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部分学校教学联盟高一(上)1月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部分学校教学联盟高一(上)1月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第1页
    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部分学校教学联盟高一(上)1月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第2页
    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部分学校教学联盟高一(上)1月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2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部分学校教学联盟高一(上)1月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部分学校教学联盟高一(上)1月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40分。其中1~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1-2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学说的建立运用了完全归纳法
    B. 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由老细胞分裂而来
    C. 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D. 细胞学说使生物学的研究从细胞水平进入分子水平
    【答案】B
    【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详解】A、施莱登和施旺对部分动植物组织的观察得出“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并没有对所有的动物和植物组织进行观察,采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A错误;
    B、“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是魏尔肖对细胞学说的补充,是在细胞学说的修正发展中提出来的,B正确;
    C、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但没揭示多样性,C错误;
    D、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了细胞水平,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学的研究进程,D错误。
    故选B。
    2. 下列关于“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苹果和梨富含还原糖,是鉴定还原糖的理想材料
    B. 鉴定脂肪时,可以用清水洗去花生子叶表面多余的染液
    C. 鉴定蛋白质时,应将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等量混合后使用
    D. 成熟的蓖麻种子中富含脂肪,用苏丹Ⅲ染液可将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染成红色
    【答案】A
    【分析】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相关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糖类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 橘黄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 生紫色反应。因此,可以根据有机物与某些 化学试剂所产生的颜色反应,检测生物组织 中糖类、脂肪或蛋白质的存在。
    【详解】A、糖类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苹果和梨富含还原糖,是鉴定还原糖的理想材料,A正确;
    B、鉴定脂肪时,可以用50%酒精洗去花生子叶表面多余的染液,B错误;
    C、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鉴定蛋白质时,先加双缩脲试剂A,再加双缩脲试剂B,C错误;
    D、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成熟的蓖麻种子中富含脂肪,用苏丹Ⅲ染液可将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染成橘黄色,D错误。
    故选A。
    3. 《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阅读其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选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早莺、新燕与西湖其他所有的动物,共同构成一个群落
    B. 乱花属于器官层次,浅草属于个体层次
    C. 暖树与新燕所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不完全相同
    D. 西湖中所有生物和它们所生活的无机环境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答案】A
    【分析】在自然界,生物个体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同种和不同种的个体以及无机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形成一个整体——种群,不同种群相互作用形成更大的整体——群落,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更大的整体——生态系统,
    【详解】A、生物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应包含动物、植物和微生物,A错误;
    B、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属于器官层次,草属于个体层次,B正确;
    C、植物不具有系统这个层次,但动物具有,因此暖树与新燕所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不完全相同,C正确;
    D、生物群落及其生活的无机环境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西湖中所有生物是群落,西湖中所有生物和它们所生活的无机环境构成一个生态系统,D正确。
    故选A。
    4. 糖类和脂肪都能作为人体运动时的能源物质,随运动强度的改变,人体内脂肪与糖类供能的比例也会发生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脂肪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室温下呈固态
    B. 若糖类和脂肪能够为运动中的人体提供相同的能量,则脂肪分解的质量更多
    C. 糖类是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
