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模拟试卷(新高考八省通用)地理06(解析版)-A4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模拟试卷(新高考八省通用)地理06(解析版)-A4第1页
    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模拟试卷(新高考八省通用)地理06(解析版)-A4第2页
    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模拟试卷(新高考八省通用)地理06(解析版)-A4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模拟试卷(新高考八省通用)地理06(解析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模拟试卷(新高考八省通用)地理06(解析版)-A4,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最可能反映大气的温度曲线是,曲线丙在11,据图推测潘塔纳尔湿地区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准确判断地温随深度变化的规律,对永久冻土发育特征的评估、寒区冻土模式下边界深度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青藏高原永久冻土区土壤湿度从地表向下呈“Y”字形的变化规律,T₁、T₂分别为全年的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M界面、N界面分别代表永久冻土的上界和下界。全球气候变化对永久冻土影响显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一般而言,地表不存在永久冻土,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B.植被C.水分D.太阳辐射
    2.据图示信息可以推知( )
    A.暖季地下热量往上传递B.地温随深度变大而降低
    C.在一定深度地温全年恒定D.越接近地表地温年变化越小
    3.受全球变暖的影响,地温随深度变化及永久冻土变化的表现为( )
    A.Y线整体上移B.M界面向下移
    C.N界面向下移D.T₁变小、T₂变大
    【答案】1.D 2.C 3.B
    【解析】1.夏季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地表冻土融化,所以一般而言地表不存在永久冻土,D正确,与地形、植被、水分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
    2.据图示信息可知,暖季地表温度高于地下,地表热量往下传递,A错误;在一定深度地温为定值,B错误;越接近地表,地温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越大,年变化越大,D错误;在一定深度T₁、T₂重合,地温全年恒定,C正确,故选C。
    3.受全球变暖的影响,气温升高,Y线整体右移,T₁、T₂皆变大,M界面向下移,N界面向上移,永久冻土层厚度减小,B正确,ACD错误,故选B。
    内蒙古自治区热河生物群是分布于亚洲东部的著名古生物化石群,地质时代距今1.31亿年—1.20亿年,包括轮藻、苔藓类、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双壳类、腹足类、甲壳类、蛛型类、昆虫,以及无颌类、鱼类、两栖类、龟鳖类、有鳞类、离龙类、翼龙类、恐龙类、鸟类和哺乳类等20个门类的动植物化石,是20世纪末期发现的一个世界级古生物化石宝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内蒙古自治区热河生物群化石可以反映出当时( )
    ①原始鱼类和两栖类已全部灭绝
    ②处于中生代白垩纪中期
    ③火山喷发频繁,已形成铁矿
    ④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研究发现,内蒙古自治区某处地层中,绝大多数昆虫为水生种类,其形成原因是该地区当时( )
    ①气候温暖湿润②陆地水系稀少③河湖分布广泛④地壳运动剧烈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4.D 5.A
    【解析】4.铁矿主要在前寒武纪形成,该时期形成化石群,说明地球环境不稳定,发生了物种大灭绝,但不是原始鱼类和两栖类全部灭绝,根据物种灭绝可推测当时火山喷发频繁,③正确、①错误;地质时代距今1.31亿年—1.20亿年,根据地质年代表,处在中生代白垩纪前期,②错误;由材料可知,该生物化石群包括的生物类型多样,数量多,④正确;故选D。
    5.绝大多数昆虫为水生种类,说明当时气候温暖湿润,陆地水系较多,河湖分布广泛,①③正确,②错误;地壳运动剧烈,不利于生物生长,昆虫也不会以水生种类为主,④错误。故选A。
    为研究不同下垫面的地表温度日变化特征,研究小组根据深圳某校园内8月22日(晴天)实测数据,绘制出了沥青路面、水泥路面、草地三种下垫面和近地面气温日变化(部分)曲线图(见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最可能反映大气的温度曲线是( )
    A.甲B.乙C.丙D.丁
    7.白天,对下垫面温度影响存在负相关的因子最可能是( )
    A.大气温度B.太阳辐射
    C.空气湿度D.风力风速
