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生物基础练习第八章 第1节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475538/0-173336388360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届高考生物基础练习第八章 第1节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475538/0-173336388364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届高考生物基础练习第八章 第1节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475538/0-173336388368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届高考生物基础练习第八章 第1节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475538/0-1733363883717/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届高考生物基础练习第八章 第1节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475538/0-173336388375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届高考生物基础练习第八章 第1节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475538/0-173336388378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届高考生物基础练习第八章 第1节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475538/0-1733363883807/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届高考生物基础练习第八章 第1节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475538/0-173336388383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5届高考生物基础练习课件多份
2025届高考生物基础练习第八章 第1节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生物基础练习第八章 第1节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细胞外液,血管内,淋巴管内,组织液,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内环境,各个系统,变式1内环境的成分,稳态概念的发展,情境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点47 细胞生活的环境
1.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3)内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之间的关系
组织细胞间隙
血液与血浆、血红蛋白与血浆蛋白的区别
(1)明确属于和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2.内环境的成分及生理过程归纳
(2)明确发生和不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
4.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1.有些同学参加体力劳动时,由于没有正确佩戴劳动保护用品(如手套),手上容易磨出水疱;冬季大量出汗后容易感冒。请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1)为什么会磨出水疱?该水疱和由烫伤引起的水疱的成分相同吗?
提示 由于缺乏保护,挤压和摩擦使局部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血浆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的液体增加,在局部形成水疱。该水疱和由烫伤引起的水疱的成分相同,都是组织液。
(2)为什么一段时间后水疱会自行消失?
提示 组织液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分别进入血浆和淋巴液,所以一段时间后水疱会自行消失。
2.吃药、打针和输液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治疗感冒的手段,这三种手段中药物到达作用部位的途径分别是什么?
提示 口服药物(吃药)进入消化道之后,经过胃肠黏膜的吸收进入组织液再进入毛细血管,经血液循环到达各器官。肌肉注射(打针)是将药物注射到肌肉里,药物溶于肌肉细胞周围的组织液后,再进入毛细血管,经血液循环到达各组织器官。静脉注射(输液)是将药物直接输入血浆,经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3.从用药安全的角度解释为什么国家要求门诊应首选口服制剂进行治疗、尽量减少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
提示 口服药物见效慢,药物利用率也相对较低,但相对安全。肌肉注射、静脉注射虽然效果好,但副作用和风险也大。
1.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为何要使用生理盐水?浓度过高、过低有何后果?
1.[链接人教版选必1 P4~P5正文,2022广东卷]在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比赛期间需要监测一些相关指标,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血红蛋白B.血糖C.肾上腺素D.睾酮
归纳总结明确内环境及其组成(1)明确4类存在于内环境的物质
(2)明确4类不存在于内环境的物质
2.[链接人教版选必1 P3思考·讨论]如图表示毛细血管壁细胞与内环境可能的物质交换途径(图中字母代表不同体液)。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变式2 细胞与内环境间的物质交换
图像分析巧用“箭头走向”分析题图:
模型构建 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模型
变式3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3.[链接人教版选必1 P5正文]血浆渗透压包括血浆胶体渗透压和血浆晶体渗透压,前者主要维持血管内外液体的平衡,后者主要维持细胞内外液体的平衡。人体组织细胞生活在血浆、淋巴液和组织液组成的液体环境中,在营养不良、身体出现炎症、过敏或淋巴循环受阻等情况下,常出现水肿现象。
(1)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与血浆蛋白的含量有关。若某人的食物中长期缺乏蛋白质,表现为全身水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常人尿液中不含蛋白质,而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蛋白质,也会出现全身水肿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物中长期缺乏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生成增多
肾小球的通透性增高,使原本不能滤出的蛋白质滤出,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生成增多
【解题思路】某人的食物中长期缺乏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从血浆进入组织液,组织液生成增多,从而出现水肿现象;肾小球肾炎患者肾脏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增高,使原本不能滤出的蛋白质滤出,导致血浆中的蛋白质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生成增多,从而出现全身水肿现象。
【解题思路】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3)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据此,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填“血浆胶体渗透压”或“血浆晶体渗透压”)。
血浆晶体渗透压
知识点48 内环境的稳态
3.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举例)
&6& [选必1 P10“与社会的联系”]人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或在夏季炎热的日光下,会造成中暑。其原因是高温环境下,人体内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失,引起体热过度积蓄和体温失调,进而导致稳态失调,出现中暑。
1.某人剧烈运动后出现肌肉酸疼,但内环境中的酸碱度却能保持相对稳定,其原因是什么?
2.长期食用劣质奶粉的婴儿会出现低蛋白血症,导致婴儿全身水肿。其原因是什么?
