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综合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综合测试,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六年期间,主要由林老太照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王某在一幼儿园家长微信群冒充教育培训机构老师,发送虚假信息。通过让幼儿家长点击带有设定内容的链接,收集家长的手机号、幼儿姓名等信息,并将信息数据售卖给当地教育培训机构,从中牟利。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冒充教育培训机构老师收集信息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
②作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幼儿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③幼儿不具有完全民事权利能力,应由家长主张其权利
④教育培训机构购买家长和幼儿个人信息属于违法行为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民法典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可以自主决定依法采取出租、入股或者其他方式向他人流转土地经营权;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农村土地,经依法登记取得权属证书的,可以依法采取出租、入股、抵押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土地经营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会改变土地的所有权性质和农业生产用途
B.通过招标方式承包农村土地后,可采取抵押方式流转土地承包权
C.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用益物权,是农民的一项重要的财产权
D.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因出租土地获得收入充分实现了物的交换价值
3.外语教学工作者韩某以口述形式录制了教学视频,并上传至某网站进行公开发表和销售,售价在699元至998元不等。后来,韩某发现杨某在某网购平台的店铺中销售上述作品,遂委托某公证公司出具公证书。该公证书载明,上述作品在该网购平台的店铺中的售价为4.98元,销量为12件。付款后,点击店铺客服发来的网址链接可跳转至某网购查看并下载视频课程,视频课程内容为韩某讲授的相关英语课程。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杨某侵犯了韩某对涉案作品所享有的复制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
②杨某侵犯了韩某对涉案作品所享有的署名权,使韩某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③若杨某作为韩某课程的学员购买了此视频,则杨某未侵犯韩某的著作权
④杨某应停止在某网购平台销售、传播韩某的教学视频并下架相关产品和链接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2024年10月17日,经销商甲向菜农乙发微信,就购买西兰花的事宜通过微信进行协商。
①甲:愿以每公斤8元的价格购买你菜园2000公斤成熟西兰花,你方负责当天运到永芳蔬菜批发市场,当天下午17点前答复有效。
②乙:如果价格为每公斤10元,可以按时按量发货。
③甲:每公斤9元,我要3000公斤。
④乙:可以,但要明日才能发货。
对以上微信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
①甲的行为属于要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②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为新要约
③在得到乙的承诺之后,甲可以撤销该要约
④是乙对甲新要约的承诺,合同完成订立有效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5.刘某、林某是多年的篮球运动爱好者,双方互不相识。2023年5月,刘某在体育中心篮球场打篮球,后林某加人,双方互为对抗方。林某运球突破上篮时,刘某贴身防守,二人发生肢体碰撞,刘某跌倒在地致其腿部受伤,遂前往县人民医院、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产生医疗费共计4万余元,后经鉴定其腿伤构成十级伤残。关于上述案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刘某受伤与林某的碰撞有关,因此林某应该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②刘某在防守林某时受伤,但现有证据不能证明林某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行为,所以林某不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③当事人自发参与篮球活动,本身即意味着自愿承受该活动可能导致的损害后果
④林某如果有恶意犯规行为,违背了体育运动的基本价值追求,则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独居老人阮大爷同邻居刘某签订了遗赠扶养协议,约定由刘某照顾阮大爷并负责其生养死葬,阮大爷将房产留给刘某。协议签订后,刘某依然照顾阮大爷直至其去世,但此时阮大爷的妹妹却对房产分配提出了异议。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遗赠扶养协议是遗产继承的方式,有助于更好保证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B.阮大爷的妹妹作为法定继承人,因未尽抚养义务,因此无权继承房产
C.刘某依约对阮大爷履行了赡养义务,因此应该获得阮大爷的全部房产
