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第1页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第2页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第3页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语言表达,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8小题,共3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纵观中国古代的这场旷世学术之争,我们发现,古人在这场争论中,秉持着一个重要原则:判断一个学说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其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而不是看其是否遵循某种先验的哲学观念。比如,古人一直认为天地是由阴阳二气生成的,从这个观念出发,如果承认这一前提,就得承认盖天说是正确的,因为阳气轻清,阴气重浊,轻清者上浮为天,重浊者下凝为地,这样所推出的,必然是盖天说所主张的宇宙结构模式。但古人在争论中,并不以阴阳学说作为判断依据,他们所关注的,是究竟哪种学说更符合观测结果。对此,南北朝时期著名科学家祖暅的一段话可作代表:
    自古论天者多矣,而群氏纠纷,至相非毁。窃览同异,稽之典经,仰观辰极,傍瞩四维,睹日月之升降,察五星之见伏,校之以仪象,覆之以晷漏,则浑天之理,信而有征。(《隋书•天文志》)
    祖暅比较了浑盖双方的差异,在查阅典籍记载的基础上,通过实地天文观测,并使用仪器进行校验,发现浑天说更符合实际,这才得出了浑天说可信这一结论。浑盖之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重视实际校验的这种做法,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一个优秀传统。这一传统与希腊天文学的某些特点有明显的不同。
    (节选自关增建《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材料二:
    科学是一门探索未知的学问。当某个科学理论被推翻的消息赫然成为各大报纸头条,在大众眼中变成科学界的又一次“滑铁卢”时,我那些非科学家出身的朋友偶尔会向我们投来同情的目光。前不久,科学家发现宇宙其实正在加速膨胀,现有的宇宙大爆炸模型过于简单,需要修改。听到这个消息,我的朋友曾替我惋惜:“那么漂亮的理论居然是错的,你一定很伤心吧?”完全不会!当有新的证据涌现,暗示我们可能需要用新的理论来解释这个世界时,优秀的科学家高兴都来不及,怎么会伤心呢?正是那些源源不断的新想法,构成了科学的命脉。如果所有理论都完美无缺,并且准确无误地阐释了这个世界,那么科学家早就没事可干,可以退休了。
    你可能会想,科学家怎么还没失业呢?我们对这个世界已经了如指掌,还有什么需要他们探索的吗?历史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谦虚,不能自满。 19世纪末,物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有了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磁学这两大支柱,我们已经吃透了物理世界的所有基本规律,没有什么需要后人去发现的。1894年,以测量光速闻名的美国物理学家迈克耳孙说:
    现在就说“未来物理学不会再有比过去更惊人的奇迹”显然言之过早,但是事实很有可能是,我们的前辈已经建立起牢固的理论大厦,大多数基本原则都已成形,留给后人去做的就是将这些理论严格套用到他们所看到的所有物理现象上。
    上述言论刚发表不久,科学家就发现了 X射线,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也相继诞生。这些伟大的科学奇迹,绝对比过去的经典理论更令举世震惊。幸好迈克耳孙在第一句话里给自己留了点余地,否则老脸都要挂不住了。经过这次“打脸”,科学家们学会了永远不要说:留给后辈去做的,只有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
    但是,为什么我们知道得越多,有待发现的就越多呢?让我打个比方,假设你面前有一张很大的白纸,纸上有一个小圆圈,这个圆圈代表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全部认知,我们知道的一切都在圆内,我们不知道的一切都在圆外,我们知道得越多,这个圆圈就越大,周长也变得更长,这意味着已知与未知的边界在扩大。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科学家依然任重道远。他们需要建立更多假说(或猜想),持续进行实验或观测,排除不正确的猜想。
    每当出现激动人心的宇宙观测数据,证实爱因斯坦的猜测是对的,相对论者会不会很兴奋?或多或少吧。不过,如果有观测结果跳出来唱反调,说广义相对论固然很好,但它并不总是对的,他们会更兴奋。这就是实验的意义。科学家们做实验,不是为了“证明爱因斯坦是对的”,而是为了找到理论不适用之处。
    因此,不管媒体怎么大做文章,好的科学家做实验,从来不是为了证明自己心爱的理论是对的,而是为了找到它们不适用的地方。那里往往蕴藏着尚未探知的奥秘,等待科学家们去挖掘。
    美国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有一段很著名的话:
    如果它与实验相悖,它就是错的。这句话听着简单,却是科学研究的关键。不管一个猜想有多美,不管提出猜想的人是谁,不管他有多了不起,不管他有多聪明,只要这个猜想与实验相悖,它就是错的。
    这段话与柯南•道尔的名言不谋而合。科学家正是通过实验(或观测)来消除不可能的猜测,《天演论》的原作者赫胥黎将这称为“科学的巨大悲剧——用一个丑陋的事实,杀死一个美丽的假说”。
    不过,一个好的科学家不会像道尔那样,把话说得如此绝对。一旦排除了所有不可能,从人类现有的认知水平来看,剩下的极有可能是真相,但不一定是最终的真理,也许只是又一个美丽的假说,尚未遇到将其扼杀的丑陋事实罢了。
    (摘编自约翰•格里宾《奇观:月球之谜、宇宙之始及生命的起点》,张玫瑰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如果遵循某种先验的哲学观念来判断学说是否正确,那么根据我国传统的阴阳学说,古人就得承认盖天说是正确的。
