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十校联盟高二(上)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十校联盟高二(上)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 抗体B. 肝糖原C. 胰岛素D. 乙酰胆碱
【答案】B
【分析】内环境的实质是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
【详解】抗体、胰岛素和乙酰胆碱都在血浆中存在,而肝糖原存在于肝细胞内,不是细胞外液成分,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突触后膜上的信息转换模式为 ( )
A. 电信号→电信号B. 电信号→化学信号
C.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 化学信号→电信号
【答案】D
【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且在突触间隙中需借助神经递质(化学信号)进行传递,因此突触处的信息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据此答题。
【详解】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结构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突触前膜上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而在突触后膜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化学信号→电信号,D正确。
故选D。
3. 下列属于免疫系统的组成内容是( )
①扁桃体②吞噬细胞③T细胞④B细胞⑤抗体⑥溶菌酶⑦过敏原
A. ②③④⑤⑥⑦B. ①③④⑤⑥⑦
C. ①②③④⑤⑥D. ①②③④⑤
【答案】C
【分析】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2)免疫细胞:①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②吞噬细胞等;(3)免疫分子: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等。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由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
【详解】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人体主要的免疫器官有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和骨髓;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等;免疫活性物质常见的有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过敏原为抗原,不属于免疫系统组成成分。故选①②③④⑤⑥。
故选C。
4. 下列现象属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
A. 蛋白质长期摄入不足,引起机体组织水肿
B. 处于炎热环境中,毛细血管舒张,增加散热
C. 饮水不足或饮食过咸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D. 寒冷刺激使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
【答案】A
【分析】(1)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稳态的失调:①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等;②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③渗透压失调(如呕吐等)--细胞形态、功能异常;④体温失调--发热、中暑等;
(3)当人体处于炎热环境中时,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加快,以增加散热量,从而维持体温的恒定;
(4)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详解】A、蛋白质长期摄入不足,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增多,从而引起机体组织水肿,属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A符合题意;
B、处于炎热环境中,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加快,以增加散热量,从而维持体温恒定,B不符合题意;
C、饮水不足或饮食过咸时,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机体进行调节,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维持体内水平衡,C不符合题意;
D、寒冷刺激使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维持体温相对稳定,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 神经系统对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起主导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脑神经是外周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
B.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C. 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D.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答案】B
【分析】人体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其中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外周神经系统。
【详解】A、脑神经和脊神经是外周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A正确;
B、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等,B错误;
C、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外周神经系统,C正确;
D、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D正确。
故选B。
6. HIV侵入辅助性T细胞后,可通过逆转录合成DNA并将DNA整合到辅助性T细胞的DNA分子中,进而复制出子代HIV。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HIV的侵入是因为能识别并结合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
B. 人体对入侵的HIV不能产生免疫应答,从而导致免疫功能几乎全部丧失
C. 在辅助性T细胞内,HIV的RNA可直接作为合成DNA、RNA和蛋白质的模板
D. 逆转录合成的DNA整合到辅助性T细胞的DNA上是因为它们有相同的元素组成
【答案】A
【分析】HIV是RNA病毒,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寄生生活。它吸附辅助性T细胞,注入RNA,单链RNA逆转录形成DNA,DNA进入细胞核,转录形成信使RNA,翻译形成蛋白质,组装形成HIV。
