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考语文精选题集(浙江专用)专题复习(原卷版+解析)
中考语文精选题集(浙江专用)专题09诗词鉴赏(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精选题集(浙江专用)专题09诗词鉴赏(原卷版+解析),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古诗,补全对话,根据要求,完成任务,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阅读诗歌,完成后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3·浙江绍兴·统考中考真题)阅读“宋韵在古诗”分类梳理活动中收集到的《春早得雨》,完成探究。
春早得雨
【宋】陆游
稻陂方渴雨,蚕箔①却忧寒。
更有难知处,朱门惜牡丹。
【注释】①蚕箔:养蚕的器具,俗称蚕帘。这里指代蚕。
2.(2023·浙江·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古诗,补全对话。
旅次石头岸
〔唐〕张祜
行行石头岸,身事两相违。旧国日边远,故人江上稀。
水声寒不尽,山色暮相依。惆怅未成语,数行鸦又飞。
小语:老师,我发现尾联中有一个直接表达情感的词语“(1)_______________”,还有一个意象“(2)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读出这首诗的情感。
老师:是的。我们还可以通过诗题中“(3)_______________”一词知道诗人身处异乡。他想起“旧国”“故人”,流露出(4)_______________之情。
小语:我不理解“身事两相违”这句诗。
老师:这就需要了解作者的经历。张祜性格耿直,被他人排挤,最后无奈归隐,所以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慨。
3.(2023·浙江宁波·统考中考真题)下面是同学们在东钱湖研学时发现的古诗,请你赏析。
初至茂屿①
[明]沈九畴
清溪窈窕觅仙踪,临水看云面面重。
山过雨声侵薜荔②,风吹秋色满芙蓉。
湖天____悬孤屿,海日东南引万峰。
岂是桃源无路到,扁舟今日使人逢。
【注释】①茂屿:茂屿山,据旧志记载,在东钱湖西南。②薜(bì)荔:一种常绿灌木。
(1)《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重”有“chóng”和“zhòng”两种读音。本诗首联中加点的“重”字,你会选哪个读音?结合画线句和颔联加以分析。
我认为_________填,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诗中空缺处应填“萧索”还是“浩渺”?结合相关诗句加以分析。
我认为_________填,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23·浙江金华·统考模拟预测)为了进一步丰富“学习强国”的文学文化内容,小明想推荐(南安军)《挽文山丞相》,让广大党员重温爱国精神,请你完成小题。
[甲]
南安军
(宋)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乙]
挽文山丞相
(元)虞集
徒把金戈挽落晖①,南冠无奈北风②吹。
子房本为韩仇出,诸葛宁知汉祚③移。
云暗④鼎湖⑤龙去远,月明华表鹤归迟。
不须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洒泪时。
[注释]①金戈(gē)挽落晖:原指“鲁阳公与韩構难,战酣,日幕,援戈而擒之,日为之反三舍。(《淮南子览冥训》)”后用于比喻人力胜天。这句反用其意,意谓落日难挽。②北风:比喻北方金、元势力。③祚(zuò) :皇位。④云暗:比喻蒙古族势力的猖獗和宋室的倾覆。⑤鼎湖:传说中黄帝乘龙升天之处,借指帝王之死。
(1)[甲]诗中化用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和丁令威的“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郸犹是人民非”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
(2)运用典故是两首诗的特色,请简要分析甲、乙两首诗最后一联运用典故表达的情感。
5.(2023·浙江温州·统考一模)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
⊙说文解字
(1)根据积累,补全名句。
(2)紧扣“看”字,参考另两处评点,自选角度完成【甲】处评点。
(3)结合诗歌,参考“望”的甲骨文,分析“望江南”词牌的抒情之妙。
甲骨文:望,表示登高远眺。
(《说文》)
(4)辞典中将“望、见、观”解释为“看”。你认为合理吗?结合【材料】,阐释你的理解。
6.(2023·浙江温州·校联考二模)AI绘画第二步,输入古港特点关键词。
【材料一】
永嘉
宋·杨蟠
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水如棋局连街陌,山似屏帷绕画楼。
是处有花迎我笑,何时无月逐人游;西湖宴赏争标日,多少珠帘不下钩。
【注释】西湖宴赏争标日:指观看会昌湖划龙舟比赛。西湖,即现在的会昌湖,在瓯海区新桥街道。
【材料二】
(1)材料一画线句描绘了“永嘉”怎样的画面?试用自己的话加以描述。
(2)阅读两则材料,概括温州古港特点。
(3)从上面两则材料中可以看出,生活在温州的先人们有哪些生活幸福感呢?
(2023·浙江绍兴·校联考三模)品“茶诗”
临安春雨初霁①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②。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日铸茶
【清】吴寿昌
越茗饶佳品,名输此地传。
根芽孤岭上,采焙早春前。
馀味回云雾,清芬试水泉。
幸辞团饼贡,风韵最自然。
【注释】①创作时间是陆游被重新起用,赴任之前,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写下这首名诗。②分茶:分茶是表现力丰富的古茶艺,它是用泡沫表现字画的独特的艺术形式,适用于表现中国字画,古人又称之为水丹青。
7.宋代茶艺讲究,可用古法分茶赏玩再茗;到了清代,茶叶经过_______、________后制作成佳品,用清泉水泡并配以茶点就可享用。
8.两首诗都在品茶,请结合内容谈谈这两首诗情感的不同。
9.(2023·浙江宁波·模拟预测)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诗的前八句集中笔墨突出边塞风光的“奇异”:通过“_____”“忽如”等词表现了边塞之雪来得“奇早”;通过“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表现雪后边塞天气的 ________ 。
(2)有人说韩愈“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二句,和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写法上有相似之处,请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
春雪
唐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0.(2023·浙江宁波·统考一模)阅读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
端居
【唐】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下面是某同学的探究成果,请你补全。
意象是诗中寄寓了诗人主观情感的事物。
诗人常选择具有季节特征的典型意象来点明时节。【甲】诗中“杨花落”这一意象点出是(1)__________时节,【乙】诗中“(2)__________”这一意象点出是秋季。
诗人常借助意象来抒发情思。【甲】【乙】两首诗都借“月”表达了愁情。具体来说,【甲】诗中(3)__________【乙】诗中(4)______________。
11.(2023·浙江宁波·统考模拟预测)阅读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①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②
唐•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注释]①唐代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时创作的一首怀古抒情诗,凤凰台故址在今南京市凤凰山。②韦应物在江淮一带做过县令和刺史,这首诗是他在淮上(今江苏淮阴一带)喜遇梁州故人时所作的。
下面是同学们关于“浮云”意象的探究卡片,请你认真阅读,补全卡片。
古诗中的“浮云”意象探究
【知识卡片】
意象是指诗歌中用以传达作者情感、寄寓作者思想的艺术形象。
【蕴含“浮云”意象的古诗文名句集录】
A.“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B.“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C.“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论语)十二章》
【探究发现】
(1)《登金陵凤凰台》诗中“浮云”与上面集录名句中的 _____(填字母)项意象内涵一致,表达的情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淮上喜会梁州故人》诗中“浮云”与上面集录名句中的 _____(填字母)项意象内涵一致,表达的情感是 ______________。
12.(2023·浙江温州·统考一模)“以彩绘境,以色写心”是重要的写作技巧。拓展联结,迁移思考。
(1)根据积累,补全名句。
(2)结合《我的游荡》,联结表格中不同文体的示例,探究“色彩对情感表达”的作用。至少写出两条探究结果。
13.(2023·浙江绍兴·统考一模)
咏雪
姚合
愁云残腊下阳台,混却乾坤六出开。与月交光呈瑞色,共花争艳傍寒梅。
飞随郢客歌声远,散逐宫娥舞袖回。其那①知音不相见,剡溪乘兴为君来。
【注】①其那,其奈,无奈。
根据小文和小旅的对话,完成填空。
小旅:世人认为姚合诗歌“刻画景物亦较琐细”,这首诗歌中对雪的描写就是极好的印证。
小文:是的,这首诗从多角度描写了雪的美,其中首联“(1)_______”一词写出了雪的形状,颔联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用(2)_____、(3)______来衬托雪的色彩,颈联的“飞随”“散逐”两词写出了雪花随歌声漫天飞舞的动态美,实乃咏雪佳作。
小旅:有人说诗歌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借“雪花”表达了作者对洒脱人生的赞美。你能结合尾联具体分析一下吗?
