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5届河北省邯郸市部分校高三上学期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2025届河北省邯郸市部分校高三上学期模拟预测生物试题第1页
    2025届河北省邯郸市部分校高三上学期模拟预测生物试题第2页
    2025届河北省邯郸市部分校高三上学期模拟预测生物试题第3页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4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届河北省邯郸市部分校高三上学期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河北省邯郸市部分校高三上学期模拟预测生物试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细胞中20多种元素组成了多种多样的化合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的自由水和结合水都能参与物质运输
    B.淀粉和糖原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
    C.动物脂肪大多含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固态
    D.某些蛋白质、核酸分子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活化能
    2.雌性大鼠脑垂体细胞内某蛋白质类激素合成过多时,一部分含该激素的分泌颗粒将与溶酶体融合,来降解过多的该激素。这种溶酶体分解胞内过剩的分泌颗粒的作用称为粒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激素与溶酶体酶的加工都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参与
    B.溶酶体与分泌颗粒的融合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粒溶作用参与维持体液中该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
    D.粒溶作用可实现细胞中物质的再利用
    3.植物体内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可将果胶降解为半乳糖醛酸,能促进果实的软化和成熟脱落。为探究该酶的特性,进行以下4组实验,条件及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注:“+”表示存在和量的多少,“-”表示无。①~③组在常温下实验
    A.分析①②③组可知,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活性受不同离子的影响
    B.分析①④组可知,其自变量为温度,因变量为半乳糖醛酸的量
    C.55℃可能高于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最适温度
    D.该实验可证明多聚半乳糖醛酸酶不具有专一性
    4.浙江大学研究组发现,高等动物的体细胞在分裂时存在“分配不均”现象:DNA无损伤的染色体移向一个子代细胞甲,而DNA损伤的染色体都被“隔离”到另一个子代细胞乙中,并倾向于发生细胞周期阻滞或细胞死亡。根据该发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年龄较小的动物体细胞中更容易发生“分配不均”现象
    B.“分配不均”现象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C.若细胞乙发生死亡,该过程中始终有膜封闭,不会引起炎症
    D.染色体“分配不均”可以保证亲子代之间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5.外显率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群体中含显性基因的个体表现出显性性状的百分率。现有一个含多种基因型的果蝇种群,将一对纯合小眼果蝇杂交,F1中小眼:正常眼=3:2(小眼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 A 基因控制)。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环境下,基因型为 AA 个体的外显率为60%
    B.让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2中小眼:正常眼=3: 2
    C.一对基因型为 Aa的果蝇交配,子代中小眼个体占3/4
    D.在该果蝇群体中,表现为正常眼的基因型可能有3种
    6.栽培稻是由野生稻长期引种栽培获得的,与野生稻属于同一物种。在引种栽培过程中,遗传物质会发生改变,部分变异类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通过基因组测序可以检测栽培稻和野生稻遗传物质的差异
    B.2号染色体A基因所在片段整合到6号染色体上实现了基因重组
    C.图示变异导致了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种类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D.让栽培稻和野生稻杂交、选育,有可能找回部分丢失的基因
    7.“进化稳定策略”是指占群体绝大多数的个体选择某种生存策略,少数突变个体无法侵入这个群体,或在自然选择压力下,突变体要么改变原有生存策略而选择绝大多数个体的生存策略,要么在进化过程中消失。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进化稳定策略”有利于种群自身基因长期保存下去
    B.突变个体的出现可能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C.少数突变个体的生存策略在竞争中获胜的几率很小
    D.“进化稳定策略”有利于种群内的个体协同进化
    8.谷氨酸(Glu)是一种常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研究表明,Glu在听觉信号的传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若Glu释放过量或降解受阻,则可能引起耳蜗中的听毛细胞受损。激动剂是指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并使受体发挥功能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Glu可使突触间隙中K⁺内流,进而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B.若人为施加Glu受体激动剂,也可能引起听毛细胞受到损伤