【详解】A、HIV侵入人体后,通过识别并结合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进入细胞,A正确;
B、人体对入侵的HIV能产生免疫应答,可以进行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B错误;
C、在辅助性T细胞内,以HIV的RNA为模板,在逆转酶的作用下合成DNA,并整合到人的染色体DNA上,再以该DNA为模板通过转录形成RNA,并以RNA为模板通过翻译形成蛋白质,C错误;
D、DNA分子整合到辅助性T细胞的DNA是因为两段DNA能够连接,D错误。
故选A。
7. 将某哺乳动物血液样品放置在一个添加了抗凝剂的试管中,离心后的分层现象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表示血清,③表示红细胞
B. 在体内时,②中部分细胞能吞噬病原微生物
C. 将新鲜血液直接离心即可得到如图所示结果
D. 本实验用到差速离心法,目的是使血液分层
【答案】B
【分析】根据图示分析,①表示血浆,②表示血小板和白细胞,③表示红细胞。
【详解】A、①表示血浆,③表示红细胞,血清是由血浆去除纤维蛋白原后形成的一种复杂的混合物,A错误;
B、②表示血小板和白细胞,白细胞能吞噬病原微生物,B正确;
C、将采集的血液不加任何处理直接放入离心管中进行离心,离心后得到上清液(血浆)和沉淀物(红细胞),无法得到如图所示结果;C错误;
D、本实验用到密度梯度离心法,目的是使血液分层,差速离心法常用于分离不同的细胞器,D错误。
故选B。
8. 当面临高考等大型考试时,同学们常常会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适度的紧张有助于考试发挥,但是当人体长时间处于过度紧张、焦虑状态时,常会导致心律失常、胸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下列相关解释错误的是( )
A.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均属于传出神经,其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相反
B. 过度紧张、焦虑会使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心跳和呼吸加快,且不受意识支配
C. 紧张时伴随瞳孔扩张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的结果
D. 过度紧张、焦虑会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消化腺分泌减少从而导致消化不良
【答案】B
【分析】人体处于兴奋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加快,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减慢,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加强,从而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
【详解】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传出神经,它们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相反,犹如汽车的油门和刹车,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A正确;
B、过度紧张、焦虑等条件下,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和呼吸加快,是由内脏运动神经控制不受意识支配,B错误;
C、紧张时伴随瞳孔扩张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的结果,C正确;
D、过度紧张、焦虑会使交感神经兴奋,胃肠蠕动变慢、消化腺分泌减少消化不良,导致食欲不振,D正确。
故选B。
9. 随着秋冬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季的到来,不少人出现了呼吸道感染症状。某人因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去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急性喉炎,需注射头孢呋辛钠治疗,并提醒使用头孢呋辛钠期间及用药后1~2周内不能饮酒。头孢类分子可抑制乙醛脱氢酶活性,造成乙醛中毒,重者可致呼吸抑制、急性心衰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病原体入侵时,机体通过负反馈调节,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B. 感染后出现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症状的过程中,有第二道防线的参与
C. 肌肉注射和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钠治疗时,药物首先进入的内环境是血浆
D. 乙醛中毒引起的呼吸抑制,使通气量减少导致CO2积累,血浆pH显著下降
【答案】B
【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详解】A、当病原体入侵时,机体通过免疫调节,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A错误;
B、感染后出现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的症状,是由于病原体侵入黏膜内大量繁殖,说明病原体已突破第一道防线,有第二道防线参与免疫反应,B正确;
C、肌肉注射和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钠治疗时,药物首先进入的内环境分别是组织液和血浆,C错误;
D、乙醛中毒引起通气量减少导致CO2积累,但通过调节可以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不会显著下降,D错误。
故选B。
10. 血糖平衡的调节是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如图为人体血糖调节的示意图,X、Y和Z表示信息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血糖平衡是通过X、Y、Z参与的体液调节实现的
B. Y通过主动转运方式到细胞外
C. 血糖浓度升高或降低能够直接刺激胰岛分泌相应激素进行调节
D. X激素可作用于全身组织细胞,Z激素只能作用于肝细胞和肌细胞
【答案】C
【分析】据图分析:胰岛B细胞分泌信息分子X表示胰岛素;胰岛A细胞分泌信息分子Z表示胰高血糖素,下丘脑分泌的信号分子Y表示神经递质。
【详解】A、分析题图,胰岛B细胞分泌信息分子X表示胰岛素;胰岛A细胞分泌信息分子Z表示胰高血糖素,下丘脑分泌的信号分子Y表示神经递质。图中血糖平衡是通过X(胰岛素)、Z(胰高血糖素)参与的体液调节和Y(神经递质)参与的神经调节共同实现的,A错误;
B、Y是神经递质,一般通过胞吐到细胞外,B错误;
C、血糖浓度升高或降低能够直接刺激胰岛分泌相应激素进行体液调节,如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血糖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的分泌和释放,C正确;
D、X表示胰岛素,可以作用于全身组织细胞,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Z表示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靶细胞有肝细胞、脂肪细胞等,D错误。
故选C。
11. “青春痘”是困扰男女学生的常见疾病,一般是由于雄性激素水平升高而导致的痤疮,痤疮丙酸杆菌会在病变部位大量繁殖,处理不当时通常会伴随着炎症的发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痤疮丙酸杆菌中不存在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的结构