小文:(4)________
14.(2023·浙江宁波·统考一模)
春望①
[唐朝]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病马②
[唐朝]杜甫
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
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注释]①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写下这此诗。②本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杜甫经秦中辗转去往成都的漂泊时期所作。
“国家不幸诗家幸”,请你参照示例,结合《病马》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示例]《春望》中杜甫借“草木萧条”“战火”等沦陷区长安的一片萧条零落景象,表达了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之情,以及反对战争、期盼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可见,艰难的国运和窘困的个人命运,给予诗人写作素材并激发创作情感,促使他成长为一个优秀的诗人。
(2023·浙江温州·统考一模)根据要求答题。
15.请补全探究单的诗句。
16.请一起研读学习资源,完成诗册中的“点评”部分。
(2023·浙江宁波·模拟预测)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亭夜月送别(其一)
(王勃)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江亭夜月送别(其二)
(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17.王勃这两首同题送别诗,在表达感情方面写法有何主要区别?请作简要分析。
18.有人评点《江亭月夜送别(其二)》这首诗时,称赞“寒”字之妙:“一片离情,俱从此字托出。”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2023·浙江金华·校联考一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①
秋瑾
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
诗思一帆海空阔,梦魂三岛月玲珑。
铜驼②已陷悲回首,汗马③终惭未有功。
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度春风。
[注释]①这首诗是诗人1904年赴日留学途中应日本人石井菊次郎要求所作。②铜驼:借指国家。③汗马:指为革命奔走的自己。
19.秋瑾在《满江红》中写道“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本诗中与之表意相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精选题集(浙江专用)
专题09 诗词鉴赏
1.(2023·浙江绍兴·统考中考真题)阅读“宋韵在古诗”分类梳理活动中收集到的《春早得雨》,完成探究。
春早得雨
【宋】陆游
稻陂方渴雨,蚕箔①却忧寒。
更有难知处,朱门惜牡丹。
【注释】①蚕箔:养蚕的器具,俗称蚕帘。这里指代蚕。
【答案】 豪门贵族(富人、权贵等) (惜)牡丹 劳动人民(农民、百姓、穷人等)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示例1:陆游写了穷人和富人对雨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表现了他的“悯农”情怀,暗含对豪门贵族的批评。所以应归入“情怀”类。示例2:陆游写了穷人和富人对雨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揭示出一种哲理: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因不同原因会有不同的立场(态度)。所以应归入“哲理”类。示例3:陆游写了穷人和富人对雨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暗含对豪门贵族的批评,也揭示出一种哲理: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因不同原因会有不同的立场(态度)。所以既可归入“情怀”类,也可归入“哲理”类。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内容理解和分析。
第①问:本问考查词句的理解。结合“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可知,意思是富贵人家酒肉多得吃不了变质发臭,路上却有被冻死的穷人尸骨。朱门:红漆大门,借指豪富人家。据此第①空可概括为:豪门贵族(富人、权贵等);
第②问:本问考查诗句的理解。结合诗歌后两句“更有难知处,朱门惜牡丹”可知意思是更加作难的地方是富贵人家,他们害怕下雨,天气寒冷,爱惜牡丹,害怕会因此遭到低温天气的损害。据此可知第二空:(惜)牡丹;
第③问:本问考查词句的理解。
结合“稻陂方渴雨,蚕箔却忧寒”可知意思是稻田里庄稼干旱,正渴望着下一场雨,可是家里养的蚕却担心下雨后天气寒冷而冻死蚕,据此可知种庄稼、养蚕的应该是普通的老百姓。据此第三空可概括为:劳动人民(农民、百姓、穷人等);
第④问和第⑤问:本题考查名句默写。
“稻陂方渴雨,蚕箔却忧寒”是矛盾的心理,即希望天下雨,好缓解地里的干旱,让稻田长得好一些,却又害怕下雨后天气寒冷,会冻死蚕,这矛盾的心理,侧面反映出劳动人民生活的劳累和艰辛;
《卖炭翁》中写卖炭翁矛盾心理的句子是: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两句将“衣正单”和“愿天寒”形成对比,表现卖炭翁矛盾的心理,明明身上衣服单薄,却还希望天气寒冷更冷一些,以求炭能卖个好价钱,侧面表现卖炭翁生活的艰辛。据此可回答出: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第⑥问: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注意要结合诗歌主旨进行分析,要贴合诗意,具有说服力。
这首诗从题材上来看,既属于情怀类,也属于哲理类。或者综合起来分析也可以。
若归到情怀类,诗人创作这首诗,运用对比的手法,“蚕箔却忧寒”和“朱门惜牡丹”进行对比,穷人、老百姓是在担忧生计问题,而富人则是在可怜花朵,强烈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对老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对那些贪图享乐的统治者的无情讽刺。
若归到哲理类,本文通过一场雨,揭示出一种道理,处在不同的地位对待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立场,穷人对于雨看到的是生计,而富人则是将雨当作是一种自然美景,更多的是在精神层面的关注。据此理解概括回答即可。
2.(2023·浙江·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古诗,补全对话。
旅次石头岸
〔唐〕张祜
行行石头岸,身事两相违。旧国日边远,故人江上稀。
水声寒不尽,山色暮相依。惆怅未成语,数行鸦又飞。
小语:老师,我发现尾联中有一个直接表达情感的词语“(1)_______________”,还有一个意象“(2)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读出这首诗的情感。
老师:是的。我们还可以通过诗题中“(3)_______________”一词知道诗人身处异乡。他想起“旧国”“故人”,流露出(4)_______________之情。
小语:我不理解“身事两相违”这句诗。
老师:这就需要了解作者的经历。张祜性格耿直,被他人排挤,最后无奈归隐,所以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慨。
【答案】 惆怅 鸦 旅(次、旅次均可) 思乡、怀人(伤感、孤独、惆怅)
【详解】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第一、二空,“惆怅未成语,数行鸦又飞”,意思是心中惆怅,无法用语言表达,此时又见几行乌鸦飞过。“惆怅”一词直接表达出作者的情感,乌鸦往往是以萧瑟、衰败的意象出现,而表达情感呈现出压抑、苍凉、凄苦的特点。
第二空,“旅次石头岸”,意为旅途中暂时停宿在石头岸,由“旅”或“次”可知诗人身处异乡,正在旅途漂泊。
第三空,“旧国日边远,故人江上稀”,意思是故乡远在天边,而友人在江上旅途中也难以相逢。流露出诗人思乡、怀人的伤感、孤独(惆怅)之情。
3.(2023·浙江宁波·统考中考真题)下面是同学们在东钱湖研学时发现的古诗,请你赏析。
初至茂屿①
[明]沈九畴
清溪窈窕觅仙踪,临水看云面面重。
山过雨声侵薜荔②,风吹秋色满芙蓉。
