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性学习,材料题,阅读理解与欣赏,默写题,写作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小语在大家的帮助下参加了作文比赛,以下是他赛后的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A.多谢赐教,让我崭露头角。B.多谢赐教,让我受益匪浅。
C.不耻下问,让我受益匪浅。D.不耻下问,让我崭露头角。
2.小语发现下列有关语文知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的“下”和“水声在屋檐下”的“下”都是动词。“
B.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中“自然”的语境义是“理所当然”。
C.“不知令堂近况如何,实为惦念”此句中“令堂”是敬辞,使用恰当。
D.“请求”和“恳求”是一对同义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词义轻重的差别。
二、综合性学习
请阅读“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整理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门内有君子,门外君子至。(冯梦龙)
除了一个知心挚友以外,没有任何一种药物可以治疗心病。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培根)
古人说:“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久闻之后,香可变得寻常,臭可以变得寻常,习面安之,就不觉其为香为臭。(朱光潜)
材料三:
字源解说:甲骨像两串玉(比喻品行好的人)系在同一根绳上,形成更大的一挂玉串。古代货币单位,以五贝为一系,两系为一朋。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是玉羽串在一起,以并列的羽毛强调同类并列平等,是志趣相投的结交者。隶在篆文字形基础上有所变形。
3.根据上面的材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志趣相投,地位平等是成为朋友的条件之一。
B.朋友之间会相互影响 ,交友需谨慎。
C.品性高尚的人,更容易交到朋友。
D.两面三刀的人更容易跟别人成为朋友。
4.根据材料一,你能得出哪些有意义的结论?
5.晚餐时间,好友小语向闺蜜小文“吐槽”:“真是不公平!每次默写之后同桌互批,我都会改松一点,放她一马,可她却改得好严,影响我的成绩!”如果你是小文,你会如何劝说小语?
三、材料题
小语写了一段随笔,抒写自己的交友感悟,请你帮他补充或订正。
①当我们感到迷茫的时候,朋友就像是一盏明灯,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当我们感到孤单无助的时候,朋友会给予我们温暖的慰藉。那些曾经的点点滴滴汇聚成一幅幅画卷,让人( )。友情,如同清晨的阳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①__________,宁静美好。它照亮了我们的世界,只要风雨如磐,也能找到希望的曙光。
②友情,如同独特的酒,需要酝②_______(niàng)珍藏,愈久弥香。我们同喜乐,共悲伤,这些( )的记忆,被我们深深贮蓄在心中。当我们找到了( )的朋友,还需要用心经营,方能“友谊天长地久”。让我们抖(sòu)③________精神,不断完善自我,为友谊注入新的活力。
6.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拼音或汉字。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7.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 )
A.心满意足患难与共志同道合
B.心满意足同甘共苦物以类聚
C.心旷神怡患难与共物以类聚
D.心旷神怡同甘共苦志同道合
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 )
A.只要风雨如磐,就能找到希望的曙光。
B.只有风雨如磐,就能找到希望的曙光。
C.即使风雨如磐,也能找到希望的曙光。
D.只有风雨如磐,才能找到希望的曙光。
9.小语认为名著都是有各自的色彩的,一部经典有一部的颜色。有人说鲁迅的《朝花夕拾》是绿色的,有人说是灰色的,也有人说是黑色的,你觉得《朝花夕拾》是什么颜色的?请结合名著中的内容阐述理由。
四、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 ,完成小题。
甲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乙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0.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首诗都是七言绝句,虽篇幅短小,但却意蕴深长。
B.甲诗后两句直抒胸臆,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凸显主题。
C.乙诗的“过五溪”写出了迁谪之荒远,旅途之艰辛。
D.两首诗前两句均有叙事,甲诗忆过往美好,乙诗写朋友遭遇。
11.甲乙两诗同写“落花”这一意象,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相委而去。委:____________
(2)元方入门不顾。顾:____________
(3)传不习乎?传:____________
(4)博学而笃志笃:____________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4.下列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太丘舍去不舍昼夜
B.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C.元方时年七岁学而时习之
D.三省吾身三人行,必有我师
15.读了甲、乙文段,你认为朋友交往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母亲的拐杖
徐虹
①刚刚出院的母亲慢慢挪动着到卫生间,可怎么也蹲不下去,便禁不住皱着眉、一阵呻吟。我心一颤,连忙紧紧抱着她的腰,让她慢慢蹲下。由于伤病,虽然经住院治疗好多了,但仍行动困难;看她步态蹒跚,我的心始终悬挂在半空,可好强的母亲大多不要我搀扶,除非万不得已。
②母亲生性好动、开朗活泼、热情大方,颇有好人缘!别看身材瘦小,可内力却很充沛。75岁之前,她都不服老,你看,我的手多有劲,你的手还没有我的粗,边说边骄傲地把一双布满黑褐斑、青筋暴露的手伸到我面前,母亲眼睛亮晶晶的、热切地望着我,一头白发、满脸是笑,那神情如同孩童做了一件好事想要妈妈讨要表扬一般如此天真、单纯!我心一热,搂着母亲的肩膀,在她满是皱纹的额上亲了一口:妈妈,最棒了,我赶不上!