    B.祖暅在查阅大量典籍,实地观测校验的基础上,得出了浑天说比盖天说更可信的结论,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优秀传统。
    C.当听到某个科学理论被推翻的消息时,科学家和普通人的反应会有明显不同:优秀的科学家会感到惋惜,而普通民众则会表示同情。
    D.当年迈克耳孙认为,大多数物理理论都已确立,后人只需严格套用,但不久便有震惊世界的新理论诞生,这说明科学探索永无止境。
    2.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材料二中科学观的一项是 ______
    A.《自然选择的证明》中谈到,一些博物学家根据已有的经验,把具有紧密亲缘关系却被分离在不同区域的生物,归为变种、地理种或亚种,以及特征明显的物种。
    B.《自然选择的证明》中作者按照遗传变异学说展开推理,总结出“各个地区的生物,必然与其最邻近的迁徙源区的生物有关”的法则,这被观测到的自然现象所证实。
    C.《宇宙的边疆》中作者猜测,大概许多恒星都有跟我们类似的行星系,在一些行星上可能已经有高级动物,他们的情况,也许有一天我们会知道。
    D.《宇宙的边疆》中作者认为,探索宇宙的时候,既要勇于怀疑,又要富于想象,想象经常能够把我们带领到崭新的境界,怀疑可以检验我们的推测。
    3.材料二摘编自科普读物,作者在阐述科学观念时,运用了哪些方法使其通俗易懂,请简要概括。
    4.两则材料都强调了实验对科学探索的意义,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春秋时代的春与秋
    李舫
    公元前五百余年的某一天,两位衣袂飘飘的智者翩然相遇。时间,不详;地点,不详;观众,不详。但是,他们短暂的对话,却留下一段妙趣横生的传世佳话。
    其中的一位,温而厉,恭而安,儒雅敦厚,威而不猛。另一位,年略长,耳垂肩,深藏若虚,含而不露。这也许是他们的第二次会面,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此后两千五百余年的岁月中,我们将渐渐知晓这场对话对于世界历史、对于人类文明的伟大意义。

    他们,一个是孔子,一个是老子。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孔子是两千五百年来儒家的始祖,老子是两千五百年来道学的滥觞。这一天,年幼些的孔子将去向年长的老子求教。
    贵族世家的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尽管他被后世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但身世并不光彩,“纶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孔子生而七漏,首上圩顶,所以他的母亲为他取名曰丘。与孔子相比,平民出身的老子身世颇为含混,除弥漫坊间的奇闻逸趣外,只知道他“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某一日,骑青牛西出函谷关,从此一去不复返。
    孔子对老子一向有着极大的好奇。我们不妨想象这样的场景——两位孤独的智者踽踽独行,他们的神情疲倦而诡谲,赫然卓立,没人理解他们的激奋,更没人理解他们的孤独和愁苦。
    孔子的弟子曾点有“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志向,颇得孔子的赞许。这是一幅春秋末期世态人情的风俗画,生命的充实和欢乐盎然风中。阳光明媚,春意欢愉,人们沐浴、歌唱、远眺,无忧无虑,身心自由,我们似乎从中感受到了春的和煦,歌的嘹亮,诗的馥郁。
    老子也徘徊在这春末的暖阳中,他看到的却是不同的景象:“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在他的耳边,是呼喊声、应诺声、斥责声,世事喧嚣纷扰,世人兴高采烈,就像要参加盛大宴席,又如春日登台揽胜,媸妍良善邪恶美丽狰狞,又有什么分别,谁又能够分辨?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在茫茫人海中,老子反复抒写自己“独异于人”的孤独与惆怅,在“小我”与“大众”之间种种难以融合的差异中,老子在反思、在犹豫、在踟蹰、在审视众生、在拷问自己。这孤独和惆怅曾吸引过年幼的孔子,而这一次,他想问的是,孤独和惆怅背后的机杼。
    历史的天空,就在这一刻定格。
    一个温良敦厚,其文光明朗照,和煦如春;一个智慧狡黠,其文潇洒峻峭,秋般飘逸。他们是春秋时代的春与秋。两千五百年前的这一刻,他们终于相遇。
    老子直言不讳。他认为孔子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和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其言论还在。况且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他建议孔子,抛弃他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孔子、对于世人,都是没有好处的。
    寥寥数语,意味隽永。这不仅是中国文化史上两个巨人的对话、中国思想史上两位智者的相遇,更是两个流派、两种思想的碰撞和激发。战乱频仍、诸侯割据的春秋年代,老子和孔子的会面别有深意。

    这次问礼对于孔子,是晴天霹雳,更是醍醐灌顶。
    老子与孔子性格迥异。老子致虚守静、知雄守雌,孔子信而好古、直道而行。然而,老子作为周守藏室之史,孔子作为摄相事的鲁国大司寇,两者自然都有辅教天子行政的职责,救亡图存的使命将他们联系在一起。
    《春秋左氏传》评价,春秋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翻开春秋时期的社会历史,不难看到其中充斥的血污和战乱。诸侯割据,礼教崩烈,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坠落,世袭、世卿、世禄的礼乐制度渐次瓦解,各国诸侯假“仁义”之名竞相争霸,卿大夫之间互相倾轧。值此之时,老子的避世、孔子的救世,不可谓不哀不恸也。
    老子之高标自持、之高蹈轻扬,确是世俗之人、尘俗之世难以想象,更难以理解的。老子研究道德学问,只求隐匿声迹,不求闻达于世。
