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福建省福州市山海联盟教学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A4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福建省福州市山海联盟教学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A4第1页
    福建省福州市山海联盟教学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A4第2页
    福建省福州市山海联盟教学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A4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福建省福州市山海联盟教学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山海联盟教学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A4,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 七夕节时,我国许多地区几乎整夜肉眼可见牛郎星,下图示意地球、太阳与牛郎星的大致位置。牛郎星比太阳更明亮,科学家推测在牛郎星周围有潜在的行星宜居带,判断行星宜居的主要依据是( )
    A. 有与地球相近的宜居温度B. 有与地月系一样的天体系统
    C. 与恒星的距离接近日地距离D. 能获得与地球上相似的可见光
    【答案】A
    【解析】
    【详解】地球宜居(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主要包括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适宜的温度,液态水。牛郎星周围有潜在的宜居带,则该行星可能拥有与地球相似的温度、液态水和大气,A正确;地月系不是地球存在生命的必要条件,B错误;牛郎星比太阳更明亮,说明牛郎星的辐射量更大,为了保持适宜的温度,行星宜居带与牛郎星的距离应大于日地距离,C错误;太阳辐射分为紫外光、可见光和红外光三部分,不可见光区域的中紫外光有杀菌作用,对生命的存在也很重要,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D错误。故选A。
    【点睛】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主要有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太阳光照;自身条件主要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适宜的温度,液态水。
    2023年5月10日21时22分,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于11日5时16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植心枪后向端口,中国空间站近地点为319.6千米,远地点为346.9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 天舟六号货运飞船自地面至50千米高空飞行过程中,货运飞船外气温的变化是( )
    A. 一直降低B. 一直升高C. 先降后升D. 先升后降
    3. 中国空间站所在的大气层( )
    A. 天气变化剧烈B. 臭氧含量最大C. 氮气比重最多D. 处于电离状态
    4. 天舟货运飞船选择晚上发射的原因是( )
    A. 节省燃料B. 方便观测C. 减少人为干扰D. 顺风飞行
    【答案】2. C 3. D 4. B
    【解析】
    【2题详解】
    50km高空位于平流层内。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从地面到50千米高空飞行过程中,先经对流层,气温随着高度升高而降低,后经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故气温变化是先降后升,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题详解】
    从材料中所知,中国空间站位于319.6—346.9千米高空,位于地球大气的高层大气,高层大气中80—500千米的高空,处于电离状态,D正确;天气变化剧烈的是对流层,臭氧含量最多的是平流层,低层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ABC错误。故选D。
    【4题详解】
    天舟六号货运飞船选择晚上发射,主要原因是晚间没有太阳光,便于观测,B正确;节省燃料是选择纬度低或海拔高的地方,与白天、夜间无关,A错误;发射场有严格的安保措施,无关人员也无法进入,外来干扰少,C错误;飞船飞行高度很高,并不是只穿越对流层,与顺风、逆风关联性不大,D错误。故选B。
    【点睛】根据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大气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的范围约为地面以上至12km高空处。平流层分布在对流层顶至50km高空处。高层大气位于50km高空以上。
    地球有悠久的过去,还有漫长的未来。生物的出现和进化只是其中的一小段,而人类的历史更是短暂的一瞬。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5. 原始鱼类出现在( )
    A. 元古代B. 早古生代C. 晚古生代D. 中生代中期
    6. 含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是( )
    A. 古生代地层B. 元古代地层C. 中生代地层D. 新生代地层
    【答案】5. C 6. A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地球历史中生物的进化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球的地质年代中部分生物出现的时间的相关知识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培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5题详解】
    早古生代是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的时代;晚古生代出现了脊椎动物―—原始鱼类;到了古生代后期,鱼类逐渐进化成两栖动物,C正确,排除ABD。故选C。
    【6题详解】
    三叶虫生活在古生代,在古生代末期灭绝,故只有古生代地层中含有三叶虫化石,A正确,排除BCD。故选A。
    【点睛】古生代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
    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
    新生代分为: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
    2021年9月28日,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我国研制的太阳双超卫星首次亮相。作为我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计划在今年发射,卫星若发射成功,将标志中国正式进入“探日时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
    ①豫章郡出石,可燃为薪。
    ②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③烟火冲天,其声如雷,昼夜不绝,声闻五六十里,其飞出者皆黑石硫黄之类,经年不断……热气逼人三十余里。