D.遗赠扶养协议效力优于法定继承,阮大爷留给刘某的房产受法律保护
7.刘某与赵某2020年结婚后购得一套房屋,2021年二人协商一致后将该房出售。售房款部分用于偿还银行贷款、支付女儿生活费,余款未经刘某同意被赵某投资股市,一年后亏损70余万元。二人对婚内夫妻财产无其他约定,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该房屋经夫妻协商一致出售,售房款应为夫妻共同财产
②投资股市造成夫妻共同财产损失,应属于赵某个人债务
③将售房款投资股市,侵犯刘某对共同财产的平等支配权
④若赵某该项股市投资获益,收入部分属于赵某个人财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社会生产生活需要法治护航。下列案例中,法律知识运用正确的是( )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株洲某物流有限公司系某快递公司基层加盟商,承包并负责株洲市石峰区辖区内的快递包裹收寄业务。2019年7月,黄某入职株洲某物流有限公司,从事收寄投递快件工作。黄某入职株洲某物流有限公司后,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株洲某物流有限公司也未为黄某缴纳社会保险,仅口头约定工资以底薪加计件形式按月计算。截至2021年9月,株洲某物流有限公司拖欠黄某工资1万余元,引发诉讼。对此案例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公司与黄某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应支付报酬
②口头合同因不具有法律效力而对双方没有约束力
③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公司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④企业应该主动维护好新业态领域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小张在某网络平台购买了一部手机,收到后发现手机存在质量问题,与商家协商退货退款遭拒。小张将此事反映给平台客服,平台客服表示会介入调查处理。在这一案例中( )
①小张与商家之间的买卖合同关系成立,商家应承担违约责任
②平台客服的介入表明平台负有对商家经营活动的监管责任
③小张只能通过平台客服解决纠纷,不能采取其他途径维权
④若平台无法解决纠纷,小张可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或向法院起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1.甘肃某商贸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唐某某在抖音账号直播间以“唐老师”自居,利用抖音直播间和微信群销售的商品存在对商品的性能、功能、用户评价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明示及暗示商品具有疾病治疗功能,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违法行为。后来,唐某某遭到法律的严惩。这一案例( )
①商家没有依法诚信经营,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
②商家利用市场上的强势地位使消费者发生误认
③启示消费者知法学法用法,依法保护自身权益
④警示经营者要依法维护和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2.田某某与某机电安装有限公司的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纠纷案进入执行程序后,考虑该公司无财产可执行,且信用惩戒措施会直接影响融资效果,法院促成田某某与被执行人达成分期履行的和解协议,同意暂不对该公司采取信用惩戒措施和司法惩戒措施。该公司通过良好经营,在三个月内融资成功,并按照协议偿还田某某本金和利息共390万元。这一双赢结果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人民调解与协商机制可以避免因为强制执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②司法执行的柔性化和人性化可产生独特的效果,能促成事了人和
③法律在维护公平正义的同时,也应注重保护企业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④诉讼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性,能保证当事人以极大的动力履行义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3.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是纠纷解决的方式。这些方式各有优势,功能各有侧重。下列纠纷与解决方式对应合理的是( )
①刘某因知识产权与冯某产生纠纷——选择调解
②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选择仲裁
③赵某与甲企业因社会保险与福利问题产生争议——直接起诉
④小明因网购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与商家发生纠纷——选择和解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4.2023年8月,林某在小区楼下捡到一只流浪猫,将其养在自家门口楼道上行通道拐角处。11月的某天,邻居老李在自家门口被这只猫咬伤腿部,前往医院诊治。12月,当地公安机关对林某作出行政处罚,对林某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行为予以警告。后老李向法院起诉,请求依法判令林某赔偿经济损失。据此可知( )
①若林某接受行政处罚则无需被提起民事诉讼
②林某应对老李被咬伤的事实承担无过错责任
③林某可在一审判决生效后十五日内提起上诉
