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答案第1页
    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答案第2页
    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答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00分 时间:75分钟
    一、单选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某科研团队对芬兰南部某湖泊一定时段内在某天气系统影响下的湖—气热量交换进行研究,该天气系统于某年6月8日凌晨2:00到达该地,并在此维持59小时。测量数据如下图所示(图a表示感热通量,图b表示潜热通量,图c表示湖面风速,图d表示湖—气温度),其中,感热通量是指由于温度不同而引起的湖面水体与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正值代表热量由湖向气传递热量,负值反之);潜热通量是指湖面通过蒸发向大气传输的热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观测时段内,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
    A.暖锋B.冷锋C.气旋D.反气旋
    2.受该天气系统影响,此次天气过程对湖—气热量交换的影响是( )
    A.增加感热通量,减少潜热通量B.增加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
    C.减少感热通量,增加潜热通量D.减少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
    3.影响该湖面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共同主导因素是( )
    A.湖面水温B.湖面气温C.风速大小D.空气湿度
    青藏高原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高原湖泊发生明显变化。科研人员基于青藏高原湖泊遥感数据,分析了1970~2021年青藏高原大于1km²的湖泊面积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湖泊面积变化趋势与整个青藏高原变化相似,西藏自治区湖泊面积变化与气温的相关性更好,青海省湖泊面积变化则与降水的相关性较高。青藏高原以内流湖为主,内流湖一年内的面积变化剧烈,科研人员在研究内流湖年际变化时优先选用10、11月的遥感影像作为分析对象。图为青藏高原湖泊面积与年降水、气温过程线。完成下面小题。
    4.有关青藏高原湖泊面积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青海省湖泊面积呈现增加的态势
    B.西藏自治区湖泊面积呈现增加的态势
    C.青海省湖泊面积先减少后波动增加
    D.西藏自治区湖泊面积先波动增加后减少
    5.西藏自治区湖泊面积变化与气温的相关性更高的原因是( )
    ①降水量呈减少趋势②冰川面积更大
    ③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增温更明显④多年冻土面积分布广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6.科研人员在研究内流湖年际变化时优先选用10、11月的遥感影像作为分析对象,其原因是该时段( )
    A.晴天多,云层对遥感影像影响小
    B.内流湖水量收支大体平衡
    C.气温适宜,适合进行野外考察
    D.湖面开始结冰容易获取图像
    人类活动和气候变暖对土壤有机碳密度影响显著。云南省表层(0~20cm)土壤有机碳密度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现象。下图示意1986年和2010年该省不同海拔范围的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导致该省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随海拔呈单峰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
    A.降水B.温度C.地形D.植被
    8.1986—2010年,该省以下海拔范围中,当地人类活动引起的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量最大的是( )
    A.5000m
    局部强降雨后,太阳光线以一定的角度投射在雨幕上可能形成彩虹。下图示意彩虹最高视点与太阳高度角(h)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暑假某日,小明同学在武夷山旅游,雨后邂逅一轮美丽的彩虹。此时的时间和他的朝向最可能是( )
    A.07:30—08:30,面向太阳B.10:30—11:30,背向太阳
    C.14:30—15:30,面向太阳D.16:30—17:30,背向太阳
    10.从冬季到夏季,我国北方的彩虹可见概率的增幅较南方更大,主要是因为夏季北方较南方( )
    A.白昼更长B.降水更多
    C.大气能见度更高D.太阳高度角更大
    苦水河为宁夏境内黄河一级支流,上游为干旱稀疏草原区,下游为冲积平原。流域内降雨稀少,降雨历时短、强度大,流域内极端产沙事件频发。在流域洪水事件下,河流输沙和径流会发生迟滞现象,水文站观测的水沙关系曲线会呈现出多种变化,如逆时针形曲线(如下图)。近30年来,苦水河流域内径流量和输沙量不断减少。
    11.逆时针形曲线意味着( )
    A.涨水期输沙量大于落水期输沙量
    B.输沙量早于径流量达到峰值
    C.落水期输沙量大于涨水期输沙量
