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2025学年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名校联考高一(上)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2024~2025学年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名校联考高一(上)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第1页
    2024~2025学年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名校联考高一(上)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第2页
    2024~2025学年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名校联考高一(上)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2025学年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名校联考高一(上)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名校联考高一(上)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主要考查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必修1第1章~第3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某课题组对雾霾中的微生物进行了研究,发现雾霾中含有导致过敏的病原微生物,主要为肺炎链球菌和烟曲霉菌。这两种生物共有的结构是( )
    A. 细胞膜和核糖体B. 线粒体和细胞质
    C. 核糖体和中心体D. 细胞壁和核膜
    【答案】A
    【分析】肺炎双球菌属于原核生物中的细菌类生物,其含有细胞膜和核糖体;烟曲霉菌属于真核细胞中的真菌类生物,不具有中心体。
    【详解】A、肺炎链球菌和烟曲霉菌都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共有的结构为细胞膜和核糖体,A正确;
    B、肺炎链球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B错误;
    C、肺炎链球菌和烟曲霉菌都没有中心体,C错误;
    D、肺炎链球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D错误。
    故选A。
    2. 关于光学显微镜及其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总和
    B. 要在低倍镜下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C. 转换成高倍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变多
    D. 转换成高倍镜后,应调节细准焦螺旋使视野变亮
    【答案】B
    【分析】使用光学显微镜时的注意事项:
    (1)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2)物镜有螺纹口,且物镜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目镜没有螺纹口,且目镜越短,其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3)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虚像;
    (4)显微镜放大的是物体的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体积;
    (5)与低倍镜相比,高倍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少、细胞大、视野暗;
    (6)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流程: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 找到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可见。
    【详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A错误;
    B、在高倍镜的使用过程中,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再转至高倍镜,B正确;
    C、转换成高倍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变少,C错误;
    D、转换成高倍镜后,应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变亮,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观察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掌握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原理及注意事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
    B. 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C. 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D. 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答案】C
    【分析】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主要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详解】A、细胞学说主要是由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后来有其他科学家进行补充,A正确;
    B、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B正确;
    C、细胞学说并没有指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C错误;
    D、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这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正确。
    故选C。
    4.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元素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B. 干重状态下,细胞中元素的含量依次为C>O>H>N
    C. C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也是细胞最基本的元素
    D. 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非常重要
    【答案】D
    【分析】无机盐的存在形式: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少数构成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如Fe2+--血红蛋白、碘元素--甲状腺激素。组成细胞的元素大约有20种,C、H、O、N、P、S、K、Ca、Mg等属于大量元素,Fe、Mn、B、Zn、M、Cu属于微量元素,其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不同生物体的组成元素大体相同,但是含量差别较大。
    【详解】A、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A错误;
    B、干重状态下﹐人体细胞中元素的含量依次为C>O>N>H,B错误;
    C、O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细胞中最基本的元素为C,C错误;
    D、无机盐能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D正确。
    故选D。
    5. 某肽链由65个氨基酸组成,如果用肽酶把其分解成4个五肽、3个七肽、3个八肽,则这些短肽的肽键总数为( )
    A. 4B. 10C. 55D. 62
    【答案】C