    C.抑制Glu降解相关酶活性利于听觉信号传导和保护听毛细胞
    D.Glu在突触间隙中移动并定向运输至其受体处需要消耗能量
    9.种子引发是一项通过控制种子先缓慢吸收水分后萌动的技术。研究者选用生长素(IAA)作为引发剂处理两个棉花品种(浙大13-1和浙大13-2)的种子,探究生长素引发对于盐胁迫下棉花幼苗生根情况的影响,实验分组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盐胁迫下,20mg/L的IAA引发处理对须根的作用效果相对更显著
    B.低浓度的IAA促进须根生长,高浓度的IAA抑制须根生长
    C.对照1和对照2的幼苗须根生长不受IAA影响,但受环境影响
    D.生长素在棉花幼苗根部运输时,会消耗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ATP
    10.下列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需设置空白对照组,酵母菌种群数量常用抽样检测法计数
    B.从培养瓶中吸取培养液前要充分振荡,否则计数结果可能偏小或偏大
    C.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滴入培养液后须立即进行计数
    D.营养条件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改变培养液的pH值不影响K值
    11.某国家森林公园拥有自然形成的高山常绿植物群落,且动植物资源丰富,各种鸟类在树冠、林间灌木和地面的不同高度上取食和筑巢。如图为该国家森林公园中不同鸟类的分布情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鸟类的觅食生境不同,在垂直结构上具有分层现象
    B.若鸟C与鸟D都捕食飞虫,则它们之间存在种间竞争
    C.从食性差异角度分析,鸟A与鸟E的种间竞争较强
    D.群落中每种生物经过协同进化,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
    12.酒曲酿制的米酒是中国的一种传统饮品,家庭自制米酒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酒曲中主要有根霉和酵母菌两种微生物,二者分工合作完成酒精发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酒曲中根霉的主要作用是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B.添加活化酒曲后,为避免污染常需要进行湿热灭菌
    C.发酵中途需经常打开盖子观察发酵情况,此举也有助于提供O2
    D.发酵时需要采取保温措施,将温度维持在35℃左右
    13.我国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中通过构建多种酶催化体系的方法,首次实现了在细胞外从二氧化碳固定到合成淀粉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可采用 PCR技术从不同物种的基因组中扩增得到多酶催化体系中的目标酶基因
    B.在多酶催化体系中,可能会因为酶的最适反应条件不同而使反应中断
    C.该方法可在分子水平上直接改变氨基酸的序列,实现对酶特性的改造和优化
    D.若该科研成果成熟后推广应用有助于摆脱耕地和自然环境限制,解决粮食危机
    二、多选题
    14.许多糖的运输依赖于金属离子或H+浓度梯度储存的能量。大肠杆菌细胞膜上有一种半乳糖苷透性酶,每将1分子的乳糖运输进入细胞,就伴随着1个H+的顺浓度梯度同向运输。肾细胞对葡萄糖进行吸收时,Na+会一起被运输到细胞内,如果细胞外Na+的浓度明显降低,那么葡萄糖的运输就会停止。已知细胞膜上的Na+/K++ATP酶可将细胞内的Na+运输到细胞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和乳糖的同向转运均属于协助扩散
    B.乳糖进入大肠杆菌细胞的过程会使细胞内的pH降低
    C.若肾细胞膜上的Na+/K++ATP酶失活,则葡萄糖的运输会受到影响
    D.若肾细胞的有氧呼吸暂停,则其对葡萄糖的吸收会停止
    15.脑钙化是一种与细胞衰老相关的遗传病。下图中,家族1中该病仅由基因A/a控制,家族2中的Ⅰ2只携带另一个致病基因t,两种致病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家族1中的Ⅰ1与家族2中的Ⅰ1的基因型相同。已知具有两个非等位致病基因的个体也患病,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互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衰老后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的运输功能增强
    B.家族1中,Ⅱ3、Ⅱ3的基因型相同,Ⅱ1、Ⅱ2的基因型相同
    C.家族2中的Ⅱ1可产生4种携带致病基因的卵细胞
    D.如果家族1中的Ⅲ1与家族2中的Ⅲ1结婚,后代可能患病
    16.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机体在响应营养摄入时而释放的一类肠促胰岛素,主要由肠道末端L细胞分泌,该激素可增强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同时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提高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等。作用于L细胞的交感神经兴奋能抑制GLP-1的分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交感神经调节GLP-1分泌的方式为神经调节
    B.作用于L细胞的交感神经兴奋有助于降低血糖
    C.GLP-1受体阻滞剂可用于治疗胰岛素分泌不足引发的糖尿病
    D.人体中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时,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会减弱
    17.桑基鱼塘是我国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智慧结晶。劳动人民把原本割裂的生产系统通过优化组合,将陆地种植和鱼塘养殖有机结合,实现鱼、蚕、猪和粮食的全面丰收。下图是该农业生态系统部分物质循环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桑、水稻、蚕、鱼和猪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B.该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均能实现信息的双向传递
    C.该农业生态系统能体现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D.该农业生态模式能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
