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0-2021学年四川成都金牛区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20-2021学年四川成都金牛区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第1页
    2020-2021学年四川成都金牛区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第2页
    2020-2021学年四川成都金牛区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学年四川成都金牛区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四川成都金牛区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默写,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全卷分 A卷和B卷,A卷满分 100分,B卷满分 5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A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其他类型的题。
    A卷(共 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 12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 )
    A. 抖擞(sǒu) 侍弄(sì) 怪诞不经(dàn)
    B. 憔悴(cuì) 花梗(gěng) 拈轻怕重(niān)
    C. 怂恿(sóng) 感慨(kài) 人声鼎沸(dǐng)
    D. 澄清(chéng) 坍塌(dān) 畏罪潜逃(qián)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 侍弄(sì) ——shì;
    C怂恿(sóng)——sǒng, 感慨(kài) ——kǎi;
    D.坍塌(dān)——tān;
    故选B。
    2. 下列语句中书写有误的一项( )
    A. 她觉得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B. 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
    C. 我往下看,感到阵阵晕眩;一股无名的力量好像正在逼迫我掉下去。
    D.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绝别。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字形辨析能力。
    D.绝别——诀别;
    故选D。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次月考成绩不理想,老师把这个骇人听闻的消息告知我,并让我认真总结。
    B. 春天的人民公园生机勃勃,美不胜收,到处花团锦簇、鸟语呢喃,游人如织。
    C. 村支书总是见异思迁,先带领大家改变村里居住环境,又帮助大家脱贫致富。
    D. 在这次班会活动中,李静的演讲生动精彩,咄咄逼人的气势感染了现场所有人。
    【答案】B
    【解析】
    【详解】考查成语运用。
    A.骇人听闻:使人听了感到震惊。不合语境“这次月考成绩不理想”;
    B.美不胜收:好的东西太多,欣赏不过来。正确;
    C.见异思迁:见到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不合语境“先带领大家改变村里居住环境,又帮助大家脱贫致富”;
    D.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不合语境“演讲生动精彩”;
    故选B。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的一生,救治了无数的病人,为医疗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B. 通过他的不懈努力和坚持,使得这一次的演讲比赛获得了圆满的成功。
    C. 最近,学校进行了全面的防疫宣传,帮助大家树立常规防疫意识等的工作。
    D. 11月29日,成都市举行了以“大运之城,大美成马”为主题的马拉松比赛。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成分赘余,删去“的一生”;
    B.缺主语,删去“通过”或“使得”;
    C.成分赘余,删去“等的工作”;
    故选D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5.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家无井而出溉汲 汲:从井里取水
    B. 国人道之 道:讲述
    C. 因往晓之 晓:通晓
    D. 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舍:通“释”,解除、消除
    6.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宋之丁氏 夫君子之行
    B. 奈地坏何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C. 家无井而出溉汲 人不知而不愠
    D. 因往晓之 未若柳絮因风起
    7. 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A. 如果伸展身体、一呼一吸,每天都在天中活动,为什么还担忧天会塌下来呢?