    【分析】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总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
    【详解】4个五肽中含有4×4=16个肽键,3个七肽中含有3×6=18个肽键,3个八肽中含有3×7=21个肽键,所以这些短肽中的肽键总数=16+18+21=55,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6. 下列关于细胞中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纤维素和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多糖
    B. 乳糖和蔗糖都是二糖,后者是非还原糖
    C. 常见的单糖有果糖、半乳糖和麦芽糖
    D. 细胞之间的相互识别与糖类物质无关
    【答案】B
    【分析】细胞中的糖类大致可以分为单糖、二糖、多糖等几类。果糖、半乳糖、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都是常见的单糖;植物细胞特有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特有的二糖是乳糖。淀粉、纤维素和糖原均属于多糖,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能物质。
    【详解】A、纤维素和淀粉都是植物细胞特有的多糖,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能物质,A 错误;
    B、乳糖和蔗糖都是二糖,蔗糖是非还原糖,B正确;
    C、果糖、半乳糖都是常见的单糖,麦芽糖是植物细胞特有的二糖,C错误;
    D、细胞之间的相互识别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糖蛋白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因此细胞之间的相互识别与糖类物质有关,D错误。
    故选A。
    7. 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也是某些反应的反应物
    B. 婴幼儿身体的含水量高于成年人身体的含水量
    C. 植物在逆境中,细胞内结合水含量高于自由水含量
    D. 氨基酸形成多肽时,生成物水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答案】C
    【分析】自由水:细胞中绝大部分以自由水形式存在的,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其主要功能:(1)细胞内的良好溶剂。(2)细胞内的生化反应需要水的参与。(3)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部分细胞必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4)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结合水:细胞内的一部分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它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所占比例增加。若细胞中结合水所占比例增大,有利于抵抗不良环境(高温、干旱、寒冷等)。
    【详解】A、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也是某些反应的反应物,如水的光解,A正确;
    B、生长发育期不同,生物体的含水量不同,婴幼儿身体的含水量高于成年人身体的含水量,B正确;
    C、植物在逆境中,细胞内结合水的含量升高,但结合水的含量低于自由水的含量,C错误;
    D、氨基酸形成多肽时,产生的H2O中的氢来自氨基(-NH2)和羧基(-COOH),D正确。
    故选C。
    8. 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包括糖脂和蛋白质
    B. 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磷脂分子
    C. 细胞膜能阻止一切有害物质进入细胞
    D. 细胞膜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答案】D
    【分析】细胞膜的成分有脂质、蛋白质和糖类三种,其中脂质中主要以磷脂为主,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与细胞膜功能复杂程度有关,膜功能越复杂,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就越多。
    【详解】A、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A错误;
    B、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蛋白质分子的种类和数量,B错误;
    C、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但是不能绝对控制,C错误;
    D、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D正确。
    故选D。
    9. 下列关于“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的流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新鲜的黑藻和蓝细菌均可作为该实验的材料
    B. 高倍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线粒体的基粒结构
    C. 实验中,需要先染色再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绿体
    D. 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
    【答案】D
    【分析】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散布于细胞质中,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
    【详解】A、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无叶绿体,不能作为实验材料,A错误;
    B、高倍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线粒体的内部结构,B错误;
    C、叶绿体呈绿色,不需要染色,C错误;
    D、叶绿体存在于细胞质,随着细胞质的流动而运动,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D正确。
    故选D。
    10. 下列有关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核仁与某种RNA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B. 染色质的主要组成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C. 细胞质中的代谢反应最终受细胞核的控制
    D. 核孔是DNA和RNA等大分子进出核的通道
    【答案】D
    【分析】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具有双层膜结构;染色体和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在分裂间期是丝状的染色质,在分裂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成为光学显微镜下清晰可见的染色体;核仁与核糖体RNA的合成有关,当然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是大分子物质如RNA和蛋白质等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但DNA不会通过核孔出细胞核,因此核孔具有选择性。
    【详解】A、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A正确;
    B、染色体和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B正确;
    C、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C正确;
    D、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是大分子物质如RNA和蛋白质等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但DNA不会通过核孔出细胞核,因此核孔具有选择性,D错误。