④本案涉及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人身利益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5.小王在某水果店任职,并签订劳动合同。后因种种原因双方产生了纠纷且协商未果,水果店便以未能服从工作安排为由强行解除了与小王的劳动关系。对此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①小王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②小王与水果店之间的纠纷适用于《劳动法》
③小王和水果店均可以在一审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提请上诉
④水果店作为被告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为自己进行辩护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6.甲和乙是多年的生意伙伴,乙欠债不还,甲为了固定证据,在乙的房间安装了窃听装置,获得了乙欠款不还的第一手证据,甲将其存在移动硬盘中。对于此证据的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录音因未经乙的同意而无效
B.该录音的录制并无不当,属于视听资料
C.因该录音在私密场所录制,涉及他人隐私,为非法证据
D.该录音属于电子数据,法庭应当采纳
二、非选择题
17.李某是一位健身爱好者。2024年1月,李某在某健身中心申办健身卡,销售人员遂出示预先准备好的《健身合同书》,该合同载明该健身中心将于2024年9月1日正式开业,李某未仔细阅读合同便在合同上签字,并缴纳1200元会员费,销售人员也未对该合同做出具体说明。后来,该健身中心于2024年10月1日才开始营业。李某以该健身中心开业太晚为由向其提出全款退还会员费用的要求。销售人员告知,开业推迟是由于健身中心附近一条主干道于2023年12月进行市政施工这一不可抗力所致,同时健身卡不退费是行业惯例,并向李某展示合约条款小字部分“健身卡一经售出概不退款”等内容。
李某认为该健身中心的做法是欺诈行为,在交涉中情绪激动,不慎将手中正在摄像的手机磕碰到大厅立柱,导致手机屏毁坏。李某要求健身中心赔偿手机损失未果,后在抖音上发布该健身中心视频,并进行诋毁宣传。
请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李某将该健身中心诉至法院,要求其返还会员费,并赔偿手机相关损失。结合材料,分析法院是否应当支持李某的诉讼请求,并说明理由。
(2)请对李某在抖音上发布有关该健身中心信息的行为进行评价。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被继承人王老汉与林老太系再婚夫妻,王老汉与前妻生育一女王甲、一子王乙,林老太与前夫生育一女林甲,王老汉与林老太结婚四十载,婚后生育长女王丙及次女王丁。除王甲长期与奶奶共同生活外,其余四名子女均由王老汉与林老太抚养长大。双方婚后共同购置了商品房一套,登记在双方名下。王老汉生病的五、六年期间,主要由林老太照顾。王老汉去世后,林老太与继子女王甲王乙多次协商上述房产继承事宜,但二人均拒绝分割,林老太无奈将子女均诉至法院,要求确认房屋份额。
庭审查明的事实显示:案涉房屋系王老汉与林老太婚后购买;王老汉未留有遗嘱;王甲未与父亲王老汉共同生活,仅在王老汉住院时看望两次,可以认定王甲对王老汉赡养较少;原告林老太与被继承人王老汉共同生活,且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综上,法院作出判决,酌情对王甲继承的份额予以少分,对林老太继承的份额予以多分,酌定林老太享有案涉房屋5/8(1/2+3/24)份额,王甲享有诉争房屋1/24份额,王乙、林甲、王丙、王丁各享有诉争房屋2/24份额。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法院作出上述判决的法律依据并阐释其意义。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某科技公司长期从事电子地图研发和推广,创作完成了15Q4互联网电子地图和16Q2互联网电子地图(以下统称权利地图)。2019年,广某科技公司与深某科技公司等签署《合作协议》,约定授权深某科技公司使用权利地图至2021年底。2022年,广某科技公司发现深某科技公司在运营的地图、导航等应用软件中继续使用了自己公司的权利地图。广某科技公司认为深某科技公司侵害其著作权并构成混淆行为,违反了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遂诉至法院,并举证30处暗记、125处内部道路、44处模式图的比对,要求深某科技公司停止侵权、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连带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支出6000余万元。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广某科技公司的诉求是否会得到支持,并说明理由。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剧讲述了一群实习律师面对重重考验与困难,凭着对法律的热情,在平凡中创造不凡,坚定法律初心的故事。
剧情一 潘岩进入了某律所实习,一次上班的地铁上,他发现一男子陆甲利用早高峰地铁人多偷拍女生裙底。陆甲发现自己被识破后,立马逃走,潘岩一路追赶,终于将其堵在角落里,挣扎间陆甲删掉了手机中的偷拍视频,并向潘岩求饶,说再也不敢了。带着“战斗痕迹”的潘岩转身就被一个网红拍了照片,随之上了热搜,却没想到因此掀起了一场风波。陆甲在剧烈奔跑后因先天性心脏病在地铁站晕倒,却有人诽谤,说是潘岩殴打陆甲才导致其受伤晕倒。一边是抓偷拍见义勇为,一边是殴打他人要承担刑事责任,潘岩就这么被卷进了网暴中,有网友扒出了潘岩的所有个人信息以及亲戚朋友的信息,将其一并曝光在了网上。
剧情二 潘岩的亲戚石磊委托某律所维权,起因是石磊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母亲,于是花了30万元把母亲送到了“五星级”养老院。不料住进养老院没多久,其母亲就摔了一跤住进了ICU,最终不幸去世。石磊认为是养老院照顾不周,不匹配其宣传的“五星级服务”,要求养老院道歉并赔偿。养老院则认为,石磊不照顾其母亲,将母亲送至养老院不孝在先,养老院对老人去世不应该承担任何责任。