    B. 你伸展身体、一呼一吸,每天都在天中活动,为什么还担忧天会塌下来呢?
    C. 你伸展身体、一呼一吸,每天都在天中行走、休息,为什么还担忧天会塌下来呢?
    D. 如果伸展身体、一呼一吸,每天都在天中行走、休息,什么还担忧天会塌下来呢?
    8.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两则寓言内容浅显,但都有深刻的道理。甲文告诉我们道听途说的话不能轻信。乙文告诉我们不要有毫无根据的担忧。
    B. 两则寓言语言简练,但都有生动的描写。甲文主要采用神态描写刻画人物,乙文主要采用动作描写刻画人物。
    C. 两则寓言叙事简短,但都有完整的情节。甲文记叙了谣言从产生、传播到终止的过程,乙文叙述了杞人从忧心忡忡到舍然大喜的经过。
    D. 两则寓言故事短小,但都有深远的影响。 甲文衍生的成语是“以讹传讹”,乙文是“杞人忧天”。
    【答案】5. C 6. A 7. B 8. B
    【解析】
    【5题详解】
    考查文言词语。C.句意:就前去劝慰他。晓:开导。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
    A.结构助词,的;
    B.疑问词,怎么办/名词,多少;
    C.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
    D.连词,于是/动词,趁,乘;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重点的词有“若(你)”“行止(活动)”等。故选B。
    【8题详解】
    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B.两篇文章都应该主要运用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故选B。
    【点睛】参考译文:
    《穿井得一人》
    宋国有家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到外面打水浇田,经常要派一个人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一口井(之后),(便)告诉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了一个人。”有人听了这话就传出去说:“丁家打井打出了一个人。”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向宋国国君报告了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人问这件事,丁家人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在井里挖出一个人啊。”听到像这样的传闻,还不如没听到。
    《杞人忧天》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身没有安全居住的地方,乃至于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担忧而担忧,就前去劝慰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个人说:“天当真是气体积聚的,那日月星辰不会掉下来吗?”
    劝慰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气体积聚的,只不过是气体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对人有所伤害。”
    那个人又说:“那地塌陷下去怎么办?”
    劝慰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面八方的空虚之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
    那个杞国人放下思想包袱,非常高兴;劝慰他的人也如释重负,非常高兴。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9.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②终古高云簇此城,___________________。(谭嗣同《潼关》)
    ③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2)请在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刘禹锡的《秋词》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回乐烽前沙似雪 ②. 秋风吹散马蹄声 ③. 归雁洛阳边 ④.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⑤. 杨花落尽子规啼 ⑥. 闻道龙标过五溪 ⑦. 我寄愁心与明月 ⑧. 随君直到夜郎西/《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古诗文。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烽、溪、郎、碧霄”等字词容易写错。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玉簪花开自馨香
    ①似乎刚过完了春节,已是长夏天气。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花苞很有精神,一朵钻出来,一个柄上的好几朵都跟上。六片的修长的花瓣围着花蕊,当中的一株顶着一点嫩黄,颤颤地望着自己雪白的小窝,就像美人头上的发簪一般,分外清雅。花开到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便也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
    ②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往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有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正吐蕊的白花被绿叶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缓缓驶向前方。
    ③据说玉簪花的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本草纲目》里也有关于玉簪花的记载,说它:“柔茎如白菘,叶脉清晰,茎上花朵长二三寸,未开时如白玉搔头簪形,中吐黄蕊,根叶可解一切毒。”这一句说透了玉簪的品性:凡俗,不起眼,却又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且这花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还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低调又谦逊。