    D. 脂肪是人体良好的储能物质,能够在人体缺少糖类的时候,大量转化为糖类
    【答案】C
    【分析】(1)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乳糖,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形成的,蔗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形成的,乳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形成的;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壳多糖又称几丁质,为N-乙酰葡萄糖胺通过β连接聚合而成的结构同多糖。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的外壳、昆虫的甲壳和真菌的胞壁中,也存在于一些绿藻中,主要是用来作为支撑身体骨架以及对身体起保护的作用。
    (2)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固醇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参与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
    【详解】A、人体脂肪含有的是饱和脂肪酸,室温下呈固态,A错误;
    B、1g糖原氧化分解释放出约17kJ的能量,1g脂肪可以放出39kJ的能量,所以若糖类和脂肪能够为运动中的人体提供相同的能量,糖类分解的质量更多,B错误;
    C、糖类是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但脂肪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C正确;
    D、脂肪一般只能在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才会分解供能,而且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D错误。
    故选C。
    5.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细胞的含水量会保持不变
    B. 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C. 人体血液中Ca2+浓度太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D. 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
    【答案】C
    【分析】(1)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细胞内的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能自由移动,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
    (2)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有的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功能,有的无机盐能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渗透压。
    【详解】A、人体细胞的含水量会跟随身体所处的不同阶段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并不是保持不变的,A错误;
    B、无机盐在生物体内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B错误;
    C、哺乳动物的血液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Ca2+,如果Ca2+的含量太低,动物会出现抽搐等症状;可见人体血液中Ca2+浓度太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C正确;
    D、种子萌发时自由水含量增加;种子休眠时自由水含量减少,故细胞内结合水和自由水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低,D错误。
    故选C。
    6. 胃蛋白酶原是由胃主细胞分泌的无活性的多肽链,胃蛋白酶原经胃酸等刺激后形成胃蛋白酶。胃蛋白酶的作用是水解食物中的蛋白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胃蛋白酶原是一种分泌蛋白
    B. 胃蛋白酶原和胃蛋白酶的空间结构相同
    C. 胃蛋白酶原可直接参与食物的消化
    D. 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可持久发挥作用
    【答案】A
    【分析】胃蛋白酶是胃液中的一种消化酶,能催化食物中的蛋白质水解为多肽片段。
    【详解】A、由题干信息“胃蛋白酶原是由胃主细胞分泌的无活性的多肽链”可知胃蛋白酶原属于分泌蛋白,A正确;
    B、由题干信息“胃蛋白酶原经胃酸刺激后形成胃蛋白酶”可知胃蛋白酶原成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可能是由结构改变引起的,B错误;
    C、胃蛋白酶原是由胃主细胞分泌的无活性的多肽链,不能直接参与食物的消化,C错误;
    D、胃蛋白酶的PH为1.5左右,而小肠液的PH为7.6,当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会失去生物活性,D错误。
    故选A。
    7. 研究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时,常采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某同学用该方法对菠菜的叶肉细胞进行了如图所示操作,其中S1-S4表示上清液,P1-P4表示沉淀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示四次离心,离心机的转速设置应该是依次变大
    B. S1、S2、P2、P3在适宜条件下均能进行能量转换
    C. S1、S2、P3、P4中均含有蛋白质和RNA,但并不都含有磷脂
    D. 全面考虑S1-S4,P1-P4,DNA存在于P1、P2、P3、S1、S2、S3中
    【答案】D
    【分析】分析各个部分中所含有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P1为细胞核、细胞壁碎片,S1为各种细胞器;P2为叶绿体,S2为除叶绿体之外的细胞器;P3为线粒体,S3为除叶绿体、线粒体之外的细胞器;P4为核糖体,S4为除线粒体、核糖体、叶绿体之外的细胞器;S1包括S2和P2;S2包括S3和P3;S3包括S4和P4。
    【详解】A、图示四次离心,试管中的物质或结构质量越来越低,离心机的转速设置应该是依次变大,A正确;
    B、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能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则图中的S1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P2为叶绿体、S2和P3都含有线粒体,B正确;
    C、S1为各种细胞器,S2为除叶绿体之外的细胞器,P3为线粒体,P4为核糖体,以上均含有蛋白质和RNA,P4为核糖体,无细胞膜,不含有磷脂,其余的含有磷脂,C正确;
    D、S3为除叶绿体、线粒体之外的细胞器,无DNA,D错误。
    故选D。