B. 雄性激素与靶细胞的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C. 雄性激素通过调节脂质合成代谢影响脂质的分泌
D. 雄性激素只会在男性体内存在,且只能由特定的一种腺体分泌
【答案】C
【分析】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详解】A、痤疮丙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痤疮丙酸杆菌中存在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的结构,如何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而痤疮丙酸杆菌中存在核糖体,A错误;
B、雄性激素属于脂质,不溶于水,其受体位于细胞膜内,故雄性激素与靶细胞的细胞膜内特异性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B错误;
C、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性激素含量高,会反过来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以及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从而调节性激素的分泌,所以雄性激素通过调节脂质合成代谢影响脂质的分泌,C正确;
D、“青春痘”是困扰男女学生的常见疾病,一般是由于雄性激素水平升高而导致的,据此可推测,雄性激素在女性体内也存在,D错误。
故选C。
12. 下图为人在情绪压力(如疼痛、恐惧等)下,肾上腺皮质和肾上腺髓质参与的应激反应模式。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是一种分级调节系统
B. 糖皮质激素能与受体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识别结合,进而发挥作用
C. 图中激素a是肾上腺素,其分泌增多主要由交感神经支配
D. 长期的情绪压力可使机体释放糖皮质激素增多
【答案】B
【分析】情绪压力可以刺激下丘脑,在神经调节方面、下丘脑通过可以控制肾上腺髓质分泌激素a肾上腺素,引起压力的短期效应;在体液调节方面,下丘脑会分泌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产生肾上腺皮质激素,引起压力的长期效应。
【详解】A、分级调节是分层的调节方式,最高级的调节系统向下调控较低级的系统,较低级的再向下调控更低级的,糖皮质激素的分泌是通过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进行,存在分级调节,A正确;
B、糖皮质激素属于脂质类的激素,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穿过细胞膜进入靶细胞,激活细胞质中的受体,进而发挥作用,B错误;
C、通过下丘脑直接支配肾上腺髓质释放的激素a为肾上腺素。交感神经可以使心跳加快、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心跳减慢、减弱,肾上腺素能促进心跳加快,因此推测该激素的分泌受交感神经支配,C正确;
D、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免疫抑制剂,长期的情绪压力使机体释放糖皮质激素增多,抑制了免疫系统功能,D正确。
故选B。
13. 用豚鼠肝、脾、肾上腺等脏器制备的生理盐水悬液注射到家兔体内,从家兔血清中获得抗体,该抗体除能与原来相应的脏器进行免疫反应外,还可与绵羊红细胞发生凝集,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 )
A. 免疫绵羊红细胞发生了自身凝集
B. 豚鼠某些组织与绵羊红细胞之间存在共同的抗原
C. 豚鼠与绵羊之间有完全相同的血型抗原
D. 豚鼠脏器在制备悬液过程中其抗原结构发生了改变
【答案】B
【分析】抗原是能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抗体是机体接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详解】豚鼠的脏器进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由于抗体具有特异性,最合理的解释只能是绵羊的红细胞与豚鼠某些组织有相同的抗原,B正确。
故选B。
14. 下图为某神经纤维局部示意图,其中b、d是灵敏电流计接头,均接在细胞膜外表面,且bc=cd。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将 b接入神经细胞膜内侧,测得的数值为兴奋时的膜电位
B. 刺激 a点,电流计指针偏转两次,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进行双向传导
C. 刺激c点,b、d 点处不发生电位变化,电流计不发生偏转
D. 刺激d点,兴奋以电信号传导至c点,引起c点 Na+内流
【答案】D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详解】A、若将图中的b接人神经细胞膜内侧,测得的数值可反映静息电位大小,A错误;
B、刺激a点,电流计指针偏转两次,只能说明兴奋向右侧传导,不能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B错误;
C、刺激c点时,由于bc=cd,电信号同时到达b、d点处,电流计不发生偏转,但b、d点处会检测到电位变化,C错误;
D、若刺激d点,兴奋以局部电流形式传导至c点,引起c点产生兴奋,Na+ 大量内流,D正确。
故选D。
15. 某人因饮食不洁出现腹痛、腹泻,入院后被诊断为痢疾,部分检查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痢疾杆菌突破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后进入内环境
B. 白细胞中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均可特异性识别抗原
C. 患者的体温高于正常值,机体的产热量一直大于散热量
D. 腹泻会导致水和钠同时丢失,导致血钠浓度低于正常值
【答案】A
【分析】(1)人体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方式。
(2)体温恒定的调节是产热与散热的恒定,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详解】A、痢疾杆菌突破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后即进入内环境,A正确;
B、部分淋巴细胞(如浆细胞)、巨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B错误;
C、若患者体温维持在38.9℃,则机体产热量=散热量,C错误;
D、患者腹泻会导致水和钠同时丢失,表中显示血钠浓度高于正常值,说明失水多于失钠,D错误。
故选A。
16. 某生物兴趣小组用清水、缓冲液、血浆、0.1ml/L的NaOH溶液等为实验材料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自变量是滴加NaOH的量和实验材料的类型
B. 从pH变化曲线来看,血浆维持pH稳定的能力更强
C. 若将NaOH溶液换为HCl溶液,清水组的pH先下降,后稳定
D. 实验结果说明H2CO3/NaHCO3是维持血浆pH稳定的缓冲物质
【答案】D
【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详解】A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滴加NaOH的量和实验材料类型,因变量是pH的变化,从pH变化曲线来看,血浆组维持pH稳定的能力更强,A、B正确;
C、若将NaOH溶液换为HCl溶液,清水组的pH先下降,后稳定,C正确;
D、该实验结果不能说明H2CO3/NaHCO3是维持血浆pH稳定的缓冲物质,只能说明血浆中有能维持pH稳定的物质,D错误。