    当然,同样作为一代宗师,孔子也不会因为一次谈话而轻易改变自己的立场和志向。与其相吻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吧。孔子依然故我,宵衣旰食,席不暇暖,赶起牛车,带领他的弟子出发了。他们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主张,纵使困难重重,也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这是春秋时代怎样的一幅画卷?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两千五百年前漆黑的长夜里,两位仰望星空的智者,刚刚结束一场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对话,旋即坚定地奔向各自的未来——一个怀抱“至智”的讥诮,“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一个满腹“至善”的温良,惶惶不可终日,“累累若丧家之狗”。在那个风起云涌、命如草芥的时代,他们孜孜矻矻,奔突以求,终于用冷峻包藏了宽柔,从渺小拓展着宏阔,由卑微抵达至伟岸,正是因为有他们的秉烛探幽,才有了中国文化的纵横捭阖、博大精深。
    老子与孔子的这一次会面,尽管短暂,却完满地完成了中国文化内部的第一次碰撞、升华。
    (有删改)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孔子和老子相遇的时间、地点等均不详,两人会面的场景颇具神秘感,给后人留下许多想象空间。
    B.文章提到孔子的身世并不光彩,老子的身世含混,是为了表现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社会动荡,成才不易。
    C.同样沐浴在春末的暖阳中,孔子和老子的感受却不尽相同,是因为两人性情有别,思想理念不同。
    D.这次会面后,孔子并没有轻易改变自己的立场和志向,而选择周游列国,继续宣传自己的救世主张。
    6.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开篇用齐整的短句勾勒孔子与老子的神貌,将两人并举,表明二者在这场历史对话中同等重要。
    B.文章引用《史记》关于孔子问礼的记载,使作者对这次会面的想象有了历史依据,增强了真实感和文化底蕴。
    C.“这是春秋时代怎样的一幅画卷?”这一问句饱含深情,一改前文冷静的叙写,引出后文对两位智者热情的赞美。
    D.文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回望了两位思想巨人的这场对话,视野宏阔,富于思辨。
    7.文章的标题具有多重意蕴,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8.有人说中国现代文学的特点之一是“感时忧国”,作家的目光更多地凝聚在国家命运和人民悲欢上。你认为本文是否体现了这种创作追求?请结合文本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王羲之《兰亭集序》)
    材料二:
    余惟右军去护军而为会稽也,其岁月不可考,而开仓赈饥,上疏争吴会赋役,与执政书极陈郡中敝事,其于为郡,尽心焉尔矣。兰亭之会,殆其政成之暇欤?昔人谓信孚则人和,人和故政多暇,余于右军兰亭之游,有以知当时郡人之和也。至其两谏殷浩北伐,而策其必败;告会稽王须根立势举,而后可以有谋,不然社稷之忧,可立而待。 当时君臣,漫不知省,而卒皆蹈之。晋之为国,迄以不竞。迹其所为,岂空言无实者?使其得志,行其所学,而功烈施置,当不在茂弘、安石之下。时不能用,而敛其所为,优游于山林泉石之间,至于誓墓自绝。呜呼,岂其本心哉!若其所谓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斯言也,实切当时之敝;而以一死生、齐彭殇为妄诞,于斯文特致慨焉,其意可见已。
    自永和抵今,千数百年,国有废兴,人有代谢。 而兰亭之名迄配斯文以传其事又有出于泉石游观之外者君子于此盖有所识矣。夫游观虽非为郡之急,而考古尚贤,亦有政者所不可废。矧兰亭诸贤皆天下选,文雅雍容,极一时之盛。委蛇张弛,古训攸存;文章翰墨,又所未论也。然而文翰之美,自兹以还,亦未见的然有以过之者。则夫所以掩其心志,而失其实者,有以哉。史称其清真任率,钓弋自娱,亦言其迹云耳。故余于沈侯之请,特著其心之所存,出于晋诸贤之上如此。然则沈侯斯亭之复也,岂独游观为哉?
    (节选自文徵明《重修兰亭记》)
    9.材料二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而兰亭之名A迄配B斯文以传C其事D又有出于泉石E游观之外者F君子于此G盖有所识矣
    10.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觞,饮酒,名词用作动词,与《种树郭橐驼传》“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的“爪”用法相同。
    B.兴,指发生、引起,成语“望洋兴叹”“兴风作浪”中的“兴”意思与此相同。
    C.“使其得志”与《项脊轩志》“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的“使”意思不相同。
    D.“则夫所以掩其心志”与《石钟山记》“此世所以不传也”的“所以”意思不相同。
    1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材料一是一篇为集会赋诗而写的序,文章前两段叙事、写景,介绍兰亭雅集的盛况,后两段转为抒情、议论,表达对生死等问题的感慨与思考。
    B.材料一以乐起笔,由乐生痛,以悲作结,极尽波澜起伏之美,情感变化的背后是王羲之对生命的深刻体验,也反映了他消极避世的心理。
    C.文徵明认为王羲之任职会稽时打开粮仓,救济饥民,上疏据理力争减免会稽的赋税徭役等,赢得了百姓的信任和拥护,使会稽郡民生和乐。
    D.材料二节选自文徵明为沈侯重修兰亭所作的序,记叙了王羲之的政治经历,分析了他的行为与心志不一致的原因,叙议结合,情理并茂。
    12.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③当时君臣,漫不知省,而卒皆蹈之。
    13.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概括王羲之丰富的人生观。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台城路[注]
    张炎
    庚寅秋九月之北,遇汪菊坡,一见若惊,相对如梦。回忆旧游,已十八年矣。因赋此词。
    十年前事翻疑梦,重逢可怜俱老。水国春空,山城岁晚,无语相看一笑。荷衣换了。任京洛尘沙,冷凝风帽。见说吟情,近来不到谢池草。欢游曾步翠窈,乱红迷紫曲,芳意今少。舞扇招香,歌桡唤玉,犹忆钱塘苏小。无端暗恼。又几度流连,燕昏莺晓。回首妆楼,甚时重去好?