    D.径流量早于输沙量达到峰值
    12.苦水河极端产沙事件取决于( )
    A.径流量B.降雨强度C.降水时长D.流域面积
    13.近年来,苦水河水沙关系演变主要得益于( )
    A.上游源区建设沙障B.下游平原区打坝淤地
    C.上游源区退耕还草D.下游平原区退耕还草
    温盐环流是指依靠海水的温度和盐密度驱动的全球洋流循环,其主要路径是以风海流等将赤道的暖流带往北大西洋,并在高纬度处被冷却后下沉到海底,这些高密度的冷水接着流入洋盆南下前往其它的暖洋位加热循环。近年来北极浮冰的消融对温盐环流产生了重要影响。图示意北大西洋温盐环流,完成下面小题。
    14.与北大西洋温盐环流的形成关联最小的是( )
    A.纬度差异B.大气环流C.海水密度D.海陆分布
    15.北极浮冰消融,意味着( )
    ①海面反射太阳辐射能力减弱②全球的航运沟通可能更迅捷
    ③全球极端天气现象可能多发④北极熊的活动空间可能扩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6.北极浮冰的消融对温盐环流的影响是( )
    A.北冰洋海水温度上升,盐度上升,密度减小
    B.北冰洋海水温度下降,盐度下降,密度增大
    C.暖海水从北冰洋流入大西洋,温盐环流减弱
    D.冷海水从北冰洋流入大西洋,温盐环流增强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北川河位于青海省,为黄河二级支流。流域内海拔2228~4595m,受地势起伏影响,河水与地下水转换频繁。下图为“北川河流域位置与甲、乙两水文站地下水位示意图”。
    (1)结合图中信息,解释乙水文站径流量大于甲的原因。(4分)
    (2)简析北川河流域地形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6分)
    该流域年降水量459mm,但理论蒸发量大于2000mm,选用种植小叶植被提高土壤水分效果明显。
    (3)从水循环角度,分析该流域种植小叶植被对提高土壤水分的作用。(6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库木库里盆地是一个高山环绕的封闭性高海拔盆地。高原湖泊星罗棋布,盆地北部有新疆最大的湖泊阿雅克库木湖,1995—2015年阿雅克库木湖面积呈增加趋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快。地表植被稀疏,多为高寒荒漠植被,且岩石和土壤裸露。盆地内气候干燥寒冷,终年无夏,年均气温0—1℃,多西风或西北风。年均降水量100—200mm,多集中于夏季,大致由西向东增多,盆地四周随海拔升高降水增多,高山谷地降水量较多,气候较湿润。下图为阿雅克库木湖周边地形及水系图。
    (1)分析气候对盆地内地表环境特征形成中的作用。(6分)
    (2)从地形角度,分析阿雅克库木湖不断扩大的原因。(6分)
    (3)推测湖泊对气候变化响应速度快的原因。(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云南元谋干热河谷位于金沙江流域,干湿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约630mm,年蒸发量却高达3900mm,生态环境脆弱。河谷内旱坡地面积较广,是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当地农业技术部门在旱坡地上探索建立了双链型“罗望子—牧草—羊”生态农业模式(如图)。罗望子为热带乔木型果树,果实(酸角)有营养、药用等功效,其种植一般选择在头年雨季末期开挖深约1米的种植塘(长、宽分别约为1.4米、0.7米),其中还需保持长边与坡向垂直,待第二年雨季来临时栽种。
    (1)简析该地干热河谷的形成原因。(6分)
    (2)推测罗望子的种植需在头年雨季末期开挖种植塘及保持长边与坡向垂直的原因。(6分)
    (3)说明在传统罗望子种植的基础上增加山羊养殖环节的意义。(6分)
    六安一中2025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
    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1.B 2.B 3.C
    1.题中材料可以看出此天气系统到来时风速增大,且气温明显降低,判断出是冷锋活动。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在晴朗无风的天气条件下,感热通量变化特点是:夜间湖水温度高于气温,为正值;白天湖水温度低于气温,为负值,所以感热通量在一天内基本平衡,接近为零,冷锋影响下,该湖面气温始终低于水温,导致感热通量增加。冷锋天气使湖面风速增大,导致蒸发加剧,潜热通量得以增加。从图a、图b显示也可以看出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和天气系统到来前(6月7日0:00至6月8日2:00)稳定天气相比明显增加。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由水—气相互作用的热量交换过程可知,影响感热通量的因素主要是湖面水温和气温的温差(而不是单独受水温或气温高低的影响)和风速(影响湍流输送)等,影响潜热通量的因素主要是湖面的温度以及大气湿度和风速等,因此影响该湖面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共同主导因素是风速大小,C正确,排除ABD。故选C。
    4.C 5.D 6.B