    18.克隆技术可用于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选用的“未受精的卵”一般为MⅡ次级卵母细胞
    B.过程②需要向发育培养液中加入抗生素和动物血清
    C.过程③需将胚胎移入经同期发情处理的受体母牛子宫内
    D.过程④是在特定条件下诱导内细胞团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
    三、非选择题
    19.照光时,叶肉细胞中的O2与CO2竞争性结合C5。O2和CO2与RuBP羧化酶/加氧酶的亲和力与各自的相对浓度有关,相对浓度高则与酶的亲和力高。O2与C5结合后经一系列的反应,最终释放CO2的过程称为光呼吸,如图所示。科研人员获得了水稻叶绿体中酶X缺陷型的突变植株,给予不同CO2浓度后检测植株的生长情况与部分代谢产物的含量,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呼吸的结构包括 ,产生乙醇酸的具体场所是 。甘油酸转化为C3会消耗ATP产生ADP和Pi,产生的ADP和Pi在叶绿体中被再利用的途径是 。
    (2)结合实验结果分析,在光呼吸的过程中酶X的功能是 。在较低的大气CO2浓度(0.03%)条件下,突变植株的长势不如野生植株的,机制可能是 。
    (3)研究人员通过转基因技术使水稻叶绿体表达酶Y,酶Y能催化乙醇酸生成CO2,并抑制叶绿体膜上乙醇酸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该途径提高了水稻的净光合速率,原因是________。
    A.改变了乙醇酸的利用途径B.减少了叶绿体中碳的损失
    C.加速了C3生成C5D.提高了RuBP羧化酶/加氧酶的活性
    E.抑制了光呼吸
    20.甲状腺激素(TH)由甲状腺滤泡细胞分泌,对机体多方面生理功能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TH分泌的调控过程如图1所示,另外甲状腺可通过自身调节改变碘的摄取与TH合成能力,当血碘水平过高会抑制TH合成从而产生碘阻滞效应。TH分泌过多时会导致甲亢,TH分泌不足时会导致甲减,从而使机体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回答下列问题:
    注:图中实线代表促进作用,虚线代表抑制作用
    (1)正常人体内的激素TH的总含量约为70~153nml/L,而体内激素b的含量却远低于该数值,说明激素的分级调节可以起到 效应。
    (2)图1中与“下丘脑—垂体”途径相比,交感神经对TH分泌调节的特点是 (写出2点)。碘阻滞效应 (填“有利于”或“不利于”)机体及时对TH分泌量进行调控。
    (3)TH可作用于 ,提高其代谢速率。甲减会导致患者出现情绪低落、精神萎靡等类似于抑郁症的症状,该实例说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关系是 。
    (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失眠是其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从甲状腺激素的功能分析,甲亢患者失眠的原因可能是 。
    (5)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引起甲亢最常见的病因,其致病机理如图2所示。该过程中甲状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最终会引起TH异常增多的原因是 ;从免疫失调角度分析,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属于 。
    21.花生是我国常见的经济作物,在苗期常因虫害而减产。婆婆纳作为早春蜜源植物花期较长,对花生苗虫害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科研人员进行了花生单作、花生与婆婆纳邻作的对比研究(试验田面积均为100m×100m)。图1表示花生种植区部分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图2是特定时间内种植区3种害虫数量的调查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食蚜蝇和瓢虫属于生态系统的 (成分),两者之间的种间关系是 ;花蓟马同化能量的去向有 、 和流向分解者。
    (2)在花生种植区利用昆虫的趋黄性,采用黄色黏虫板(20cm×25cm)进行诱捕,调查有关害虫的数量,这属于生态系统的 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放置黄色黏虫板时,应采用 法确定放置位点。
    (3)图2结果表明,婆婆纳与花生邻作对 的控制作用最明显。与5月30日相比,6月8日花生蚜数量显著降低,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22.中国柞蚕幼虫体色受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G与g、B与b控制,其机理如图1。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过程①需要的酶是 。过程②进行的场所是 ,所需的原料是 。
    (2)研究人员利用4个纯系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2、图3。
    ①图2中,浅蓝体的基因型是 。F2中青绿体与浅蓝体杂交,后代中浅蓝体占 。
    ②图3中,F2青绿体的基因型有 种,深青绿体的基因型是 。F2中青绿体自由交配,后代青绿体占 。F2中深青绿体和浅青绿体杂交,后代理论上的表型及比例为 。
    23.为研究Atu5117启动子能否独立启动下游基因的表达,研究人员利用重叠延伸PCR技术,获得“Atu5117启动子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的“嵌合序列”,再构建基因表达载体(仅使用1种限制酶),以获得含有“嵌合序列”的重组DNA分子。相关过程、基础质粒及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重叠延伸PCR反应缓冲溶液中一般要添加Mg2+,以激活 ,PCR中预变性时间比循环过程中变性时间长,其原因是 。
    (2)由阶段2“变性后杂交”的原理可知,引物2和引物3在碱基序列上的要求是 。
    (3)阶段3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需要的酶有 ,它们作用的化学键是 。
    (4)本实验中,在阶段3需破坏基础质粒上T7启动子的结构,从而使得GFP的表达仅受Atu5117启动子的调控,因此,在设计阶段1和2的引物时,需确保 (填引物名称)上含有 (填限制酶的名称)的识别序列。