    8.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衰老是生命的基本现象。“黑发”与酪氨酸酶有关,酪氨酸酶催化产生的黑色素传递给毛发的角质细胞,使毛发着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细胞的衰老造成了个体的衰老
    B. 人体衰老的红细胞自由水含量降低,细胞核体积增大
    C. 人随年龄的增长可能因缺乏酪氨酸酶导致头发变白
    D. 人体细胞中线粒体体积随年龄增大而变小,呼吸速率变慢
    【答案】C
    【分析】细胞衰老是正常的生命现象,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详解】A、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不等于个体衰老,年轻人体内也会有衰老的细胞,A错误;
    B、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B错误;
    C、黑色素细胞衰老,使酪氨酸酶的活性下降,生成的黑色素减少,是白头发生成的根本原因,C正确;
    D、人体细胞中线粒体体积随年龄增大而变大,数目减少,呼吸速率变慢,D错误。
    故选C。
    9. 下列关于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洋葱表皮细胞在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水分子不会进入细胞内
    B. 能否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可作为判断动物细胞是否为活细胞的依据
    C. 用黑藻叶片做材料观察质壁分离时,叶绿体的存在有利于观察实验现象
    D. 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后的洋葱表皮细胞,再滴加清水,均能看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答案】C
    【分析】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
    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发生质壁分离,进而说明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详解】A、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单位时间内进入细胞的水分子数少于出细胞的水分子数目,A错误;
    B、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B错误;
    C、用黑藻叶片做材料观察质壁分离实验时,利用叶绿体作为参照物可更好地观察质壁分离现象,C正确;
    D、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后的洋葱表皮细胞,再滴加清水,未必均能看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若蔗糖溶液浓度过高会导致植物细胞失水过多死亡,则无法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D错误。
    故选C。
    10. 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称为肺炎支原体的单细胞生物,如图为支原体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 肺炎支原体中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
    B. 细菌、噬菌体和支原体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得到的小分子物质都是六种
    C. 培养皿中培养的肺炎支原体群体可构成一个微生物群落
    D. 青霉素类抗生素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壁,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有效药物
    【答案】B
    【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无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和唯一的细胞器-核糖体;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含有DNA和RNA,遗传物质为DNA。
    【详解】A、肺炎支原体没有细胞核,所以肺炎支原体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无关,A错误;
    B、细菌、噬菌体和支原体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彻底水解得到的小分子物质都是六种,B正确;
    C、在培养皿中培养的肺炎支原体群体构成了一个种群,C错误;
    D、支原体没有细胞壁,故青霉素类抗生素对其不起作用,D错误。
    故选B。
    11. 牛胰岛素由17种、51个氨基酸形成两条肽链而组成。1965年,中国科学家经过6年零六个月的努力,创造性地先合成两条链再将两条人工链合在一起,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与天然胰岛素具有相同的生物活性的牛胰岛素。下图示牛胰岛素分子及其局部放大示意图,有关此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牛胰岛素中至少含有的O原子个数为53个
    B. 牛胰岛素分子结构中的化学键不是只有肽键,其空间结构不是在核糖体上形成的
    C. 牛胰岛素形成时,与图中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总和相比较,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8
    D. 该胰岛素分子中至少含有3个羧基和3个氨基,彻底水解1分子胰岛素要破坏49个肽键
    【答案】A
    【分析】脱水缩合: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在脱水缩合过程中一个氨基酸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分别脱下—OH和—H结合形成H2O,同时形成一个肽键。蛋白质的分子量=na-18(n-m),其中n表示氨基酸数目,a表示氨基酸平均分子质量,m表示肽链数。
    【详解】A、牛胰岛素分子及其局部放大示意图可知,R基上至少含有2个O原子,胰岛素中至少含有的O原子个数为2×51-49+2=55个,A错误;
    B、牛胰岛素分子结构中的化学键不是只有肽键还要二硫键,其空间结构不是在核糖体上形成的,B正确;
    C、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脱去水的分子质量+形成二硫键脱去氢的分子质量=49×18+6=888,C正确;
    D、胰岛素分子由两条肽链而组成,R基上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胰岛素分子中至少含有3个羧基和3个氨基,彻底水解1分子胰岛素要破坏49个肽键,D正确。
    故选A。
    12. 如图表示由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图中①为某种多聚体的单体,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