    8.曲线丙在11:00~12:00时温度出现短时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水分蒸散发吸热B.出现短时间阴天
    C.水汽冷凝后放热D.地面反射率较高
    【答案】6.D 7.C 8.A
    【解析】6.由图可知,丁的气温日较差最小,应为大气的温度;甲的气温最高,日温差最大,比热容最小,应为沥青路面;乙的气温日较差仅次于甲,应为水泥路面;丙日温差较小,应为草地的温度,D正确。草地的比热容大,升温降温速度慢,应为丙。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7.白天,大气温度越高,下垫面的气温越高,为正相关因子,A错误;太阳辐射越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多,下垫面的温度越高,为正相关因子,B错误;空气湿度越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强,下垫面温度越低,为负相关因子,C正确;风力风速越大,水平气压梯度越大,气压差越大,升温速度越快,为正相关因子,D错误。故选C。
    8.出现短时间阴天,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其温度降低,但是热量传递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不会即时体现,B错误;11:00-12:00升温速度加快,水分蒸发加快,水分蒸散发吸热,A正确;水汽冷凝后放热,应该提升温度,C错误;地面反射率在一天之内无明显变化,D错误。故选A。
    下图示意南美洲局部区域(左图)和图中科伦巴各月降水量及流经该地的巴拉圭河各月径流量(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9.据图推测潘塔纳尔湿地区域( )
    A.雨林分布广B.地势较平坦C.沼泽面积小D.冻土分布广
    10.形成科伦巴夏季降水的大气环流最有可能是( )
    A.东南信风B.副热带高压C.赤道低压D.东北信风
    11.巴拉圭河受湿地影响显著,流经科伦巴河段汛期的水文特征表现为( )
    A.汛期明显提前B.河水陡涨陡落C.洪峰流量变大D.含沙量减小
    【答案】9.B 10.C 11.D
    【解析】9.读图可知,南美洲潘塔纳尔湿地所在地区降水季节差异较大,夏半年降水明显较多,冬半年降水较少,不是热带雨林气候,雨林分布面积较小,A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湿地面积广布,地形平坦开阔,B正确,C错误;该地维度位置较低,冻土分布较少,D错误。故选B。
    10.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位于17°—19°S之间,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南移,该地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多,C正确;南半球夏季东南信风南移,该地不受东南信风控制,A错误;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B错误;该地位于南半球,不会受东北信风控制,D错误。故选C。
    1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巴拉圭河流经潘塔纳尔湿地,对河流有削峰补枯的作用,河流汛期会延后,A错误;河流径流量会缓涨缓落,B错误;洪峰流量变小,C错误;湿地流速较低,河流泥沙沉积,含沙量减小,D正确。故选D。
    研究发现,当海表面温度超过27.5℃之后,大气对流强度对海表面温度变得极为敏感,往往会形成温度高值区,形象地称为暖池,而海水表层温度较低区域称为冷舌。热带大洋暖池一般定义为热海表面温度高于28℃或28.5℃的海域,具体的定义标准往往与研究的背景相关。东印度洋的暖池强度和西北太平洋暖池的位置和强度密切相关,海洋局部温度发生异常变化,会给全球气候带来严重影响。下图为热带印度洋局部地区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东印度洋暖池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东索马里沿岸的离岸流B.信风带导致向西的赤道暖流
    C.印度洋夏季的西南季风D.海底火山活动的热量交换
    13.东印度洋的暖池强盛的年份( )
    ①我国台风灾害多发 ②海域平流运动强烈,海—气相互作用微弱
    ③秘鲁渔场的渔获量将减少 ④印度半岛东北季风增强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答案】12.B 13.D
    【解析】12.由材料“东印度洋的暖池强度和西北太平洋暖池的位置和强度密切相关”可知,东印度洋的暖池和西北太平洋暖池具有一体性,因信风带影响,导致向西形成南、北赤道暖流,受大陆轮廓影响,在西北太平洋形成高值区,部分热量随着马来群岛的岛屿间隙向西移动,导致东印度洋温度偏高,B正确;东索马里沿岸的离岸流为寒流,寒流不可能导致东侧增温,A错误;印度洋夏季的西南季风主推向东的洋流,且不可能仅仅对局部区域产生增温,C错误;海底火山活动可导致热量交换,但无周期性,D错误。故选B。
    13.东印度洋的暖池强盛的年份,东印度洋水温偏高,大气受热膨胀上升,气压降低,与亚洲高压之间的气压差增大,更容易吸引冷空气南下,所以冬季风(东北季风)势力增强,与此相关的西太平洋地区,受冷空气影响小,暖池面积增大,水温偏高,气流上升强烈,容易形成强烈的低压,则生成台风的次数增多,登陆我国的台风增多,①④正确,②错误;暖池面积增大,说明南赤道暖流增强,即东南信风增强,则秘鲁寒流势力也将增强,海水上泛剧烈,饵料更加丰富,所以秘鲁渔场的渔获量增多,③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
