有助燃性,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C. 分离液态空气的原理是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
    D. 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差
    【答案】B
    【解析】
    【详解】A、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臭氧等,故说法正确;
    B、空气中的氧气有助燃性,不可用作火箭发射燃料,故说法错误;
    C、分离液态空气的原理是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氮气沸点比氧气低,故说法正确;
    D、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差,故说法正确;
    故选B。
    9.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现水槽里的水变红了,原因是
    A. 氧气溶于水造成的B. 忘了在试管口处放一团棉花
    C. 氧气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红色的物质D. 集气瓶沾上了少许红色染料
    【答案】B
    【解析】
    【详解】未在试管口处放一团棉花会导致高锰酸钾小颗粒随产生的氧气进入导管,沿导管进入水槽,导致水变红,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10. 利用如图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B. 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
    C. 白磷熄灭、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D. 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40mL刻度线处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装置是利用白磷燃烧消耗氧气,反应后,装置内压强减小,在压强差的作用下,量筒中的水进入试管,进入水的体积就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故实验前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否则,装置漏气,外界空气进入,会使实验结果偏小,不符合题意;
    B、白磷的作用是将试管内的氧气耗尽,使装置内压强减小,在压强差的作用下,量筒中的水进入试管,进入水的体积就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不符合题意;
    C、白磷熄灭,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否则,试管内的气体受热膨胀,占据了一定的空间,会使进入水的体积偏小,从而使实验结果偏小,不符合题意;
    D、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故进入水的体积大约是:130mL×=26mL,故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50mL-26mL=24mL刻度线处,符合题意。
    故选D。
    11.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 木炭B. 红磷C. 铁丝D. 镁带
    【答案】C
    【解析】
    【详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正确;
    D、镁带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2.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 铁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镁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氧化镁
    【答案】C
    【解析】
    【详解】A、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故A错误;
    B、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能烧至红热,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B错误;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C正确;
    D、镁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氧化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13.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主题旨在倡导节约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措施中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A. 广泛使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
    B.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C. 多用一次性筷子
    D. 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
    【答案】C
    【解析】
    【详解】A、广泛使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既可以节约化石燃料的使用,还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此项正确。
    B、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可起到节约能源和资源,保护环境的作用。此项正确。
    C、多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加大了化石燃料的应用,不能节约能源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此项不正确。
    D、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起到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作用。符合要求。此项正确。
    故选C。
    14.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下列各量的变化与图像不相符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产生锰酸钾、二氧化锰与氧气,二氧化锰为生成物,则随着反应的进行二氧化锰的质量逐渐增加,当高锰酸钾反应完时质量达到最大值,故选项错误;
    B.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产生锰酸钾、二氧化锰与氧气,则随着反应的进行高锰酸钾的质量逐渐减小,当高锰酸钾反应完时质量为零,故选项正确;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产生锰酸钾、二氧化锰与氧气,其中锰酸钾与二氧化锰都是固体,氧气为气体逸出,则随着反应的进行装置中的固体质量开始减小,当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完时固体的质量达到最小值,但不为零,故选项正确;
    D.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产生锰酸钾、二氧化锰与氧气,氧气为生成物,则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质量逐渐增加,当高锰酸钾反应完时质量达到最大值,故选项正确。
    故选A。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空1分,共18分)
    15. 发现元素周期律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在石油炼制催化剂制造技术领域做出杰出贡献,被称为“中国催化剂之父”的中科院院士是___________。
    【答案】 ①. 门捷列夫 ②. 闵恩泽
    【解析】
    【详解】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在石油炼制催化剂制造技术领域做出杰出贡献,被称为“中国催化剂之父”的中科院院士是我国著名化工专家闵恩泽院士。
    16. 回答问题
    (1)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医疗急救B. 食品防腐C. 航天火箭D. 霓虹灯
    (2)人们常将木炭用于烧烤,木炭燃烧的符号表达为___________,工业上需要大量的氧气是运用________的方法,原理是利用“氮气与氧气”的________不同,该变化过程属于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答案】(1)AC (2) ①. ②. 分离液态空气 ③. 沸点 ④. 物理变化
    【解析】
    【小问1详解】
    氧气能够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航天火箭,故选AC;
    小问2详解】
    木炭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符号表达式为;
    工业上需要大量的氧气是运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原理是利用“氮气与氧气”的沸点不同,该变化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17.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障。
    (1)用托盘天平称量6.4g固体药品(1g以下用游码),待天平平衡后,发现将药品放在了右盘,6g砝码放在了左盘,则实际药品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某学生将30mL的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mL。
    【答案】(1)5.6 (2)大于
    【解析】
    【小问1详解】
    托盘天平使用时,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用托盘天平称量6.4g固体药品(1g以下用游码),待天平平衡后,发现将药品放在了右盘,6g砝码放在了左盘,根据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则实际药品的质量=左盘质量-游码的质量=6g-0.4g=5.6g;
    【小问2详解】