    ④安谧的后院,那第一朵玉簪已凋谢了,可别的又一朵朵再接上来。圆鼓鼓的花苞,盛开了的花朵,由一个个柄擎着,在绿波上航行。它们在晚风里,生机蓬勃却又无声无息地散发着最隐秘的爱。
    ⑤也许,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长着一株玉簪花。
    (选文有删改)
    10. 作者笔下的玉簪花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11. 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请结合全文简要赏析其妙处。
    12. 文章以“玉簪花开自馨香”为题有何深刻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10. (1)清雅芬芳;(2)生命力旺盛;(3)有自己独特的价值;(4)低调谦逊。
    11. 把绿叶擎起的白花正在吐蕊比作白帆在绿波上慢慢向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玉簪花在绿叶衬托下缓缓开放的情态,同时与后文“盛开了的花朵,由一个个柄擎着,在绿波上航行”呼应,表达了作者对玉簪花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12. 玉簪花平凡、不起眼,却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低调地奉献着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它那样:即使自己普通,没有优越的环境,也要热爱生活,坚强地绽放自我的风采。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结合①段中“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花苞很有精神,一朵钻出来,一个柄上的好几朵都跟上。六片的修长的花瓣围着花蕊,当中的一株顶着一点嫩黄,颤颤地望着自己雪白的小窝,就像美人头上的发簪一般,分外清雅。花开到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可概括为:清雅芬芳;
    结合②段中“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闲情。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往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有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可概括为:生命力顽强;
    结合③段中“据说玉簪花的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可概括为:由一定的药用价值;
    结合③段中“这一句说透了玉簪的品性:凡俗,不起眼,却又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且这花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还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低调又谦逊”可概括为:低调谦逊。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解答时,结合句子内容,按照题干要求的角度进行分析。
    结合“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正吐蕊的白花被绿叶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缓缓驶向前方”的内容,由“一柄柄正吐蕊的白花被绿叶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可知,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把绿叶擎起的白花正在吐蕊比作白帆在绿波上慢慢向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玉簪花在绿叶衬托下缓缓开放的情态;结合后文“圆鼓鼓的花苞,盛开了的花朵,由一个个柄擎着,在绿波上航行。它们在晚风里,生机蓬勃却又无声无息地散发着最隐秘的爱”可知,与后文“盛开了的花朵,由一个个柄擎着,在绿波上航行”呼应,表达了作者对玉簪花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赞美之情。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结合③据段中“玉簪的品性:凡俗,不起眼,却又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且这花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还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低调又谦逊”,④段中“安谧的后院,那第一朵玉簪已凋谢了,可别的又一朵朵再接上来。圆鼓鼓的花苞,盛开了的花朵,由一个个柄擎着,在绿波上航行。它们在晚风里,生机蓬勃却又无声无息地散发着最隐秘的爱”的内容可知,簪花平凡、不起眼,却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低调地奉献着自己;
    联系⑤段中“也许,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长着一株玉簪花”的内容可知,启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它那样:即使自己普通,没有优越的环境,也要热爱生活,坚强地绽放自我的风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六、作文(60分)
    13. 凝望着北海盛开的菊花,史铁生终于懂得了妈妈说的“好好活”;再想起那次悬崖脱险,莫顿.亨特终于懂得了达到目标需要“走一步,再走一步”;回忆起雨中的荷叶与莲花,冰心终于懂得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懂得,是一次次的内心顿悟,也是一次次的自我重塑。 生活的道路上点点滴滴的酸甜苦辣,让我们慢慢懂得,不断成长。
    请以“懂得”为题,完成作文。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例文:
    懂得
    时光匆匆将我推进初中生涯,面对全然陌生的一切,我好似一只迷路的骏马,在大雾弥漫的故森林中狂奔穿梭,直至筋疲力尽,也依旧逃不出这幽绿的深渊。