    苏格兰高地的天空岛(Isle f Skye),也叫斯凯岛,是英国的世外桃源,岛上几乎没有天然树木,下图为该岛地理位置、当地局部地貌景观和传统民居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4.该岛地表植被以草地为主,天然树木稀少,其原因可能是( )
    A.冻土广布B.气候酷寒C.风力强劲D.降水不足
    15.亚欧大陆东部与该岛纬度相近的区域是( )
    A.哈德孙湾B.库页岛C.亚马尔半岛D.冰岛
    16.该岛传统民居一般都用草皮铺设屋顶,用石头砌墙,其主要原因是( )
    A.取材便利,防寒保暖B.降水较多,通风透气
    C.石材坚固,防御海浪D.造型美观,可防地震
    【答案】14.C 15.B 16.A
    【解析】14.苏格兰受盛行西风影响,且岛屿周边是开阔的海域,风力摩擦力小,风力较大,且地处高地,同海拔遮挡物少,风力强劲导致天然树木稀少,C正确;该岛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终年温和多雨,年降水量大,冬季最低月均温大于0℃,终年气候温和,不易有冻土分布,ABD错误。故选C。
    15.哈德孙湾位于北美洲,不在亚欧大陆东部,A错误;亚马尔半岛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西北部,不在亚欧大陆东部,C错误;冰岛纬度高于该岛,也不在亚欧大陆东部,D错误;库页岛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且纬度位置与该岛相似,B正确。故选B。
    16.该岛以草地植被为主,草皮取材便利,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用材质较厚的石头砌墙能防寒保暖,且草皮覆盖屋顶也有防寒保暖的效果,A正确;草皮铺设屋顶,用石头砌墙,不能体现降水较多的特征,且当地风力较大,建筑需要避风,而不是通风,B错误;当地建筑应建在海浪影响不到的区域,所以石材不会考虑抵御海浪的作用,C错误;用草皮铺设屋顶,用石头砌墙与防地震无关,D错误。故选A。
    第Ⅱ卷
    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安徽省舒城县地形地貌复杂,有山地、丘陵、平原,多旱涝灾害。七门堰是该县境内的古老引水灌溉工程,该工程将取水枢纽修建在河流由山谷进入平原的“谷口”地段,并运用弯道水流原理将取水口设置在河流回岸。弯道水流原理是指水流在弯道段内作曲线运动所产生的离心力,使表流指向凹岸,底流指向凸岸。七门层至今仍发挥着农田灌溉效应。如图示意七门瑶灌区。
    (1)分析七门堰灌区的地势特点,并从地形角度说明该地区多旱涝灾害的原因。(8分)
    (2)简述七门堰取水枢纽修建在河流由山谷进入平原“谷口”地段的原因。(6分)
    (3)运用弯道水流原理,说明七门堰取水口设置在河流凹岸的合理性。(4分)
    【答案】(1)引水口在西南部,渠道呈西南—东北走向;(2分)(或水流流向从西南流向东北)。西南高,东北低;(2分)山区雨季汇水速度快易发山洪;丘陵等地势高处易发干旱;平原等地势低平易受涝灾影响。(任答两点给4分)
    (2)(由山谷进入平原的“谷口”地段)河床由窄变宽、坡度由陡变缓;(2分)在此布置取水枢纽,便于因势利导控制水流;(2分)此地段属于峡谷地形,有利于施工。(2分)
    (3)凹岸水流从上向下,且流速较大,含沙量少;(2分)凹岸表层水质较清澈,入渠泥沙较少。(2分)
    【分析】本题以七门堰为背景,设置3道小题,涉及旱涝灾害、取水枢纽修建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及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
    【详解】(1)据图可知,七门堰灌区引水口在西南部,渠道大致呈西南—东北走向;水流流向从西南流向东北,因此地势特点是西南高、东北低。从地形角度看,山区雨季汇水速度快易发山洪,易发涝灾;丘陵等地势高处,地表径流流走,易发干旱;平原等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受涝灾影响。
    (2)七门堰取水枢纽修建在河流由山谷进入平原“谷口”地段,此地段河床由窄变宽、坡度由陡变缓;此布置位于由山谷进入平原“谷口”地段,在此布置取水枢纽,便于因势利导控制水流;此地段属于峡谷地形,有利于施工。
    (3)七门堰取水口设置在河流凹岸原因是凹岸水流从上向下,且流速较大,含沙量少,水质好;凹岸表层水质较清澈,入渠泥沙较少,可以减少泥沙淤积。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柽柳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在干旱沙漠地区,柽柳灌丛与沙粒相互作用,形成了干旱沙漠地区特有的生物地貌景观——柽柳沙包(图甲),柽柳沙包表层土壤有明显的“肥岛效应”。目前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地区的柽柳沙包出现了退化现象。
    材料二土壤养分是土壤提供的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图乙示意柽柳沙包中土壤养分的分布特征。
    (1)描述柽柳沙包“肥岛效应”的形成过程。(6分)
    (2)说出柽柳沙包中土壤养分的分布特点。(4分)
    (3)请针对柽柳沙包退化现象提出保护灌丛荒漠的有效措施。(4分)