(1)结合剧情一,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遭遇网暴的潘岩应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2)结合剧情二,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养老院对老人去世是否要担责并承担举证责任,说明理由。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事人张某在某电商平台上开设名称为“XX居家日用专营店”和“XX家居专营店”共两家网店从事网络销售业务,并使用“CNAS专业机构认证”“除臭率99.99%”“某国外技术品牌联合开发”“某国外技术银离子消臭技术”等内容对其网店部分在售商品的品牌、功能、成分、原料产地、生产技术等作出上述商业宣传;但在行政执法机关检查时,当事人无法提供上述内容的依据和证明。另查,在2023年4月至5月,当事人通过返现的方式引导消费者对其在售商品给出五星好评,虚构商品的评价状况;后又通过他人账号大量购买其在售商品,虚构商品的销售状况。行政执法机关据此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处罚款。
(1)结合材料一,运用《法律与生活》中“市场竞争讲公平”的知识,阐释行政执法机关对当事人张某作出上述责令和处罚的原因。
材料二 2023年5月,张某向法院提起诉讼称,陕某和王某因承包工程需要而向其购买水泥,但其将水泥运送到指定的项目工地后并未收到货款,且陕某和王某至今一直拖欠水泥款34320元。双方在水泥运输前后均为口头协议,未签订任何书面协议,陕某和王某亦未出具任何欠款凭证。开庭当日,由于陕某和王某未到庭参加诉讼,张某也未能提交有效证据证实其主张,最终法院经依法缺席审理后,驳回了张某的诉求。
(2)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争议解决的相关知识,围绕本案写一篇短评。
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学科术语使用规范,150字左右。
案例
法律知识
①
赵某非法获取并在网络上“开盒”曝光他人身份证号、手机号码等,煽动网民辱骂骚扰他人
法律保护个人信息权益和隐私权
②
车某、朱某家住同一楼道的上下层,朱某改变厨房位置,排放油烟导致车某受熏呛等损害
处理相邻关系应遵循有利生产的原则
③
11岁男孩跟随父亲在双向公路上骑行,意外摔倒跌入对向车道,被对向正常行驶的汽车碾压
父母必须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
④
蔡某与前夫王某育有一子王明,王明出国打工后,蔡某和罗某结婚,时隔五年罗某因病去世
继子女对继父母的遗产有继承权
相关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一章第三条本法所称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包括: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视听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计算机软件;符合作品特征的其他智力成果。
参考答案:
1.C
【详解】①④:王某在一幼儿园家长微信群冒充教育培训机构老师,发送虚假信息,收集家长和幼儿的信息,王某冒充教育培训机构老师收集信息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王某将收集到的信息卖给培训机构,教育培训机构非法购买家长和幼儿个人信息属于违法行为,①④入选。
②:根据材料情境,这是幼儿园的幼儿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②不选。
③:幼儿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但其自出生时起,具有完全民事权利能力,③不选。
故本题选C。
2.C
【详解】A: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不会改变土地的所有权性质和农业生产用途。农村土地依然是集体所有,我国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土地经营权流转后仍要用于农业生产等符合规定的用途,A不选。
B:通过招标等方式承包农村土地,经依法登记取得权属证书的,可以依法采取抵押等方式流转土地经营权,而不是土地承包权,这里概念混淆,B不选。
C: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用益物权,农民能够依法对承包土地进行占有、使用和收益,是农民的一项重要财产权,C正确。
D: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出租土地获得收入实现的是物的使用价值,而不是交换价值,D不选。
故本题选C。
3.B
【详解】①④:在该案例中,杨某未经著作权人韩某同意,私自将韩某的视频课程在网上进行售卖并获利,可见杨某侵犯了韩某对涉案作品所享有的复制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杨某应停止在某网购平台销售、传播韩某的教学视频并下架相关产品和链接,①④正确。
②:材料不涉及侵犯韩某的署名权,排除②。
③:即使杨某作为韩某课程的学员购买了此视频,但未经韩某同意,上述行为也构成对韩某的侵权,排除③。
故本题选B。
4.A
【详解】①:首先,对于甲的第一条微信内容,他明确提出了购买西兰花的价格、数量和交货地点等关键信息,并设定了答复的有效期。根据合同法原理,这种包含明确交易条件且设定了答复期限的表示,构成了有效的要约,甲的行为属于要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是正确的,①正确。
②:乙在回复中提高了价格,这明显是对甲原始要约中的价格条款进行了实质性变更。按照合同法,对要约内容进行实质性变更的,构成新要约。所以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为新要约也是正确的,②正确。
③:甲可以在得到乙的承诺后撤销该要约。但根据合同法,要约一旦得到承诺,合同即告成立,此时要约人(甲)是无权单方面撤销要约的,③排除。
④:虽然乙在第四条微信中接受了甲的新价格和新数量,但交货时间却推迟到了“明日”。这一变更同样构成了对要约的实质性变更,应视为乙向甲发出的新要约,而非对甲新要约的承诺。因此,合同并未在此时完成订立,④排除。
