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贵州省遵义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

    贵州省遵义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第1页
    贵州省遵义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第2页
    贵州省遵义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贵州省遵义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贵州省遵义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1929年12月2日,辛苦了一天的考古队员正收拾工具准备下班,此时一位队员发现泥土中裸露出一件圆圆的东西,考古学家裴文中激动地喊起来:“这是猿人头骨!”这是第一个完整猿人头盖骨化石出土的情形,下图是根据该遗址出土化石复原的远古人头像。依据材料判断,这一古人类是( )
    A.半坡居民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
    2.陈山遗址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向阳镇陈山附近。198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出土文物有砍器、尖状砍器和尖状器、刮削器等。这说明陈山遗址处于( )
    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青铜时代D.铁器时代
    3.如下图展示的是根据某遗址考古发现制作的房屋复原图,据考证,居住在该房屋中的居民生活在距今约6000年,由此判断,这一遗址是( )
    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
    4.《史记·五帝本纪》将部落首领黄帝、颛顼、喾、尧、舜合列为五帝。颛顼为黄帝之孙,喾为黄帝之曾孙,尧为黄帝之玄孙,而舜也与黄帝有血缘关系。司马迁意在( )
    A.强调中华文化同源共祖B.为世袭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C.说明农耕文明源远流长D.说明中央集权的历史渊源
    5.我国儒家经典《尚书·尧典》中有“尧舜禅让”的记载,《尚书·大禹谟》中则有“舜禹禅让”的记载。文献记载尧舜禹“禅让”的标准是( )
    A.德才兼备B.部落势力C.治水功绩D.征战功绩
    6.在《礼记•礼运》中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这里的“家”是( )
    A.原始人类的活动B.农耕文明的出现C.早期国家的产生D.封建社会的形成
    7.班固在《汉书》中写道:“昔者盘庚改邑以兴殷道,圣人美之。”据此可知,圣人赞美的是( )
    A.商汤灭夏B.涿鹿之战C.武王伐纣D.盘庚迁殷
    8.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载:“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材料反映了( )
    A.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禹是夏的开国君主
    C.启是夏朝的第二位君主D.夏朝开始实行了分封制
    9.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
    A.黄帝地位得到各族公认B.宗族观念逐渐强化
    C.民族认同意识正在形成D.世袭制度不断延续
    10.有学者认为,西周分封制的要旨在“分”,通过分封子弟、功臣,以分治领土,屏卫王室;宗法制的要旨在“合”,通过血缘纽带达到合族的不变。据此可知,通过这一“分”“合”,西周( )
    A.开始重视宗法血缘关系B.国家疆域得到一定拓展
    C.政府对地方实行直接管理D.专制主义体制初步建立
    11.《荀子·王霸》提到:“虽在僻陋之国,威动天下,五伯是也。”“故齐桓、晋文、楚庄、吴阖闾、越勾践,是皆僻陋之国也,威动天下,强殆中国。”通过上述材料可以获取的信息有( )
    A.诸侯之间争霸战争的结果B.春秋时期的政治局势
    C.诸侯国位置影响经济发展D.争霸战争爆发的原因
    12.戎、狄等都是春秋时期的少数民族,山戎特有的“戎菽”(大豆)因齐桓公征伐而“布于天下”;晋国与戎、狄作战时,吸取了其擅长的步战,逐步放弃车战。这反映出春秋时期的战争客观上( )
    A.加速了民族交融B.巩固了天子地位C.推动了政治变革D.促进了经济发展
    二、材料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观察图1与图2,指出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和原始农耕文明的分布特点。请分析这种特点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指出表格中远古人类主要经济形式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并据此说明原始时代的生产关系是“野蛮”的还是“文明”的。
    材料三
    (3)在中国古老的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有许多创造发明,他们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根据材料三两幅图,以“人文初祖”为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概述炎黄联盟形成的经过,涉及人物主要发明创造,阐明两者在中华文明史中的地位与影响。语句通顺,字数100字左右)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原始农牧业产生以前,人类的采集、狩猎是一种对㞤自然的攫取式的经济掠夺,采取的是一种“涸泽而渔”的方法。氏族聚落建立以后,人们逐渐从采集、狩猎发展到原始的农牧业。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件划时代的大事,是由攫取经济到生产经济的伟大的革命性转变,人类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增殖天然的产品,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材料二:某遗址出土的物品(如下图)
    (2)材料二中的“某遗址”指的是哪一遗址?该遗址位于什么流域?该遗址处的远古居民的房屋是什么样式的?