    【答案】(1)柽柳根系将养分吸收到体内,运输到植物地上部分;(2分)再以落叶的形式回归到表层土壤;(2分)循环往复,表层土壤肥力不断提升,形成“肥岛效应”。(2分)
    (2)在深度400mm处各种养分含量达到最低;随土壤深度的增加,有机碳含量变化较大,总氮和总磷含量变化较小;三种养分含量都随深度的增加呈先降后升的趋势。(任答两点给4分)
    (3)珍惜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实施生态输水和调水工程;增强保护意识,禁止采伐灌丛;建立自然保护区;采用草方格固定大型灌丛等。(任答两点给4分)
    【分析】本题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地区的柽柳沙包为背景设置习题,涉及到土壤的形成、沙漠化的治理等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
    【详解】(1)由图可知,柽柳具有根系发达和耐旱的特性,能够防风固沙,根系能够将养分吸收到体内,运输到植物地上部分;柽柳为落叶灌木,每年会有一层落叶,肥力以落叶的形式回归到表层土壤;在落叶与风沙层的相互叠加作用下,循环往复,柽柳周围的土壤肥力不断提高,形成“肥岛效应”。
    (2)柽柳沙包中土壤养分的分布特点主要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进行分析。由图可知,在深度400mm处,各种养分的含量都达到最低;随后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有机碳含量增多,变化较大,而总氮和总磷含量略微增多,变化较小;三种养分含量都随深度的增加呈先降后升的趋势。
    (3)目前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地区的柽柳沙包出现退化现象,这主要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可以针对原因提出具体措施。例如,针对人类活动对柽柳沙包的影响,主要措施有:珍惜和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止柽柳退化;实施生态输水和调水工程,增加该地区的水资源;增强保护意识,禁止采伐灌丛,保障植被生长;建立自然保护区,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采用草方格固定大型灌丛,防止灌丛退化等。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新质生产力指的是具备创新性、引领性、高效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新的动力和增长点的生产力形式。长三角作为国内最大的“经济圈”,其体育产业一体化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体育强国”战略有利于推动体育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发现:近十年来长三角体育产业的时空演变特征明显,不同地市体育要素差异大。目前长三角体育产业发展仍面临区域协作进程缓慢、要素流动不强、产业同构化明显、市场主体薄弱等核心问题。下图为2014、2021年长三角各城市体育企业空间分布图。
    (1)描述2014~2021年长三角体育企业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8分)
    (2)从城市辐射作用和区位角度,说明苏州市体育企业发展的优势条件。(6分)
    (3)长三角体育企业目前呈现“碎片化”格局,为促进体育产业一体化提出合理措施。(6分)
    【答案】(1)特征:整体呈不均衡性;(2分)数量呈上升趋势;由核心城市向外扩散,呈中心-外围结构。(2分)
    变化:2014年主要集中在上海、南京、杭州等中心城市,而其他城市的数量相对较少;到2021年,长三角体育企业的分布依然不均衡;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分布逐渐由核心城市向外扩散;整体上有所扩展和扩散,但仍存在明显的中心-外围结构。(任答两点给4分)
    (2)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体育产业发达,能够为苏州提供丰富的资源、技术和市场支持;苏州通过承接上海的体育产业溢出效应,实现自身体育产业的发展; 苏州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长三角区域内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体育产业市场广阔。(任答3点给6分)
    (3)建立长三角体育产业协同发展机制,促进各城市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打破行政壁垒,促进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在长三角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建立统一的体育产业市场,鼓励各类体育企业和机构跨区域经营和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合理规划和布局体育产业;推动各城市在体育产业链上的分工与合作,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格局;培育和扶持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体育企业,增强市场主体的实力;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高体育产业的整体质量和效益;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任答3点给6分)