    故选D。
    11. 科学家通过下列实验探究细胞核的功能:①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是很少的细胞质相连,结果无核的一半(a)停止分裂,有核的一半(b)能继续分裂;②b部分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将一个细胞核挤入到不能分裂的a部分,结果a部分开始分裂、分化,进而发育成胚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实验结果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有关
    B. 实验结果说明细胞的寿命与细胞核有关
    C. 实验结果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
    D. 实验结果说明细胞质是代谢的主要场所
    【答案】A
    【分析】分析题干:①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是很少的细胞质相连,结果无核的一半(a)停止分裂,有核的一半(b)能继续分裂,这说明细胞核对于细胞分裂具有重要作用。b部分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将一个细胞核挤入到不能分裂的a部分,结果a部分开始分裂、分化,进而发育成胚胎,这说明细胞核对于细胞的分裂、分化和生物体的发育具有重要功能。
    【详解】A、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是很少的细胞质相连,结果无核的一半(a)停止分裂,有核的一半(b)能继续分裂,这说明细胞核对于细胞分裂具有重要作用,A正确;
    B、本实验能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有关,不能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寿命有关,B错误;
    C、实验结果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有关,但代谢指的是细胞内的各种化学反应,该实验不能说各种明控制细胞的代谢,C错误;
    D、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D错误。
    故选A。
    12. 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取第10d、20d、30d、40d成熟的种子制成匀浆编号甲、乙、丙、丁,每次取少量匀浆进行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糖类物质可能转化为脂肪
    B. 乙中加入苏丹Ⅲ染液,需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橘黄色
    C. 甲、丙中均加入斐林试剂并50~65℃水浴加热,甲中砖红色更深
    D. 甲、乙、丙、丁中均加入等量双缩脲试剂,均能观察到溶液呈紫色
    【答案】B
    【分析】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脂肪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在水浴加热(50~65℃)的条件下会生成砖红色沉淀。
    【详解】A、由图可知,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糖类减少,脂肪增多,说明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糖类物质可能转化为脂肪,A正确;
    B、乙(第20d成熟的种子制成的匀浆)中含有脂肪,加入苏丹Ⅲ染液后,不需要用显微镜即可观察到匀浆溶液呈橘黄色,B错误;
    C、由图可知,甲中可溶性还原糖多于丙,因此甲、丙中均加入斐林试剂并50~65℃水浴加热,甲中砖红色更深,C正确;
    D、甲、乙、丙、丁中均含有蛋白质,因此它们加入等量双缩脲试剂,均能观察到溶液呈紫色,D正确。
    故选B。
    13. 图甲是某种核苷酸的示意图;图乙是某种核酸分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核苷酸甲能参与乙种核酸的组成
    B. 乙中的4是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C. 乙中的2是核糖,含C、H、O三种元素
    D. 乙代表的核酸分子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答案】B
    【分析】分析题图:核苷酸甲含有核糖,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图乙含有碱基T,说明5为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1是磷酸,2是脱氧核糖,3是胞嘧啶,4是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可见,乙种核酸是DNA。
    【详解】A、核苷酸甲含有核糖,其名称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乙中含有碱基T,说明乙种核酸是DNA,所以核苷酸甲不能参与乙种核酸的组成,A错误;
    B、乙含有碱基T,是DNA,1、2、3分别表示磷酸、脱氧核糖、胞嘧啶,所以乙中的4是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B正确;
    C、乙中的2是脱氧核糖,含C、H、O三种元素,C错误;
    D、乙代表的核酸分子是DNA,在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D错误。
    故选B。
    14. 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甲是动物细胞,乙是植物细胞
    B. 乙中的2和4中含有色素分子
    C. 植物细胞一定含有15、不含13
    D. 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中都含4
    【答案】C
    【分析】分析题图:图A表示动物细胞的部分结构,图中3表示细胞质基质,5表示高尔基体,6表示核仁,8表示内质网,9表示线粒体,11表示核糖体,12表示染色质,13表示中心体。图B表示植物细胞的部分结构,图中1是细胞壁,2表示液泡,4表示叶绿体,7表示核液,10表示核孔。
    【详解】A、图中A细胞无细胞壁,有中心体,为动物细胞,B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属于植物细胞,A正确;
    B、B细胞中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4叶绿体和2液泡,B正确;
    C、结构13为中心体,低等植物细胞中也含中心体,C错误;
    D、根尖细胞不具有4叶绿体和2液泡,D正确。
    故选C。
    15. 下图表示某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①②③表示细胞器,a、b、c、d表示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过程称为脱水缩合过程
    B. 物质A在b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C. ①②③参与组成生物膜系统
    D. ①②都含有核酸分子
    【答案】D
    【分析】分析图可知,①表示内质网,②表示高尔基体,③表示线粒体,起供能作用;a表示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过程,b表示蛋白质在内质网中加工的过程,c主要表示蛋白质在高尔基体中加工的过程,d表示蛋白质在细胞膜处胞吐过程。
    【详解】A、a过程在核糖体中完成,且原料是氨基酸,所以a表示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过程,A正确;
    B、b表示蛋白质在内质网中加工的过程,所以物质A在b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B正确;
    C、①表示内质网,②表示高尔基体,③表示线粒体,三者都具有膜结构,所以都参与组成生物膜系统,C正确;
    D、①表示粗面内质网,其上有核糖体,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含有核酸分子,②表示高尔基体,不含核酸分子,D错误。
    故选D。
    16. 生物膜将真核细胞分隔成不同的区室,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关于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