    材料三: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在部族联盟会议上提出后继人问题,有人推荐共工,尧虽不同意,但还是让他担任工师之职,以考验其才能,结果不行。大家又推荐舜,说他很能干。于是舜协助尧20年,又代尧摄行政事8年,得到各方面的锻炼。尧死后,舜才正式主持联盟的事务。
    (3)从材料三可知,当时部族联盟的首领是如何产生的?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舜在位时有何贡献?
    (4)综合所学知识,我们了解历史的途径有哪些?请列举两例。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货币的出现,对商代后期的商业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进而发生了有决定意义的大分工,创造了一个专门从事产品交换的阶层——商人,进一步加速了氏族公社制度的解体和奴隶制的形成。
    ——摘编自王玉哲《中华远古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周时期的货币演变呈现哪些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货币出现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货币演变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古人类是北京人。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巴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2.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陈山遗址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向阳镇陈山附近。198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出土文物有砍器、尖状砍器和尖状器、刮削器等”和所学可知,陈山遗址居民使用的石器是打制石器,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陈山遗址居民处于日石器时代。故A正确;材料不能表明陈山遗址居民生活在新石器时代,排除B;青铜时代是中国的夏商周时期,排除C;中国进入铁器时代是战国时期,排除D。故选:A。
    3.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图片展示的是半坡居民居住的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故这一遗址是半坡遗址。
    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五帝中颛顼、喾、尧、舜都与人文始祖黄帝有血缘关系,说明司马迁意在强调中华文化同源共祖,A项正确;世袭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所述与农耕文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CD项。故选A项。
    5.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尧、舜、禹是继黄帝之后在黄河流域出现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之间采用“禅让制”的原始民主推举的方式推荐首领,选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其实质是民主推举,推举的标准是才德。因此当时推举部落首领的标准是德才兼备,A项正确;部落势力、征战功绩都不是尧舜禹“禅让”的标准,排除B、D项;治水功绩主要指的是禹,排除C项。故选A项。
    6.答案:C
    解析: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故C正确;“天下为家”开始于夏启,不属于原始人类活动,排除A;新石器时代农耕文明出现,排除B;战国时期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排除D。故选:C。
    7.答案:D
    解析:“盘庚改邑以兴殷道”指的是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此后商朝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故选D。
    8.答案:A
    解析:从材料的内容可知,大禹的儿子“启”取代禹的继承人“益”登上了天子的位置。从此,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A是正确的观点;BC不符合题意;D错误,西周开始实行了分封制。故选:A。
    9.答案:C
    解析:C.根据材料“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可知体现的是当时民族认同意识的正在形成,C选项符合题意;A.黄帝地位得到各族公认的说法过于绝对,A选项排除;B.宗族观念逐渐强化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 D.世袭制度不断延续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故选:C。
    10.答案:B
    解析:A.开始重视宗法血缘关系宗法制特点,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这里问的是二者的作用,与题意不符,故A错误。B.国家疆域得到一定拓展,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实行,维护了周朝的统治,扩大了疆域,与题意相符,故B正确。C.政府对地方实行直接管理,秦朝郡县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与题意年代不相符,故C错误。D.专制主义体制初步建立,始于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与题意时间不符合,故D错误。故选:B。
    11.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五伯”“齐桓、晋文、楚庄、吴阖间、越勾践”指的是春秋时期的五位翻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体现了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的政治局势,B项正确;题干仅强调诸侯之间争霸出现的几位霸主,争霸的结果是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强大的诸侯国疆域不断扩张,国家趋向统一,排除A项;题干提及称霸的诸侯国地理位置偏僻,但没有提及经济发展情况,而是强调地理位置偏的诸侯国称霸中原,排除C项;诸侯争霸战争爆发的原因是王室衰微,诸侯国势力崛起,题干强调的是春秋时期出现的霸主,排除D项。故选D项。