    B. 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糖原
    C. 若②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②可能是脂肪
    D. 若③为多聚体,且能储存生物的遗传信息,则③一定是DNA
    【答案】D
    【详解】A、①的组成元素是C、H、O、N,所以①最可能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A正确;
    B、④可能是糖类或脂肪,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糖原,B正确;
    C、②的组成元素只有C、H、O,若②分布于内脏器官周围,则②是脂肪,脂肪具有缓冲和减压作用,C正确;
    D、若③为多聚体,且能储存遗传信息,则③是DNA或RNA,D错误。
    故选D。
    13. 伞藻是一种单细胞生物,由帽、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细胞核位于基部。科学家用伞形帽和菊花形帽两种伞藻进行下图所示实验,下列关于这两个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一证明伞藻的形态结构由细胞核决定
    B. 实验二是对实验一的补充,可排除假根中其他物质的作用
    C. 这两个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D. 这两个实验证明了细胞核和细胞质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答案】B
    【分析】分析实验一:将伞形帽伞藻的伞柄嫁接到菊花形帽伞藻的假根上,形成菊花形帽伞藻;将菊花形帽伞藻的伞柄嫁接到伞形帽伞藻的假根上,形成伞形帽的伞藻。
    【详解】A、实验一伞柄嫁接实验中,伞藻帽的形状与假根有关,由于假根中除了有细胞核外,还有其他结构,因此若要证明伞藻的形态结构取决于细胞核,还应设置伞藻核移植实验,A错误;
    B、实验一伞柄嫁接实验中,伞藻帽的形状与假根有关,由于假根中除了有细胞核外,还有其他结构,因此若要证明伞藻的形态结构取决于细胞核,还应设置伞藻核移植实验,故实验二是对实验一的补充,可排除假根中其他物质的作用,B正确;
    CD、两个实验没有单独研究细胞核和细胞质各自的功能,不能证明细胞核是代谢的控制中心,也不能证明细胞核和细胞质相互依存、不可分割,CD错误。
    故选B。
    14. 下列关于探索光合作用原理的部分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学家希尔发现,在离体叶绿体悬浮液中加入铁盐,在黑暗中就可以释放出氧气
    B. 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示踪的方法研究发现,光合作用中氧气来源于H2O
    C. 阿尔农发现在光照下叶绿体可以合成ATP,这一过程总是与水的光解相伴随
    D. 卡尔文等用14C标记的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探明了CO2中的碳如何转变为糖
    【答案】A
    【分析】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1)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明植物能净化空气;(2)梅耶根据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转换为化学能;(3)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氧气外还有淀粉;(4)恩格尔曼采用水绵、好氧细菌和极细光束进行对照实验,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5)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6)卡尔文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O2的固定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
    【详解】A、希尔发现在离体的叶绿体悬浮液中加入铁盐或其他氧化剂,在光照下可以释放出氧气,该实验被后人称为希尔反应,A错误;
    B、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示踪法(用18O标记水或二氧化碳)研究了光合作用中氧气全部来自于水,B正确;
    C、阿尔农发现叶绿体可合成ATP,且该过程总与水的光解相伴随,C正确;
    D、卡尔文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用14C标记的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探明了CO2的固定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即CO2中的碳如何转变为糖,D正确。
    故选A。
    15. 为探究酶的特性,某实验小组设计下表所示的实验。下列相关分析,不准确的是( )
    注:“+”表示加入,“-”表示未加入。
    A.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酶的专一性
    B. 只有乙试管出现紫色反应
    C. 本实验设计可能无法达到实验目的
    D.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
    【答案】B
    【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2)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详解】A、该实验相同的底物加入了不同的酶,是为了验证酶的专一性,A正确;
    B、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本质也是蛋白质,两个试管都出现紫色反应,B错误;
    C、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本质也是蛋白质,都能和双缩脲发生反应,所以本实验设计可能无法达到实验目的,C正确;
    D、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种类的不同,一个加入了淀粉酶,一个加入了蛋白酶,D正确。
    故选B。
    16. 如图是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①~③表示相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壁,动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膜
    B. 物质①可能是由糖类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糖蛋白,这些糖类分子叫作糖被
    C. 物质①②是静止的,③可以侧向自由移动
    D. 细胞膜的存在使得细胞不需要的物质均无法进入细胞
    【答案】B
    【分析】细胞膜的外表面还有糖类分子,它和蛋白质分子结合形成的糖蛋白,或与脂质结合形成的糖脂,这些糖类分子叫作糖被。糖被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如糖被与细胞表面的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等功能有密切关系。