提示 婴儿长期食用劣质奶粉使蛋白质摄入量不足,从而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水分由血浆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
2.从内环境稳态的角度分析肾功能衰竭对机体的危害。
提示 肾功能衰竭会导致尿液产生不足,代谢产物不能排出体外,致使大量含氮废物及其他毒性物质在体内堆积,水和其他电解质的代谢及酸碱平衡紊乱,机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
变式1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1.[人教版选必1 P12概念检测T2变式,2023湖北卷]2023年4月,武汉马拉松比赛吸引了全球约26 000名运动员参赛。赛程中运动员出现不同程度的出汗、脱水和呼吸加深、加快。下列关于比赛中运动员生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中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升高B.大量补水后,内环境可恢复稳态C.交感神经兴奋增强,胃肠平滑肌蠕动加快D.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生成减少
【解析】比赛中运动员会出现呼吸加深、加快的现象,能将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出,由于血浆中含缓冲物质,血浆中二氧化碳浓度不会持续升高,A错误。比赛中运动员出现不同程度的出汗,这会导致水和无机盐丢失,因此大量补水后,内环境不可恢复稳态,B错误。比赛时,运动员交感神经兴奋增强,导致心跳、呼吸加快,胃肠平滑肌蠕动减慢,C错误。赛程中运动员出现不同程度的出汗、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会受到刺激,这个刺激一方面传至大脑皮层,通过产生渴觉来直接调节水的摄入量;另一方面促使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从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尿量生成减少,D正确。
高考风向情境与学科知识并行 本题以武汉马拉松比赛中运动员生理状况创设情境,考查了内环境稳态、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等,探索“体育”与学科内容的有机结合,不断完善“五育并举”的考试内容体系,引导考生科学锻炼,合理运动。注重基础,聚焦素养,关联教材,摒弃题海,重视潜能,启迪思维,积极助力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
2.[人教版选必1 P14非选择题T3变式,2023海南卷]我国航天员乘坐我国自主研发的载人飞船,顺利进入空间实验室,并在太空中安全地生活与工作。航天服具有生命保障系统,为航天员提供了类似地面的环境。下列有关航天服及其生命保障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能清除微量污染,减少航天员相关疾病的发生B.能阻隔太空中各种射线,避免航天员机体细胞发生诱发突变C.能调控航天服内的温度,维持航天员的体温恒定不变D.能控制航天服内的压力,避免航天员的肺由于环境压力变化而发生损伤
【解析】根据题干“航天服具有……地面的环境”,推测航天服可清除微量污染,减少航天员相关疾病的发生;也可阻隔射线,避免射线对航天员机体细胞的诱变作用;还可控制航天服内的压力,以利于航天员维持自身胸腔的压力平衡,保证肺功能正常,A、B、D正确。正常人的体温不是恒定不变的,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C错误。
变式2 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实例
3.[链接人教版选必1 P10与社会的联系]2023年夏季,多地多人出现热射病。热射病通俗的解释就是最危险、最严重的中暑,常见症状有高热、呼吸急促、心率加快、昏迷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呼吸急促、心率加快是神经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B.热射病病人因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而体温失调C.热射病病人只需大量饮用纯净水即可有效缓解热射病症状D.避免高温环境作业可以有效预防热射病
【解析】肾上腺素可使人体心跳加快、呼吸加快、血流加速等,提高人体应激能力,因此呼吸急促、心率加快与肾上腺素的作用有关,肾上腺素的分泌属于神经—体液调节,即呼吸急促、心率加快是神经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A正确。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热射病是病人温度失调引起的,温度属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属于内环境的稳态范围,B正确。高温环境下,热射病病人大量出汗,不仅会引起水分大量丢失,还会引起无机盐的大量丢失,因此需要饮用淡盐水来缓解热射病症状,C错误。据题意可知,热射病通俗的解释就是最危险、最严重的中暑,因此避免高温环境作业可以有效预防热射病,D正确。
4.[链接人教版选必1 P7问题探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是针对人体血液的一种检查,能预防某种疾病的发生,已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是衡量肝功能的一项指标;肌酐与尿素氮为细胞代谢废物,其含量是衡量肾功能的一项指标。如表为某人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部分结果,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此人血液中甘油三酯含量偏高,建议低糖、低脂饮食并适当运动B.此人血清葡萄糖含量超出正常范围,但不能说明其一定患有糖尿病C.此人肾脏出现了功能障碍,导致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D.每种成分参考值都有一个范围,说明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生物基础练习第八章 第2节 神经调节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1神经系统,2自主神经系统,3神经胶质细胞,情境应用,深度思考,反射弧,大脑皮层,复杂环境,非条件,变式3反射与反射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生物基础练习第八章 第3节 体液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点52激素调节,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下丘脑,体液调节,正常人,糖尿病患者,情境应用,深度思考,1模型,2解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生物基础练习第八章 第4节 免疫调节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免疫的类型,溶菌酶,情境应用,深度思考,蛋白质,内环境,靶细胞,记忆细胞,信息分子,BC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