    ④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挹之,乃采入缶中。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帷幕皆黑。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8.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
    ①太阳活动强烈时,会对卫星导航、空间通信等带来影响
    ②耀斑爆发时,太阳风变得强劲,从而干扰地球的电离层
    ③黑子每11年出现一次,与地震、暴雨等灾害密切相关
    ④释放出高能带电粒子流干扰地球磁场,使全球可见极光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9. 太阳活动强烈时,下列行为能有效防范其影响的是( )
    A. 增加户外活动,增强皮肤活力
    B. 加强监测和预报,做好应急准备
    C. 扩大电信网络建设,保持网络通畅
    D. 清理“宇宙垃圾”,保护宇宙环境
    【答案】7. B 8. A 9. B
    【解析】
    【7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①为煤炭,②为风的运动,④为石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均是由太阳能转化来的,大气运动、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来自太阳辐射能,①②④正确。③为火山喷发现象,其能量来自于地球内部,与太阳辐射能无关。故选B。
    【8题详解】
    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并非11年出现一次,③错误;释放出高能带电粒子流干扰地球磁场,是地球出现磁暴现象,④错误。①②正确,故选A。
    【9题详解】
    太阳活动强烈时增加户外活动,会导致皮肤疾病的发病率上升,A错误; 加强监测和预报,做好应急准备,能有效防范太阳活动的不利影响,B正确; 扩大电信网络建设,会更容易受到太阳活动影响,C错误; 清理“宇宙垃圾”,保护宇宙环境,不能防范太阳活动产生的影响,D错误,故选B。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1、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2、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3、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4、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下图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图中a、c之间的虚线代表的是( )
    A. 生物圈下界B. 莫霍界面C. 地下水位线D. 地幔与地核分界线
    11. 图中代表岩石圈的是( )
    A. a+cB. b+cC. cD. d
    12. 与地球磁场的形成密切相关的地球圈层是( )
    A. 地壳B. 地幔C. 外核D. 内核
    【答案】10. B 11. A 12. C
    【解析】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软流层位于上地幔,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中a为上地幔顶部,c为地壳,因此a、c之间的虚线是地壳与地幔分界线,为莫霍界面,B正确,ACD错误。因此,本题应选B。
    【11题详解】
    根据上题可知,a为上地幔顶部,c为地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也就是软流层之上,应该是a+c, a. c共同构成岩石圈的范围,A正确,BCD错误。因此,本题应选A。
    【12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外核的物质在高温和高压下呈熔融状态,是地球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C正确,ABD错误。因此,本题应选C。
    【点睛】地壳地壳是地球固体地表构造的最外圈层,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约为39- 41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
    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读城市植被浅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在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水循环环节( )
    A. a减弱B. b增强C. c增强D. d减弱
    14. 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主要目的有( )
    A. 减少雨水的冲刷,降低水土流失B. 强化对雨水的滞留能力
    C. 增加绿地面积,美化环境D. 优化水生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5. 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城市河流( )
    A. 丰水期水位上升B. 流量下降C. 流速减小D. 流量会更加稳定
    【答案】13. C 14. B 15. D
    【解析】
    【13题详解】
    由图可知,a为蒸发,b为地表径流,c为下渗,d为地下径流。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植被吸水能力强,下渗增加,C正确;下渗增加,地下径流随之增加,地表径流减少,BD错误;土壤中水分增多,后期蒸发量增加,A错误。故选C。
    【14题详解】
    相比较植被浅沟,城市路面硬化,也能减少雨水的冲刷,A不是主要目的,A错;由图示和上题分析可知,浅沟主要通过重力收集雨水形成的径流,主要目的是滞留雨水,B对;增加绿地面积不必修浅沟,C不是主要目的,C错;浅沟上种植植被,不是水生环境,D错。故选B。
    【15题详解】
    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下渗增加,丰水期进入河流的地表径流量减少,水位不会上升,A错;下渗增加,地下水位升高,地下水在河流水位较低时,持续稳定补给河流,增加水量,从整体看,河流水量没有下降,B错;河流流速取决于地势落差,植被浅沟并未影响河流地势落差,布置植被浅沟对河流流速影响不大,C错;丰水期和枯水期水量差异变小,流量更加稳定,D对。故选D。
    【点睛】植草沟指种有植被的地表沟渠,可收集、输送和排放径流雨水,并具有一定的雨水净化作用,可用于衔接其他各单项设施、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植草沟适用于道路、广场、停车场等不透水面的周边,城市道路及城市绿地等区域,也可作为生物滞留设施、湿塘等低影响开发设施的预处理设施。植草沟也可与雨水管渠联合应用,场地竖向允许且不影响安全的情况下也可代替雨水管渠。
    怀特岛是新西兰的一座活火山岛,直径约2千米,最高处海拔321米,火山口不断有气体磅礴而出。当地时间2019年12月9日该岛火山突然喷发,造成多人死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火山爆发后造成当地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
    A. 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增加B. 火山熔岩凝固需吸收热量