    【详解】A、植物细胞最外层结构是细胞壁,但细胞壁是全透的,无法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膜可以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故动植物细胞的边界都是细胞膜,A错误;
    B、①是由糖类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糖蛋白,这些糖类分子叫作糖被,B正确;
    C、细胞膜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具有流动性,主要体现在构成膜的③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膜中的②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C错误;
    D、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能力是相对的,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易进入细胞,如有些病毒、病菌也能侵入细胞使生物体患病,D错误。
    故选B。
    17.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试剂和实验方法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时需利用无水乙醇分离色素
    B. 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细胞呼吸过程中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
    C. 可用碱性染料甲紫进行染色,便于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观察
    D.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可选用酸性重铬酸钾液检测有无酒精生成
    【答案】A
    【分析】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通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就可以判断这些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甲紫溶液,旧称龙胆紫溶液)着色。观察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时,解离(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 胞相互分离开来)、漂洗(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染色(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 液能使染色体着色)、制片(使细胞分散开来,有 利于观察)
    【详解】A、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所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用于分离,A错误;
    B、CO2 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CO2 的产生情况,B正确;
    C、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甲紫溶液染色,便于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观察,C正确;
    D、橙色的重铬酸钾 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俗称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可用于检测酒精的有无,D正确。
    故选A。
    18. 在人体肠道内寄生的一种变形虫——痢疾内变形虫,能通过胞吐作用分泌蛋白分解酶,溶解人的肠壁组织;通过胞吞作用“吃掉”肠壁组织细胞,并引发阿米巴痢疾。研究发现这种病原体通过饮食传播。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胞吞和胞吐需要消耗能量
    B. “吃掉”肠壁组织细胞时,不需要肠壁组织细胞与变形虫膜上的蛋白质结合
    C. 胞吞和胞吐过程利用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D. 注意个人饮食卫生、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是预防阿米巴痢疾的关键措施
    【答案】B
    【分析】当细胞摄取大分子时,首先是大分子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从而引起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囊泡进入细胞内部,这种现象叫作胞吞。与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排出细胞,这种现象叫作胞吐。胞吞和胞吐是物质跨膜运输一种特殊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不需要蛋白质做载体,但需膜蛋白的识别作用,同时还需消耗能量。
    【详解】A、胞吞和胞吐需要消耗能量,A正确;
    B、通过胞吞作用“吃掉”肠壁组织细胞,胞吞需要,胞吞的物质首先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所以需要肠壁组织细胞与变形虫膜上的蛋白质结合,B错误;
    C、胞吞和胞吐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即体现了其结构特点,C正确;
    D、据题可知,病原体通过饮食传播,所以注意个人饮食卫生、加强公共卫生建设能够预防防阿米巴痢疾,D正确。
    故选B。
    19. 下图表示人体小肠上皮细胞从肠腔吸收葡萄糖并转运到组织液的过程。葡萄糖、Na+分别与转运蛋白结合,借助Na+浓度梯度产生的势能,驱动转运蛋白将葡萄糖逆浓度运入细胞,进入细胞后葡萄糖与转运蛋白分开,Na+又被泵出细胞外。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葡萄糖分子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B. Na+排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中结构c构象发生改变
    C. 呼吸抑制剂不会影响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
    D. 长期低钠饮食会影响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
    【答案】C
    【分析】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协助扩散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能量,需要载体;主动运输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需要能量。大分子或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不需要载体,消耗能量。
    【详解】A、据图可知,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属于主动运输,A正确;
    B、Na+排出小肠上皮细胞需要载体c的协助,且逆浓度梯度运输,属于主动运输,该过程中结构c构象发生改变,B正确;