故选D。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某科研小组将一组小鼠先后置于25℃、0℃、25℃环境中,在每一温度条件下均生活15min,从开始到结束,每隔5min测一次皮肤血流量以及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TS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的含量,共测9次。测量结果(相对值)如下表所示(假设测量过程不影响激素的分泌)。
实验过程中,发现有2只小鼠出现了行动呆笨迟缓、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症状,为探究其病因,科研人员抽血检测了上述两只小鼠和正常小鼠的激素浓度,发现患病小鼠甲与正常小鼠相比,其甲状腺激素含量偏低,TSH和TRH含量偏高,患病小鼠乙的TRH含量偏高,TSH和甲状腺激素含量偏低。
17. 关于患病小鼠叙述错误的是( )
A. 小鼠甲的病因可能是甲状腺损伤或缺碘,给其注射甲状腺激素后症状可缓解
B. 小鼠乙的病因可能是垂体病变,给其注射甲状腺激素后症状可缓解
C.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病变或缺碘均可能导致小鼠出现上述某些症状
D. 给正常小鼠使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阻断剂可导致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18. 结合实验表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表中指标A、B、C依次为皮肤血流量、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B. 实验中A先增加,B后增加,最终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这属于分级调节
C. 当小鼠从25℃环境移到0℃环境中,此时的体温调节方式属于神经调节
D. 根据实验数据,可推测出13min时小鼠的产热速率大于26min时小鼠的产热速率
【答案】17. D 18. B
【分析】小鼠甲和乙的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偏低,甲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量高,可以推测是由于甲状腺细胞受损;乙鼠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低,所以可能的原因是垂体细胞受损。
【17题详解】
A、甲鼠是因为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不足造成的,而下丘脑和垂体是正常的,所以可能是由于甲状腺细胞受损或者缺碘,注射甲状腺激素后症状可缓解,A正确;
B、乙鼠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偏高,下丘脑正常,所以可能是由于垂体受损,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从而导致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减少,注射甲状腺激素后症状可缓解,B正确;
C、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且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下丘脑、垂体的分级调节,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所以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病变或缺碘均可能导致小鼠出现上述症状(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C正确;
D、促甲状腺激素受体阻断剂阻止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细胞结合,导致甲状腺细胞不能接受信号,分泌甲状腺激素减少,所以给正常小鼠使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阻断剂不会使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D错误。
故选A。
【18题详解】
A、当小鼠从25℃环境移到0℃环境中时,皮肤血流量会减少,对应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会先增加,对应A,随后引起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对应B ,A错误;
B、实验中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先增加,B促甲状腺激素后增加,最终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这属于分级调节,B正确;
C、当小围从25℃环境移到0℃环境中时,皮肤血流量会减少 汗腺分泌减少,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等,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错误;
D、根据实验数据,13min时小鼠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量均小于26min时,故可推测出13mimn时小鼠的产热速率小于26min时小鼠的产热速率,D错误。
故选B。
19. 如图表示某神经元一个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动作电位传导是以局部电流向前传导,一直传到神经末梢
B. 图中a→b→c的过程就是动作电位快速形成和恢复的过程
C. 产生a段是由于K+经易化扩散外流造成的,消耗ATP
D. 若将该神经纤维置于更高浓度的Na+溶液中进行实验,d点将下移
【答案】A
【分析】(1)据图分析,a是外正内负,靠近b段钾离子外流,说明正在恢复静息电位;c是钠离子内流阶段,是动作电位形成过程。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进行传导,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主要与钾离子外流有关,动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主要与钠离子内流有关,由于兴奋部位是外正内负,未兴奋部位是外负内正,在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存在电位差,形成局部电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进行传导。
【详解】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向前传导,由兴奋点一直传到神经末梢,A正确;
B、动作电位产生是钠离子内流,恢复静息电位是钾离子外流引起的,c是钠离子内流阶段,b是钾离子外流阶段,因此动作电位产生及静息电位恢复过程是c→b→a,B错误;
C、a是外正内负,是静息电位,原因是钾离子外流,属于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C错误;
D、动作电位是钠离子内流引起的,将该神经纤维置于更高浓度的Na+溶液中进行实验,钠离子内流增加,动作电位增大,d点将上移,D错误。
故选A。
20.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6个月~5岁儿童。服用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能够预防脊髓灰质炎,如图表示该疫苗引发体液免疫的作用机理,M、N、P、Q代表不同的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注:IL-4是一种细胞因子;IgA是免疫球蛋白A,属于抗体;dIgA是免疫球蛋白A形成的二聚体。