    当我高谈伟大理想与追求时,周遭质疑的声音封了我的嘴,那嘲笑的目光令我感到悲哀。我慌张的四处盼望,却看见一个个灰暗的灵魂游荡在我的身边,一模一样的麻木与毫无个性。我对着他们抓狂,能看见的却只有我自己。在这,我是失语者,亦是盲人。
    忽然明白,这已经不是我从前的世界了,我的初中梦,猝不及防的醒了。于是我低下头,蜷缩在角落中,将自己置于一片空旷和宁静,渐渐地,我的心脏不再起舞。
    一片朦胧中,有一个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终于一簇耀眼的光芒穿过大雾,洒在我僵硬的身躯,一股暖意融化了结冰的心。
    他说:“跟自己节奏走,听自己的心,看梦想的影子,那就是你。不需要刻意逼自己接受别人的任何东西,你就是你。”霎时间,眼前一片光亮,我猛地惊醒,原来压垮我的,是我自己。他是我的小学班主任,扶着我一步一步从全级倒数爬到年级前十。他曾成就了我的奇迹,今天,他又替我清理了内心的荆棘,梦想的大道再次为我敞开。
    “你是个怀旧的人,不要因为怀念曾经的同学和环境,就不再前行,你要一直努力下去。”她是我初一初二的班主任,曾陪我走过青春中最狂傲的岁月。无需多言,她懂我的沉默。一语道尽我的心酸,又教会我,朝前看,迈步走。
    当我的热烈得不到回应,当寒流一阵阵袭来,当我撑不住倒下之际,脑海中就会浮现他们的身影。我知道,这个世界,有他们在关心我,他们懂我。于是,我一次又一次重新站起,因为我明白,随着那束光,我可以到达理想的彼岸。
    懂得,是你无需多言,她就能直击你灵魂深处最柔软的区域,且以无比温柔的暖流包容你的伤痛,安抚你慌乱害怕的内心。
    被懂得,是精神的共鸣,让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我的话,有人听,我的心,有人懂。
    感谢你们在我生命中出现,这是我一生的幸运。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审题立意:分析引导语,其中的关键语句是“懂得,是一次次的内心顿悟,也是一次次的自我重塑。 生活的道路上点点滴滴的酸甜苦辣,让我们慢慢懂得,不断成长”,强调了“懂得”对于生命,对于成长的重要意义。通过与自然、与人的接触,我们不断汲取成长必需的养料。“懂得”是一个过程,懂得也有具体的指向,即懂得了什么。适合创作一篇记叙文,通过自己从不懂到懂得的过程,表达自己对于成长的某种感悟,以真情实感来打动读者。
    选材构思:生命就是一个不断懂得的过程。在家庭生活中,我们懂得了亲情的可贵;与朋友交往,我们懂得了友谊的重要;在学校学习,我们懂得了知识的意义;走进自然,我们懂得了四季的美好……写作时,应用具体的事件来向读者呈现自己懂得的过程,以议论或抒情来表达自己懂得的具体的内容,点明这个过程对于自己成长的重要意义。
    B卷(50分)
    一、诗歌鉴赏(4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金陵渡
    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14. 诗歌第四句中的意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5. 诗人寓情于景,表达了自己的无限愁绪,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4. ①. “两三点星火” ②. “两三点星火中的瓜州”
    15. 西斜的月光映照着夜色中的江水,江面上闪烁着两三点微弱的渔火,冷清凄寒画面中蕴含着诗人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寥之情。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意象。
    “两三星火是瓜洲”意思是对岸星火闪闪便是瓜洲。可知,意象分别是“两三点星火”和“两三点星火中的瓜州”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人情感。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交代诗人夜宿的地点,点出诗人的心情“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落潮的夜江浸在斜月的光照里,在烟笼寒水的背景上,忽见远处有几点星火闪烁,诗人不由脱口而出:“两三星火是瓜洲。”将远景一点染,这幅美妙的夜江画也告完成。“两三星火”,用笔潇洒空灵,动人情处不须多,“两三”足矣。“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宜乎以少胜多,点染有致,然而也是实景,那“两三星火”点缀在斜月朦胧的夜江之上,显得格外明亮。那个地方“是瓜洲”。冷清凄寒画面中蕴含着诗人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寥之情。
    二、文言文阅读(共 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萧何荐贤
    信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亦亡。何闻之,不及以闻,自追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 上骂曰:“若亡,何也?”何曰:“不敢,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曰:“韩信也。”上复骂:“诸将亡者数十,公无所追;追信,诈也!”曰:“诸将易得耳;如信者,国士无双。 王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顾王策安所决耳。”上曰:“吾亦欲东,安能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用信,信即留。”上欲以为大将,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此乃信所以去也。 需择良日斋戒,乃可。”上许之。 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有删改)
    16.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不及以闻 闻:使…………听到B. 居一二日 居:居住
    C. 顾王策安所决耳 顾:看、视D. 王计必欲东 计:谋划
    17.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诸将亡者数十,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2)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此乃信所以去也。
    18. 文中萧何这个人物形象有何特点?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6. B 17. (1)各路将领逃亡了几十人,你都没追;却去追韩信,你这是欺骗我!