    [注]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秋,词人应召,北上大都,遇汪菊坡。此词写于至元三十四年,距宋亡已18年。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深秋时节,词人应召北上,遇见故人,重温往事,相视一笑中有沉痛之感。
    B.“荷衣”意指隐士之服,化用了屈原《离骚》中“制芰荷以为衣兮”这一诗句。
    C.词人因为写不出谢灵运“池塘生春草”这样的佳句,所以没有吟赏风景的心情。
    D.本词以问句收尾,钱塘的春色让人留恋,但故国往事又让人暗恼,情感深婉。
    15.古典诗词多以虚实相生的手法营造艺术境界,如《蜀道难》写实与想象交织,写出蜀道之“难”,形成迷离惝恍、奇丽峭拔的诗歌境界。请结合本词下片,分析词人是如何运用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的。
    四、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屈原《离骚》中“ ______ , ______ ”两句,以采摘香木香草自比早晚勤勉修德。
    (2) 古代散文不乏感人肺腑的亲情书写,如《陈情表》中“ ______ ”一句用乌鸦反哺其母比奉养长辈;《项脊轩志》中归有光以“ ______ ”直接抒发瞻视回顾先人旧物时的悲恸。
    (3) 舟船是古诗文中常见的物象,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______ ”一句借轻舟飘摇写弃官归乡的畅快;黄庭坚《登快阁》中“ ______ ”一句写对吹笛乘舟归去的向往。
    (4) 暑期社会实践中,翁老师提醒同学们做事要秉承实证精神,不能像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批判的那样,“ ______ , ______ ”,即未经眼见耳听便妄下结论。
    (5) “列锦”指将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巧妙排列,来写景抒情、叙事抒怀,如陆游《书愤》中“ ______ , ______ ”两句就是如此。
    五、语言表达: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无论是对古人还是今人而言,如何消暑都是炎炎夏日的一大课题。古人的消暑方式可谓五花八门,但整体而言,可归为三大类:一是避,二是降,三是熬。
    所谓“避”,通俗点说,就是“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暑热难耐,家中不可久居,自带清凉属性的深山、竹林、水榭、古寺等,便成为古人纳凉的好去处。李白《夏日山中》写道,“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袒露于深山青林中,林荫茂密,山风习习,清凉舒适。
    所谓“降”,概括地说,就是“瓜果蔬菜配冷饮,生活那叫一个惬意”。仲夏时节,用沁凉的井水浸泡果蔬,是夏日特供的乐趣。魏主曹丕在《与朝歌令吴质书》中写“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乐趣之外更添诗意。除了“浮瓜沉李”, A_______。①自唐代发明用硝石人工制冰的方法后,②冰块日渐平民化,③各类冰饮蔚然成风。据考证,唐代有一种冰凉小甜品,名曰“苏合山”,又称“酥山”。④其做法简单,⑤先凿碎冰块,⑥然后被融化的酥油淋在上面,⑦冷凝成山的模样。时人王泠然盛赞“虽珍膳芳鲜,而苏山奇绝”。到了宋朝,又出现漉梨浆、椰子酒、木瓜汁、绿豆水、卤梅水、五苓散、荔枝膏、冰雪冷元子等新式冰品,不一而足。
    所谓“熬”,直白地说,就是靠修心达到清凉的境界。相较于觅清凉的“避”、吃冰食的“降”,修内心的“熬”最为风雅,堪称夏日消暑的终极姿态。那么, B_______?端坐、静卧、读书、写诗、练字、焚香、品茗等,在古人眼里都是摆脱内心燥热的有效方式。诗云( ),便是古人修心以致清凉的明证。
    17.文中第三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19.将下列诗句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热恼渐知随念尽,清凉常愿与人同”
    B.“日长何处堪消暑,欲借山中竹下凉”
    C.“清晨衣冠不敢出,对食欲餐汗满把”
    D.“铜碗声声街里唤,一瓯冰水和梅汤”
    六、作文:本大题共2小题,共66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阿 Q近来虽然比较的受人尊敬,自己也更高傲些,但和那些打惯的闲人们见面还胆怯,独有这回却非常武勇了。这样满脸胡子的东西,也敢出言无状么?
    “谁认便骂谁!”他站起来,两手叉在腰间说。
    “你的骨头痒了么?”王胡也站起来,披上衣服说。
    阿 Q以为他要逃了,抢进去就是一拳。这拳头还未达到身上,已经被他抓住了,只一拉,阿Q跄跄踉踉的跌进去,立刻又被王胡扭住了辫子,要拉到墙上照例去碰头。
    “‘君子动口不动手’!”阿 Q歪着头说。
    王胡似乎不是君子,并不理会,一连给他碰了五下,又用力的一推,至于阿 Q跌出六尺多远,这才满足的去了。
    (节选自鲁迅《阿Q正传》)
    材料二:
    材料一是一则极富表现力的文字,请参考材料二,为材料一撰写一段语言鉴赏札记,不少于120字。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孝”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观念。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家庭结构等都发生了变化。当代社会,“孝”也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表达。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答案和解析
    1~4.【答案】C、A、、
    【解析】(1)C.“优秀的科学家会感到惋惜,而普通民众则会表示同情”错误。原文中“我那些非科学家出身的朋友偶尔会向我们投来同情的目光”和“听到这个消息,我的朋友曾替我惋惜”可知,感到惋惜的是“朋友”,而不是“优秀的科学家”。
    故选C。
    (2)A.“一些博物学家根据已有的经验,把具有紧密亲缘关系却被分离在不同区域的生物,归为变种、地理种或亚种,以及特征明显的物种”错误,原文“科学的巨大悲剧——用一个丑陋的事实,杀死一个美丽的假说”告诉我们,科学应以事实为依据,而不是“已有的经验”,因此“一些博物学家根据已有的经验”错误。
    故选A。
    (3)由“听到这个消息,我的朋友曾替我惋惜:‘那么漂亮的理论居然是错的,你一定很伤心吧?’完全不会!当有新的证据涌现,暗示我们可能需要用新的理论来解释这个世界时,优秀的科学家高兴都来不及,怎么会伤心呢?正是那些源源不断的新想法,构成了科学的命脉”可知,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自问自答,通俗易懂;由“但是,为什么我们知道得越多,有待发现的就越多呢?让我打个比方,假设你面前有一张很大的白纸,纸上有一个小圆圈,这个圆圈代表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全部认知,我们知道的一切都在圆内,我们不知道的一切都在圆外,我们知道得越多,这个圆圈就越大,周长也变得更长,这意味着已知与未知的边界在扩大”可知,运用生动的比喻,使抽象的概念具象化;由“19世纪末,物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有了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磁学这两大支柱,我们已经吃透了物理世界的所有基本规律,没有什么需要后人去发现的”等可知,运用具体的事例,使论证更直观,更容易理解;由“的巨大悲剧——用一个丑陋的事实,杀死一个美丽的假说”等可知,引用名人名言,使观点更有说服力。
    (4)由“祖暅比较了浑盖双方的差异,在查阅典籍记载的基础上,通过实地天文观测,并使用仪器进行校验,发现浑天说更符合实际,这才得出了浑天说可信这一结论。浑盖之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重视实际校验的这种做法,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一个优秀传统。这一传统与希腊天文学的某些特点有明显的不同”可知,材料一侧重强调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由“不过,一个好的科学家不会像道尔那样,把话说得如此绝对。一旦排除了所有不可能,从人类现有的认知水平来看,剩下的极有可能是真相,但不一定是最终的真理,也许只是又一个美丽的假说,尚未遇到将其扼杀的丑陋事实罢了”等可知,材料二侧重强调实验能够检验理论的正确性,能排除不正确的猜想,还能发现未知奥秘。