A. Q细胞可以识别抗原及IL-4
B. N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起作用
C. IgA攻击肠道黏膜细胞造成肠道功能紊乱属于过敏反应
D. IgA进入黏膜细胞时需要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膜蛋白的参与
【答案】B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的流行需要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
【详解】A、据图可知,M细胞是抗原呈递细胞,N细胞是辅助性T细胞,P细胞是B细胞,Q细胞是浆细胞,浆细胞不可以识别抗原,A错误;
B、辅助性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起作用,B正确;
C、IgA攻击肠道黏膜细胞造成肠道功能紊乱属于自身免疫病,C错误;
D、IgA进入黏膜细胞的方式为胞吞,需要消耗能量,也需要膜蛋白的识别,D错误。
故选B。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共60分)
21. 如图表示内环境各成分及其与细胞间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D、E处的名称分别是D_______、E_______。
(2)内环境也叫做细胞外液,其中图甲A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的含量有关。_______(填“A”或“B”或“C”)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3)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调节网络。
(4)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短时间内会引起血液pH值_______,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_______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图乙中CO2只能从组织细胞中扩散到③而不能逆向扩散,其原因是______。
【答案】(1)①. 消化(系统)②. 泌尿(系统)
(2)①. 蛋白质和无机盐 ②. B
(3)神经-体液-免疫
(4)①. 下降 ②. NaHCO3(或“缓冲物质”或“Na2HPO4”)③. 由于CO2产生于组织细胞中,其含量多于组织液③(细胞内浓度高于细胞外),且CO2的跨膜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所以CO2不能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
【分析】机体内的稳态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调节。机体或生态系统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超负荷运转稳态就会失调。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从内环境获得营养物质,将代谢废物释放到内环境,内环境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解析】(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系统吸收,尿素等废物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故图中的D、E分别是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
(2)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A是血浆血浆的渗透压是由其中的蛋白质和无机盐决定的;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对应图中的B。
(3)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降低(或下降),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缓冲物质(或NaHCO3 )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由于CO2产生于组织细胞中,其含量多于组织液③(细胞内浓度高于细胞外),且CO2的跨膜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所以CO2不能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
22. 温籍运动员潘展乐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男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决赛中游出46秒92打破奥运会纪录。游泳运动是一项需要全身各器官协调统一、共同完成的复杂生命活动。
(1)正常情况下,运动员进入低温泳池的最初几分钟内与体温相关的神经调节的过程为:寒冷刺激→______→传入神经元→______→传出神经元→立毛肌收缩、骨骼肌战栗、______等。身体的绝大多数内脏器官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两者的作用往往是______的,游泳时,______(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占据优势。
(2)游泳是失温高发运动,如果游泳运动员长时间浸泡在低温水域中,可能引发产生寒颤、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最终造成死亡。研究发现,在人体失温过程中,体内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峰值较正常情况下有所下降,分析原因可能有:①低温使钠钾泵的活性和能量供应减少,细胞膜两侧钠离子浓度差减小;②______。欲验证上述现象,某研究小组将小鼠的心肌细胞置于生理溶液中,测得其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分别为-90mV和30mV,再将心肌细胞经5℃低温处理24h,测量其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现用柱形图表示实验前后的心肌膜电位情况,请补全下图______。
(3)兴奋剂检测是竞技类运动项目保证公平竞争的必要手段。可卡因既是一种兴奋剂,也是一种毒品。如图所示,正常情况下,多巴胺通过______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但不会引起突触后膜持续兴奋。吸食可卡因后,可卡因的作用机理是______,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______(填“上升”或“下降”),长期刺激后还会使突触后膜上的______减少,使得突触变得不敏感,使用者需要持续吸食可卡因才能维持兴奋,从而造成对毒品的依赖。
【答案】(1)①. (皮肤)冷觉感受器 ②.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③. 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汗液减少、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下丘脑内分泌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或促肾上腺髓质激素释放激素等)④. 拮抗 ⑤. 交感神经
(2)①. 低温使钠离子通道活性降低,使神经兴奋时钠离子内流量减少 ②.