    C. 地球表面的长波辐射增强D. 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17. 火山灰满天飞扬,对地球外部圈层产生了很大影响。下列关于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怀特岛喷出物质的迁移顺序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 岩石圈与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外部圈层
    C. 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层,其范围为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
    D. 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与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答案】16. D 17. A
    【解析】
    【16题详解】
    火山爆发后,大气的能见度降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增强,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最终导致地表温度下降,D正确。地表温度高低直接与太阳辐射相关,并不是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增加,或者是火山熔岩凝固需要吸收热量,AB错。地温降低,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减弱,C错。故选D。
    【17题详解】
    火山喷发的物质率先进入大气圈,随后随着降水等进入水圈和生物圈,最终在岩石圈沉积,A正确。岩石圈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岩石圈本身并不属于外部圈层,属于内部圈层向外部圈层过渡的特殊圈层,B错。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层,其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以及岩石圈的上部,C错。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与地球内部圈层也有一定的联系,如外部圈层与地壳联系紧密,且地幔中的软流层喷发出的岩浆可直接进入外部圈层,D错。故选A。
    【点睛】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其中内部圈层包括地壳(莫霍界面以上)、地幔(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地核(古登堡界面以下);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并没有明确的界线。另外,岩石圈表示软流层以上的部分,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属于地球内部圈层向外部圈层过渡的一个特殊圈层。
    那曲市地处青藏高原北部,平均海拔超过4500m,气候干燥,年平均气温在-2°C左右,但是每年夏季那曲市经常出现因热力不稳定而引起的热对流天气。下图是2017-2019年夏季那曲市热对流天气引发降水的时次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低层大气与高层大气巨大的温差会导致热对流天气的发生,那曲市具备此条件的主要原因是( )
    A. 海拔高,高层气温低B. 地面辐射弱,高层降温快
    C. 太阳辐射强,地面升温快D. 逆温较明显,垂直温差大
    19. 那曲市这种热对流具有的特点是( )
    ①降水强度小 ②突发性强 ③持续时间长 ④局地性强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18. C 19. C
    【解析】
    【18题详解】
    由于该地地势高空气稀薄,夏季时太阳辐射强,受到的削弱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造成低层大气升温较快,C正确;海拔高,高层气温低,并非只有夏季如此,A错误;地面辐射弱,低层大气降温更快,B错误;上冷下热,逆温不明显,D错误。故选C。
    【19题详解】
    由材料“因热力不稳定而引起的”可知,这种受热具有突发性;只有特殊的地形地貌情况下才会出现强烈受热升温的现象,故具有局地性,②④正确;从图中统计数据可知,主要发生在白天温度较高时,说明持续时间不长,③错误;但由于受热强烈且由东南季风带来的暖湿水汽影响,降水强度大,①错误。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ABD错误。故选C。
    【点睛】青藏高原面与同高度的自由大气相比,有强大的热力差异,这对大气环流产生明显的热力作用。这种由于高原同四周自由大气之间冬、夏冷热源作用差异所引起的特殊的气压场变化,形成了独特的冬夏季风向变化的高原季风现象。夏季在青藏高原上出现了热低压,高原上温度是同纬度同高度最热的,对流旺盛,邻近地区的空气流入高原,叠加在高原东侧的季风之上,增强了邻近地区低压的强度,加强了夏季风环流。
    某野外求生训练营进行荒岛求生训练时,在沙滩上利用水循环原理获取淡水,如图1所示。图2为“当日塑料薄膜上下气温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如图获取淡水过程中,取水管模仿的水循环的环节是( )
    A. 蒸发B. 降水C. 水汽输送D. 径流
    21. 下列关于该取水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6时后
    B. 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15时后
    C. 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高,是因为塑料薄膜增强装置内部的太阳辐射
    D. 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高,是因为塑料薄膜阻碍装置内部的地面辐射
    【答案】20. D 21. D
    【解析】
    【分析】本题以沙滩上利用水循环原理获取淡水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水循环环节、大气受热过程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据图文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
    【20题详解】
    水循环包括大气降水、蒸发、水汽输送、径流等环节组成。图中没有反映水汽输送环节,图中水分蒸发(蒸发环节)遇到塑料薄膜形成水滴降落到集水器中(降水环节),通过取水管取水,取水管模仿是水循环的径流环节,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1题详解】
    据图2分析可知,白天膜下温度较高,有利于土壤中水分的蒸发,且12时-14时膜下与膜上的温差较大,有利于膜下水汽的凝结,因此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12点-14点,AB错误;塑料薄膜阻挡了膜下与膜上的热量交换,减弱了装置内部的热量损失,导致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高,塑料薄膜不会增强内部的太阳辐射, C错误,D正确。