湖天____悬孤屿,海日东南引万峰。
岂是桃源无路到,扁舟今日使人逢。
【注释】①茂屿:茂屿山,据旧志记载,在东钱湖西南。②薜(bì)荔:一种常绿灌木。
(1)《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重”有“chóng”和“zhòng”两种读音。本诗首联中加点的“重”字,你会选哪个读音?结合画线句和颔联加以分析。
我认为_________填,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诗中空缺处应填“萧索”还是“浩渺”?结合相关诗句加以分析。
我认为_________填,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示例】我会选chóng。 分析:“重”有“层”的意思。诗人用“面面重”描绘云层层叠叠的情形,预示风雨将至;颔联“雨侵”“风吹”可见风雨已至,这与云“面面重”相关联。因此,加点的“重”应该读chóng。
(2) 我认为填“浩渺”。 分析:“浩渺”意为水面辽阔。颈联描绘了东钱湖壮阔的景象:湖天一色,岛屿好像悬在半空;水面广阔无边,万座峰林仿佛随太阳一同升起。这与“浩渺”语意一致。
【详解】(1)本题考查诗句理解与赏析。
“临水看云面面重”意思是面对着溪水,看眼前的云层一重一重地直压过来,因此读“chóng”。再结合颔联中的“山过雨声侵薜荔”可知,厚厚的云层是下雨的前兆,因此确定读“chóng”。
(2)本题考查诗句理解与赏析。
萧索:萧条冷落;凄凉。
浩渺:广大辽阔的样子。
使用对象为“湖天”,用来形容眼前所见的湖光天色,烟波浩远的情状,因此适用于“浩渺”。这样,颈联的意思就是:湖天一色,岛屿好像悬在半空;水面广阔无边,万座峰林仿佛随太阳一同升起。与作者前面所提“临水看云面面重”和“山过雨声侵薜荔,风吹秋色满芙蓉”的雄浑景象一致。因此选用“浩渺”。
4.(2023·浙江金华·统考模拟预测)为了进一步丰富“学习强国”的文学文化内容,小明想推荐(南安军)《挽文山丞相》,让广大党员重温爱国精神,请你完成小题。
[甲]
南安军
(宋)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乙]
挽文山丞相
(元)虞集
徒把金戈挽落晖①,南冠无奈北风②吹。
子房本为韩仇出,诸葛宁知汉祚③移。
云暗④鼎湖⑤龙去远,月明华表鹤归迟。
不须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洒泪时。
[注释]①金戈(gē)挽落晖:原指“鲁阳公与韩構难,战酣,日幕,援戈而擒之,日为之反三舍。(《淮南子览冥训》)”后用于比喻人力胜天。这句反用其意,意谓落日难挽。②北风:比喻北方金、元势力。③祚(zuò) :皇位。④云暗:比喻蒙古族势力的猖獗和宋室的倾覆。⑤鼎湖:传说中黄帝乘龙升天之处,借指帝王之死。
(1)[甲]诗中化用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和丁令威的“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郸犹是人民非”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
(2)运用典故是两首诗的特色,请简要分析甲、乙两首诗最后一联运用典故表达的情感。
【答案】(1) 山河千古在 城郭一时非
(2)甲诗运用“伯夷、叔齐一样在首阳山采野菜为生”的典故,表明宁愿绝食饿死在家乡也不与元兵合作(以身殉国)的决心,抒发诗人的爱国之情,崇高的民族气节。
乙诗运用《世说新语》中的“新亭对泣”的典故,表明每下愈况的时势,表达诗人感慨文天祥壮志未酬、天下尽归异族所带来的痛苦现实。
【详解】(1)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意思是:祖国的河山千年万世永存,城郭只是暂时落入敌手。此两句承首联抒写悲愤。上句化用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名句。而说“山河千古在”,意思是说,宋朝的山河是永远存在的,不会被元朝永远占领,言外之意是宋朝还会复兴,山河有重光之日。下句是化用丁令威化鹤歌中“城郭犹是人民非”句意,是说“城郭之非”只是暂时的,也就是说,宋朝人民还要继续反抗,继续斗争,广大的城池不会被元朝永远占据。这两句对仗整饰,蕴蓄着极深厚的爱国感情和自信心。
(2)本题考查典故的运用。
甲诗“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意思是:绝食而死是我真正的意愿,梦中也学伯夷叔齐,吃野菜充饥等死。诗中用伯夷、叔齐指责周武王代商为“以暴易暴”,因而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采薇而食,以至饿死的故事,表明宁愿绝食饿死在家乡也不与元兵合作(以身殉国)的决心,“饿死真吾志”,说得斩钉截铁,大义凛然,而且有实际行动,不是徒托空言,感人肺腑,抒发诗人的爱国之情,崇高的民族气节。
乙诗“不须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洒泪时”意思是请不要再上新亭极目远眺,如今天下都要异族统治,不如东晋尚有半壁江山。昔日古人虽国土沦丧但尚可对江而泣,可现在连一草一木都沉沦在异族的蹂躏践踏之中,大不如前了。诗人以东晋“新亭对泣”之事,感慨文天祥壮志未酬、天下尽归异族所带来的痛苦现实。
【点睛】参考译文:
《南安军》:由南往北走过大庾岭口,一路风雨打湿衣裳。想到去南岭时有哪些同伴,回到家乡却身为俘囚。祖国的河山千年万世永存,城郭只是暂时落入敌手。绝食而死是我真正的意愿,梦中也学伯夷叔齐,吃野菜充饥等死。
《挽文山丞相》:您想同鲁阳公一样挥动金戈挽回落日,却是徒劳。韩俘入狱,眼见北方金、元势力如北风劲吹日益横骄。张良本是为韩国复兴而出,最终没能达到目的。诸葛亮力图恢复汉室江山,而蜀最终为魏所灭,他岂能料到。鼎湖云天黯淡,皇上早已丞龙远逝,迟迟不见您的魂魄归来。请不要再上新亭极目远眺,如今天下都要异族统治,不如东晋尚有半壁江山。
5.(2023·浙江温州·统考一模)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
⊙说文解字
(1)根据积累,补全名句。
(2)紧扣“看”字,参考另两处评点,自选角度完成【甲】处评点。
(3)结合诗歌,参考“望”的甲骨文,分析“望江南”词牌的抒情之妙。
甲骨文:望,表示登高远眺。
(《说文》)
(4)辞典中将“望、见、观”解释为“看”。你认为合理吗?结合【材料】,阐释你的理解。
【答案】(1)①悠然见南山;②水何澹澹;③山岛竦峙
(2)“看”字铿锵有力,苏轼自比打虎的孙权,自得之意喷薄而出,体现了他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委婉地寄寓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3)“望”字,有登高远眺之意,李煜作为亡国之君,“望”体现其作词的当下境遇。全词以“闲梦”起,先写春风拂面、水波荡漾、群花动人的绮丽画卷。后写出千里江山皆凄寒,舟人孤独,笛声哀怨的江山秋晚图。“望”字更给人山高水远之感,望见一场必将消散的凄美梦境,更能表达追思故国的哀情。
(4)我认为不合理。每一个字都是独一无二的。“见”字单纯明白,在陶渊明笔下更有无意间的悠然情味,“看”字铿锵有力,将诗人的自得豪情合盘托出,“观”字有居高临下之感,视野的无限更可见诗人的胸襟开阔,而“望”字让人想到引颈看远方的场面,更有悠长的余韵。因此,我们要结合语境,感受每一个汉字的奇妙魅力,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
【详解】(1)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注意“澹、竦峙”等字词的书写。
(2)本题考查炼字。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意思是:为了酬答满城人都随同去看打猎的盛意,我亲自射虎,请你们看看孙郎当年的射虎的英姿。看孙郎:孙郎,孙权。这里借以自喻。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看”字铿锵有力,苏轼自比打虎的孙权,自得之意喷薄而出,体现了他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委婉地寄寓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3)本题考查词牌赏析。
根据“甲骨文:望,表示登高远眺”可知,“望”字,有登高远眺之意。《望江南·闲梦远》作者是南唐后主李煜,结合注释“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金陵,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可知,李煜是亡国之君,“望”体现他失国后境遇和心情,更给人山高水远之感。根据“闲梦远,南国正芳春”“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可知,不仅“望”望见了春暖花开的美好季节,也望见了气氛萧索的清秋。全词以“闲梦”起,以秋意收,用凄寒冷寂的秋景直抒作者孤苦怀思的悲情,蕴含着追思故国的哀情。