(3)①. 胞吐 ②. 与(突触前膜的)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阻止多巴胺进入突触前膜(或阻止多巴胺被重吸收/回收)③. 上升 ④. 特异性受体/多巴胺受体
【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
【解析】(1)正常情况下,运动员进入低温泳池的最初几分钟内与体温相关的神经调节的过程为:寒冷刺激→(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元→立毛肌收缩、骨骼肌战栗、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汗液减少、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下丘脑内分泌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或促肾上腺髓质激素释放激素等)等活动增加产热,身体的绝大多数内脏器官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两者的作用往往是拮抗的,游泳时,处于兴奋状态,交感神经的活动占据优势。
(2)游泳运动员长时间浸泡在低温水域中,则体内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导致失温现象。动作电位的形成与钠离子内流有关,故在人体失温过程中,体内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峰值较正常情况下有所下降的原因可能有:低温使钠钾泵的活性和能量供应减少,细胞膜两侧钠离子浓度差减小;低温使钠离子通道活性降低,使神经兴奋时钠离子内流量减少。欲验证上述现象,某研究小组将小鼠的心肌细胞置于生理溶液中,测得其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分别为-90mV和30mV,若将心肌细胞经5℃低温处理24h,再测量其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则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都会更小,实验前后的心肌膜电位情况如下图所示:
(3)正常情况下,多巴胺通过胞吐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但不会引起突触后膜持续兴奋。吸食可卡因后,可卡因的作用机理是与(突触前膜的)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阻止多巴胺进入突触前膜(或阻止多巴胺被重吸收/回收),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上升,长期刺激后,人体为了维持正常,会使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多巴胺受体减少,使得突触变得不敏感,使用者需要持续吸食可卡因才能维持兴奋,从而造成对毒品的依赖。
23. 疫苗这个词语,同学们并不陌生。非洲猪瘟病毒(ASFV)免疫逃逸机制复杂多样,尚无有效的疫苗,乙肝疫苗在我国大力推广。图甲为猪体内几种免疫细胞参与机体免疫的机制图解,其中①表示抗原,②③表示某种化合物,④⑤⑥⑦⑧⑨代表某种细胞,其中抗原呈递细胞能够吞噬病原体。图乙是某志愿者接种乙肝疫苗后两周内血液中抗体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问题:
(1)图中细胞④的名称是_______,该细胞需要在_______中发育成熟。
(2)ASFV的靶细胞是猪的巨噬细胞,该靶细胞与图中_______细胞具有相似的生理功能。图中④⑤⑥⑦⑧⑨细胞中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是_______(填数字)。
(3)ASFV在初次入侵猪体内时,猪体内细胞⑤的增殖分化需要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一是_______,二是④与⑤相互接触并分泌_______作用于⑤,形成的浆细胞分泌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_______,进而被吞噬细胞消化。
(4)ASFV的致死率可达100%,这是因为ASFV能够将猪体内大量的巨噬细胞破坏从而使猪的_______免疫受到破坏。据报道,ASFV灭活疫苗和减毒疫苗已经在一定的范围内推广,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这种免疫方式称为_______。
(5)作图:如果该志愿者在注射疫苗后的第15天感染了乙肝病毒,请在图乙中画出其体内抗体浓度的变化曲线_______。
【答案】(1)①. T细胞/T淋巴细胞 ②. 胸腺
(2)①. 抗原呈递 ②. ⑥
(3)①. 抗原 ②. 细胞因子 ③. 沉淀/细胞集团
(4)①.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 ②. 主动免疫
(5)
【分析】分析甲图,根据②是Y型的抗体,可以确定左侧为体液免疫,进而推导出细胞④是辅助性T细胞,细胞⑤是B细胞。细胞⑥是浆细胞,细胞⑦是记忆B细胞;根据细胞⑧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可以确定右侧为细胞免疫,进而推导出细胞⑧是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⑨是记忆T细胞。
【解析】(1)根据②是Y型的抗体,可以确定左侧为体液免疫,进而推导出细胞④是辅助性T细胞,该细胞是在骨髓中形成,在胸腺中成熟。
(2)巨噬细胞属于抗原呈递细胞,具有摄取、加工、呈递抗原的作用。细胞⑥是分泌抗体的浆细胞,不具有抗原的能力。
(3)细胞⑤是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需要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一些病原体(抗原)可以和B细胞接触,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④(辅助性T细胞)与⑤(B细胞)相互接触并分泌细胞因子作用于⑤(B细胞),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这种病原体结合。在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
(4)巨噬细胞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ASFV能够将猪体内大量的巨噬细胞破坏从而使猪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受到破坏。注射疫苗属于主动免疫。