    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某学生将30mL的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10mL,俯视读数偏大,则实际剩余液体体积<10mL,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大于30mL-10mL=20mL。
    18.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并阅读小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集气瓶中加入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图2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集气瓶中加入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
    【答案】(1) ①. ②. 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2) ①. ②. 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防止造成空气污染
    【解析】
    【小问1详解】
    图1是氧气与铁反应生成的四氧化三铁,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集气瓶中加入水的作用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小问2详解】
    图2中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且能溶于水,为了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应在瓶底放少量水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
    19.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取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
    (3)能用D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具有___________且不与水反应的性质。
    (4)装置B制取氧气时,长颈漏斗下端必须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___________。
    【答案】(1)集气瓶 (2) ①. A ②.
    (3)不易溶于水 (4)防止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据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集气瓶;
    【小问2详解】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该反应为加热固体的反应,发生装置选A;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小问3详解】
    装置D为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则能用该装置收集;
    【小问4详解】
    B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以下,否则会导致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8分)
    20. 下图是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
    (1)写出红磷集气瓶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
    (2)写出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的现象___________。
    (3)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却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体积小于原气体体积的1/5,你认为可能原因是什么?(答出一点即可)___________。
    (4)该实验不能用硫代替红磷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
    【答案】(1)
    (2)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3)红磷不足##装置气密性不好(合理即可)
    (4)硫燃烧生成了气体,装置内压强没有明显减小(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的符号表达式为:;
    【小问2详解】
    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小问3详解】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却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原气体体积的
    五分之一,可能原因是红磷不足或装置气密性不好等;
    【小问4详解】
    该实验不能用硫代替红磷的原因是硫燃烧生成了气体,装置内压强没有明显减小。
    21. A-E是初中化学常见五种物质,A物质在E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E中却能剧烈燃烧;C是黑色固体,在E中燃烧会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同学们你们猜到它们是什么物质了吗?
    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
    【答案】 ①. 硫 ②. 铁 ③. 二氧化碳 ④. 氧气
    【解析】
    【分析】A物质在E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故A是硫,E是氧气;B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E中却能剧烈燃烧,故B是铁,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放出大量的热;C是黑色固体,在E中燃烧会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C是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D是二氧化碳,带入验证,推断合理。
    【详解】由分析可知,A是硫,B是铁,D是二氧化碳,E是氧气。
    四、综合应用题(每空1分,共10分)
    22. 如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A装置中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_____,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为了得到较干燥的氧气,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
    (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可以选用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相对于B装置,C装置中用注射器替代长颈漏斗的优点是___________。
    (5)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
    (6)B装置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_________都不变。
    【答案】(1) ①. 酒精灯 ②. 锥形瓶
    (2) ①. 防止加热时粉末状固体进入导管 ②. 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3)AD (4) ①. BF##CF ②. 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5)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6) ①. ②. 化学性质
    【解析】
    【小问1详解】
    据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仪器b的名称是锥形瓶;
    【小问2详解】
    A中试管口的棉花可以防止加热时粉末状固体进入导管;试管口向上倾斜,冷凝水容易回流,造成试管炸裂,因此试管需要向下倾斜;
    【小问3详解】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氧气,反应药品为固体,且需要加热,则适合用A为反应的发生装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则收集较干燥的氧气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装置为D,故制取的组合为AD;
    【小问4详解】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制氧气,反应的药品为液体与固体的组合,且在常温下进行,则适合用B或C为反应的发生装置;氧气不易溶于水,则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以用排水集气法,装置为F,则制取的组合为BF或CF;其中C装置中的注射器可以控制加入药品的速率,进而控制反应发生的速率,故与B相比C的优点为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小问5详解】
    如用D方法收集氧气,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小问6详解】

    相关试卷

    湖南省衡阳市成章实验中学等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A4:

    这是一份湖南省衡阳市成章实验中学等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A4,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漯河市第三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漯河市第三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共2页。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第二初级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月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第二初级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月考化学试题,共1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