    (2)大王您向来对人轻慢无礼,如今任命大将军就像呼喊小孩儿一样,这就是韩信离去的原因啊。
    18. ①萧何善于识别人才。他与韩信几次谈话,就能看出其才能卓越。②萧何爱惜人才、尊重人才。他亲自追回韩信,并劝谏刘邦尊重韩信。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
    B.句意:过了一两天。居:过了。
    故选B。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
    重点的词有“亡(逃跑)”“诈(欺骗)”“素(向来)”“去(离去)”等。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结合“信与萧何语,何奇之”可知,萧何善于识别人才。他与韩信几次谈话,就能看出其才能卓越。
    结合“信亦亡。何闻之,不及以闻,自追之”“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可知,萧何爱惜人才、尊重人才。他亲自追回韩信,并劝谏刘邦尊重韩信。
    【点睛】参考译文:
    韩信多次跟萧何谈话,萧何认为他是奇才。(汉王军队)到达南郑,许多将领在半路上脱离汉王军队的有几十人。韩信也脱离汉王军队另谋出路。萧何听说韩信不在了,来不及报告汉王,亲自追赶他。过了一两天,萧何来见汉王,汉王骂萧何:“你离开我,为什么?”萧何说:“我不敢脱离您,我是去追赶离队的人。”汉王说:”你追赶的人是谁呢?”回答说:“是韩信啊。”汉王又骂道:“离队的将领多达几十人,你没去追一个;却去追韩信,是骗我。”萧何说:“那些将领容易得到。至于像韩信这样的杰出人物,普天之下找不出第二个人。大王如果一定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没有可以和您计议大事的人了。就看大王您如何决定了。”汉王说:“我是要向东发展啊,怎么愿意长期憋屈在这里呢?”萧何说:“大王决意向东发展,能够重用韩信,韩信就会留下来。”汉王就要把韩信召来任命他当大将军。萧何说:“大王向来对人轻慢无礼,如今任命大将军就像呼喊小孩儿一样,这就是韩信要离去的原因啊。要选择良辰吉日,亲自斋戒才可以呀。”汉王答应了萧何的请求。等到任命大将时,被任命的竟然是韩信,全军将士都感到非常惊讶。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19. 《西游记》中的故事经常围绕“三”来记叙,比如“三调芭蕉扇”“三僧大战青龙山”,请再列举两个与“三”相关的情节。
    【答案】三探无底洞,三打白骨精(尸魔三戏唐三藏),黑松林三众寻师,孙悟空三岛求方,三僧大战青龙山,三三行满道归根。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写出《西游记》中两个与“三”相关的情节即可。如:
    三打白骨精:唐僧师徒四人为取真经,行至白虎岭前。在白虎岭内,住着一个尸魔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幻为村姑、妇人,全被孙悟空识破。但唐僧却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第三次白骨精又变成白发老公公又被孙悟空识破。唐僧写下贬书,将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
    三借芭蕉扇: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火焰山是必经之路,火焰山火大且不是一般的火,唯独芭蕉扇可以扇灭。芭蕉扇是铁扇公主的宝物。悟空第一次向铁扇公主借扇,铁扇公主一扇子扇飞悟空,悟空变成小虫进入铁扇公主的肚子折腾,铁扇公主给了一把假扇。悟空变成牛魔王骗走真扇,牛魔王变成猪八戒骗回真扇;悟空第三次来借扇,悟空与牛魔王大战,八戒、沙僧、哪吒及天神上前助战,最后把牛魔王打得现出原形。悟空用芭蕉扇扇灭山火,师徒四人继续西行取经。
    三探无底洞:陷空山无底洞的金鼻白毛老鼠精变成美女,把唐僧摄去,欲强迫成亲。悟空三次进洞降妖救师未成,但发现女妖却是托塔李天王的义女。悟空上天庭告状,玉帝命天王和哪吒随着悟空去擒妖。悟空第四次进无底洞,在天王父子的配合下,终于捉住了老鼠精。