(5)注射疫苗使机体内产生了抗体和记忆细胞,因而再次感染乙肝病毒,会出现二次免疫,表现出更快、更强的特点,因而抗体浓度的变化图为: 。
24. 肾内集合管细胞膜上具有AQP2、AQP3、AQP4等多种水通道蛋白。抗利尿激素(ADH)会通过调控AQP2的数量来调节水的重吸收,有关过程如图所示,其中①-④表示液体成分,a、b表示囊泡的不同转运途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④中属于内环境的有______;集合管细胞之间通过封闭小带紧密连接,有效防止了_______(填图中数字)与集合管内原尿的混合。
(2)ADH合成器官在______,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的角度分析,能引起ADH分泌量增加的有效刺激是______,ADH与集合管细胞膜上的X特异性结合,引发细胞内一系列反应,但机体仍需源源不断地合成并分泌ADH,原因是______。人体内水重吸收过程的调节方式为______(填“神经调节”、“体液调节”或“神经一体液调节”)。
(3)水分子通过AQP快速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是______。集合管细胞中,AQP2与分泌蛋白都能通过囊泡进行转运,它们在囊泡的位置区别是______。研究表明,过量饮酒会抑制ADH的分泌,若正常人过量饮酒后,a过程将会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基本不变”)。
(4)若人体在正常饮水情况下尿量超过3L/d,则可能患有尿崩症。尿崩症是指由于某些因素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出现障碍而引起疾病的统称。下列有关引发人体尿崩原因的分析,合理的有_______。
①通过ADH的调控,导致集合管细胞膜上AQP3和AQP4的数量减少
②含AQP2的囊泡上缺乏某些蛋白,导致AQP2无法定位到集合管细胞的特定位置
③控制合成AQP2的基因过量表达,导致集合管细胞膜上的AQP2增多
④若患者体内ADH含量低,可能是下丘脑的损伤导致垂体合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量不足
⑤若患者体内ADH含量高,可能是自身产生的抗体与ADH受体特异性结合,导致集合管细胞对ADH不敏感
【答案】(1)①. ②③ ②. ②
(2)①. 下丘脑 ②.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③. ADH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 ④. 神经-体液调节
(3)①. 易化扩散 ②. 分泌蛋白是被囊泡包裹着的,而水通道蛋白则位于囊泡膜上 ③. 减弱
(4)②⑤
【分析】水盐平衡调节:
①当人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就会升高,这一情况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得下丘脑一方面把信息传到大脑皮层感觉中枢,使人产生渴觉而主动饮水,另一方面,下丘脑还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释放到血液中,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就加强了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②当人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就会降低,这一情况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得下丘脑一方面把信息传到大脑皮层感觉中枢,使人不产生渴觉,另一方面,下丘脑还减少分泌抗利尿激素,垂体释放到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就减弱了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增加。
题图分析:据图可知,受到刺激后,下丘脑合成和分泌ADH至垂体,再由垂体释放至内环境。ADH经血液循环运送至肾集合管细胞,与其上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完成信息传递。集合管细胞接受到信息后,通过a过程增加膜上AQP2的量,促进肾集合管细胞吸水。当细胞吸水量减少时,通过b过程把AQP2运回细胞。
【解析】(1)据图分析,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①是集合管细胞内液,②是组织液,③是血浆,④是集合管,其腔内的液体属于外环境,故①②③④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是②③;据图可知,集合管腔内是原尿,集合管细胞间是组织液,所以集合管细胞之间通过封闭小带紧密连接,有效防止了②组织液与集合管内的原尿的混合。
(2)下丘脑是合成抗利尿激素(ADH)的场所,下丘脑合成ADH后由垂体释放到内环境起作用。细胞外渗透压升高能引起抗利尿激素(ADH)分泌量增加。DH与集合管细胞膜上的X特异性结合,引发细胞内一系列反应,但机体仍需源源不断地合成并分泌ADH,原因是ADH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所以需要不断地合成分泌,下丘脑通过分泌ADH调节水的重吸收过程既有下丘脑参与的神经调节,也有抗利尿激素参与的体液调节,故为神经一体液调节。
(3)分析题意可知,AQP是水通道蛋白,水分子通过它进入细胞时未消耗细胞产生的ATP,故水分子经AQP快速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是易化扩散;AQP2是水通道蛋白,在细胞膜上起作用,而分泌蛋白分泌至细胞外起作用。据图可知,AQP2在被囊泡运输时,AQP2位于囊泡膜上,而分泌蛋白在分泌过程中被囊泡包裹。所以AQP2与分泌蛋白在囊泡的位置区别在于:分泌蛋白是被囊泡包裹着的,而水通道蛋白则位于囊泡膜上,a过程可以增加细胞膜上AQP2的量,以增加对水的吸收研究表明,过量饮酒会抑制ADH的分泌,渗透压下降,所以正常人过量饮酒后,所以a过程要减弱,减少将AQP2到细胞上,减少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重吸收。
(4)①据图可知,集合管细胞膜上AQP3和AOP4可将集合管中的水协助扩散至组织液中,若集合管细胞膜上AQP3和AQP4的数量过 少,不会引起尿崩,①错误;
②③据图可知,若集合管细胞膜上的AQP2增多,从而使水渗透通透性相应增加,促进对水分的吸收,不会引起尿崩;若含AQP2的囊泡上缺乏某些蛋白,导致AQP2无法定位到集合管细胞的特定位置,则会导致重吸收作用减弱,可能引起尿崩,②正确,③错误;