    (5)提取受体细胞的相应DNA,利用与阶段3相同的限制酶酶切,进行DNA电泳检测,结果如图2。已知Atu5117启动子、GFP基因、基础质粒的序列大小分别约为490bp、750bp、2750bp(bp代表碱基对),据图判断受体细胞 中成功导入了重组DNA分子。
    条件及产物
    组别
    果胶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Ca2+
    Mn2+
    55℃
    半乳糖醛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条件
    0.5%CO2
    0.03%CO2
    0.03%CO2
    0.03%CO2
    指标
    平均株高/cm
    平均株高/cm
    乙醇酸含量/(μg·g-1叶重)
    乙醛酸含量/(μg·g-1叶重)
    突变植株
    42.45
    24.47
    825.54
    1.26
    野生植株
    43.26
    42.21
    1.54
    1.78
    参考答案:
    1.A
    【分析】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包括单糖、二糖和多糖;脂质包括磷脂、脂肪和固醇,固醇又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
    【详解】A、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A错误;
    B、淀粉和糖原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其中淀粉用于植物储能,糖原用于动物储能,B正确;
    C、动物脂肪大多含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固态,动物脂肪大多含不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液态,C正确;
    D、某些蛋白质、核酸分子可以作为酶,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活化能,D正确。
    故选A。
    2.B
    【分析】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可归纳为三种主要方式:
    (1)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即细胞←→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2)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即细胞←通道→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如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进入体液→体液运输→靶细胞受体信息→靶细胞,即激素→靶细胞。
    【详解】A、由题意可知,该激素为分泌蛋白,与溶酶体酶的合成加工途径相似,均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经内质网初加工,高尔基体再加工,A正确;
    B、溶酶体与分泌颗粒的融合发生在细胞内,不能体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错误;
    C、由题意可知,相关激素含量过高时发生粒溶,维持体液中该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C正确;
    D 、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是细胞的“消化车间”,溶酶体参与该降解过程,分解后的产物—氨基酸可再重新被利用,D正确。
    故选B。
    3.D
    【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2、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详解】A、由①②③条件为离子不同,因变量为半乳糖醛酸的量,表明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活性受离子影响,A正确;
    B、由①④组条件只有温度不同,自变量为温度,检测指标为半乳糖醛酸的量,反映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活性,B正确;
    C、55℃温度下,半乳糖醛酸的含量低于组③,说明55℃可能高于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最适温度,C正确;
    D、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只能催化果胶的分解,具有专一性,D错误。
    故选D。
    4.A
    【分析】1、细胞周期的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2、细胞周期分为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1)分裂间期:DNA复制、相关蛋白质合成。(2)分裂期:前期:①出现染色体:染色质螺旋变粗变短的结果;②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③纺锤体形成;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便于观察;后期:着丝粒(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两极;末期:①纺锤体解体消失;②核膜、核仁重新形成;③染色体解旋成染色质形态;④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形成细胞壁,动物直接从中部凹陷)。
    【详解】A、年龄较大的细胞相较于年龄较小的细胞存在更多的DNA损伤,因此更适合用来观察非随机分离现象,A错误;
    B、DNA 损伤的染色体都被“隔离”到了另一个子代细胞中,说明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染色体非随机分配的现象,B正确;
    C、该现象引起的细胞死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属于细胞凋亡,不会引起炎症,C正确;
    D、DNA无损伤的染色体移向一个子代细胞甲,DNA损伤的染色体都被“隔离”到另一个子代细胞乙并倾向于死亡,染色体“分配不均”可以保证亲子代之间遗传物质的稳定性,D正确。
    故选A。
    5.C
    【分析】将一对纯合小眼果蝇杂交,小眼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 A 基因控制,故该果蝇基因型为AA,产生后代基因型均为AA,理论上均为小眼,但是F1中小眼:正常眼=3:2,说明A基因存在一定的外显率。