(4)本题考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应先答出观点不合理,然后结合材料内容分析。
示例:我认为不合理。根据“甲骨文:望,表示登高远眺”,“望”是站在高处往远处看,结合《望江南·闲梦远》可知视野和意境更开阔,暗含着思国之悲。结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知,“见”有随意的意思,表现了作者的有限合惬意。结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可知,“看”字铿锵有力,暗含自得之意,表现了诗人的豪情。结合“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可知,“观”有居高临下之意,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博大的胸怀。可见,每一个字的意蕴都是独一无二的、无可代替的,因此不能将“望、见、观”统统解释为“看”。
6.(2023·浙江温州·校联考二模)AI绘画第二步,输入古港特点关键词。
【材料一】
永嘉
宋·杨蟠
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水如棋局连街陌,山似屏帷绕画楼。
是处有花迎我笑,何时无月逐人游;西湖宴赏争标日,多少珠帘不下钩。
【注释】西湖宴赏争标日:指观看会昌湖划龙舟比赛。西湖,即现在的会昌湖,在瓯海区新桥街道。
【材料二】
(1)材料一画线句描绘了“永嘉”怎样的画面?试用自己的话加以描述。
(2)阅读两则材料,概括温州古港特点。
(3)从上面两则材料中可以看出,生活在温州的先人们有哪些生活幸福感呢?
【答案】(1)条条水路如棋局,和街巷纵横相连,秀丽的城中九山如屏障,围绕着雕梁画栋的楼阁。
(2)水路交通便捷,与各地都有水路相通;港口商旅众多,商业繁荣。
(3)山水风光秀美、文化生活丰富、出游方便、可以享用到南北各地土特产……
【详解】(1)本题考查诗歌画面的描绘。
“水如棋局连街陌,山似屏帷绕画楼”意思是水道纵横连接着街巷,就如同棋局一样,山色美丽,就像屏障围绕着雕梁画栋的楼阁。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即可,本题答案不唯一。
示例:永嘉城内水道和街巷纵横交错,就像交错的棋局。远处的城中九山,秀丽青翠,像一道屏障围绕着山下如画般的楼阁,整座城犹如一幅美丽的中国画。
(2)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概括。
据【材料一】“水如棋局连街陌,山似屏帷绕画楼”和【材料二】的“吴会货船经宿到,福清土物逐时新,直北是天津”“江城如在水晶宫,百粤三吴一苇通”等描述可知,温州古港水路交通便捷,与各地都有水路相通;据【材料一】“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和【材料二】的“温州好,贾客四方民”等描述可知,温州古港港口商旅众多,商业繁荣。
(3)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拓展。
从上面两则材料中可以看出,生活在温州的先人们生活幸福,据【材料一】的“水如棋局连街陌,山似屏帷绕画楼”可知,古时的温州山水风光秀美;据【材料一】的“西湖宴赏争标日,多少珠帘不下钩”可知,古时的温州文化生活丰富;据【材料二】的“城脚千家具舟楫,江心双塔压涛波”可知,古时的温州出游方便;据【材料二】的“吴会货船经宿到,福清土物逐时新,直北是天津”和“江城如在水晶宫,百粤三吴一苇通”可知,古时的温州可以享用到南北各地土特产。
(2023·浙江绍兴·校联考三模)品“茶诗”
临安春雨初霁①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②。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日铸茶
【清】吴寿昌
越茗饶佳品,名输此地传。
根芽孤岭上,采焙早春前。
馀味回云雾,清芬试水泉。
幸辞团饼贡,风韵最自然。
【注释】①创作时间是陆游被重新起用,赴任之前,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写下这首名诗。②分茶:分茶是表现力丰富的古茶艺,它是用泡沫表现字画的独特的艺术形式,适用于表现中国字画,古人又称之为水丹青。
7.宋代茶艺讲究,可用古法分茶赏玩再茗;到了清代,茶叶经过_______、________后制作成佳品,用清泉水泡并配以茶点就可享用。
8.两首诗都在品茶,请结合内容谈谈这两首诗情感的不同。
【答案】7. 采摘 烘焙 8.陆诗中“素衣莫起风尘叹”,在这个下雨天,因为等不到清明就可以回家,然后回家非本诗人本意,因京中闲居无聊,志不得伸,故不如回乡。“犹及清明可到家”,是自己的自嘲之语。吴诗介绍日铸茶,称赞它为佳品,通过描写泡茶品茗闲适的生活表达对家乡的物产的赞美。
【解析】7.本题考查诗句理解。
根据“到了清代,茶叶经过 、 后制作成佳品”的提示,找到【清】吴寿昌《日铸茶》中“采焙早春前”,结合意思“在早春的时候采摘、烘焙”可知,此处填“采摘、烘焙”。
8.本题考查思想感情。
根据《临安春雨初霁》中“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意思“呵,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结合【注释】“①创作时间是陆游被重新起用,赴任之前,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写下这首名诗”可知,回家非本诗人本意,因京中闲居无聊,志不得伸,故不如回乡,表达了无聊而可悲的感情。
根据《日铸茶》“越茗饶佳品,名输此地传”意思“越地的名茶有很多上好的佳品,名气却都输给了绍兴的日铸茶”和“幸辞团饼贡,风韵最自然”的意思“幸亏没有把团饼作为贡品,日饮茶的风味和神韵是最自然美好的”,结合中间两联对泡茶品茗的描写,可知,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物产的赞美。
9.(2023·浙江宁波·模拟预测)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诗的前八句集中笔墨突出边塞风光的“奇异”:通过“_____”“忽如”等词表现了边塞之雪来得“奇早”;通过“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表现雪后边塞天气的 ________ 。
(2)有人说韩愈“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二句,和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写法上有相似之处,请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
春雪
唐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答案】(1) 即 奇寒
(2)“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来比喻“北风”使雪花飞舞,比喻新奇,联想丰富,生动形象地写出诗人的欣喜之情,又表现了边塞奇异的风光。
【详解】(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全诗以一天雪景的变化为线索,记叙送别归京使臣的过程。前四句描写早晨起来看到的奇丽雪景和感受到的突如其来的奇寒。挂在枝头的积雪,在诗人的眼中变成了一夜盛开的梨花,和美丽的春天一起到来。前面四句主要写景色的奇丽。“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个“即”字,维妙维肖地写出由南方来的人少见多怪的惊奇口吻。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忽如”二字下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即”“忽如”等词形象、准确地表现了早晨起来突然看到雪景时的情形。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意思是:雪花飞进珠帘沾湿了罗幕,狐裘不保暖盖上锦被也嫌单薄。将军战士们冷得拉不开弓,铠甲冻得难以穿上。经过一夜,大地银装素裹,焕然一新。飞雪进入珠帘,那片片飞“花”飘飘而来,穿帘入户,沾在幕帏上慢慢消融,打湿了军帐。“白雪”的影响侵入室内,连裹着软和的“锦衾”也只觉单薄。“一身能擘五雕弧”的边将,居然拉不开角弓;平素是“将军金甲夜不脱”,而此时是“都护铁衣冷难着”。诗人选取居住、睡眠、穿衣、拉弓等日常活动来表现雪后边塞天气的奇寒无比。
(2)本题考查表达技巧。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意思是: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争相开放。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春花喻冬雪,将雪花比作梨花在枝头开放;取喻新、设想奇,比喻中含有广阔而美丽的想象,同时字里行间又透露出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新颖地写出了边塞雪后的美丽情景,表现了作者惊讶激动之情。