故本题选A。
5.C
【详解】①②③:刘某作为经常参与篮球运动的爱好者,对篮球运动的特点及其存在的危险具备了相当的认知及判断力,且自发参与活动,本身即意味着自愿承受篮球活动可能导致的损害后果,因此,在现有证据不能证明林某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行为的情况下,林某不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②③正确,①错误。
④:林某如果有恶意犯规行为,违背了体育运动的基本价值追求,则需要承担侵权责任,而非违约责任,④错误。
故本题选C。
6.D
【详解】D:阮大爷同邻居刘某签订了遗赠扶养协议,并且刘某按照约定履行了义务,遗赠扶养协议效力优于法定继承,阮大爷留给刘某的房产受法律保护,D正确。
A:遗赠扶养协议适用于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不属于遗产继承,A错误。
B:阮大爷的妹妹虽然是法定继承人,但不能继承房产,其原因是遗赠扶养协议效力优于法定继承,B排除。
C:刘某履行的是遗赠扶养协议中的义务,不是赡养义务,C排除。
故本题选D。
7.A
【详解】①:房屋是刘某与赵某婚后购买且协商一致出售,售房款属于夫妻共同产财,①正确。
②: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同时生产、经营、投资风险也需共同承担,因二人对婚内夫妻财产无其他约定,赵某的投资行为视同为夫妻共同行为,投资股市造成夫妻共同财产损失,应二人共同承担,且材料未涉及债务问题,②错误。
③: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出售房屋所得属夫妻共同财产,赵某应与刘某平等 地亨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售房款余款的权利,未经刘某同意赵某将售房款余款投资股市,侵犯刘某对共同财产的平等支配权 ,③正确。
④: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因此若赵某该项股市投资获益,收入部分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④错误。
故本题选A。
8.A
【详解】①:赵某非法获取并在网络上“开盒”曝光他人身份证号、手机号码等,煽动网民辱骂骚扰他人,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①正确。
②:车某、朱某家住同一楼道的上下层,朱某改变厨房位置,排放油烟导致车某受熏呛等损害,主要体现处理相邻关系应遵循方便生活的原则,而不是有利生产的原则,②排除。
③:11岁男孩跟随父亲在双向公路上骑行,意外摔倒跌入对向车道,被对向正常行驶的汽车碾压。11岁男孩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父母必须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该男孩父母在骑行途中未履行监护职责,③正确。
④: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于法定继承的规定,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是继父母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小明在蔡某结婚前就出国打工,未对罗某尽扶养义务,对继父的遗产没有继承权,④排除。
故本题选A。
9.B
【详解】①:即使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黄某已经实际提供了劳动,公司也接受了这种劳动,因此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根据劳动法,公司应当支付黄某相应的工资报酬,①正确。
②:口头合同在法律上是有约束力的,②排除。
③:即使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如果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公司仍然需要依法支付经济补偿,③排除。
④:企业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包括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等,④正确。
故本题选B。
10.B
【详解】①:材料中指出小张在某网络平台购买了一部存在质量问题的手机,但商家拒绝退货退款,在这一案例中小张与商家之间的买卖合同关系成立,商家应承担违约责任,①正确。
②:“负有对商家经营活动监管责任”的主体是国家机关,而不是平台客服,②不选。
③:小张购买的手机存在质量问题,由此产生的民事纠纷,还可通过诉讼、调解等途径维权,③错误。
④: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损时,若平台无法解决纠纷,小张可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或向法院起诉,④正确。
故本题选B。
11.B
【详解】①:唐某某在直播间的行为构成了虚假宣传,这是违反诚信原则和商业道德的行为,同时也构成了不正当竞争,①正确。
②:案例中并没有提到商家利用市场上的强势地位,而是通过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②排除。
③:案例主要强调的是商家的违法行为及其后果,而不是消费者的行为,③排除。
④:唐某某的行为误导了消费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这一案例对其他经营者起到了警示作用,强调了依法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性,④正确。
故本题选B。
12.C
【详解】①:题干反映的是司法调解,并非人民调解,①不符合题意。
②:在上述案件执行中,法院促成双方达成和解,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保护,既执行了案件,也调和了双方的关系,这一双赢结果给我们的启示是司法执行的柔性化和人性化可产生独特的效果,能促成事了人和,②正确。