    1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戎、狄等都是春秋时期的少数民族,山戎特有的“戎菽”(大豆)因齐桓公征伐而“布于天下”;晋国与戎狄作战时,吸取了其擅长的步战,逐步放弃车战,这反映出春秋时期的战争客观上加速了民族交融。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B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春秋时期的战争客观上加速了民族交融,不能说明春秋时期的战争客观上推动了政治变革、促进了经济发展,排除AD项;题干中没有提到周天子,而且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下降,排除C项。故选:B。
    13.答案:(1)分布特点:分布范围广,多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
    原因:大江大河流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业发展。
    (2)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的改进。
    生产关系:“文明”;因为当时生产资料公有,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果实,人人平等,没有剥削和压迫。
    (3)示例:人文初祖
    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相传,当时黄河流域活动着几个较大部落,炎帝、黄帝部落在阪泉之战后组成部落联盟,后来炎黄部落打败了东方的蚩尤部落。这一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相传炎帝发明纺织、制作乐器琴瑟等,黄帝制造船只、发明弓箭等。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解析:
    14.答案:(1)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
    (2)河姆渡遗址。长江流域。干栏式。
    (3)民主推举。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又派禹治水,解除水患。
    (4)阅读史书、考古发掘、实地考察、参观博物馆等。(列举两例即可)
    解析:(1)重要标志:依据材料一“氏族聚落建立以后,人们逐渐从采集、狩猎发展到原始的农牧业的信息”可知,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农作物的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结合所学可知,磨制石器的发展反映了人类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2)遗址:依据材料二中图片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图片出土的骨相、稻谷、猪纹陶钵都属于河姆渡遗址;流域:依据所学可知,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他们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房屋样式;依据所学可知,河姆渡人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
    (3)产生方式:依据材料三“大家又推荐舜,说他很能干。于是舜协助尧20年,又代尧摄行政事8年,得到恪方面的锻炼。尧死后,舜才正式主持联盟的事务”的信息可知,当时部落联盟的首领是通过民主推举产生的;贡献:依据所学可知,舜在位时的贡献有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派禹治水,解除水患。
    (4)途径:本题为开放型试题,了解历史的途径有很多,学生可自由回答,只要提供的方式能够有效的了解历史即可,例如:考古发掘、实地考查、参观博物馆等。
    15.答案:(1)货币形状从简单到复杂;货币材质从贝壳到金属;货币来源或工艺从天然货币到人造货币;制作工艺逐渐复杂。
    (2)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推动了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促进了社会制度的变革。
    (3)货币随着社会发展而出现;货币的出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解析:(1)变法:根据材料一中商代货贝、东周铜货贝、战国铜刀币可得货币的变化为货币形状从简单到复杂;货币材质从贝壳到金属;货币来源或工艺从天然货币到人造货币;制作工艺逐渐复杂。
    (2)影响:根据材料二中“货币的出现,对商代后期的商业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进而发生了有决定意义的大分工”可知影响为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根据材料二中“创造了一个专门从事产品交换的阶层商人可知影响为推动了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根据材料二中“进一步加速了氏族公社制度的解体和奴隶制的形成'可知影响为促进社会制度的变革。
    (3)关系: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可知货币演变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为货币随着社会发展而出现;货币的出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生产工具
    主要经济形式
    生产关系
    图3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图4半坡人使用的石器
    采集和渔猎
    生产资料公有,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果实,人人平等,没有剥削和压迫

    相关试卷

    贵州省遵义市2024-2025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贵州省遵义市2024-2025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综合问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共5页。

    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文件包含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pdf、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