③这是真的,我没有说谎。
④我家邻居栽有一棵白玉兰树,花朵洁白如玉、清香随风阵阵散逸。母亲生性爱花、谁要是送一束花给她比送她吃的东西更让她欣喜不已。这几天,玉兰花开得正盛,就像朵朵白蝴蝶在风中展翅欲飞!母亲弯着腰站在玉兰树下,尽量将头扬起,看着满枝的洁白的玉兰花,惊喜地发出啧啧的赞叹,笑容如花朵,眼睛清亮亮的盛满喜悦;母亲用手拾起一朵飘落在石桌上的玉兰花凑在鼻子前尽情地嗅着,一脸陶醉和满足!光阴倒逝60多年,母亲在每天繁重艰苦的劳作之余,夜晚,母亲看着窗外如洗的月光,入神和流泪……泪水中,我没有倒下;月光下的那棵玉兰花给我了欢喜和力量。
⑤没有文化的母亲突然说出了一句充满诗意的话,让我一震!苦水里泡过、油锅里炸过、风沙里捶打过……可母亲却捶不扁、蒸不烂、犹如一颗响当当的铜豌豆。
⑥你把板凳抬出来,我站不住了。母亲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沉思。谁都有青春年少啊!冬天上午十点钟的阳光温煦而透明,我抬出靠椅,将母亲安顿在阳光下,又把药拿出来给她服下,便到厨房忙着做饭去了。做到一半,便又急急跑过客厅走出门叮嘱母亲:别忘了用右手捏捏塑料圈,锻炼一下,尽量恢复手的功能。
⑦母亲今年84岁,80岁之前身体还算可以,经常去体育馆、桃园湖散步、唱歌、锻炼娱乐一下,可80岁以后身体慢慢不行了。近几年来,母亲几乎每年都要到医院住几次。由于母亲生性乐观、性格开朗、善解人意,有吃的都喜欢给同病房和医护人员分散一些,看着她开心,大家也很高兴。医护人员都很喜欢她,个个奶奶、大妈的甜甜地叫唤着,母亲听得心花怒放,满脸荡起花朵式的笑容,正在痛着的眉头瞬间放开,病情仿佛也好得快了些,也许这就是心理疗法吧!
⑧母亲虽然拆除了石膏,可右手依然不能动,吃饭每顿都需我用勺子一口一口地喂,母亲有点难为情,脸上泛起红晕,眼神躲躲闪闪的;我说,妈,你只要想着,小时候你如何喂我饭就行了!她眼睛一红,你小,肯定要耐心细致照顾才行啊!现在轮到我了,你照顾我小,我照顾您老,不是很正常吗?母亲定定看着我,像孩子一样听话地点点头,又转过身去,一边假装咳嗽、一边用纸巾擤鼻涕。
⑨书房外,一轮明月依旧清亮、几点疏星闪闪烁烁。小时候,母亲是我们的拐杖,她把我们一点一点从家送到学堂、从学堂送向社会、又让我们拄着她成家立业、生孩子、帮着带孩子……如今,这棵拐杖不再坚实、她一天天松软了、坍塌了、即将腐朽成泥……而母亲一生护佑下的我却越来越壮实,自然,我也就成了母亲的一根拐杖。
⑩窗外的玉兰花含笑玉立,暗香浮动,月光下,花朵点点泛着银光,乳白的情思越拖越长,随丝丝缕缕的清香飘曳在寒冬的夜晚,也让冬生硬的脸柔和了许多!