《春雪》中“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意思是:白雪却嫌弃春天来的太晚,因而在庭院里的树木间飞来穿去,把自己扮作飞舞的花儿。运用比喻手法,把白雪比喻成飞花,初春时节,雪花飞舞,本来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的原因,可是,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色来得太迟,才“ 故穿庭树”纷飞而来 。这种翻因为果的写法,却增加了诗的意趣。“作飞花”三字,翻静态为动态,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喧闹,一翻再翻,令读者目不暇接。两首诗都将白雪比作花,写出了雪花纷飞的美景。
10.(2023·浙江宁波·统考一模)阅读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
端居
【唐】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下面是某同学的探究成果,请你补全。
意象是诗中寄寓了诗人主观情感的事物。
诗人常选择具有季节特征的典型意象来点明时节。【甲】诗中“杨花落”这一意象点出是(1)__________时节,【乙】诗中“(2)__________”这一意象点出是秋季。
诗人常借助意象来抒发情思。【甲】【乙】两首诗都借“月”表达了愁情。具体来说,【甲】诗中(3)__________【乙】诗中(4)______________。
【答案】 暮春 红树 诗人将愁心寄托给明月,希望明月代他一路陪伴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留恋,抒发了浓浓的离愁。 诗人借萧索凄清的雨夜月色,表达滞留异乡、思念亲人的孤独之情和归期未定的浓浓乡愁。
【详解】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情感把握。
第一空,“杨花落尽子规啼”,意思是在柳絮落完,子规啼鸣之时。首句写“杨花落尽”既是写景又点明时令——暮春。一开头便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杨花即柳絮。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相传这种鸟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鸣声异常凄切动人。
第二空,“阶下青苔与红树”,意思是台阶下的青苔和庭中被秋霜染红的树叶。红树,则正是暮秋(秋季)特有的景象。
第三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意思是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诗人与友人即将分隔两地,月却处处可以见到,所以诗人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托物寄情。将“月”赋予人的情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想象新奇,风格浪漫;友人被贬地处偏远的的龙标,以月寄“愁”,其中既有对友人被贬的同情,又有对友人远赴贬谪之地的担忧、牵挂、怀念,更有一层忧愁与无奈。
第四空,“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意思是,寂居异乡,平日少有人来往,阶前长满了青苔,那一片绿意和秋天的红叶在迷蒙雨色、朦胧夜月的笼罩下变得黯淡模糊,雨夜的凄寒、月色的冷清,又哪里比得上乡愁的磨人呢?这两句所描写的画面,营造出凄凉氛围,一个“愁”字点明中心情感,结合“远书”可知表达的是独处异乡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1.(2023·浙江宁波·统考模拟预测)阅读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①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②
唐•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注释]①唐代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时创作的一首怀古抒情诗,凤凰台故址在今南京市凤凰山。②韦应物在江淮一带做过县令和刺史,这首诗是他在淮上(今江苏淮阴一带)喜遇梁州故人时所作的。
下面是同学们关于“浮云”意象的探究卡片,请你认真阅读,补全卡片。
古诗中的“浮云”意象探究
【知识卡片】
意象是指诗歌中用以传达作者情感、寄寓作者思想的艺术形象。
【蕴含“浮云”意象的古诗文名句集录】
A.“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B.“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C.“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论语)十二章》
【探究发现】
(1)《登金陵凤凰台》诗中“浮云”与上面集录名句中的 _____(填字母)项意象内涵一致,表达的情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淮上喜会梁州故人》诗中“浮云”与上面集录名句中的 _____(填字母)项意象内涵一致,表达的情感是 ______________。
【答案】(1) A 因皇帝被奸佞包围,自己报国无门的悲愤
(2) B 多年羁旅漂泊的伤感
【详解】(1)本题考查诗歌意象及情感主旨。
《登金陵凤凰台》中“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的意思是天上的浮云随风飘荡,有时把太阳遮住,使我看不见长安城,而不禁感到非常忧愁。把朝堂上的奸邪小人比作蔽日的浮云,把君王比作太阳,太阳为云所遮,君王被小人蒙蔽,导致自己报国无门。“不见长安”暗含不能拜见君王,一展所学的意味。“使人愁”表现了作者空有志向与才华却报国无门的感慨与愁苦之情。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中“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据此分析理解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诗歌意象及情感主旨。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中“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意思是离别后如浮云飘忽不定,流水岁月,匆匆一晃就已过了十年。以“浮云”表示漂泊不定,变幻无常,以“流水”表示岁月如流,年华易逝。诗中“浮云”“流水”不是写实,都是虚拟的景物,借以抒发诗人的主观感情,表现一别十年的感伤。李白《送友人》中“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这两句“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诗人巧妙地用“浮云”来比喻友人:就像天边的浮云,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谁知道会飘泊到何处呢?无限关切之意自然溢出,而那一轮西沉的红日落得徐缓,把最后的光线投向青山白水,仿佛不忍遽然离开,而这正是诗人此刻心情的象征,衬托与友人分别之情意,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抒发出依依惜别之意。据此分析理解作答即可。
12.(2023·浙江温州·统考一模)“以彩绘境,以色写心”是重要的写作技巧。拓展联结,迁移思考。
(1)根据积累,补全名句。
(2)结合《我的游荡》,联结表格中不同文体的示例,探究“色彩对情感表达”的作用。至少写出两条探究结果。
【答案】(1)①黑云压城城欲摧(注意“摧”写法)②欸乃一声山水绿(注意“欸”写法)③示例: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示例:①色彩能体现作者的情感。亮色暖色往往代表心情愉悦,暗色冷色调则代表内心的惆怅悲伤,在《我的游荡》里,李娟用纯黑色表达自己的悲伤孤寂之情,用“耀眼的金色光斑”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②不同的语境下,作者对同一色彩的感知也会有所不同。《我的游荡》和《孤独之旅》当中的“绿”沉静、有压迫。