    20. 鲁迅先生《朝花夕拾》中回忆了许多带给他温暖记忆的人。“把酒论当世,先生小酒人”是鲁迅对 ___________的评价,请你举出书中体现了鲁迅对此人这一评价的一个事例。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范爱农 ②. 范爱农反对给北京发电报,同乡会争执;酒楼叙旧;报馆案风波,认为革命令人失望。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名著内容。
    ①空:“把酒论当世,先生小酒人”是鲁迅先生所作《哀范君三章》第三章里面的一句话。这句话是说范爱农喜欢在喝酒时评论人世,这是鲁迅怀念故友范爱农所作。因此这里的人物应填“范爱农”;
    ②空:“把酒论天下,先生小酒人”意思是说范爱农经常边喝酒边谈论时事,其实他本身并不胜酒力。所写的事例能体现范爱农评论时事即可。
    例如:同乡会争执。留学日本期间徐锡麟被杀,举办同乡会时,他反对鲁迅等人主张发电回国的想法,出言:“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
    酒楼叙旧。辛亥革命前一年再次遇到鲁迅,范爱农解释了为何当时与鲁迅作对,鲁迅表示歉意,两人尽释前嫌相熟、说些愚不可及的疯话,成为好朋友。
    报馆案风波。辛亥革命爆发绍兴光复后,范爱农回故乡,受旧一代人们的轻蔑、排斥与迫害,几乎无地自容。民国初年,鲁迅当了师范学校的校长,范爱农当监学,工作认真勤奋,拥有了从来没有过的笑容。但是报馆风波后鲁迅去了南京,范爱农失去了工作,失业后陷于穷困之中。他认为革命令人失望,最后陷入更凄苦的境地。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小小的烛光
    ①老桑先生的身材很瘦小,加上白色的头发,如果从后面看,恐怕没人会想到他是美国人。他已经很老了,听说是六十七岁。
    ②那年,他来学校接任系主任。可刚来几天就要招募合唱团员,我当时认为他有些太幼稚:当个系主任就够忙了,何苦又自己另找罪受? 他征来的那批人马,除少数几个,大部分连五线谱都认不清楚的。一首歌翻来覆去地唱了个把月,每个人耳朵都听腻了,他们还是唱不准。可后来他们居然正式登台了,唱的还是那首人人已经听够了的歌。老桑先生急得一面指挥一面用他以前学过的苏州话帮腔,结果还是不理想。其实那次失败并不意外。
    ③意外的是,四年后一个美丽的春天晚上,我被邀请坐在学校的大礼堂里。紫红绒的帷幕缓缓拉开,灿烂的花篮在台上和台下微笑着,节目单很有分量地沉在我手中,优雅的管、弦乐在台上奏着,和谐的四重唱缭绕而弥漫。我不能不感到惊讶,我真不知道,这些年来,他用的是怎样的一根指挥棒。
    ④不由得想起那天,遇见他正要回家,助教忙叫他坐计程车。 “你看,他就是这样。人病着,还不肯停。”那助教对我说,“并且他有只眼已经失明了,叫人担心。”他瞎了一只眼! 我忽然觉得喉头被什么哽咽住了,他必定忍受了很大痛苦,什么都不为,什么都不贪图,这是为什么呢!“或许只有受伤者,才能安慰人。”助教接着说,“学生有了困难,很少不去麻烦他的。他就像书中所说的那种烛光,点着了,放在高处,上面被烧着,下面被插着,却照亮了一家的人,找着了许多失落的东西。”我也曾看到过,他带着一个学生走进办公室,慢慢地说:“这个孩子需要帮助。”他说话时微哈着腰,一只手搭在那学生肩膀上,他的眼光透过镜片,透露出深切真挚的同情。他让我想起一句话:“从来没有一个人,像屈身帮助一个孩子的人那样直。”
    ⑤又想起他坐在书库里指导编书目的样子。有两年,学校不断扩充,图书馆的工作不免繁复艰巨。每次,当我编排书目时,他总在那,穿着一身很干净的浅颜色衣服,坐在高高的书架下,很仔细地指导工作,他的样子很慎重,也很怡然。 日子久了,偶然走进书库,如果他不在,我好像也能看见一个银发的影子坐在那儿。
    ⑥这会儿在礼堂里,琴声悠扬,看着坐在前面的他,我忍不住想:“这是为什么呢?”我实在很难明白,一个人孤零零、颤巍巍地绕过半个地球,住在另外一个民族里,听另一种语言,吃另一种食物。没有享受,只有操劳,没有聚敛,只有付出。病着,累着,半瞎着,强撑着,做别人不在意的工作。人家只把道理挂在嘴上说说,笔下写写,他倒当真拼着命去做了!