    【详解】A、将一对纯合小眼果蝇杂交,小眼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 A 基因控制,故该果蝇基因型为AA,产生后代基因型均为AA,理论上均为小眼,但是F1中小眼:正常眼=3:2,外显率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群体中含显性基因的个体表现出显性性状的百分率,故该环境下,基因型为 AA 个体的外显率为(3÷5)×100%即60%,A正确;
    B、让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即AA与AA杂交,子代均为AA,F2中小眼:正常眼比值仍为3: 2,B正确;
    C、一对基因型为 Aa的果蝇交配,子代为1/4AA、2/4Aa、1/4aa,由于A基因的外显率为60%,故子代中小眼个体占1/4×60%+2/4×60%=9/20,C错误;
    D、在该果蝇群体中,表现为正常眼的基因型可能有3种:AA、Aa、aa,D正确。
    故选C。
    6.B
    【分析】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2)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3)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
    【详解】A、基因组测序可测定染色体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通过基因组测序可以检测栽培稻和野生稻遗传物质的差异,A正确;
    B、2号染色体的A基因转移到6号染色体上,该变异类型为易位,不是基因重组,B错误;
    C、图示变异2号染色体的A基因转移到6号染色体上,该变异类型为易位,易位导致了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种类和排列顺序发生了改变,C正确;
    D、栽培稻和野生稻属于同一物种,让栽培稻和野生稻杂交、选育,有可能找回部分丢失的基因,D正确。
    故选B。
    7.D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②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③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③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进化稳定策略”是指占群体绝大多数的个体选择某种生存策略,少数突变个体无法侵入这个群体,或在自然选择压力下,突变体要么改变原有生存策略而选择绝大多数个体的生存策略,要么在进化过程中消失,“进化稳定策略”有利于种群自身基因长期保存下去,A正确;
    B、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根据题意,突变体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要么淘汰,要么融入原种群中,故突变个体的出现可能会使整个群体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B正确;
    C、少数突变个体的生存策略很难适应环境,在竞争中获胜几率很低,C正确;
    D、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而“进化稳定策略”发生在同一物种之间,不能称为协同进化,D错误。
    故选D。
    8.B
    【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
    【详解】A、谷氨酸(Glu)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可引起Na+内流,A错误;
    B、根据题意“若Glu释放过量或降解受阻,则可能引起耳蜗中的听毛细胞受损”,激动剂是指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并使受体发挥功能的物质,因此若人为施加Glu受体激动剂,也可能引起听毛细胞受到损伤,B正确;
    C、抑制Glu降解相关酶的活性,Glu会过量存在于突触间隙,引起听毛细胞受损,C错误;
    D、Glu在突触间隙中移动的方式为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
    故选B。
    9.C
    【分析】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详解】A、盐胁迫下,与未引发处理和进行清水引发处理相比,不同浓度的IAA引发处理下的须根数有所增加,且浓度为20mg/LIAA引发效果最明显,证明IAA能促进须根的生长,为幼苗生长输送更多的养分和水分,A正确;
    B、与对照相比,10mg/L和20mg/L的IAA均促进须根生长,而50mg/L的IAA处理则抑制须根生长,表明低浓度的IAA促进须根生长,高浓度的IAA抑制须根生长,B正确;
    C、对照1和对照2的幼苗须根生长受内源生长素的影响,也受环境影响,C错误;
    D、生长素在幼嫩部位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会消耗ATP水解产生的能量,而ATP的主要来源是细胞呼吸,D正确。
    故选C。
    10.B
    【分析】1、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很多:营养物质的量、温度、PH、溶氧量等。
    2、酵母菌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抽样检测方法:显微计数。
    3、相关注意事项:(1)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边线上的酵母菌,应只计固定的相邻两个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3)结果记录最好用记录表。(4)每天计数酵母菌量的时间要固定。(5)培养和记录过程要尊重事实,不能主观臆造。
    【详解】 A、本实验不需设置空白对照组,可以通过自身对照或者前后对照来对比酵母菌数量的变化,A错误;
    B、抽样检测时,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B正确;
    D、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滴入培养液后须待酵母菌培养液完全渗入计数室内再进行计数用,C错误;
    D、营养条件和pH 都会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从而影响K值,D错误。
    故选B。
    11.C