    答案:
    (1)C
    (2)A
    (3)①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自问自答,通俗易懂;②运用生动的比喻,使抽象的概念具象化;③运用具体的事例,使论证更直观,更容易理解;④引用名人名言,使观点更有说服力。
    (4)①材料一侧重强调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实际情况。②材料二侧重强调实验能够检验理论的正确性,能排除不正确的猜想,还能发现未知奥秘。
    (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说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说明方法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内容,明确方法,再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时,要审准题意,锁定有效信息材料;在信息区间筛选关键词句,提取有效信息,分条归纳作答。
    整合文本重要信息
    l.审准题意,锁定有效信息材料。
    2.在信息区间筛选关键词句,提取有效信息,分条归纳作答。
    3.归纳整合。
    4.对于选择题,要在文本中找到每个选项的出处,仔细比较选项和原文的差别,注意有无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时态、答非所问、无中生有、强加因果等问题。
    5~8.【答案】B、C、、
    【解析】(1)B.“是为了表现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社会动荡,成才不易”错误。文章提到孔子的身世并不光彩,老子的身世含混,主要是为了刻画两位智者超越世俗的性格,并非为了表现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社会动荡,成才不易。
    故选B。
    (2)C.“饱含深情”分析错误,文中对两位智者的赞美不是热情而是冷静客观的,这一句在文章的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对两人会面的叙写,开启下文对二人影响的论述,并没有“饱含深情”。
    故选C。
    (3)①文章标题“春秋时代的春与秋”中的“春秋时代”直接点明了两位历史人物孔子和老子及其所处的时代——春秋时代。
    ②从表达技巧上看,“春秋时代的春与秋”运用双关手法,借用“春秋”一语双关,既指历史文化名人孔子和老子,也指春秋这一历史时期。
    ③从象征意义上看,由“一个温良敦厚,其文光明朗照,和煦如春;一个智慧狡黠,其文潇洒峻峭,秋般飘逸。他们是春秋时代的春与秋”可知,“春”与“秋”分别象征着孔子和老子的不同思想特色与人格气质。孔子“其文光明朗照,和煦如春”,老子“其文潇洒峻峭,秋般飘逸”。
    ④由“这也许是他们的第二次会面,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此后两千五百余年的岁月中,我们将渐渐知晓这场对话对于世界历史、对于人类文明的伟大意义”“在那个风起云涌、命如草芥的时代,他们孜孜矻矻,奔突以求,终于用冷峻包藏了宽柔,从渺小拓展着宏阔,由卑微抵达至伟岸,正是因为有他们的秉烛探幽,才有了中国文化的纵横捭阖、博大精深”“老子与孔子的这一次会面,尽管短暂,却完满地完成了中国文化内部的第一次碰撞、升华”可知,孔子和老子会面的历史意义,就像春秋时代一样深远而重要。这次会面完成了中国文化内部的第一次碰撞、升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本文体现了“感时忧国”的创作追求。①由“当然,同样作为一代宗师,孔子也不会因为一次谈话而轻易改变自己的立场和志向。与其相吻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吧。孔子依然故我,宵衣旰食,席不暇暖,赶起牛车,带领他的弟子出发了。他们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主张,纵使困难重重,也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可知,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奔走于各国,积极宣传自己的主张,力图救世,体现了对国家命运和人民悲欢的深切关注。
    ②由“一个怀抱‘至智’的讥诮,‘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春秋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翻开春秋时期的社会历史,不难看到其中充斥的血污和战乱”“老子之高标自持、之高蹈轻扬,确是世俗之人、尘俗之世难以想象,更难以理解的。老子研究道德学问,只求隐匿声迹,不求闻达于世”可知,老子“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他冷静地观察春秋时代的现实,对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现象感到忧虑,期望能够寻找解决之道。
    ③由“这也许是他们的第二次会面,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此后两千五百余年的岁月中,我们将渐渐知晓这场对话对于世界历史、对于人类文明的伟大意义”“一个温良敦厚,其文光明朗照,和煦如春;一个智慧狡黠,其文潇洒峻峭,秋般飘逸。他们是春秋时代的春与秋。两千五百年前的这一刻,他们终于相遇”“老子与孔子的这一次会面,尽管短暂,却完满地完成了中国文化内部的第一次碰撞、升华”可知,文章通过回顾孔子和老子的会面及其影响,表达了对古代智者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当今时代的深切忧虑和期待。作者希望人们能够从中汲取智慧,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贡献力量。
    答案:
    (1)B
    (2)C
    (3)①文章标题直接点明了两位历史人物孔子和老子及其所处的时代——春秋时代。②“春秋时代的春与秋”借用“春秋”一语双关,既指孔子和老子,也指春秋这一历史时期。③“春”与“秋”分别象征着孔子和老子的不同思想特色与人格气质。孔子“其文光明朗照,和煦如春”,老子“其文潇洒峻峭,秋般飘逸”。④孔子和老子会面的历史意义,就像春秋时代一样深远而重要。这次会面完成了中国文化内部的第一次碰撞、升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本文体现了“感时忧国”的创作追求。①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奔走于各国,积极宣传自己的主张,力图救世,体现了对国家命运和人民悲欢的深切关注。②老子“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他冷静地观察春秋时代的现实,对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现象感到忧虑,期望能够寻找解决之道。③文章通过回顾孔子和老子的会面及其影响,表达了对古代智者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当今时代的深切忧虑和期待。作者希望人们能够从中汲取智慧,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贡献力量。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通读全文,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认真阅读每一个选项,结合文本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标题多重意蕴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标题的各种含义。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创作追求的评价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根据题干的提示,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解答对文本赏析的选择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9~13.【答案】D、B、、、