    ⑦台上的光线很柔和,音乐如潮水,在大厅中回荡着。我似乎看到一支小小的烛光,温柔而美丽,亮在很高很高的地方。
    (选文有删改)
    21. 文中哪几件事体现了桑先生的操劳和付出?请简要概括。
    22. 第③段中画线句子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23. 文章第④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何深刻含义?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从来没有一个人,像屈身帮助一个孩子的人那样直。”
    24. 文章以“我似乎看到一支小小的烛光,温柔而美丽,亮在很高很高的地方”结尾,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21. ①当系主任已经很操劳,他还忙着组织合唱团。②图书馆编排书目工作复杂艰巨,但他总是仔细慎重地指导。③他眼睛失明,身体很差,还不肯停止工作。④他自己身患残疾,还尽力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2. 运用场景描写。写出了合唱团的歌声和谐动听,渲染了礼堂里庄重而美好的氛围。与合唱团初次登台的失败形成对比,突出了桑先生执着坚持和全心付出创造的奇迹。也表达了“我”内心的感动和对桑先生的赞叹敬仰。
    23. 桑先生不但热情地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而且态度还特别亲切随和,因此我觉得他的品格特别高尚。
    24. 桑先生执着认真、无私奉献、热情善良的高尚品质就如同小小的温柔美丽的烛光,,不但给人们带来温暖和光明,也感动和影响着周围的人,深化了文章的主题。②结构上:点题,也与前文助教对他的评价形成照应。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梳理和概括文章内容。划分层次,用“人+事”的形式概括。
    ②段“那年,他来学校接任系主任。可刚来几天就要招募合唱团员,我当时认为他有些太幼稚:当个系主任就够忙了,何苦又自己另找罪受”,写当系主任已经很操劳,他还忙着组织合唱团。⑤段“图书馆的工作不免繁复艰巨。每次,当我编排书目时,他总在那,穿着一身很干净的浅颜色衣服,坐在高高的书架下,很仔细地指导工作”,写图书馆编排书目工作复杂艰巨,但他总是仔细慎重地指导。④段“你看,他就是这样。人病着,还不肯停”,写他眼睛失明,身体很差,还不肯停止工作。④段“这个孩子需要帮助”,写他自己身患残疾,还尽力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的作用。
    结合“紫红绒的帷幕缓缓拉开,灿烂的花篮在台上和台下微笑着”可知,是运用场景描写。“优雅的管、弦乐在台上奏着,和谐的四重唱缭绕而弥漫”写出了合唱团的歌声和谐动听,渲染了礼堂里庄重而美好的氛围。结合上文“他征来的那批人马,除少数几个,大部分连五线谱都认不清楚的。一首歌翻来覆去地唱了个把月,每个人耳朵都听腻了,他们还是唱不准。可后来他们居然正式登台了,唱的还是那首人人已经听够了的歌。老桑先生急得一面指挥一面用他以前学过的苏州话帮腔,结果还是不理想”可知,与合唱团初次登台的失败形成对比,突出了桑先生执着坚持和全心付出创造的奇迹。结合“我不能不感到惊讶,我真不知道,这些年来,他用的是怎样的一根指挥棒”可知,表达了“我”内心的感动和对桑先生的赞叹敬仰。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要结合上下文分析。
    结合“他带着一个学生走进办公室,慢慢地说:‘这个孩子需要帮助。’他说话时微哈着腰,一只手搭在那学生肩膀上,他的眼光透过镜片,透露出深切真挚的同情”可知,不仅指桑先生热情地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而且态度还特别亲切随和,因此我觉得他的品格特别高尚。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最后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要先熟知最后一句话的作用:
    1.内容上,画龙点睛,点明主旨,深化中心,升华主题。结合第段“一个人孤零零、颤巍巍地绕过半个地球,住在另外一个民族里,听另一种语言,吃另一种食物。没有享受,只有操劳,没有聚敛,只有付出。病着,累着,半瞎着,强撑着,做别人不在意的工作。人家只把道理挂在嘴上说说,笔下写写,他倒当真拼着命去做了!”可知,“我似乎看到一支小小的烛光,温柔而美丽”是把桑先生执着认真、无私奉献、热情善良的高尚品质比作小小的温柔美丽的烛光,“亮在很高很高的地方”指不但给人们带来温暖和光明,也感动和影响着周围的人,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2.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标题,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此句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我似乎看到一支小小的烛光”照应标题“小小的烛光”,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结合第④段“学生有了困难,很少不去麻烦他的。他就像书中所说的那种烛光,点着了,放在高处,上面被烧着,下面被插着,却照亮了一家的人,找着了许多失落的东西”可知,与前文助教对他的评价形成照应。
    四、语言运用(共12分)
    25. 近年来,“知识跨年”已成为受广大观众特别是年轻代网民欢迎的一种新跨年方式。某校也开展了“思想成就未来”的跨年晚会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根据下面材料,分条概括“知识跨年”具有哪些特点?要求语言简明准确。
    前些年跨年晚会大多以豪华明星阵容的娱乐表演为主,知识跨年往往邀请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作嘉宾,用对话、演讲的方式进行,以“长知识”为主题的央视跨年晚会、浙江卫视推出的“思想跨年盛典”、深圳卫视上演的知识跨年演讲……都是这一新的跨年风尚展示出来的新姿态。许多观众认为,知识跨年晚会不但让大家体验了分享知识的快乐,而且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思考彼此交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的感觉最是妙不可言。
    (2)学校跨年晚会打算邀请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为嘉宾,为全校师生作一场演讲。同学们知道后异常激动,在班级群里展开了热烈讨论。请根据语境,将以下对话补充完整,注意语言的连贯得体。
    学生甲:郎平教练要给我们做演讲直播了,她来到贵校,我们真是激动万分啊!