    【点睛】水循环是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其主要形式有海陆间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其主要环节有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目前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地表径流。
    读2019年某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下图(单位:hPa),完成下面小题。
    22. 图中A地气压值的大小可能是( )
    A. 1013B. 1016C. 1018D. 1008
    23. 图中郑州市的风向为( )
    A. 西北风B. 东北风C. 西南风D. 东南风
    24. 甲与乙风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比乙的风力大,因为甲比乙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B. 甲比乙的风力大,因为甲比乙处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C. 乙比甲的风力大,因为乙比甲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D. 乙比甲的风力大,因为乙比甲处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答案】22. A 23. C 24. C
    【解析】
    【22题详解】
    A 地位于1010百帕等压线和1015百帕等压线之间,所以其气压值的大小应该大于1010,小于1015,结合选项,A正确,BCD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
    【23题详解】
    郑州位于一个低压气旋附近,在郑州附近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且由高压指向低压,然后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最终形成西南风,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4题详解】
    在同一副等压线图中,等压线分布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据图可知,图中乙比甲处等压线密集,所以乙比甲的风力大,ABD错误,C正确。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点睛】等压线图判断风向的方法:1、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阅读等压线分布图,判断气压高低,并按照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的原理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2、定地转偏向力:分清图示是哪个半球,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若是北半球,风向向右偏;若是南半球,风向向左偏。3、定偏转角度:分清是高空还是近地面的气流,若是近地面受三个力的作用,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定的角度(30°-45°);若是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按照以上方法即可绘出风向。
    25. 三峡水库是三峡工程建成后蓄水形成的人工湖泊,库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天气现象)。下图能正确示意库区内湖陆风现象的是( )
    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白天陆地升温快于水库,陆地气温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水库气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近地面风从水库吹向陆地,高空相反,因此①错误,②正确;夜晚陆地降温快于水库,水库气温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陆地气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近地面风从陆地吹向水库,高空相反,因此③正确,④错误。综上所述可知,②③正确,ABC错误,D正确。故选D。
    “掉深”即“海中断崖”,是由于海水性质发生跃变,海水浮力由上至下急剧减小,使潜艇犹如从“从山顶跳下悬崖”一样,引发潜艇的破损并导致沉没。结合8月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26. 图中三条曲线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一海水温度、②一海水盐度、③—海水密度
    B. ①一海水盐度、②一海水温度、③一海水密度
    C. ①一海水温度、②一海水密度、③一海水盐度
    D. ①一海水密度、②一海水温度、③一海水盐度
    27. 下列关于造成“掉深”现象的海水性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海水盐度由上至下急剧增加B. 水下滑坡引起海啸
    C 海水温度由上至下急剧降低D. 海水密度由上至下急剧减小
    【答案】26. D 27. D
    【解析】
    【26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从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的是海水表层盐度,所以③是海水盐度;一般海水表层温度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所以②是海水温度;一般温度越高,海水密度越小,所以①是海水密度。因此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7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掉深指海中断崖,指海水性质发生跃变,其浮力大小由上至下急剧减小,使浮力大小出现明显改变主要在于海水密度发生跃变,因此出现掉深现象的海水性质变化为海水密度由上至下急剧减小,D正确,排除ABC。故选D。
    【点睛】全球表层海水性质规律:盐度分布规律:从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的;温度分布规律: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密度分布规律:一般温度越高,海水密度越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增。
    28. 三文鱼属冷水性鱼类。2018年,我国首个全潜式大型网箱“深蓝1号”在山东日照以东海域下水,并投放来自挪威的三文鱼苗,该网箱可视水温调整潜水深度。夏季,深海网箱的调节方向和原因分别为( )
    A. 向上,降低水温B. 向上,提升水温C. 向下,提升水温D. 向下,降低水温
    【答案】D
    【解析】
    【详解】三文鱼是冷水鱼,适宜水温较低的水域环境。夏季,太阳辐射较强,海水吸收太阳辐射增温,水温较其他季节高,为了给三文鱼提供冷水环境,应将深海网箱向下调节,降低水温,D正确。故选D。
    【点睛】表层海水受太阳辐射影响,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
    我国的近海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读我国近海2月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单位∶℃),完成下面小题。