    【分析】生态位: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群落中的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详解】A、植物的垂直分层不同为鸟类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故不同鸟类的觅食生境不同,在垂直结构上具有分层现象,A正确;
    B、鸟C与鸟D都捕食飞虫,有共同的食物来源,故它们之间存在种间竞争,B正确;
    C、鸟A与鸟E的食性的差异较大,两种鸟的种间竞争较弱,C错误;
    D、图中所调查鸟类的觅食生境都相对稳定,说明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其意义是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
    故选C。
    12.A
    【分析】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故果酒的制作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详解】A、根据题干“酒曲中主要有根霉和酵母菌两种微生物,二者分工合作完成酒精发酵”可推测,酒曲中根霉的主要作用是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为酵母菌的酒精发酵提供原料,A正确;
    B、米酒的制作需要依靠根霉和酵母菌的活性完成,添加活化酒曲后不能进行湿热灭菌,B错误;
    C、酒精发酵需要无氧环境,经常打开盖子会中断酵母菌的无氧发酵过程,C错误;
    D、酒精发酵时将温度维持在18~30℃左右较为合适,D错误。
    故选A。
    13.C
    【分析】1、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基本步骤是变性、退火(复性)、延伸。
    2、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与其生理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详解】A、获得的目的基因可利用PCR技术在体外反应体系中扩增,A正确
    B、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不同的酶其适宜的温度和pH不同,在多酶催化体系中,可能会因为酶的最适反应条件不同而使反应中断,B正确;
    C、该方法在分子水平上,通过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间接改变氨基酸的序列,从而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实现对酶特性的改造和优化,C错误;
    D、该科研实现了在细胞外从二氧化碳固定到合成淀粉的过程,若成熟后推广应用有助于摆脱耕地和自然环境限制,解决粮食危机,D正确。
    故选C。
    14.BC
    【分析】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协助扩散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能量,需要载体;主动运输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需要能量。大分子或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不需要载体,消耗能量。
    【详解】A、乳糖的转运需要消耗H+浓度梯度储存的电化学势能,属于主动运输,A错误;
    B、乳糖进入大肠杆菌时伴随着H+的进入,会使细胞内的pH降低,B正确;
    C、细胞膜上的Na+/K++ATP酶可将细胞内的Na+运输到细胞外,而肾细胞对葡萄糖进行吸收时,Na+会一起被运输到细胞内,如果细胞外Na+的浓度明显降低,那么葡萄糖的运输就会受到影响,故若肾细胞膜上的Na+/K++ATP酶失活,则葡萄糖的运输会受到影响,C正确;
    D、肾细胞无氧呼吸也会产生ATP,产生的ATP可用于肾细胞的生命活动,D错误。
    故选BC。
    15.ABC
    【分析】根据家族1可分析,Ⅰ1和Ⅰ2不患病,而Ⅱ3、Ⅱ5患病,可判断家族1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分析家族2,Ⅰ1和Ⅰ2不患病,而Ⅱ1患病,可判断家族2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也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详解】A、细胞衰老后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的运输功能减弱,A错误;
    B、家族1中,Ⅱ5为女性患者,但是她的父亲Ⅰ1表现正常,可判断家族1中的致病基因为a,且位于常染色体上,Ⅱ3、Ⅱ5的基因型为aaTT,Ⅱ1、Ⅱ2的基因型为A-TT,二者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B错误;
    C、根据题意可知,家族1中的Ⅰ1、家族2中的Ⅰ1的基因型均为AaTT,家族2中的Ⅰ2的基因型为AATt,具有两个非等位致病基因的个体也患病,则家族2中患者Ⅱ1的基因型应为AaTt,且基因a、T在一条染色体上,基因A、t在另一条染色体上,故可产生2种携带致病基因的卵细胞,C错误;
    D、家族1中,Ⅲ1的基因型为AaTT,Ⅱ3的基因型是aaTT,基因a、T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而家族2中的Ⅲ1的基因型可能为AaTT(基因a、T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或AATt(基因A、t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如果家族1中的Ⅲ1与家族2中的Ⅲ1结婚,可能生出基因型为aaTT或AaTt的患病子代,D正确。
    故选ABC。
    16.BC
    【分析】分析题干可知:GLP-1可增强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同时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岛素的作用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存储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作用于L细胞的交感神经兴奋抑制GLP-1的分泌,交感神经调节GLP-1分泌的方式为神经调节,A正确;
    B、作用于L细胞的交感神经兴奋会抑制GLP-1的分泌,导致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有助于血糖升高,B错误;
    C、GLP-1受体阻滞剂会导致GLP-1与相应靶细胞受体结合受阻,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减少,不能用于治疗胰岛素分泌不足引发的糖尿病,C错误;