④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④错误;
⑤ADH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量,若自身产生的抗体与ADH受体特异性结合,导致集合管细胞对 ADH不敏感,则会导致尿崩,⑤正确。
25. 曹氏鸭脖的辣椒味主要来源于辣椒精,这是一种从辣椒中提炼出的天然成分,包含辣椒醇、辣椒素、辣椒红素等多种化学物质。其中,辣椒素是赋予食物辣味的主要成分。辣椒素受体TRPV1是口腔黏膜感觉神经末梢上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蛋白,辣椒素和43℃以上的高温等刺激可将其激活并打开通道,激活机理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细胞膜的膜蛋白种类繁多,功能多样。结合所给信息,推测TRPV1的主要功能为_______、______。
(2)吃辣椒时,辣椒素与受体TRPV1结合后因为阳离子内流使神经元产生兴奋,兴奋以_______形式传至神经末梢,后传至_______产生“热痛感”。图中②处兴奋传递的方向是_______(填“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判断依据是_______。
(3)吃辣椒同时喝热饮会_______(填“加重”“减轻”或“不影响”)痛感。
(4)研究发现辣椒素能促进家兔产生胰岛素。为研究食用辣椒素是否只通过TRPV1发挥作用。请利用提供的实验条件完善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实验条件:生理状态(含空腹血糖浓度)相同的健康家兔若干只,普通饲料,辣椒素,4一叔丁基环己醇(TRPV1抑制剂,不响血糖浓度),胰岛素定量检测仪。
实验思路:
①将若干只_______的健康家兔随机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并测定胰岛素的含量;
②进行实验处理:
甲组:_______;
乙组:饲喂添加了一定量辣椒素的等量普通饲料;
丙组:_______;
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_______,计算平均值,分析数据。
预期实验结果:
若实验结果为_______,则可证明辣椒素只通过TRPV1发挥作用。
【答案】(1)①. 接收(传递)信息/识别/辣椒素受体 ②. 转运物质(离子)
(2)①. 电信号/局部电流/神经冲动 ②. 大脑皮层 ③. 从左往右 ④. 图1中①处为感受器,产生的兴奋沿反射弧从左往右传导,②处为突触,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在突触后膜上
(3)加重 (4)①. 生理状态(含空腹血糖浓度)相同 ②. 饲喂一定量的普通饲料 ③. 饲喂添加了一定量辣椒素和4-叔丁基环己醇的等量普通饲料 ④. 测定胰岛素的含量 ⑤. 若乙组胰岛素的含量大于丙组,且丙组胰岛素的含量等于甲组(或丙组与甲组胰岛素含量无明显差异)
【分析】神经调节是指在神经系统的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功能调节过程,是人体最重要的调节方式。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规律性应答的过程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包括五个基本环节: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感受器是连接神经调节受刺激的器官,效应器是产生反应的器官;中枢在脑和脊髓中,传入和传出神经是将中枢与感受器和效应器联系起来的通路。
【解析】(1)辣椒素受体TRPV1是口腔黏膜感觉神经末梢上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蛋白,辣椒素受体TRPV1是口腔黏膜感觉神经末梢上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蛋白是接收(传递)信息/识别/辣椒素受体,也能转运物质(离子) 。
(2)吃辣椒时,辣椒素与受体TRPV1结合后因为阳离子内流使神经元产生兴奋,兴奋以电信号/局部电流/神经冲动形式传至神经末梢,后传至大脑皮层产生“热痛感”。图中②处兴奋传递的方向是从左往右,因为图1中①处为感受器,产生的兴奋沿反射弧从左往右传导,②处为突触,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在突触后膜上
(3)根据题干信息和题图可知:辣椒素或43℃以上高温可激活TRPV1,使其通道打开,Ca2+、Na+进入神经细胞内,神经细胞兴奋,促进相关电信号的传导,使痛觉增强,因此吃辛辣食物时,喝热饮会加剧痛觉。
(4)本实验目的是探究食用辣椒素是否只通过TRPV1发挥作用,根据实验目的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有TRPV1结构,同时根据辣椒素能促进家兔产生胰岛素可推测本实验的因变量可以是胰岛素含量。因此本实验的设计思路为:将生理状态(含空腹血糖浓度)相同家兔随机分为成甲乙丙三组,甲组为空白对照组,喂一定量的普通饲料;乙组饲喂添加了一定量辣椒素的等量普通饲料,丙组饲喂添加了一定量辣椒素和4-叔丁基环己醇的等量普通饲料,一段时间后测定胰岛素的含量。若乙组胰岛素的含量大于丙组,且丙组胰岛素的含量等于甲组,推测食用辣椒素是只通过TRPV1受体发挥作用。若乙组胰岛素的含量大于丙组,且丙组胰岛素的含量大于甲组,推测食用辣椒素不只通过TRPV1受体发挥作用。
生理指标
测定值
正常值
腋下体温/℃
38.9
36.0~37.4
白细胞计数/(个·L-1)
13.5×109
(4~10)×109
血钠浓度/(mml·L-1)
180
140~160
次数
指标
1
2
3
4
5
6
7
8
9
A
0.45
0.44
0.45
0.55
0.55
0.52
0.50
0.46
0.45
B
0.31
0.31
0.30
0.30
0.60
0.62
0.38
0.33
0.32
C
0.23
0.23
0.23
0.18
0.17
0.16
0.22
0.23
0.2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浙江省嘉兴八校联盟高二(上)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浙江省衢州五校联盟高二(上)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食物热效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台州市台州十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