    B. 线粒体和叶绿体与细胞的能量转化有关
    C. 溶酶体能够合成和分泌多种水解酶
    D. 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
    【答案】C
    【分析】(1)线粒体具有双层膜,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2)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具有双层膜,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3)溶酶体有“消化车间”之称,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详解】A、细胞内的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如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等,A正确;
    B、叶绿体、线粒体与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有关,线粒体能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叶绿体能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B正确;
    C、水解酶是蛋白质,合成场所是核糖体,C错误;
    D、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都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骨架,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和脂质,D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17. 某实验小组以蓝细菌、酵母菌细胞和小麦叶片为材料进行实验和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蓝细菌、酵母菌细胞和小麦中,________________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________________(填“自养生物”或“异样生物”)。
    (2)该小组用显微镜观察蓝细菌和酵母菌细胞,两者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两者都具有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答出3种),反应了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分离出完整的小麦叶肉细胞,一部分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能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另一部分搅碎后放在同样条件下培养,发现没有产生淀粉。此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 蓝细菌、小麦 ②. 自养生物
    (2)①. 蓝细菌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酵母菌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②. 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细胞壁 ③. 统一性
    (3)完整的叶肉细胞是完成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分析】细胞根据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是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是真核生物。原核生物主要有细菌,蓝细菌是最典型的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主要有动物、植物和真菌。
    (1)蓝细菌、酵母菌细胞和小麦中,蓝细菌、小麦能进行光合作用,蓝细菌中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小麦中有叶绿体,因此两者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生物。
    (2)该小组用显微镜观察蓝细菌和酵母菌细胞,两者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蓝细菌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酵母菌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因为蓝细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两者都具有的细胞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细胞壁,但两者细胞壁的成分不一样,反映了细胞的统一性。
    (3)该小组分离出完整的小麦叶肉细胞,一部分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能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另一部分搅碎后放在同样条件下培养,发现没有产生淀粉。因为搅碎后的叶肉细胞在光下不能产生淀粉,而未破坏的叶肉细胞在光下可以产生淀粉。因此该实验的结论是完整的叶肉细胞是完成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8. 图甲是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模式图,其含有两条α肽链,两条β肽链(α肽链和β肽链不同),α链含有141个氨基酸,β链含有146个氨基酸;图乙表示β肽链一端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1分子血红蛋白中含有________个肽键,肽键的形成场所是________(填细胞器),形成肽键的化学反应叫做________。
    (2)图乙中,①的名称是________,该肽链片段中有________种氨基酸。
    (3)由甲、乙两图可以得出,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与________有关。
    【答案】(1)①. 570 ②. 核糖体 ③. 脱水缩合
    (2)①. 氨基 ②. 3
    (3)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多肽链的条数和空间结构
    【分析】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去水分子数×18。
    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分析题图:图A是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模式图,血红蛋白是由4条肽链组成的;图B表示血红蛋白β肽链一端(圆圈所示部分)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其中①是氨基,②④⑥⑧是R基,③⑤⑦是肽键,⑨是肽键的一部分。
    (1)血红蛋白由两条α肽链,两条β肽链组成,肽键=氨基酸数-肽链数=141×2+146×2-4=570,肽键是在核糖体上经过脱水缩合而形成。
    (2)图乙中①的结构式是-NH2,是氨基,其中②④⑥⑧是R基团,而⑥⑧相同,故由三种氨基酸构成。
    (3)蛋白质具有多样性与氨基酸的数目、种类、排列顺序和多肽链折叠盘曲的空间结构有关。
    19. 下图为大豆种子在25℃,黑暗、无菌、潮湿的条件下萌发和生长过程中糖类和蛋白质的含量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总糖量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进行了大豆种子中还原糖的检测实验。
    ①实验原理: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反应呈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萌发5d的大豆种子制备成样液。
    第二步:向试管内注入2mL待测样液,1mL斐林试剂。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3)某同学进行了大豆种子中蛋白质含量变化的预测实验。
    ①实验原理;蛋白质________________,其颜色深浅与其含量成正比。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萌发1、5、9d的大豆种子分别取出后,制备三份等量的样液。