    【解析】(1)句意:而兰亭的名声一直和这篇文章相配流传,这件事还有超出泉石游览观赏之外的意义,君子对于这些应该有所认识。
    “其事”作“又有出于泉石游观之外者”的主语,应在“其事”前断开,故涂C;“泉石游观之外者”是一个完整的表述,在“者”后断开,故涂D;“君子于此”是一个独立的句子,在“于此”后断开,故涂F。
    故选:CDF。
    (2)D.两个“所以”意思相同,应该是“……的原因”。句意:那么那些掩盖他的心意而失去真实情况的原因;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
    故选:D。
    (3)B.材料一以乐起笔,由乐生痛,以悲作结,情感变化的背后是王羲之对生命的深刻体验,但不能说他有消极避世的心理。王羲之在文中感慨人生短暂、世事无常,强调珍惜当下,并非消极避世。
    故选:B。
    (4)①重点词语:“引”指引来;“流觞曲水”指漂流酒杯的曲折水道;“其次”指水曲旁边。句意:水引来作为飘传酒杯的环形渠水,人们在它旁边排列而坐。
    ②重点词语:“引”指引来;“流觞曲水”指漂流酒杯的曲折水道;“其次”指水曲旁边。句意:本来就知道把生死看作一样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是妄造的。
    ③重点词语:“漫”指完全;“省”指省察;“卒”指最终;“蹈”指遭遇。句意:当时的君臣,全然不知道醒悟,最终都重蹈覆辙。
    (5)“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体现出他认为人生短暂,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追求各不相同。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表明他感慨人生无常,生死是大事,时光易逝,欢乐易逝,充满了对生命的痛惜。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反映出他反对将生死等同,认为生死有别,珍惜生命。
    材料二中:
    “至其两谏殷浩北伐,而策其必败;告会稽王须根立势举,而后可以有谋,不然社稷之忧,可立而待。”显示出他关心国家命运,有政治抱负和远见。
    “时不能用,而敛其所为,优游于山林泉石之间,至于誓墓自绝。”表明在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时,他选择寄情山水,但这并非其本心。
    答案:
    (1)CDF
    (2)D
    (3)B
    (4)①把水引来作为飘传酒杯的环形渠水,人们在它旁边排列而坐。
    ②本来就知道把生死看作一样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是妄造的。
    ③当时的君臣,全然不知道醒悟,最终都重蹈覆辙。
    (5)①在兰亭集会时,饮酒赋诗,畅叙幽情,享受自然之乐,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②感慨人生短暂,快乐易逝,世事无常,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时光的感叹。
    ③对生死有清醒的认识,认为“一死生”“齐彭殇”是虚诞妄作,反映了他对生死的严肃态度。
    ④他关心国家命运,有政治抱负和远见,寄情山水,并非其本心。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永和九年,这一年是癸丑年,暮春之初,(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举行修禊活动。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一起。这里有高大险峻的山岭,茂密修长的竹林,还有清澈激荡的水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大家依次坐在水畔。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舒畅。抬头纵观广阔的天空,俯看观察大地上繁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快乐啊。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快乐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了。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材料二:
    我只知道王羲之离开护军的职务而担任会稽内史,具体的时间无法考证。(他)打开粮仓赈济饥荒,上奏章争论吴会地区的赋役,给执政者写信极力陈述郡中弊病之事,他对于治理郡务,可谓尽心尽力了。兰亭的集会,大概是他政事处理成功后的闲暇时光吧?过去的人说诚信能使人和,人和所以政事就有很多闲暇。我从王羲之在兰亭的游览中,可以知道当时郡中百姓的和睦。至于他两次劝谏殷浩北伐,并且预测一定会失败;劝告会稽王应当巩固根本确立权势,然后才可以有所谋划,不这样的话,国家的忧患,很快就会到来。当时的君臣,全然不知道省察,最终都遭遇了那些祸患。晋朝作为国家,最终不能强大。考察他的所作所为,难道是说空话没有实际作为的人吗?假使他能实现自己的志向,施行他所学的东西,那么他的功绩和事业的安排,应当不在王导、谢安之下。当时不能任用他,而收敛他的作为,在山林泉石之间悠闲游乐,以至于到父母墓前发誓不再为官。唉,难道这是他的本心吗!至于他所说的空谈荒废政务,浮华的文章妨害要事,这些话,确实切中当时的弊病;而认为把生死看作一样、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是虚妄荒诞的,对于这篇文章特别感慨,他的心意可以明白了。
    从永和年间到现在,一千几百年,国家有兴盛有衰亡,人有出生有死亡。而兰亭的名声一直和这篇文章相配流传,这件事还有超出泉石游览观赏之外的意义,君子对于这些应该有所认识。游览观赏虽然不是治理郡务的紧急之事,但是考察古代崇尚贤能,也是为政者不能废弃的。况且兰亭的诸位贤才都是天下的杰出人才,文雅从容,极尽一时的兴盛。从容自得,有张有弛,古代的训诫在这里留存;文章笔墨,就更不用说了。然而文章笔墨的美妙,从此往后,也没有确切看到有超过它的。那么那些掩盖他们的心意,而失去真实的东西,是有原因的。史书称他清正真诚,任性率真,钓鱼射鸟,自我娱乐,也只是说他的行迹罢了。所以对于沈侯的请求,我特意阐明他心中所存的想法,超出晋朝那些贤才之上是这样的。既然这样,那么沈侯这次重修兰亭亭子,难道只是为了游览观赏吗?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对词语和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联系语境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5)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时明确题目要求,筛选正确信息,用简明的语言概括。
    掌握正确的文言文阅读方法:
    第一步,初读文章,整体感知,把握大意。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读懂个大概即可。
    第二步,细读文章,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读中,要结合选项的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较为简单的题目。
    第三步,在读文章,加深理解。这一步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进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14~15.【答案】C、
    【解析】(1)C.“词人因为写不出谢灵运‘池塘生春草’这样的佳句,所以没有吟赏风景的心情”错误,从词中来看,“见说吟情,近来不到谢池草”,意思是“听说你近来没有吟赏风景之情,你的诗意不再像以前那样勃发”,这是词人对故人的问候,而并不是“词人因为写不出谢灵运‘池塘生春草’这样的佳句,所以没有吟赏风景的心情”。
    故选:C。