(摘编自《西部散文选刊》,有删改)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中的“我心一颤”与第②段中的“我心一热”的原因都一样。
B.第⑧段用朴实自然的语言,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充满温情的生活画面。
C.第⑩段用“含笑玉立,暗香浮动”描写月光下的玉兰花,富有诗意。
D.文中“母亲”的身体已大不如前,但依然保持着乐观、开朗的性格。
17.文章记叙了母亲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18.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
(1)刚刚出院的母亲慢慢挪动着到卫生间。(赏析加粗词)
(2)可母亲却捶不扁、蒸不烂、犹如一颗响当当的铜豌豆。(赏析句子)
19.小语同学在看完这篇文章后,认为把题目改为“反哺”更好,你觉得呢?请结合文章内容阐释理由。
20.本文与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都写到母亲,但两文中作者对母亲的情感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五、默写题
21.进入初中两个多月了,小语收获丰富。他学习了很多诗句,我们一起帮他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3)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_________________。(朱自清《春》)
(6)油蛉在这里低唱,_________________。(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7)___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十二章)
(8)《十二章》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题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长大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长大不只是身高的增长,体重的增加,更是一种力量的集聚、知识的增多和人格习性的养成。在每一个少年长大的背后,都有许多人的陪伴,许多物的伴随,以及外界环境的濡染和熏陶。
请以“是你,陪我长大”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扣题而作,中心突出,叙事具体;
(2)不得抄用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
(3)若因需要出现班级、老师、同学等信息,请用化名替代。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
2.答案:A
解析:选项A中,“下点儿小雪呀”的“下”是动词,而“水声在屋檐下”的“下”是方位词,两者词性不同,因此A选项表述错误。其他选项表述均正确。故选A。
3.答案:D
解析:
4.答案:(1)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中小学生对朋友的品质更加注重,对友人的相貌越来越不注重。
(2)中小学生在择友时比较重视对朋友的性格的要求。
解析:
5.答案:示例:小语,你同桌批得严,可能表面上会影响你的成绩,但仔细想来却是对你的负责,这次改得严,那你就会清楚自己在哪里不足,下次考试再遇到就能极大降低错误率,你应该感谢你的同桌。
解析:
6.答案:lín;酿;擞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波光粼粼(bōguānglínlín):形容波光明净。波光: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
酝酿(yùnniàng):本意是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也可指事情逐渐成熟的准备过程。
贮蓄(zhàxù):储存,积聚。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心满意足:指做了某事或得到什么事物等,自己心情很愉悦高兴,让自己觉得满意。
心旷神怡:指心情愉快,精神舒畅。
此处形容友情带来的感受,它强调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放松,“心旷神怡”更合适。
患难与共:指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指彼此关系密切,利害一致。
同甘共苦:意思是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
此处形容朋友之间一起经历的各种情况,不仅有困难还有幸福时刻。“同甘共苦”更合适。
物以类聚:指同类的东西聚在一起,现多比喻坏人和坏人常在一起,一般用于贬义。
志同道合: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彼此志向、志趣相同,理想、信念契合。
在形容朋友关系时,应是积极正面的表达,对美好友情的描述,“志同道合”更合适。
故选D。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只要风雨如磐,也能找到希望的曙光”,关联词搭配不当,根据“风雨如磐”和“找到希望的曙光”可知,这是语意转折的两个短句,应用关联词“即使……也……”连接,表示转折关系。
故选C。
9.答案:示例一:我觉得《朝花夕拾》是灰色(或蓝色)的,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二十四孝图》等文章中对旧时的儿童教育观念进行了批评,主张让孩子在自由的天性中成长,不要压抑和限制,带着思考与批判的理性之光。
示例二:我觉得《朝花夕拾》是鲜绿色的。《朝花夕拾》中鲁迅回忆了童年时许多让人欢欣雀跃的事情,有长妈妈为他买回《山海经》,有在百草园自由自在玩耍的情景,都表现出了明媚的童真,充满朝气。
解析:《朝花夕拾》是一部充满回忆和情感的散文集,它既有童年的快乐,也有对旧社会的批判。有人认为它是绿色的,象征着童年的纯真和活力,如百草园的自由玩耍;也有人认为它是灰色的,象征着封建礼教的抑,如父亲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还有人认为它是黑色的,象征着旧社会的黑暗,如庸医的误诊。我认为《朝花夕拾》是绿色的,因为作品中充满了童年的快乐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百草园的自由玩耍,展现了生命的活力和希望。
1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ACD.正确。