【详解】(1)本题考查积累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摧”“欸”的正确书写。③示例: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2)本题考查理解色彩及其作用的能力。
依据“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可知,作者运用黑色的云彩表现我军形势危急的状态,运用将士们身穿的铠甲明亮的描述,表现了将士们同仇敌忾,决心誓死保卫国家的坚强决心。“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用黄色表现出对保姆的怀念之情。“‘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用红色表现作者对土地、国家的热爱之情;所以,色彩能体现作者的情感。据此,在《我的游荡》里,作者用“突然回头,满山谷绿意灿烂,最低最深之处蓄满了黄金……”,用黄金色代表自己愉悦的心情;“下雨时,当阴云密布的天空破开一个洞口,阳光会如火山融浆一样从那里涌出来,强有力地穿透雨幕,做梦一样在群山间投下金光耀眼的光斑”,用“金光耀眼的光斑”代表自己见到美景时的内心的激动。所以,色彩能能体现作者的情感。
依据《孤独之旅》“‘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中的“绿色”可知,其象征着杜小康对未来茫然的心态,给读者一种压迫感;依据《我的游荡》第⑩段“微雨的时光又湿又绿。阴云沉沉,世界却并不黯淡。相反,比起在通彻的阳光中,阴天里的世界更加清晰,更加深刻,满目的绿意也更加鲜艳生动。阴天里的红色花也比平时更红,河水也更清澈锐利”可知,这里用绿色表达了作者愉悦的情感。所以,即使同一颜色,在不同的语境下,其情感也不尽相同。
13.(2023·浙江绍兴·统考一模)
咏雪
姚合
愁云残腊下阳台,混却乾坤六出开。与月交光呈瑞色,共花争艳傍寒梅。
飞随郢客歌声远,散逐宫娥舞袖回。其那①知音不相见,剡溪乘兴为君来。
【注】①其那,其奈,无奈。
根据小文和小旅的对话,完成填空。
小旅:世人认为姚合诗歌“刻画景物亦较琐细”,这首诗歌中对雪的描写就是极好的印证。
小文:是的,这首诗从多角度描写了雪的美,其中首联“(1)_______”一词写出了雪的形状,颔联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用(2)_____、(3)______来衬托雪的色彩,颈联的“飞随”“散逐”两词写出了雪花随歌声漫天飞舞的动态美,实乃咏雪佳作。
小旅:有人说诗歌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借“雪花”表达了作者对洒脱人生的赞美。你能结合尾联具体分析一下吗?
小文:(4)________
【答案】 六出(六出开); 月光; 寒梅; 就像王子猷访戴未遇知音一样,雪花漫天飞舞却未能遇见春天,虽有遗憾,却顺从了自己的兴致。作者借雪花这个形象来表达只需注重过程,不必拘泥结果的洒脱、率性的人生态度。
【详解】第1—3空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刻画景物亦较琐细”意为诗人在描写景物时较为细腻,这要求学生从写景角度的层面进行分析。
首联“愁云残腊下阳台,混却乾坤六出开”意为:腊月将尽,愁云散去,茫茫天地间六角雪花漫天飞舞。据此可知,诗人用“六出开”一词写出雪的形状。
颔联“与月交光呈瑞色,共花争艳傍寒梅”意为:雪花与月光交相辉映呈现出一片祥瑞之色,像寒梅一样在冬天傲然绽放色彩艳丽。由此可知,颔联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用月光、寒梅来衬托雪的色彩。
第4空考查情感主旨。
尾联“其那知音不相见,剡溪乘兴为君来”意为:就像王子猷兴致来时去访戴不遇一样,只为寻觅知音而划船来到剡溪。尾联运用了典故、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借王子猷访戴未遇知音和雪花随风飞舞却无法遇到春天,意在表明自己的人生志趣:人生只要注重过程,尽兴则可,何必拘泥于结果。表现了诗人率性而为、乐观豁达的襟怀。
14.(2023·浙江宁波·统考一模)
春望①
[唐朝]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病马②
[唐朝]杜甫
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
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注释]①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写下这此诗。②本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杜甫经秦中辗转去往成都的漂泊时期所作。
“国家不幸诗家幸”,请你参照示例,结合《病马》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示例]《春望》中杜甫借“草木萧条”“战火”等沦陷区长安的一片萧条零落景象,表达了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之情,以及反对战争、期盼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可见,艰难的国运和窘困的个人命运,给予诗人写作素材并激发创作情感,促使他成长为一个优秀的诗人。
【答案】《病马》以“病马”自比,塑造了一个艰难漂泊天地间的老诗人形象,表达诗人辛劳、怨恨、不平之意,表现诗人晚年落魄的心态。可见,国家个人艰难处境下的感慨与悲叹,艰难处境间接成就了优秀的诗篇,也成就了优秀的诗人。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病马》是一首有寄托的咏物诗,通过吟咏那“老尽力”的病马,来表现自己晚年那种落魄的心态,塑造了一个艰难漂泊天地间的老诗人形象。马“老”且“病”,与杜甫晚年的身体状况相似;马处“关塞深”,与杜甫晚年落魄流寓边地的政治境遇相似;马“尘中老尽力”,与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相似;马“驯良”忠诚,与杜甫忠君爱国的精神相似。国家危难之际,诗人也在外漂泊,远离故乡亲人,孤独一人,这样的处境让诗人的悲叹不由生发,为诗人创作文学作品提供了素材和环境,从而成就了伟大的诗人。
(2023·浙江温州·统考一模)根据要求答题。
15.请补全探究单的诗句。
16.请一起研读学习资源,完成诗册中的“点评”部分。
【答案】15.①戍鼓断人行 ②霜重鼓寒声不起 ③谁家玉笛暗飞声 ④将军白发征夫泪 ⑤一夜征人尽望乡 ⑥窈窕淑女 ⑦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⑧明朝有意抱琴来 16.(1)示例:在古典诗词中,笛意象常常传达人们对朋友、家乡、国家的愁思。如《春夜洛城闻笛》中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听到笛声,引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如《渔家傲·秋思》中,通过对笛声的描写,渲染了悲凉的氛围,表现了将士们思念故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表现了家国之思。
(2)《竹里馆》中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幽深的山林中只有一轮明月与悠悠琴声相伴,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物我相忘、高雅绝俗的境界。而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其一》中,冷月清风,旷野孤鸿,诗人夜不能寐,起坐弹琴。在严峻的政治形势下,阮籍虽有政治抱负,却不得而发,以琴声来排泄心中的苦闷。这里的琴声着意写诗人的苦闷和忧思,表现诗人心灵上承受着的重压。
【解析】15.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作答时,一是要彻底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字、不写错字。本题注意“戍”“鼓”“笛”“征”“望”“窈”“窕”“篁”“琴”“啸”等字的书写。
16.本题考查诗歌赏析。
(1)笛类意象:
《春夜洛城闻笛》中,根据“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可知,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听到笛声,引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渔家傲·秋思》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通过对笛声的描写,渲染了悲凉的氛围,表现了将士们思念故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表现了家国之思;