    (2)从题干来看,要求分析“词人是如何运用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的”,作答时,需要先明确下片哪些是写实的,哪些是想象的,然后分析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有什么作用。从词中来看,下片“欢游曾步翠窈,乱红迷紫曲,芳意今少”“舞扇招香,歌桡唤玉,犹忆钱塘苏小”,这是回忆十年前与故人在春天的时候欢游南京紫金山时的快乐情景,这是虚写;“无端暗恼。又几度流连,燕昏莺晓”,这是写现实中与故人再次相见,而故国已经易主,景象全非,心中因而暗恼,这是实写;通过虚实对比,以虚衬实,不仅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厚友谊,也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无限怀念以及故国易主、景色全非的哀愁。
    答案:
    (1)C
    (2)①下片先写与故人十年前春日欢游南京紫金山的情景,是虚写;②再写实写二人在元大都重逢,但国破家亡,风景不再;③虚实对比,以虚衬实,不仅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厚友谊,也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无限怀念以及故国易主、景色全非的哀愁。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前,既要对诗歌内容做出整体把握,又要对诗歌局部做出具体分析。
    (2)本题考查对诗歌艺术手法的分析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常见的艺术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如何鉴赏诗歌:
    (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义。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
    16.【答案】【小题1】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小题2】乌鸟私情,令人长号不自禁
    【小题3】舟遥遥以轻飏,万里归船弄长笛
    【小题4】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小题5】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解析】故答案为:
    (1)朝搴阰之木兰兮 夕揽洲之宿莽(重点字:搴、阰、揽)
    (2)乌鸟私情 令人长号不自禁(重点字:乌、禁)
    (3)舟遥遥以轻飏 万里归船弄长笛(重点字:遥、飏)
    (4)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重点字:臆)
    (5)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重点字:洲、渡)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尤其要注意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17~19.【答案】A、、
    【解析】(1)③用词不当,蔚然成风形容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风气(多指好的)。这里指各类冰饮比较盛行,把“蔚然成风”改为“逐渐盛行”。
    ⑥不合逻辑,“然后被融化的酥油淋在上面”主被动错误,应改为“然后将融化的酥油淋在上面”。
    (2)A.前文提到“除了‘浮瓜沉李’”,后面应接着说还有其他什么样的消暑冰饮,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出下文对唐代和宋代冰饮的介绍,可填“古人还有哪些冰饮呢”。
    B.前文说“熬”是靠修心达到清凉境界,后文列举了古人认为有效的摆脱内心燥热的方式,所以此处补写的句子应是对如何通过修心来消暑的疑问,从而引出后文的回答,可填“如何修心才能消暑呢”。
    (3)A.“热恼渐知随念尽,清凉常愿与人同”体现了通过内心的修行来消除烦恼,达到清凉的境界,符合文段中修心以致清凉的主题。
    B.“日长何处堪消暑,欲借山中竹下凉”侧重于通过寻找外在的清凉之地来消暑。
    C.“清晨衣冠不敢出,对食欲餐汗满把”主要描述了炎热天气下的不适,没有涉及修心消暑。
    D.“铜碗声声街里唤,一瓯冰水和梅汤”强调的是冰饮,而非修心消暑。
    故选:A。
    答案:
    (1)③各类冰饮逐渐盛行
    ⑥然后将融化的酥油淋在上面
    (2)A.古人还有哪些冰饮呢
    B.如何修心才能消暑呢
    (3)A
    (1)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的六种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句式杂糅等。
    (2)本题考查对段落的理解能力和句子的补写能力。解答时,需要全面理解和掌握文段内容,理解文段的内容,理清文段的行文思路,然后根据横线处的上下文逻辑补充出正确的语句。
    (3)本题考查学生表达连贯能力。做此题时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注意现代文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意合理。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和体会。
    语段综合考查立足于段,主要关注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性考查。一是通过一段文字考查包括拼音、汉字、词语、句子等在内的各项基础知识;二是不仅考查语文知识,还考查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试题主要涉及这几个方面:
    ①在语段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汉字注音或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
    ②理解和运用语段内的词语、成语和熟语;
    ③判断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
    ④在语段中调整句子顺序或把从语段中抽出的句子归位;
    ⑤改正语段中的病句;
    ⑥分析语段的基本内容归纳语段主旨。考查考生在一个语段中掌握基础知识的状况,试题材料可以来自于考生所学教材,也可来自于课外生活。
    20.【答案】鲁迅在《阿Q正传》中,通过阿Q的台词“‘君子动口不动手’!”和王胡的反击,巧妙地展示了阿Q自欺欺人的性格特点。这句话既揭示了阿Q的懦弱,又以其荒诞性增强了文本的讽刺意味。这种语言运用不仅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也加深了读者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微写作能力。要求基于材料二提供的语言鉴赏札记写作框架,对材料一中的鲁迅《阿Q正传》选段进行语言鉴赏。首先,需要明确语言鉴赏的三个要素:引述文本语言运用的例子、分析语言运用对于表现文本内容的作用、评价语言运用的效果。
    在引述时,应选取能体现文本特色的语言片段,如阿Q的台词“‘君子动口不动手’!”和王胡的反应。在分析时,要指出这些语言如何生动地展现了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比如阿Q的这句话体现了他的自我认知与实际行为之间的反差,增加了幽默和讽刺效果。在评价时,要总结这种语言运用对文本整体表达效果的贡献,如增强了文本的讽刺意味和可读性。
    微写作的评价标准:
    1.思维敏捷,思路清晰,有新意。
    2.语言准确、简明、合理、得体。
    3.针对的具体情境符合写作要求。
    4.鼓励写作风格多样化、个性化。
    21.【答案】新时代的孝道:传承与创新
    在历史的长河中,“孝”如同一股清泉,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纽带。自古以来,“百善孝为先”的观念深入人心,它不仅是个人品德的体现,更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家庭结构乃至价值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也赋予了“孝”这一传统美德以新的内涵和表达形式。