    学生乙:看你一兴奋,就表达失误了。应该是①_________________吧,因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丙:她到这里的时间,正好是电影《夺冠》上映期间。这部影片就是以她和女排背后的故事为蓝本拍摄的。到时我想问问她,片中展现出“女排精神”了吗?
    学生丁:当然有。你看,剧里讲到 1981年中国队对战日本队时惊心动魄的最后一局,2016年里约奥运会生死攸关的中巴大战,几代女排人屡经浮沉,最终夺冠。她们的经历就诠释出了女排的精神:虽然③________________,但是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次跨年晚会节目丰富,形式多样。作为主持人,请你为下面两个节目设计一段串词,要求衔接自然,表达鲜明生动。
    ①节目一:同学们表演古诗朗诵——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串词:
    ②节目二: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演讲——《中国高铁的加速度》。
    【答案】(1)①邀请行业领军人物 ② 采用对话、演讲形式。③展示姿态多样 ④重视思想碰撞、知识分享
    (2) ①. “来到鄙校”或“来到我校”。 ②. “贵”是敬辞,适用对方;“鄙”是谦辞,适用自己。 ③. 面对困境 ④. 他们顽强战斗的精神力量可以战胜一切
    (3)意近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提炼概括能力。
    结合材料“前些年跨年晚会大多以豪华明星阵容的娱乐表演为主,知识跨年往往邀请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作嘉宾,用对话、演讲的方式进行”可知,这里体现“知识跨年”的特点有:邀请行业领军人物;采用对话、演讲形式;
    结合材料“以‘长知识’为主题的央视跨年晚会、浙江卫视推出的‘思想跨年盛典’、深圳卫视上演的知识跨年演讲……都是这一新的跨年风尚展示出来的新姿态”可知,这里体现“知识跨年”的特点有:展示姿态多样;
    结合材料“许多观众认为,知识跨年晚会不但让大家体验了分享知识的快乐,而且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思考彼此交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的感觉最是妙不可言”可知,这里体现“知识跨年”的特点有:重视思想碰撞、知识分享。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①②空:“她来到贵校”中的“贵校”只能指对方的学校,可将“她来到贵校”改为“来到我校”或“来到鄙校”,因为“贵”是敬辞,只能用于对方,用于我方的如“我”,谦辞如“鄙”。
    ③④空:本题填写的内容符合语境即可,没有唯一的答案。例如,③空:屡经挫折;④空:大家共同努力奋斗,坚持不懈去争取胜利。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写串联词。答案不唯一,能将两个节目自然过渡衔接即可。
    例如:非常感谢同学们朗诵的《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人把客居的寂寞转化为重逢的希冀,以此抒发相思之苦。在今天,中国铁路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时,那种难以跨越的时空距离将再也不会困扰诗人了。下面,请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演讲——《中国高铁的加速度》。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四川成都东部新区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成都东部新区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积累与运用,文言文阅读,默写,现代文阅读,作文,诗歌鉴赏,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四川成都成华区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成都成华区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四川成都新都区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四川成都新都区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 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