《夜上受降城闻笛》中,“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可知,“不知何处”,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情,映衬出夜景的空寥寂寞。“一夜”和“尽望”又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由此可知,这三句诗中的笛类意象在情感传达上有共同点:常常传达人们对朋友、家乡、国家的愁思。
(2)琴意象:
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其一》,表达了诗人内心愤懑、悲凉、落寞、忧虑等复杂的感情。不过,尽管诗人发出“忧思独伤心”的长叹,却始终没有把“忧思”直接说破,而是“直举情形色相以示人”,将内心的情绪含蕴在形象的描写中。冷月清风、旷野孤鸿、深夜不眠的弹琴者,将无形的 “忧思”化为直观的形象,犹如在人的眼前耳畔。这首诗采用动静相形的手法,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效果。“起坐弹鸣琴”是动;清风吹拂,月光徜徉,也是动。前者是人的动,后者是物的动,都示意着诗人内心的焦躁。然而。这里的动是似如磐夜色为背景的。动,更衬出了夜的死寂,夜的深重。茫茫夜色笼罩着一切,象征着政治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心灵上承受着的重压。这首诗言近旨远,寄托幽深,耐人寻味。表现在严峻的政治形势下,阮籍虽有政治抱负,却不得而发,以琴声来排泄心中的苦闷。这里的“琴声”着意写诗人的苦闷和忧思,表现诗人心灵上承受着的重压;
《竹里馆》这首诗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幽深的山林中只有一轮明月与悠悠琴声相伴。这里的“琴声”,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物我相忘、高雅绝俗的境界。
由此可知,同样是“琴声”,相同的乐器,传达的情感却不同。
(2023·浙江宁波·模拟预测)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亭夜月送别(其一)
(王勃)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江亭夜月送别(其二)
(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17.王勃这两首同题送别诗,在表达感情方面写法有何主要区别?请作简要分析。
18.有人评点《江亭月夜送别(其二)》这首诗时,称赞“寒”字之妙:“一片离情,俱从此字托出。”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答案】17.第一首用“谁见泣离群”直接抒情,表达离愁;第二首用寓情于景、景中见情的手法委婉(间接)地表达离情。 18.同意。作者感到此夜江山寒,一个“寒”字极写出友人离去后心情的沉重与冷寂。(此题为开放题型,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17.本题考查抒情方式。
江亭夜月送别(其一):根据“谁见泣离群”可知其意思是:谁见过在离别时哭哭啼啼的呢?这里,作者直接抒情,表达离别的伤心、悲愁;
江亭夜月送别(其二):根据“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可知其意思是:乱糟糟的烟雾笼罩着青绿的台阶,高高的月亮照耀着江亭的南门。离亭的门关闭着,周围寂静无声;今夜里大江与高山都显得那么凄凉。这里“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渲染了离亭的寂静凄凉氛围,表达作者离别的伤感悲伤之情;作者用寓情于景、景中见情的手法委婉(间接)地表达离情。
18.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赏析。
根据“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可知其意思是:离亭的门关闭着,周围寂静无声;今夜里大江与高山都显得那么凄凉;
“此夜寒”中的“寒”,不仅写出了离别之夜的大江与高山都显得那么凄凉,渲染了离别的悲凉气氛;更写出了诗人因友人离去后心情的沉重与冷寂;
所以,同意这个看法。
(2023·浙江金华·校联考一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①
秋瑾
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
诗思一帆海空阔,梦魂三岛月玲珑。
铜驼②已陷悲回首,汗马③终惭未有功。
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度春风。
[注释]①这首诗是诗人1904年赴日留学途中应日本人石井菊次郎要求所作。②铜驼:借指国家。③汗马:指为革命奔走的自己。
19.秋瑾在《满江红》中写道“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本诗中与之表意相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答案】19. 漫云女子不英雄 万里乘风独向东 20.这首诗表现出诗人虽为女子却热烈执着的革命抱负和感叹未能为国家尽更多力量的忧国忧民之情。
【解析】19.本题考查理解诗句意思的能力。“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意为: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这句诗表现出秋瑾作为女子的雄心壮志。本诗中首联的意思是“别说女子不能干英雄事业,看我乘风万里,只身东渡日本”,与之意思相近。
20.本题考查分析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写作背景和诗歌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分析。颈联中,诗人想到国家沦于异族,无不悲伤。惭愧于奔走革命,却一事无成。这个转句,陡然切换了孤帆素月营造的轻松氛围,使诗人陷入对民族前途命运的深深忧虑之中。尾联中,诗人想起如此深大的国仇家恨,无不伤心,“那堪客里度春风”不仅是对承句的有力回答,更是对起句的有力印证,前呼后应,浑然天成;发人警醒,催人奋进。全诗抒发了去国怀乡、壮志难酬之情以及救国救民之志。
【点睛】参考译文:别说女子不能干英雄事业,看我乘风万里,只身东渡日本。孤帆外海天空阔,动我诗情,三岛上月色玲珑,入我梦境。想起国家亡给异族,令人悲酸;惭愧我奔走革命,到今一事无成。这样大的国仇家恨使我伤心,哪能在客地春风中虚度光阴!:“朱门”指代①________,杜甫有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因为“②________”,他们似乎不喜欢下雨。
:从“稻陂”“蚕箔”可见,诗歌还描写了另一个群体;③________。“稻陂方渴雨,蚕箔却忧寒”一句,可借鉴白居易《卖炭翁》中写卖炭翁矛盾心理的“④________,________”句解读。
:《春早得雨》应该归到情趣、情怀、哲理哪一类呢?结合词句简要阐述一下吧。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汉字
诗句
评点
见
采菊东篱下,①____(陶渊明《饮酒》)
《饮酒》中的“见”字表现了诗人看山不是有意之为,而是采菊时无意间的发现,有悠然的情味。
看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甲】
观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②_____③____(曹操《观沧海》)
《观沧海》中的“观”字统领全篇,先写实景,再写虚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统一中国的抱负。
望
望江南·闲梦远南唐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暮,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注释】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金陵,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
城脚千家具舟楫①,江心双塔压涛波。
(北宋·赵汴《自温将还衢郡题谢公楼》)
【注释】①郡里外通江海,民间悉置船舫,尤便出入。
温州好,贾客四方民;吴会货船经宿到,福清土物逐时新,直北是天津。(清·孙扩图《温州好·调寄忆江南》)
江城如在水晶宫,百粤①三吴②一苇通。
(南宋·陈傅良《咏温州》)
【注释】①百粤:泛指南方沿海古越族地区;②三吴:泛指江南吴地。
文体
示例
古诗文
①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②烟销日出不见人,_____。(柳宗元《渔翁》)