    【点睛】本题以“长三角体育产业”为材料设置问题,涉及体育企业分布特征及变化、产业区位优势、产业一体化的措施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依据“2014、2021年长三角各城市体育企业空间分布图”分析可知:整体来看,2014至2021年间,长三角体育企业空间分布特征为整体呈不均衡性,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分布逐渐由核心城市向外扩散,但仍存在明显的中心-外围结构。变化:2014年,长三角体育企业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主要集中在上海、南京、杭州等中心城市,而其他城市的数量相对较少,上海作为区域的核心城市,拥有最多的体育企业,显示出强大的集聚效应;到2021年,长三角体育企业的分布依然不均衡,但整体上有所扩展和扩散。上海仍然是体育企业最为集中的城市,但南京、杭州、苏州等城市的体育企业数量也有显著增加。此外,一些较小的城市也开始出现一定数量的体育企业,表明体育产业在长三角区域内整体上有所扩展和扩散。
    (2)依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从城市辐射作用对苏州市体育企业发展的区位优势分析可知,苏州作为长三角的重要城市,受益于上海等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体育产业发达,能够为苏州提供丰富的资源、技术和市场支持;苏州可以通过承接上海的体育产业溢出效应,实现自身体育产业的发展。从区位角度进行分析对苏州市体育企业发展的区位优势分析可知,苏州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域,地理位置优越,它不仅紧邻上海,还连接江苏其他城市,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长三角区域内的各种资源较为丰富,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可以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
    (3)促进体育产业一体化可以从加强区域协作、促进要素流动、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市场主体能力以及加强政策支持等角度来分析。加强区域协作:建立长三角体育产业协同发展机制,促进各城市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建立联合工作组等方式,推动区域内体育资源的共享和互补,减少同质化竞争;促进要素流动:打破行政壁垒,促进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在长三角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建立统一的体育产业市场,鼓励各类体育企业和机构跨区域经营和发展;优化产业布局: 根据各城市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合理规划和布局体育产业。推动各城市在体育产业链上的分工与合作,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格局;提升市场主体能力: 培育和扶持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体育企业,增强市场主体的实力。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高体育产业的整体质量和效益;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例如,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体育产业重点项目;简化审批流程,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等。

    相关试卷

    新高考地理模拟试卷06(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模拟试卷06(原卷版+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区域最可能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黄金卷06-备战高考地理模拟卷(北京专用):

    这是一份黄金卷06-备战高考地理模拟卷(北京专用),文件包含黄金卷06-备战高考地理模拟卷北京专用解析版docx、黄金卷06-备战高考地理模拟卷北京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秘籍21 新冠疫情及后续影响-备战高考地理抢分秘籍(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秘籍21 新冠疫情及后续影响-备战高考地理抢分秘籍(全国通用),文件包含秘籍21新冠疫情及后续影响-备战高考地理抢分秘籍解析版docx、秘籍21新冠疫情及后续影响-备战高考地理抢分秘籍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