    CD、分析题意,需要借助Na+浓度梯度产生的势能,驱动转运蛋白将葡萄糖逆浓度运入细胞,此后Na+又被泵出细胞外,Na+泵出细胞外需要消耗ATP,故呼吸抑制剂会通过影响钠离子运输影响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长期低钠饮食会影响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C错误,D正确。
    故选C。
    20. 2023年10月5日上午,中国队选手何杰在杭州亚运会中,以2小时13分01秒的成绩夺得中国田径队亚运会历史上的首枚男子马拉松金牌。何杰在比赛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有关何杰体内能量转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
    B. ATP是直接的能源物质,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能使某些分子磷酸化
    C. 何杰在比赛时,因过多消耗ATP而导致ADP大量积累
    D. 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在所有生物的细胞内都是一样的
    【答案】C
    【分析】ATP是生物体直接的能源物质,AT P中文名称叫腺苷三磷酸,ATP的结构式为A-P~P~P,其中“_”为普通磷酸键,“~”为特殊化学键,“A”为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P代表磷酸基团。AT 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ATP 与 ADP 在时刻不停地发生着转化,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ATP 与 ADP 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在所有生物的细胞内都是一样的,这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详解】A、蛋白质的合成是吸能反应,吸能反应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A正确;
    B、ATP是直接的能源物质,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与蛋白质等分子结合,能使蛋白质等分子磷酸化,B正确;
    C、细胞中 ATP 含量极少,但 ATP 与 ADP 相互转化的速度很快,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不会导致 ADP 大量积累,C错误;
    D、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在所有生物的细胞内都是一样的,这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D正确。
    故选C。
    21. 下图中曲线①表示某种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的酶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将该淀粉酶分别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后,再在该酶最适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该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图中的曲线②。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由上述结果可知该淀粉酶的保存温度应低于30℃
    B. 低温条件下,酶的空间结构不会发生改变
    C. 曲线②的数据是将该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后再在80℃条件下测得
    D. 综合曲线①②可知,在工业生产中使用该酶时温度保持在80℃较为适宜
    【答案】D
    【分析】分析曲线可知:曲线①表示酶在各种温度下酶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由曲线可以看出在温度为80℃时,酶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最高;曲线②是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曲线可以看出,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保温足够长时间后,在最适宜温度下测得酶的活性随保温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在60~70℃之间保温足够长时间,在最适宜温度下,酶活性较高,温度超过70℃保温足够长时间,在最适宜温度下,酶活性急剧下降。
    【详解】A、由曲线②可知,保存温度低于30℃时,该淀粉酶残余酶活性较高,说明保存温度低于30℃时,酶结构受到温度的影响小,A正确;
    B、低温会抑制酶的活性,但不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B正确;
    C、通过曲线①可知该淀粉酶催化的最适温度是80℃,而曲线②中的数据是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时间,然后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80℃)测定的,C正确;
    D、综合曲线①、②可知,在工业生产中既要使酶有较高的催化效率,又要有较强的热稳定性(使其能在某温度下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使用该酶时的温度保持在60℃—70℃较为适宜,D错误。
    故选D。
    22. 内共生起源学说认为,线粒体和叶绿体分别起源于一种原始的需氧细菌和蓝细菌类原核细胞。它们最早被先祖厌氧真核生物吞噬后未被消化,而是与宿主进行长期共生而逐渐演化为重要的细胞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线粒体和叶绿体分裂繁殖与细菌类似支持该学说
    B. 线粒体和叶绿体内存在与细菌DNA相似的环状DNA支持该学说
    C. 根据此学说分析,叶绿体的内膜应来源于蓝细菌的细胞膜
    D. 先祖厌氧真核生物吞噬需氧细菌后使其解体,解体后的物质组装成线粒体
    【答案】D
    【分析】线粒体是一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由两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是细胞中能量转换的结构,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包括外膜、内膜、嵴和基质,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其中有少部分蛋白质由线粒体DNA指导合成,大部分蛋白质由核基因指导合成。叶绿体结构包括外膜、内膜、基质和基粒(由多个类囊体组成),光合色素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前者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后者主要吸收蓝紫光,这两类色素都分布于类囊体膜上。
    【详解】A、线粒体和叶绿体进行分裂繁殖,细菌也是进行分裂繁殖,因此它们繁殖方式上的相同点支持内共生起源学说,A正确;