    D、人体中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时,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D正确。
    故选BC。
    17.AB
    【分析】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和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详解】A、图中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A错误;
    B、该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信息往往是双向传递,B错误;
    C、该农业生态系统能体现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C正确;
    D、该农业生态模式实现了物质循环利用,能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D正确。
    故选AB。
    18.ABC
    【分析】图中①是将未受精的卵细胞去核,②是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③是将早期胚胎进行生殖性克隆,④是进行治疗性克隆的过程。
    【详解】A、在核移植过程中,一般选用MⅡ次级卵母细胞去核,作为体细胞核移植中细胞核的受体,A正确;
    B、过程②是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加入抗生素可以防止杂菌污染,加入动物血清可提供营养物质,B正确;
    C、过程③需将胚胎移入经同期发情处理(供受体生理环境相似)的受体母牛子宫内,C正确;
    D、过程④是进行治疗性克隆的过程,需要在特定条件下诱导内细胞团发生细胞分化,形成各种组织或器官,进行疾病的治疗,D错误。
    故选ABC。
    19.(1) 叶绿体、线粒体 叶绿体基质 进行光反应重新生成ATP
    (2) 催化乙醇酸生成乙醛酸 因酶X缺陷,乙醇酸无法正常转变为C3,糖类生成受阻;而自然状态下CO2含量较低,固定的效率较低,积累有机物较少
    (3)ABCE
    【分析】由图可知:光呼吸需要叶绿体和线粒体共同参与。光呼吸时,叶绿体内生成乙醇酸,细胞质基质转化成乙醛酸,经过线粒体生成甘氨酸,最后在叶绿体内消耗ATP生成C3。
    【详解】(1)由图分析可知,光呼吸完整过程依次经过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产生乙醇酸的具体场所是叶绿体基质,甘油酸转化为C3会消耗ATP产生ADP和Pi,产生的ADP和Pi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光反应重新生成ATP。
    (2)酶X缺陷型的水稻突变株在0.03%CO2的条件下,乙醇酸含量明显增加。再根据图中所示,乙醇酸可转化为乙醛酸,故推知酶A具有催化乙醇酸生成乙醛酸的功能。在较低的大气CO2浓度(0.03%)条件下,突变植株的长势不如野生植株的,机制可能是因酶X缺陷,乙醇酸无法正常转变为C3,糖类生成受阻;而自然状态下CO2含量较低,固定的效率较低,积累有机物较少。
    (3)酶Y能催化乙醇酸生成CO2,并抑制叶绿体膜上乙醇酸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这样一来就改变了乙醇酸的利用途径,减少了叶绿体中碳的损失,一定程度抑制了光呼吸,有利于加速C3生成C5,故该途径提高了水稻的净光合速率,ABCE符合题意。
    20.(1)放大激素的调节
    (2) 迅速、准确、作用局限、作用时间短暂、通过反射弧 有利于
    (3) 几乎全身所有细胞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4)甲亢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高,甲状腺激素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5) 抗体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刺激甲状腺细胞分泌TH,TH分泌增多不能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抗体的分泌 自身免疫病
    【分析】图1为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激素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具有调节体内的有机物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的兴奋性等作用。
    【详解】(1)正常人体内的激素TH的总含量约为70~153nml/L,而体内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却远低于该数值,说明激素的分级调节可以起到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
    (2)“下丘脑—垂体”途径为体液调节,交感神经对TH分泌调节是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且比体液调节更加迅速、准确,但作用局限、作用时间短暂;当血碘水平过高会抑制TH合成从而产生碘阻滞效应,此时TH含量较低,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因此有利于机体及时对TH分泌量进行调控。
    (3)甲状腺激素(TH)可以作用于几乎全身所有细胞;甲减是甲状腺激素减少导致的,患者出现情绪低落、精神萎靡等类似于抑郁症的症状,说明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4)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较高,神经系统兴奋性较强,不易入眠。
    (5)抗体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刺激甲状腺细胞分泌 TH,TH分泌增多不能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抗体的分泌,引起TH异常增多;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攻击自身正常的细胞,因此为自身免疫病。
    21.(1) 消费者 种间竞争 呼吸消耗 流向下一营养级
    (2) 信息传递 五点取样
    (3) 稻管蓟马 食物减少、花生蚜迁飞到其他区域
    【分析】消费者指以动植物为食的异养生物,消费者的范围非常广,包括了几乎所有动物和部分微生物(主要有真细菌),它们通过捕食和寄生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能量,其中,以生产者为食的消费者被称为初级消费者,以初级消费者为食的被称为次级消费者,其后还有三级消费者与四级消费者,同一种消费者在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中可能充当多个级别,杂食性动物尤为如此,它们可能既吃植物(充当初级消费者)又吃各种食草动物(充当次级消费者),有的生物所充当的消费者级别还会随季节而变化。