    4.读图可知,从1976年至1996年青藏高原的湖泊面积呈减少趋势,之后又开始波动增加,材料中提到西藏自治区与青海省湖泊面积变化趋势与整个青藏高原变化趋势相似,所以西藏自治区与青海省的湖泊面积均是先减少后波动增加,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由图可知西藏自治区近年来降雨量呈增加趋势,①错误;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均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而导致气温升高;西藏自治区冰川面积和多年冻土面积分布广,气温升高导致青藏高原冰川加速融化,冰雪融水增多,湖泊水量增加,同时气温升高引起多年冻土退化,在多年冻土区会产生大量的热融湖塘,②④正确,③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10月和11月为秋季,此时气温逐渐降低,冰雪融水对于内流湖的补给基本上停止,同时由于此时气温不高,蒸发量也相对较小,湖水的收支情况大体上平衡,有助于排除湖水的补给和蒸发对湖泊面积的影响,从而得到较为准确的研究数据,B正确;青藏高原春季晴天最多,并不是只有10月和11月晴天多,A错误;使用遥感进行面积监测时不需要进行野外考察,而且从气温角度青藏高原夏季更适合进行野外考察,C错误;湖水结冰不利于面积变化的监测,D错误。故选B。
    7.D 8.B
    7.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不同的植被类型,有不同的养分归还方式,所形成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也是不同的,导致该省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随海拔呈单峰变化的直接因素是植被,D正确。山地上植被的演替受降水、温度和地形影响,降水、温度和地形是间接因素,ABC错误,故选D。
    8.1986—2010年,海拔小于1000m和4000~5000m的地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量很小,AC错误;海拔3000~4000m的地区有机碳密度明显变小,是受当地人类活动引起的,B正确;海拔大于5000m的地区有机碳密度变大,是因为气候变暖,有机碳来源增加所引起的,D错误。综上所述,ACD错误,故选B。
    9.D 10.A
    9.由图可知,要观测到彩虹必须背对太阳,AC错误;10:30—11:30接近正午,武夷山纬度较低,夏季太阳高度角大于42°,不能形成彩虹,B错误;16:30~17:30太阳高度角较小,可能会形成彩虹,D正确。故选D。
    10.夏季北方昼长较南方长,昼长时间长,出现彩虹的频率高,A正确;北方降雨少于南方,B错误;南方北方的能见度差异小,C错误;北方太阳高度角小于南方,D错误。故选A。
    11.C 12.B 13.C
    11.读图可知,顺着箭头,径流量增加为涨水期,径流量减少为落水期,逆时针形曲线表示(相同径流量下)涨水期输沙量小于落水期输沙量,径流量和输沙量同时达到峰值。综上所述,C正确,排除ABD。故选C。
    12.根据材料“流域内降雨稀少,降雨历时短、强度大,流域内极端产沙事件频发”说明与苦水河流域极端产沙事件频发密切相关的降水强度,强度大,频率高,对地表冲刷作用强,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产生极端产沙事件,B正确,径流量、降水时长、流域面积均不直接影响降水强度,不能造成极端产沙事件,ACD错误。故选B。
    13.根据文字材料可知,苦水河上游为“干旱稀疏草原区”,说明苦水河流域输送的泥沙主要来源于流域上游;上游山区人类曾经大范围开垦耕地,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苦水河流域输送泥沙量大;根据材料“近30年来,苦水河流域内径流量和输沙量不断减少”判断上游山区大范围的农田转变为草地有效降低了苦水河流域上游来沙量,退耕还草有效保持了水土、涵养水源、协调了水沙关系。因此苦水河水沙关系演变主要得益于上游源区退耕还草,C正确;上游源区建设沙障作用是防风固沙,A错误;与下游平原人类活动无关,BD错误。故选C。
    14.D 15.A 16.C
    14.结合材料“温盐环流是指依靠海水……等将赤道的暖流带往北大西洋”可知,温盐环流是在不同海区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差异,及盛行风的共同影响下形成,ABC不符合题意,与海陆分布关联较小,D符合题意。故选D。
    15.冰层的反射率高,浮冰消融导致海面反射太阳辐射能力减弱,①正确;浮冰消融会加速北极航道的开通和运营,全球的航运沟通可能更迅捷,②正确;浮冰消融改变了全球热量的时空分布格局,从而引发全球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可能多发,③正确;北极熊可借助浮冰捕猎和活动,浮冰消融压缩了北极熊的生存空间,④错误;A项正确,BCD错误,故选A。
    16.北大西洋温盐环流主要表现为低纬度低盐低密度暖水依靠风海流在海表输送至高纬度海区,变冷变重后下沉,在海底流回低纬其它暖水区。北极浮冰的消融会使得北冰洋水温升高,盐度下降,密度减小,AB错误;变暖的海水从北冰洋流入大西洋,降低了北大西洋下沉海水的盐度和密度,导致温盐环流减弱,C正确,D错误。故选C。
    17.(1)乙水文站流域面积大于甲,汇水多;甲河段河流水补给地下水,而乙河段地下水补给河水。
    (2)海拔高,结冰期长;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速快;谷地狭窄,汇水区域小,河流流量小。
    (3)植被遮阳,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滞留雨水和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叶面小,蒸腾作用弱,吸收土壤水分少
    【详解】(1)根据图可知,甲水文站和乙水文站的区别在于:甲位于河流上游,乙位于河流下游,上游没有下游汇水面积大;甲处是河水补给地下水,乙处是地下水补给河水,造成甲处流量小于乙处。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流域宏观地形为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冬季寒冷漫长,故河流结冰期长;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流域内海拔落差大,河流流速快;同时西南和东北两侧分水岭相距近,造成河流流域面积狭小,径流总量小等。