    29. 影响我国近海2月表层水温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海水深度B. 海陆分布C. 太阳辐射D. 海域轮廓
    30. 下列海域中,2月表层水温对船舶航行影响最大的是( )
    A. 渤海B. 黄海C. 东海D. 南海
    【答案】29. C 30. A
    【解析】
    【分析】
    【29题详解】
    2月,我国所处的季节是冬季,北半球冬季的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少,纬度越高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少,表层水获得的热量越少。因此,2月我国近海的表层水温的影响因素是太阳辐射,故选C。
    【30题详解】
    从2月表层海水等温线图中可以看出,渤海海域的的等温线分布比较密集,水温变化比较大,因此对船舶航行的影响较大。故选A。
    【点睛】世界海洋表层水温由赤道到两极递减,主要影响因素为太阳辐射。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 读图1“大气垂直分层图”,图2“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大气的垂直分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层(填文字),该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____。(填文字)
    (2)图1中利于高空飞行的是____层(填文字),主要原因是____。
    如今,低碳生活逐渐在我国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
    (3)倡导低碳生活,可以使( )(读图2选择填空,单选)
    A. ①减弱B. ②增强C. ③增强D. ④减弱
    (4)北京市郊区利用温室大棚种植香蕉、木瓜等南方水果。在温室大棚内,大气可以吸收更多的____(填图2中数字),大气温度升高,同时____(填图2中数字)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满足南方水果生长的热量条件。
    【答案】(1) ①. 对流 ②. 地面辐射
    (2) ①. 平流 ②. 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大气平稳);水汽和杂质含量稀少,天气晴朗,能见度高。
    (3)D (4) ①. ③ ②. ④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大气垂直分层图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为背景材料,涉及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特点、大气受热过程的应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地球大气自下至上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图1中①是对流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近地面大气主要通过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增温,所以对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小问2详解】
    ②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对流运动弱,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为平流层,且平流层水汽和杂质含量稀少,天气晴朗,能见度高,适合高空飞行。
    【小问3详解】
    图2中,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部分、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倡导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减少,导致④大气逆辐射减弱,D正确。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对①太阳辐射、②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部分和③地面辐射影响不大,A、B、C排除。故选D。
    【小问4详解】
    在温室大棚内,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玻璃(或塑料薄膜)进入温室内,增强室内地面辐射,大气可以吸收更多的③地面辐射,使得温室大棚内的大气温度升高,产生的大气辐射增多,同时使④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
    32. 甲图是“北京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C),乙图是“北京城市环流模式图”,读图并完成下列问题。
    (1)观察甲图,说出北京市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分布特点____,形成这种分布特点的主要影响因素有____。(多选)
    A.市区人口集中、建筑物密集 B.市区的降水量多
    C.郊区空气中的尘埃多 D.郊区绿地多
    (2)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你认为北京市规划的造林重点应选在图乙三地中的____(填序号)地。植树造林对北京市环境治理的最主要作用是____。(多选)
    A.美化环境 B.净化空气 C.保持水土 D.涵养水源
    (3)北京市要把大气污染严重的某大型企业从城区迁出。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你认为最适合该企业的新厂址应选在图乙三地中的____(填序号)地。
    【答案】(1) ①. 气温从市区向郊区降低 ②. AD
    (2) ①. ② ②. B (3)③
    【解析】
    【分析】本题以“北京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北京城市环流模式图”为背景资料,主要考查城市热岛环流产生的原因、以及城市热岛环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小问1详解】
    由图观察得知,城市中心温度高,郊区温度低。城市由于交通、工业、人口密集等因素排放大量热量,导致城市温度高于农村,即为城市热岛效应。故答案选AD项。
    【小问2详解】
    林地处在城市热岛环流之中,清新空气可以通过近地面流向北京城区,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读图分析可知,在②处造林能改善吹向城市的大气质量。此处森林的环境效益主要是体现对吹向城市的大气的改善。故答案选B项。
    【小问3详解】
    大气污染企业应布局在城郊环流下沉距离之外。读图,③位于城市环流之外,可以布局有污染的企业;这样布局主要考虑减少污染企业对城市的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
    33.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时间2021年9月16日4时33分,四川泸州市泸县(北纬29.20度,东经105.34
    度)发生了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材料二下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图及地球内部圈层图。