B.有误,“甲诗后两句直抒胸臆,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凸显主题”表述有误。甲诗后两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并未直抒胸臆,而是寓情于景,通过“落花”这一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故选:B。
11.答案:甲诗既抒发了对个人身世的悲叹,也表达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乙诗抒发了对被贬友人的同情、担忧和牵挂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意象情感的分析。甲乙两诗同写“落花”这一意象,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甲诗中的“落花时节”既点明时令是暮春,又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而乙诗中的“杨花落尽子规啼”则通过描写在柳絮落尽,子规啼鸣之时,诗人听说好友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诗人只能把自己的愁心寄托给明月,陪着好友一直去到那夜郎以西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怀。这里的“落花”只是烘托了一种哀伤凄凉的气氛。
12.答案:(1)舍弃
(2)回头看
(3)老师传授的知识
(4)坚定
解析:
13.答案:(1)您和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中午,中午您没有到,就是没有信用。
(2)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它当老师了。
解析:
14.答案:C
解析:
15.答案:第一要守信用,不能失信于朋友;第二要注重礼节,不能失礼。
解析:
16.答案:A
解析:
17.答案:示例:母亲为我展示粗而有劲的手;母亲在玉兰树下尽情赏花;母亲给同病房和医护人员分享食物;母亲出院后需要子女喂饭等照顾而感到难为情。
解析:
18.答案:(1)“挪动”指一点一点地移动位置,写出了母亲行动的困难,表明此次的病情之重,病还未痊愈。
(2)运用比喻修辞,把母亲比作“铜豌豆”,形象地写出母亲坚强地面对生活的艰辛,表达了“我”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解析:
19.答案:不好,“母亲的拐杖”起到了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并且“拐杖”是母亲与“我”情感的交汇点。小时候,母亲是子女的拐杖,是孩子成长的有力支持;长大后,“我”便成为母亲的拐杖,子女成年后对母亲悉心照顾,“拐杖”是一种情感的纽带,亲情正向传递的见证,将文章主旨具象化。若改为“反哺”则不能达到这种含蓄蕴藉的效果。
解析:
20.答案:①《母亲的拐杖》:通过叙述母亲的几个生活片段,表现了母亲坚强、乐观开朗,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赞美与深挚的爱。
②《秋天的怀念》:通过叙述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好好活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愧疚与深挚的怀念。
解析:
21.答案:(1)秋风萧瑟
(2)归雁洛阳边
(3)枯藤老树昏鸦
(4)一夜征人尽望乡
(5)在雨里静默着
(6)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7)不义而富且贵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析:
22.答案:例文:
是你,陪我长大
小时候,我经常吵吵嚷嚷着要新玩具,如不给我,就会任性地往地上一坐,紧接着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珍珠,一副不给我就誓不罢休的气派。每每这时,姥爷就会出现,总是笑眯眯地抱起我,柔声地说:“别哭别哭,姥爷给你做。让别人眼馋眼馋,好吗?”这时,我往往都会立即停止哭泣,关上泪闸。然后与姥爷一起,砍木头,削竹片,钉钉子……忙得不亦乐乎,当然也很快忘却了刚刚所有的不快。姥爷真是能工巧匠,今天给我做个弹弓,明天可能又变着法儿做个木马,特别是那竹蜻蜓,我百玩不厌哩。因此,周围的许多小朋友都羡慕至极,于是经常与我一起玩。姥爷,因为您,我的童年真是快乐无比哩。
眨眼间,我已经长大了不少。而家人总是忙于做自己的事,总把年幼的我留在家。那次,我看到天空中一只失群的大雁,它是那么孤独无依,就如同此时的我一样。顿时,我心中满是伤感。这时候,姥爷总是从门外慢慢地走进来,用那低沉而又带着苍老的声音轻轻地问我:“在干嘛呢?要不跟姥爷出去走走吧?”我满心欢喜,一转身,抢在您前面出了门。而您呢,总是蹒跚地在后面一边紧跟着我,一边焦急地喊着:“慢点,别摔着了,等等姥爷。”出了门的我,爽朗地笑着,还不时对身后蹒跚的您扮了个鬼脸,坏坏地嚷道:“姥爷,你来追我呀!”“你个兔崽子,慢点!”姥爷笑骂着,依然紧跟着我。这乡间静谧的小路上,不时回荡着我银铃般的幸福笑声。
随着学习任务加重,我成绩下降了,奶奶骂我,我哭得伤心至极。姥爷呢,则在旁边极力地护着我:“别骂了,考得不好,她也难受,她又不是故意考差的。”“不让她长长记性,下回考得更差。”奶奶带着怒气说道。行了,别骂了,别太过分了!姥爷也愤怒起来了,然后慢慢走到我身边,慈爱有加地抚摸着我的头:“别哭了,哭了就不好看了,变成小花猫了。以后好好学,你学好了,还得告诉姥爷学字呢!不过姥爷这么笨你得要有耐心啊!”我破涕为笑,回了一句:“嗯,知道了。”于是,我的心中又重新燃起了斗志。
谢谢你!姥爷,如今的我已经长大,正努力地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着哩!
亲爱的姥爷,谢谢你陪我长大!
解析:
调查内容
所占比例
调查对象
愿意交往的人
不愿交往的人
相貌
性格
品质
两面三刀
的人
不讲义气
的人
有不良嗜好
的人
小学生
24℅
56℅
20℅
49℅
33℅
18℅
初中生
13℅
62℅
25℅
41℅
46℅
13℅
高中生
8℅
51℅
41℅
56℅
38℅
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龙岩漳平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文件包含福建省龙岩漳平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2024-2025上学期七年级语文答案11docx、7语文答题卡A3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题,阅读理解与欣赏,材料题,写作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