③:在上述案件执行中,法院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宗旨,确保执行措施的适度性和合理性,通过执行和解的方式,唤醒被执行民营企业“造血功能”,不仅保障了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为民营企业继续生存和稳定经营奠定了良好基础。这一双赢结果给我们的启示是法律在维护公平正义的同时,也应注重保护企业的生存权和发展权,③正确。
④:诉讼调解不能保证当事人一定履行义务,④错误。
故本题选C。
13.B
【详解】①:因知识产权而产生的纠纷,涉及侵权问题,可以采取调解、仲裁和诉讼的方式,①正确。
②: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的问题不能通过仲裁的方式解决,②错误。
③: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劳动争议,如果想要诉讼必须先经仲裁,③错误。
④:买卖关系中的纠纷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的方式解决,④正确。
故本题选B。
14.D
【详解】①:行政处罚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而民事诉讼的目的是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行政处罚的作出并不妨碍当事人就同一事实或相关事实依法提起民事诉讼,①错误。
②:民法典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本案法律事实清楚,林某应对老李被咬伤的事实承担无过错责任,②正确。
③: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③错误。
④:材料中老李腿部被咬伤,健康权受损,故本案涉及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人身利益,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5.C
【详解】①: 该案需要小王进行劳动仲裁后,才能向法院起诉,①错误。
②:小王与水果店的纠纷属于劳动纠纷,小王与水果店之间的纠纷适用于《劳动法》,②正确。
③:小王和水果店如果对一审裁定不服,可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提请上诉,因此两人均可以在一审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提请上诉,③正确。
④:水果店可委托法定代理人为自己打官司,辩护人是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存在于刑事案件中,④错误。
故本题选C。
16.C
【详解】AC:甲为了固定证据,在乙的房间安装了窃听装置,获得了乙欠款不还的第一手证据,甲获得证据的行为是不合法的,因该录音在私密场所录制,涉及他人隐私,为非法证据而无效,而不是因未经乙的同意而无效,A错误,C正确。
B:该录音的录制方式是不当的,不合法的,B错误。
D:该录音是不合法的,不能当做证据,法庭不应当采纳,D错误。
故本题选C。
17.(1)①支持李某要求返还会用费用的主张,不支持赔偿手机损失的诉讼请求。②签订合同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合同有效,健身中心没能按合同约定开业,没有全面履行合同,应承担违约责任;该市政施工不属于不可抗力,不存在免责事由,健身中心应该依法履行合同;不退款等内容属格式条款,限制消费者权利,该健身中心未尽提醒责任,故为无效条款。③行为人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是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李某手机损坏与健身中心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2)①李某对健身中心提供的服务质量进行如实批评、评论,这是李某合法的权益,应该予以保护。②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界限。李某通过网络发布诋毁信息,滥用民事权利,违反了民法典诚信的基本原则,侵犯了该健身中心的名誉权,应该承担侵权责任。
【分析】背景素材:某民事纠纷案件
考点考查:合同相关知识、侵权责任构成要件、民法基本原则、法律对人身权利的限定、名誉权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法律与生活》的有关知识,从合同履行原则、合同有效情形、侵权责任构成要件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销售人员也未对该合同做出具体说明;并向李某展示合约条款小字部分“健身卡一经售出概不退款”等内容→可联系教材知识合同履行原则、合同有效情形。
关键词②:开业推迟是由于健身中心附近一条主干道于2023年12月进行市政施工这一不可抗力所致→可联系教材知识市政施工不属于不可抗力。
关键词③:不慎将手中正在摄像的手机磕碰到大厅立柱,导致手机屏毁坏→可联系教材知识侵权责任构成要件。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法律与生活》的有关知识,从民法基本原则、法律对人身权利的限定、名誉权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在抖音上发布该健身中心视频,并进行诋毁宣传→可联系教材知识法律对人身权利的限定,即消费者可以对商家提供的服务质量做出评价,但要在合理的限度之内进行、发布诋毁信息侵犯了名誉权。
关键词②:并进行诋毁宣传→可联系教材知识违反了民法典诚信的基本原则。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18.依据:王老汉与林老太系夫妻,在分割遗产时应当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林老太所有,其余部分为王老汉的遗产。王老汉未留有遗嘱,相关遗产应由其第一顺位继承人林老太、王甲、王乙、林甲、王丙、王丁按照法定继承原则进行继承,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反之,未尽主要赡养义务或主要扶养义务的,应予少分。