    (1)根据材料可以推断出,泸州市地震的震源位于图中圈层____(填字母)。D与F为地下的两个不连续面,其中D表示____面,F界面处地震波速度的变化规律为____。
    (2)近年来,我国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渤海湾等海域陆续发现总储量逾数10亿吨的大油田。根据地震波传播规律,在通过含油层时,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地震波是____(A或B),请简要说明你的判断理由____。
    (3)____(填字母)层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是____的发源地
    (4)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不同,科学家可以利用地震波( )
    A. 寻找地震中的幸存者B. 探寻海底石油、天然气等
    C. 准确预报地震D. 确定地核物质组成
    【答案】(1) ①. C ②. 莫霍界 ③. 纵波突然减速,横波完全消失
    (2) ①. A ②. 横波不能通过液体,在通过含油层时波速会发生明显变化
    (3) ①. E ②. 岩浆 (4)B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图文结合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波速变化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泸州市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小于陆地平均厚度,因此震源位于地壳,图中C为地壳;D为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是莫霍界面;F界面为古登堡界面,地震波速度的变化规律为纵波波速突然减慢,横波完全消失。
    【小问2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A横波只能通过固态,B纵波能通过固态、液态、气态,因此在通过含油层时,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地震波是A横波,横波会消失。
    【小问3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E地幔层中上地幔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小问4详解】
    纵波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介质中都可以传播,横波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通过地震波的传播情况不同,如果地下某处存在液态或气态矿产资源的话,那么它的物质组成肯定与周围地区有差异,从而会引起地震波波速的异常变化,故可以寻找地下或海底的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B正确;地震波在穿过人类个体时并无差异,故无法通过地震波寻找幸存者,A错误;地震波传输速度较快,尤其是震中地区,目前通过地震波还无法准确的预报地震,C错误;目前通过地震波可以判断地核中外核内的物质可能并非固态,但无法进一步确认地核内部的成分,D错误。故选B。
    3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地球水循环过程,图中A-G表示水循环各环节。
    (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____圈、____圈、____圈及岩石圈四个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图中字母代表的水循环各环节分别是:C____,D____,E____。
    (3)根据水循环发生的空间范围,由B→C→F→G组成的水循环属于____循环,目前受人类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填字母)。
    (4)与裸地相比,森林地区雨后的E环节较____,G环节较____。(填“强”或“弱”)
    (5)法国某葡萄园在地面铺上一层鹅卵石,简要说明鹅卵石对葡萄园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答案】(1) ①. 大气 ②. 生物 ③. 水
    (2) ①. 水汽输送 ②. 下渗 ③. 地下径流
    (3) ①. 海陆间 ②. G
    (4) ①. 强 ②. 弱
    (5)鹅卵石可减缓地表径流;增加水的下渗;减少地表水分蒸发。
    【解析】
    【分析】本题目以地球水循环过程为背景材料,考查水循环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小问2详解】
    图中字母代表的水循环各环节分别是:A是蒸腾、B是蒸发、C是水汽输送、D是下渗、E是地下径流、F是降水、G是地表径流。
    【小问3详解】
    根据水循环发生的空间范围,由B蒸发→C水汽输送→F降水→G地表径流组成的水循环,发生在海洋和陆地之间,是海陆间循环,目前受人类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字母是G。
    【小问4详解】
    与裸地相比,森林地区植被茂密,可以减缓径流速度,增加下渗,E是下渗,E环节较强;G环节是地表径流,下渗增加,地表径流较弱。
    【小问5详解】

    相关试卷

    福建省福州市山海联盟教学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地理 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山海联盟教学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地理 Word版含答案,文件包含山海联盟校教学协作体2024-2025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地理学科期中试卷pdf、山海联盟校教学协作体2024-2025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地理学科期中试卷答案pdf、山海联盟校教学协作体2024-2025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地理学科期中考答题卡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山海联盟教学协作体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山海联盟教学协作体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4页。

    福建省福州市山海联盟教学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山海联盟教学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答案),文件包含山海联盟校教学协作体2024-2025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地理学科期中试卷docx、山海联盟校教学协作体2024-2025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地理学科期中试卷答案docx、山海联盟校教学协作体2024-2025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地理学科期中考答题卡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