    第二步:取3支试管编号甲、乙、丙,分别加入2mL萌发1、5、9d的大豆种子样液。
    第三步:向3支试管中均先注入_________________1mL,摇匀;再向3支试管内分别注入________________4滴,摇匀。观察对比颜色变化。
    ③实验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 一部分作为能源物质被氧化分解为细胞供能 ②. 一部分转化为蛋白质等非糖物质
    (2)①. 砖红色 ②. 将试管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2min
    (3)①. 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②. 双缩脲试剂A液 ③. 双缩脲试剂B液 ④. 甲、乙、丙试管中的紫色依次加深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可溶性糖先上升,后保持相对稳定;蛋白质与总糖含量的变化是相反的关系,即总糖量下降,而蛋白质的量上升,说明了糖可以转化成蛋白质。
    (1)由于培养条件是无光的,萌发的种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而且自身不断消耗有机物,其中一部分作为能源物质被氧化分解为细胞供能,一部分转化为蛋白质等非糖物质,故自身所含有的总糖量会逐渐下降。
    (2)①实验原理: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反应过程中需要水浴加热,才能产生颜色反应。
    ②实验步骤:将萌发5d的大豆种子制备成样液,向试管内注入2mL待测样液,1mL斐林试剂(斐林试剂现配现用),将试管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水浴加热2min,再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3)①鉴定蛋白质的实验原理: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其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②双缩脲试剂的使用方法是先加1mL双缩脲试剂A液(为反应提供碱性环境)振荡均匀,再滴加3-4滴双缩脲试剂B液,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反应不需要进行水浴加热,可直接观察实验现象。
    ③根据曲线可知萌发9天种子中蛋白质含量最多,颜色最深,其次是5天,萌发1天种子中蛋白质含量最少,颜色最浅,故甲、乙、丙试管中紫色依次加深。
    20. 真核细胞的细胞结构具有重要功能。请参照表中内容完成下表。
    【答案】①. 线粒体 ②. 高尔基体 ③. 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④. 控制细胞的遗传和代谢 ⑤. 合成蛋白质
    【分析】细胞器是细胞质中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微结构。细胞中的细胞器主要有:线粒体、内质网、中心体、叶绿体,高尔基体、核糖体等。把细胞器类比为细胞内繁忙的车间,则线粒体是“动力车间”、叶绿体是“养料制造车间”、内质网是蛋白质运输和脂质合成车间、溶酶体是消化车间、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车间、高尔基体是蛋白质加工和分泌车间、其中线粒体和叶绿体还是细胞内的能量转换站。
    【详解】(1)图示结构表示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2)图示结构表示高尔基体。
    (3)高尔基体能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形成有关。
    (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5)图示结构表示核糖体,核糖体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21. 细胞自噬是真核生物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稳机制,它通过溶酶体途径对细胞内受损的蛋白质、细胞器或入侵的病原体等进行降解并回收利用,其局部过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溶酶体具有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要成分的膜结构。与溶酶体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衰老的线粒体被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一个双膜杯形结构包裹,再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
    (3)自噬溶酶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其产物的去向是________________。由此推测,当环境中营养物质缺乏时,细胞的自噬作用会_________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4)丙肝病毒感染的肝细胞中出现自噬体大量堆积现象,据图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 脂质(或磷脂)和蛋白质 ②. 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线粒体)
    (2)内质网 (3)①. 排出细胞或在细胞内被利用 ②. 增强
    (4)丙肝病毒阻止了自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
    【分析】细胞自噬是真核生物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稳机制,它通过溶酶体途径对细胞内受损的蛋白质、细胞器或入侵的病原体等进行降解并回收利用。
    分析图解可知,细胞内由内质网形成一个双膜的杯形结构,衰老的细胞器从杯口进入,杯形结构形成双膜的小泡,后其与溶酶体结合,自噬溶酶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其产物的去向是排出细胞或在细胞内被利用。
    (1)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溶酶体中的水解酶由核糖体合成后,内质网进行初步加工,高尔基体再进一步加工,最终进入溶酶体内,这过程需要线粒体供能,因此与溶酶体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线粒体)。
    (2)看图可知:细胞内由内质网形成一个双膜的杯形结构,将衰老的线粒体包裹后形成双膜的小泡,再与来自高尔基体的逐渐成熟的溶酶体融合。
    (3)自噬溶酶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其产物的去向是排出细胞或在细胞内被利用。当环境中营养物质缺乏时,细胞的自噬作用会增强,为细胞代谢提供物质和能量。
    (4)丙肝病毒(HCV)感染的肝细胞中出现自噬泡大量堆积现象,其原因可能是HCV病毒阻止自噬泡与溶酶体融合。细胞结构
    结构名称
    (1)________
    叶绿体
    (2)________
    细胞核
    核糖体
    功能
    细胞的“动力车间”
    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3)________
    (4)________
    (5)________

    相关试卷

    2024~2025学年陕西省韩城市高一(上)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陕西省韩城市高一(上)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5页。

    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1页。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城郊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城郊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文件包含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城郊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docx、答题卡docx、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