③其它古诗文中,还有哪些句子运用了这一技巧?请写出连续两句(不能照抄本卷诗文)。_____,_____。
现代诗
感觉顾城
天是灰色的
路是灰色的
楼是灰色的
雨是灰色的
在一片死灰中
走过两个孩子
一个鲜红
一个淡绿
大堰河,我的保姆(节选)艾青
大堰河,今天
你的乳儿是在狱里,
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
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
小说
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
散文
曹文轩《孤独之旅》:“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
“诗词中的乐器”探究记录单
鼓类
①____________,边秋一雁声。
(杜甫《月夜忆舍第》)
②半卷红旗临易水,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点评一:读诗应想象。
发挥想象,调动听觉,鼓的声响不同,渲染了不同的诗境。
笛类
③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④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⑤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点评二:读诗可察象。
(1)这三句诗中的笛类意象在情感传达上有共同点,请结合至少两首诗词,说说你的发现:_________
琴类
⑥_______,琴瑟友之。(《关雎》)
⑦_____,_______。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⑧我醉欲眠卿且去,_______。(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
课外资源: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魏·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注释:
①背景:阮籍处在司马氏与曹氏激烈斗争的政治漩涡之中。政治形势险恶,阮籍虽有政治抱负,却不得而发,他小心翼翼,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
②薄帷,薄薄的帐幔。③鉴,照。
点评三:读诗需贯通。
(2)相同的乐器,也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课外资源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其一》与王维的《竹里馆》都描写了诗人独坐山林、借琴抒怀的场景,请阅读两首诗,探究两首诗中的琴意象所承载的情感内涵有何不同?
:“朱门”指代①________,杜甫有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因为“②________”,他们似乎不喜欢下雨。
:从“稻陂”“蚕箔”可见,诗歌还描写了另一个群体;③________。“稻陂方渴雨,蚕箔却忧寒”一句,可借鉴白居易《卖炭翁》中写卖炭翁矛盾心理的“④________,________”句解读。
:《春早得雨》应该归到情趣、情怀、哲理哪一类呢?结合词句简要阐述一下吧。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汉字
诗句
评点
见
采菊东篱下,①____(陶渊明《饮酒》)
《饮酒》中的“见”字表现了诗人看山不是有意之为,而是采菊时无意间的发现,有悠然的情味。
看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甲】
观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②_____③____(曹操《观沧海》)
《观沧海》中的“观”字统领全篇,先写实景,再写虚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统一中国的抱负。
望
望江南·闲梦远南唐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暮,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注释】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金陵,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
城脚千家具舟楫①,江心双塔压涛波。
(北宋·赵汴《自温将还衢郡题谢公楼》)
【注释】①郡里外通江海,民间悉置船舫,尤便出入。
温州好,贾客四方民;吴会货船经宿到,福清土物逐时新,直北是天津。(清·孙扩图《温州好·调寄忆江南》)
江城如在水晶宫,百粤①三吴②一苇通。
(南宋·陈傅良《咏温州》)
【注释】①百粤:泛指南方沿海古越族地区;②三吴:泛指江南吴地。
文体
示例
古诗文
①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②烟销日出不见人,_____。(柳宗元《渔翁》)
③其它古诗文中,还有哪些句子运用了这一技巧?请写出连续两句(不能照抄本卷诗文)。_____,_____。
现代诗
感觉顾城
天是灰色的
路是灰色的
楼是灰色的
雨是灰色的
在一片死灰中
走过两个孩子
一个鲜红
一个淡绿
大堰河,我的保姆(节选)艾青
大堰河,今天
你的乳儿是在狱里,
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
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
小说
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
散文
曹文轩《孤独之旅》:“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
“诗词中的乐器”探究记录单
鼓类
①____________,边秋一雁声。
(杜甫《月夜忆舍第》)
②半卷红旗临易水,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点评一:读诗应想象。
发挥想象,调动听觉,鼓的声响不同,渲染了不同的诗境。
笛类
③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④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⑤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点评二:读诗可察象。
(1)这三句诗中的笛类意象在情感传达上有共同点,请结合至少两首诗词,说说你的发现:_________
琴类
⑥_______,琴瑟友之。(《关雎》)
⑦_____,_______。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⑧我醉欲眠卿且去,_______。(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
课外资源: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魏·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注释:
①背景:阮籍处在司马氏与曹氏激烈斗争的政治漩涡之中。政治形势险恶,阮籍虽有政治抱负,却不得而发,他小心翼翼,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
②薄帷,薄薄的帐幔。③鉴,照。
点评三:读诗需贯通。
(2)相同的乐器,也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课外资源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其一》与王维的《竹里馆》都描写了诗人独坐山林、借琴抒怀的场景,请阅读两首诗,探究两首诗中的琴意象所承载的情感内涵有何不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精选题集(浙江专用)专题23小作文(原卷版+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作文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精选题集(浙江专用)专题18剧本阅读(原卷版+解析),共68页。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精选题集(浙江专用)专题17童话寓言阅读(原卷版+解析),共7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这篇童话充满了隐喻色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