    【详解】(1)图1中,食蚜蝇和瓢虫都捕食花生蚜、稻管蓟马和花蓟马,食蚜蝇和瓢虫属于生态系统的消费者,且两者属于种间竞争关系;花蓟马同化的能量一部分流向下一营养级食蚜蝇和瓢虫,一部分用于自身呼吸消耗,一部分流向分解者。
    (2)采用黄色黏虫板进行诱捕趋黄性的昆虫,属于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分析题意可知试验田面积均为100m×100m,故放置黄色黏虫板时,应采用五点取样确定放置地点。
    (3)图2结果表明,三种害虫的数量,稻管蓟马的实验区与对照区(花生单作)的数量差异最明显,说明婆婆纳与花生邻作(实验区)对稻管蓟马的控制作用最明显;结合图2可知,与5月30日相比,6月8日对照组花蓟马、稻管蓟马的数量明显上升,捕食更多的花生苗,由于食物减少,可能导致花生蚜迁飞到其他区域,从而导致花生蚜数量显著降低。
    22.(1) RNA聚合酶 核糖体 新增答案空 氨基酸
    (2) Bbgg 1/4 2 BBGg 2/5 深青绿体∶青绿体∶浅青绿体=1∶2∶1
    【分析】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当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子一代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详解】(1)据图1分析可知,过程①是转录需要RNA聚合酶,过程②是翻译,场所是核糖体,翻译过程需要氨基酸作为原料合成蛋白质。
    (2)①亲本是纯系,则蓝体基因型为BBgg、绿体基因型为bbGG,白体基因型为bbgg,则F1浅蓝体为Bbgg,浅绿体为bbGg,图③F2的比例组合为16,则说明G、g,B、b自由组合,G、g和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图2中,浅蓝体的基因型是Bbgg,F2中青绿体BbGg与浅蓝体Bbgg杂交,后代中浅蓝体Bbgg=1/2×1/2=1/4。
    ②据图1可知,由于随蓝色素和绿色素比例的降低,分别呈现深青绿体、青绿体、浅青绿体,则青绿体基因型为BBGG和BbGg共两种基因型,深青绿体基因型为BBGg。F2中青绿体(1/5BBGG和4/5BbGg)自由交配,后代青绿体占1/5×1/5+1/5×4/5×1/2+1/5×4/5×1/2+4/5×4/5×5/16=2/5。F2中深青绿体(BBGg)和浅青绿体(BbGG)杂交,后代理论上表型及比例为深清绿体(BBGg)∶青绿体(BBGG和BbGg)∶浅青绿体(BbGG)=1∶2∶1。
    23.(1) 耐高温的DNA聚合酶(Taq酶) 预变性时间较长可增大模板DNA彻底变性的概率,使模板DNA充分解旋
    (2)引物2和引物3必须具有碱基互补配对的片段
    (3) 限制性内切核酸酶(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磷酸二酯键(3'-磷酸酯键)
    (4) 引物1和引物4 BamH I
    (5)B
    【分析】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目的基因的筛选与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
    【详解】(1)重叠延伸PCR反应缓冲溶液中一般要添加Mg2+,以激活耐高温的DNA聚合酶(Taq酶),PCR中预变性时间比循环过程中变性时间长,其原因是预变性时间较长可增大模板DNA彻底变性的概率,使模板DNA充分解旋。
    (2)PCR扩增时需要引物,由阶段2“变性后杂交”的原理可知,引物2和引物3在碱基序列上的要求是引物2和引物3必须具有碱基互补配对的片段。
    (3)阶段3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需要的酶有限制性内切核酸酶(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它们作用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3'-磷酸酯键)。
    (4)由图可知,T7启动子上含有BamH I的酶切位点,因此在阶段3需破坏基础质粒上T7启动子的结构时,构建基因表达载体仅使用1种限制酶,在设计阶段1和2的引物时,需确保引物1和引物4上含有BamH I的识别序列。
    (5)利用与阶段3相同的限制酶酶切,如果受体细胞中成功导入了重组DNA分子,酶切后会得到两个DNA片段,已知Atu5117启动子、GFP基因、基础质粒的序列大小分别约为490bp、750bp、2750bp,所以酶切后得到两个DNA片段的大小分别是1240bp和2750bp,符合细胞B的电泳图。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A
    C
    B
    D
    B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C
    A
    C
    BC
    ABC
    BC
    AB
    ABC


    相关试卷

    河北省邯郸市部分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期中生物模拟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北省邯郸市部分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期中生物模拟试卷(含答案),共13页。

    河北省邯郸市部分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模拟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邯郸市部分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模拟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科研人员通过对某地区松墨天牛,细胞因子是免疫细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邯郸市部分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模拟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邯郸市部分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模拟试卷,文件包含河北省邯郸市部分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模拟试卷docx、参考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