    传统孝道的精髓。首先,我们需要回顾并深刻理解传统孝道的精髓。在传统观念中,“孝”不仅仅是对父母物质上的供养和生活上的照料,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慰藉和尊重。它要求子女在言行举止中体现对父母的敬爱与顺从,以及在社会生活中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光宗耀祖为荣。这种孝道,强调的是家庭伦理的和谐与个人品德的修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新时代孝道的丰富内涵。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孝道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新时代的孝道,在继承传统精髓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现代元素和人文关怀。
    情感陪伴与心理关怀: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许多年轻人因工作繁忙而难以常伴父母左右。因此,新时代的孝道更加注重情感上的陪伴与心理上的关怀。通过电话、视频通话等方式保持与父母的联系,分享生活点滴,倾听他们的心声,成为许多人的选择。同时,关注父母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排解孤独与焦虑,也是孝道的重要体现。
    尊重与理解:在新时代,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沟日益明显。因此,新时代的孝道强调在尊重父母意愿的基础上,加强沟通与理解。子女应尊重父母的生活方式和选择,同时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基于尊重与理解的孝道,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
    支持与鼓励:在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今天,许多父母也面临着转型与适应的压力。新时代的孝道要求子女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和支持父母的兴趣爱好和职业发展。无论是鼓励他们参加社交活动,还是帮助他们学习新技能,都是对孝道的一种践行。
    总之,新时代的孝道是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的。它要求我们在继承传统孝道精髓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和个人实际,赋予其新的内涵和表达形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让孝道这一传统美德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
    审题:
    本题围绕“孝”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观念展开,要求考生探讨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孝”的内涵和表达方式的变化。题目首先指出了“孝”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随后提出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家庭结构等都发生了变化,进而引发“孝”在当代社会的新内涵和新表达方式的思考。
    参考立意:
    1.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孝道的时代变迁
    立意概述:本立意强调“孝”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在保留其核心价值的同时,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融入现代社会的元素。
    论点展开:可以分析传统孝道的核心价值,如尊敬长辈、关爱家人等,并探讨这些价值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得以体现和传承。同时,指出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如家庭小型化、老龄化加剧等),孝道的实践方式也需要相应调整,如增加情感陪伴、提供心理支持等。
    2.孝道的多元化表达
    立意概述:此立意认为,在当代社会,“孝”的表达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物质供养和顺从,而是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论点展开:可以列举各种新型的孝道表达方式,如利用现代通讯技术保持与父母的联系、帮助父母适应数字化生活、支持父母的兴趣爱好等。同时,探讨这些新方式如何更好地满足现代家庭的需求,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与理解。
    3.孝道与个人成长的相互促进
    立意概述:本立意将孝道与个人成长联系起来,认为践行孝道不仅是对家庭的贡献,也是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
    论点展开:可以分析在践行孝道的过程中,个人如何通过承担责任、关心他人来培养责任感、同理心和感恩之心。同时,指出这些品质在个人职业发展、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孝道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现代社会中个人成长的必要环节。
    4.社会支持体系与孝道实践
    立意概述:此立意从社会层面出发,探讨如何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来促进孝道的实践。
    论点展开:可以分析当前社会在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如何影响孝道的实践。同时,提出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加强社区建设、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等建议,以减轻家庭养老负担,为孝道的实践提供有力支持。此外,还可以探讨如何通过法律和政策手段来保障老年人的权益,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共生。
    材料作文写作策略:
    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②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③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练,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④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⑤深: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⑥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语言鉴赏札记
    写作要素
    引述文本语言运用的例子(述)
    分析语言运用对于表现文本内容的作用(析)
    评价语言运用的效果(评)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安徽省阜阳市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安徽省阜阳市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语言表达,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天津市西青区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天津市西青区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作文,其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天津市红桥区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天津市红桥区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名著阅读,语言表达,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