    B、线粒体和叶绿体内都存在裸露的环状DNA分子,细菌拟核区域也存在裸露的环状DNA分子,因此它们DNA存在形式上的相同点支持内共生起源学说,B正确;
    C、根据题图分析,蓝细菌被宿主细胞吞噬后二者长期共生形成叶绿体,则叶绿体双层膜中的外膜应该来源于宿主细胞即非光合作用的真核生物,内膜应来源于蓝细菌的细胞膜,C正确;
    D、由题干可知,先祖厌氧真核生物吞噬需氧细菌后没有将其消化,而是与其长期共生,逐渐演化出线粒体,D错误。
    故选D。
    23. 下图是某动物细胞增殖过程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2细胞由于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单体数目为0
    B. 图3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形成细胞板,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C. 若某药物可抑制纺锤体形成,则它极可能作用于图4细胞所属时期
    D. 上图在细胞增殖过程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图1→图4→图2→图3
    【答案】B
    【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图2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单体数目为0,A正确;
    B、动物细胞不会形成细胞板,B错误;
    C、药物作用于前期,可抑制纺锤体形成,图4细胞所属时期是前期,C正确;
    D、上图在细胞增殖过程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图1间期→图4前期→图2后期→图3末期,D正确。
    故选B。
    24. 下图表示人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物质变化曲线图形的一部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该图表示细胞核内DNA数量变化,则BC段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1:1
    B. 若该图表示细胞内染色体数量变化,则D时刻后细胞中有姐妹染色单体
    C. 若该图表示染色单体数量变化,则CD时刻细胞核完成重建
    D. 若该图表示细胞内中心粒数量变化,则CD时刻已完成着丝点分裂
    【答案】D
    【分析】有丝分裂过程中,各物质的变化规律:
    (1)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2N→4N);
    (2)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
    (3)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后期消失(4N→0);
    (4)核膜和核仁:前期消失,末期重建;
    (5)中心体:间期复制后加倍,前期分离,末期细胞质分裂后恢复体细胞水平。
    【详解】A、若该图形表示细胞核内DNA数量变化,则BC段包括后期,而后期染色单体数为0,A错误;
    B、若该图表示细胞内染色体数量变化,则BC段包括后期,D时刻为末期,细胞中不存在姐妹染色单体,B错误;
    C、若该图形表示染色单体数量变化,则CD表示后期着丝点分裂,而细胞核重建发生在末期,C错误;
    D、若该图形表示细胞内中心粒数量变化,则CD时刻表示进入末期,此时已经完成了着丝点的分裂,D正确。
    故选D。
    25. 沙拐枣是荒漠地区优良的固沙植物,其叶片现已退化为线状的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枝条。某实验小组测定了温度对沙拐枣绿色枝条吸收和释放CO2速率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其中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叶片退化为线状,可减小叶片表面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量
    B.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40℃左右时绿色枝条的有机物制造量最大
    C. 可在35-40℃设置温度梯度进一步测量实际光合作用的最适宜温度
    D. 发现沙拐枣白天气孔关闭,晚上气孔开启,但其光合作用依然发生在白天
    【答案】C
    【分析】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在黑暗条件下,随着温度的上升呼吸作用加强;在光照条件下,随着温度的上升净光合速率先上升后下降。
    【详解】A、叶片退化为线状可减小叶片表面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量,A正确;
    B、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所以40℃左右时绿色枝实际光合作用最大,B正确;
    C、根据表中信息可知,40℃左右时绿色枝实际光合作用最大,所以可在35~45℃之间设置温度梯度进一步测量实际光合作用的最适宜温度,C错误;
    D、发现沙拐枣白天气孔关闭,晚上气孔开启,但其光合作用依然发生在白天,因为只有白天有光照,D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26. 图甲、乙、丙是3类不同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⑩表示该细胞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细胞中含DNA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填序号)。乙、丙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若提取甲细胞生物膜成分中的磷脂,将其铺在空气—水界面上,测得磷脂占据面积为S,请预测:该细胞膜表面积的值___________(填“>”、“=”或“

    相关试卷

    2024~2025学年福建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部分学校教学联盟 质量检测)[原题+解析]: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福建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部分学校教学联盟 质量检测)[原题+解析],共16页。

    福建省福州市部分学校教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学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部分学校教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学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福州市部分学校教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学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部分学校教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学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