意义:本案充分考虑了各继承人履行义务的情况,并特别注重保护被继承人老年配偶的合法权益,对尽到较多扶养义务且有养老需求的老年人适当多分,保障了丧偶老年妇女的财产权利,也消除了老年人养老的后顾之忧,有利于弘扬尊老、敬老、养老、助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分析】背景素材:遗产继承案例
考点考查:夫妻共同财产、法定继承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
【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分析法院作出上述判决的法律依据并阐释其意义。解答时,获取材料信息,多角度结合知识要点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双方婚后共同购置了商品房一套,登记在双方名下→可联系夫妻共同财产。
关键词②:案涉房屋系王老汉与林老太婚后购买;王老汉未留有遗嘱→可联系法定继承。
关键词③:王甲未与父亲王老汉共同生活,仅在王老汉住院时看望两次,可以认定王甲对王老汉赡养较少;原告林老太与被继承人王老汉共同生活,且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可联系法定继承顺序 、继承遗产的份额分配。
关键词④:法院作出判决,酌情对王甲继承的份额予以少分,对林老太继承的份额予以多分→可联系合理分配遗产继承份额的意义。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19.①电子地图是地图的一种,属于著作权法的保护范畴。他人未经著作权利人许可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就可能构成侵权。②本案中广某科技公司和深某科技公司签订的电子地图使用合同于2021年底已到期,合同已失效。深某科技公司2022年在应用软件里继续使用广某科技公司权利地图的行为构成侵权。深某科技公司应承担停止侵权、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侵权责任。③但是深某科技公司的行为不属于混淆行为。混淆行为通常指的是在商业活动中使用与他人相似的商标、包装或名称等,引人误以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广某科技公司的该部分有关诉求不会得到法院支持。
【分析】背景素材:知识产权侵权
考点考查:著作权、侵权责任、合同、不正当竞争等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是说明类主观题,要求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广某科技公司的诉求是否会得到支持,并说明理由,可从著作权、合同和混淆行为等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广某科技公司长期从事电子地图研发和推广,创作完成了15Q4互联网电子地图和16Q2互联网电子地图(以下统称权利地图)→可联系教材知识“著作权”作答,说明电子地图是地图的一种,属于著作权法的保护范畴;
关键词②:2019年,广某科技公司与深某科技公司等签署《合作协议》,约定授权深某科技公司使用权利地图至2021年底。2022年,广某科技公司发现深某科技公司在运营的地图、导航等应用软件中继续使用了自己公司的权利地图→可联系教材知识“合同、侵权责任”作答,说明原有合同已经失效,深某科技公司应承担停止侵权、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侵权责任;
关键词③:广某科技公司认为深某科技公司侵害其著作权并构成混淆行为,违反了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可联系教材知识“混淆行为”作答,说明深某科技公司的行为不属于混淆行为。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0.(1)①要选择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
②应第一时间收集保存证据,将被网暴的内容拍照、截图、公证,必要时可以委托律师协助收集和保全被网暴的相关证据。
③要求平台运营商删除网暴相关信息,同时也要保留与平台沟通的记录。如果平台拒绝删除,可以要求平台一起承担法律责任。
④如果网暴行为已经涉嫌侮辱、诽谤、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严重侵犯公民隐私权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刑事责任。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①在民事诉讼中,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
②如果老人在养老院摔倒是自身原因,且养老院尽到了法定义务及合同约定义务,通常情况下养老院不承担责任,不需要举证。
③如果老人在养老院摔倒不是自身原因,养老院要举证老人在养老院摔倒与养老院的工作没有因果关系,如果没有证据,则养老院要承担责任。
【分析】背景素材:网暴事件、养老院事件
考点考查:依法保护人身权、“谁主张、谁举证”,侵权责任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材料分析类主观题,运用法律的知识,分析遭遇网暴的潘岩应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带着“战斗痕迹”的潘岩转身就被一个网红拍了照片,却没想到因此掀起了一场风波→可联系要选择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
有效信息②:陆甲在剧烈奔跑后因先天性心脏病在地铁站晕倒,却有人诽谤,说是潘岩殴打陆甲才导致其受伤晕倒→可联系应第一时间收集保存证据。
有效信息③:上了热搜→可联系要求平台运营商删除网暴相关信息,同时也要保留与平台沟通的记录。