    (3)植被遮阳,减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叶片能减缓流速,滞留雨水和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叶面小,减弱植物的蒸腾作用,因此,吸收土壤中的水分较少。
    18.(1)年降水量少,气温低,以高寒荒漠植被为主,植被稀疏;多大风天气,风力作用强,岩石裸露,风沙地貌广布;年降水量少,且季节变化大,河湖少,多时令河、咸水湖。
    (2)在盆地北部边缘及山谷地区,水汽受到地形抬升多地形雨,并通过径流补给湖泊;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微弱,有利于湖泊水的积累;阿雅克库木湖低于盆地大部分地区,有利于盆地内大部分径流注入湖泊;该湖为内流湖,湖水不外泄。
    (3)人烟稀少,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湖泊以降水和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受降水和气温变化影响大;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冰川融水补给量增大,导致湖泊面积呈增加趋势。
    【详解】(1)由材料可知,该盆地内气候干燥寒冷,年降水量少,气温低,使地表发育了高寒荒漠植被,且植被稀疏;材料中提到,盆地内多西风和西北风,多大风的天气背景下,风力作用强,岩石裸露,风沙地貌广泛发育;由于年降水量少,且季节变化大,结合图中图例,盆地内河湖少,多时令河、咸水湖等。
    (2)材料中提到,盆地四周随海拔升高降水增多,故可推测在盆地北部边缘及山谷地区,水汽受到地形抬升多地形雨,降水通过径流补给湖泊,使得湖水增多;该区域海拔高,气温低,湖水蒸发微弱,蒸发支出少,有利于湖泊水的积累;湖泊相对地势低,阿雅克库木湖低于盆地大部分地区,利于汇水,盆地内大部分径流注入湖泊,为湖泊提供补给水源;图中可看出,该湖有多条河流注入,无出湖河流,为内流湖,湖水不外泄,不断积累,导致湖泊不断扩大。
    (3)该区域自然条件较差,人烟稀少,人类活动对湖泊影响较小;结合前题分析和图文材料,该湖泊以降水和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受降水和气温变化影响大,即受气候影响大;近年来气候变暖,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冰川融化加快,冰川融水补给量增大,导致湖泊面积呈增加趋势,体现了湖泊对气候变化的快速响应。
    19.(1)元谋河谷地处西南季风背风坡,气流下沉,产生焚风效应;晴天多,降水少;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山高谷深,热量不易散发。(任意三点得6分)
    (2)旱坡地水分条件差,土体干燥坚硬,雨季末期,土壤湿度大,较为松软,易开挖,省时省力;保持种植塘长边与坡向垂直,利于截蓄雨水;使回填松土迅速回落和幼苗期保水保肥(保水保土保肥)。
    (3)山羊圈养使得牧草需求增加,种植业结构得以优化;减少农副产品的资源浪费,实现牧草饲料的转化增值;为人类提供肉食品和增加经济收入;过腹还田为种植业提供动力、肥料,为人类提供热能;延长食物链,增强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详解】(2)当地为干热河谷,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且为坡耕地,不利于保水,因此旱坡地水分条件差,旱季土体干燥坚硬,而在雨季末期,降水使得土壤湿度大,土质较为松软,雨季末期开挖种植塘省时省力;由于当地为旱坡地,水土流失严重,保持种植塘长边与坡向垂直,利于截蓄雨水,同时坡地地形利于回填松土迅速回落,即减少水土流失,又保持了土壤肥力。
    (3)读图可知,山羊养殖需要牧草,山羊圈养使得牧草需求增加,使得当地种植业结构得以优化;罗望子种植的基础上增加山羊养殖,使得牧草得以利用,减少农副产品的资源浪费,实现牧草饲料的转化增值;山羊养殖可以增加羊肉等农产品,为人类提供肉食品,同时增加经济收入;读图可知山羊食用玉米秸秆等和牧草后,产生有机肥,过腹还田为种植业提供动力、肥料,延长产生的沼气为人类提供能源;增加了山羊养殖,延长食物链,也利于增强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B
    C
    C
    D
    B
    D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A
    C
    B
    C
    D
    A
    C

    相关试卷

    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六安市叶集皖西当代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六安市叶集皖西当代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文件包含试题docx、高三地理参考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百强校】【安徽卷】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卷+答案:

    这是一份【百强校】【安徽卷】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卷+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