有效信息④:有网友扒出了潘岩的所有个人信息以及亲戚朋友的信息,将其一并曝光在了网上→可联系如果网暴行为已经涉嫌侮辱、诽谤、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严重侵犯公民隐私权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刑事责任,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材料分析类主观题,运用法律的知识,分析养老院对老人去世是否要担责并承担举证责任和理由。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根据材料可以判断这是民事案件→可联系“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
有效信息②:养老院属于教育机构,应按照过错推定的原则来判定→可联系如果老人在养老院摔倒是自身原因,且养老院尽到了法定义务及合同约定义务,通常情况下养老院不承担责任,不需要举证;如果老人在养老院摔倒不是自身原因,养老院要举证老人在养老院摔倒与养老院的工作没有因果关系,如果没有证据,则养老院要承担责任。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21.(1)①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②张某无法提供其商业宣传内容的依据和证明,证实张某通过虚构在售商品的技术含量、功能效果、认证荣誉以及通过虚假刷单方式虚构商品的销售状况,从而获得竞争优势,欺骗、误导消费者,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违背了诚信原则,构成不正当竞争。张某应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承担违法行为的后果。
(2)答案示例:打官司就是打证据。证据是打官司决胜负的关键砝码。证据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是诉讼的灵魂。民事诉讼坚持“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张某正是因为举证不足而被法院驳回诉求。因此,公民从事民事活动时要增强证据意识,做事留痕,注意收集和保存证据,以免在发生纠纷时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
评分等级量表:
【分析】背景素材:民事侵权案例
考点考查:市场竞争讲公平、社会争议解决等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阐释行政执法机关对当事人张某作出上述责令和处罚的原因。需要调用“市场竞争讲公平”的有关知识,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当事人通过返现的方式引导消费者对其在售商品给出五星好评,虚构商品的评价状况→可联系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关键词②:当事人张某又通过他人账号大量购买其在售商品,虚构商品的销售状况。行政执法机关据此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处罚款。→可联系张某无法提供其商业宣传内容的依据和证明,证实张某通过虚构在售商品的技术含量、功能效果、认证荣誉以及通过虚假刷单方式虚构商品的销售状况,从而获得竞争优势,欺骗、误导消费者,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违背了诚信原则,构成不正当竞争。张某应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承担违法行为的后果。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
(2)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要求综合运运用社会争议解决的相关知识结合本案写一篇短评。解答本题,可根据设问要求,围绕张某和王某的合同纠纷案件,从收集和保存证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等角度组织答案。切合主题,言之有理即可。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A
C
D
A
A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C
B
D
C
C
等级水平
等级要求
一等
观点鲜明,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见解;紧扣主题,全面展开论述;知识运用准确、贴切;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二等
观点比较明确,能表达自己的见解;能扣住主题展开论述;知识运用比较准确、贴切;逻辑性较强,有条理
三等
观点不明确;论述不能集中指向主题,罗列知识;知识运用不准确;论述缺乏逻辑,条理性差
四等
应答与试题无关,或重复试题内容,或没有应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课时训练41 珍惜婚姻关系 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文件包含课时训练41珍惜婚姻关系原卷版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docx、课时训练41珍惜婚姻关系解析版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本册综合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课时训练44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文件包含课时训练44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解析版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docx、课时训练44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原卷版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